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精选8篇)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 第1篇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

1、经常听说男人味女人味,你知道男人味是一种什么味道,女人味又是一种什么味道吗?男人味就是豁达勇敢,女人味就是温柔体贴。

2、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

3、有人说恋爱要找自己喜欢的人,结婚要找喜欢自己的人,都是片面的。恋人不喜欢自己有什么可恋的?老婆自己不喜欢怎么过一辈子?

4、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7、恋爱的时间能长尽量长。这最少有两点好处:一,充分,尽可能长的享受恋爱的愉悦,婚姻和恋爱的感觉是很不同的。二,两人相处时间越长,越能检验彼此是否真心,越能看出两人性格是否合得来。这样婚后的感情就会牢固得多。

8、相逢,不是恨晚,便是恨早。

9、初恋都让人难忘,觉得美好。为什么?不是因为他(她)很漂亮或很帅,也不是因为得不到的就是好的,而是因为人初涉爱河时心里异常纯真,绝无私心杂念,只知道倾己所有去爱对方。而以后的爱情都没有这么纯洁无瑕了。纯真是人世间最为可贵的东西。我们渴求的就是她。

10、承诺本来就是男人与女人的一场角力,有时皆大欢喜,大部份的情况却两败俱伤。

11、魅力是什么?魅力不是漂亮,漂亮的女人不一定能吸引我,端庄幽雅的女人我才喜欢。所以你不用担心自己不够漂亮。

12、你爱我吗?已经爱到危险的程度了,危险到什么程度?已经不能一个人生活。

13、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14、不但要用眼睛,也要用耳朵去选择爱人。——柏拉图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 第2篇

2、婚姻论财,夷虏之道。——王通

3、没有爱情的婚姻不会得到幸福,而爱情不能用金钱和物质换取。——谚语

4、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白居易

5、对待婚姻问题,必须严肃,不要饥不择食,不问**,只看外表,结果弄出很多纠纷,或者生活不到头。——王若飞

6、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巴法利·尼克斯

7、在真正幸福的婚姻中,友谊必须与爱情融合在一起。——莫洛亚

8、婚姻,是某种一般的生活方式。——何炅

9、恋爱是追求;婚姻是追打;离婚是追问。——海伦·罗兰

10、草率的婚姻少美满。——莎士比亚

11、对爱情不必勉强,对婚姻则要负责。——罗兰

12、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李商隐

13、一个人在适当的时期可以染上爱情,就像传染上麻疹一样,然后也会像麻疹病人一样,靠一贴牛油和蜂蜜的合剂,在婚姻的怀抱里舒舒服服地渡过难关,从此不再传染上。——约翰·高尔斯华绥

14、婚姻就是,到了一定程度,和自己较劲。——六六

15、婚姻是完整人生的精髓。——奥斯瓦尔德·施瓦茨

16、我看见没有哪种婚姻比只为容貌,只贪肉欲的结合破裂得更早,更糟糕。——蒙田

17、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蒙田

18、婚姻就好比桥樑,沟通了两个全然孤寂的世界。——基尔·凯丝勒

19、高难度的爱情,是月色、诗歌、三十六万五千朵玫瑰,加上永恒;高难度的婚姻,是账簿、证书、三十六万五千次争吵,加上忍耐;高难度的人生,是以上两者皆无。——朱德庸

20、婚姻如同穿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雷舒雁

21、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爱情!最大高贵的也是最低贱的就是婚姻和家庭。——斯特林堡

22、一只燕子带不来夏天,见一面成不了婚配。——德洛尼

2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杨绛

24、只追求容貌的婚姻通常只是一种庸俗的交易。——罗·格林

25、择婿须观头脚,择妇须观庭训。——陈世仪

2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

27、爱情的天平加上金钱的砝码,就会失去幸福的平衡;买卖婚姻成交的时候,往往就是爱情悲剧的开始。——佚名

28、哪里有没有爱情的婚姻,哪里就有不结婚的爱情。——富兰克林

29、结婚前眼睛要睁圆,结婚后眼睛要半睁。——富兰克林

30、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恩格斯

31、没有冲突的婚姻,几乎同没有危机的国家一样难以想像。——莫鲁瓦

32、婚姻,若非天堂,即是地狱。——佚名

33、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谐和,幸福无穷。——莎士比亚

34、婚姻的持久靠的是两颗心,而不是双方的**。——绪儒斯

35、婚姻的爱,使人类延续不绝;朋友的爱,使人类达到更完美的境界;淫邪的爱,则使人类败坏堕落。——爱默生

36、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黑格尔

37、婚姻勿贪势家。——颜之推

38、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列昂尼多娃

39、离婚率高至少反映了好坏不同的两点:好的一点是人们的观念已经趁向人性化,不在封建思想而禁捆自己,坏的一点是对与婚姻的轻率,没想好结什么婚?——佚名

40、友谊像婚姻一样,其维持有赖于避免不可宽恕的事情。——佚名

41、好的婚姻能使一个人起死回生。——铁凝

42、爱情是一种脑力劳动,婚姻是一种体力劳动。爱情彷彿打桥牌,全靠算计;婚姻彷彿打麻将,全靠运气。——佚名

43、嫁女莫望高,女心愿所宜。——李益

44、只为财富而结婚的人就是出卖自己。——托·富勒

45、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佚名

46、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列·马·列昂诺夫

47、婚姻是完整人生的精髓。——奥斯瓦尔德·施瓦茨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 第3篇

