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归纳知识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归纳知识范文(精选9篇)

归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知识,趣味记忆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的东西往往能引起人极大的兴趣, 使人神经兴奋, 激起学习动机, 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 易于记忆, 并能牢固保持。因此,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知识尽可能形象化、趣味化。我在从事化学教学的过程中, 采用了编选歌诀、利用谐音、联想记忆、形象比喻等方法, 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 我将所采用的方法及点滴经验叙述如下, 期望与广大的教育同仁共同探讨。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 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读起来朗朗上口, 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 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 以防倾倒过多。再如对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操作要领, 我将其编为歌诀:“实验开始先通氢, 空气排尽再点灯, 由黑变红就撤灯, 冷至室温再停氢。先点后通会爆炸, 先停后撤会氧化, 由黑变红即变化, 云长脸上笑哈哈。”三国时的关云长脸为红色, 这儿的“云长”指刚刚被还原出来的铜单质。像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实践表明, 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 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 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 黑色金属“铁、铬、锰”可谐音为:“铁哥们”, 磁铁能够吸引的金属为“铁、钴、镍”可谐音为:磁铁能够吸引“铁姑娘”。再如, 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新贴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 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 先通气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 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 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 (分解反应) 、“合二为一” (化合反应) 、“取而代之” (置换反应) 、“相互交换” (复分解反应) 。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 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抓住问题特征, 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 对比联想, 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 (不同) 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化合物)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 教师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 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 可记为:“纸 (织) 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教师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 教师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向试管中添加块状固体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横、二放、三慢竖”等。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 右侧月儿圆, 弯月能取暖, 圆月能助燃, 有毒无色味, 还原又可燃。”记忆生石灰, 熟石灰及其变化关系的谜语是:“无水则生, 有水则熟。”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 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 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 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 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 也易于记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 把飞行能力强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 把飞行能力弱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 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 这样较易记住。

小学语文知识归纳 第2篇

一.句子部分 1.修改病句。

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我只是把养花作为生活的一种情趣。改:我只是把养花作为生活的一种乐趣。透过玻璃照在桌子上,屋里显得暖烘烘的。

改:光透过玻璃照在桌子上,屋里显得暖烘烘的。语文对我特别有兴趣。改:我对语文特别有兴趣。

主席台上坐着头发花白的一位老工人。改:主席台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人。2.反问句改陈述句。

我难道不知道这件事的吗? 我是知道这件事的。

这篇作文难道能算一篇好作文吗? 这篇作文不能算一篇好作文。

周总理工作劳苦,新中国难道不为有这样的总理感到自豪吗? 周总理工作劳苦,新中国为有这样的总理感到自豪。相处这么久了,难道你对我还不了解吗? 相处这么久了,你对我了解了。

他的学习热情那么高,难道成绩还会差吗? 他的学习热情那么高,成绩不会差。3.陈述句改反问句。

人的心灵应该像花一样美丽、纯洁。人的心灵不应该像花一样美丽、纯洁吗? 时间这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

时间这么宝贵,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呢?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信赖怎么能不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是在毁灭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在毁灭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吗? 我们不能甘当落后。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 4.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地球上()有氧气,()还有氮气。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我们()要学习好,()要思想好。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思想好。()你知道错了,()要改正。(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发生什么,我()会帮助你。(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帮助你。()我跑得不快,我()要参加比赛。(即使)我跑得不快,我(也)要参加比赛。5.缩句。

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老人们爱钓鱼。

崭新的联想电脑被捣蛋的可可弄坏了。电脑被弄坏了。

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喉咙被堵住了。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毁灭是损失。

自习课上,他一不小心把小明的墨水瓶打破了。他把墨水瓶打破了。6.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这是伟大的奇观。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奇观。人们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不能不算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记性很好。

他记性不是不好。

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不得不感到无比自豪。二.词语部分 1.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2.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 3.描写人物仪态 风貌: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4.描写人物神情 情绪:

悠然自得 喜笑颜开 欣喜若狂 呆若木鸡 喜出望外 垂头丧气 无动于衷 勃然大怒 5.描写人的口才: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6.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7.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前俯后仰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 8.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 深情厚谊 形影不离 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赤诚相待 肝胆相照 9.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10.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11.描写事物的气势 气氛:

无懈可击 锐不可当 雷厉风行 震耳欲聋 惊心动魄 铺天盖地 气贯长虹 万马奔腾 12.形容四季特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五谷丰登 冰天雪地 寒风呼啸 13.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热火朝天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川流不息 14.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15.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16.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17.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18.打比方的成语:

细雨如丝 骨瘦如柴 骄阳似火 月光如水 对答如流 恩德如山 春雨如油 大雨如注 19.写人物品质的:

乐于助人 知错就改 无私奉献 舍己为人 见义勇为 大公无私 不屈不饶 顽强不屈 20.描写黄昏的:

夕阳西下 落日余晖 晚霞满天 霞光万道 夜幕降临 时近黄昏 暮色苍茫 日薄西山 21.写夜晚的: 月明星稀 万家灯火 夜深人静 三更半夜 半夜三更 繁星满天 繁星闪烁 漫漫长夜 22.形容说话的:

自言自语 吞吞吐吐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能说会道 口齿伶俐 23.描写眉毛的:

浓眉大眼 喜上眉梢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清目秀 愁眉不展 贼眉鼠眼 浓眉如炭 24.关于读书学习的: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勤学苦练 如饥似渴 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 再接再厉 25.描写建筑的:

古色古香 红墙绿瓦 金碧辉煌 气势宏伟 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别具一格 精雕细刻 26.描写工艺品:

小巧玲珑 巧夺天工 栩栩如生 光彩夺目 独具匠心 出神入化 栩栩如生 别具一格 27.描写月亮星空的:

