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计划单的书写要求
护理计划单的书写要求(精选9篇)
护理计划单的书写要求 第1篇
护理计划单的书写要求
护理计划是根据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而设计的使病人尽快、尽好地恢复健康的计划,是临床进行护理活动的依据。
护理计划的要求和内容如下:
(1)一级护理重症病人或护士长指定的病人应书写护理计划单。
(2)确定护理目标:根据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由责任护士订出护理目标,即最理想的护理结果。护理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3)制订护理措施:按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订出详细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要明确、具体、适应病人的基本需要,不能千篇一律。同时要求严格、认真、准确地执行医嘱。
(4)责任护士的临床护理活动应按护理措施进行,下班后交由值班护士继续进行。
(5)责任护士应经常注意实施过程中病人及家属对效果的反馈,及时做出评价,并停止实施已完成的项目;对效果不好的护理措施应予修订。
(6)病程中出现的新的护理问题或诊断,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满足病人护理上需求。
(7)总责任护士(护师以上人员)、护士长应定期进行阶段评价。
护理计划单的书写要求 第2篇
一、记录内容
记录内容为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出入水量、各种治疗、处置和用药,患者病情和动态,护理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等。
(一)一般护理记录
1、新入院病人首次护理记录
“首次护理记录”写在书写日期同行居中,内容包括:病人入院时间、平诊、急诊、入院方式、入院时病情、主观资料(主诉)、客观资料(症状、体征)、生命体征、医嘱、护理级别、饮食、主要治疗原则、护理要点(重点观察内容)、护理措施、病人注意事项。有褥疮病人,详细记录、褥疮面积、部位、深度。
首次护理记录均应当班完成,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入院后8小时。
2、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单
记录病人一般情况(精神、神志、饮食、排泄)、生命体征、主观资料(主诉、症状、体征),根据病情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特殊用药及用药后反应(对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效果评价)。
一般情况一级护理1—2天记录一次,二级护理3—4天记录一次,三级护理5 —6天记录一次,病人病情变化随时记录,且具有连续性,护理措施要准确及时进行评价。
护理计划单的书写要求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长带领手术室护士从2010年11月1~2日分别到各个手术科室抽查运行病历共205份, 其中有书写缺陷的病例67份 (占32.7%) , 抽查覆盖面达7个手术科室。
1.2 方法
检查运行病例中的《术前准备单》、《手术安全核对单》、《手术护理记录单》及《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根据《临床护理文书规范 (专科篇) 》并结合本院护理部规定的标准, 对205份运行病例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进行逐项检查。
2 结果
运行病历中《术前准备单》、《手术安全核对单》、《手术护理记录单》及《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存在的缺陷分别详见表1, 23, 4。
3 书写缺陷分析
3.1 术前准备单书写缺陷分析
由表1显示:术前准备单书写缺陷发生的项目多, 次数也多, 主要原因: (1) 如内容填写缺项是因为护士不明白该不该填, 填写什么内容。 (2) 核对者欠签名主要是急诊手术一些科室是没有双人核对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其次是主观原因造成认为待忙完再签, 但过后却遗忘了, 没有补签。 (3) 交接者欠签名原因是当事人不明白送术需要签名是送术者。 (4) 执行时间不规范填写原因是当事人不明白规定已改为月-日-时-分的格式填写。 (5) 手术室核对者、接术者欠签名、手术室护士欠签名都发生在急诊手术及接台手术中, 原因是没有应用工作流程, 忙中出错造成。
3.2 手术室安全核对单书写缺陷分析
由表2显示: (1) 手术医生欠签名的缺陷, 占所抽查病历总数5.85%, 比率最高。这主要是因为手术医生认为护理工作的繁琐没有认识到这是为了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2) 麻醉医生欠签名的原因跟手术医生签名的原因相同。 (3) 核对内容欠打“√”, 是由于当事人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所致。 (4) 器械护士欠签名是接台手术上台前由于时间紧, 没来得及签, 术毕忘签导致。
3.3 手术护理记录单术写缺陷分析
由表3显示: (1) 记录缺项为此单缺陷次数最多的一个项目, 主要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工作马虎导致; (2) 刮涂修改现象的发生, 主要是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念, 法律观念淡薄造成; (3) 巡回欠护士签名及记录时间填写不完整, 是个人责任心不强, 工作马虎所致。
3.4 对器械敷料登记表的书写缺陷分析
由表4显示:记录缺项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逐项清点查对导致。洗手护士欠签名, 是由于接台手术上台前时间紧, 没及时签名, 术毕又忘签名所导致。
4 结语
(1) 管理上应到位; (2)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教育; (3) 加强多部门把关意识。
参考文献
护理计划单的书写要求 第4篇
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床号、姓名、护理常规、隔离种类、护理级别、饮食、卧位、药物剂量和用法、各种检查、治疗、术前准备和医生、护士的签名。来源:考试大
(二)医嘱的种类
1.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医嘱。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来源:考试大
2.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一般仅执行l次。有的临时医嘱有限定执行时间,如各项特殊检查等;有的临时医嘱需立即执行(即刻执行医嘱)。
3.备用医嘱又分为长期备用医嘱和临时备用医嘱两种。
(1)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必要时用,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来源:考试大
(2)临时备用医嘱:医嘱开出12小时内有效,必要时用,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