1 文学背景

《傲慢与偏见》发生在英国的摄政时期, 当时的英格兰处于由资本主义早期向资本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在乡下乡绅阶层仍依附于仍然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地位的贵族家庭。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有钱人阶层的不断扩大, 社会地位的区别缩小, 金钱在人们心中就越来越重要, 因而成了婚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位西方文学评论家就曾说过:“即使大卫瑞卡多 (英国经济学家) 也不如简奥斯丁那样清楚地了解金钱在生活中的详细作用。”

另一方面, 当时的中产阶级女性并没有什么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 因此她们绝大多数都把婚姻作为对将来的唯一出路。在本书中最典型的就是夏洛特卢卡斯, 尽管她未来的生活是舒适而安逸的, 却是当时社会传统习俗的一个典型婚姻悲剧。奥斯丁也通过婚姻向读者表达她强烈的阶级意识, 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而呼吁女性应该为自己的独立、尊严、平等权利而努力。她具体通过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的女主人公, 伊丽莎白和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男主人公, 达西之间的爱情故事来一一分析。事实上,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对抗就是女性对当时社会一系列陈腐观点的抗议, 如婚姻的潜规则、家庭地位的观点等等。同时, 它也是那个时代女性为她们的独立和权利而发出的呼声。

2 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

在《傲慢与偏见》中, 简奥斯丁共描写了四桩不同的婚姻。通过他们追求婚姻的态度, 可分为以下三类: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并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支撑, 例如伊丽莎白和达西, 简和宾利;盲目的激情追求享乐, 如莉迪亚和魏肯;另一种则纯粹是为了物质因素, 向现实妥协, 如夏洛蒂和柯林斯。

2.1 伊丽莎白与达西

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作家笔下理想的女性形象, 也是小说中最富个性魅力的形象, 她是整部作品的灵魂人物, 美丽、聪慧、幽默而勇敢。她有着极强的个性, 对待事物总是有她自己的判断。她藐视她母亲极端的金钱心理和令人讨厌的粗鄙言行, 以及她妹妹们的轻佻和放荡, 但却不会因为商人身份的舅舅和舅母, 和蔼可亲的加德纳夫妇而感到羞愧。她坚定地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 违背了她母亲的期望, 是因为她知道她永远也不会爱上柯林斯。她断然拒绝达西的第一次求婚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偏见, 更因为达西的傲慢和无礼。她没有迎合势利伪善的宾利小姐, 也不屈服忍受自大专横的德布夫人。所有这些表明伊丽莎白是一个拥有独立性格的理智的女孩。另一方面, 达西, 富有傲慢的年轻绅士, 自幼就形成强烈的阶层和权力意识, 从而使他骄傲且自负。他总是以挑剔的目光看待每一个人, 除了自家人, 他不关心任何人, 看不起任何人。但同时达西也是一位英俊、诚实、慷慨、亲切的年轻绅士, 他也有着极赋魅力的个性, 对待事物也总是有他自己的判断。如此性格相似但经济和社会地位却相差甚远的两个人闹出点儿误会和摩擦也是难免的。两人最终结成美满婚姻则归功于达西的坚持执着和两人都品德高尚, 而且是真心相爱。

伊丽莎白自身上体现着婚姻的真正价值和时代追求。奥斯丁处于英国阶级体系变革时期, 世袭贵族加上新兴资产阶级权贵, 形成了强大的特权阶级, 并且他们在政治上统治着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傲慢与偏见》中, 达西就代表着特权阶级, 而伊丽莎白则代表了中产阶级。班内特家庭的诸多缺点差点儿让达西放弃伊丽莎白, 但伊丽莎白的聪明机智, 有胆识, 有远见, 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使他最终求婚。但另一方面, 伊丽莎白在潜意识里也并没有完全忽视金钱问题。在她向简坦诚了她对达西的爱以及两人订婚之后, 简问她爱上达西多久的时候, 她回答说:“我想, 应该是从我在彭贝利第一次见到他那座美丽的庄园算起。”虽然她是在开玩笑, 但我们也能看出她对于金钱的些许态度, 这也正是奥斯丁想展示给我们的当时那个特殊时期的一些社会现实。伊丽莎白在爱情问题上有主见, 面对情感她不像妹妹丽迪雅凭一时的冲动作决定, 保持了做人的尊严体现了思想和理性的力量;面对现实, 她不像夏洛蒂那样完全放弃感情的追求, 伊丽莎白敢于面对阻挠她的一切力量勇敢地捍卫了自己高尚纯洁的爱情。尤其值得敬佩的是她坚持男女双方的真挚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反对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这在当时妇女处于无权地位把婚姻当作己唯一出路的社会是极具进步意义的。

2.2 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向现实妥协

在《傲慢与偏见》中, 金钱和爱情、婚姻往往是形影不离, 难分难舍的。夏洛特卢卡斯是伊丽莎白的挚友, 她是一位聪慧, 亲切但相貌普通的女孩。尽管她很清楚柯林斯先生既不聪明又不可爱, 他对她的爱慕永远只能是镜花水月。然而夏洛特仍然因为他的财产和地位而选择了和他结婚。正如她对伊丽莎白解释所说的:“我不是个有浪漫情趣的人, 这你知道, 从来都不是。我只要有一个舒适的家;考虑到柯林斯先生的性格、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 我相信, 嫁给这样一个人, 我获得幸福的机会, 同许多人结婚时所夸耀的机会是同样的多。”柯林斯是一个既傲慢又谄媚, 既自大又谦卑的人, 他在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之后立刻转向二十七岁还未订婚而急于找归宿的夏洛特。柯林斯三天之内向两个人求婚, 并且得到应允, 实在是讽刺之极。而且他急着结婚, 并不是出于个人需要, 只是在完成他所崇拜的德布尔夫人布置的一项任务, 只要结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结婚对象是谁, 对她是不是有感情这些并不重要。夏洛特小姐还算是贵族出身的小姐, 也算是门当户对, 这就已经足够了。柯林斯完全不懂得如何去爱和经营婚姻, 他看上去有些愚蠢可笑。他的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当时社会上所奉行的婚姻理念:“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2.3 莉迪亚和威肯的婚姻:盲目的激情追求享乐

