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纤支镜
喉罩通气纤支镜(精选4篇)
喉罩通气纤支镜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ASA分级Ⅰ~Ⅱ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观察对象经肺功能检查为正常或轻度通气功能障碍, 日常活动无限制, 无心血管呼吸系统严重病变, 无凝血功能异常。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各30例, 其中治疗的平均年龄 (48.2±5.2) 岁, 男性18例, 女性12例;对照组的平均年龄 (47.3±1.3) 岁, 男性17例, 女性13例。所有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静脉全麻喉罩通气下施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麻醉药选择propofol-TCI+Cis-atracurium, 镇痛药物选择:治疗组使用地佐辛0.15mg/kg, 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0.35μg/kg, 然后置入喉罩, 以BiPAP通气[3], IPAP13-16cmH2O, EPAP4~6cmH2O, f=14~16bpm, 手术时间均在30min内完成。全程密切监测患者基础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清醒时躁动出现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结果评定
(1) 麻醉效果:优, 检查中无明显肢动, 术后无痛苦记忆;差, 检查中严重肢动影响操作, 术后有痛苦记忆; (2) 清醒时间:指用药至患者清醒, 即能认清周围人, 回答切题, 定向明确; (3) 不良反应, 如术中循环抑制、术后呼吸抑制等。 (4) 镇静评分:采用Ramsay评分法6分, 1分:躁动, 不安静;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听从;4分:睡眠可被唤醒;5分:呼唤迟钝;6分:深度睡眠、呼唤不醒。
1.5 统计分析
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 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 (Z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清醒时间
两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 均能满足喉罩通气纤支镜检查的镇痛有效率。清醒时间方面两组具有一定差异性, 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的清醒时间分别为 (5.8±1.4) min、 (10.6±2.7) min (t=9.148, P<0.01) ,
2.2 不良反应
地佐辛组术后发现2例头晕, 1例恶心、呕吐;舒芬太尼组5例头晕, 2例恶心、呕吐,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明显差异 (P<0.01) 。
2.3 镇静作用
两组镇静作用方面地佐辛组优于舒芬太尼组 (P<0.01) , 全程未出现明显肢体躁动反应, 舒芬太尼组部分患者于用药后早期, 及后期出现肢体躁动现象。
2.4 术后情况
地佐辛术后清醒良好, 生命体征平稳。舒芬太尼组4例停药后呼吸恢复不理想 (<5bpm) , 予纳络酮0.001mg/kg拮抗后呼吸恢复, 但患者清醒期出现躁动。具体数据见表1。
3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多数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以减少内窥镜置入的不适, 若患者处于清醒时会造成一定的恐惧心理, 使操作受到很大的影响[4]。其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不能被大多患者接受, 特别是在检查中, 因支气管镜置入后会产生明显刺激性呛咳等自我保护性反射, 造成检查难以进行, 在现今医疗水平逐渐升高的前提下, 应当保证患者在舒适安全的操作中完成检查。
地佐辛属阿片受体镇痛药物, 它具有混合激动-拮抗作用, 其作用优于吗啡、镇痛新等, 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地佐辛对k受体产生完全激动, 对μ受体部分激动, 且不产生μ受体依赖, μ受体的激动是产生脊髓以上的镇痛作用, 同时会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 甚至会对k受体激动剂产生拮抗作用。故使用地佐辛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适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静脉镇痛。
舒芬太尼是强效麻醉镇痛药物, 与μ受体的结合能力较强[5], 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且其性质稳定, 不容易引起血液内参数的改变, 同时不会收到肝肾衰竭的个体影响, 但由于其半衰期较短作用时间约30min, 代谢迅速, 药效作用时间不能基本满足纤支镜全程检查, 但倘若需要追加剂量使用剂量需要维持检查全过程容易造成不良反应, 如清醒不完全、呼吸抑制等。
此外, 本研究中采用丙泊酚、顺阿曲库溴铵麻醉同时联合镇痛药物可以消除纤支镜检查时发生的呼吸道反应, 同时辅助麻醉药物药效, 可在较低的麻醉药物剂量下即可达到镇痛作用, 减轻麻醉药物单独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仅帮助患者消除了因恐惧产生的生理指标变化, 也提高了依从性, 缓解清醒后的疼痛。
本试验研究表明在检查过程中使用不同镇痛药物具有不同效果, 使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均满足喉罩通气纤支镜检查的镇痛剂量下我们发现检查后地佐辛组较舒芬太尼组恢复时间更短, 患者更清醒, 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舒芬太尼组低[6,7];且地佐辛组于全程操作中未见明显抵抗反应, 镇静作用更好, 而舒芬太尼组部分患者于用药早期, 及未结束时出现肢体躁动现象。
综上所述, 地佐辛在临床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具有安全、高效、作用维持久、不良反应少的镇痛特点, 可以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越秀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 16 (4) :255-256.