(三)医嘱的处理方法(指医嘱开在医嘱记录单上的方法)
1.长期医嘱护士将长期医嘱栏内的医嘱分别转抄至各种执行单上,并在时间和医嘱之间划红色的“√”为标记。在执行栏内注明时间并签全名。来源:考试大
2.临时医嘱在临时医嘱栏内的医嘱。护士在执行后,必须写上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3.备用医嘱
(1)长期备用医嘱:写在长期医嘱栏内,护士转抄在执行单上,每次执行后,在临时医嘱栏内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两次的间隔时间在6小时以上。
(2)临时备用医嘱:12小时内有效,写在临时医嘱栏内。过期未执行,则由护士用红笔在该项医嘱栏内写“未用”两字。
4.停止医嘱先在执行单或各种卡片上注销,然后在医嘱单原医嘱内容的停止日期栏内注明停止的日期与时间,并在医嘱上划红钩“√”标记。最后签全名。
(四)重整医嘱来源:考试大
在最后一行医嘱下面用红笔划一横线,在红线下面用红笔写上“重整医嘱”四字,再将需要继续执行的长期医嘱按原来日期顺序排列,抄录在新的医嘱单上,并写上重整医嘱日期及抄写、核对者签名;转科、手术或分娩后也要重整医嘱,即在原医嘱最后一行下面用红笔划一横线,以示前面医嘱一律作废,并在红线下面用红笔写上“转科医嘱”、“手术医嘱”或“分娩医嘱”,然后重新开写医嘱,核对后签名。
(五)注意事项
1.处理医嘱时,要求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来源:考试大/p>
2.医嘱经医生签名后方有效,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在抢救或手术中医生提出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事后及时由医生补写在医嘱单上。
3.医嘱须每班、每日核对,每周进行总查对,查对后签名。来源:考试大
4.不能机械地执行医嘱,如有疑问,必须核对清楚方可执行。
护理记录书写要求 第5篇
养老院护理员应及时了解老人的健康或疾病状况,这时就要给老人护理记录,护理主要内容应严格的记录。
1.自理老人
提供服务后的日常记录。日常记录主要内容有:日期、床号、姓名、服务内容等。养老院护理员在服务内容包括代为购物、收发信件、房间环境的清洁、心理疏导、特殊情况的告知等。2.半自理及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
养老院护理员除应有的日常记录外,还有卧床老人的日常照料记录及个案护理记录。
(1)养老院卧床老人日常照料记录单主要内容
科区的名称、床号、老年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日常照料内容及操作次数。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2)个案护理记录的主要内容
一般情况、主观资料、客观资料、身心评估情况、制定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实施效果记录、阶段评价、出院指导记录等。整个操作步骤都需要养老院护理员规范进行 3.重病老人
对于养老院病情危重的老人,应有重病老人的护理记录,重病老人的护理记录要求及主要内容如下:
(1)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基础上,真实记录。(2)养老院病情危重的老人1-2h记录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第6篇
护理文书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称。病历归档中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执行记录、手术护理记录、ICU及各类专科护理记录等。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护理有关记录属于医疗机构应患者要求可以复印或者复印的病历资料,为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护理文书书写,严格病历管理,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瞒、销毁护理文书资料。
一、护理文书书写基本原则
1.遵循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护理文书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2.根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与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实行分级护理,按护理级别执行各项护理措施。
3.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记录者须签全名。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应当经过医院指定的合法护士即时审阅,其修改意见、修改日期及签名用红色墨水笔书写。4.护理文书应当文字工整,图表、字迹清晰,语句表达准确、通顺,符号、标点应用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然后更正,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各类护理文书楣栏共同项目包括:患者姓名、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或病案号。6.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纳入病历管理的护理记录单有:体温单、医嘱执行记录、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一般患者护理记录(续页)、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生命体征测量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及各专科护理记录(产科护理记录、儿科护理记录、新生儿护理记录、新生儿危重患者护理记录、ICU护理记录)。
7.护理查房、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个案分析等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病区观察、分析讨论而提出的意见、评价和建议等,属于主观性护理文书,暂不纳入病历管理,也不提供给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员)复印、复制。
8.对归档前的护理文书,各科室应指定专人按安徽省制订的《护理文书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后方可归档。二、一般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一)体温单
1.体温单为表格式,内容包括:楣栏各项及患者住院周数、入院日期、住院日数、手术后日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药物过敏记录等。
2.用篮黑墨水笔填写楣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的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若在第一次手术后的14天内再行第二次手术,则在第一次手术日数的后面画一斜线,再填写“Ⅱ”。例如,术后日数:1 2 3 4 5/Ⅱ 6/1 7/2 8/3 9/4(用红墨水笔)。
