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精选7篇)

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 第1篇

河南省2022年高考分数线

由于2022年河南省高考分数线还没正式公布,公布后会及时更新,请收藏关注。

高考志愿填报须知

如果考生填服从调剂,学校一般会根据你填报专业的情况,尽量调剂到相近专业。并且即使录取到考生感觉不理想的专业,多数高校在一到两个学期后都允许班级或院系成绩排名靠前的一定比例的考生重新选择专业,或者允许学生选择第二专业。退一步讲,现在本科学历也未必是最终学历,将来还可以通过考研究生选择其他专业。因此考生一定要慎重选择填报专业不服从调剂,因为填报专业不服从调剂而不能录取到自己心仪的高校非常可惜。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比较好

在填报志愿时,少数考生只重视院校志愿而忽视专业志愿,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比如考生本来对某所院校很有兴趣,被录取到该院校任何专业都十分乐意。然而填报专业志愿时却只填报了这所院校的1个专业,其余5个专业志愿栏空白,表示愿意服从专业调配,任由学校调配。

殊不知,在分专业录取考生时,部分高校是在将填报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完后,如果还有未满额的专业计划,才会录取愿意调配的考生。如果填报的1个专业志愿不能录取,就可能丧失录取机会。因此,这样填报专业志愿的方法不妥,应该尽量充分利用6个专业志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录取可能性大小顺序依次填报。

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第一步:分析所填报大学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

要填报某一所大学院校,至少得分析这所大学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因为,由于种种因素,同一所大学院校,每一年的录取分,是有波动的,有时低,有时高,这些,都得在大数据的范围内精确分析,然后,再与自己的分数进行对比、参照。

第二步:进行位次计算,得到差值。

绝对分数,是指没有与相应批次省控线进行比较的分数。而相对分数,则是用想填报大学和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减去相应年份、相应批次省控线得到的录取分差。如果同学你的高考分差,高于这个录取分差,那么,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十分大,反之就要注意了。

第三步:确定学校和专业。

最后,要注意平行志愿的填写,多关注一下位次和分数,然后以自己预测的录取率高低,依次进行排序,再行填报。

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 第2篇

何为超比例投档

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意思

2022年河南高考录取分数线

由于2022年河南高考分数线暂未公布,现整理往年河南高考分数线,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返回目录

2021年河南高考录取分数线

<<<返回目录

2020年河南高考录取分数线

<<<返回目录

2019年河南高考录取分数线

<<<返回目录

投档比例105多的5个如何解决

河南省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批次会进行两三轮模拟投档,目的就是最大化保护考生利益,让招生高校合理确定调档比例,因此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调档比例是100%。调档比例达到5%的高校很少(调档比例高的大学多是因为招生计划比较少,多投档1个人就会提高很大的比例),一般而言调档比例在1%到2%。

事实上,绝大多数高校都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只要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且没有限制条件,就不会退档。

平行志愿可以大大降低录取风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录取风险,这个录取风险主要来自于考生自身条件和填报的志愿。

<<<返回目录

何为超比例投档

国家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各省市在向每一所高校投档时,投档比例不得超过120%,但实际上现在按120%投档的主要是还在实行顺序志愿的地区或提前批次、艺术类招生等特殊招生项目,在平行志愿下,一般按105%投档。也就是说投档比例120%的高校,计划在某省招收100名学生,那在投档时该校可以调120份考生的档案。105%的比例则是调105份档案。

由于有投档比例的存在,很多考生和家长就感觉不公平,认为官方只考虑高校的利益,人为造成“退档”学生的增多。

其实考生们不用不满,现在高校投档工作中也充分考虑了考生的利益,只要考生被某高校调档,而又填了专业服从,在正常批次中基本不会“退档”的。当然不符合招生条件的除外,这是自己没看清楚条件,怪不得别人。

当然如果是像国家专项等提前批次类招生,一般投档比例为120%,考生选择了"服从调剂”,被投档后再被退档的情况会存在。

<<<返回目录

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意思是什么

志愿分数级差是指在高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前提下,提取非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考生档案时,要求其分数高于第一志愿考生提档线的分数差值。

省市高招办是按照规定的投档方式即1:1.2的比例进行投档的。将第一志愿考生档案投给录取院校,实行分数级差的院校在录取过程中,如何提取符合其分数级差值的第二志愿考生档案,由院校自行决定。其中的分数级差包括学校分数级差和专业分数级差,具体含义是高校在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和非第一志愿考生时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差。

