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精选6篇)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工作正式开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订的工作方案,创作教学模式和观念的过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

2、启发学生理解欧洲音乐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老师画的是什么?(国旗)是哪个国家的?

(师提示枫叶国旗,枫树是这个国家的国树,这个国家有枫叶之国得美誉。多媒体课件展示加拿大风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正确答案——加拿大)

简介加拿大:

(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风景非常优美。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红河谷》,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

2、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师:现在我们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

师: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次强、弱)

师:最后一拍是弱拍,这首歌曲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在小节线的左侧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节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个完全小节,这叫弱起小节。

师:让我们用弱起的感觉“啦”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大家模唱的不错,下面我们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跟着音乐来演唱这首歌曲。

4、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稍快或稍慢)

师: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

师总结: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5、师:《红河谷》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现在我们一起带着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用中速、抒情地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创造表现

1、师:通过学习《红河谷》这首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期待着世界各国朋友的光临。那么我们就用当地语言英语来演唱一下歌曲。

2、拓展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加拿大民歌,欣赏的墨西哥的民歌,那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歌,好吗?

四、课堂小结

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家园,报效祖国!今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歌曲《红河谷》,感受加拿大民歌的艺术魅力,体会北美音乐艺术之美。

【过程与方法】

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感受、体验、创造等方法,感受歌曲中的热情、欢快,并提高音乐表现、实践与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

熟悉并能准确演唱弱起小节,能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熟悉并能准确演唱弱起小节,感受北美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分别播放几首歌曲的片段,一起猜歌曲的歌名并分别对应说出地区:

《剪羊毛》——澳大利亚

《桑塔·露琪亚》——意大利

2、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二)感知歌曲

1、播放歌曲《红河谷》音频,通过出听熟悉歌曲旋律,并思考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的速度、节拍又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歌曲录音,听辨歌曲的结构。(划分歌曲的乐段:两部分)

(三)学唱歌曲

发声练习: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健康用嗓。

1、分乐段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

(1)结合音乐,观察谱例分析第一小节和其他小节有什么不同?

(2)回顾弱起小节知识。

(3)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①老师弹奏A段旋律,学生跟随伴奏轻声模唱或视唱。

②在哼唱过程中,了解A段音乐的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有几个乐句组成?典型节奏有哪些?乐句间的旋律有何特点?)

学生试着跟随伴奏加入歌词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乐段。

(4)自主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

①视唱歌曲旋律,对比分析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旋律的异同。

②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加入歌词完整演唱。

2、表现歌曲

(1)分组演唱歌曲,加深歌曲印象,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2)竞赛演唱歌曲,巩固新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并在熟练演唱歌曲之后,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四)巩固提升

1、为歌曲配上打击节奏,并跟随录音进行演奏。

2、小组展示,学生互评。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红河谷》,感受了来自加拿大的民歌风格。课后希望大家能够搜集我国的民间歌曲与之前学过的世界各地的民间歌曲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之处,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 第2篇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七年级第四单元《美洲乐声》这一主题中的一首合唱歌曲。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二、学生情况分析

《红河谷》是一首外国民歌。描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的情景。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三、新学方法

聆听,学唱、表现法

聆听歌曲,对歌曲的优美旋律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激情的学唱歌曲,并愿意用圆润的歌声表现自己。

四、拓展环节

欣赏、讨论法

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通过对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及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合唱的艺术,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五、多媒体准备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音乐知识与学生活动相结合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红河谷》音响资料、教师弹唱《红河谷》、合唱歌曲<杨鸿年童声合唱视频>《八骏赞》音响资料

六、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2.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聆听感悟等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并结合所学提高自己演唱水平。

4、初步感受欧州移民的音乐特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红河谷》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

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2、在歌唱中进行尝试合唱练习,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提问,请各学习小组组长或派代表简述预习的音乐内容(所属国家、拍好、情绪等)

2、教师播放多媒体简单介绍加拿大的概况

3。老师介绍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今天我们也来亲自体验一下合唱的艺术魅力。

(二)新授

1. 发声练习

4/4 1 ︱3 ︱5 ‖

1 ︱5 ︱1 ‖

合唱练习

(先单条练习,再进行合唱练习)

边唱边提示互相倾听别的同学的声音,在歌声中慢慢体会

2.初步聆听

(1)聆听歌曲《红河谷》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歌曲的演唱情绪、速度。

说一说歌词描写了什么?

