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气体标准样品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环境气体标准样品(精选3篇)

环境气体标准样品 第1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标准样品,存在问题

当标准样品应用在环境监测当中时,由于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考虑到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标准样品中不稳定因素对于环境监测结果造成的巨大影响,除了降低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之外,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就需要我们对标准样品当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将问题解决。

1 环境监测的概念

所谓环境监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专业的测定,进而确定当前生态环境的质量,其中关键的因素指标有空气污染程度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等等。

1.1 环境监测的内容

在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使用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几种包括生态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等几种方法。人们通过运用这几种监测方法来收集与环境变化的趋势和程度相关的信息资料,然后按照原本设定的监测计划,对监测的样品进行采集与保存,接着运用处理样品的相关技术完成初步的判断,综合评价监测样品的数据结构。

1.2 环境监测的发展历史

分析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历史的漫长,从最开始的被动监测,逐渐发展成为主动监测,再到现在对环境进行的监督监测,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2 标准样品的内涵

标准样品,也可以被称为标准物质,作为标准存在的另外一种形式,它同文字的标准一起构成了标准形态。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按照标准的精确度及其精确度确定的某一种化学特性值或物理特性值。也或者是在组分含量经过一定的时间跨度之后,具备可接受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且在其组成和特性中与环境样品非常接近的一种物质。在我国目前环境监测的化学计量研究领域,通常将标准物质分成两种:一种是根据工作标准制作的标准曲线及溶液,另外一种标准物质则被用来控制质量,也被称为标准样品,对于这一种标准物质而言一般都具有保证值和不确定值。在监测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对测定人员得出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看其有没有在不确定度的范围之内,进而判断测定结果真实与否。

标准样品的特点有很多,除了自身独有的稳定性以及均匀性之外,还具有准确的特性值,这三种特性致使标准样品具备了标准性、已知性和参照性的具体效能。作为具备参照性能的标准样品,可以和未知的测量样品一起进行同步的测试,达到控制及监测的作用。作为具有检校性能的标准样品,可以检验、检析的方法以及和仪器相关的准确和可靠的程度。由此可得,在环境监测的流程当中,标准样品的作用有很多,它可以被用来检验分析方法、测定仪器的性能、考核检测分析人员的操作水平等。此外,环境监测中的质控样品也属于此类标准样品。

3 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当今的环境监测工作而言,环境的标准样品具备了很多优点,包括便捷性、准确性以及权威性等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监测、各种分析测试方法的评价、能力的验证以及质量的控制等技术检测环节当中。尽管如此,在其发展中依然有一些相关问题的存在,除了在供应商方面的特征值、基体种类、经济时效性和供应能力方面同实际需求直接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客户的理解方面同实际应用之间也有误区和差距的存在,对于这些相关的问题一定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说在控制质量时一味地依赖标准样品、在使用标准样品的过程中违反了规定的要求、盲目地使用标准样品的特性值范围等等。以上这些相关问题经过整理分析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泛标样”过度的倾向

所谓“泛标样”过渡的倾向,指的是对于标准样品的优势进行过分地强调,对于标准样品的劣势则进行忽略,由此造成对标准样品的过度依赖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某些测试中通常都会直接用标准的水样来取代基准试剂配制而成的标准溶液,或者直接用标准样品进行标准溶液的配取,人们通常都会将这些习惯性的方法当成是最为准确和标准的方法,有的甚至在所有的质量控制中都采用标准样品,在所有的操作考核中也用标准样品来进行。以上这些行为都带有不可取的盲目性特征。

3.2 标准样品特征值的误区

所谓标准样品特征值的误区,指的就是对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有着错误的理解,并由此导致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种行为的典型表现就是,在用标准样品考核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采用打靶计分的方法,依据标准值的远近度对测定的结果进行打分,一旦结果不在标准样品规定的浓度范围内,都判定该考核结果为零分或者不及格。