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 第3篇

一、试题分析

1.试卷文字数量与图表数目的统计

从文字数据来看, 选择题字数变化不大, 基本保持恒定, 5年内数字从682字到769字, 仅有87字的波动, 平均字数为740.6。非选择题字数波动范围从1564字到2010字, 平均字数为1697字, 最大相差为446字, 差异性较显著。总文字数平均为2437.4 字, 最多年份为2012年达到2734字, 最少年份为2011年仅有1964字, 相差为770字, 差异性也较显著, 究其原因主要是非选择题字数的波动幅度较大。5年内的标准答案平均字数为356.2字, 其中2014年字数最多为572字, 而2015年字数最少仅仅为220 字, 可以看出标准答案调整较明显。全国1卷的图表数目相对较少, 表格数每年固定为1个, 而图数的变化相对较大, 从5个逐渐下降到0。可以看出图表方面的能力不是高考生物考查的重点。

2.各模块在试卷中分值的分布及比例

从各模块分值分布来看, 5年内平均分值, 环境与稳态的内容占比重最大, 达到47.2%, 遗传与进化的分值仅有16.2 分, 占总分的21%, 分子与细胞模块相对稳定, 占31.8%, 选修模块基本不变, 分值分布为15分左右。从5年内各模块的变化对比可知, 必修1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2011年所占的份额最大达到42%, 2015年最小为20%;必修2 变化幅度较大, 2011 年仅为10% 到2013年的36%, 差值达到26%;必修3 模块以2012年为最多, 达到55%, 超过总分值的一半多, 而最小年份为2013年, 也达到28分, 占总分值的37%。模块3知识点在整个高中阶段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而分值分布最多, 可能与现实环境污染程度呈正相关, 希望通过试题的分值分布号召学生乃至社会关注环境问题。

3.实验与探究题占比统计

从表3可知, 实验与探究内容占的分值呈上升趋势, 在2011年只有区区的8分, 到2015年的30分, 占到整个分值的33%。题量分布也稳定在3 个题左右。实验与探究考查方式多样, 角度多变, 重视能力的考查。

4.2011~2015年湖南省非选择题各题得分情况的分析

每年各小题的赋分各有不同, 各题的得分情况也有不同。必修模块中, 各题分值最多的有12分, 最少的仅为6分。平均得分最高的题为30题, 29题与32题, 不分伯仲。得分最高的是2014 年的30 题, 赋分值为11分, 湖南生源平均得分为7.98分。得分最少的是2013年的31题, 赋分值为10 分, 平均得分仅仅为2.33 分。选修模块中, 每年赋分值固定分数不变, 均为15分。选修1的五年整体平均得分情况要好于选修3, 超过选修3将近1.5分左右。选修1在2011年得分情况最好, 达到12.74分, 而选修3在2013年中得分情况相对较好, 平均得分达到9.53分。

五年的非选择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57, 在容易与一般之间。每年的难度系数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在0.54~0.61区间。平均难度系数中, 29题的最低, 为0.448, 30题的最高, 达到0.67。各年份中, 2011年32题的难度系数最小, 相对较难。2012年29题的难度系数为0.34。2013年31题的难度系数仅为0.19, 属历史之最。2014年32题的难度系数为0.37。2015年29题的难度系数为0.41。结合各题所属模块, 可以看出各模块的难易程度:环境与稳态的试题最容易, 难度系数达到0.679;分子与细胞的试题难度次之, 难度系数为0.511;遗传与进化的试题最难, 难度系数为0.426;选修3模块的难度系数仅在2013年高过选修1模块, 其他年份均低于选修1模块, 且相差比较明显。

二、结论与讨论

2011~2015年湖南省高考生物试题的题型、题量、分值、文字数量和图表的数目保持相对稳定[1]。两种题型, 即选择题与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又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选择题6道, 每道6分;必做题4道, 每道分值变化不定, 但共39分;选做题2道, 二选一模式, 各15分。总文字数量平均为2437.4字, 表数每年固定为1个, 图的数量逐年下降, 图表方面的能力不是高考生物考查的重点。