月光如水 玉兔东升 月明星稀 明月高悬 满天繁星 群星闪烁 众星拱月 水中捞月 28.描写天气的:

艳阳高照 乌云满天 阳光明媚 雷声大作 万里无云 风和日丽 春暖花开 秋色宜人 29.描写心情的:

心花怒放 惊喜万分 兴高采烈 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 欢天喜地 火冒三丈 怒气冲天 30.描写山和水的:

山青水秀 千山万水 青山绿水 山高水深 山穷水尽 大好河山 锦绣河山 气壮山河 31.描写仪表的: 仪表堂堂 举止文雅 眉清目秀 面色苍白 白发苍苍 面黄肌瘦 衣冠楚楚 虎背熊腰 32.描写动作的:

指手划脚 手忙脚乱 手舞足蹈 七手八脚 摇头晃脑 抓耳挠腮 挤眉弄眼 拳打脚踢 33.描写英雄的:

壮烈豪迈 临危不惧 英勇顽强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赴汤蹈火 三.古诗部分 1.春景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夏景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3.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4.冬景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爱国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6.山水田园诗 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山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田园: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7.送别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8.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描写鸟的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托物言志的诗: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0.寓理的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1.描写太阳的诗: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12.描写月亮的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3.描写风的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4.描写花的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描写雨的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6.描写树的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四.古诗运用

1.湖边,那株风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息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到了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4.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我们来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小名是个顽皮的孩子,六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请你用学过的诗句教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经常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对家人的怀念。

8.母亲节到了,使我想起了孟郊表达对母亲思念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当我们看到手足相残时,就会想起曹植的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的名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小红看了许多课外书 写的文章也很精彩 你可以用这句格言来赞美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大气知识图表归纳与阐释 第3篇

1大气的保温效应

[示意图]

[图释]大气的受热过程可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1)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削弱到达地面,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向外辐射;(2)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3)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长波辐射,其中的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

[示意图]热力环流的形成

[图释]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个力作用,当二力达到平衡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共同作用,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示意图]三圈环流的形成

[图释]归纳:太阳辐射使其动,地球自转让其偏,地球公转使其移,海陆分布让其断。

三、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

1冷锋、暖锋图解

[图释]用“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

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归纳与反思 第4篇

一至三年级数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理解万以内的数的意义,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理解>、<和=的含义,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 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在一至三年级的教学中, 我觉得关键是实物的认识感官, 那个物体是什么就是什么。比如一个物体是什么, 我用物体模具, 一看就知到了, 在具体的书写过程中, 我用生活中的实物做比喻, 一就是一竖杠, 二就是镰刀加一横把……物体正面图, 反面图, 侧面图, 上面图, 我都是拿具体实物让同学自己看和做。在这个过程中, 我一方面拿教具, 一方面自己制作我们生活中的物体, 让他们感知, 并且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体会玩耍, 这就是让数学到我们具体生活中去。数学是生活, 不是抽象的数字。首先拿学校配发的教具, 比如2+2=4, 先是数棍子;然后是我自己制作的教具, 再把他们带到我们生活中去, 自己表演, 互相表演。我自始自终都把数学看做一门生活, 让同学们觉得上课就是玩耍。

四至六年级主要的知识点是: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万以上的数,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结合实景感受大数的意义, 并会估计2, 3, 5的倍数的特征;在1~100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结合具体情境, 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 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在具体的数的运算中, 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 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两步为主, 不超过三步) ;探索并了解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 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在具体的数的运算和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 (不含带分数) 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 (一两步为主, 不超过三步) ;能解决小数、百分数、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 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运算中还会估算, 会运计算器;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理解正反比例。

图形与几何, 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体会“两点之间, 直线最短”,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会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扇形、三角形, 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并会画他们的平面图, 在不同方向 (前面、侧面、上面) 能辨认物体的形状。能运用工具量角度、面积、体积, 知道它们的单位, 在水平方格纸上会平移、旋转, 按比例缩放和扩大, 会按比例换算;会根据实际问题收集数据, 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 会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不管怎样, 我在教学中都是制作教具, 把一个很复杂的算式用具体的实物表示出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亲手摸一摸, 感悟数学就是生活。把课本上的例题变为我的生活圈中的实物, 并制作小模具, 倍数、因数也制作成卡片并配以实物, 学生在学用的过程中就进入了生活, 简单明了。不管是怎样的计算题我都制作成生活中的物体, 能亲手摸和亲手挪动。在图形这一部分, 我都是制作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食物教具, 能亲手摸、亲手移动, 这样在玩耍中学习与推理, 掌握知识。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5篇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乃瞻衡宇

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

景,同“影”,日光。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义:指知心话;今义: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农事;今义:泛指事情。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过错、错误;今义:不。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埋怨、遗憾;今义:仇恨、怨恨。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以遐观。时:名词作状语,有时。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子。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作动词,抚琴、读书。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悦亲戚之情话。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善,羡慕。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之:

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而: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并列关系,不译。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转折关系,但是。时矫首而遐观。连词,顺承关系,不译。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因果关系,因此,因而。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连词,因为。

舟遥遥以轻飏。连词,修饰关系,不译。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聊乘化以归尽。连词,因而。园日涉以成趣。连词,因而。木欣欣以向荣。连词,因为。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句。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句。

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六、解释下列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

七、请找出下列句中五个疑问代词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复驾言兮焉求。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哪里。

《滕王阁序》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①穷且益坚。穷,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穷困。②一介书生。一介,古义:一个。今义:常用下浑成之美。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古义: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④难再。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古义: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腾蛟起凤。腾、起: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动用法,使„„出走。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星:名作状,像流星一样。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名作动,看,望。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副作动,都包括。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作名,才俊。