3.3 标准样品前期处理环节的忽视

在一些标准样品和自然样品的监测处理过程中,有不一致情况的存在,比如说对于当今红外分光广度法来测定油曲项目而言,质控标准样品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稀释并测量,但是自然样品加入了前期的处理步骤,经历了酸化、萃取以及去水的步骤环节。尽管质控标准样品在测油仪的测定中起主要作用,但是在前期操作的处理过程中其操作人员并没有对任何一个操作水平进行检验。在接下来检测环境的过程中,标准样品的质量控制检验的是样品整个的分析过程,除了仪器的正常使用情况以外,同时还包含了各个不同阶段操作人员实际的操作水平。然而在石油类的相关监测过程中,监测之前的处理步骤是项目测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在影响测定结果的若干因素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有产生于这个环节。从这些方面足以让大家意识到对于石油类的标准样品而言,在其分析和测定的全过程中并不能够起到质量控制的作用。

3.4 采样环节的纰漏

在当今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对标准样品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室内的分析,相对于室外工作比如说采样而言,质量控制并没有得到良好地实施,但是作为整个分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在采样的过程中没有收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那么由此得出的数据结果也不具备实际的参考价值。因为在使用精密仪器进行数据分析的全部过程当中,采样环节至关重要,一旦采集的样品存有任何纰漏,都无法保证样品测定数据的代表性,进而导致环境监测的作用效果得不到发挥。

4 结语

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纵向推进的过程中,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的各个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标准样品具备权威性与准确性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受到本身若干不确定因素及存在的误区,对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针对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我们一定要进行综合地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完成问题的及时处理,降低标准样品对环境监测结果的误导,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涛.基层环境监测机构对于环境标准样品的管理和使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和经济,2011,21(23):184-185.

[2]李洪.浅析环境监测中质控标准样品的特性和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234.

[3]谢夏青,宋国强.浅析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12,27(4):1-3+18.

[4]王勇.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要点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3):229.

环境气体标准样品 第2篇

关键词:标准样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1 标准样品的选择

1.1 根据样品物质结构组成选择

标准样品的选择, 首先选择出标准样品的基体, 选择基本通过待测样品。通过相关的规定基体的选择挑选直接用待测样品或与其物理、化学组成相似的物质。如果基体选择不正确, 不与待测物质性质相近, 就会引起基体效应, 造成系统误差。通关有关显示, 比如微量及超微量分析, 基体效应是系统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基体物理、化学的组成与被测样品的接近程度, 可以得到标准样品的分类, 分为基体标准样品、模拟标准样品和标准样品。

1.2 根据待测物的组成成分的浓度选择

标准样品的选择可以根据待测物体成分的浓度水平来进行选择。由于所需物质性质的不确定性, 应当选择与待测样品浓度相近的样品。可以根据样品浓度水平接近方法得到定量上限和定量下限两种标准样品。

1.3 根据测量工作的准确度

工作种类的不同, 要求条件也不同, 对工作的准确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工作条件精度的条件要求, 可以选择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比如研究分析标准物质时, 基本选择为国家一级标准物、实验室进行精密的实验时, 标准物质的选择为二级标准样品, 或者工作标准物质。

2 环境检测

2.1 方法的创新和确认

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 无论是引用新的方法, 或者是改变检测方法当中某些环节或技术参数。都要尽心检查完善, 必须得到可靠认证, 在认证方法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验证。验证的方法是运用标准物品模拟实际样品, 对影响检测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比如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中, 有一些不同因素导致实验不能顺利进行, 就要随机应变, 比如对于氯化物含量高于1000mg/L的样品, 数据不符合实验, 就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 模拟实际样品继续进行实验研究。

2.2 实验室“空白”样品的引用

有些实验中, 需要空白基体代替实际样品进行实验, 此时称为空白实验室。空白实验就是用空白基体替实际, 其他的试剂与操作步骤不发生改变的过程。在实验中, 土壤, 淡水, 空气, 固废等物质等环境标准物质, 可以看成是一种理想的而且是配置好的空白加标样品。实验中还用到空白试验回收率, 是通过以证书给定标准或者取样先计算出实际的加标量, 再由加标量计算出实际的加标回收率。

2.3 出限方法

检出限也就是根据规定的方法, 在给定置信区间的范围内, 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按照规定处理, 一般加标的浓度是分析出数据的三到五倍, 特殊情况, 按照规定处理。同时, 检出的结果也有要求, 必须不超过加标量, 待测物的加标回收率一般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一百五十, 否则测定的结果, 是错误的也就是无效结果。