各模块考查所占的比重不一, 5年内平均分值环境与稳态的内容占比重最大, 达到47.2%, 遗传与进化的分值仅有16.2分, 占总分的21%, 分子与细胞模块相对稳定, 占31.8%。环境与稳态内容的知识点在整个高中阶段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但分值分布最多, 与现实环境污染程度呈正相关, 希望通过试题的分值分布号召学生乃至社会关注环境问题。必考内容中的高频考点有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等等, 体现了高考重点考查主干知识的特点。实验与探究内容占的分值呈上升趋势, 实验与探究试题的考查角度变化多样, 既体现出生命科学实验性学科的特点, 也体现考试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选拔。

评价试卷的优良性主要采用效度、信度、区分度和难度四个基本指标。试题难度要适当, 评分记分标准要统一客观[2]。考试手续、时间必须严格统一规定;评分计分统一客观, 消除个人偏见;在许可情况下, 试卷覆盖面要尽量大, 增加试题数量;考试难度适当;指导语清楚;消除被试者紧张心理[3]。高考生物试题难度以难度值0.4和0.7为划分标准, 高考命题希望试卷中难、中、易三类题的比例大致为2∶5∶3, 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根据对湖南省2011~2015年非选择题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发现, 五年的非选择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57。每年的难度系数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区间在0.54~0.61。结合各题所属模块, 可以看出各模块的难易程度。环境与稳态的试题最容易, 难度系数达到0.679;分子与细胞的试题难度次之, 难度系数为0.511;遗传与进化的试题最难, 难度系数为0.426。 选修3 模块的难度系数仅在2013年高过选修1模块, 其他年份均低于选修1模块, 且相差比较明显。选修1的五年整体平均得分情况要好于选修3, 超过选修3 将近1.5 分左右。选修1 在2011年得分情况最好, 达到12.74分, 而选修3在2013年中得分情况相对较容易, 平均得分达到9.53 分。统计发现, 环境与稳态的内容不但分值分布高, 而且得分更加容易;学生选做选修1得分更高, 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凯春.近三年新课标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13年高三复习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 8 (4) :120-124.

[2]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 第4篇

[关键词]高考 生物学试题 难度系数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16)050090

2011~2015年湖南省高考生物试题严格遵守考试大纲的要求:以能力立意,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探究与实验、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等能力的考查。生物试题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依据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试题注重引导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选拔学生和引导中学教学的功能。本文对高考生物试题进行分析,探讨高考生物学试题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一、试题分析

1.试卷文字数量与图表数目的统计

从文字数据来看,选择题字数变化不大,基本保持恒定,5年内数字从682字到769字,仅有87字的波动,平均字数为740.6。非选择题字数波动范围从1564字到2010字,平均字数为1697字,最大相差为446字,差异性较显著。总文字数平均为2437.4字,最多年份为2012年达到2734字,最少年份为2011年仅有1964字,相差为770字,差异性也较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非选择题字数的波动幅度较大。5年内的标准答案平均字数为356.2字,其中2014年字数最多为572字,而2015年字数最少仅仅为220字,可以看出标准答案调整较明显。全国1卷的图表数目相对较少,表格数每年固定为1个,而图数的变化相对较大,从5个逐渐下降到0。可以看出图表方面的能力不是高考生物考查的重点。

2.各模块在试卷中分值的分布及比例

从各模块分值分布来看,5年内平均分值,环境与稳态的内容占比重最大,达到47.2%,遗传与进化的分值仅有16.2分,占总分的21%,分子与细胞模块相对稳定,占31.8%,选修模块基本不变,分值分布为15分左右。从5年内各模块的变化对比可知,必修1变化幅度相对较小,2011年所占的份额最大达到42%,2015年最小为20%;必修2变化幅度较大,2011年仅为10%到2013年的36%,差值达到26%;必修3模块以2012年为最多,达到55%,超过总分值的一半多,而最小年份为2013年,也达到28分,占总分值的37%。模块3知识点在整个高中阶段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分值分布最多,可能与现实环境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希望通过试题的分值分布号召学生乃至社会关注环境问题。

3.实验与探究题占比统计

从表3可知,实验与探究内容占的分值呈上升趋势,在2011年只有区区的8分,到2015年的30分,占到整个分值的33%。题量分布也稳定在3个题左右。实验与探究考查方式多样,角度多变,重视能力的考查。

