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明”的成语
含有“明”的成语(精选12篇)
含有“明”的成语 第1篇
1、明知故问:明明明白,还故意问人。
2、明光烁亮:指光亮耀眼。
3、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4、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5、明婚正娶: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贴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6、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能够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7、明德惟馨: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8、明媒正礼: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9、明珠投暗: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同“明珠暗投”。
10、明火执杖: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11、明刑不戮:指刑罚严明,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杀。
12、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13、明火持杖: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14、明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15、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明白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16、明如指掌:形容对情景十分清楚,好象指着自我的手掌给人看。
17、明目张胆: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8、明明赫赫: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
19、明目达聪: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20、明公正气: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21、明珠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22、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3、明心见性:①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24、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朗。
25、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26、明刑弼教: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到达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27、明扬侧陋:侧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28、明窗净几: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29、明珠弹雀: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30、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31、明鼓而攻之: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32、明罚敕法: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33、明光铮亮: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烁亮”。
34、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3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36、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37、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我。现指因怕连累自我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38、明火执械: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39、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40、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41、明堂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42、明查暗访: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景。
43、明抢暗偷: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44、明教不变: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
45、明婚正配: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贴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46、明发不寐:明发:破晓,天色发亮;寐:昨。通宵未睡。
47、明若观火: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48、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
49、明月清风: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50、明媒正娶:明正:形容正大光明。旧指正式婚姻。
51、明枪暗箭:比喻种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
52、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53、明火执仗: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4、明来暗往:公开或暗地里来往。形容关系密切,往来频繁。
55、明赏不费: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
56、明知故犯:明明明白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57、明推暗就:表面上推拒,暗地里理解。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貌。
58、明正典刑:明:证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59、明见万里: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景,明白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60、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61、明效大验: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62、明扬仄陋: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同“明扬侧陋”。
63、明验大效: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同“明效大验”。
6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65、明廉暗察:犹言明察暗访。指用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66、明察暗访: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朝廷调查研究。
67、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68、明光锃亮: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烁亮”。