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铺陈。

雄州雾竟,俊采星驰。零、星: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雾”“像星”。

四美真,二难并。美、难: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故:

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惟思自尽。动词,死、灭。尽态极妍。副词,最。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胜:

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驴不胜怒,蹄之。动词,能承受、能胜任。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超过。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完。穷:

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

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穷则独善其身。形容词,穷困。舍:

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名词,客舍、住所。退三舍而避之。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吾舍之矣。动词,释放、放弃。临:

临别赠言。副词,将要。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不临深渊。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临视则虫集冠上。到、走近。怀:

怀帝阍而不见。动词,想念。有怀投笔。名词,心思。

怀其壁从径道亡。动词,揣着。序:

序属三秋。名词,时序。滕王阁序。序言、序文。

雁行有序。名词,次序、秩序。

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安排次序。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物(有)华天(有)宝。省略谓语。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谓语。

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介词。

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介词。

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

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句。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句。孟学士之词宗。定语后置句。王将军之武库。定语后置句。等终军之弱冠。定语后置句。慕宗悫之长风。定语后置句。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北冥有鱼。“冥”通“溟”,海。怒而飞。“怒”通“努”,鼓起翅膀。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疑问语气词表“呢”。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才智。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分辨。

而御六气之辩故夫知效一官。“知”通“智”,才智。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力。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返回。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腹犹果然。果然,古:很饱的样子;今:副词,表示所说的事实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料相符。

小年不及大年。年,古: 寿命;今:年岁,年纪。蟪蛄不知春秋。春秋,古:四季。今:①指《春秋》,②历史上的一个时代,③春季和秋季,④人的年岁。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古义:海动风起;今义:海上运输。野马也,尘埃也。野马,古义:山野的雾气;今义:不是家养的马。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扶摇,古义:旋风;今义:盘旋而上,腾飞。众人匹之。众人,古:平常人,普通人;今:很多人。

不过数仞而下。不过,古:不超过;今:表示转折关系,却。

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然后图南。然后,古:这样才,这样以后;今:表示承接关系。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事。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作动,南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往南飞去。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形作名,郊野。不过数仞而下。名作动,降落。然后图南。名作动,南行。

此亦飞之至也。动作名,最高限度。

德合一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满意。而征一国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信任。虽然,犹有未树也。名作动,树立。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或这。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它。其: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表揣测语气,大概。以: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凭借。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息:

去以六月息。风。以息相吹。气息。贱息舒祺。子女。偃旗息鼓。停止。

苏武气绝,半日复息。呼吸。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名词,名义。名之者谁。动词,命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说明。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动词,命名。隳名城,杀豪杰。形容词,著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形容词,出名。名列前茅志。名词,名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图:

图穷匕首见。地图。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图画。而后乃今将图南。打算。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谋划、筹划。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谋取、设法对付。置:

置杯焉则胶。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放下。穷: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得志,仕途不顺。适:

适莽苍者。到、往。始适还家门。出嫁。适得府君书。刚才。处分适兄意。依照。少无适俗韵。迎合。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享受。适与羽船会。恰好、刚好。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状语后置句。

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此小年也。判断句。此大年也。判断句。此亦飞之至也。判断句。此大小之辩也。判断句。而莫之夭阏。即“夭阏之”,宾语前置句。之二虫又何知。即“知何”,宾语前置句。奚以知其然也? 即“以奚”,宾语前置句。彼且奚适也? 即“适奚”,宾语前置句。而彼且奚适也?即“适奚”,宾语前置句。其自视也。即“视自”,宾语前置句。

翱翔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的状语后置句。定乎内外之分。状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辩乎荣辱之境。状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

六、解释下列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①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 是……,还是……。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呢。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垫子,草席。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生孩六月。六月,古义:六个月;今义:第六月。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舅夺母志。夺,古:强行改变;今: 争取得到

九岁不行。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不中用,不好。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立,古:成年 ;今组织等开始存在。晚有儿息。息,古:子 ;今: 呼吸。形影相吊。吊,古:慰问 ;今:悬挂。而刘夙婴疾病。婴,古:缠绕 ;今:婴儿。未曾废离。废,古:停止;今:没有用的。逮奉圣朝。逮,古:等到;今:捉拿。寻蒙国恩。寻,古:不久 ;今: 寻找。除臣洗马。除,古:授予官职;今:去掉。

臣欲奉诏奔驰。奔驰,古:快速赶到;今:(车、马等)快速的跑。

欲苟顺私情。私情,古:死人感情;今:死人的交情;指男女情爱的事(不正当的)。则告诉不许。告诉,古:申述;今:诉说给别人知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古:形容自己的私情,我,谦称;今:少。臣之辛苦。辛苦,古:辛酸苦楚;今: 身心劳苦。庶刘侥幸。庶,古:希望;今:众多。

愿陛下矜悯愚诚。愿,古义:希望 ;今: 乐意,愿意。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夙遭闵凶。凶:形活名,可忧患的事,不幸的事。则病日笃。日:名作状,一天天地。

猥以微贱。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臣具以表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谨拜表以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作动词,远离。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无以终余年。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保卒终年。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次之童。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中。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于:

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在。以:

臣以险衅。介词,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介词,因为。但以刘日薄西山。介词,因为。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凭借。臣具以表闻。介词,用、把。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介词,用。区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小小的。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真心实意。

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寂寞之滨。我。卒:

保卒余年。完。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卒成帝业。最终。

卒然边境有急。通“猝”,突然。功:

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戚,名词。薄:

日薄西山。逼近,迫近,动词。门衰祚薄。微薄,少,形容词。当:

死当结草。应当,副词。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行:

行年九岁。经历,动词。九岁不行。走路,动词。夙:

夙遭闵凶。早时,名词。夙夜忧叹。早晨,名词。拜:

拜臣郎中。授官,动词。谨拜表以闻。奉上,动词。矜:

犹蒙矜育。怜惜,动词。

不矜名节。自夸,夸耀,动词。至:

至微至陋。副词,极其。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臣具以表闻。介词,用。见:

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省略主语的判断句。(吾)实为狼狈。省略主语的判断句。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告诉不许。被动句。举臣秀才。省略主语。拜臣郎中。省略主语。除臣洗马。省略主语。

急于星火。介词状语后置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介词宾语前置句。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宾语。

归纳知识 第6篇

1. for与since 这两个词都可用于现在完成时或完成进行时。for短语表示一个时间段,指某个动作或状态到现在为止已经持续了多久。since意为“自从……以来”,之后可接时间名词,也可以接一个时间状语,指某个动作或某一情况自从过去某一时间点一直持续到现在。例如:

I have watched this game for twenty minutes. 这场比赛我看了二十分钟了。

She has lived in Taiwan since she was born in 1989.

自从1989年出生以来她一直住在台湾。

2. run out 意为“用完;耗尽(供应品)”,其主语为物;如果人作主语,则应在out 之后加of短语,表示“某人用完了某物”。另外,run out 还可表示“跑出去”,run out of还可表示“从……跑出去”。例如:

We are running out of paper.=Our paper is running out. 我们的纸快用完了。

I saw someone run out of that room just now. 刚才我看见有个人从那个房间里跑了出去。

3. room 作可数名词时意为“房间;室”;作不可数名词时意为“空间;地方”。例如:

He lives in Room 303. 他住在303房间。

You take too much room. Could you make some room for me?

你占的地方太多了,你能给我腾些地方吗?

4. be interested in 是固定词组,意为“对……感兴趣”。例如:

Are you interested in music? 你对音乐感兴趣吗?

I’m not interested in skating at all. 我对滑冰一点也不感兴趣。

5. turn down 意为“关小;调低(音量等)”,是“动词+副词”结构的词组,反义词组是turn up。例如:

C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CD player? 把激光唱机的音量调小一点好吗?

类似的词组还有:turn on 意为“把……打开”;turn off 意为“把……关掉”。

6. put on 意为“穿上”,指穿(戴)到身上的动作,而不是表示衣物在身上持续的状态,其反义词组为take off(脱下)。wear 意为“穿(戴)着”,表示状态。例如:

Put on your coat. It’s cold outside. 穿上你的外套吧。外面很冷。

My father likes wearing a white shirt. 我爸爸喜欢穿白色的衬衫。

7. spend 用于“花费金钱(时间)”时,主语必须是人,常用spend time/money on sth./(in)doing sth. 结构。例如:

They spent two years (in) building this bridge. 修建这座桥花了他们两年时间。

Bill spent 100 yuan on this dictionary. 比尔花了100元钱买这个词典。

8. take care of 意为“照顾;照料”,与look after 意义相同。例如:

Please take care of yourself.=Please look after yourself. 请照顾好你自己。

9. too…to… 意为“太……不……”,too是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to是动词不定式符号,后跟动词原形;该结构中动词的逻辑主语可用for来修饰,这时可与so…that…not 结构进行转换。例如:

The sentence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to understand.=The sentence is so difficult that I can’t understand it. 这个句子太难我看不懂。

10. enough 意为“足够的”,修饰名词时,可位于名词之前,也可位于名词之后。enough还可以作副词,意为“足够”,修饰形容词或副词,这时它只能位于被修饰的词之后,且可与for sb. to do sth. 连用,其否定形式可与too…to结构进行句型转换。例如:

The book is not easy enough for the boy to read.=The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the boy to read.=The book is so difficult that the boy can’t read it. 这本书太难这男孩读不懂。

11. rather than 表示“而不是”,相当于instead of, 常用于“平行结构”中。与prefer连用时,则常用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结构,表示“喜欢……,而不喜欢……”。该词组也常用would like…rather than…来表示“宁愿……,也不……”。例如:

He prefers to walk to school rather than take a bus.=He’d like to walk to school rather than take a bus. 他宁愿步行去上学也不愿意乘公共汽车去。

12. hear of sb./sth. 意为“听到或者知道某人(某事物)的情况”,常用于现在完成时中。例如:

Have you ever heard of a banana person? 你听说过香蕉人吗?

13. improve 意为“改进;提高”,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相当于make better 或come/get better。例如:

We should study hard to improve our English.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以提高英语成绩。

14. make progress 是固定词组,意为“取得进步”,其中的progress 作“进步”讲时是不可数名词。例如:

Joh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his Chinese study. 约翰在汉语学习中进步很大。

15. “have/has+been (to)+地点” 表示“去/来过某地”,常和once, twice 等“次数”连用,注意区别“have/has+gone (to)+地点”,意为“到某地去了”,其主语不在说话现场。例如:

Have you ever been to Taiwan? 你去过台湾吗?

“Where is John?” “He has gone to the library.” “约翰在哪儿?” “他去了图书馆。”

16. neither 用作副词时意为“也不”;作形容词时表示“两者都不”,修饰单数名词;作连词时与nor 组成neither…nor…结构,表示“既不……也不……”,若该词组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要遵行“就近原则”,即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取决于nor后面的主语的数。例如:

He neither drinks nor smokes. 他既不喝酒也不抽烟。(副词)

Neither answer is right. 两个答案都不正确。(形容词)

Neither Rose nor her parents have been to the Great Wall.

罗丝和她的父母都没有去过长城。(连词)

17. three quarters 意为“四分之三”。英语中分数的表达法为“分子用基数词,分母用序数词”。当基数词大于“一”时,序数词要用复数形式。另外,“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也可用half 和quarter表示。例如:

Two thirds of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boys. 我们班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男生。

Nearly three quarters of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s covered with water.