4.2011~2015年湖南省非选择题各题得分情况的分析

每年各小题的赋分各有不同,各题的得分情况也有不同。必修模块中,各题分值最多的有12分,最少的仅为6分。平均得分最高的题为30题,29题与32题,不分伯仲。得分最高的是2014年的30题,赋分值为11分,湖南生源平均得分为7.98分。得分最少的是2013年的31题,赋分值为10分,平均得分仅仅为2.33分。选修模块中,每年赋分值固定分数不变,均为15分。选修1的五年整体平均得分情况要好于选修3,超过选修3将近1.5分左右。选修1在2011年得分情况最好,达到12.74分,而选修3在2013年中得分情况相对较好,平均得分达到9.53分。

五年的非选择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57,在容易与一般之间。每年的难度系数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在0.54~0.61区间。平均难度系数中,29题的最低,为0.448,30题的最高,达到0.67。各年份中,2011年32题的难度系数最小,相对较难。2012年29题的难度系数为0.34。2013年31题的难度系数仅为0.19,属历史之最。2014年32题的难度系数为0.37。2015年29题的难度系数为0.41。结合各题所属模块,可以看出各模块的难易程度:环境与稳态的试题最容易,难度系数达到0.679;分子与细胞的试题难度次之,难度系数为0.511;遗传与进化的试题最难,难度系数为0.426;选修3模块的难度系数仅在2013年高过选修1模块,其他年份均低于选修1模块,且相差比较明显。

二、结论与讨论

2011~2015年湖南省高考生物试题的题型、题量、分值、文字数量和图表的数目保持相对稳定[1]。两种题型,即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又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选择题6道,每道6分;必做题4道,每道分值变化不定,但共39分;选做题2道,二选一模式,各15分。总文字数量平均为2437.4字,表数每年固定为1个,图的数量逐年下降,图表方面的能力不是高考生物考查的重点。

各模块考查所占的比重不一,5年内平均分值环境与稳态的内容占比重最大,达到47.2%,遗传与进化的分值仅有16.2分,占总分的21%,分子与细胞模块相对稳定,占31.8%。环境与稳态内容的知识点在整个高中阶段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分值分布最多,与现实环境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希望通过试题的分值分布号召学生乃至社会关注环境问题。必考内容中的高频考点有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等等,体现了高考重点考查主干知识的特点。实验与探究内容占的分值呈上升趋势,实验与探究试题的考查角度变化多样,既体现出生命科学实验性学科的特点,也体现考试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选拔。

评价试卷的优良性主要采用效度、信度、区分度和难度四个基本指标。试题难度要适当,评分记分标准要统一客观[2]。考试手续、时间必须严格统一规定;评分计分统一客观,消除个人偏见;在许可情况下,试卷覆盖面要尽量大,增加试题数量;考试难度适当;指导语清楚;消除被试者紧张心理[3]。高考生物试题难度以难度值0.4和0.7为划分标准,高考命题希望试卷中难、中、易三类题的比例大致为2∶5∶3,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根据对湖南省2011~2015年非选择题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发现,五年的非选择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57。每年的难度系数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区间在0.54~0.61。结合各题所属模块,可以看出各模块的难易程度。环境与稳态的试题最容易,难度系数达到0.679;分子与细胞的试题难度次之,难度系数为0.511;遗传与进化的试题最难,难度系数为0.426。选修3模块的难度系数仅在2013年高过选修1模块,其他年份均低于选修1模块,且相差比较明显。选修1的五年整体平均得分情况要好于选修3,超过选修3将近1.5分左右。选修1在2011年得分情况最好,达到12.74分,而选修3在2013年中得分情况相对较容易,平均得分达到9.53分。统计发现,环境与稳态的内容不但分值分布高,而且得分更加容易;学生选做选修1得分更高,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凯春.近三年新课标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13年高三复习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8(4):120-124.

