ICU护理进修体会
ICU护理进修体会(精选4篇)
ICU护理进修体会 第1篇
1 调查对象
1.1 临床资料。
本组对200多例进修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年龄为18~28岁,120例,年龄为30~45岁,85例,平均年龄为24岁。
1.2 方法。
问卷调查其内容如下:心理素质方面:心理素质良好(能很好的处理任何一件突发事件者)4分,较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者)3分,一般者2分,差者1分;沟通能力方面:善于沟通者(与同事各方面的关系均能处理的恰到好处)4分,沟通方法不正确者3分,沟通能力欠缺者2分,沟通障碍者1分;应激能力方面:应激能力强3分,应激能力弱2分,应激能力差1分,基础技能精湛者5分,基础技能精湛者3分,基础技能一般者2分,基础技能较差者1分。(注:基础技能包括1s急救药的传递应用,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各种监护仪的使用,除颤器的使用等。)
2 结果
本组200名护理人员问卷调查中,其中有101名护理人员成绩为满分14,其中45名护理人员成绩为12分,36名成绩为9分,12名成绩为7分,7名为5分。(注明:问卷成绩≤7分者为不合格)。调查问卷合格率为95%,不合格率为5%。
3 调查论述
ICU进修学习心得体会 第2篇
骨二科李俐俐
非常感谢护理部王总、白护士长及我们骨二科武睿敏护士长能给我到ICU学习的机会,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充实自己、证明自己、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ICU的学习期间,老师主要讲授了临床基础护理理论及操作、常见管道护理知识、临床更新知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等,讲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临床示教、学术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我们每一名进修护士同ICU护士交叉优化组合,分为三班倒上班,共同进行临床护理。在护理中,体验ICU的标准护理模式,加强交流,提高护理技能。通过学习,我见到她们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已逐渐吸取了其中的精华。期间,我们克服困难,踏实工作,积极上课,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针对难点问题,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针对关键性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各种微量泵等,反复练习操作。还有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中心静脉压监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吸痰护理、降温冰毯护理等都有进一步了解。我们各个科室护士同ICU护士广泛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护理心得、探讨工作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共同取长补短,以利于返回岗位工作后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在这批进修护士中,我的年龄是最小的,上班时间及经验也是最少的,这让我刚开始产生了一丝恐惧、害怕,怕自己各方面能力不足,在ICU这种高强度护理的工作中给大家造成不便。但是很快我发现自
ICU护理进修体会 第3篇
ICU重症患者,特别是昏迷患者由于疾病和不能进食的影响,机体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蛋白分解加快,机体呈负氮平衡状态,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状态,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随着营养支持的不断发展, 胃肠内营养( EN) 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而正确的实施和积极防治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并发症, 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ICU收治的重症、伴有不同程度昏迷不能进食而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病后或术后72h内无消化道损伤的条件下行鼻饲饮食,管饲时间为12~90天。患者年龄3~75 岁,平均(40.3±9.7)岁;GCS 评分为4~8 分,平均为(6.0±1.2)分。
1.2 营养支持方法
患者于入ICU后第2天开始半量的胃肠外营养支持,热卡15kcal/(kg.d),氮量0.2g/kg,第3天给予全量营养支持,30kcal/(kg.d),氮量0.2g/kg,通过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插管输入营养液?在并发症得到控制后改为肠内营养,如能全力?百普素,输入速度约为50~100ml/h?
2 临床结果
2.1 治疗结果: 全胃肠外营养和胃肠内营养均能满足危重患者的营养需求,临床观察白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在营养支持期间均被纠正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2 并发症:所有患者中发生腹泻3 例,鼻饲患者中因返流造成吸入性肺炎2例。
3 护理体会
3.1 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尽量采用持续输注方式,使营养液持续缓慢蠕动进入小肠。防止间歇输注而导致腹泻或/倾倒综合症;输注速度一般以50-100ml/h为佳,重力滴注时,若速度由快变慢可用输注泵辅助; 如从鼻饲管以注射器间断给予,以150- 200ml/(h·次)为宜;营养液滴注速度由慢开始,逐步增加;妥善固定鼻饲管和造瘘管,防止滑脱;每4小时以温开水20ml冲管,预防鼻饲管阻塞。
3.2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3.2.1 预防腹泻:腹泻是各种原因引起肠蠕动加快,使食物通过肠道过于迅速,从而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不成形,发生率可高达60%,本组为56%。通常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灌注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二是灌注环节被污染而引起感染性腹泻;三是流质温度过低,刺激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四是流汁内含脂肪过多引起脂性腹泻。严重腹泻可造成大量胃肠液损失而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护理上需观察并记录粪便性质、颜色及其次数,并告知医师,同时保留标本送常规检查或培养,为进行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严格把握营养液输注的速度和营养液的浓度,输注速度一般以50~100m l/h为佳,浓度过高时应加盐水稀释【1】。
3.2.2 预防食物反流 反流是胃内食物经贲门、食管、口腔流出的现象。其原因多见于贲门闭锁不全、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等所致。管饲前应吸尽气道内痰液,以免管饲后吸痰呛咳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返流。管饲时和管饲后取半卧位,翻身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因搬动患者时胃受机械刺激而引起返流。选择管径适宜的胃管。出现返流时,应尽快吸尽气道及口鼻腔内返流物,同时暂停管饲,记录返流量,予口腔护理,并密切注意患者呼吸及面色的变化。
