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

绘本阅读教学总结

疲惫和快乐好像刚刚擦肩,一个学期的工作又要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总是鼓励我不断向前,努力和充实填满了我工作和生活的空白,还有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有你们的生活是一种夹带着辛苦的满足和快乐。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绘本阅读教学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绘本阅读教学总结

虽然作为新老师对绘本的了解只能说是凤毛麟角,在组长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新教育课题组的老师们围绕“绘本阅读”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阅读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那激烈的讨论氛围,让我深刻的体验到了老师们的协作精神、认真态度。在此我就这学期的“绘本阅读”做一个阶段性小结吧,小结如下几点:

作为一名刚上岗的新教师,对于教研课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本学期有幸学习了几位经验丰富老师的具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屈老师的温馨、小陆老师的可爱、陆老师的趣味、张老师的流畅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听听、看看、聊聊、想想中进一步了解了各个教研活动的精巧设计、意义价值等等,让我这个绘本教学的“门外汉”有了些许的认识和理解,也从侧面增强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同一绘本《月亮的味道》教研课活动,我们还与“兰芝草”课题组,进行了互动交流,分享两组设计、组织活动上的不同想法,迸发了更多的火花。在小陆老师的《变色鸟》教研课活动中,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教研员王明珠老师、徐虹洁主任、张颖黎园长亲临指导,通过领导的讲评,我收获颇多,对一些模糊的环节处理也豁然开朗,对我下个学期的教研课活动,也做了有效的铺垫,增强了自己开展活动的信心!

在丰富多彩的教研课活动基础上,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我们布置了班的级图书角“红袋鼠乐园”,在图书袋里,我们精心的准备了许多优秀的绘本图书《漏》、《年》、《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通过平时的阅读,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休息、午餐前、午睡、离园前等时间给幼儿讲讲故事,看看书,孩子们进一步喜爱上了阅读。在学期初我们针对新教育课题组老师所在的班级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亲子阅读调查问卷”,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他们认为开展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都有所帮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性游戏里,我们还创设了“快乐演播室”,把图书

中的故事,以手偶表演的形式表演出来,延伸了孩子阅读后的兴趣。本来计划的“图书漂流”因为流感等原因未开展,希望在下学期可以继续。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不仅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家长们也从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提高中,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增强了亲子阅读的意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下学期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除此之外,平时我们也很注重理论学习,例如:朱永新《共读共写共生活》、王明珠《主题墙饰:推动活动开展的载体》、《手心里的光》等等优秀的理论文章。通过研读各位专家对绘本教学、意义等各方面的观点认识,提高了我们一线工作者对教育实践的正确把握。这些理论的支撑,对于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帮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一个比较完整、正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有了促进改善作用。

本学期我们还参与了园本研修主题活动:话说师幼关系,新教育等课题结题活动等等,我们也乘此机会,聆听了相关的报告,园本研修活动,主题鲜明,准备充分,形式丰富多样,通过问题讨论、看视频和录像、案例研讨等,帮助我梳理了已有的经验,理清了“师幼关系”的概念,进一步了解了它的本质内涵,形成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从丰厚的资料和详实的报告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实幼绘本教学的书香、昆曲教学的雅韵相得益彰。活动中专家对三个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肯定和褒奖的同时,在课题管理、文本撰写的规范性,成果归纳梳理的逻辑性、课题后续研究的方向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我们以后的课题开展的科学、有效的衍生和拓展起到领航作用。

绘本教育,应该让孩子体验阅读的带来的多种愉悦感,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对待阅读时出现的各种小细节的处理,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希望在下个阶段中,我们的努力能让这意义重大的绘本教育工作,继续展现它的魅力!

篇二:绘本阅读教学总结

教学,我觉得这是一个逐步走向绘本教学与实践绘本教学的途径,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和尝试中让我体会到了绘本教学不单是简单的形式的改变与内容的改变,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对绘本的领悟与参透。就拿我上的两个绘本教学《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活动中我从封面引导幼儿去观看都有什么,从而引出故事主题,随着情节的深入一步一步地发现“牙齿大街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活动的很成功。

但是在《我讨厌妈妈》中我也采用了相似的步骤,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虽然两个都是绘本教学,但每个绘本教学也都有它的特色,教师的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是一次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突出的两部分。其次教师的动态语言和教具的准备也是调动幼儿积极性和活动兴趣的关键,一个好的活动,一次成功的尝试的背后都是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安排,虽然我的这次活动不是最好,但是无论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我的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幼儿园的教研继续在进行,我会向同事们好好学习,取长补短,努力使自己有更多的收获。

刘彬 XX年7月

作为一名刚上岗的新教师,对于教研课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本学期有幸学习了几位经验丰富老师的具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屈老师的温馨、小陆老师的可爱、陆老师的趣味、张老师的流畅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听听、看看、聊聊、想想中进一步了解了各个教研活动的精巧设计、意义价值等等,让我这个绘本教学的“门外汉”有了些许的认识和理解,也从侧面增强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同一绘本《月亮的味道》教研课活动,我们还与“兰芝草”课题组,进行了互动交流,分享两组设计、组织活动上的不同想法,迸发了更多的火花。在小陆老师的《变色鸟》教研课活动中,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教研员王明珠老师、徐虹洁主任、张颖黎园长亲临指导,通过领导的讲评,我收获颇多,对一些模糊的环节处理也豁然开朗,对我下个学期的教研课活动,也做了有效的铺垫,增强了自己开展活动的信心!

