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医疗社会救助
低保医疗社会救助(精选6篇)
低保医疗社会救助 第1篇
低保医疗救助申请书
低保医疗救助申请书第一篇:低保医疗救助书范文
XX民政部门:
本人XX,是哪里人,由于公公XX患有胃癌于X年X月X日病亡,生前由于治疗胃癌把家庭全部积累用完,并借了XX元,本人工作工资不高,且债务累累,因此向民政部门申请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恳请希给予帮助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你自己的名字
申请时间:x年x月x日
第二篇:医疗救助申请书
xx县民政局:
我叫xx,现年xx岁;家住xx县、xx镇、xx村xx二组山上。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经济落后,生产单一,广种薄收,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农作物。
我在9月7日因做阑尾炎手术住进了xx医院,先后将近花去医疗费xxxx元。手术后我体弱多病,需要长期治疗。我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这秋收季节里,我不能从事体力劳动,需要有人来关照我和孩子。老父老母还需要供养。一时之间,家里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活没有了着落。因此我不得不向xx县民政局申请医疗救助。望被救助为谢!
此致敬礼!
申请人:xx
209月16日
低保医疗社会救助 第2篇
申请书一:
xx县民政局:
我叫xx,现年xx岁;家住xx县、xx镇、xx村xx二组山上。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经济落后,生产单一,广种薄收,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农作物。
我在2011年9月7日因做阑尾炎手术住进了xx医院,先后将近花去医疗费xxxx元。手术后我体弱多病,需要长期治疗。我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这秋收季节里,我不能从事体力劳动,需要有人来关照我和孩子。老父老母还需要供养。一时之间,家里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活没有了着落。因此我不得不向xx县民政局申请医疗救助。望被救助为谢!
此致敬礼!
申请人:xx
201x年9月16日
申请书二:
xx镇民政股:
本人叫xx,53岁,平时体弱多病,无职业,生活全靠低保维持。2013年2月份患急性胆结石,到州人民医院住院开刀前后二十余天,一共花去医疗费10126.57元,当时,去州医院的一切费用都是跟亲朋好友借的,希望民政部门根据本人的实际困难给予救助,恳请审批为谢!
申请人:
201x年3月19日
申请书三:
我叫xx,女,67岁,汉族,终身务农,现居交口乡铺上村。由于丈夫早逝,家境长期贫寒,现又逐渐衰老,早年长期过渡劳苦,致使现在老病缠身,胃病、关节炎时时困扰着我,已不能下田干生活。儿女虽已成家,但因为早期的单亲家境,都读书不多,没有工作,没有固定生活来源,只靠打零工维持着各自的基本生活,根本没有能力照顾我。致使我现在生活非常拮据,医药费、生活费更是没有保障。为此,我特向政府申请农村低保,请求政府帮助我解决我的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望政府、村委及各级领导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低保医疗社会救助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对A、B、C、D、E、F等6个城市共1 116名低保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调查内容
家庭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家庭收支状况;调查前两周内的病伤情况和严重程度;家庭成员患主要疾病及就医、住院情况;应就诊未就诊和应住院未住院情况;获得医疗救助情况及对当地救助政策的了解和评价。
1.3 分析方法
应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保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低保户中,平均年龄为49.69岁,65%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32.80元,人均月支出为281.27元,月人均医疗支出为110.46元。文化程度低、年龄大,造成了这部分人工作难、收入低,继而造成生活质量差、健康水平低。
2.1.1 低保对象的患病率高于普通城市居民。
本次调查中发现,低保对象的两周患病率为42.51%,而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中城市人口两周患病率为15.32%。低保户反映家人经常得病及健康状况很不好的占到了59.00%,见表1。
2.1.2 低保对象的主要医疗保障形式。