(2)集体读歌词

老师总结: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流传于加拿大以及北美洲红河一带,红河因河水中含有红褐色的土而得名,整首歌曲表现了移居北美洲红河一带的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2、学唱歌曲

(1)再次聆听歌曲

学生可以小声跟唱

(2)师带领唱

强调弱起开始 ,学生小声跟唱

(3)读节奏

XX︱X XX X XX ︱X X 。 XO‖

老师讲解连音线处的打法。反复练习读,边读边打。

(4)指导唱曲谱

(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提醒唱歌姿势

3、进行二声部训,学唱歌曲低声部

(1)师带领学生唱谱

(2)用“lu”唱旋律

(3)全体学生唱低声部

(4)二声部合唱尝试练习

4、完整演唱二声部歌曲

(三)扩展

欣赏合唱歌曲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1.聆听合唱歌曲(杨鸿年的童声合唱)《八骏赞》,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合唱魅力,

2、小组活动,思考:为什么别人唱的那么好听?我们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3、我们再来唱一唱《红河谷》的两个声部,边唱边认真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加拿大合唱歌曲《红河谷》,感受了欧洲移民的音乐特点,同时也亲自感受了合唱的艺术魅力,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合唱练习。(在音乐中结束这节课)

课后反思: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 第3篇

今年是云南省各州、市自主命制中考试题的第二年, 为保证平稳过渡, 红河州中考英语试卷的题型结构与云南省近几年的中考题基本吻合, 全卷由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四部分组成, 满分120分, 考试限时120分钟。

笔者认为, 2011年红河州中考英语试题切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生的实际, 面向全体学生, 以《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为标准, 以《2011年云南省高中 (中专) 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英语》为依据, 紧扣初中英语教材, 针对学生英语“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试, 体现新课程理念, 体现时代特征;全卷无偏题怪题, 具选拔和评价功能, 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二、试题讲评

第一部分

听力 (共四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

听句子, 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关的图画。每个句子听两遍。 (共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5分)

1.

(录音材料:My father bought a pair of sports shoes for me yesterday.答案为B。)

2.

(录音材料: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in my free time.答案为A。)

3.

(录音材料:Look!The boy is eating his breakfast.答案为C。)

4

(录音材料:Lucy often plays with her dog after school.答案为A。)

5.

(录音材料:The students go to plant trees every spring.答案为B。)

【讲评】五题均设置A, B, C三个备选答案, 这是激发考生兴趣的题目;每幅图画内容都与考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题目要求不高, 区分度较低。

第二节

听句子, 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语。每个句子听两遍。 (共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5分)

6.A.It doesn’t matter.B.I’m OK.

C.Sorry, I won’t.

(录音材料: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tomorrow, Jimmy.说明Jimmy今天迟到了。Jimmy应先表示道歉, 再表态说:“明天不会迟到了。”答案为C。)

7.A.Yes, you can.B.Yes, sure.

C.No, thanks.

(录音材料:Could you please take out the trash, Kate?委婉祈使句。答案为B。)

8.A.Thank you.B.Not at all.

C.Good luck.

(录音材料:I hope you will be better soon.说话者希望对方尽快恢复健康, 听话人表示感谢。答案为A。)

9.A.It’s my pleasure.B.No, I can’t.

C.Yes, please.

(录音材料:Would you like some vegetables?说话者询问对方是否想要吃些蔬菜, 听话人作肯定回答。答案为C。)

1 0. A.OK.Let’s go.B.I like it very much.

C.It begins at 7:30 p.m.

(录音材料: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new book?答案为B。)

【讲评】各题均给出三个备选答案, 旨在考查考生在生活、学习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符合语言交际规律和新课改理念。

第三节

听对话, 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正确选项, 每段对话听两遍。 (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0分)

听第一段对话, 回答第11~12小题。录音材料是:

W:Hello, I’m a reporter from Honghe TV station.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M:Sure.

W:How many hours do you spend on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M:About two hours.

W: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M:I usually walk to school, but I take a bus to school on rainy days.

W:That’s all.Thank you!

1 1. What does the woman do? (该题答案为B。)

A.A teacher.B.A reporter.

C.A waiter.

1 2. How does the boy usually get to school? (该题答案为A。)

A.On foot.B.By bus.C.By bike.

听第二段对话, 回答第13~14小题。录音材料是:

W:Good evening!Can I help you?

M:Yes, I’d like a room for a week.

W:A room for a week?Um...You can live in Room 418.Here is the key.

M:By the way, do you have hot water in the room?I need to take a shower every night.

W:Yes.You can take a shower at any time of a day.

M:I’ve got it.Thank you.

1 3. How long will the man stay at the hotel? (该题答案为C。)

A.Three days.B.Five days.

C.Seven days.

1 4. Can the man take a shower in his room? (该题答案为A。)

A.Yes, he can.B.No, he can’t.

C.Sorry, I don’t know.

听第三段对话, 回答第15~17小题。录音材料是:

M:What’s wrong with you, Li Mei?You look unhappy.

W:I watched a TV program last night.It’s about a boy named Wang Gang.He is too poor to go to school.So I feel very sad for him.

M:Maybe we can do something for him.

W:That’s a good idea.But what can we do?

M:We can tell our classmates about his story and ask them to raise money for him.

W:And we can also buy some books and pens for him.

M:Great!Let’s go.

1 5. What did Li Mei do last night? (该题答案为B。)

A.She played computer games.

B.She watched TV.

C.She studied for a maths test.

16.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Wang Gang? (该题答案为C。)

A.He has no parents.

B.He is badly ill.

C.He has no money to go to school.

17.What can they do for Wang Gang? (该题答案为A。)

A.To raise money for him.

B.To go to see him in the hospital.

C.To give him a call to encourage him.

听第四段对话, 回答第18~20小题。录音材料是:

W:What can I do for you, Sir?

M:I want to buy a backpack for my son.

W:We have many backpacks here.Please have a look at the black one.