几乎四分之三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

18. population 意为“人口”。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但前面有分数修饰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询问“多少人口”要用What’s the population of…? 表示。比较人口的“多”与“少”时习惯上用large和small表示。例如:

One third of the population in this city come from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这个城市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来自外省市。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larger than that of America. 中国的人口比美国的多。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Japan? 日本的人口是多少?

19. practice 作动词时意为“练习;实践”,后面可接名词、动词-ing形式;作名词时,为不可数名词。例如:

The little girl practices playing the piano every week. 这个小女孩每周练习弹钢琴。

This year I’m going to have much practice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今年我打算在听说方面进行大量的训练。

20. whenever 是连词,意为“每当;无论何时”,相当于no matter when。例如:

He is always smiling whenever I see him. 无论什么时候我看到他,他总是笑嘻嘻的。

21. cost 的主语是物或某种活动,还可以表示“值”,主语一般指所买的东西。例如:

The computer cost him 5,300 yuan. 他花了五千三百元买了这台电脑。

22. forget 是动词,意为“忘记;遗忘”,后面可以跟名词、动名词或动词不定式。forget to do sth. 意为“忘记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 意为“忘记曾做过某事”。例如:

Don’t 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 when you leave the room. 离开房间时不要忘记关灯。

I forgot turning off the light. 我忘记已经将灯关上了。

23. by 作介词除了表示“乘;以……方式”之外,还可以修饰时间,表示“在……之前;到……为止”,相当于not later than, 常与过去完成时或将来时连用。例如:

By the time I got home, my family had gone to the cinema.

我回到家时,家人已经去电影院了。

We will organize two basketball games by the end of this term.

到本学期末,我们将组织两次篮球赛。

24. get along 是动词词组,有多种含义。可以作“相处”讲,相当于get on, 通常以“人”作主语。表达“与……相处”时用get along/on with sb.。作“进展;进行”讲时,既可以用“人”作主语,也可以用“物”作主语。表达“在……方面取得进展”时用get along with sth. 结构。例如:

Are you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Jack? 你和杰克相处得好吗?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work? 你的工作进展得如何?

25. traffic 的基本意思是“交通;运输”,是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可以用heavy, busy, much, a lot of, little等来修饰。例如:

The highway usually has little traffic in the mornings. 早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通常不多。

◆句型类:

1. Thanks for sth./doing sth. 是客套用语,意为“因某事或某人做了某事而表示感谢”,thanks 可改为thank you。例如:

Thanks for inviting me to your party.=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to your party.

谢谢你邀请我参加你的聚会。

2. “the+形容词的比较级(+名词)(+主语+谓语),the+副词的比较级(+名词)(+主语+谓语)” 表示“越……,越……”,其中前半句相当于条件状语从句,后半句为主句,主句常用一般将来时。例如:

The more books you read, the more knowledge you will get.

你读的书越多,你获得知识就越多。

3. Could you please…? 是客气地请求别人时的用语,意为“请你……好吗?”,虽然could是can的过去式,但在此句型中could不表示过去的含义,故该句型不能用could而是用can 回答。否定回答也可用Sorry, I’m afraid not. 肯定回答可用OK./With pleasure./Sure. 等。例如:

“Could you help me?” “With pleasure.” “你能帮我的忙吗?” “乐意效劳。”

4. Would you mind doing…?/Do you mind doing…? 用来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意为“你介意做……吗?”。mind后只接v-ing,不接动词不定式。例如:

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a cup of tea? 你介意给我一杯茶吗?

5. How about…?=What about…? 表示征询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意为“……怎么样?”,about 后面跟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

What/How about going swimming this afternoon? 下午去游泳怎么样?

6. Why don’t you…? 是客气地向他人提建议的句型。Why don’t you…?=Why not…? 其后跟动词原形,表示“为什么不……呢?”。例如:

Why don’t you ask your teacher about it? 为什么不问问你的老师呢?

7. What do you think of…? 是询问他人观点和看法时常用的一个句型,有时也说What do you think about…? 或How do you like…? 意思是“你认为……怎么样?”。例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mobile phone? 你觉得我的新手机怎么样?

【小试牛刀】

一、单项选择。

1. Michael has been learning Chinese history ____ three years.

A. since B. in C. about D. for

2. My mother has ____ to Paris once.

A. gone B. arrivedC. been D. got

3. Neither Gina nor I ____ a programmer.

A. isB. amC. areD. be

4. In this class ____ of the students ____ girls.

A. three fifths; areB. third fives; areC. three fifths; isD. third fives; is

5. The ____ of the town is growing very fast.

A. peopleB. boys C. girlsD. population

6. She says she will practice ____ English songs before the competition.

A. singingB. singC. to sing D. sung

7. It’ll be very nice ____ you come to my house.

A. where B. whyC. whenever D. however

8. I think it will ____ you a lot of money.

A. costB. spend C. takeD. pay

9. The chair near the window is wet because of the rain. You must have forgotten ____ the window.

A. to close B. closingC. to openD. opening

10. Will the snow stop ____ 3:00 pm?

A. on B. byC. to D. for

11. ____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

A. WhatB. How C. When D. Why

12. At first we didn’t get ____ well with each other.

A. along B. across C. /D. about

13. Then there ____ a lot of traffic there.

A. is B. are C. wasD. were

14. Bad luck, the ink in my pen ____ during the test.

A. ran out B. ran out ofC. came out ofD. get out

15. Would you ____ if I drink your water?

A. angryB. afraid C. shout D. mind

16. Why ____ give her your advice?

A. don’t youB. do you notC. did youD. not you

17. This passage is ____ for me ____.

A. so difficult; to readB. too difficult; to read it

C. so hard; to read it D. too hard; to read

18. I preferred ____ noodles rather than dumplings.

A. eating B. eat C. ateD. to eat

19. “My friend Carl doesn’t like Beijing Opera.” “____ do I.”