在丰富多彩的教研课活动基础上,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我们布置了班的级图书角“红袋鼠乐园”,在图书袋里,我们精心的准备了许多优秀的绘本图书《漏》、《年》、《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通过平时的阅读,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休息、午餐前、午睡、离园前等时间给幼儿讲讲故事,看看书,孩子们进一步喜爱上了阅读。在学期初我们针对新教育课题组老师所在的班级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亲子阅读调查问卷”,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他们认为开展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都有所帮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从小培养

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性游戏里,我们还创设了“快乐演播室”,把图书中的故事,以手偶表演的形式表演出来,延伸了孩子阅读后的兴趣。本来计划的“图书漂流”因为流感等原因未开展,希望在下学期可以继续。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不仅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家长们也从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提高中,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增强了亲子阅读的意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下学期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除此之外,平时我们也很注重理论学习,例如:朱永新《共读共写共生活》、王明珠《主题墙饰:推动活动开展的载体》、《手心里的光》等等优秀的理论文章。通过研读各位专家对绘本教学、意义等各方面的观点认识,提高了我们一线工作者对教育实践的正确把握。这些理论的支撑,对于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帮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一个比较完整、正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有了促进改善作用。

本学期我们还参与了园本研修主题活动:话说师幼关系,新教育等课题结题活动等等,我们也乘此机会,聆听了相关的报告,园本研修活动,主题鲜明,准备充分,形式丰富多样,通过问题讨论、看视频和录像、案例研讨等,帮助我梳理了已有的经验,理清了“师幼关系”的概念,进一步了解了它的本质内涵,形成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从丰厚的资料和详实的报告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实幼绘本教学的书香、昆曲教学的雅韵相得益彰。活动中专家对三个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肯定和褒奖的同时,在课题管理、文本撰写的规范性,成果归纳梳理的逻辑性、课题后续研究的方向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我们以后的课题开展的科学、有效的衍生和拓展起到领航作用。

绘本教育,应该让孩子体验阅读的带来的多种愉悦感,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对待阅读时出现的各种小细节的处理,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希望在下个阶段中,我们的努力能让这意义重大的绘本教育工作,继续展现它的魅力!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 第2篇

【中文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杭州市儿童绘本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在于:(1)当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和绘本教学的认识现状;了解当前教师进行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比较不同教师在认识绘本和绘本教学,开展绘本教学中的不同表现;(3)比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认识绘本及绘本阅读,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异同;(4)针对相应状况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分别从杭州市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中抽取17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分别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问卷”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资料用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加以分析;并对2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对2个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和2个小学绘本教学活动进行实录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教师比较喜欢绘本,教师喜欢绘本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绘本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第二,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有一定认识,但程度不深。特别是在对绘本与其他读物的区别认识以及绘本活动独特价值的认识方面。教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和深入;第三,不同背景的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有差异。不同教龄,不同学历,所带班级人数不同的教师在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或者组间显著差异:...【英文摘要】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reading in several prim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realiz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comparison of kindergarten te...【关键词】儿童 绘本 绘本阅读 绘本教学

【英文关键词】Children Picture books Picture book reading Picture book instruc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7-813-2613-17ABSTRACT8

致谢

5-7

摘要第一章 绪论

图表目录11-13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3一、绘本与图画书13-16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析

二、绘本教学与其他阅

一、读教学活动16-17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18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17-1917-18

二、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18-19第四节 已有研究回

二、国顾及分析19-24内关于绘本的研究23-2

4一、国外关于绘本的研究19-2020-2

3三、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方案设计24-26

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2

4三、研究

一、研究目标2

4方法24-26第二章 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26-

51一、基本信息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26-3026-27

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27-30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2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1绘本教学的认识31-32教学认识上的差异差异32-3535-37

32-38

一、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园

二、从访谈结果看幼儿园教师对

第三节 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及绘本

一、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二、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三、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喜好程度与其对绘本及绘本教

37-38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

一、调查结果分析38-40

二、幼儿学认识之间的关系读教学的现状38-51园绘本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40-49析49-

51三、幼儿园绘本教学实践分

第一节 小第三章 小学绘本教学现状51-70

51-54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

一、基本信息分析51-

52第二节 小学教师对绘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52-54本教学的认识54-56

54一、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难度的认识

三、小学教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环节的认识

5454-55师对绘本教学适用场合及形式的认识本适用领域的认识的认识565656-60

55-56

四、小学教师对绘

五、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目标和重点

六、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有利之处及难处的认识第三节 不同小学教帅对绘本及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一、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差异56-58

二、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58-60学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的现状60-6