调查发现,低保对象中除了城市医疗救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低保户占21.8%,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医疗保障。有45.4%的人选择了自费医疗,一方面反映了低保对象缺乏医疗保障,同时,说明低保对象对当前的医疗救助还不太了解,宣传不到位。此次调查也发现,55.0%的低保对象对当地的医疗救助政策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占到27%,有的人甚至还不知道当地开展了大病医疗救助,见表2。
2.1.3 低保对象利用医疗救助的比例仍然较低。
几个试点地区的医疗救助主要以大病医疗救助为主,门诊医疗救助主要针对少部分人群。2006年,被调查地区有65.2%的低保对象未利用过医疗救助,利用过医疗救助的被调查者占34.8%。
2.2 低保对象对医疗救助的心理需求分析
2.2.1 最想了解的救助政策是救助的内容和救助的额度。
相关分析表明,贫困居民对医疗救助的知晓率较低,为了确定今后的工作重点、民政工作方向,调查了低保对象最想了解的救助政策,其中,救助内容和救助的额度是低保对象最关心的问题,占到了81.45%,见表3。
2.2.2 理想的救助模式应该大小病兼顾。
救助对象希望解决大病问题,而常见病是困扰贫困居民主要的卫生问题。因此,救助对象认为,理想的救助模式应该既包括大病又包括小病。限于各地医疗救助资金投入量的限制,调查地区确立了以大病医疗救助为主,但是从低保对象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低保对象要求解决基本医疗问题的呼声也很高,见表4。
2.2.3 理想的门诊或住院救助模式是发放救助卡或医院垫付。
由于医疗救助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差,采取事后救助的方式往往使部分低保对象因为不能支付大量的医疗费用,限制了救助。调查发现,在门诊和医院的补偿方式上,医疗救助对象的选择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倾向于发放救助卡和医院垫付的形式,提高医疗救助的可及性,见表5、表6。
3 讨论与建议
3.1 提高低保对象对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率
医疗救助政策的低知晓率,导致的将是群众对政策的不理解和对自我权利的漠视,进一步产生的是医疗救助的被动利用和医疗救助需求的广泛萎缩,最终影响的是保障困难居民健康、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目标的实现。而且,低保人群是一类特殊群体,有着不寻常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所以仍需街道或居委会工作人员加大医疗救助宣传力度,实施主动服务,提高他们的医疗救助政策知晓率,提高低保对象申请利用医疗救助的能力,这将有力于促进医疗救助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3.2 优先解决最迫切的疾病问题
医疗救助制度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贫困群体中因疾病使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提供救助,旨在帮助恢复健康、缓解疾病对家庭生计造成的负担,体现的是对居民健康权的保护[1,2]。因此,在救助方案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特点,优先纳入最贫困的人群,解决其最迫切的疾病问题[3]。
3.2.1 由大病到慢性病和常见病,从住院到门诊循序渐进地扩展病种范围。
在目前医疗救助资金有限,且低保对象首先希望保障大病的形势下,刚开始试点时,可以采取以大病为主,兼顾慢性病和常见病的策略。然后,根据当地财政的能力,逐步实践,积累经验,扩展救助范围。
3.2.2 转事后救助为事前或事中救助。
调查发现,各试点城市总体上以事后救助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态势与低保对象的救助需求和预期有着明显的差距。对于无力事先自己支付较大额度医疗费用或者支付之后基本生活费用紧张的救助对象来说,事后救助无疑是阻碍其获得医疗救助的巨大障碍[4]。问卷调查也显示,绝大多数的低保对象希望采取在就医前或就医过程中得到救助的救助方式。在实施时,当地民政部门可以先采取医前医后混合救助方式,逐步过渡。改革现有医疗救助方式,大力推行医前救助或医前救助与事后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将是我们城市医疗救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梁鸿,曲大维,赵德余.中国城市贫困医疗救助的理念与制度设计[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10):290-292.
[2]李胜进,李崇岩,王克春.关于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7(21):479-451.
[3]贾维周.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现况与对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1):61-66.