3.2.3 预防吸入性肺炎: 鼻饲患者易发生吸入性肺炎,特别是昏迷患者发生几率更大。滴注营养液时可让患者取半卧位,注意观察肠鸣音、腹胀情况,定期检查胃潴留情况,必要时可减慢或暂停滴注。对于昏迷、需长时间给予胃肠内营养或原有呼吸道病变患者,尽量将鼻饲管插致十二指肠空肠处,或考虑空肠造瘘实施营养支持。一旦出现误吸, 应立即停止胃肠内营养并行胃肠减压,同时从气管内吸出误吸液并以生理盐水5~10m l反复冲洗气道,亦可刺激气道使患者咳嗽,以排除气道误吸液。为减轻气管黏膜的水肿,可直接将地塞米松5mg注入气道内,2次/ h,使用1~ 2d,若吸入液含有食物颗粒,可在气管镜下清除食渣,适当给予抗生素预防肺内感染【2】。
3.2.4 预防内环境紊乱: 正确记录出入量,测定尿比重、尿糖、电解质和患者体重,根据上述结果调整营养液的供给量。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于择期或限期手术的患者,都应有一段时间(最好1周左右),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提供充分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3】。如出现缺铁性贫血,应补充铁。因要素膳中不含维生素K1,应适当增加,以避免低凝血原血症。不含无机盐的要素饮食应每日加入无机盐混合物8g。
3.2.5 预防便秘: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加上部分营养液不含膳食纤维,导致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水分过多吸收,造成便秘。对于3d以上未排便者可给予缓泻剂或行开塞露纳肛,配合腹部按摩,必要时行肥皂水灌肠。同时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增加纤维素含量。患者多汗时,可适当补充水分【4】。
3.2.6 预防脱管、堵管 脱管多因病人烦躁时自行拔除或翻身时不慎脱落。堵管多因持续滴注混悬液,粘附于鼻胃管内壁上而造成管腔狭窄的结果,故应选用细孔、柔软、稳定性好的鼻饲管,以求舒适、安全。同时要妥善固定鼻饲管,可采用一条长度适宜的细绳,将其中部固定在靠近鼻孔的鼻饲管上,两边绕头部一圈系于一侧耳后,可避免因长期使用胶布固定刺激皮肤引起的不适。对烦燥的病人应适当约束,以免自行拔除鼻饲管。
参考文献:
[1] 吕健,张瞿璐,陈静.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1):54-56.
[2] 宋向巍,孙雅敏,程兆华.危重患者经胃肠内营养22例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4):333-334.
[3] 韦洪江,黄耀宁.严重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7):74-75.
ICU护理进修体会 第4篇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肿瘤危害症;严重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6.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22-01
严重感染是肿瘤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护理人员作为治疗护理方案的主要执行性和参与者,在肿瘤危重症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症状初期的护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文章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53例ICU肿瘤重症患者严重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结果
1.1 一般资料:将该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3例ICU肿瘤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将肿瘤侵润范围较大或已经转移,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以及身体状况太差或者本身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耐受性较差患者排除,确保53例肿瘤患者都符合严重感染的相关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在38~8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5±5.3)岁;重症肺炎患者26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患者20
例、肺气肿患者7例。
1.2 治疗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53例ICU肿瘤危重症患者中25例患者出院,15例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抢救无效死亡,13例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缓解,转回了原普通病房接受相关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8 d。
2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对53例肿瘤危重症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的原因进行诊断。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等进行观察和测定,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
2.2 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准确用药。实时的观察和询问患者的具体感受,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等,结合患者的相关反馈对输液的速度和间隔时间进行调节,确保有效的血药浓度,保证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早期护理和呼吸道护理 清醒患者要鼓励咳痰。对于昏睡状态,意识并清醒,无法有意识的进行咳嗽的患者,必须做好肺部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4 导管护理 患者入住ICU期间因为治疗需要,会置入各种导管,如胃管、導尿管、气管插管等。因此护士必须妥善固定各种管路,防止滑脱。
2.5眼部护理 对有眼部感染的患者,护士要按医嘱及时准确的为患者滴眼药,以便保持患者眼部的湿润度。
2.6 心理护理 由于肿瘤治疗的时间较长,治疗费用较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患者有极大的心理负担,患者和患者家属难免都会出现消极心理,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疏导,确保患者能够主动的接受治疗和配合治疗。
3 讨论
在肿瘤危重症患者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任何微生物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严重感染的发病几率通常在45%~60%之间,是引发患者出现发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加强护士的职业素养和护理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加强对严重感染患者的监测与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护理服务,有效改善和缓解肿瘤危重症患者严重感染的症状。
参考文献
ICU护理进修体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