160-70

第四节 小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学

二、小学绘本阅读课堂实录分析61-68

68-70绘本教学实践分析比较70-76识之比较70-7370-7171-73比较73-7

4第四章 幼儿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

第一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比较

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比较第二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接触绘本及绘本教学程度的一、教师接触绘本程度上的比较73-7

4二、教师接触绘本教学程度上的比较74本教学实践的比较7

474-76

第三节 幼儿园和小学绘

一、教师对绘本选择的比较三、二、绘本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内容的比较74-7

575-76绘本教学形式的比较来展望76-83教学现状76-77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未

76-80

一、幼儿园绘本

三、幼儿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77-79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的比较79-8080-8

2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为儿童绘本阅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80-8

1二、在教师群体中构建关于绘本和绘本教学的学习共同体81-82入研究82献83-8896 第三节 未来展望82-8

3一、关于绘本教学的深

参考文

二、关于绘本教学的实践探索82-83附录

88-96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 第3篇

一、常规绘本教学,尝试猜一猜

对于刚入学的小孩子来说,激发阅读兴趣是第一位的。 第一次的绘本教学必须有趣,只有牢牢地吸引住孩子的眼球,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精挑细选之后,《 猜猜我有多爱你》 进入了我的视野。 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唯美的画面,有趣的对话,童真的想法,暗喻的母爱,都会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但是,仅仅是吸引孩子这么简单吗? 如何将尝试教学融入其中,颇费一番周折。 尝试教学过程一般有六个步骤, 其中第一步尝试准备是指为尝试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而第二步尝试问题是尝试教学的起步、引路点,以疑引思。 于是在绘本完整的故事教学中,我设计了悬疑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去猜一猜下一步会怎么样? 比如,在《 猜猜我有多爱你》 中,当小兔子不断和大兔子比一比我有多爱你的过程中, 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开动你的小脑筋,猜猜下一步小兔子会用什么方式和大兔子比比我爱你? 这样问题的呈现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使孩子有短暂的思考和表述的时间,缓解了故事长而学生没有耐心的弊端。 二是激发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每个孩子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猜一猜故事的发展。 而教师在这一步中就要做好尝试教学的第三步尝试指导,即通过故事前面的情节、同学的回答、学生自己的回答去启发学生, 并通过故事的发展来尝试评价孩子的回答是否和故事相符,哪些孩子的回答比故事更精彩,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阅读兴趣,从常规课堂开始拿到第一把开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

二、课前展示画面,尝试想一想

绘本最能吸引孩子的是精彩的画面, 对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讲,这种直观的图示会紧紧吸引住孩子。 而绘本的画面又最能启迪想象力,因为绘本给你部分东西,而不给你全部东西,给你现有的东西, 让你通过想象去拼凑出完整的东西, 以及其他的部分。 而尝试教学中提到在主体尝试阶段中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 课前展示画面,不出示拼音和文字, 让学生随着精彩的画面去想一想, 图上画了什么,谁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这是第二把开启绘本教学的金钥匙。 例如,绘本《 爷爷一定有办法》 的约瑟不断成长过程中,一块布料在爷爷的巧手下变成一块毛毯、一件上衣、一件背心、一根领带、 一颗纽扣,一针一线、点点滴滴表达爷爷对约瑟的爱;而与之配套的画面是小老鼠一家人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布料的碎屑变成了老鼠一家的桌布、窗帘、亲子装、床单。 画面的冲击力如此之强,比故事的讲解更具感染力。 先出示画面,让孩子们不断地想一想,思绪的翅膀伴随孩子们飞上无边的天际。 让孩子尝试想以后, 再从常规绘本教学开始,孩子们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原来生动的画面是这么一回事。 孩子们慢慢被爷爷的一点一滴的爱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生活处处小事都饱含深情, 生活琐琐碎碎都铭刻大爱, 爱其实就这么简单, 爱其实就这么无私,爱其实就这么平凡。

三、精心绘本预测,尝试说一说

在尝试教学中有一步很关键,就是编制尝试题。 提出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法的起步,起步好坏将会影响全局,所以编拟、设计尝试题是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关键一步,是备课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在绘本教学中, 尝试设计绘本预测, 会起到激趣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绘本爱的主题教学中,我把《 你看起来很好吃》《 我爸爸》《 逃家小兔》《 爱心树》《 猜猜我有多爱你》 放在一起阅读,以《 猜猜我有多爱你》 作为引领绘本教学后,其他四本绘本设计了绘本预测。 四个问题贯穿在其他四本绘本之中:看封面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看图画预测故事会发生什么、这个故事是谁对谁的爱、我的预测准确吗,孩子们带着这几个预测,开始了尝试绘本的群文阅读,联系生活、想象画面、预言故事,四本绘本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完成了阅读。 孩子们尝试说一说,精彩的回答更让人大出意外,原来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你看起来很好吃》 霸王龙在天真可爱的甲龙宝宝面前, 凶恶的面孔变得和善, 发展到为甲龙宝宝挡危险、 为甲龙宝宝觅食、教甲龙宝宝抵御敌人、和甲龙宝宝依依不舍,孩子们的描述中霸王龙是如此可爱。 《 爱心树》 孩子从小到老对苹果树的索取和苹果树无私的爱。《 我爸爸》 中那个无所不能爱我的爸爸。《 逃家小兔》 中那只永远也逃不出妈妈的爱的小兔子,父母之爱、敌我之间原始善意的爱、人类与动植物之间不可分离之爱。 对比阅读预测,尝试说一说让孩子们获得了开启阅读之门的第三把金钥匙。

