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奥运时期旅游品牌营销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奥运时期旅游品牌营销(精选3篇)

奥运时期旅游品牌营销 第1篇

一、体育旅游产业的涵义

作为体育旅游, 目的是使人们善度余暇、健身强体、消除疲劳, 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放松。它首先必须具备旅游的基本特征, 即人类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根据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可以认为, 体育旅游是旅游和体育的结合, 是通过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互补互利, 把体育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的契机

1. 我国在后奥运时期体育旅游发展的契机。

奥运会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一, 也是全世界人气指数最旺的重大活动。奥运会不仅是传播团结、友谊、和平、公平竞技的盛会, 而且能够拉动旅游业, 特别是体育旅游产业。奥运会的结束, 留给举办城市的不仅是载入史册的荣誉和闻名世界的场馆设施, 更重要的是留下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北京和青岛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 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她因现存丰富而珍贵的文物古迹和秀丽的苑园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名城;而青岛是一个沿海旅游城市, 具有丰富的水上旅游资源, 对中外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将两者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将会迅速提高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

2. 新的休假制度带给体育旅游的契机。

随着我国新的休假条例颁布, 人民群众闲暇时间的增多, 人们对如何保持身心最佳状态,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人们对于如何使自身身心得到发展、身心得到放松而去做出选择, 使我国上下掀起了旅游的热潮。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人们开始从静态的旅游向动态的参与性、健身性更强的方向发展。这就为体育运动与旅游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广阔。

三、后奥运时期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策略

1. 综合开发我国体育旅游资源。

从国家旅游局到地方旅游局应推出与体育有关的旅游活动, 为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我国国土资源丰富, 山地、高原、盆地、海滨、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较多, 完全可以依托这些资源重点发展休闲型的体育旅游, 建设一些有特色的体育旅游主题公园。一方面既可以满足青少年喜爱的新兴体育旅游项目, 如野营、探险、定向运动等, 也可以适度发展适合中老年人参加的休闲健身的体育旅游项目, 如冲浪、沙滩排球、沙滩足球、帆船、登山、游泳、划船, 徒步旅行等。其次, 可以积极争取申办大型国际观赛、观光型体育旅游, 吸引国际、国内旅游者前来。再者我国丰富的具有民族传统的体育旅游资源也可以重点开发如磨秋、龙舟、赛马、叼羊、风筝、骑射等, 经过精心筹备重点打造完全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 同时也扩大了这些运动项目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入境体育旅游。

2. 建构体育旅游的培训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由于现代体育旅游产业以商品的形式服务社会, 能为广大体育旅游者提供各种类型的体育旅游资源和服务,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外出观赏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受到了广大体育旅游消费者的欢迎, 形成了相当大的体育旅游消费市场。要满足这一新的消费需求, 仅仅加大对体育旅游的物质投入、扩大经营规模是不够的, 还要下大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体质旅游专业人才, 以提高体育旅游产业的生存与发展, 保证体育旅游产业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投资决策、产品设计、生产与销售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因此, 将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纳入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为社会体育开辟了一条谋求经济效益, 发挥经济功能的有效途径, 是社会体育实现产业化的经济增长点。

3. 利用多元化的促销手段, 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促销。

从我国体育旅游的客源市场来看, 一是国内客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体育旅游消费。二是港澳台客源市场, 要增强促销力度, 扩大港澳台市场份额。三是国外客源市场, 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促销手段与战略。运用影视、歌曲、广告、互联网等多种宣传促销形式, 提高宣传促销的影响力、覆盖面和科技含量, 增强体育旅游宣传促销实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 坚持以国际体育旅游为先导、国内体育旅游为基础的发展方针, 大力拓展体育旅游客源市场。