03.在40~42C所对应时间栏内,用红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转科由转入科室填写,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室和床号,并用“()”表示。
4.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8Am,4Pm);连续3天,无异常者改为每日
04Pm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达到37.5C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0(8Am,4Pm,8Pm);大手术患者、体温达到38.5C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次。5.体温、脉搏、呼吸图的绘制:(1)体温曲线的绘制
1)用篮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温用“●”表示,腋温用“×”表示,肛温用“Ο”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篮笔相连。
2)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的体温画在物理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以红“Ο”表示,并且红虚线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药物降温后的结果,应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003)体温不升,低于35C者,在35C线处画记体温标记。4)亚低温治疗按实际所测体温进行绘制。
05)患者由于诊疗活动而外出、请假等原因未测体温时,在34C线以上相应时间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外出”、“请假”等字样(也可以用文字印模记录),前后两次体温曲线断开不相连。凡患者请假应经医师书面同意并签名,假条存入病历。(2)脉搏、心率曲线的绘制:
1)脉搏用红“●”表示,两次脉搏之间用红线相连。
2)如脉搏与体温重叠,则先画体温,再将脉搏用红圈画于其外。
3)脉搏短绌的患者,其心率用红“ ○ ”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在心率与脉搏曲线之间用红斜线填满。
4)使用心脏起博器的患者,心率应以红“Θ”表示,相邻心率用红线相连。3)呼吸曲线的绘制:
1)呼吸用篮“○”表示,两次呼吸之间用篮直线相连。
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应以“®”表示,相邻两次呼吸用篮线相连。
6.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用蓝黑墨水笔记录大便次数、出入液量、血压、体重、药物过敏名称等。项目栏已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需填数字,不必写单位。7.大便次数均于下午测温时询问,结果记入当天的大便栏内。大便失禁或人造肛门者用“*”表示,灌肠用“E”表示;灌肠后排便一次用“1/E”表示。导尿以“C”表示、:如保留导尿,需记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例如:24小时内保留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1500/C”。
8.新入院患者的首次血压、体重应常规在体温单相应栏内。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应以“卧床”表示。9.药物过敏栏:填写过敏反应的药物名称,并于每次更换体温单时转录。
10.体温单只能单面使用,不宜正反面印刷和使用。长期住院的精神科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无异常表现,可采用自制记录单记录生命体征的测量数值。
(二)医嘱执行记录
医嘱是医疗活动中由医师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的书写应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第二十九条的部分规定。凡需护士整体协作完成的医嘱,如护理常规、级别护理、饮食护理、部分治疗等,可由主班护士或值班护士在长期医嘱单上签名。医嘱执行记录的书写要求如下:
1.医嘱的执行应准确、无误,并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医嘱执行记录需客观、真实、原始,这些人应签全名和执行时间。医嘱须经两人核对并签名。
2.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医师因抢救急危重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复诵一遍,复诵无误后执行;抢救结束后,要求医师及时据实补记。护士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签署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3.长期医嘱执行后由执行人在长期医嘱执行单上签名、签执行时间。临时医嘱执行后由执行人直接签署在临时医嘱单的相应栏内。4.长期医嘱执行单采用记录式,执行后及时记录。
5.长期医嘱执行单(记录式)使用要求:楣栏共同项目和页码,转录的医嘱内容,核对者签名及日期、时间,执行者签名及日期、时间等。转录的医嘱需经两人核对,准确无误后再执行。
6.长期医嘱执行单(粘贴式)使用要求:(1)制单内容包括:姓名、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执行日期、医嘱时间、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2)医嘱执行后及时粘贴归档。
(3)执行单按时间顺序排列整齐,大小一致。
(三)住院患者护理记录
根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与实施要求》,一般患者是指医嘱“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中的病危、病重患者等以外的适应对象。其书写须遵循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原则和以下要求:
1.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包括“住院患者记录”(首页)和“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2.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是指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应在本班内完成。
3.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上的“入院诊断”是指医师在“入院记录”上书写的诊断。“药物过敏史”,若为“有”,则应写清具体的药物名称并打上“”,如青霉素。“皮肤情况”,若为“异常”,应写清异常的具体情况,如擦伤或压疮,其部位、范围、程度等。4.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上的“专科情况”,应记录患者专科疾病主要的症状和阳性体征、辅助检查阳性结果等。“护理措施”系根据病情观察、医嘱,为患者制订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维护措施。