四、寻求文字魅力,尝试读一读

绘本既是图画与文字的结合物,也是从图画到文字的过渡物, 是很必要的过渡。 当从猜一猜故事发展到想一想故事画面,再到说一说故事情节,完成拼音学习,积累一定的文字后,让孩子们翻转尝试顺序,先尝试读一读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学生带着好奇去读一读,虽然读得磕磕绊绊、结结巴巴,但当读通顺一句话后的那份喜悦、成功不言而喻。 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同伴互读,小组鼓励,教师及时评价,一颦一笑之间,孩子的脸上会露出笑脸。 比如,《 不一样的卡梅拉》 故事系列之中,画面简单,但文字较多,这个绘本的尝试读一读,就更需要教师的激励、伙伴的鼓劲。 但千万不要低估孩子们的能力和潜力, 只要孩子专心致志地融入其中,读出的不连续到通顺、流畅将是天籁童音,书声琅琅的绘本课堂将慢慢对孩子们熏陶文字的魅力。“ 下蛋,下蛋,总是下蛋,生活中应该还有比下蛋更好玩的事可做! ”绘声绘色、身临其境的俏皮朗读,总会让你忍俊不禁,红红的脸蛋,专注的神情,这不是读一读的魅力吗?“ 这是多么奇妙的角色啊!大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一会儿惊天动地地涌上来、 一会儿又轻声细语地退下去……卡梅拉又震惊,又兴奋。 ”醉心的朗读,可爱的孩子们。 尝试读一读使第四把金钥匙收入囊中。

五、用心绘本作业,尝试写一写

绘本的读写绘是很重要的过渡期,结束读写绘的阶段,孩子会纯粹地和文字读物亲密接触。 在这之前,孩子几乎不能进行文字的阅读。 绘本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写绘,这一步的完成也是对尝试教学延伸阶段的检测和反馈。 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逐步逼近教学目标,而写绘就是在再次尝试。 对于孩子的写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去进行:一是写绘故事中精彩的情节和画面,这个是孩子最喜欢的,因为通过对绘本的读,孩子们已经激发了兴趣,喜欢的画面已经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个方面的写绘让孩子们乐此不疲。二是联系生活实际写绘。比如,在学了《 我爸爸》 这个绘本之后,故事中那个无所不能的爸爸让孩子们佩服不已,联系自己的爸爸,想象自己的老爸在哪些方面有 “ 超人”本领,孩子们就有话可说 、有画可画 。 的士老爸操纵车辆来去自如,我的老爸是超人;农夫老爸种稻种菜样样精通,我的老爸是超人;厨师老爸炒菜味道鲜美,我的老爸是超人。 父母的爱在孩子们稚嫩的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续编故事, 这个看起来很难,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地相信孩子,一个个小作家就这样诞生。 尝试绘本写绘作业,写一写获取第五把开启阅读的金钥匙。

我尝试,我成功! 尝试绘本教学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五把开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更让教师在尝试中收获喜悦、收获成功。 尝试前行,为阅读的尝试教学、为语文的尝试教学不断尝试,失败中总结反思、成功中提炼经验,把尝试坚持到底!

摘要:台湾著名作家郝广才认为:对于孩子,阅读是最好的游戏,绘本是最好的玩具;绘本是孩子进入阅读世界的不二法门。而尝试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就如何把尝试教学和绘本教学有机结合进行了论述。通过实践,总结出:常规绘本教学,尝试猜一猜故事发展;课前展示画面,尝试想一想故事情节;精心绘本预测,尝试说一说故事内容、故事结果;寻求文字魅力,尝试读一读故事文字;用心绘本作业,尝试写一写故事精彩情节、生活实际、续写。通过绘本的尝试性教学方法研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启阅读之门。

从绘本教学看绘本的价值 第4篇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

绘本是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联系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幼儿园绘本教学有很多的特殊性。首先,绘本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幼儿的注意,深受幼儿的喜爱;其次,幼儿的欣赏水平低,绘本能通过生动的画面,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来理解故事的意义。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的作用表现为:教师为幼儿朗读作品可以集中幼儿注意力,丰富幼儿的词汇,激发幼儿的想象,使幼儿萌发情感;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懂得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知道故事是按照人物、时间、地点、时间的顺序发展的,使幼儿获得有序思维经验;表演是幼儿对作品理解内化的一个过程,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可以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使得幼儿对作品的内容不断地加深印象;鼓励孩子在读完作品后进行想象,让幼儿在“提问—思考—再提问”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