在《傲慢与偏见》中, 如果要选出一桩最荒诞且最不被看好的婚姻, 无疑就是莉迪亚和威肯的婚姻了。他们之间的婚姻完全不存在真爱的影子。莉迪亚是一个轻佻, 无知兼无耻的女孩, 同样, 魏肯也是一个卑鄙、无耻且毫无原则的年轻人。在二人私奔后直至最后在伦敦被找到, 魏肯也毫无和莉迪亚结婚的念头。虽然后来由达西秘密资助, 实际上是达西花钱为本内特家买回了面子, 才促成了这桩没有真正爱情的可笑婚姻。这更加揭露了魏肯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3 小说的现实意义

奥斯丁的作品题材面比较窄, 基本上都是描写她那个阶层的爱情故事, 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的作品阐明了恋爱婚姻的伦理道德观, 真实地反映了人性许多最本质的特点, 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所以约翰路易斯曾评价说:“奥斯丁的作品缺乏像斯科特或菲尔德的作品那样具有时代的最强音, 它们对深受法国革命影响的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做出了有着深远意义的强烈回应。”但这个评价并不正确。伊丽莎白, 一个既没钱也没地位的聪慧女孩, 勇敢而努力地追求她的平等权利和幸福生活, 这也是对那个特殊社会的一种英勇挑战。这一点也对当时的法国革命做出了遥遥呼应“自由、平等、博爱!”

摘要:该文主要评论了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其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对于婚姻的态度。作者描述了19世纪初英国乡下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生活, 通过绅士与淑女之间的爱情琐事, 婚姻态度以及家庭生活的不同发展, 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 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对婚姻的真实观感。该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 阐述了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 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 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众所周知,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但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更看重金钱, 即使在婚姻问题上。所以对于一桩理想的婚姻来说, 两者都是必须的。

关键词:爱情,金钱,理想,婚姻观

参考文献

[1]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1986.

[2]Harod B.Jo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2001.

[3]Zhu Hong.The Study of Austen[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5.

[4]Austen J.Pride and Prejudice[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0.

爱情与婚姻的背弃 第4篇

关键词:《氓》女主人公 刘兰芝 弃妇 爱情

所谓弃妇,是指“因婚姻破裂或丈夫变心而被抛弃的女子”,这里所指的抛弃既指感情也指婚姻关系。在粤教版高一新教材的“古典诗歌”这一单元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弃妇”形象,一是《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女主人公被丈夫虐待以至抛弃,该诗也成为弃妇诗的代表诗作。但严格说来在婚姻关系上该女子并没有被丈夫抛弃,而是她主动决然地离开了丈夫。一是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妻刘兰芝。她因不容于婆婆,百般挑剔而终遭休弃,但在感情上她却是焦仲卿的至爱,至死未曾离弃。因此,仔细分析后,笔者发现这两个“弃妇”形象存在着巨大差异,前者为“情感的弃者”,后者为“婚姻的弃者”。

一、《氓》——烟消云散的爱情,名存实亡的婚姻

该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叙述了自己与丈夫恋爱、结婚、受辱、被弃的全过程。从前两节可以看出,婚前他们具备较深的感情基础。他们曾有过美好的童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也曾有过热烈的爱恋,“信誓旦旦”。男子为了接近爱人,“抱布贸丝”,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只为了打探女子的婚嫁状况,得知女子尚未许婚他人时,急不可待,“来即我谋”,这般急切的心情可见当时男子对女子的倾心,并希望尽快定下婚事。但女主人公是知礼守礼之人,“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心上人求婚时因没有媒人、不合礼法而没有答应。男子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内心忐忑不安,甚至迁怒于女子,于是女子安慰他“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男子这才安心归去。

暂时的分离增进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女子耐不住思念,三番五次翘首引盼。“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里幸福甜蜜的不仅仅是女子,男子也从中感受到了恋爱的快乐,于是重提婚事,“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在历经一番祈愿之后,男子心满意足地迎娶了女子。由此可见,在婚前的交往中,男子对女子是忠诚的、执着的、深情的,也得到了女子更加痴情的回馈。他们的婚姻也是经过了合法的正式程序的认定,比如要请“媒妁”:“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要讲“婚期”:“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还要下聘:“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婚后初期两人的生活还是谐和美满的,尤其在妻子尚年轻貌美的时候,丈夫尚未丧失对妻子的热情和兴趣。因为诗中女子将男子变心的重要原因归结为自己年老色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丈夫开始嫌弃她的容颜已衰。虽然女子很勤劳,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尽心竭力地操持劳作——“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但因为年老色衰,终究没有逃脱被嫌弃的厄运。她对丈夫的绝情悲伤之极,“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直面斥责丈夫的不义行径。但她自知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和可能,只能独自伤心悔恨当初嫁错郎——“躬自悼矣”,既然如此就只能认命,“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对于自己的不幸只能默然从之。