5.首次记录完毕,另起一行,记录者签名(签名位置:右对齐),签名的下一行记录时间。首页未记完的部分,可连续使用。填写内容中如遇空项时,应画“/”(删除线)。
6.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是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记录日期、时间、病情观察情况、处置措施及效果、护士签名。
7.病情观察要求重点记录患者的客观病情动态变化及用药反应,如主诉、生命体征、皮肤、饮食、排泄等异常情况。处置措施及效果,要求重点记录护士已实施与病情相关的护理措施,以及处置后的患者反应结果。
8.护理记录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在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手术等前后应即时记录。大手术患者,随时观察并记录,每班至少记录1次,直至72小时。一般手术患者于24小时内每班至少记录1次。患者病情平稳时改为按护理级别确定记录频次,一级护理患者每1~2天记录1次,二级护理患者每3天至少记录1次,三级护理患者每周至少记录1次。
9患者出院时应书写出院护理记录,须在患者出院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出院日期,护理小结简述,健康指导,护士签名等。
10.遇患者病情转危等情况时,应转单记录,如医嘱:“病危”,则应转记“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同时在原记录单上注明转记原因。转单记录的页码与原护理记录单的页码顺延编制。11.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书写格式:首先记录书写日期、时间(左对齐),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记录内容,记录完毕,另起一行记录者签名(右对齐)。若无特殊情况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页码自第1页开始编制。
(四)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过程的客观记录。凡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可不再书写“住院患者护理记录”。2.依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与实施要求(试行)》(皖卫医[2001]49号)的规定,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适用对象是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或监护,以便进行抢救的患者。如严重的创伤、大出血、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昏迷、早产婴儿等,属于特别护理和一级护理级别中的危重患者。
3.记录要求: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记录完毕后护士签名。病情稳定时,每班至少记录一次。
4.记录内容:应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等情况。意识、瞳孔的记录须对照参照图示准确填写,瞳孔对光反射情况记录在“病情观察”栏内。5.记出入量的内容及要求:
(1)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食物中的含水量、TPN(胃肠外营养)、输入液量、输血等。为准确记录口服入液量、应使用可计量的容器测量。固体食物须记录其数量,再折算含水量予以记录。出量指患者的大、小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量等。对尿失禁的患者应设法保留导尿予以记量;自行排尿者,记录每次尿量,或根据病情需要将24小时尿量集中于一个容器内测量记录。
(2)出入量的统计:每日需小计、总计各一次。白班于下班之前小记出入量(画一篮笔横线,小结日间出入量),夜班于次日晨7Am总结24小时出入量(用篮笔画一条横线下总结,再画一条篮横线),并同时转记到体温单上。
6.病情观察及处置: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药物反应、皮肤、饮食、睡眠、排泄等方面的异常情况,针对异常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处置后患者反应、结果。
(五)手术护理记录:
1.手术护理记录是指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由手术室巡回护士书写的记录。
2.患者入室后,由巡回据实填写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和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等,应明确入室时间、是否带入液体、带管等。
3.手术前,护士应检查手术所用各种无菌包的灭菌时间、有效期限、灭菌效果和责任人,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合格”。
4.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在术前、腔隙关闭前及关闭后对所有器械、敷料的数量进行认真清点、核对,由巡回护士对具体情况进行记录,要求填写具体核对数目。核对无误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共同签名,若出现特殊情况,可记入“备注”栏内。
5手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输入的总液体量、输血量,有无使用电刀、术中留取冰冻标本,以及引流液的名称、性质及量。
6.术毕,应如实记录手术病人基本生命体征(注:应与麻醉记录末次数值一致),有无气管插管、留置引流管和带回的液体名称和量,以及出室时间、去向等。由手术室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7.巡回护士应对术中是否留取标本进行记录。标本的送检与交接,另按手术室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科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一)ICU护理记录
1.ICU护理记录是ICU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入住ICU的患者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2.记录内容包括楣栏各项、起始日期和时间、意识、瞳孔、入量、出量、循环、呼吸、血气、病情观察及处置、护士签名等。3.填写说明:
(1)ICU护理记录是ICU护理记录每8小时记录1张,表格内一大格(两条增粗线)为1小时,一小格为15分钟。(2)“入量”包括TEN(胃肠内营养)、每小时液体量、总量,药物栏内的液体量不计入总入量内,但分次计入每时液体量内;“出量”包括每小时尿量、胃液、引流液等总量。(3)“意识”、“瞳孔”:意识分为清醒、模糊、嗜睡、谵妄、昏迷。瞳孔包括大小及对光反应。(4)“生命体征”:
1)末梢温应填写温暖或湿冷等。
2)心率应填写正常或心率失常类型,如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3)CVP系指中心静脉压。
4)SaO2:应填写无创监测的数据。
5)气管插管深度指从气管插管起始端至门齿的距离。6)“机械通气”
a.辅助方式一般用A/C、SIMV或PSV(A/C指辅助/支持,SIMV指同步间隙指令,PSV指压力支持通气)。b.FiO2指吸氧浓度,c.I:E指呼吸之比。d.PEEP指呼气末正压。
e.呼吸次数(0)是指人为设定的呼吸次数。
f.胸部体疗是记录协助病人翻身、拍背等促进排痰方法。7)将血气等监测结果即时记入相应栏内。
8)病情观察及处置:如实记录病情观察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和实际效果。根据病情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并签名。
(二)儿科(新生儿)住院患者护理记录
1.儿科(新生儿)住院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患儿入住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首页记录应在接诊人本班内完成。
2.儿科住院护理记录应遵循“住院患者护理记录”书写的基本要求。3.“年龄”要记载患儿的实足年龄,出生1天以内写明几小时,1月以内写明天数,1岁以内写明几个月,1岁以上写明几岁几个月。
4.7岁以下的患儿可以不测量脉搏、血压、呼吸,病情需要或特殊情况者例外。
5.新生儿个人史一栏仅供填写新生儿患者情况,非新生儿患者不需填写。Apgar评分指患儿出生所在医院病历上提供的数据。6.新生儿意识状态的判断:
清醒:弹足2~3次后患儿哭,声音响亮,持续时间长,肢体活动多。激惹:弹足1次即哭,其余同上。
嗜睡:弹足3次后,声音弱,时间短,很快又入睡,肢体活动少,无力。迟钝:弹足大于5次,哭一声或仅有哭的表情,很快又入睡,无肢体活动。昏睡(浅昏迷):弹足10次无反应,针刺时哭一声或仅有哭的表情。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7.儿科患者住院过程的护理记录,同“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书写要求。
(三)新生儿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新生儿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用于病情危重需要监护的新生儿,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即时书写。
2.本记录的书写应遵循“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基本要求,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病情稳定每班至少记录一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3.记录内容:应详细记录患儿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和囟门、哭声、面色、皮肤末梢循环、脐带、出入液量等情况,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反射活动、药物反应、保暖箱温度,以及进食奶量、睡眠、排泄等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4.患儿意识状态的判断内容同“新生儿意识状态的判断”。5.瞳孔大小应按照图示准确记录。6.其他记录要求:
囟门:平坦、凹陷或隆起;哭声:响亮或弱;面色:红润、苍白或发绀;皮肤:正常、苍白或黄染;末梢循环:温或凉。
7.大、小便及呕吐液量应以称测尿布(治疗巾)所得的具体重量为准。
(四)产科护理记录
1.产科护理记录是指孕妇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首页记录应在接诊人本班内完成。
2.本记录的书写应遵循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的要求。危重患者应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孕妇待产,由病房护士填写首页;若直接进入产房,则由产房助产士填写本记录。产后由助产士与病房护士进行病情交接。
4.分娩以前,应客观描述孕妇专科情况及产前或术前准备情况。专科情况部分包括胎位、胎心、胎动,阴道出血、胎膜、宫缩情况,以及乳房发育情况,有无水肿、蛋白尿等。5.产后24小时内要求按医嘱及护理常规进行观察与记录,每班至少记录1次。24小时以后根据产后情况和医嘱,书写“住院患者记录(续页)”
(五)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记录
1.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记录是指精神科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首页记录应在接诊人本班内完成。
2.本记录应遵循住院患者护理记录书写的基本要求。危重患者应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认知:若“异常“应具体描述属于下列某项内容: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
4.情感:若“异常“应具体描述属于下列某项内容:高涨、低落、淡漠、焦虑、激惹、脆弱、傻笑、其他。
5.意志:若“异常“应具体描述属于下列某项内容:增强、减退、缺乏、倒错、其他。6.行为:若“异常”应具体描述属于下列某项内容:兴奋、木僵、消极、冲动、伤人、出走、毁物、其他。
7.对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如卫生处理、查异物、限制活动范围、保护约束等应具体实施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所采取的其他护理措施应在“其他”栏内写明。
患者住院过程的护理记录同“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书写要求。患者病情变化、更改护理级别、特殊检查及治疗,请假,返院、转科等应随时记录。
新入院患者,连续3天每班至少记录1次,医嘱“病危”、精神科特级护理患者,每班至少记录1次。医嘱“病重”或无躯体疾患的精神科特级护理患者,每日至少记录1次。病情稳定的精神科患者,应根据病情需要和护理常规记录阶段行护理小结。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第7篇
如患者的失踪、坠床、自杀、拒绝治疗或检查等意外情况,应详细记录,必要时患者或家属签字。
(十三)异常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及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记录。
八、书写护理记录单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记录缺乏真实性:目前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有的护士责任心不强,加上记录的意识也不强,搜集病历不认真,不深入病房询问病史,坐在护士站照抄医生病历或凭想象书写。还有的护士为了应付检查等,迫于完成任务,只得马虎从事,而出现编造、添加记录、主观臆断。