[2]于颖群, 徐建国.瑞芬太尼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 240 (2) :221-222.
[3]张燕敏.地佐辛防治瑞芬太尼妇科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观察[J].江西医药2011, 46 (2) :173-175.
[4]Beer R, Camporesi E.Remifentanil update:clinical science andutility[J].CNS Drugs, 2004, 18 (15) :1085.
[5]杨德茂, 王鑫.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行无痛性纤支镜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8) :1301-1302.
[6]宋炯, 李明星, 段若望, 等.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9) :808-809.
喉罩通气纤支镜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主动要求无痛FB检查或治疗的5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者均为肺部或气管肿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面罩组和喉罩组各27例。面罩组27例患者中, 男19例, 女8例;年龄64~78岁, 平均 (70.3±7.25) 岁;体重58~73 kg, 平均 (60.8±6.41) kg;麻醉分级:Ⅰ级20例, Ⅱ级7例。喉罩组27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9例;年龄63~76岁, 平均 (68.9±7.02) 岁;体重59~71 kg, 平均 (61.5±6.07) kg;ASA分级:Ⅰ级19例, Ⅱ组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分类、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镜检室后, 仰卧于操作床上, 在上肢建立静脉通道, 连接多功能监护仪 (Omeda型) 进行心电监护。通过静脉通路缓慢静脉推注瑞芬太尼2~3μg/kg, 随后通过TCI泵 (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泵入丙泊酚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首先给予丙泊酚6μg/ml作诱导麻醉, 纤支镜检查过程中维持丙泊酚3~8μg/ml的血浆靶控浓度[2]。面罩组采用台北Teliflex公司生产的面罩控制通气道并进行麻醉, 喉罩组采用I-gel高频正压通气下喉罩插入麻醉, 调节术中氧流量, 均设定为6 L/min, 插入纤维支气管镜, 通过纤支镜的三通侧管连接麻醉机通气。两组患者术中均可保留自主呼吸, 严密监测心率 (HR) 、血压 (BP) 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p O2) , 如果操作过程中出现呛咳、气道梗阻, Sp O2低于90%时, 暂时停止检查或治疗, 并立即开放气道进行辅助通气[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纤支镜入声门前、入声门后、活检前后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动脉血氧饱和度 (Sp O2) , 记录纤支镜检查时间、麻醉时间、Sp O2分布,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内镜医生麻醉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纤支镜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麻醉后均一次性插入支气管镜, 检查治疗过程中两组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喉罩组在入声门后、活检时的Sp O2均明显高于面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表2和表3。
次/min
mm Hg
%
2.2 两组镜检时间、麻醉时间及内镜医生麻醉满意度比较
两组镜检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喉罩组内镜医生麻醉满意度96.30%明显高于面罩组的51.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886, P<0.01) , 见表4。
2.3 两组Sp O2分布比较
由于麻醉较深, 加上活检时刺激, 操作过程中两组Sp O2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喉罩组的Sp O2均值 (93.32±3.08) %明显高于面罩组的 (86.50±4.4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28, P<0.05) , ≥90%发生率85.19%明显高于面罩组的1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67, P<0.01) , 见表5。
例 (%)