A. So B. Neither C. Not D. Also

20. “____?” “Wonderful!”

A. What is the movieB.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game

C. How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picture

二、句型转换。

1. I have been learning diving since two months ago.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have you been learning diving?

2. She spent 500 dollars buying the camera. (写出同义句)

The camera ____ ____ 500 dollars.

3. The problem is so difficult that I can’t solve it. (改为简单句)

The problem is ____ difficult ____ ____ ____ ____.

4. Remember to give me a call at 8 o’clock. (写出同义句)

____ ____to give me a call at 8 o’clock.

5.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 (作出表示同意的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____ ____(去过) Hangzhou?” “Only once.”

2. ____ ____ ____(请你) give me another cup of coffee?

3. ____ ____(两人都不) them ____ ____ ____ (正在练习打) snooker(斯诺克).

4. “____ ____ ____(多少人口) of your city?” “About 90,000,000.”

5. ____ ____ ____(无论什么时候他来) here, please don’t ____ ____ ____(忘记让……看)him the list.

模具改模知识归纳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7篇

改模方案记录了模具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模具修改方法。分析大量改模方案可知改模知识多以决策规则的形式存在[1]。归纳总结这些经验知识可以为经验尚缺的新手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帮助,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改模效率, 降低模具成本, 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和改善模具整体质量。

本文以注塑模具改模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注塑模具生产企业中大量改模工艺单及“模具改模信息管理系统”[2]中的改模电子资料, 可以发现由于改模工程师个人知识水平的不同, 给出的改模方案的表达也不尽相同, 呈现因人而异的知识层次性。通过对大量改模方案要素的深入分析建立了注塑模具改模方案分层递阶表达方法[1], 将改模工程师对改模方案的表达进行了规范, 为进一步进行改模知识归纳奠定基础。然而改模知识工程师在进行改模知识归纳时, 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认识, 归纳的知识准确性不够。同时随着改模方案库的增大, 人工分析总结改模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其中蕴涵的改模知识已不能满足改模知识归纳的需要, 建立专用的改模知识归纳系统对改模方案库进行整理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 本文基于对改模知识归纳流程的分析, 利用ASP.NET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粗糙集的模具改模知识归纳系统MRKIS (Mould Repair Knowledge Induction System) , 以下简称知识归纳系统。借助此系统, 改模知识工程师可以首先完成改模方案特征值具体化、层次化和完备化等相关方案重构处理, 然后通过调用相关知识归纳方法类[3,4,5,6,7,8,9]完成整个改模知识归纳过程并显示归纳结果。同时系统还提供了改模知识查询和维护功能。

1 改模知识归纳流程

知识归纳属于数据挖掘的范畴。数据挖掘过程包括数据预处理、算法执行和结果可视化。结合粗糙集方法在知识归纳过程中的应用, 建立如图1所示的基于粗糙集改模知识归纳流程图。

原始改模方案首先以录入或导入的方式进入知识归纳机。根据给定的归纳参数通过方案重构的三个步骤 (特征值具体化、特征值层次化和特征值完备化) , 逐步将原始改模方案用改模特征知识库中的特征知识进行表示, 重构得到改模方案特征决策表, 为进一步进行改模知识归纳做了数据预处理准备。其次, 在特征约简过程中调用基于粗糙集的特征约简方法处理改模方案特征决策表, 可构建符合用户归纳参数要求的核心特征集。然后调用知识归纳方法库中相应的归纳方法生成以改模规则和复合改模规则形式存在的改模知识。最后显示改模知识并经确认后保存到改模规则知识库中。

2 知识归纳系统功能树

分析改模知识归纳流程后, 可以得到相应的系统功能树。系统功能从总体上分为改模方案维护、改模知识归纳和知识库维护/查询三个模块, 其中改模知识归纳模块分方案重构、特征约简、规则生成三部分, 知识库维护模块分特征知识库维护和改模规则知识库维护两个部分。各部分具体功能树如图2所示。

3 知识归纳系统设计

3.1 知识归纳系统架构

知识归纳系统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平台, 选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C#和ASP.NET技术开发, 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平台。本系统采用三层逻辑结构, 包括界面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界面表现层用于显示数据, 而数据来源于业务逻辑层处理的数据结果。业务逻辑层调用以功能插件的形式封装的各种逻辑处理方法处理来自数据访问层的数据。数据访问层通过数据访问方法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欲处理的数据集。在三层逻辑开发结构的基础上, 系统采用B/S应用系统结构, 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安装到服务器端, 客户端只需要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通过企业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就可以使用系统。

3.2 数据库设计

分析改模知识归纳系统功能需求, 利用Sysbase公司的CASE工具软件PowerDesigner来设计知识归纳系统的数据模型。按照其系统功能可以分为特征知识库存储表、改模方案功能表、特征约简功能表、规则生成功能表以及改模规则知识库存储表等六大部分, 共44个数据库表。特征知识库存储表包括11个改模特征表、1个特征值层次存储表和1个特征层次存储表, 共13个数据表。改模方案存储表包括2个原始改模方案存储表、2个改模方案特征对应存储表、6个改模方案特征层次存储表和1个改模方案模糊特征层次存储表, 共11个数据表。特征约简功能表包括5个特征约简功能表和6个特征模糊约简功能表, 共11个数据表。规则生成功能表共4个数据表。改模规则知识库功能表共5个数据表。