(二)主观臆断:护士对主观与客观的判断混淆。对病人主诉资料描述不确切,如果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必须注明“患者自诉等”,例如:病人出现辱骂护士、随便倾倒东西等现象,护士书写为“患者精神异常”,这是护士的主观判断,为错误的记录,护士应把患者异常表现真实记录,如“患者体温偏高”为主观记录,应描述体温测量的数值,“患者夜间睡眠尚可”是主观判断,护士应巡视病房询问患者夜间睡眠情况再做记录,并以“患者自述等”形式书写。但在记录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无法衡量,摸棱两可的语言,没有参考价值。如:正常、病情相对稳定、高、低、尚可、一般情况好、未诉特殊不适、疼痛有所减轻等等语言来描述。
(三)嘱托性语言较多。如嘱其每2小时翻身1次,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等。仿佛没有护士在护理,让人觉得护士在给家属下护嘱。记录简单,千篇一律。没有体现因人施护和
因病施护,对不同病人不同疾病反映不出具体病情变化和个体差异,模式化套话多,反映不出具体问题,失去记录意义。护士如何为病人解决问题、病人主要病情的心理感知、病人知情权均未体现。如心梗病人和脑梗病人入院时护理记录相雷同。
(五)连续性差,无动态观察记录。如生命体征平稳,血压平稳,词语含糊。前一班次出现的病情变化、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在下一个班次无记录和反映。如患者拔除尿管小便不能自解、双乳胀痛、肛门未排气处理后情况是否改善,是否进一步采取措施未做连续交待。
(六)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一致,甚至相脱节。尤其在临床表现、病情变化方面,抢救时间、病情描述,记录不严谨致使记录不一致,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医生未能及时处理,护士无法记录。医生习惯将医嘱时间写为8AM、4PM等而护士又未认真核对,及时纠正,导致开具医嘱的时间和执行医嘱的时间不一致,这与护士和医生的沟通不够,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时间、用药时间、处理时间不一致。
(七)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动态过程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历的一部分,但护理记录为阶段性护理记录,总结性少。多数护士只记录某一天、某一时的病情记录及护理措施,这种护理记录不能完全体现护理动态过程。
(八)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行为 护理记录内容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多数护士记录的内容为患者的病情以及医嘱的内容,造成与医疗内容重复,而护士实施护理措施后出现的护理效果以及观察到的病情在护理记录中又未体现,护理记录不能真正体现护理行为。如:对腹腔穿刺的患者,护理记录中护士所描述的术中顺利,病情平稳,就不应为护士记录,因为护士并未参与手术,而护士对手术名称、时间、麻醉方式、麻醉清醒时间、穿刺局部情况、生命体征及注意事项等记录常出现不完整现象。
(九)护理记录不全 部分护士随时记录的意识不强,临时性护理记录不全,护士只是机械地按照规定中频次记录,对于临时性的病情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记录少或漏记,夜班护士出现此现象比较多。如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1周后的某天夜里出现恶心、心慌不适、烦躁,当班护士未做护理记录,只口头交待给下一班的护士,而在下一班患者突发呕血,这种情况说明了护理记录的疏忽、缺陷,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甚至次日补记,不能表现出实事记录。
(十)护理记录连续性差 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存在护士缺编的现象,护士忙于治疗,顾不及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病历的书写,所以护理记录少记甚至没记,致使护理记录不完善。要体现出护理的连续性,特别是上一个班次患者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后而在下班次出现结果的,下一班要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反应过程和变化结果,有时需要连续几个班次记录。而部分护士只遵照规定的护理频率记录,没有按照具体的情况连续记录。
(十一)护理记录没有体现因人施护和因病施护 相同专科的护理记录内容大致相同,只体现出因病施护,而没有体现出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护士的业务水平低,找不到护理的重点;二是护士过多地依赖陪护,没有去亲自观察;三是只遵循疾病的护理常
规,缺乏创新,造成一种疾病的护理记录基本上一致,体现不出病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十三)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简化字缩写字,甚至涂改,刀刮现象,有的语法错误,逻辑混乱,应用非医学术语,口语化表达,随意性大。如心三联、双克、继观、神清。
护理文件书写的原则 总体上要求:客观、准确、及时、完整、连续、合法。内容上要求:
客观性:要求做到:看到什么记什么,做什么记什么,有什么记什么,流水账,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要硬性找问题。不对病人情况进行主观分析,记录患者的客观资料。
准确性:要求数据准确,药物的量,引流液的色量,生命体征的数据均要准确无误。
九、改进措施
(一)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认识,加强自我保护,应定期组织学习机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使护士认识到护理记录单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符号都会成为证据,都代表一份法律责任,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单重要性的认识,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医院和医护人员自己。
(二)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护士长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指导护士如何观察记录督促护士勤巡视,不断深入病房,通过观察,询问收集资料,加强护理记录的内涵。
(三)以护理观察和具体的护理活动为记录重点,护理工作是否尽职尽
责,除病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外,在记录上反映出的就是护理观察是否及时准确,护理措施具体落实的程度。因此,以护理观察和具体的护理活动作为护理的重点不仅符合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而且记录也更为简洁、完整、重点突出。