二、从教学看绘本价值

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往往是拿着几张图片翻来覆去地讲故事,有时甚至是死记硬背,忽略了绘本本身的价值。其实,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蕴含着其独特的价值。

1.有助于幼儿认知过程的建立

认知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绘本《我和我的家人》中,渗透了大量的认知概念,如:卡尔拉搬新家了,在大家庭的聚会中卡尔拉知道了自己既是女儿、妹妹,又是孙女、表姐和侄女。

2.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绘本有强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在绘本《红色的铅笔》中:特蕾莎在画画时红铅笔不见了,不过她很快找到了,因为她是个爱整洁又细心的小女孩。这件事让她意识到使用物品和爱护物品同样重要。通过这个绘本故事,有助于幼儿养成正确保管物品、爱护物品的习惯。

3.有助于幼儿美感的培养

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绘本画面所传递的信息可以最直接地走进他们的心灵。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画家通过速写的线条、写意的笔法让人产生天好大,野外好荒凉,兔子好小,兔妈妈和兔宝宝好温暖,她们相亲相爱好甜蜜的视觉冲击。

4.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良好的社交能力,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更是他们日后生存和发展必备的品质。绘本《小熊布迪》中,小熊布迪说这是我的新玩具,只能我来玩!这恐怕是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独占、蛮横孩子的典型话语,故事中的小猪让布迪认识到了自己的“傲慢与愚蠢”,让出了玩具,学会了分享。故事易于被幼儿接受,告诉幼儿要学会礼让、合作,树立大家一起分享才是最快乐的观念。

5.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绘本《鼠小弟的背心》从头到尾都是用图画来讲述故事。在阅读这一故事时,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运用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例如:“小动物看见鼠小弟的背心,十分羡慕,都想借来穿,谁会来借小背心?他们适合穿吗?”利用这些猜测性、发散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维。

绘本不仅仅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它更能够透过图像与文字,把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幼儿面前,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在一天的生活中肯定会积累各种情绪,例如不安的、害怕的、快乐的、烦躁的等等,绘本恰恰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其实,绘本的价值就在于:绘本用诠释儿童的方式去聆听儿童、体悟儿童、理解儿童的生活世界,它让孩子体验到了角色的喜怒哀乐,它对于儿童独立人格、特别认知方式、独特情感世界的形成有着特殊意义。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 第5篇

【摘要】如今,绘本在幼儿园中已经很普遍了,由于绘本形式似故事书,加之绘本教学培训的不足,大部分幼儿园拿到绘本后,多以教师讲故事或投放到区角中当作自由读物等,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形成,让老师找到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绘本教学;策略

绘本教学就是教师可以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幼儿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幼儿也会变得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同时还可根据绘本教育分析框架达到不同领域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分析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不同的是老师的教法和孩子的学,而当今社会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把每个领域的教育教育组织得大龄化,孩子不仅不能很好的接受,还显得无趣,包括幼儿园绘本教学,往往有老师会上成了听故事、识字、背诵等,这些课上下来孩子不仅不喜欢,也没有实质性的学前发展,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多是对绘本教学还很茫然,不知道怎么上。

二、绘本教学的意义,功能(一)增长认知学习

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种种常识皆有所描述,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二)增进语言学习

透过绘本的朗读,孩子从中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语汇。孩子一旦享受绘本的乐趣,必会不断问问题,不断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父母也会以感情洋溢的丰富语言响应,无形中促进孩子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提供生活经验

孩子的生活经验大都局限在周遭的家人与朋友关系间,然而绘本的内容多彩多姿,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态。许多无法直接接触的生活体验,透过绘本的媒介,间接地让孩子了解与体会,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四)艺术的熏陶

绘本大都具备简浅的文字,调和的色彩和精美的印刷,可以陶冶孩子心性,创造视觉效果的艺术品。绘本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绘本不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一种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具有涵养美学 绘本教你发现“艺术”,发觉“艺术”,发扬“艺术”,从而享受“艺术”(五)增进阅读乐趣

朗读绘本给孩子听时,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孩子无形中体验阅读的兴趣,自然乐于看书,终生与书为友。(六)培养创造想象的能力

绘本的文字简明,而插图细腻,因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并进而产生学习迁移的效果,奠定日后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

三、绘本教学的步骤

(一)选择好绘本

绘本教学的载体是绘本,只有选择好的绘本才能找到好的教学价值,如今在若大的图书世界中,很多为盈利而忽视了这一点,幼儿园本着省钱也老是买了那了价值不高的绘本,老师就将就着用来上课,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现代通讯工具这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发现好的绘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

1、画面和颜色

画面和颜色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喜欢的色彩是鲜明而不紊乱,大块色彩和小块结合,大块色彩最好能凸显出故事角色。故事中的角色要动态夸张,能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会自然地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自编故事内容,有声有色地讲述。颜色应是鲜明的,布局应是简单整齐的。如:故事的讲述形式或采用重复的结构方式、或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读本就便于孩子们阅读和理解。