3.3 知识归纳系统的功能实现及应用实例

3.3.1 知识库维护和查询

改模知识库包括改模特征知识库和改模规则知识库。改模特征知识库维护功能提供改模知识分层递阶表达模型中的特征及特征值的维护。改模特征和特征值被用于对原始改模方案进行特征值具体化、完备化和层次化, 是进行改模知识归纳的基础, 因此, 在进行改模特征/规则知识库维护过程中需要检查改模特征/规则知识项是否已存在或已被归纳过程使用。若维护知识中已存在特征/规则知识项时, 则提示已存在并返回维护页面, 否则执行相关维护操作知识库维护和查询。

3.3.2 改模方案维护

改模方案录入/导入作为改模知识归纳过程的第一步, 为改模知识归纳系统提供了知识归纳的数据集合。改模工程师可以手工书写改模方案, 也可以利用改模工艺规划系统书写。改模知识工程师在进行知识归纳前, 可以利用方案录入功能将改模工程师手写的改模方案录入到改模知识归纳系统中, 也可以利用相应改模工艺规划系统导出一份EXCEL表, 通过方案导入功能将改模方案导入改模知识归纳系统。

3.3.3 方案重构

改模工程师以自然语言书写的原始改模方案无法直接进行改模知识归纳, 必须首先进行改模方案预处理, 得到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基于改模方案分层递阶表达模型的改模方案特征决策表[3]。改模方案重构包括改模方案特征值具体化、层次化和完备化三个过程。

利用改模方案特征值具体化是将以自然语言表达的改模方案转换为以改模特征和改模特征值表达的改模方案特征决策表。改模方案特征值具体化过程是改模方案预处理过程的第一步, 由改模工程师或改模知识工程师逐一遍历原始改模方案的各条改模方案, 将改模方案的相应描述转换为以改模方案分层递阶表达模型为基础的改模特征和改模特征值。

由于原始改模方案描述的差异性, 可能存在改模特征值缺失或模糊, 同时在不同改模方案层次级别下同一改模方案特征具有不同的改模特征值表达, 因此, 在进行改模知识分层递阶归纳前需要补全缺失的改模特征值并根据指定的改模方案层次级别建立层次化的改模方案特征决策表, 这个过程被称为改模方案特征值层次化和完备化。根据对模糊或不完备数据干扰的不同要求, 可以选择是否消除干扰项或是否进行模糊完备化处理。经过改模方案特征值完备化和层次化处理后, 得到在指定改模方案层次级别下完备的改模方案特征决策表。

3.3.4 改模方案特征约简

知识归纳系统提供三种基于粗糙集的特征约简方法, 分别是经典粗糙集方法、变精度粗糙集方法和模糊粗糙集方法。经典粗糙集方法由波兰数学家Pawlak.Z于1982年提出, 利用不可分辨关系定义上下近似集, 实现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约简并获取规则知识的目的[4,5,6]。针对经典粗糙集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分类误差问题, Ziarko.W提出了变精度粗糙集模型, 通过在分类过程中引入分类误差率, 提高了分类过程对错误数据的抗干扰能力[7]。对于模糊数据集的属性约简问题, 法国学者Dubios.D和Prade.H将模糊集理论引入粗糙集理论中, 提出了模糊粗糙集理论[10]。模糊粗糙集理论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给定的论域和模糊相似关系下推演出概念的模糊粗糙近似。三种方法应用条件不同, 需要过程参数不同, 结合改模方案分层递阶表达特点利用分别基于三种方法的改模方案特征约简得到的改模方案特征决策表核心特征集也不同。改模方案特征分层约简功能活动图如图3 (a) 所示。

3.3.5 改模规则生成

在得到指定改模方案层次级别下的改模方案特征决策表核心特征集后, 利用规则生成功能可以生成相应的改模规则。根据用户关于是否需要生成模糊规则、是否需要约简改模规则和是否需要生成复合改模规则等三个改模规则生成参数的选择, 进行模糊改模规则的生成、改模规则的约简和复合改模规则的生成。改模规则生成活动图如图3 (b) 所示。

3.3.6 知识归纳系统的实现和应用实例

在改模知识归纳功能分析基础上, 开发了改模知识归纳应用系统。导入从某模具企业收集到的改模方案, 运行知识归纳系统并截取应用系统中部分界面示例如图4所示。得到的改模规则知识示例如“ (<问题表征:批锋>) AND (<问题位置:前模镶件成型面>) AND (<原因类型:减少材料加工量>) (<对策对象:前模镶件>) AND (<对策操作:烧焊>) ”, 也就是“由于减少材料加工量的原因导致前模镶件成型面出现批锋问题时, 可以采用烧焊前模镶件的方法来解决”。

该改模规则方案层次级别为 (2, 4) , 规则置信度和覆盖度均为1, 表示改模方案和规则描述最为精确, 在原始改模方案集中得到100%的可信支持。变精度粗糙集和模糊粗糙集方法则从规则集规模和模糊信息表达角度进行改模规则知识的归纳, 得到不同规则参数的改模知识。改模知识工程师可以利用改模知识归纳系统从原始改模方案中归纳出不同方案层次级别的改模规则知识, 改模工程师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知识水平和工程需要, 可以选用不同规则参数的改模知识以提高制定改模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模具企业应用中对系统功能使用反馈良好。

4 总 结

结合模具企业对改模知识归纳的实际需求, 运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了基于粗糙集的模具改模知识归纳系统, 解决了模具企业无法快速有效地从大量改模方案中归纳改模知识的问题。系统针对性强, 有助于模具企业更好地沉淀改模工程师个人经验知识, 提升模具企业知识资产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晨, 毛宁, 陈庆新, 等.注射模修模工艺表达及知识建模[J].模具工业, 2008, 34 (5) :5-8.

[2]谢英星, 陈晨, 毛宁, 等.模具改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7 (12) :86-89.