(四)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根据专科特点规范护理记录单。患者不同,护理重点、观察重点以及重点不同,避免千篇一律,要体现因人施护、因需施护。要密切观察、勤于思考、详实记录。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总结 第8篇
1、一般要求:
①页面清洁,字体工整,表述准确,语句通顺,重点突出,涂改符合要求,无错别字,签全名。
②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完整、使用医学术语,体现专科特点,符合护理常规要求。③危重病人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钟,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处治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
④护理级别书写次数要求记录
一级护理病人1~2记录一次
二级护理病人3~4记录一次
三级护理病人5~6录一次
如遇病情变化或有特殊检查治疗,饮食种类改变随时记 注意:评估时相应时间栏内应记录生命体征
⑤首次护理记录应与当班完成,出院时有小结。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新入院病人应记录:时间、生命体征、入科方式、主诉、症状、体征主要病情等,主要治疗原则、处置情况、护理级别、饮食。
3、危重病人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
钟,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处治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
4、另外:特殊检查(与疾病诊断有直接帮助的)要记录,例如,病理结果示××,胃镜示××,彩超示××,CT示××。
5、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原则上是有护理措施就得有效果评价。
护理措施就是护士按照护理常规要求,为病人采取的有助于减轻病人痛苦,帮助疾病恢复的一种有效的措施。例如:
(1)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褥疮发生。
(2)半坐卧位有利于口腔、颈、胸、腹部手术;心、肺疾患出现呼吸困难(3)发绀后,呼吸衰竭、气胸;
(4)头高位有利于脑出血恢复期,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一般病人)15~30°。(5)平卧位,适用于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胸、腰、椎手术后,疝修(6)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平卧位,患者抬高30~40°等。(7)发烧病人物理降温均属于护理措施。
6、出入液量记录:正常人每天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保持动态平衡,当病人休克、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患有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腹水等疾病时,需记录病人昼夜摄入和排出液量,成为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护士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这项工作。
7、记录内容与要求:
(1)每日摄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记录要准确,病人饮水容器应固定,并测定容量。固体食物应记录其单位数目,如馒头两个,米饭一碗50g等。
(2)每日排出量:包括粪便和尿量。对尿失禁的病人,应给予接尿措施或留置尿管;能自行排尿者,可记录每次尿量,24h计总量。此外对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吸出液、胸腹腔吸出液、呕吐液、伤口渗出液、引流的胆汁等,也应作为排出量加以测量和记录。
8、记录方法: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夜班护士按规定时间(07:00)总结24h的出入液量并用蓝钢笔填写在体温单的专栏内。
护理书写要求及原则(修改后) 第9篇
(一)概念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通过对病人的观察、护理,并将病人动态的变化、心理需求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等,以文字的形式客观地反映在病历中。它不仅为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和诊断依据,而且可作为法律依据。因此,书写好护理记录是至关重要的。
(二)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要求护理记录分一般护理记录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
1.一般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Ⅱ级和无危重医嘱的Ⅰ级护理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别、住院号或ID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2.危重病人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危、病重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药物治疗等病情观察、急救及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3.护理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特别注重护士接触病人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客观病情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描述。
4.护理记录应当使用蓝黑钢笔书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漏项。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时,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应当用原色双线划在错字上,将正确字写在右侧,并签名;一页纸内划错字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新病人入院首次护理记录及护理评估单护士长应在3日内审阅。
5.新入院病人连续3日书写护理记录;Ⅰ级病人每日书写护理记录;Ⅰ级生活照顾者每周记录1次;Ⅱ级重点病人及请假外出、返院病人及时书写记录;凡白天重点交班的病人,夜间必须继续重点观察并书写护理记录,如有特殊变化或病情波动随时记录。
6.住院时间≤2年的Ⅱ级病人护理记录每7-10天记录1次;住院时间>2年的病人,护理记录每月记录1次;如有病情变化或特殊情况及时记录。
7.出院、请假、转院(病区)病人当即记录。