2、绘本的文字内容

(1)绘本的文字必须自然的美妙的韵律,朗读明快、活泼、朗朗上口且简单短小。

(2)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适当的具有阅读的挑战性,能帮助幼儿扩展理解能力、想象力、思考力,(3)字与图片的衔接,图文不能分割。

(4)必须具备故事性,而且是是随着幼儿的年龄能理解的故事。

3、根据年龄特点

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必须结合年龄阶段的需要,结合《国家中长期规划刚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或班级现存在的问题来分析。

(二)绘本教学层次

如今绘本教学在幼儿园中不能有效的实施,原因大多在于老师不知道怎么去组织绘本教学,往往就浪费掉了绘本能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教师更应该对绘本教学的层次有所认识。

1、绘本研读,深入剖析

精心筛选出绘本后,首先要对对本进行研读,绘本研读也分读薄、读厚,读薄就是理解绘本的大致内容,如:绘本的基调、画面、文字、亮点。读厚就是我们挖掘出它具体的教育价值有哪些,该怎么去实践,梳理出一个教学框架。

2、查阅资料,形成方案

在研读后梳理出框架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出相关的计划、方案。

3、实践方案,开展活动

4、反思实践,开拓创新

(三)绘本集体教学的策略

绘本教学按教学的方式来分主要分为:分段式、主干式、细节式、整体式、综合式。

1、分段式阅读法——有机运用故事情节。

分段式阅读法是将一个绘本分成几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的方法。绘本通常以较多连续的画面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而言有故事的容量比较大,而且不少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每个转折的关键情节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这样的绘本就很适合进行分段式的阅读。比如绘本《给天使一对翅膀》为例。将绘本的阅读分成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集体阅读,知道小男孩画了一个天使,而天使不要那种有羽毛的翅膀。第二部分亲子阅读,小男孩为天使画了许多美丽而又新奇的翅膀。第三部分集体阅读,天使为了报答小男孩,带着小男孩绕着老 2

胡桃树飞了三圈。最后再完整阅读故事。

2、主干式阅读法——突出呈现故事的主题。

主干式阅读法指的是在不影响作品主题的前提下,抽出绘本主要的骨架展开的教学方法。在阅读这类绘本时我们可以尝试在第一次的阅读中可采取先阅读故事的主要情节、简化语言等方式,再进入第二次的深入阅读。例如绘本《蛤蟆爷爷的秘诀》《神秘的大衣》。

3、细节式阅读法——细致地感受作品精髓。

细节式阅读法指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有趣的细节,从而达到感受作品完美意境的方法。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以图画为主,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的变化,图画也具有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一些图画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既能协助突出主题,又能让人忍俊不禁,运用细节式阅读绘本中这些精彩的部分,能让幼儿更细致感受作品,有时也能以这种方式切入来阅读绘本。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的扉页有一张地图,就是母鸡散步的路线,画面把萝丝的家、院子、池塘、草垛、磨房、篱笆和蜂箱完整而连贯地以大页面的方式展现,把故事情节的主线直接拎出来,与地图上“母鸡萝丝去散步”相呼应,作者的考虑是多么的巧妙与慎密。

4、细节式阅读法——细致地感受作品精髓。

细节式阅读法指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有趣的细节,从而达到感受作品完美意境的方法。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以图画为主,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的变化,图画也具有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一些图画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既能协助突出主题,又能让人忍俊不禁,运用细节式阅读绘本中这些精彩的部分,能让幼儿更细致感受作品,有时也能以这种方式切入来阅读绘本。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的扉页有一张地图,就是母鸡散步的路线,画面把萝丝的家、院子、池塘、草垛、磨房、篱笆和蜂箱完整而连贯地以大页面的方式展现,把故事情节的主线直接拎出来,与地图上“母鸡萝丝去散步”相呼应,作者的考虑是多么的巧妙与慎密。

5、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这才营造出绘本完美的感觉。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绘本展开教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可以将上述方法进行有机地组合,帮助幼儿读懂绘本,读透绘本,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绘本是幼儿园的一大教育资源,但如何去辨别绘本的优劣,如何去剖析研读绘本,如何去实施绘本教学,还有多数老师很迷茫的问题,只要我们学会如何选好的绘本,将绘本的价值充分发掘,再用科学的方法教学,一定会发挥它的高效价值的,幼儿学绘本不是单单的的识字背诵,其实它有很多的教育教学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去发现,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识别,用智慧去解析,用行动去运用。

参考文献:

绘本教学 反思 第6篇

经过几次不成功的试讲,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们渐渐感受到:绘本教学的关键是是否能带领孩子进入绘本所描述的情景中去,让孩子拥有一些新的体验,而不是以提问题的方式来督促孩子学会里面的内容。教师对绘本阅读的引导不是让孩子去学会什么,而是让孩子去感受什么,体验什么。儿童应该在这样的体验中才能不断地认知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关系,进而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和建构。