3 讨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FB) 是进行呼吸道检查的重要方法, 检查过程中常需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 并局部进行冲洗等操作, 整个操作时间较长, 纤支镜插入过程中可引起患者呛咳和躁动, 有创操作又加重了患者术中的痛苦, 气道或喉头痉挛不仅引发呛咳, 导致术者无法操作, 而且强烈的刺激还可导致患者心律失常、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4,5]。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减轻纤支镜FB患者痛苦, 方便术者操作, 无痛FB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无痛FB技术是在麻醉条件下, 降低患者反射, 松弛呼吸道平滑肌, 以利于术者操作。纤支镜检查时通过气道, 妨碍患者正常呼吸。因此魏永蓉[6]指出, 必须正确把握无痛FB的麻醉深浅度, 防止麻醉偏浅无法抑制患者呛咳躁动, 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麻醉过深导致呼吸频率减慢, 导致缺氧和CO2潴留, 必须进行辅助通气, 影响手术操作。采用喉罩进行气道管理, 纤支镜经喉罩直管插入气管, 避免了舌后坠导致的气道梗阻, 侧管连接麻醉机, 控制通气、辅助呼吸和纤支镜检查治疗等三项操作可同时进行, 有利于无痛FB患者的呼吸道管理[7]。无痛纤支镜易增高气道阻力, 麻醉时气道梗阻、呛咳刺激、潮气量下降, 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下降, 严重威胁患者安全[8]。吴江燕等[9]认为, 内镜麻醉可因舌后坠引起气道梗阻, 采用高频正压通气下喉罩麻醉, 操作简单, 喉罩为透明材质, 可清楚看到声门, 插入纤支镜时对位准确, 对呼吸道损伤小, 还可避免面罩引起的上气道梗阻, 通过控制通气和辅助呼吸, 对术中血流动力学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研究表明, 高频正压通气喉罩组与内镜面罩组检查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镜检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及能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喉罩组术中Sp O2值明显高于面罩组, 且≥90%发生率明显高于面罩组, 提示高频正压通气喉罩麻醉可减少术中缺氧发生率, 维护呼吸功能的稳定, 这点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进一步分析表明, 喉罩组内镜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高达96.30%,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喉罩麻醉积极价值。
综上所述, 采用高频正压通气下喉罩麻醉能够有效维持术中循环、呼吸指标的稳定, 减少术中缺氧发生率, 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肯定。本文的局限性在于选择样本数量较少, 且来自于同一家医院, 因此更准确的结论还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加以证实。
摘要:目的:研究高频正压通气下喉罩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5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面罩组和喉罩组各27例, 面罩组使用内镜面罩通气, 喉罩组插入喉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纤支镜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镜检时间、麻醉时间及内镜医生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后均一次性插入支气管镜, 且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镜检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喉罩组内镜医生麻醉满意度96.30%、SPO2均值 (93.32±3.08) %及≥90%发生率85.19%均明显高于面罩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结论:采用高频正压通气喉罩麻醉下无痛纤支镜检查, 可提高检查治疗过程中血氧含量, 提高麻醉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喉罩,无痛纤支镜,麻醉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黎荣福, 张永谦, 乔昕, 等.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9) :2450-2451.
[2]Shi Y B, Zou M Z, Du X H, 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ryngeal mask airway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gynecological surgery[J].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3, 93 (25) :1978-1980.
[3]梁幸甜, 李恒, 杨承祥.高频和常频通气在支气管镜麻醉的比较[J].广东医学, 2009, 30 (9) :1332-1335.
[4]马东晖, 黄馨莹, 涂淑敏, 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专用喉罩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9 (11) :1070-1072.
[5]高波, 方智野, 沈观乐, 等.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8) :41-42.
[6]魏永蓉.喉罩通气下小儿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 (6) :86-87.
[7]De Jarnett D.Use of a positive pressure endoscopic mask to assist with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 morbidly obese patient during fiberoptic intubation:a case report[J].AANA J, 2013, 81 (4) :282-284.