8.病危病人有记24h 出入量医嘱的,将需要记录内容均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9.如无病危、病重医嘱的,需记24 h出入量或每日需多次测生命体征的,均应填写护理记录单上。病危、病重患者有记24h出入量医嘱者,医嘱起始及结束时分别在一般护理记录单上写明记录内容,保持连贯性。
10、凡在住院病人或新入院病人超过3天,病情稳定,无特殊情况,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大便各一次,每周测血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三)精神科护理各项记录要求
1.护理记录
(1)、新病人入院护理记录要求:①填写入院评估表(当班者完成,有些项目一时难以完成的由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及时完成)。②入室时间、陪同者、入室方式(步行进入、捆绑入室、抬入病室等)、生命体征及本次入院原因,主要的病情表现,护理级别和护理要点和三防行为,内容参照Ⅰ级护理记录要求。
(2)新入院病人连续三日护理记录:主要精神症状、躯体症状、三防行为、生活自理情况、服药情况、进食情况、睡眠情况、二便情况等。
(3)请假外出:准确记录请假外出时间、请假原因、何人陪同患者离院,向病人及家属告知请假外出注意事项。
(4)请假返院护理记录要求:返院时间,何人陪同返室,返院时病人的精神症状、入室时接触情况,必要时记录躯体情况等,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5)、Ⅰ级护理记录要求:①精神症状,如言语、思维、行为、情感等表现。特别是有无消极、冲动、出走等情况。②躯体症状,如睡眠、进食、排泄、发热、腹泻、哮喘、压疮等。③自理能力,如生活自理情况等。④特殊情况,如肢体约束、静脉滴注、鼻饲、特殊检查及治疗等护理观察。⑤护理措施及要点。⑥其他。
(6)危重病人护理记录:病人突发病情特殊变化,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吸氧、心电监护、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等,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记24小时出入量,分为:8小时小结(8:00-16:00);24小时总结:(8:00-次日8:00)。
(7)病人出现病情特殊变化护理记录要求:根据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护理记录要求及时记录。特殊长期、临时医嘱,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记录一天,如果病情仍有特殊变化随时记录,停医嘱时再次记录病情情况。
(8)、转院或转科护理记录要求:转院或转科时病人的精神症状和临床表现,转往何处。
(9)转入记录:入室时间,病人精神症状或躯体症状等表现,按照新入院病人的护理记录要求书写。
(10)、出院护理记录要求:出院时间同医嘱一致、由家属办妥手续出院,已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及注意事项;需再次记录由家属陪同实际离院时间。(同体温单记录一致)
(11)、死亡记录:病情变化记录,抢救时间,整个抢救过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记录,死亡时间,尸体料理情况。
2.根据医嘱更改和执行情况的护理书写要求:
(1)、Ⅰ级改Ⅱ级护理记录要求:①时间及遵医嘱改Ⅱ级、护理要点。②改Ⅱ级护理后的表现及护理措施。
(2、)Ⅱ级护理记录要求:①精神症状,如言语、思维、行为、情感等表现。特别是有无消极、冲动、出走等情况。②躯体症状,如睡眠、进食、排泄、发热、腹泻、哮喘、压疮等。③自理能力,如生活自理情况等。④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⑤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⑥针对性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参加集体工娱活动。
(3)、Ⅱ级改Ⅰ级护理记录要求:1)改Ⅰ级原因、时间及遵医嘱改Ⅰ级。2)改Ⅰ级护理后表现及护理措施、护理要点。
(4)、突发事件(无记24h出入量的病危、病重医嘱)护理记录要求:1)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T、P、BP、R)及其他躯体情况。2)抢救中采取的主要急救措施。3)如抢救无效应写明死亡时间。4)记录时间应准确、具体到分钟。
3.体温单记录书写要求
(1)眉栏填写齐全,记录及时、准确、清楚,圆点和连线大小、粗细均匀、清晰。
(2)体温单记录包括姓名科室、页码、姓名、床号、住院号、入院日期、住院天数、入院、出院、请假外出、外出返院的时间和生命体征、大便次数、体重、药物过敏试验的结果。
(3)体温单上应记录病人入室体温(包括新病人入院、外出返院),每日测2次,连续测3天,正常情况下每日测量1次。
(4)发热病人,体温异常无医嘱时也应定时测量,体温≥39.00C者每2h测量1次,38.5~38.90C者每4小时(N2:00、6:00、A10:00、14:00、P18:0022:00)测量1次,体温37.5-38.50C者每日4次(A10:00、14:00、P18:00、22:00),体温37.3~37.50C者每日测量2次,直至连续3天正常,如有医嘱则按医嘱执行。
(5)个别病人病情特殊:医嘱需要监测血压、脉搏、心率,每日测2次(8:00、16:00),每日测3次(8:00、12:00、16:00),按监测时间将监测的结果如实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4)体温单眉栏及血压、心率、大便记录用蓝色签字笔书写;腋温用蓝色叉x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蓝色签字笔连线,物理降温者在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体温并用红色空心圆画在前一体温同一时间上,用红色虚线与前一体温连线;脉搏用红色实心●,并用红色签字笔连线。呼吸用蓝色签字写在相应的时间栏内。
(5)药物过敏者应在每页体温单上记录,凡有药物过敏史者用红色“+”在药物过敏栏内标明何种药物过敏。
(6)入院当日在体温单相应栏内记录病人入室时的血压和体重,以后每周测1次体重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如病人入室时不合作,则由当班护士在病人开始合作日即补上体重。
(7)入院、出院、、转院、死亡分别在41~420C间,用红色签字笔书写相应时间,请假外出、外出返院在35℃以下用蓝色签字笔写上相应的时间;请假返院后的体温绘线与前一次体温之间的不相连。
(8)体温单必须按对应的床号夹在病历牌中,未画完页夹在病历第一页,其余按病历顺序规定放置。
4.医嘱单执行记录书写要求(长期、临时医嘱):
(1)、医嘱执行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因抢救危重病人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提醒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2)、护士及时准确将医嘱输入电脑,并在执行栏内用蓝黑钢笔签全名;执行医嘱时间应为转入电脑时间;即刻医嘱立即完成。
(3)、当班的医嘱由当班的护士核对、执行;上夜班医嘱应由上夜班护士执行下夜班的护士查对,下夜班的医嘱应由下夜班的护士执行由次日的治疗班查对。次日发药班应核对夜间所有医嘱。
(4)、核对者及时认真核对医嘱单的内容与电脑输入医嘱完全一致后方可在核对栏内用蓝黑钢笔签全名。
护理计划单的书写要求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