但诗中始终强调的是女子对过去甜蜜幸福的感情的追溯以及对丈夫移情别恋的怨恨,而对婚姻关系的正式破裂却只字未提。诗中仅仅反映出女子主动且坚决地离开丈夫回到了娘家,以致于“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可见女子贸然回家并没有得到娘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反而被兄长耻笑和讥讽。“婚约”只是由妻子单方面结束,妻子并未收到丈夫对妻子“遗弃”的“休书”。只要没有撕毁关于婚姻的契约,妻子还是属于他的丈夫。诗中我们也找不到男方主动撕毁契约的蛛丝马迹。妻子只是感到既然自己原有的“爱情”已经失去,那么“婚姻”的外衣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她主动离开了夫家。既然女子是“主动离开”夫家的,如果婚姻的形式还在,并未消亡,即使丈夫三心二意、彼此没了爱情,但在婚姻关系上还是不能视为被“遗弃”。丈夫依然有可能费尽唇舌将妻子规劝回去,继续维持丧失感情基础、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

当然,《氓》中的女子对待婚姻的态度是超前的,从“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感叹可以看出她所追求的,超越了“婚姻”而直指“爱情”。她要的是矢志不渝的爱情,而并非“归宿”式的“婚姻”。既然爱情没有了,她对与负心之人之间彻底的决裂坚定不移。在女子把“名分”、“归宿”看得比命都重要的时代,女主人公因爱情失败而毅然出走,不要“名分”,不要“归宿”,也不抱任何“幻想”,这正是该篇诗作经过数千年历史沧桑却始终具有经久不衰的动人魅力的内在原因,进步意识的熠熠闪光赋予了该诗经典般的不朽生命。

二、《孔雀东南飞》——灰飞烟灭的婚姻,至死不渝的爱情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氓》中的女主人公的命运有着戏剧性的不同,她留存了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却丧失了爱情的社会名分——婚姻。

刘兰芝容貌俊美,每天辛勤劳动,为的是得到婆婆的认同,希望两夫妻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这本来只是一个普通人简单的、毫不过分的愿望而已,可是,残酷的婆婆却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

刘兰芝在被婆婆赶走的那天,还对她恭恭敬敬,甚至留下自己的东西给“后来人”。诚然,她的被弃,并不是因为丈夫的见异思迁,而是因为不被婆婆喜欢。与焦家相比,刘兰芝出生于一个相对贫寒的家庭,可是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如此一个美丽善良的女性,因为门第不为婆婆所接受,进门以后就受到婆婆的虐待。她试图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这就不得不与环境发生冲突。到了焦家以后,她应做的事都做到,但她不能忍受焦母的贱视、虐待和奴役,不能忍受焦母对她人格的恣意侮辱。她宁愿忍受夫妻分离的痛苦,也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她清楚知道焦母这样刻薄地对待她,是想将她赶走,于是她不待焦母开口,便主动请归,悲愤地说“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离开焦家之时,她显得极有志气。她强忍悲痛,早起严妆,非常坚韧镇静。作别时,滴泪不流,话说强硬,绝不露丝毫哀怜相。就是在仲卿面前,她也注意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并没有哀求仲卿向焦母求情容纳自己。可以说,在那样的时代背景里,她是一个有骨气的女性。

刘兰芝,多年来的文化沉淀,反映在她身上的有忍耐,有服从。在丈夫家里不被婆婆所喜欢,一开始她只能默默地承受,可是到了最后,本身骨子里的那股坚强的傲气,使她终于爆发了出来。

丈夫焦仲卿是深爱妻子的,但出身于官宦之家,好比是笼子里的金丝鸟,养成了谨慎懦弱的个性。面对妻子的被逐,他也曾进行过反抗,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槌床便大怒”,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他对着兰芝“哽咽不能言”,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而劝兰芝低声下气,暂回娘家,约定将来再去接她。但其实这只是种幻想和期待,并没有具体可行的办法,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独自自杀,甚至还把这个计划告诉母亲,作者写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灵活地勾画了一个懦弱书生的形象。

刘兰芝的被弃,及其与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发生,根本原因是封建礼教思想的根深蒂固,焦母虽身为女人,但已完全沦为男权价值体系及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从中反映出封建礼教已使女性自身的精神发生扭曲,由受害者直接转化为毒害者,从而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再有作为男性的焦仲卿性格的软弱也直接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悲剧,这也说明了女性将幸福孤注一掷地寄于一个男人身上的可悲性。

由此可见,无论刘兰芝如何贤惠、孝顺,夫妻如何恩爱,因为封建礼教的存在,即使男性没有始乱终弃,对于女性自身来说,幸福依旧是遥远的,是无法轻易得到的。刘兰芝也终究没法逃离被婚姻“遗弃”的命运。

结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来看,弃妇形象有增无减,女子被封建文明殉葬的宿命不断循环。既有氓之妻式的有爱的婚姻也难逃破碎的命运,从含情少女到初为人妻至被夫抛弃,也有如刘兰芝纵是有海枯石烂的爱情基础,却也逃不脱封建家长的逼迫,失去了爱情自由生长的社会空间。或许文人墨客们早已觉察到现实生活中爱情悲剧的残酷性,于是借文字发声,让后人扼腕叹惜。