[8]林海仁, 符家武, 郑宏林.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深部吸痰术治疗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9) :45-46.
喉罩通气纤支镜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2013年机械通气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0例, 基础疾病为颅脑损伤术后55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1例, 心肺复苏4例, 胸部外伤11例以及肺部术后9例, 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5例, 药物中毒4例, 其他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 各60例。灌洗组男42例, 女18例;年龄21~87岁, 平均年龄 (41.2±4.6) 岁。对照组男46例, 女14例;年龄27~80岁, 平均年龄 (41.9±5.7)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痰以及补充水电解质等。灌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 2%利多卡因麻醉, 术中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 操作过程中留取部分分泌物做药敏培养, 用盐酸氨溴索灌洗各肺叶, 负压将分泌物吸出, 分泌物较黏稠的可反复灌洗直至洗净, 然后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痰液性质、肺部啰音、白细胞计数和肺部CT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痰液性质、肺部啰音、白细胞计数和肺部CT变化。
1.4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是指痰量以及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 白细胞计数正常, 肺部CT示病灶明显吸收或消失;好转是指痰量和肺部啰音有所减少, 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 肺部CT示病灶部分吸收;无效是指肺部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肺部CT示病灶无吸收或增加。有效率= (显效+好转)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灌洗组显效率83.3%, 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率48.3%, 有效率78.3%。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 灌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两组临床情况比较
灌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传统的肺部感染通过抗感染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但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常常由于患者意识丧失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严重增多[3], 一方面影响机械通气效果, 另一方面会加重感染及呼吸困难, 而痰液引流不畅会造成全身效果不佳而且不能排出导致肺泡内大量集聚, 影响气体交换, 甚至引起窒息, 而抗生素很难控制肺泡内的感染情况,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 纤支镜可以在病变部位充分吸痰, 将局部分泌物清洗干净, 而且泌物痰栓较大和不易吸出者可反复灌洗或直接取出, 通过将痰液进行药敏试验可明显提高患者感染的控制[4]。
本研究结果显示, 灌洗组显效率83.3%, 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率48.3%, 有效率78.3%, 灌洗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 , 灌洗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 , 这与符自成等[5]的研究报道一致。
综综上上所所述述, , 经经纤纤支支镜镜肺肺泡泡灌灌洗洗治治疗疗机机械械通通气气下下重重症症肺部感染效果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下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机械通气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 灌洗组另外给予经纤支镜肺泡灌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灌洗组显效率83.3%, 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率48.3%, 有效率7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灌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下重症肺部感染效果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机械通气,重症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1]王选锭.重症肺部感染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策略思考.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 (3) :229-231.
[2]李壮江, 孙煦勇, 聂峰, 等.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诱因分析及对策.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2, 33 (4) :225-228.
[3]王金招, 罗燕, 黄樟凤, 等.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对老年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2) :1115-1116.
[4]李昊, 王雪, 董海燕, 等.ICU患者替考拉宁给药方式及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探讨.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 16 (5) :538-544.