低保医疗社会救助 第4篇
北京市慈善协会采用了两种筹款形式:一是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进行大额捐赠;二是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采取一年不少于500元以“一助一”或“一助多”的方式提供慈善医疗资金。
前不久,北京市对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进行了调整:
1、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每月增加35元。
2、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基本养老金低于966元/月,调整后平均为1086元/月,如还低于1086元/月的退休人员,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20年不满30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10年不满20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0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能超过1086元。
3、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增加基本养老金后,低于每月1086元的,补足到1086元(不含退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4、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按规定享受100%,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26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2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220元。
另外,为方便企业退休人员报销医药费,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了相关政策:目前,全市有300多个社保所,凡是在北京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所有退休人员均可以任意选择一家离你最近的一个社保所报销医疗费。从你交了报销单据到药费划到个人账户上的时间也就在15天左右。退休人员只要把报销的医疗费单据交到离居住地最近的一家社保所就行,由社保所给你申报,等审核完后,将钱通过北京银行直接划入个人的账号上。同时,北京银行会寄给退休人员一张报销的清单。
城乡低保及医疗救助工作工作汇报 第5篇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在局班子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扩大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面、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为目标,经过努力,全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有序推进,救助效果日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为促进我县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审批,规范运作
实施特困群体医疗救助既是一项民心工程、社会工程,也是妥善解决农村五保户及特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法宝。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是制定救助办法。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群策群力,制定出台了操作性强的《镇赉县城乡居民救助实施细则》(试行),对医疗救助的对象、标准、程序、定点医院以及不可救助等相关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是明确救助重点。确定的医疗救助的重点为:(1)农村五保户和城市分类施保户(2)城乡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造成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特困户;(3)农村中持证的优抚对象;(4)城乡见义勇为而负伤致残人员,个人负担难以承受,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特困人口。
三是确定定点医院。规定11所乡镇卫生院及县医院为定点医疗
机构。遇疑难重症需转诊,经乡镇医院确定核准到县医院就诊。同时,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医疗保险用药、诊疗项目及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三个目录”提供医疗服务,每月公示,并对违反规定的当事人及医疗机构进行处罚,直至取消定点医院资格。
四是筹措救助资金。县设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户,指定县民政、财政部门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二、区别对待,分类施助
在救助工程中,我们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施助的办法,即:(1)救助对象患大病后,在乡(镇)卫生院或县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全年一次性住院费、医疗费累计超过
元时,救助标准按照实际支出费用的20%给予救助。(2)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及常年用药的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凭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诊断证明、有效医疗开支票据适当给予救助,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
元。(3)跨享受医疗救助的医疗费用以累计计算,年底一次性按标准给予救助,医疗终结的应及时申报核准标准后,年底予以发放。(4)年救助金额最多不能超过
元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少数特困户缺乏医疗保障意识,疾病风险意识不强,不愿意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二)是大病救助资金总额较少,导致资金分散,救助标准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困户大病问题.五、下步工作打算
长沙市城乡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办法 第6篇
(二)住院救助。对城乡“三无”人员在本地县、乡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无县级医疗机构的区、县可指定一所市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基本医疗费用在扣除医保支付后的目录内个人自付部分(含起付线以下部分,下同),予以全额救助。未在上述规定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按其他低保对象救助比例和限额进行救助。
城乡“三无”人员以外的其他低保对象,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其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在医保支付后的个人自付部分,按50%的比例予以救助,年度救助限额为5000元。患本条第一款所列的7种大病,其住院基本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达到2万元以上的,按30%的比例予以救助,年度累计救助限额为1万元。
第七条 下列情形不予救助:
(一)因违法犯罪、自杀、自残、打架斗殴、酗酒、吸毒等原因致死致伤发生的医疗费用;
(二)因整形、整容、保健等非基本医疗发生的费用;
(三)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以及其他应由他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医疗费用;
(四)未按规定办理转院手续,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费用;
(五)超越医保规定的基本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服务设施标准实施诊治的费用;
低保医疗社会救助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