婚姻与爱情哲理名言 第5篇

2) 婚姻是一局围棋

3) 双方的段位越近,棋局切磋的时间就越长。这种段位包含了学识修养性格乃至出身等因素。

4) 婚姻是一件瓷器

5) 做好它很费事,打破它很简单,而收拾起那些碎片又很麻烦。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包装箱上常有的那种提示:“轻拿轻放,切勿倒置”。

6) 婚姻是一台冰箱

7) 它的目的是为爱保鲜,但结果是把爱情放凉了。

8) 婚姻是一道菜肴

9) 丈夫喜欢吃咸的,于是只管往里面放盐,妻子喜欢吃甜的,于是只管往里边放糖……如此这般,当这道菜出锅后,他们谁也没法吃了。

10) 婚姻是一款果品

11) 有的婚姻像橘子,剥开哪一瓣都是甜的;有的婚姻像椰子,挺大的壳原来里边没有多大甜头。

12) 婚姻是一项投资

13) 爱情相当于注册资金,结婚证相当于营业执照,婚礼相当于开业典礼。至于收益如何,那要看甲乙双方的合作情况了。

14) 婚姻是一道方程式

15) 这是一道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元二次方程。最理想的得数是幸福大于痛苦,最糟糕的得数是痛苦大于幸福,最普遍的得数是幸福等于痛苦。

16) 爱情凭感觉,婚姻靠直觉。

17) 爱情是相互感应,婚姻则是相互适应。

18) 爱情是一首浪漫的诗歌,而婚姻则是一种琐碎的生活。

19) 真正的爱情是不讲究热闹不讲究排场不讲究繁华更不讲究嚎头的。

20) 两个孤独的人相互保护,相互制约,相互问候,这便是爱情。

21)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22) 只有爱情没有婚姻会像泡沫一样容易破灭;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也会像白开水一样容易让人厌倦。

23) 爱情是创造性的,婚姻是抄袭性的。

24) 婚姻是不可捉摸在于:一个乐观的男人加上一个乐观的女人,有时等于两个悲观主义者。

25) 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最凄美的不是报仇雪恨,而是遗憾。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

26) 爱情是两颗心的激烈碰撞,婚姻却是两颗心的不断磨合。

27) 爱情是两个人感情的交集,婚姻却需要两个人的合作经营,共同担负起责任。

28) 热恋中的男女只看到对方的美好,婚姻却将双方的缺陷暴露无遗。

29) 现实中爱情与婚姻决非等同,爱情未必产生婚姻,更未必产生幸福的婚姻。

30) 爱情是“花前月下”,婚姻却需要“牛奶面包”。

31) 爱情是精神的,婚姻是物质的。 爱情要求尽善尽美,婚姻需要忍让和宽容。

32) 爱情美丽且短暂,而婚姻却是一段漫长而平庸的过程。

33) 爱情是一座鲜花盛开的花园,婚姻则是一间堆满杂物的陋室。

34) 爱情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婚姻则需要和风细水般的滋养。

35) 童话中的美好爱情故事,总有一个相同的结局: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美满的幸福生活。

36) 爱情可以飘忽不定,婚姻却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之下。

37) 老实人选择所爱的人作配偶,聪明人选择爱自己的人作配偶。因爱情而结合的婚姻,看似美满,实则脆弱,因为爱情是易碎品。

38) 因利益而结合的婚姻,看似功利,却坚不可摧,因为利益是拴住两人的绳索。

39) 婚姻中的男女,恩爱夫妻占少数,生活伴侣是多数,水火不相容者亦是少数

40) 离开与否,全在于你自己的真凭实感,如果爱大于憎,你就原谅他;如果憎大于爱,你就离开他;如果暂时分不清,就冷却一阵再作定论。

41) 孩子是维系婚姻的纽带,他可将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紧紧地拴在一起。

42) 理想中的爱情不带任何功利企图,理想中的婚姻只为对方着想,两者均甘于奉献,甘于做出自我牺牲。

43) 婚姻就象吃饭,你点的肯定都是你爱吃的,可等菜上了桌,你还是忍不住先看看别人的盘子。--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44) 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45) 与人冲突时,退一步海阔天空;追女友时,退一步人去楼空。

46) 有人是这样形容乐观主义者的:当妻子进入百货商店后,还开着汽车发动机在外边等待的男人。

47) 你最好为爱而结婚,实在不行也得为图点什么,但绝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那样下场会很悲惨,因为你根本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在某些时候让步,屈服或容忍-----而这又是必须的

48) 女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美容院;男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银行。

49) 我知道要让妻子高兴,你只需要做两件事:首先,让她以为你事事顺着她。其次,真的让她说了算--约翰逊总统。

50) 人生有个存折,健康情感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消失了,那么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创意公司座右铭

51) 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挚爱;千万别活在别人的眼里而失去自己。

52) 婚姻永远是无数个细节叠加而成的,所以说琐碎的生活成就了爱情的永远。家庭中有些日子是给人看的,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多。不幸的是,我们在看他人和他人看我们之时,记住的却总是惊鸿一瞥的繁华和感动,而那些人所忽视的琐碎生活,才是我们走过婚姻中日常日子的真正陪伴。

有关爱情婚姻的名人名言 第6篇

2) 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黎明的长夜!彭斯

3) 女人是用耳朵恋爱的,而男人如果会产生爱情的话,却是用眼睛来恋爱。

4) 你当我是个风筝,要不把我放了,要不然就收好带回家,别用一条看不见的情思拴着我,让我心伤。

5) 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6) 一个人想事好想找个人来陪,一个人失去了自己,不知还有没有要在追的可望。

7) 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8) 想要的生活非常简单,追寻它的道路却始终迂回反复。

9) 爱一个人并不是一定要得到她,而是要让她幸福,这就是你对她最好的爱。

爱情婚姻名言 第7篇

2) 有时候希望灵魂能够像一朵烟花,能够明亮温暖地在夜空中停留一刻再坠落。

3) 真爱一个人,就要尽量让他开心,他开心了你就会开心,那么双方就有激情了。

4) 真正的朋友能读懂你眼神中的哀伤,而其他人却相信你脸上的微笑。

5) 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出发时,最困难的时刻就已经过去了。那么,出发吧。

6) 是盘古天开辟地的瞬间,那一丝一缕的思念;爱是穿越世纪的春天,那海角天边的蔓延。爱是相知相恋,一日不见,想把你见。爱是短信,令你流连!