69、明升暗降: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70、明法审令: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71、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72、明白了当: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含有“明”的成语 第2篇
2、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4、掌上明珠:比喻理解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5、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6、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7、暗箭明枪: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8、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9、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境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我高尚的情趣;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10、高抬明镜: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11、神而明之: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12、孚尹明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同“孚尹旁达”。
13、阐幽明微: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14、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15、薏苡明珠: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16、春光明媚:明媚:完美,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17、清风明月: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18、暗察明访:察:细看,详审;访:寻访。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景。
19、暗斗明争: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20、二分明月: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21、皓齿明眸:皓:白色的样貌;眸:眼珠,泛指眼睛。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
22、正身明法: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含有“明”的成语 第3篇
一、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的结构类型
从语法结构来看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可归纳为联合和非联合结构, 以此来分析此类成语的语义结构, 进而探索不同类型的成语的教学方法。
(一) 联合结构的成语语义分析
联合结构的成语是指在四字格成语中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是并列关系, 可以分为结构相同, 词类相似, 意义相同, 相似或相反的两部分。意义相同或相似, 例如“东张西望”, “东张”和“西望”两部分结构相同, 都是形容词修饰动词的状中结构, “东”和“西”是一组反义词, “张”和“望”在这里是一组近义词, “东张”和“西望”在这里表示相似的意义, 都指四处看, 意义相似。意义相反, 例如“深入浅出”, 其中“深入”和“浅出”两部分结构相同, 也都是状中结构短语, “深”和“浅”又是一对反义词, “入”和“出”也是一对反义词, “深入”和“浅出”是一对反义词, 意思相反。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短语有很多都是联合结构, 具体类型有以下几种:
(1) 两种反义成分交错对举。具体是指在四字格成语中, 每个字都有对应的反义词, 一般第一位对应第三位, 第二位对应第四位。例如“阳奉阴违”, “阳”对应的反义词是“阴”, “奉”对应的反义词是“违”, 四个字交错对举构成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这类成语一般反义词词义指向比较明显, 类似的成语有:
大同小异 喜新厌旧 古往今来
先礼后兵 有头无尾 头重脚轻
(2) 一组同义或类义成分和另一组反义成分交错对举, 这种类型的成语中只有两个字互为反义词, 另外两个字字义相同或相似, 例如“欺上瞒下”, 其中“上”和“下”互为反义词, “欺”和“瞒”词义相似, 都是欺骗隐瞒的意思。这四个字交错对举形成成语, 意思是欺骗了所有人。这类成语中含有的反义词有的语义指向比较明显, 有的则表示泛指, 如“左邻右舍”中的“左右”并不是单纯指“左”和“右”, 而是比喻比较亲近的所有人。类似的成语有:
同甘共苦 推陈出新 瞻前顾后
天长地久 东奔西走 大惊小怪
(3) 同一成分和一组反义词交错对举, 这种类型的成语又包括两种, 一种是四个字中有两个字相同, 一般是第一和第三位, 第二位和第四位上是反义词, 如“有头有尾”。另一种类型是四字格成语中有两个是数字, 另外两个字互为反义词, 如“一曝十寒”。类似的成语有:
半信半疑 能屈能伸 自生自灭 善始善终
三长两短 七上八下 一张一弛 朝三暮四
(二) 非联合结构的成语的结构分析
非联合结构的成语是指主谓、动宾、动补、兼语、偏正等类型的成语, 非联合结构的成语前后两部分并不是完全相同、相似或相反的结构, 而是有主谓、偏正、动补、动宾或者兼语等其他结构。非联合结构的成语可以分为:
(1) 一组同义, 类义成分和一组反义成分连用, 如“颠倒黑白”, 其中“颠”和“倒”意思相类似, “黑”“白”互为反义词, “颠倒”和“黑白”是动宾关系。类似发的成语还有: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纵横交错 爱憎分明
(2) 一组反义成分和其他成分连用, 如:
礼尚往来 不相上下 始终如一 进退两难 哭笑不得
(3) 一组反义成分和其他成分交错:
公而忘私 夜以继日 得不偿失 大公无私 争先恐后
二、含有反义词的成语语义教学探讨
以上初步分析了含有汉语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结构类型, 下面将根据这几种结构类型, 结合对外汉语基本教学法, 探索在教留学生学习汉语时, 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学习并且正确运用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一) 直接翻译语素法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中, 含义比较简单, 语义指向比较明显的一类, 主要包括联合结构中两对反义词交错对举形成的成语和一对反义词与一组类义成分交错形成的成语。这类成语在汉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就能接触到。如“有头无尾”, 是联合结构中的两组反义词交错对举形成成语。再有“同甘共苦”, 是一组类义词和一组反义词交错形成成语。这类成语中含有的反义词相对比较简单, 容易理解, 而且结构形式也比较清晰明确, 这类成语可以运用对外汉语学习者的母语或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中介语进行直接翻译。如“有头无尾”中, “有”和“无”是一对常见的反义词, “头”和“尾”也是一对常见反义词, 可以将这两对词语用学习者的母语或者中介语翻译出来, 让学生明白在这个成语中每个字的意义。进而结合成语的结构特点, “有头无尾”中, “有头”是动宾结构, “无尾”也是动宾结构, “有头无尾”这个成语是两部分动宾并列起来的联合结构形式。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语义和语法结构两方面对成语进行解释,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基本意义。在理解“有”和“无”, “头”和“尾”两组反义词的基本意义之后, 再结合整个成语的联合结构, 就可以给学生教授清楚“有头无尾”的意义:意思是有开头没有结尾, 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由于成语形式和意义都具有典雅性, 有些成语中出现的语素含有古代汉语的意义, 汉语学习者对这类词比较陌生。如“同甘共苦”中的“甘”, 学生可能学习过苦的反义词是甜, 这时候, 就需要老师解释清楚“甘”与“甜”意义的相似性, 在解释清楚反义词的基础上解释成语。
(二) 例句法