M:It looks nice.How much is it?

W:It’s 50 yuan.

M:It’s too expensive.Can you show me a cheaper one?

W:How about the blue one?It’s only 30 yuan.

M:Oh, it’s pretty good.I’ll take it.Here is the money.

18.Where are they talking? (该题答案为A。)

A.At a shop.B.At home.

C.At a restaurant.

19.What did the man buy at last? (该题答案为C。)

A.A black backpack.B.A blue pencil.

C.A blue backpack.

20.How much did the man pay? (该题答案为A。)

A.30 yuan.B.40 yuan.C.50 yuan.

【讲评】该部分涉及采访、预订房间、筹款助学、购物几个方面的内容, 话题贴近考生生活实际, 内容由浅入深, 语言环境设置得自然生动, 层层递进;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同时考查考生判断、推理及理解能力。考生得分集中在7~8分之间。笔者认为这是听力考试的精华部分, 初中英语教学应重视此题型的训练, 并不断加强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推理、判断等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听短文, 完成下列信息表格, 短文听两遍。 (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10分)

(录音材料:Hi, everyone!My name is Mike.Playing basketball is my hobby.I began to play it when I was seven years old.Since then, I’ve been playing basketball for nine years.Now I’m good at it and doing sports keeps me healthy.My father gave me the first basketball on my seventh birthday.I love it very much.From then on, I’ve been collecting basketballs.Now I have 12 of them.I put them under my bed.I 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My favourite player is Yao Ming.And I want to be a professional player like him in the future.)

21.A.playing basketballB.singing

C.playing chess (答案为A。)

22.A.7B.8C.9 (答案为A。)

23.A.His uncle B.His friend

C.His father (答案为C。)

24.A.on his bedB.under his bed

C.in the box (答案为B。)

25.A.a singer B.an actor

C.a player (答案为C。)

【讲评】本部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 并以书面形式反映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分集中在8~10分之间。短文主要谈论兴趣和爱好, 学生对该类型的内容较熟悉, 普遍得分较高。

2011年, 红河州中考考生39838人, 根据随机抽样500份试卷分析, 最高分为120分, 最低分为19分, 本大题平均分22.40。听力部分之所以只得到应得分数的74.6%, 是因为在日常教学中语音基础知识得不到重视, 学生对连读, 失去爆破, 升调, 降调, 音的同化, 重音, 单词在句子中的强读、弱读等不了解, 也很少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所致。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三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词语释义。选出与句中画线部分意义最接近的解释 (共5小题, 满分5分)

试题 (略)

【讲评】26、27、28、29、30题均考查考生对所学词汇意义的区别。

第二节

单项填空 (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31.There is______80-year-old woman in our neighborhood.She always takes______umbrella with her when she goes out.

A.a;aB.a;anC.an;aD.an;an

(考查不定冠词的用法, 建议师生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务必掌握“元音字母”与“元音音素”之间的概念区别, 并准确掌握不定冠词的用法。)

32.______friendship, one can’t be happy although he is rich enough.

A.HasB.WithC.WithoutD.Of

(该题题干设置巧妙, 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33.This racket is______, and that ping-pong bat belongs to______.

A.mine;hers B.mine;her

C.my;hers D.my;her

(本题得分率较低, 考查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区别, 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之一;不少考生受汉语的影响, 对英语中的人称代词的性、数、格的理解、掌握不够, 混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34.Mom, the Chinese medicine tastes______.But, dear, it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A.good B.well C.terribly D.terrible

(考查系动词后跟形容词及构词法知识。)

35.Which country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first, Switzerland or Germany?

______is OK.I really don’t mind.

A.NeitherB.BothC.EitherD.None

(考查不定代词neither, both, either, none的用法区别。)

36.The test is______easy.All the students can pass it.

A.too many B.many too

C.too much D.much too

(本题考查副词词组修饰形容词。)

37.Shall we go to see the movie Kung Fu Panda 2 tonight?

______It’s an excellent movie.

A.Why not?B.I agree with you.

C.You are lucky.D.No, I don’t.

(考查考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8.The koala bear is a kind of animal______can be found only in Australia.

A.whomB.whoseC.whichD.where

(本题得分率较低, 考查考生对定语从句中先行词的选择和用法, 但多数考生掌握不好。定语从句中先行词的选择和用法既体现了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又为高中英语教学做好铺垫。)

39.I haven’t seen Sally for three days.Is she ill?

______.Her mother told me that she was in hospital.

A.I am afraid soB.I hope not

C.I don’t expect D.I am afraid not

(考查考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40.There are so many personal cars now.______is difficult to find a place to park in the city.

A.It B.Those C.That D.This

(考查it作形式主语的用法。)

41.Lisa can hardly use chopsticks, ______?

A.can’t she B.can she

C.does sheD.doesn’t she

(考查附加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很多考生选错答案, 问题就在于对频度副词hardly的词义不理解, 对附加疑问句的构成形式不掌握等原因所致。)

42.We should read English for______twenty minutes every day.

A.at first B.at last C.at least D.in fact

(考查词组的区别、用法。)

43.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______.