喉罩通气纤支镜 第4篇
资料与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机械通气患者80例, 男54例, 女27例, 年龄30~70岁, 急性生理卫生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评分) 10~16分, 平均 (13.14±1.65) 分。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主要包括:各种大手术术后、严重多发伤、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排除标准: (1) 对丙泊酚、芬太尼或利多卡因等药物有过敏史者; (2) 意识障碍者。
方法:80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 (A组) 和芬太尼+利多卡因组 (B组) , 每组40例。 (1) A组静脉给予芬太尼0.003μg/kg, 再给予丙泊酚1.0~2.0mg/kg, 控制患者于RamsayⅣ~Ⅵ级[3], 纤支镜检查结束时停药。 (2) B组静脉给予芬太尼0.003μg/kg, 再从气管导管内给予2%利多卡因10 m L, 开始行纤支镜检查, 必要时加用2%利多卡因气管导管内注入。
监测: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5 min、吸痰中、吸痰后5 min的BP、HR、R和SPO2各项数据以及纤支镜吸痰过程中患者的不适表现。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 (±s) 表示, 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两组年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监测指标比较:两组纤支镜吸痰前5 min、纤支镜吸痰中、纤支镜吸痰后5min HR、SPO2、BP变化比较, 见表2。
纤支镜吸痰过程中患者的不适表现, 见表3。
注:A组和B组比较, *P<0.05。
注:A组和B组比较, *P<0.05。
讨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为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的过程中, 患者会出现恐惧心理, 而且在纤支镜插入时会对气道造成直接的机械性刺激, 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患者发生剧烈呛咳、气道反射性收缩和痉挛, 引起严重缺氧, 严重者还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 危重患者还会导致呼吸心跳骤停严重后果。因此, 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减少患者剧烈呛咳以及气道痉挛, 我们采取芬太尼+丙泊酚镇静行纤支镜吸痰。丙泊酚具有起效快、诱导平稳、半衰期短、可控性强、体内无蓄积、毒性小等特点[4], 被广泛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丙泊酚有良好的抑制咳嗽、咽喉反射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5], 它还具有明显拮抗呕吐反射效果, 同时其术后苏醒快、没有兴奋作用, 不影响患者定向力[6], 因此在ICU内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床边纤支镜吸痰时使用丙泊酚镇静是可行的。
本研究为了观察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丙泊酚镇静进行纤支镜吸痰的效果, 结果表明, A组纤支镜吸痰过程中HR降低较B组明显, 术毕5 min A组低于B组, 表明丙泊酚镇静能够使患者在纤支镜吸痰中保持更低的应激状态, 术后更易恢复。A组术中躁动、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 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在丙泊酚镇静下完成纤支镜吸痰患者耐受性更好,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我们观察到丙泊酚诱导时A组心率和SBP下降明显, 这与丙泊酚的药物特点有一定关系。芬太尼为麻醉镇痛药, 可加强镇静、镇痛效果, 优势在于减轻咳嗽反射[7],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常用剂量不引起呼吸抑制, 但反复应用可因药物蓄积引起呼吸抑制。在无痛纤支镜的诱导麻醉中, 联合应用丙泊酚及芬太尼能产生良好的协同麻醉效果, 既能加强镇痛, 减轻咳嗽反射, 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又能减少各自用量, 减轻对循环、呼吸系统的抑制, 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在纤支镜吸痰过程中联合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取得满意效果。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在给氧情况下行纤支镜吸痰, 所以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 部分患者在纤支镜吸痰后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较吸痰前降低, 呼吸机辅助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可能与纤支镜对气道的刺激有关。因此, 机械通气患者如果需要行纤支镜吸痰, 使用芬太尼+丙泊酚镇静是可行的。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机械通气患者纤支镜吸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机械通气患者80例,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40例, 其中A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 B组给予芬太尼+利多卡因, 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5 min、吸痰中、吸痰后5 min的BP、HR、R和SPO2各项数据以及纤支镜吸痰过程中患者的不适表现。结果:A组纤支镜吸痰过程中HR降低较B组明显, 术毕5 min A组低于B组;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丙泊酚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纤支镜吸痰中效果理想,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丙泊酚,机械通气,纤支镜,吸痰
参考文献
[1]Neidhart G, Kovacs AF, Bremerich DH.Remifentanil propofol for bronchoscopic fiber optic intubation under capnographic control[J].Anaesthesistm, 2000, 49 (5) :523-526.
[2]蔡继明, 朱宇, 杨玉芳, 等.纤维支气管镜在综合ICU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07, 13 (7) :742-743.
[3]徐昉, 何发明, 周发春.异丙酚镇静对机械通气下行胃镜下胃、空肠造口术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09, 38 (20) :2523-2524.
[4]陈岗, 张俊民, 米卫东.异丙酚舒张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机制[J].2003, 23 (1) :37-40.
[5]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Haennggi M, Ypparila H, Takala J, et al.Measuring depth of sedation with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during controlled infusion of propofol and fentanil in healthy volunteers.2004, 9 (9) :1728-1736.
喉罩通气纤支镜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