4.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体育旅游政策法规。

加强政策扶持, 完善体育旅游法律、法规建设政府要把体育旅游市场开发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战略重点。政府要尽快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促进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明确体育旅游的管理部门, 依法加强宏观管理, 通过规范体育旅游市场竞争秩序, 规范体育旅游企业和经营者经营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在成熟的体育旅游市场, 从业人员、基础设施基本齐备, 相关管理条例较为全面, 能够对安全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而我国部分冰雪运动、漂流、民族体育项目的管理法规、措施相对滞后, 为此, 必须对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提出标准、保证安全, 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保证体育旅游安全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参考文献

[1]韩忠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5.5

[2]陈福利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3]张强柳伯力:国内外体育旅游业发展概况[J].四川体育科学, 2003.6

奥运时期旅游品牌营销 第2篇

关键词:后奥运时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旅游业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面临辉煌前景的同时更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无论是从人口,还是从地理面积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来说,中国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大国。有专家预测,受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到2014年中国将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中国旅游业的三大发展趋势之一便是入境游稳步发展。根据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有望达到635亿美元左右。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旅游业将真正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中国旅游业整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有着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新兴城市秦皇岛该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繁荣旅游市场、地方经济和传播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地方旅游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需要深思的课题。

一、秦皇岛旅游资源现状

众所周知,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一个因为皇帝帝号而得名的城市,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和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秦皇岛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南裁河旅游度假区、昌黎黄金海岸等40多个旅游景区独具魅力。其中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北戴河更是由于地理和气候的造化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空气中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7000个以上,为国内其他城市的数十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每年吸引上千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秦皇岛全市接待游客人次逐年稳步提升,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重要支柱性产业。

二、抓住奥运契机

奥运会与旅游是相伴而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奥运会和旅游开始了实质性的结合。奥运会首先从内容和档次上为主办地的旅游产业带来有益的效应,奥运会为主办地带来许多综合效应,而旅游业是最直接、最显著、最持久的受益产业,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对主办地综合能力的最好验证。由此产生的奥运效应会对主办地的旅游产业产生长远积极的影响,对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个足球比赛的赛区,秦皇岛一直都是京师人休闲度假的首选。把比赛场地放在旅游胜地。这是最好的机遇,由此所引发的旅游热将极大地提高所在地的国际知名度,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奥运会在后奥运时期对举办地旅游产业的影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后奥运时期各个举办地的旅游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奥运会对举办地既会产生积极的“推力”,也可能产生负面的“拉力”,即奥运会对旅游者的“排斥力”,具体表现在对旅游活动的“挤出效应”。

亚特兰大在奥运会后出现了国际旅游者的增长,对旅游产业产生了持久的拉动力。在奥运会后的五年内,由于旅游推广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长期努力,亚特兰大接待的游客每年以5%~10%的比例持续增长。雅典在奥运会之后,旅游产业后劲强劲。统计表明,2005年和2006年来希腊旅游的人数分别增长了5.6%和8.44%。2006年,只有1100万人口的希腊接待了创记录的1570万旅游者,而2007年第一季度,希腊旅游业收入增长了10.8%。雅典奥运会成了希腊旅游业长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却使悉尼的旅游产生了“后奥运萧条综合症”。在奥运会前一年和奥运会期间,悉尼曾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使澳大利亚旅游业快速增长。而数据表明,最近五年到悉尼来的游客持续下降,从2004年到2007年,悉尼的游客数量平均下降6%。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悉尼的基础设施投入太少。市政基本建设没有太大的发展,旅游景点老一套。回头客很少,而相应费用太高。

四、后奥运时期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奥运会对举办地产生的是“拉力”还是“推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秦皇岛的旅游产业如何避免重蹈悉尼的覆辙,这是一个需要相关部门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全球性的经济萧条也不可避免地对后奥运时期的旅游产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也会对2009年以及以后的秦皇岛旅游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市政基本建设