7) 有情人有几个能终成眷属的?不是所有的有情人命都一样长的,也不是所有人心中都只有一份情,更不是所有人都将那一份情看得比什么都重的。

8) 爱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9) 哪怕是最小的茅舍,对一对恋人来说都有足够的空间。

10) 当女人完全不看帐单,只留意男人付多少小费,她刚开始和这个男人交往;当她开始留意帐单上的项目,并嘱咐男人不要付太多小费,她已爱上这个男人。

11) 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内涵,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还可以看写字。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位,写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12) 想知道一个人爱不爱你,就看他和你在一起有没有活力,开不开心,有就是爱,没有就是不爱。

13) 一个人,其实不会孤单寂寞,想一个人时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孤单寂寞。爱情和理智之间总永远存在着无法逾越的距离。

14) 你是一个贼,不偷金,不偷银,偷走我的心;我是一个兵,不攻城,不掠地,驻守你的心。只盼望,与你心心相印手牵手,一生一世到白头。

15) 草率地结了婚已经是错了,再也不要草率地去离婚。先试试看,真的不行再离也不迟。

16) 男人有钱就变坏,是的,很多男人这样,不过,一有钱就变坏的男人就算没钱,也好不到哪里去。

17) 爱情不能证明什么,只能证明一种感觉。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证明爱情,一样是生死,再一样就是时间。

18) 男人通常都伪装坚强,女人一般都假装娇弱。

19) 所谓“家”,是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在等待着归来的人。

20) 如果事情糟糕到了极点,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变好。

21) 不要为了负责而去结婚。要知道,不爱对方却和对方结婚是最不负责的。即使当时让对方很伤心,但是总比让他几年甚至一辈子伤心强。

22) 如果不想道别,该选择共同生活,却怕不需再忍受离别的失落以后,偏要面对共同生活中种种失望。

23) 每个人都需要微光指引,它是我们的路,我们的方向,它引领我们穿越茫茫黑暗,穿越墨守成规,穿越平淡过往。对我而言,那束微光,就是梦想。

24) 爱是一种责任,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爱是一种默契,我愿意与你倾心交流;爱是一种付出,希望接收的那方永远是你;爱是一种幸运,感谢今生遇见了你。

25) 经常听说男人味女人味,你知道男人味是一种什么味道,女人味又是一种什么味道吗?男人味就是豁达勇敢,女人味就是温柔体贴。

26) 很多时候,不经意间知道一些事情后,表面装的无所谓,用微笑去掩饰,其实内心比谁都疼。

27) 使人疲惫的永远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尘。让我欢喜的永远不是得到世界,而是得到你的爱。所以存折给我吧,亲爱的。

28) 魅力是什么?魅力不是漂亮,漂亮的女人不一定能吸引我,端庄幽雅的女人我才喜欢。所以你不用担心自己不够漂亮。

29) 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如果你对这段感情还有幻想,如果你珍惜自己付出的感情,那么我觉得你应该去争取,不要轻易地说放弃。

30) 爱情专利,你我共享,此专利具有专有性,独占性,排他性,长期合法有效,不得转让分享,附真爱一份,真情一份,你我共守,天荒地老!

31) 如果每个女人都能隐身跟在自己男人身边一天,她一定会被男人对其他女人的态度气死。

32) 老婆和老妈掉进了河里,我先救老妈,因为是老妈给了我生命,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丢下她不管。老婆如果没救上来,我可以再给她陪葬,在墓里继续我们的爱情。

33) 老公,老公,老是工作老为公。美酒多少杯手中,也要回家放轻松!应酬好歹随意弄,老婆想你分分钟!

34) 恋你,是一种温馨的悲哀,是一种浪漫的情怀,是一种柔美的姿态,更是一种想去说而又不得不说的喜爱!亲爱的,结婚纪念日快乐!

35) 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世界是美好的;人是靓的,心是诚的,情意是深深的;经济是发展的,时代是前进的,思想是变化的,而我――永远都是你的!

36) 和一个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异的人恋爱不要紧,结婚要慎重,想想你是否可以长久忍受彼此的不同。

37) 真正的爱情在于默默的守候。守护并不痛苦,因为爱他(她)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即使哭过、痛过,却从不放弃过。

38) 谁不希望自己吻过的人都是自己所爱,也爱自己的?只是,有些事情,并不是尽如人意的。

39) 不管多大多老,不管家人朋友怎么催,都不要随便对待婚姻,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要付出巨大代价。

40) 微笑真好,快乐不难,只要你心境开阔,乐观豁达,就会拥抱快乐,生活在快乐的港湾。

41) 不要因为自己长相不如对方而放弃追求的打算,长相只是一时的印象,真正决定能否结合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性格。我见过的帅哥配丑女,丑女配帅哥的太多了。

42) 真心是很狡猾的,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得到的又不一定要付出。厮守一生这种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奢侈了。

43) 人生之最: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你,最大的梦想是娶到你,最大的快乐是陪着你,最大的幸福是爱着你,最大的难题是追求你,最大的欣慰是得到你。拜托,嫁给我吧!