成语教学中的难点是,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 所以不能单纯依靠理解成语中某一部分的意思来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在教授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的过程中, 必须让学生在理解成语中含有的反义词基本意义的基础上, 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成语的意义。这就需要将成语放在具体的句型中去操练。让学生在句型操练的过程中把握成语的整体意义。
“东奔西走”这个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东”和“西”, 这也是汉语中一组相对简单的反义词, 但不能只依靠翻译和成语的结构来解释这个成语。在这个成语中, “东奔”指向东奔走, “西走”指向西奔走, 学生很容易会认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向东和向西去, 出现理解偏误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在教授这个成语时, 可以列举一些例句。如:他为了生活东奔西走。通过这个例句,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下内容:“东奔西走”指的是四处奔波, 常用于形容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做的努力。意思不是向东走, 向西走。这种目的一般是十分想要却不容易达成的。在这里“东”和“西”这对反义词不仅是指两个相对的方向, 而是用来说范围很大, 形容为了达成目的每个地方都去过了, 什么样的努力都做了。通过举例句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句型操练来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意思。
(三) 情景交际法
在含有反义词的成语中, 有很多反义词是学生之前就学习过的, 但是由于将反义词放在结构凝固的四字成语中, 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很多障碍, 在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成语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利用情景表演, 情景交际的方法教授成语, 一边加强学生对于成语中反义词的理解, 一边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成语。例如成语“喜新厌旧”中“喜”和“厌”是一对反义词, “新”和“旧”也是一对常用的反义词, 在教授这种类型的成语时,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演示来解释成语的用法。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兴趣来设计场景, 让学生在交际中理解成语的意思。“喜新厌旧”这个成语可以利用表情和神态表演出“喜”和“厌”这两个反义词, “新”和“旧”的表现可以利用物品, 人物等, 在设计的场景中让学生理解“喜新厌旧”的意思, 并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不仅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也可以让成语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意义抽象的汉语成语。
(四) 文化含义解释法 (故事法)
中国的成语含义丰富, 表达精练, 庄重典雅, 正是因为其背后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给外国人教授中文的时候, 尤其是教成语的时候, 可以利用文化教学的方法, 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成语背后的故事更加深刻地理解成语, 也可以通过讲授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成语的兴趣。例如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朝三暮四”中“朝”和“暮”是一对反义词, 这个成语对于中国人来说都十分熟悉, 但对于不熟悉中华文化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却不好理解, 就字面意思也是比较难懂的, 在教授这一类成语的过程中, 应该给学生讲述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类似“朝三暮四”这样的成语, 其背后的故事都比较简单, 容易理解, 而且在课堂上讲述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是成语中的一大类, 这种成语特殊之处在于反义词的意义在其中不一定可以按照原有的意义来理解, 会对学生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教授这一类成语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 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 让学生掌握这类成语的正确用法。
参考文献
[1]李喆.对外汉语教学中故事类成语教学方法的探究[D].河南大学, 2014.
[2]丁兰岚.汉语国际教育中常用成语的教学方法分析[D].云南大学, 2013.
[3]杨清贺.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方法初探[D].辽宁大学, 2013.
[4]冯娟.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意义和方法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冯艳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6]王美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含有通假字的成语 第4篇
存在通假字的成语很多,常见的有:
1. 信口开河
信口:随口;开河:“河”通“合”,说话时嘴唇张合。用作贬义。多指不加思索地随口乱说;或是随口乱吹;或是随便议论;或是漫无边际地乱扯;有时又用于自我解嘲。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灵壁激战,刘邦败北,屯兵荥阳。项羽授英布为“当阳君”,率军40万进驻九江。刘邦派典谒官随何去劝说英布投降。英布说随何信口开河,然而还是投降刘邦。刘邦故意气他,后设宴款待,封“九江侯”。
2. 图穷匕见
图:地图;穷:尽;见:通“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这个成语出自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 博闻强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通“志”,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也可以写作“博闻强志”)
出自《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这个成语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在古代小说中有用拨乱反正的,如: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二)
5. 披沙拣金
又作“排沙简金”。“简”通“拣”,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这个成语出自梁·钟嵘《诗品》卷上:“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例:其间商榷源流,扬扢风雅,如披沙拣金,正须明眼者抉择之。(清·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
6. 厉兵秣马
厉:通“砺”,“磨”的意思;兵:兵器、刀枪;秣:饲料、草料。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厉兵秣马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例: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从郑国派人来告诉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军队来,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且行军路线上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穆公不听,派大军东行。秦军到了郑国的边境滑地,遇到郑国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要到周朝集市去卖。弦高赶快让人回国报信,自己将牛献给秦军作犒劳,说:“我们大王听说你们要从这里路过,派我来犒劳你们,请不要嫌弃礼物轻薄。”