基础设施是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基本形象的外化物而存在的,而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一个现代城市的基本标志之一。只有良好的城市可进人性,才可能得到游客的认可。秦皇岛作为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在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还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环境中的人文品位,加强市政基本建设的人文内涵。目前。传统的文化性观光游仍然是旅游市场的主体,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项旅游产品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大力打造秦皇岛的旅游特色,以传统的历史文化为基础,突出以山海关明清历史和秦皇求仙人海处的历史典故,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主流,其中在北戴河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要更体现休闲性,进一步加强国际品牌的打造。

(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项目,避免景点的单一性

秦皇岛的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做好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具体实施策略。围绕“中国长城滨海公园”构想,把握“城市花园”的发展理念,以京津地区滨海休闲度假首选之地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目标,提升城市的休闲旅游功能,积极打造国际知名的高品质滨海休闲度假胜地。同时,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旅游局在2006年提出的“中国乡村游”主题年的要求,大力发展秦皇岛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推进秦皇岛乡村旅游的科学健康发展,使乡村旅游迈上新台阶,实现秦皇岛旅游产业的新跨越。以秦皇岛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秦皇岛多类型的地貌、丰富的物产、旖旎的风光为乡村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截止目前,秦皇岛有国家级的乡村旅游4A景区一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两家,市级乡村示范点四家。总之,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发挥已有乡村示范点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另一方面,继续开发新的乡村旅游地区,尤其要注重特色地区的开发,避免单一模式

的重复建设,在开发过程中还要注重品位的提升,使特色旅游和质量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区域性经济整体、协调的发展。

(三)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

秦皇岛旅游经济持续稳定上升,但是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单一性旅游格局极大地制约了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推动作用。入境旅游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标志。2005年秦皇岛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302.3万人次,入境游客17.93万人次,创汇8513.54万美元,旅游总收入69.13亿元。其中入境游客占全部接待的1.3%。而且主要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港澳台(0.8万人次)和东南亚(1.23万人次)等周边国家或地区,欧美游客很少。2007年秦皇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32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2.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87.50亿元,外汇收入11500万美元,其中俄罗斯游客达到5.023万人次。整体来说,秦皇岛在入境旅游方面是薄弱的,扩大入境游的规模,由数量向质量转轨,使秦皇岛的旅游产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这是秦皇岛旅游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在旅游产品的打造上要把具体项目做精做细,让游客体验到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在市场开发上,要重点开发俄罗斯、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同时积极开拓欧美旅游市场,增加高端游客在游客中的比重。

(四)加快旅游人才的建设体系,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创造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离不开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旅游服务人员也是城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他们代表了秦皇岛旅游文化整体综合水平。在旅游人才建设方面秦皇岛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教育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人员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继续教育缺失,高素质的经营人才少等。秦皇岛要充分依托周边高校,大力开发旅游人力资源。逐步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要加强小语种服务人员的培养,培养储备优秀人才的超前意识。同时要以高校文化建设带动区域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处处体现和谐的区域特色文化。

奥运时期旅游品牌营销 第3篇

奥运会对举办国或举办城市的旅游业在“前奥运”阶段、“中奥运”阶段、“后奥运”阶段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 可以说“奥运经济”这块蛋糕最大的受益者是旅游业。但从总体来讲, 对旅游业影响最大、受关注度最高的是奥运会后的影响。青岛市必须要抓住机遇, 对后奥运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 把旅游品牌城市推向世界。

二、旅游品牌城市的内涵

旅游品牌城市是一个整体概念, 由城市内各种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城市总体景观、城市人文底蕴、居民好客程度等多种因素共同组成且相互作用而形成。它集中体现了区域旅游开发成果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塑造旅游品牌城市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旅游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是区域旅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旅游经济向高层次、高级化发展的希望所在。