2.4 曲线的校准

曲线的校准的是描述待测物浓度与相应实验仪器所得结果的数据直接的定量关系, 当然待测物浓度也可以是带测量。由于条件的限制, 比如标经济条件, 准物质的有效期限, 低浓度标准样品的保存期等, 实验过程中, 自行配置的标准溶液的首先来校准曲线, 对两种溶液进行实验。做出差异数据, 若没有显著差异, 才可以使用本实验配置的标准溶液来进行绘制校准容易, 这样才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度。

2.5 准确度的控制

准确度是根据通过特定程序计算出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假定值或公认真值, 通过比较得到的符合度。在实验中会出现一些因素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准确度达不到标准, 此时就需要采取以下方法, 来进行数据的校准。比如一些大型仪器的测定中, 样品连续测定时, 由于温度, 湿度等各种因素会影响机器的稳定性, 此时, 机器读取的数据就会发生一定的漂移, 造成数据的不准确。在测定的过程中, 很难判断是样品数据发生了变化, 还是测量数据由于机器稳定造成数据的漂移, 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需要用一个标准样品作为参考对象, 来考证机器的稳定性。在测标准样品时, 要注意, 一定要以一定的时间间隔, 重复测定标准样品。分析得到的结果, 得到检测仪器在检测中是否失去稳定性, 是否发生变化。

2.6 精密度的控制

精密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精密度就是在一个样品的基础上重复测试的数据所得到的对比结果, 他直接显示出测量过程中的数据误差。如果测量数据的差数值大, 也就是精密度大, 则说明实验过程中出现随机误差机率大。同时, 也可能是样品的质量影响了精密度, 所以, 实验者一定要在采样前, 着手调查采样环境, 再检查分析整个检测过程, 找出数据偏差的原因。

3 使用标准样品的注意情况

3.1 选择性的使用

标准样品有量值准确, 使用方便的特点, 但是也有局限性。他是检测质量保证的方法之一, 但不是唯一。选择标准样品时, 要根据具体的监测和质控工作对准确度的要求, 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同时也要配合其他质控方法, 做到更加完美的质量检测。

3.2 按规定条件使用

标准样品是按照一定的条件下得到的, 并不能确定他与实际所需样品的条件相符合, 所以检测者一定要认真完成, 以免造成任务失败。比如环境保护部门的编号为201727的有证氯化物CERM, 他的规格为10.00毫升标准样品定容到250.0毫升溶液, 浓度标准值为3.00毫克每升, 不确定度为0.18毫克每升, 此时将他定容到1000毫升溶液中, 不确定度就不是0.18毫克每升。

3.3 要了解标准样品的特性值

标样品的取值不是一至相同的, 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的赋值方法基本不同。所以在选用标准物质时, 要全面理解他的特性, 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正确的选用, 做到科学的应用。

4 总结

环境气体标准样品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标准样品,问题,解决

现阶段我国检测环境的时候, 以标准样品为主, 而且应用的比较广。我国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作在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 而且环境质量检测体系也在完善。在保护环境的时候, 采用环境检测的方式已经成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工作, 标准样品影响着检测的结果, 尽管在环境检测中加入了标准样品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但是还是要注意检测的质量, 同时统一检测的标准。

1 环境监测的概念

1.1 环境监测的内容

环境监测一般是通过利用化学监测、物理检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的方法对所接受的任务进行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 并设计监测计划, 对监测样品进行采集、运输和保存, 对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后进行测试, 对测试的数据经过处理后给出综合评价, 以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污染成分。

1.2 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

环境监测由一开始的被动监测阶段发展到后来的主动监测阶段, 再到目前的自动监测阶段。被动监测阶段主要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污染事故进行调查监测, 主动监测阶段是对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的监测, 而目前的自动监测则是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

2 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2.1 标准样品的概念

对于标准样品, 其定义为:标准样品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的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 可以用来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和给材料赋值。同时, 在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有关标准分析试验方法中规定, 凡需要标准样品配合才能确保这些技术标准应用效果在不同时间、空间的一致性时, 都应规定研制和使用相应的标准样品。

2.2 环境监测中标准样品的作用

环境监测中的多个环节都需要用到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的使用才能够保证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五点:第一点, 标准样品可以作为校准标准;第二点, 标准样品可以作为评价标准;第三点, 标准样品可以作为工作标准;第四点, 标准样品可以作为仲裁标准;第五点, 标准样品可以作为质量保证标准。