A.I like pop music

B.Sorry, I’ll turn it down right now

C.Yes, please

D.It’s a good idea

(考查考生口语交际能力, 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4.My uncle bought me a new MP4, but I don’t know______.

Well, let’s read the instructions.

A.what to use B.which one to use

C.when to use it D.how to use it

(考查不定式短语“疑问词+to do”作宾语的用法。)

45.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 you should keep calm and go to an open area______.

A.as quick as possibleB.as quickly as possible

C.as slowly as possible D.as quick as you can

(该题具有教育意义。出题者目的明确, 思路清晰, 旨在考查考生对as...as之间加进形容词或副词的用法的掌握情况。)

46.I’m leaving for Hong Kong to visit Disneyland in two days.

______.

A.Well doneB.I hope so

C.Have a good trip D.Congratulations

(考查考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47.You shouldn’t______your hope.Everything will be better.

A.give upB.get upC.put upD.set up

(考查考生对词组的辨别能力, 具有教育性、鼓舞性和知识性。)

48.I lost my new e-dictionary on my way to school yesterday.

______You must be careful next time.

A.Take care!B.Look out!

C.Sounds great!D.Sorry to hear that!

(考查考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49.Where is your mother now?

______.

A.She was in the bathroom

B.She was exercising in the garden

C.She is cooking in the kitchen

D.She has cleaned the bedroom

(考查考生对时态的判断能力。)

50.Paul, I hear you just bought a very expensive camera.I want to know______.

Oh, in Japan.

A.how much it costs

B.where you bought it

C.which country is it made in

D.when did you buy it

(考查宾语从句中时态、语序及引导词的用法区别。)

【讲评】考生的得分集中在13至15分之间。该题型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广度;集中考查交际用语, 突出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性, 选题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考生答题情况良好。

考查的语法项目有:不定冠词、物主代词、定语从句、it做形式主语、附加疑问句、宾语从句等。

第三节

完形填空 (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能填入空白处的正确答案。

On June 4, 2011, Li Na, a Chinese woman tennis player, became 51 woman of China, or even of Asia, to win the tennis championship of French Open, 2011.

When the Chinese 52 red flag rose high above the tennis court in Paris, and when our national anthem (国歌) sang, 53 Chinese people were wild with joy.We were so excited, not only because Li Na won the championship, 54because she won the respect (尊重) for the Chinese from the world!

For years, the 55 had won almost all the championships.Most people believed that it was quite 56 for a Chinese to get this honor (荣誉) , but Li Na made it!

Li Na has 57 .Her success does not come from“good 58 ”.It does come from her hard work, her confidence and her strong determination (决心) .Her success clearly 59 us that there is 60 impossible in the world if we put our heart into it.

51.A.a firstB.the firstC.lastD.the last

(考查序数词之前加定冠词的用法。)

52.A.five-starsB.five star

C.five-star D.five stars

(在语境中考查构词法。)

53.A.thousand ofB.thousands

C.a thousand D.thousands of

(考查常用词thousand的多种用法。)

54.A.andB.orC.soD.but also

(考查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词组not only...but also的用法。)

55.A.Europeans B.AsiansC.Africans D.Chinese

(在语境中考查国名、国人。)

56.A.possible B.impossible C.sureD.right

(考查考生词义辨析的能力。)

57.A.succeededB.failed C.been tired D.beaten

(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的能力。)

58.A.luckyB.luckC.newsD.time

(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的能力。)

59.A.speaksB.showC.tellsD.talks

(考查speak、tell、talk的用法区别。)

60.A.nothingB.anything

C.somethingD.everything

(考查“否定的否定成为肯定”的表达。)

【讲评】此题型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在所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 既考查了考生对词语搭配、习惯用法、语句结构的掌握情况, 又考查了考生对语篇整体理解和对上下文的逻辑推理能力。文章讲述了中国网球运动员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获得冠军的事迹, 选材新颖, 时效性强, 对考生具有启示、教育及鼓舞意义。其中第55题, 考生得分率较低, 原因是部分考生不关心新闻报道, 知识面狭窄, 对具有针对性的题目束手无策, 因此丢分。该部分反映当前热点新闻内容, 是考生比较熟悉的题材, 容易理解, 大部分考生普遍能答对5~7个题。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分为三篇。

A

A singer studied under a strict teacher who asked him to practice singing the same song day after day, month after month.The teacher didn’t let him practice any other song.

Finally, the young man couldn’t stand it and ran off to look for another job.

One night, he stopped at a hotel and found that there was a singing contest going on.He decided to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and, of course, sang the same song as he learnt from his teacher.When he had finished, the judges (评委) of the contest thought he sang very well and they didn’t believe he was a beginner in singing.

“Tell me, ”one of the judges said, “Who taught you?He must be a great teacher.”

The young man realized his teacher was right and he truly understood Practice Makes Perfect!

Later, the young man became a great singer.

根据短文内容, 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空格内填“T”, 错误的填“F”。 (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10分)

61.The young man has learnt many songs from his teacher.

62.He left his teacher because he felt bored.

63.The young man took part in the singing contest by chance.

64.The judges thought the young singer was a beginner in singing at first.

65.The teacher was really good at teaching.