三、后奥运, 塑造青岛旅游品牌城市策略

1. 延续前奥帆赛的旅游品牌战略规划, 完善旅游品牌城市架构体系

品牌规划是塑造旅游品牌的基础和关键。青岛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城市, 创造了啤酒节、海洋节、电子家电博览会等一批节庆、会展品牌, 这些都已成为城市旅游的品牌。前奥运, 青岛市已经做了整体形象宣传;奥运期间, 要充分借助奥运的“曝光效应”推广自己的品牌;在后奥运, 更要抓紧制定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规划应以奥运会可影响到的10年为期限, 以扩大奥运对旅游的持续影响为主题, 以打造国际旅游品牌为目标, 按照“山、海、城、文、商”五大特色从战略高度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将青岛打造为“帆船之都”、“海上度假天堂”。

2. 挖掘青岛特色文化, 塑造旅游品牌的精品载体

文化是旅游品牌的灵魂, 特色是旅游品牌的生命。一个城市的独特的文化底蕴, 是吸引游客最根本的所在。我们应以奥帆赛作为接合点, 将青岛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底蕴进行和谐的串联与包装, 打造丰富动感的青岛文化形象, 在手段上充分利用海滨、大剧院、现代艺术中心等舞台, 通过具有创造力和丰富内涵的大型文艺演出与综合推介活动, 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震撼, 感受国内独一无二的“青岛风情”, 体现青岛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3. 巩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奠定旅游品牌城市硬件基础

为成功举办奥帆赛, 青岛市投资800多亿美元建设奥帆基地和改造基础设施。从城市基础设施到城市生态环境, 从市区道路到航空、铁路, 从媒体通讯设施到气象服务, 都得到了全面的改观, 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奥运会后还要依据青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奥运旅游专项规划, 进一步完善舒适性、服务性优良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

4. 充分利用奥运场馆与设施, 创建旅游品牌的特色项目

(1) 创设“青岛国际帆船周”。奥帆赛留下了价值无限的奥运遗产, 包括有形的设施, 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这些遗产为青岛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尤其为体育旅游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契机。应充分利用奥帆赛的奥运遗产, 设立“青岛国际帆船周”节庆活动, 地点以奥帆基地为主会场, 汇泉湾与石老人浴场为分会场。借鉴“瓦尔蒙德周”的成功经验, 以帆船比赛为主题, 同时举行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滑翔等比赛项目, 附之以趣味帆船赛、海上观光、空中观光、帆船知识有奖竞猜、文艺演出等娱乐活动。

(2) 打造“会展之都”, 带动会展旅游的发展。会展业作为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兴产业, 将有效带动经贸、旅游、广告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前奥运阶段, 青岛市的会展业就获得了迅速发展, 成功地举办了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青岛国际时装周、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 以及韩国周、日本周等国际汇展交流活动, 在国际上已崭露头角。奥运会后, 更应抓住时机, 学习悉尼的经验, 加强同全球性行业协会, 以及各大国际组织的联系, 构建全球营销宣传网络, 利用国际传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推介宣传工作, 打造青岛“会展之都”形象。

5. 科学开发突出奥运主体和青岛特色旅游纪念品, 制造宣传媒介

对青岛海洋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科学分析, 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建立海洋旅游产品生产基地:加强特色干鲜海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定期组织产品设计大赛, 发动民间力量为开发纪念品出谋划策;对原有企业给予优惠政策, 鼓励创新, 同时对外招商, 利用外资开发特色产品。加大力度整顿旅游产品市场, 建设海洋旅游商品街, 创造高品位的海洋旅游购物环境。

6. 控制海洋污染, 保护旅游环境, 树立旅游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观

海洋环境是海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因此海洋旅游的开发要有生态经济观点。要严格控制陆源污染, 严禁沿海区未经处理的生活、生产污水直排入海, 切实保证污水的达标排放;对各游船企业应加强管理, 防止燃油泄漏污染海面;要利用宣传教育手段, 提高广大游客和居民的海洋旅游环保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旅游观, 促进青岛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东:2008年奥运会对山东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财贸经济, 2002, (1)

奥运时期旅游品牌营销

奥运时期旅游品牌营销(精选3篇)奥运时期旅游品牌营销 第1篇一、体育旅游产业的涵义作为体育旅游, 目的是使人们善度余暇、健身强体、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