[2]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曹道平.生物学教学理论、方法与技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022年高考分数线预测 第5篇

在2022年高考中,全国各地使用的试卷类型很多样,分别是全国甲乙卷,新高考一二卷,还有多个省市的自主命题试卷,其中,全国甲乙卷就相当于以前的全国一二卷,使用新高考一二卷的分别是新高考模式的十几个省市。

采用全国甲卷的高考省市,考生想冲击一本大学,理科一本线至少在500分以上,文科的一本线也不低于511分,唯一比较特殊的就是贵州省,和其他采用全国甲卷的省份相比,录取分数线可能相对低些。

采用全国乙卷的省份很多,足足达到12个,既有南方地区,也有北方和西北等省份,内蒙古和新疆等都是其中之一,对于偏远的西北地区来说,一本线相对较低,理科分数线基本在460分~470分左右,文科线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十几分。

不过这只是对于西北地区,同样使用全国乙卷的南方地区,录取分数线可就比西北高多了,比如江西省,本理科的一本线都在500分以上,虽然当地经济不算发达,但高考难度并不低,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也排在全国前列。

剩下就是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这些省份高考自由度更高,也更容易诞生高分学生,基本上一本分数线都在510分左右,个别地区,比如江苏、河北等省份,一本分数线将会更高,毕竟当地的学霸考生数量占比很多。

除此之外,分数线也会受到招生人数的影响,假如本省市的一本大学数量可观,学生考上一本大学的可能性就大,但要是数量稀少,高考录取难度也会随之提升。

不过总的来说,2022年录取分数线大概率上是呈下降趋势的,对大部分考生都比较有好处,只是个别高考大省的考生相对吃力,毕竟高考录取不仅仅看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成绩的排名,这点才能直接决定录取与否。

考前一个月学习技巧

有针对地复习

摸底考试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得出学生的名词才进行的考试,摸底考试的真正意义在于学生们能通过这些考试来认知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所以往往摸底考试的难度要很高,并且呢辐射范围也很大,很多的地方摸底考试甚至要比高考题目还要难。而有的学生在每一次的摸底考试之后都要仔细认真的分析自己所答的题目,这样一来可以了解一下自己哪方面还存在不足,二来呢可以做针对性的复习,增强自己的薄弱环节。

训练考场气氛

高考中最大的难点不是说题目的难度与给学生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其实是考验学生们对时间的掌握。在平常考试的时候,自己的监考老师或许会多给你几分钟来解答问题,但是呢真正到了高考的时候是没有一个监考老师会让你这样做的,结束铃声响了之后必须停止答题。所以呢,在平常的做题训练中对自己严格一点,为自己规定相应的时间来答题,锻炼在高考中把握时间的能力。

设计复习路线

很多人认为做题路线其实不重要,只要从头到尾做完就好了。但是,真正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霸们通常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做题路线,也可以选择从头到尾,还可以选择由简到难,在仅剩的时间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题路线,往往能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

高考前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有的学生因为正确的复习路线完成了逆袭,也有的学生平时的成绩与高考的成绩相差甚远,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对高考有时候也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高三学生的复习技巧

一、巧用心理暗示

“已经高三了”的心理暗示比什么都重要。人的成功最重要的莫过于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情形下,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潜意识的意识到自己“已经高三了”,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能我行我素了,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那就意味着学习状态的到来、成功的开始。

二、巧寻读书环境

要寻找最佳的环境读书。学校环境自不必说了,主要是在家里读书的环境。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建议尽可能少呆在家里,因为家里是港湾,主要是休息的地方,哪怕有相当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跟两三个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最好,又安静,又有气氛,一起写,有问题还能问,累了也可以休息一会一起玩玩。特别是周末回家不想学习的学生很容易荒废周末。

三、巧订学习计划

模拟课程表安排好每天课余时间学习计划表,列出每天的学习科目和学习时间段,并尽量详细地列明早晨几点到几点读什么书,中午几点到几点午睡,傍晚几点到几点体育锻炼、课外阅读或各安排哪几科学习。

湖北2013年高考分数线 第6篇

一、理工、文史类

1.第一批本科:理工527分,文史531分;

2.第二批本科:理工462分,文史480分;

3.第三批本科:理工358分,文史406分;

4.第四批高职高专

(一):理工275分,文史335分;

5.第四批高职高专

(二):理工200分,文史200分。

二、艺术类

1.艺术本科

(一)和艺术本科

(二):文化 312分。

2.艺术本科

(三)美术类:文化260分,专业190分;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文化300分,专业190分;

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类、表演类、摄影:文化240分,专业170 分。

自行组织校考发放艺术合格证的院校,各专业(类别)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对应执行上述各专业(类别)的文化分数线。