44) 我的问候持久温暖,我的关怀长期贴心,我的情没加防腐剂,坦坦荡荡,纯净透明,我的爱永久保鲜,真真诚诚,爱意浓烈,爱情就是要我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45) 爱情之真情行动:坚持不懈的毅力去爱你,百折不挠的精神去追你,亘古不变的誓言感动你,当仁不让的意愿去疼你,发条信息通知你,今生我已锁定你。

46) 男人喜欢追求女人,其实女人也喜欢追求有个性叫自己动心的男人。不要指望男人比女人大胆,尤其是20多岁的男人,追求之前下了不知。

47) 爱情中最伤感的时刻是后期的冷淡。一个曾经爱过你的人,忽然离你很远,咫尺之隔,却是天涯。

48) 你爱他吗?爱就告诉他,何必把思念之苦藏在心底深处。怕样子,地位,身份不相配?别怕,爱一个人是美好的。

49) 爱情如此自私,又如此无私。自私到绝不允许一丝丝的背叛,又无私到因为怕连累对方而主动退出,可却用一辈子去默默等待――哪怕相伴的只有回忆而已。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 第8篇

20世纪30年代初, 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开放发达的地区, 相继出现多种以妇女为主要受众的杂志。在这些杂志中, 《玲珑》当属无愧的佼佼者, 张爱玲女士曾在她的《谈女人》一文中, 写到《玲珑》杂志是1930年间女学生们人手一册的刊物。《玲珑》所刊登的文章, 大多是围绕着女性所感性兴趣的话题, 其内容不论是来信还是其他短文, 多少还是可以反映当时女性的恋爱观念。

纵观目前已有的有关《玲珑》杂志的研究成果, 不可谓不丰盛, 特别是关于女性形象塑造方面, 成果颇多;在研究角度方面, 也十分新颖独特, 如服饰文化、电影文化。但是, 我们也不难发现, 现在对了《玲珑》杂志的研究领域十分不均衡, 虽然角度众多, 但是大多还是侧重于对于该杂志所体现出的民国女性形象的研究, 而对于《玲珑》所体现出的妇女观念, 特别是婚恋与性的观念态度只是做为研究女性形象生活的一小部分进行分析, 并没有有专门针对性的独立研究, 成果也不如女性形象研究丰富。

本文拟以《玲珑》杂志中的“玲珑信箱”栏目所刊载的文章为主体并辅以其他所刊文章, 通过对读者来信和编辑回复的互动过程的解读, 去探究当时女性对于婚姻、恋爱与性的观念和认识。

一、《玲珑》杂志中所表现出的恋爱与婚姻

关于爱情与婚姻一直是女性读者所关心的重点, 《玲珑》就曾多次刊载关于恋爱话题的文章, 这其中也不乏关于婚姻的困惑问题的探讨。

1.《玲珑》对于恋爱问题的探讨

关于恋爱的话题, 一直是《玲珑》杂志所讨论的热点内容, 并且关于恋爱话题的探讨涉及了多个方面。

首先, 是对于恋爱的态度和方法的探讨。

在《玲珑》中, 关于恋爱方法的探讨似有一系列的文章, 例如《恋爱战术》、《恋爱的三步骤》、《爱情中的政治手腕》等, 这些文章大多在谈恋爱的具体方法, 但有意思的是给出意见的人, 自己其实并未有过恋爱经历, 例如《恋爱的三步骤》一文就具讲到自由恋爱问题, 并说道是个时髦的话题。认为自由恋爱不能成为“朝秦暮楚”的理由。失恋者多, 攻击者多, 导致了年轻人的恐惧。认为不以爱情为中心的结婚时不道德。恋爱步骤有三:第一步是友谊;第二步是情人;第三步求婚姻。文中还讲到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但是有趣的是, 这位作者并未结过婚, 这些内容只是同学探讨的结果。

虽然对恋爱方法的探讨很多, 其中不乏奔放大胆, 但是纵观《玲珑》刊登的其他内容, 我们仍可以感受到, 当时人们还是倾向于含蓄的爱情, 而且女子对待爱情尤应如此。时人不主张女性主动表示自己的爱, 因为当男性“被女性所爱的时候, 他们却冷静起来, 完全的自慢, 同时看不起了女性”。不仅如此, 如果一个女子爱交男友会被视为一种罪恶, 甚至会导致身边的朋友与自己绝交。

再者, 是同性恋问题。

同性恋问题作为爱情的的一种存在性状, 是不能被忽视的, 即使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 它仍然可以算作一个“话题”, 而且“盛行于青春少女间”。

《玲珑》的“玲珑信箱”栏目就有受到同性恋 (双性恋) 困扰的女性来信咨询, 如《“玲珑”信箱-不要误了一生幸福》一文中, 来信者婚后与丈夫感情不和, 觉得与其女友生活更佳。其女友也有感情纠葛, 在来信者以及她的甲乙两男友间左右周旋。来信者认为, “同性的结合比异性的稳固”, 且与女友同居。而女友思念着甲, 又拒绝乙的求婚, 让来信者困惑女友对自己的感情。从编辑所给出的建议中, 不难看出当时对待同性恋的主流态度, 即对于同性恋的看法是否定的, 认为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自暴自弃的行为”。认为来信者“已经中了同性恋的毒”, 与丈夫的不和只是“心理作用”。建议断绝这“可怕的关系”, 回归家庭, 寻找幸福。另外《同性恋之原因与弊害》一文中也对同性恋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认为那是“一种变态的恋爱现象”和荒谬不堪的“恶习”。