对于儿童来说,阅读本身的兴趣所在就是让他们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而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画面和文字带给孩子的形象是孩子能够维持兴趣阅读下去的理由。文字和画面是静止的,死的,但是当我们能够唤醒孩子那种潜在想像力的时候,文字和画面就活了。这样,孩子在文字和图画中,不断地去想像,去创造形象,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不断提升,孩子的体验得到了丰富。

“感受、体验、唤醒”这三个关键词成为了我本次教学的明灯。我紧紧围绕他们设计了我的教学环节。我一开始就努力地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到故事当中去,让他们猜猜后面的故事情节、演演故事里的角色,说说角色心里的想法等等。孩子们沉浸在故事中,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的狐狸、青蛙,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中积极思考,乐于表达。这样读绘本读得情趣盎然,从他们投入的表演、专注的表情、快乐的笑声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样的绘本阅读,这种愉悦的阅读体验会沉积在心中,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成为孩子们后续阅读的一股强大力量。

当然,绘本阅读课也是语文课,也应该承载语文教学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孩子们学习讲故事,并习得简单的方法:让画面动起来,把静止的图画变成动画片,听出画里的声音,故事才能讲得有声有色,这样的方法,从头到尾我都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揣摩、练习和运用,孩子们的表达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我很喜欢一种提法,就是“无压力阅读”,对于绘本阅读来说,更应该是无压力的、快乐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绘本的阅读才会是分享的、体验的。只有这样,我们的绘本教学才能让孩子越来越喜欢。

绘本教学反思 第7篇

这个绘本故事写得很不错,故事比较简单,很适合孩子阅读或者说听读。另外,这个故事循环往复,但在循环中又有变化,对孩子们的语感以及听说能力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首先,培养兴趣为抓手。《爷爷一定有办法》想想这是一位怎样的爷爷,他又会有什么办法呢?开篇便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探索的激情。情动而辞发,为下面学生发挥想象,充分地有条理地说做好准备。

我声情并茂的讲本身就是对学生一种较强的吸引力。在课堂上的我是释放的,完全投入的。我的语言,我的神情能吸引孩子,孩子才会对我真心地赞叹:“高老师,你讲的故事真好听!”

再次,在听读过程中,我并不是一味地自己讲,而是总会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幼儿去猜,去想,去大胆地表达,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想象力,激发说话的欲望,让全体幼儿参与进去,调动已有感知,融入课堂,毕竟幼儿才是课堂的主体。将绘本的功效最大限度地发挥。

存在的问题:

1、幼儿讨论时不是每个孩子都已经说得很好?如何让说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一些,增强一些趣味性?

2、老师讲故事的语速在循环的阶段可适当变化,还有妈妈的话要尽显母亲的慈爱与温柔,这样更能吸引幼儿,也避免单调。

3、教师的语言还需要雕琢,还可以更美一些,就像这个美好的故事一样,更加协调,这需要挑战自己的能力哦。指导幼儿的表达也更要规范一些,让幼儿尽情模仿书中语言,以达到最后的“入格”到“出格”。

4、故事要回归整体,老师带领学生听完故事,可以出示无字绘本,让孩子试着把故事重头到尾大略复述一遍,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更能锻炼学生口语能力。

5、注意课件文字图片色彩的调配,细节决定成败。

6、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渗透其中的思想教育要设计的更为合理,这种思想性的习得最好是自然而然,由幼儿自然阐发的。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 第8篇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 走近孩子。然而, 笔者调查发现, 绘本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着一些问题。如: (1) 很多老师都将绘本阅读安排给家长, 进行“亲子共读”, 但是大部分家长都没有经过培训, 不了解绘本的特点, 也没有掌握绘本阅读的方法, 往往进行“功利性阅读”, 只重视故事情节, 或者干脆把绘本当作识字的教材; (2) 有些老师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由于受传统阅读教学的影响, 把绘本变成了分析理解的语文阅读教材,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使故事情节支离破碎, 破坏了绘本的完整性。或者进行“测试式”阅读指导, 每读完一本绘本, 就要问“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无从回答, 久而久之, 就打击了儿童阅读的兴趣。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 才能让绘本发挥真正的阅读价值呢?

一、图文结合———提高儿童的观察力

绘本, 除了文字, 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图画。绘本的图画不是文字的解释说明, 而是有单独生命的, 可以独立存在的。很多图画出自著名儿童画家之手, 画面让人赏心悦目, 不仅凝聚着画家们的智慧, 其中也隐藏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秘密。有的绘本全书只有图画, 没有文字, 却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因此, 在课堂上, 除了引导学生感悟文字带来的快乐, 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读图方法的训练, 让学生通过画面学会观察、想象、推理等, 这样才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图意, 充分享受读图的乐趣, 在有趣的读图中学会阅读。