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见杞子一伙正在整顿盔甲、磨兵器、喂马,便对他们说:“你们留在我们郑国时间也长了,我们国小物乏,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杞子就逃了。秦军只好退了。
7. 自怨自艾
“艾”通“乂”,本意为割草,引申为治理、安定的意思。“自怨自艾”这个词出自《孟子·万章上》,其本意有改过自新的意思,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只剩下自我悔过的意思。
8. 一暴十寒
暴(pù):同“曝”,晒。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为“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不坚持、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大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
9. 疾恶如仇
“疾”通“嫉”,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仇。”西晋时期,御史中丞司录校尉傅咸为人正直无私,为官也是疾恶如仇。有一年因发生自然灾害而闹饥荒,百姓流落失所,饿死冻死无数,晋惠帝竟责怪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傅咸说明道理,力谏处理朝中奢侈浪费,救济灾民。
10. 受益匪浅
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匪通“非”,匪浅:不浅。“受益匪浅”指得到的好处很多(意即收获不小)。现在人们为方便有时也写成“受益非浅”。
11. 厝火积薪
厝:通“措”,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自《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汉书·汲黯传》:“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以“积薪”喻选用人才后来居上。
12. 被坚执锐
“被”通“披”;“坚”和“锐”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坚硬的甲胄”和“锐利的兵器”。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出自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13. 捉襟见肘
襟:衣襟;肘:胳膊肘;见:通“现”,露出。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语出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14. 秀外惠中
“惠”通“慧”,聪明。容貌秀美,资质聪明。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丽人杂记》:“ 广汉营妓,小名僧儿,秀外惠中,善填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卿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亦作“秀外慧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六回:“是时洪女年方十九,秀外慧中。”
15. 高屋建瓴
“建”是“瀽”的通假字,是倒水、泼水的意思。“瓴”有装水的瓶子和瓦沟两种说法。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高屋建瓴这个成语来自一个经典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刘邦和他的大夫田肯。
在刘邦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有人向他报告楚王韩信正暗地里准备造反。他赶快召集文武近臣商议对策。这时,谋士陈平对刘邦说:“陛下假说到云梦泽去巡视,并在陈地会见各个诸侯。陈是楚的西界,韩信得到陛下巡视的消息,一定会去陈地迎接的。当韩信拜见陛下的时候,只要有一位武士就可以把韩信捉住。”刘邦按照陈平的计策,果然轻易就捉住了韩信。刘邦非常高兴,于是在当天颁布了大赦令。大夫田肯乘着道贺的机会,对刘邦说:“您捉住了韩信,又在关中建都,这是我们应当庆贺的大事。(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成语高屋建瓴的意思即由此演变而来。这句话意思是说关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胜于他国;土地广阔,有千里之远;兵员众多,占天下百分之二十。由于地势优越,如果派兵去攻打诸侯,真好比是站在高屋顶上往下倾倒瓶里的水,由上而下,势不可挡。
这个成语除了形容气势外,还可以形容人的观点或者论点十分透彻,着眼点高,论证得全面。比如“刘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对我厂的现状分析得非常透彻”。
16. 不过尔尔
明的成语 第5篇
2、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3、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4、来去分明: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5、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十分分明。
6、暧昧不明: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7、鬼瞰高明:指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同“鬼瞰其室”。
8、风清月明: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完美。同“风清月朗”。
9、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10、昏镜重明: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11、深切著明:深刻而显明。
12、耳聪目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14、外宽内明: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15、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16、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17、奉如神明: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
18、自知之明:自知:自我了解自我;明:看清事物的本事。指了解自我的情景,对自我有正确的估计。
19、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20、先见之明: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本事。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21、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22、心开目明:犹心明眼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23、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完美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24、含糊不明:不清楚的意思。
25、蔽聪塞明: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26、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27、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到达。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我高尚的情趣;心境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28、白黑分明: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29、外简内明:指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30、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1、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32、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33、奖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绝不含糊。