3.艺术高职高专

美术类专业:文化160分,专业165分;

非美术类专业:文化160分,专业115分。

三、体育类

1.本科:文化338分,专业素质测试350分;

江苏2022年高考分数线 第7篇

志愿填报模式的另一种是“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可填报若干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又可以填报N个具体专业,允许“服从调剂”。但需要明确是否能够安全进组,以及服从调剂后能够接受组内其他专业的问题。代表省市:北京、天津、海南、上海。

院校专业组怎么填

与老高考实行的“院校+专业”投档录取方式有所不同,由于新高考下各大招生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选考要求不同,因此按照不同的选考要求,院校被分为若干个组,称为“院校专业组”。

“院校专业组”模式将考生的每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考生在填报时可以选择服从调剂,不过专业调剂仅限于在同一专业组内进行调剂,并非是在整个学校范围内。可调剂的专业范围大大缩小了,不过相对来说也更加科学合理。

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一是提前了解政策规定、搜集信息。全面了解国家和我省招生政策规定及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根据高考成绩、成绩排序位次和有关高校的情况,确定拟报考院校专业组或专业范围。

二是预填志愿样表。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今年的志愿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三是必须保管好个人账号和密码。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

四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

五是必须适当提早上网填报。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出现网络访问量大、网速缓慢等情况,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和录取

实行新高考之后,不管是“3+3”模式还是“3+1+2”模式,高考志愿的填报和录取都与之前的传统文科分科不同。

一、3+3”模式

涉及省市: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海南、山东。

“3+3”模式所能选考的科目是除语数英以外的其它6门科目选3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是所有考生在一起排名的,与以前的文科排名和理科排名不同。只不过选考的科目采用的不是原始分,而是通过等级赋分折算出来的等级分。【等级赋分各省(市)方式不同】

所以无论考生选考什么科目,最后都能得出一个全省(市)的排名。

在高校志愿填报时,同一所大学的所有专业会按照选科要求分成不同的专业组,比如“不限选科”、“限物理”、“物理和化学”等专业组,一个专业组里选科要求是一样的,但里面包含有很多不同的专业。

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要选符合自己选科的专业组,在具体填报志愿时,按照院校+专业组+专业名称进行填报,可以填报几个不同的专业。

考生选科不同,能选的专业组也不同,因此面对的竞争人群也不一样。

比如说“不限选科”的专业组,那么不管选什么科目都能报考,那就是所有人都一起竞争,竞争自然也会比较激烈。

再比如“物理和化学”这个专业组,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那没有选这两门的考生就报考不了,范围缩小了很多,竞争自然也就小了一点。

高校在录取的时候,每个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按照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比如“限物理”专业组中的土木工程招生计划是5人,那么按照投档分数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前5个后,该专业即为招满。

同一个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都录取完毕后,录取的最低分即为该专业组的最低投档分数线。

2、“3+1+2”模式

再来说一说“3+1+2”模式

涉及省市:广东、湖北、江苏、湖南、福建、河北、辽宁、重庆。

与“3+3”模式不同,“3+1+2”模式要求考生必须首先在物理和历史当中任选一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也是按照“选考物理”和“选考历史”两条线分开排名的,这点与传统的文理科排名很相似。

物理和历史按照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剩下的4门科目则按照赋分制折算成等级分计入成绩,进行排名。

最终考生的排名是根据首选科目,得出全省(市)“选考物理”的排名或“选考历史”的排名,相当于传统的全省理科排名或全省文科排名。

填报志愿时,也是按照“选考物理”和“选考历史”两条线分开填报、投档和录取,不存在竞争关系,互不干涉。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按照院校+首选科目+专业组+专业名称进行填报,可选符合选科要求的多个专业。

在投档时,“选考历史”和“选考物理”的考生也是分开的。

“选考历史”可能会分成“不限科目专业组”、“历史专业组”等。

“选考物理”可能会分为“不限科目专业组”、“物理专业组”、“化学/生物专业组”等。

高校在录取时,也是按照“选考物理”和“选考历史”两条线进行录取的,每条线当中又分不同的专业组。同一个专业组的所有专业都录取完毕后,录取的最低分即为该专业组的最低投档分数线。

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

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精选7篇)河南省17年高考分数线 第1篇河南省2022年高考分数线由于2022年河南省高考分数线还没正式公布,公布后会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