2.《玲珑》关于婚姻讨论

首先, 旧婚姻制度的残骸引发的一些列问题。

在当时的社会, 包办婚姻还是大量的存在。很多在家乡已经结婚的男女, 离家工作或求学后遇见其他异性, 并与他们产生爱情——婚外情的现象出现。但是在这其中又可以分为几个具体的情况, 一是男性有意隐瞒自己的婚史, 以欺骗的手段与其他女子恋爱, 甚至同居;二是女性由于当时受到反对包办婚姻思想的影响, 加之认为爱情至上, 于是在明知男子有家室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恋爱或者同居关系。例如, 《“玲珑”信箱-爱河中一对怨偶-有夫之妇热恋有妇之夫》一文中, 讲一女子包办婚姻并不如意, 又因种种原因未能离婚, 在工作中又与命运相似的有妇之夫热恋;又如原本相爱的吴女士和孙君被旧式婚姻拆散, 后男方欲离婚与女子在一起, 但女子却因种种顾虑予以拒绝。在这样内容的来信中, 编辑的回应似乎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她一方面肯定肉灵一致的爱情很高尚, 反对包办婚姻, 但是, 另一方面又强调还要看到法律和人情, 并且一再强调不可以伤害“一位无知无识的旧式女子”, 即包办婚姻的配偶, 不赞成与没有感情的包办婚姻下的配偶离婚, 只是一味要求不要“俯首于家庭之命”。对于肯牺牲真爱的女性, 给予了莫大的肯定。这是一种矛盾的态度, 对于旧的制度缔造出的婚姻, 虽知道是不对的, 却又不提倡用离婚去解除它, 在感叹“无知无识的旧式女子”是无辜者的同时, 也肯定了包办婚姻之外的真爱。

其次, 再婚与离婚。

再婚和离婚的问题, 涉及到了男女在婚姻方面表现出的不平等现象, 即男女在面对离婚特别是再婚问题上境遇往往是不同的, 例如《毛熊婚感》一文以两位政要黎元洪、熊希龄的婚姻为例, 黎元洪之妾再嫁惹祸上身, 熊希龄老而再娶却得赞扬。另外, 杂志中还对寡妇再嫁有多篇文章的讨论。一部分是寡妇自己询问关于再嫁的问题, 如在“法律顾问”栏目中就有一女子因丈夫过世多年, 欲再婚问及法律手续, 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丧偶妇女开始有意识继续寻找婚姻爱情。另一部分则是为他人主动提及为寡妇谋福利的问题, 如《妇女-如何为年青寡妇谋幸福》一文是关于年轻寡妇如何选择命运的发问。讲以为结婚仅50日便丧偶的年轻寡妇, 守节则无幸福, 再嫁则受“恶语”、“冷眼”, 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 由此引发关于寡妇如何谋幸福的思考。

二、矛盾胶着中的恋爱、婚姻的开放

在上文中关于《玲珑》杂志中所体现出的当时女性的恋爱、婚姻的观念态度总是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矛盾现象。

从恋爱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 《玲珑》杂志表现出的是支持自由恋爱, 刊登各类“指导”恋爱的文章, 但另一方面, 又对恋爱的行为进行了诸多的约束, 例如, 总是强调恋爱中国女子应该含蓄, 不要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慕;在同性恋问题上一味的指责。

从婚姻角度来看, 这一矛盾的状态体现在对旧婚姻制度的不足有着情形的认识, 却又不能接受追去真爱, 解除不道德的旧式婚姻关系;在离婚问题上, 一方面已经有女性在为自己如何结束婚姻积极的咨询, 但是社会舆论又总是把“离婚”做为一种贬义的谈资。

总之, 关于恋爱与婚姻的观念总是一边打开又一边关闭。分析其原因, 首先, 这样的胶着状态应该是每一个观念转型的时期都会出现, 人们在旧观念的泥沼中浸泡久了, 即使知道要逃离泥沼, 但这个脱离的过程也必然会有些拖泥带水;其次, 一种观念的开放或者是守旧, 有其特定的动机。我们不能否认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有些女性主张开放自由的婚恋观念也许只是在标榜自己的进步, 这样的动机难免会带来观念主张与行动上的矛盾, 从而矛盾便出现了。这样的胶着与矛盾虽然是观念转化不彻底的表现, 但是也的确标志着观念转型的存在, 也是任何思想观念被取代的必经过程。

摘要: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人们的思想在渐渐走向开放, 对于恋爱与婚姻的态度也在慢慢的改变——从“羞于启齿”到“大胆讨论”。当时的众多杂志成为人们表达自己观念的重要阵地, 《玲珑》杂志作为女性杂志的代表成为女性表达心声的重要平台。本文拟通过分析《玲珑》杂志刊载的关于恋爱与婚姻等问题的相关文章, 来展现民国妇女恋爱与婚姻的观念。

关键词:恋爱,婚姻,《玲珑》

注释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

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精选8篇)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 第1篇爱情与婚姻的名人名言1、经常听说男人味女人味,你知道男人味是一种什么味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