(该篇材料讲述了一位歌手在严师的要求下反复练习唱同一首歌曲, 最终成为歌唱家的故事, 说明:“Practice Makes Perfect! (实践出真知) ”的道理;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材料之后判断五个陈述句的正误。该篇短文对考生具有教育、鼓舞作用。命题思路清晰, 难易适中, 符合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其中第62题出错率高, 主要是考生对文中的“couldn’t stand it”不理解, 更不会与题目中的“felt bored”联系起来考虑而导致出错。)

B

Recently China is developing very fast.It attracts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America.More and more American students, parents, educators, and businessmen have com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and are interested in studying Chinese.As a result, they are hoping to learn Chinese though they may face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it.

There were only 250 schools offering Chinese classes in America in 2005.Today more than 700schools are offering Chinese classes, and 4, 500 schools are planning to do so.This is an important time in America.Americans need to deal with the world and try to understand China better.They want to do more business with China.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language learning, the biggest problem for Americans in learning Chinese is that America needs more Chinese teachers who can teach Chinese in the USA.

John M.Huntsman, governor (州长) of Utah said, “While math and science are main subjects, language learning is going to be an important part in education.Next year 82 schools will offer Chinese classes to6, 000 students in our state.”

根据短文内容, 选择正确答案, 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 (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10分)

66.Why do so many Americans study Chinese?Because______.

A.Chinese is widely used by actors all over the world

B.many Chinese are learning English

C.America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now

D.China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now

67.We know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______.

A.how Americans are learning Chinese

B.when Americans are learning Chinese

C.more schools are offering Chinese classes in the USA

D.China offers more Chinese classes in the USA

68.The biggest problem for Americans in learning Chinese is that______.

A.they have too many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USA

B.they don’t have enough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USA

C.American children are not good at learning languages

D.teachers won’t work in primary schools

69.According to John M.Huntsman’s talk, how many schools will offer Chinese lessons next year in his state?

A.82B.250C.2, 400D.4, 500

70.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______.

A.Americans are interested in math and science

B.Americans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C.Chinese teachers like to work in America

D.Chine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USA

(该篇阅读理解材料命题指导思想好, 选材新颖, 思路清晰,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学习汉语的情况对增强考生爱国热情, 培养考生爱国意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C

When I was a teenager, I volunteered to work at the water station (供水站) at a 10, 000-meter race.My job was to pass out water to the runners.I was so excited to see all the people who passed by and gave everyone a cup of water.I thought maybe I could do it, too!I was inspired (鼓舞) and decided to take part in the race the next year.

The race was coming.It was quite a long and difficult experience.I ra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ace.I walked when I felt tired.I realized it was hard for me.I didn’t know if I could finish the race.When I almost wanted to give it up, a 70-year-old man ran past me, very fast.Suddenly, I felt embarrassed as I was only 20 years old.I felt defeated at that moment.I couldn’t stand it.I ran much faster in order to run past the old man.I was sure I could make it.To my surprise, the old man had crossed the finishing line.I couldn’t believe such a thing happened to me.I kept running.Finally I reached the finishing line.I was also proud of myself.

I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myself from this experience.He was running his own race and I was running mine.He had his own dream for his life.I had mine.In life we all have those moments when we compare ourselves to others.It’s a natural thing.Sometimes you should turn your embarrassment into inspiration and try to improve your result to achieve anything you want in life.

根据短文内容, 选择正确答案, 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 (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10分)

71.Why did the author take part in the race?

A.Because he didn’t like the volunteer work.

B.Because he was really interested in running.

C.Because the people who took part in the race inspired him.

D.Because he wanted to prove (证明) that he was the best.

72.The author felt embarrassed when he______.

A.found racing was uninteresting

B.fell behind the old man

C.didn’t know if he could finish

D.crossed the finishing line

73.What is the Chinese meaning for the underlined word“finishing line”?

A.完成B.线条C.到达D.终点线

74.The author felt______at his race result.

A.sadB.embarrassedC.happyD.angry

75.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if you find you are not as good as others, you should______.

A.try to encourage yourself

B.laugh at others

C.fight with others

D.talk to your parents

(该篇材料讲述的是“我”一个万米赛跑供水站的志愿者, 由于受到他人的鼓舞而亲自参加万米赛跑活动, 在赛跑过程中深感力不从心, 最后克服畏难心理完成比赛的故事, “我”感悟到:自己的路自己走, 自己的历史自己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目标、不同的梦想、不同的追求。同时“我”也感悟到:“人生中我们往往天性般地把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较, 这也是正常的”。该篇材料构思巧妙, 难易适中, 对思想尚未成熟的考生而言,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鼓舞意义。其中, 75题要经过品味材料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得分率较低。)

【讲评】选材均在课外, 以记叙文为主, 难易程度适中, 内容切合考生生活实际, 具有一定的哲理性、时代感及教育意义。得分在14~18分的人数较多。

第四部分

写作 (共三节, 满分25分)

第一节

根据句意, 用括号中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共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5分)

76.Ifyoufeel_________, pleasegotobed earlier. (sleep) (考查系动词后跟形容词及构词法。)

77.A few days ago, we held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to celebrate our Party’s_________birthday. (ninety) (考查基数词变序数词。)