3 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1“泛标样”

“泛标样”是使用标准样品出现较多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标准样品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单纯的认为标准样品有准确性, 而且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着重强调标准样品的优点, 却没有意识到样品可能存在的局限性。由于过度的信任样品, 对样品产生了依赖感。现在很多的用户纷纷使用标准溶液, 而这个溶液是由最基本的试剂调制成的, 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试剂更有准确性, 但是事实上其还是具有不确定性。而在检测的时候, 如果不改变检测计划, 最终得出的检测结果会有较大偏差。因此在检测的时候, 要按照计划进行, 以免出现误差。

3.2 标样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

环境标准样品的优点是相对一般的样品而言的, 不是绝对的, 其特性值存在着不确定性, 会有所浮动, 但是有的用户确过分的相信它, 比如说, 在用标准样品进行质控考核时, 监控人员的评定方法是采取打靶计分方法, 评定标准是按测试结果离“靶心”的远近程度来判断的, “靶心”为标准值, 而给定的标准浓度范围为靶环, 假如测定的结果不在靶子的范围内, 则判定为不合格, 但事实证明, 用此种方法来判定环境质量的合格与否是缺少依据的, 此种方法有待改进。

3.3 解决措施

在分析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可以知道, 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对与环境标准样品了解的不深, 而且人们对于标准样品的特征值不清楚。因为对其了解不够, 就不能准确的使用标准样品。从而影响检测的效果。而且加深对标准样品的理解上, 我们可以做到一下几点。

3.3.1 对标准样品的使用要有选择性。标准样品尽管有一定的标准性, 但是不是绝对的, 因此其具有局限性。在保证检测质量的时候, 要使用标准样品, 但是这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在实际的检测中可以使用多种的质量控制方式, 但是无论哪种质量控制方式都要有具体的要求。采用多种的方式控制质量主要是希望不再单一的依靠标准样品, 同时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如果是测量普通样品的质量可以采用标准溶液的方式。现阶段使用标准溶液检测的也较多。

3.3.2 对标准样品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标准样品是不确定的, 在确定标准样品的特性值的时候要根据特殊的规定。标准样品的不确定表现在不同的环境下其特性值是变化的。因此在使用标准样品的时候, 要按照具体的规定。

3.3.3 加深对标准样品特性值的了解。在确定标准样品的赋值上面, 如果是不同的级别的结构确定的赋值是不同的, 即使是相同的级别的结构也可能有不同的赋值。因为机构的测试方法有较大的差异。一部分机构在赋值的时候, 采用的是直接配置的方法, 而一部分机构则是分析测试。还有一些机构采用的是多次测定最终计算出一个平均值的方法。因此在确定标准值的特性值上要掌握多种的方法, 不能只使用一种, 以免使测试有偏差。

3.3.4 加强对标准样品特性值范围的合理运用。在实际的测定中, 标准样品的特性值与环境检测可能有出入, 这是因为一些标准样品所具有的特性值很窄, 而且一些地方的检测要求比较宽松, 如果在较为宽松的地方采用的是统一个标准, 那么检测的结果就有偏差。因此在确定标准值范围的时候,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在特殊的地方, 就要适当的放宽数值的范围, 以免确定的范围不符合实际。

3.3.5 慎重评价标准样品特性值范围内测定的结果。在对标准样品特性值评价的时候, 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因为特性值并不是相同的, 甚至是有很大的差异, 而在评价的时候不能因为差异大就认为特性值有误, 相反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 通过综合所有的结果可知得出一个标准并且中肯的评价。例如检测人员在统计分数的时候, 就要在实际情况下统计, 这样才能保证统计的准确。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环境监测中所采取得标准样品相对来说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 但本身也是存在着一些不定的变化因素, 有可能给测试的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此, 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时要多方面考虑, 给予合理科学的评价, 创建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周梦玲, 文建辉.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在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 (4) .

[2]宋国强, 谢夏青.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几点问题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 2011, 27 (4) .

环境气体标准样品

环境气体标准样品(精选3篇)环境气体标准样品 第1篇关键词:环境监测,标准样品,存在问题当标准样品应用在环境监测当中时,由于一些不稳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