34、冰雪聪明:比喻人聪明非凡。
35、察察而明: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
36、黑白分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37、深切着明:指深刻而显明。
38、察察为明: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39、泾渭自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同“泾渭分明”。
40、赏罚不明: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41、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42、爱憎分明: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43、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44、绝顶聪明: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
45、长夜难明: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
46、去暗投明:脱离黑暗势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47、奉若神明: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48、考绩幽明: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49、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50、词约指明: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51、一晦一明: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52、来历不明: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53、弃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提高方面。
54、磊落光明:襟怀坦白,光明正大。
55、至圣至明: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56、赏罚严明: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57、自作聪明: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我,主观地办事。
58、下落不明:下落:着落,去处。指不明白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59、赏罚信明: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60、背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提高方面。
带明的成语 第6篇
1、花明柳媚,含明隐迹,绝顶聪明,奖罚分明,简明扼要
2、黑白分明,皓齿明眸,含糊不明,昏镜重明,花明柳暗
3、明察秋毫,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明德惟馨,明发不寐
4、高明远识,光明正大,公明正大,高抬明镜,公正廉明
5、泾渭分明,泾渭自明,考绩幽明,开宗明义,柳暗花明
6、蔽明塞聪,冰炭不言,冷热自明,冰雪聪明,察察而明,察察为明
7、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历不明,磊落光明,连明彻夜,连明达夜
8、奉如神明,孚尹明达,鬼瞰高明,更令明号,光明磊落
9、春光明媚,春和景明,聪明才智,聪明反被聪明误,窗明几净
10、蔽聪塞明,白黑分明,白蜡明经,不明不白,闭明塞聪
11、聪明绝世,重明继焰,聪明伶俐,聪明睿智,慈明无双
12、黜陟幽明,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大明法度
13、明罚敕法,明法审令,明鼓而攻之,明光烁亮,明公正道
14、精明能干,精明强干,经明行修,敬若神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5、明辨是非,明察暗访,明查暗访,明窗净几,明耻教战
16、聪明一世,聪明智慧,聪明智能,聪明正直,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17、仇人相见,分外眼明,阐幽明微,长夜难明,黜幽陟明,词约指明
18、耳聪目明,二分明月,恩怨分明,风清月明,奉若神明
19、暗斗明争,暗箭明枪,暧昧不明,爱憎分明,背暗投明
第4个字是明的成语 第7篇
【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外简内明】:指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外宽内明】: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下落不明】: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先见之明】: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心开目明】:犹心明眼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一晦一明】: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忧盛危明】:犹言居安思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正大光明】:心怀坦荡,言行正派。
【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至圣至明】: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张雪明的书法艺术 第8篇
男, 1965年出生, 原籍河北省固安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大学文化, 教书十年。1995年毕业于中国书法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研修班;1996年秋旅居北京。同年进竭启功先生并亲聆教诲;1997年作品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应邀为颐和园书写巨幅《名园后记》;1998年行书《百年中国》长卷被香港历史博物馆收藏;1999年应邀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馆藏作品;2000年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2004年《张雪明行楷千字文》入选《当代名家书千字文》系列, 并出版。陆续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人大会议中心、总参、国管局、京西宾馆、钓鱼台等书写巨幅装饰作品, 受到国家党政军领导的好评。
现出版《张雪明行楷千字文》《张雪明行书前后出师表》《张雪明书启功古诗四十首》, 2009年出版《张雪明书法集》 (文物出版社) 等。
成语-含有彩字的成语 第9篇
以“彩”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彩云易散] 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
[彩衣娱亲]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彩凤随鸦] 比喻女子嫁给才貌配不上好的.人。
[彩笔生花] 比喻才思有很大的进步。
“彩”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戏彩娱亲] 比喻孝养父母。
[五彩缤纷]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精彩逼人] 形容人神采奕奕或文章言语精彩感人。
[光彩溢目] 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光彩耀目] 光采鲜明,视之耀眼。
[光彩陆离] 指色彩斑斓错杂。
[光彩夺目] 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凤彩鸾章] 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
[赌彩一掷] 犹言孤注一掷。
[错彩镂金] 错:涂饰;镂:雕刻。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
“彩”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兴高彩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同“兴高采烈”。