78.Themorecarefullypeopledrive, the_________accidents there will be. (few) (考查“the+adj. (adv.) 比较级”的结构。)

79.When autumn comes, we can see_________falling from trees onto the ground everywhere. (leaf) (考查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

80.I would rather teach you how to do it than_________you the answer directly. (give)

(考查词组“would rather do sth.than do sth.”的用法。)

【讲评】该节主要考查考生掌握英语词汇以及准确运用词汇的综合能力, 内容切合教学实际, 紧扣教材,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题材鲜活。该部分得分集中在3至5分之间, 错误较为集中。第76题正确的拼写形式为sleepy, 但一些考生写成asleep或sleeply, 原因是考生对feel作为系动词的用法掌握不好;第78题正确的拼写形式为fewer, 但多数考生将little和few的比较级less和fewer混淆, 并且对“the+adj. (adv.) 比较级”的结构掌握不好, 运用不熟, 故得分率较低。

第二节

将句子中的汉语部分译成英语, 注意使用适当形式。 (共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5分)

81._________the government, some poor families have moved into the new houses in our town. (幸亏)

82.I prefer eating ice cream on a_________.There’s nothing better! (热天)

83.She is a top student.She does well in_________in class. (记笔记)

84.The_________near Japan was polluted after the earthquake. (海水)

85.Liu Hai wants to be a pilot when he_________. (长大)

【讲评】本节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汇和短语的活用能力, 多数学生能从提示中理解题目要求。得分率较低的是第83题, taking notes写成take notes或write note s, 主要是考生对动词短语do we ll in doing s th.的用法掌握不好。第85题grows up写成grow up, gre w up或growing up, 不能正确判断状语从句中动词的时态。

第三节

书面表达。 (满分15分)

At That Moment I____________

提示:同学们, 在成长的过程中, 一定有许多让你难忘的时刻, 请你以“At That Moment I______”为题, 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描述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一个时刻。

【讲评】写作题目属于半命题作文, 该题目让考生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 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激动、快乐、忧伤等, 给了考生较灵活的发挥空间。多数考生以提示At That Moment I Smiled;At That Mome nt I Wa s Excite d;At Tha t Mome nt I Wa s Move d为题展开写作,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思路开阔, 超出提示范围, 尽情表达, 行文严密, 语言流畅。

从阅卷情况来看, 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一档作文 (13~15分) 较少, 三、四档作文 (4~9分) 较多, 五档作文 (0~3分) 比例也不小。

部分考生不能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 导致意思表达不准确;内容单一, 缺乏新颖性, 这折射出平时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训练存在局限性。有的卷面不整洁, 书写不规范, 而且字迹潦草模糊, 影响表达;有的词汇匮乏、语法知识薄弱导致考生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教学建议

1. 认真研究《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云南省高中 (中专) 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认真研读教材, 明确编者意图, 掌握教材编排体系, 驾驭教材, 加强自身业务素质提高, 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2. 注重教法、学法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及对文章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等, 给他们增加题材多样、内容新颖的课外阅读量;注重“双基”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等意识。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 第4篇

关键词: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课堂教学 实验报告 红河

一、问题的提出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2.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以此为契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方向应立足于本区域的母语音乐,其核心动力及培养目标应着重放在本土情感的回归上,并通过课堂教学体系的长期探索与不断完善推动母语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

3.真正发展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毋庸置疑的是,早在1995年12月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就是要把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传承的主要基地,在少数民族地区着力发展本土母语音乐教育,以推行这一新理念的具体实践。只有这样,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乐才能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然而,这些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在当前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地位和课堂教学如何,是问题提出的关键因素。

4.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则是汉族音乐之外的重要音乐存在。从当前的相关情况看,汉族音乐因其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传承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却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传承逐步断层,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并伴随着失传或正在失传的危险,即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保护起来也是有局限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成为没有发展的传承。

5.新世纪对人才的挑战。以人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首先重视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除借鉴外部力量外,最终还是要立足本国本民族的传统和创新。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强烈地冲击着世界各国各个民族本土母语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而中国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沙漠化”的严峻挑战,其形势的紧迫性已刻不容缓,故而探讨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已形势紧迫了。改观这一形势的有效途径是鼓励和探索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不同民族区域实施不同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二、指导性思想

1.彰显人文内涵。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立是以弘扬本土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汉族之外55个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则正是这一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使之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则是其彰显人文内涵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聚合教育资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校本课程问题正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无论是作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音乐学科,还是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音乐学科,在我国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是必然的。而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也正是将弱势的本土文化整合、聚集并融入课程和引入课堂的过程。从学校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层面看,聚合教育资源是改观这一局势的最佳选择。

三、理论性依据

1.从“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内涵思考,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功能,前者承载着强烈的社会情感功能,而后者则承载着浓厚的社会教育功能。事物的最终发展取决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应,“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本身就内涵着实践与理论的一种互动关系,其效应将直接促进“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对于我国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的课程改革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而言,音乐课程改革下的本土母语音乐将直接促进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主导下的本土母语音乐也将直接推动音乐课程的改革进程。