例如, 《爷爷一定有办法》用重复而又富有节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祖孙之间的故事。故事由一块蓝布料开始, 心灵手巧的爷爷给亚瑟做了一条小毯子。后来毯子变旧了, 爷爷像变魔术似的, 总是能将旧的东西重新改成新东西, 不停地带给亚瑟和读者惊喜。最后纽扣丢了, 故事似乎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吗?仔细观察图, 细心的学生会有惊喜的发现, 画面上除了约瑟一家, 下面还画着小老鼠一家。事实上, 在这个故事里有两条线索, 一条明线, 一条暗线, 暗线就需要学生去仔细看图发现。图中还隐藏着一个故事, 小老鼠一家和亚瑟正好相反, 它们得到的布料越来越多, 它们会用这些布料做什么呢?于是学生自己又发现了一个奇妙而又精彩的故事。可以想象, 当学生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秘密”, 心情是何等的兴奋与惊喜。

这就是画家的高明之处, 好像在图画中藏了无数宝藏, 等待着儿童用敏锐的眼睛去一一发现。当然, 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需要反复观察, 多看几遍, 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学生经常这样练习, 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二、预测猜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生命的丰盈离不开想象的参与, 而想象力的发展则离不开阅读的滋养。低年级儿童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绘本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为每一本绘本离奇有趣的故事情节里, 都融入了作者无穷的想象。每个故事都有令人出乎意料的情节, 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惊讶、惊喜、惊叹。

例如, 无字绘本《疯狂星期二》, 全书没有文字, 完全依靠图画来表现作者疯狂的想象。晚上八点多, 一群青蛙满天飞, 进行了一夜的狂欢。天亮后, 它们返回池塘, 恢复正常。而满街的荷叶却让警察和侦探百思不得其解。读到这里, 每一个读过它的孩子跟大人都会忍俊不禁, 这真是一个充满超级想象的世界。读完后,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下一个星期二, 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动物们又会有什么疯狂的举动呢?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发散思维, 让孩子们天马行空地进行想象, 比赛谁想象的最离奇、最疯狂。这本绘本充满了戏剧的张力, 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同时, 更多的是带来想象力的冲击。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鲜艳明快的画面、妙趣横生的情节, 为孩子播撒下弥足珍贵的想象力的种子。

三、比较辨析———提升儿童的思维力

有的人认为绘本很简单, 没有多大的思维含量, 仅适合低幼儿童阅读。其实不然, 一本好的绘本, 不同年龄的人, 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动。同一主题的绘本, 表达的内容与方式也大相径庭, 这就需要孩子们在读中去比较、去思考、去辨析其中的异同, 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例如, 《逃家小兔》和《亲爱的小鱼》都是关于爱的主题的。《逃家小兔》讲述的是一个温情故事:一只小兔子想要离开妈妈的怀抱, 想方设法地离家出走, 可是无论它变成什么, 走到哪里, 妈妈总能找到它, 把它带回家。很多老师教这本绘本时, 落脚点都是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母亲可以跟随孩子到天涯海角, 永远守护着孩子。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 说说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但是稍微大些的孩子看这本书时, 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小兔子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也许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束缚了它成长的自由, 它想要更多独立的空间, 这也正是“中国式”妈妈的问题所在。爱可以是跟随, 是守护, 但爱也可以是一种放手。《亲爱的小鱼》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大爱。一只小猫养着一条小鱼, 它给予小鱼无微不至的关爱, 但是当鱼缸盛不下长大的小鱼时, 它将小鱼放归了大海。虽然它深爱着小鱼, 但是它更愿意看到小鱼自由地离去。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爱它, 就给它自由, 让它离开后找到自己的幸福。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把这两本绘本放在一起, 让学生比较, 这两本书中表达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在比较辨析中,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四、既画又话———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 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也是孩子重要的潜能之一。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生动有趣的绘本在满足学生求新求知需求的过程中, 也将引领学生走向未知世界进行深入地探讨,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 《苏菲生气了》是一本教孩子管理情绪的绘本, 讲的是小女孩苏菲因为和姐姐抢玩具而被妈妈批评后, 心理充满着委屈和愤怒。她通过乱踢、尖叫、咆哮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后来生气的苏菲跑了出去, 爬到一棵大树上, 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 心情逐渐平静下来。这个故事很贴近儿童生活, 读完故事后, 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你们曾经为什么而生气?生气后你是怎么做的呢?可以把当时的场景画下来, 创编一个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 名字就叫《我生气了》。只要你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孩子们就会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因为加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 同学们的表现内容各不相同, 有的把怒气化为汗水, 有的把愤怒消散在音乐中, 有的找最好的朋友聊天, 有的把委屈吐露给玩具熊……也许孩子们的画不够精美, 稍显稚拙, 但是每一幅作品都是极富个性的, 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创造的。”把画画与写话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和创造特点。

除了以上几点, 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创意阅读活动, 如绘本故事会、读写绘作品展, 绘本表演等多种形式, 用绘本敲开儿童阅读的大门, 让孩子们在绘本的滋养下快乐地成长。

摘要: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 走近孩子。然而, 绘本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呢?可采取以下策略:图文结合——提高儿童的观察力、预测猜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较辨析——提升儿童的思维力、既画又话——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

绘本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绘本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绘本阅读教学总结疲惫和快乐好像刚刚擦肩,一个学期的工作又要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