[3]Chen Chen, Mao Ning, Chen Qingxin.Knowledge induction for injectionmould repairs based on rough set[C]//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FSKD’08) , Jinan, China, 2008, 10 (2) :166-171.

[4]张文修, 吴伟志, 梁吉业, 等.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刘清.Rough集及Rough推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6]王国胤.Rough集理论与知识获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7]Ziarko W.Variable precision rough set model[J].Journal of Computerand System Sciences.1993, 46 (1) :39-59.

[8]Yao YY.Acomparative study of fuzzy sets and rough sets[J].Informa-tion Sciences, 1998, (109) 1-4:227-242.

[9]刘靖, 陈福生.结合粗糙集和模糊聚类方法的属性约简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4, 21 (11) :72-74.

归纳知识 第8篇

文言文让许多高中学生头疼,一看是文言文,就退避三舍;一看是文言文,就感觉无处着手。其实,我们在教授学生文言文时,首先打消学生的难学顾虑,让学生感觉文言文并不难,原来就是一些实词和虚词,实词的许多意思我们现在还在用,而虚词就根据具体语境来推测,文言文中的句式无非是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等,并给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躲着文言文了。下面结合高考和平时的教学,对高中文言文学习中的知识重点进行浅析。

纵观历年高考,全国卷II中文言文阅读占考试内容一大块,分值一般是19分,无论题型如何变化,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总离不开“言”与“文”这两个方面,所谓“言”,是指文言文的词汇知识、特殊句式和习惯用法等,所谓“文”,则是指对涉及文段内容的诸要素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中,在“言”中,须重点掌握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归纳,并让学生掌握。

一、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对于文言实词,很多学生感觉学习时非常吃力,觉得无规律可循,其实不然。

首先,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在高中阶段,考纲要求重点掌握120个文言实词,其本义是重点记忆的。掌握了本义,再由本义延伸出引申义或比喻义,这样就能比较快捷地掌握词语的含义,以简驭繁,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这类古今异义词并不多,可以归纳记忆,还可以根据词语本身的含义与上下文的文意来推断出与现代汉语的异同,如“妻子”,这个词在文言文中指妻子和儿子,是两个人,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男子的配偶,是一个人。

第三,正确理解通假字。所谓“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字的字代替或假借某个字的现象,比如:“涂有饿菜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涂”通“途”,意为道路,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可随意通假。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归纳。

二、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主要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等。学生应结合教材熟记这些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有助于在高考中正确解答试题。

首先,看该虚词的词性。词性不同,用法肯定不同,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而”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在“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中“而”表目的,可不译。

其次,可根据虚词的不同位置。判断该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往往处在不同位置上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也不相同。如“因宾客至蔺相如谢罪”中的介词“因”,表示方式、手段,译为“经由、通过”,而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中介词“因”是表原因,译为“因为”。

第三,可以利用以前所学。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注重课本注释,系统性积累,熟悉语境,灵活记忆,这样可以轻松地解答试题了,面对文言虚词,有7种常见的推断方法:1句意分析法。2上下文推断法。3代入筛选法。4结构推断法。5成语联想法。6标志确认法。7句例推断法。

三、掌握文言句式和语法。

在解决了以上实词和虚词的基础上,还要正确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就是指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的特殊的语法现象,最常见的有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和文言固定结构,而这些最好能够记住一些例句,以便在解读时对照分析。有助于翻译文言语义,是翻译部分必考之一,也是读懂文言文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有。被动句。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2用“被”表被动;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判断句。1用“者也”表示判断;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3用“者”表判断;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5,.“也”表判断。宾语前置句。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格式:主 + 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 宾(余、吾、尔、自、之、是)+ 动词。例:时人莫之许也,古之人不余欺也,2疑问代词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例:“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4用“之”“是”作标志的句子,宾语前置。例:唯利是图,何罪之有?状语后置句。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的后置。例: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2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的后置。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的后置。例:具告以事。《项羽本纪》定语后置句。1用“之”使定语后置。例:四海之大,有几个与欠? 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用“者”的后置。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归纳知识 第9篇

1. win a prize  获奖

2. do a school survey  做一个学校调查

3. meet the standard of a strict teacher  满足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要求

4. score two goals in a row  连续踢进两个球

5. learn to play the keyboard  学会弹琴

6. be patient with sb.  对某人有耐心

7. guide sb. to do sth.  指导某人做某事

8. put in more effort  更加努力

9. look back at  回首

10. make a great big mess 弄得一团糟

11. keep my cool  保持我的冷静

12.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期望做某事

13. get a business degree  取得一个商业学位

14. believe in sb.  信任某人

15. first of all  首先

16. full of energy  充满活力

17. thirsty of knowledge  渴求知识

18. hope for the future  对未来的希望

19. never fail to be thankful to sb.  一定要向某人表达感激

20. ahead of sb.  在某人前面

21. be responsible for your decision and action  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

22. go your separate ways  走自己的路

23. set out on your new journey  开始你的新旅程

24. separate from sb.  与某人分别

【重点语句】

1. —What happened in Grade 7 that was special? 在七年级时发什么了什么特别的事?

—Our team won the school basketball competition. 我们队赢了学校的蓝球比赛。

2. —How have you changed since you started junior high school? 你上中学后有什么变化?

—Ive become much better at speaking English. 我的英语说得比以前更好。

3. —How do you think things will be different in senior high school? 你认为在高中会有什么不同?

—I think that Ill have to study much harder for exams. 我想我会为考试更加努力学习。

4. —What are your plans for next year? 你明年的计划是什么?

—Im going to join the school volleyball team. 我打算加入学校排球队。

5.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你期望做什么?

归纳知识范文

归纳知识范文(精选9篇)归纳知识 第1篇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知识,趣味记忆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的东西往往能引起人极大的兴趣...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