2.新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应对这种挑战则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则是关键中的关键。通过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一举措,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独立的民族自主创新意识,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意识,最终达到素质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所应有的整体效益。

四、实验准原则

1.教育与情感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塑造人的情感主体意识。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培养民族情感的重中之重。

2.审美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向,在本土母语音乐的熟悉过程中激发人文主体情感,发展音乐创造力和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原则:教学实验要侧重民俗学与音乐学的融合,深层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结合音乐技能训练,探求音乐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4.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原则:实验过程既要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而不忽略学生个性发展、不放弃学生“慢性”发展。

5.寓教于乐与快乐课堂原则:音乐教学的课堂一定要快乐,避免死硬的说教和枯燥的灌输,通过优美感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情感,在快乐中自愿自然地接受美,学习从聆听开始。

6.科学系统与循序渐进原则:音乐是一门学科,音乐教育则是一门科学,其课堂教学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无论是母语本身的含混不清还是音乐本身艰涩难懂,都需要循序渐进。

五、方法与过程

音乐教育的主导在于音乐教师的教学,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因地制宜地将本土母语音乐全面引入课堂教学时,其教学的关键则在于确立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建立在本土母语音乐内容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本土母语音乐素材的教法研究是重中之重,其核心在组织原则上是对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查有梁在《教育建模》一书中说:“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处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中介方法”。通过教学模式的构建,能把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反过来又给实践以指导。实验过程就是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应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应遵循“教学有模,教无定模”的规律和要求给音乐课程改革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加快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加大音乐教育改革的力度。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相关教学实验以红河区域音乐素材为例——

1.第一阶段——实验课前准备阶段:一方面收集并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把握当前形势下红河区域本土民族的母语音乐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彝族和哈尼族的民间音乐通过走出去实地采风和请进来学习艺人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第二阶段——实验课堂模式探索: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是不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一方面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红河区域有10余个世居民族,其本土母语音乐多彩纷呈,当然其繁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从课堂教学的适用对象考虑,可以从红河区域的哈尼族和彝族的代表性民族歌舞素材音乐入手,以校本课程的简约灵活为框架,结合音乐学“雏形→原型→变型→无型”的“传统与创新”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具体素材选择如红河建水彝族民歌《采花行》、《郎采合》等,当然使用民间小调如《螃蟹歌》、《鲜花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一个准则:优美、熟悉、简练。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其实质是音乐教育学效应。

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事物的最终发展取决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应。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3.第三阶段——实验课后完善阶段:主要是教师课后的自我评估以及学生的信息反馈,当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完善的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上。我们注意到音乐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应着重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音乐教材,致力于实施富有本区域民族特点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其教师除具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外,同时还应具备与本土母语音乐教材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风格和教学心理”等,这些素质的培养途径大多需要在“职后继续教育”中实现,任重而道远,但前景可观。

六、实验数据链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着力点在于如何结合校本课程“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上,这“三个关注”的实际成效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次教学实验重点放在红河本土主体民族哈尼族和彝族母语音乐“课堂教学应用谱例”的开发和设计上,其方法与过程按照上述第二阶段实验课堂模式探索,在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上,采取“欣赏学习从聆听开始→情感认知从素材入手”的启蒙式课堂,逐渐进入“单素材多变→多素材组合”的兴趣式课堂,进而呈现“改编→综合”的创新式课堂,这样一个从“启蒙→兴趣→创新”的课堂过程即是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与理论互动中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由此,我们的实验数据链设计如下图:

本实验数据链的设计项目均为变量数据参考,不存在固定值因素,即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课堂过程到“创新意识”的目标培养不受上图“九个点”的绝对比例影响,而是由课堂主体(包括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班级与相同程度班级不同程度学生)和课堂主导(包括不同程度专业教师)决定各因素影响浮动比例,进一步讲这一课堂过程的目标培养不局限于学生共性和教师个性。从长远看,这种实验数据链的比例是多变的,是全体学生发展、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因素数据链。

本实验数据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教学课型(包括专项课和综合课)不要求有固定的教案,但一定要有丰富多元的教案设计,不仅要有教学内容的共性体现,还要有教学对象的个性表达。这一长期的摸索过程对教师的执教素质和学生的学习品质都是双赢的。事实将证明: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建设是音乐学科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限于篇幅,详细内容与动态数据恕不细述。

七、面临的问题

对于一项极富创新意识的教学实验而言,其过程出现一些困扰和疑惑在所难免,但俗话说“办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相信,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不遗余力的创新热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从“强化意识”到“规范过程”再到“目标实现”,虽任重而道远,但展望前景令人卓然欣慰。在本实验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1.实验过程中对本土母语音乐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展开研究的知识欠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专家讲座和实地采风”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依靠民族音乐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以及与民间艺人直接贴身感受。

2.实验过程中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理解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独立钻研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依靠积极主动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和集体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教学实验阶段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有可能造成执教者失去信心、思维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教学模式与理性反思”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在课堂上善于发现新问题并不断革新教学具体模式,在课下善于反思新情况并理性看待教学实际效果。

八、实验准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预期目标的最后回应,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客观地讲只有准结论而没有定结论,艺术学科不是所有的教学实验都必须要有定结论。本实验结果之所以存在“准”的定性,在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课堂教学应用层面上可能缺乏操作上的灵活性,从时间上可能也难以完成预期方案,其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更大范围内更长时间的教学实体进行尝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只能“具体对象具体分析具体应对”地摸着石头过河,依靠不同学校的不同条件借鉴其理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用最小的资金投入争取最大的教学成效。本实验的准结论是:①传统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师资基本不具备本土母语音乐的从教能力,通过本实验明显改观,主要表现在民俗民风的母语文化方面;②大多数学生从独钟现代流行音乐到关注本土母语音乐的兴趣意识大为改观,主要表现在对本土情感的回归上。

九、反思与展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因需要和欲望而产生,一件事情如此,一项事业更是如此。中国音乐教育必须走民族化道路毋庸置疑。在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无论教师和学生,这种兴趣在心理上和课堂上都实际地经受着“作品聆听困难,美感认知模糊,情感体验受阻”的三重障碍。但随着必要的硬件设施如音响资料和教学设备等投入力度加大所带来的课堂氛围将得到改善,以及在必须的软件需求如大到教师的在岗培训和小到教师的教案设计等方面下大功夫、下真功夫,这三重障碍必将突出重围。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 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 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鱼 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杨恩寰.审美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

[7]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刘旭东 张宁娟 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初中音乐《红河谷》_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内容:

1、唱歌《红河谷》

2、欣赏《老黑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体验经典外国音乐作品,能以积极的态度演唱《红河谷》,品味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

⑴在体验中学唱歌曲,感受歌曲风格与特点。

⑵在探究中感受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等)对歌曲情感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⑴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⑵欣赏合唱曲《红河谷》,通过与齐唱曲的比较,启发学生初步理解合唱的特点。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播放《红河谷》音乐片段,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哪个国家的景色?(播放课件)生:加拿大 师:为什么? 生: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设计意图:从多媒体播放的音乐风光片中可以看到,辽阔的草原汹涌的江河、枫叶国旗以及多伦多电视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正确答案——加拿大,此时背景配乐为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为下面的欣赏及学唱作铺垫。采用情景教学法导入)

师: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生: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3、学习、感受与探索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0 X X | X X X X X X | X — — |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0 X X | X X X X X X | X — — | ⑴.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练习的第一行节奏和第二行节奏有什么特点?(相同)⑵.让学生读节奏,找出难点(切分节奏),并讲授。⑶.根据拍号和第一小节,讲授弱起小节。⑷.师范读。集体练习(读一读,拍一拍)

(设计意图:此条练习与歌曲<红河谷)的节奏是相同的,为学好《红河谷》打下基础,以合作教学法为主。)

师:如果把这条节奏变成活泼可爱的小音符,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播放课件)提示:在欣赏时,同学们用手轻轻地拍着节奏。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它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生:平稳

师: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 生:优美抒情

师:我们用“啦”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范唱或听录音机范唱。

师:老师弹琴,请大家随琴声一起演唱。(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法教学,使学生在这部分的练习中基本掌握整首歌曲的旋律。)

师: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前面的练习。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到《红河谷》畔去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播放课件)

提示:学生在欣赏时,用自制的打击乐器随音乐划拍。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师: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生:淡感受

师总结: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师:播放录音欣赏合唱版《红河谷》,并与歌曲《红河谷》进行比较。生总结: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通过调性转换,丰富音乐色彩。

师:通过《红河谷》这首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期待着世界各国朋友的光临。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们的愉快心情呢? 生:唱歌、乐器演奏、跳舞、朗诵等。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这首歌曲,并给予评价。

师:我们一起载歌载舞,把祝福送给他们!(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大家了解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欣赏《老黑奴》

⑴、播放歌曲引起学生的情绪以产生共鸣及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⑵、教师简介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的生平、代表作。

⑶、播放音乐,让学生熟悉旋律。①熟悉歌曲旋律。②熟悉旋律的基础上用歌词演唱全曲。

5、小结:歌曲《老黑奴》结构简单,音域不宽,节奏平稳,音调主要采用黑人音乐的曲调创作而成,真挚纯朴中略带感情色彩。这种情绪即是黑奴命运的同情,又是作者孤身异地生活的切身感受。

6、结束本课

学生在歌曲《红河谷》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 第6篇

应该说,这节课的闪光点,就是歌曲的教学很顺畅,特别是学生的声音非常纯净。整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得很好,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很快掌握了。

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就沉浸在乡村音乐的氛围中,影片中的舞蹈把加拿大乡村音乐风格传递得很好,给学生营造了浓郁的加拿大乡村音乐风味的氛围,学生都不由自主的动了起来。整个课堂洋溢着快乐、亲切、自然,师生一起沉浸于音乐、享受着音乐。当然了,一节课上下来总会有一些缺点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我想关键在于课前的备课,所以在平时我们还是要好好的把歌曲和欣赏的内容仔细钻研,争取做到带着详细的、设计全面的教案进教师上课,这样以来,我想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平时扎扎实实的教学中而有所提高,真正做到让音乐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

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精选6篇)红河谷音乐教学设计 第1篇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工作正式开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订的工作方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