“彩”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张灯结彩]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隐鳞藏彩] 比喻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绚丽多彩] 形容色彩华丽。
[悬灯结彩] 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
[无情无彩] 犹无精打彩。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无精打彩]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无精嗒彩]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同“无精打彩”。
[韬光敛彩] 收敛光采。比喻隐匿才华,无声无息。
[失精落彩] 指没精打彩。
[奇光异彩] 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浓墨重彩]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没精塌彩] 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同“没精打彩”。
[没精没彩] 犹没精打彩。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没精打彩] 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镂金错彩] 镂:雕刻;错:涂饰。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
[龙章凤彩] 不凡的仪表风采。
[挂灯结彩]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丰神异彩] 精神丰满,焕发容光。
[丰富多彩] 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雕章缛彩] 比喻文彩绚烂。
[当场出彩] 旧戏表演杀伤时,用红色水涂沫,装做流血的样子,叫做出彩。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斑衣戏彩] 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含有“河”的成语 第10篇
临河羡鱼: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砺带河山: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山带河: 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砺岳盟河: 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同“砺带河山”。
口如悬河: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口似悬河: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锦绣山河: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涓滴成河: 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九江八河: 泛指所有的江河。
江水不犯河水: 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没有关系。
河奔海聚: 比喻思路开阔,文辞畅达。
河清海晏: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鱼腹疾: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河梁之谊: 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河落海干: 比喻一点不剩。同“河涸海干”。
河水不洗船: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还我河山: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河山带砺: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恒河沙数: 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河梁携手: 河梁:桥。指送别。
河东狮吼: 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河海不择细流: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河目海口: 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河清难俟: 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东三箧: 指亡失的书籍。
河伯为患: 指歪门邪恶的风气。
含有“狗”的成语 第11篇
鼠盗狗窃: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鼠偷狗盗: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鼠窃狗偷: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丧家之狗: 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泥车瓦狗: 小泥车,小瓦狗。比喻无用或无价值的物品
傫如丧狗: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傫,古同“累”。
狗胆包天: 斥责别人胆子太大,敢于胡作非为
指鸡骂狗: 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猪卑狗险: 比喻卑鄙阴险的人。
猪朋狗友: 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贼头狗脑: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跖狗吠尧: 比喻各为其主。
指猪骂狗: 犹指桑骂槐。亦作“指鸡骂狗”。
椎埋狗窃: 指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椎埋屠狗: 杀人宰狗。指为非作歹和从事低贱的职业。
捉鸡骂狗: 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猪狗不如: 1.猪与狗。2.詈词。谓人下贱如牲畜。
引狗入寨: 犹言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咬人狗儿不露齿: 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行同狗彘: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土龙刍狗: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偷狗戏鸡: 比喻不务正业。
偷鸡盗狗: 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同“偷鸡摸狗”。
土鸡瓦狗: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同“土鸡瓦犬”。
人面狗心: ①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人模狗样: 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多用于嘲讽。
替拉扎明的合成方法改进 第12篇
国外内相关资料关于替拉扎明的合成起始原料所用的是不稳定的具有高毒性单氰胺固体作原料,下文以50%氨基氰水溶液作原料,毒性低,稳定性强,反应充分。具体工艺是以邻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在50%氨基氰水溶液和浓盐酸共热,并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完成闭环反应生成3-氨基-1,2,4-苯并三嗪-1-氧化物[5,6,7]中间体,再氧化生成3-氨基-1,2,4-苯并三嗪-1,4-二氧化物。该路线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时间短,后处理易。反应路线如下(图1)。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邻硝基苯胺、单氰胺为工业级;36%HCl为化学纯;氢氧化钠、冰乙酸、双氧水均为分析纯。
X-5控温型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TENSOR-2傅立叶红外吸收图谱仪;ZF2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宝山顾村电光仪器厂。
1.2 合成方法
1.2.1 3-氨基-1,2,4-苯并三嗪-1-氧化物(A)的合成
称20.0g邻硝基苯胺于250m L三口烧瓶,搅拌,升温至45℃~55℃,缓慢滴加50%单氰胺溶液18 m L,滴加完毕,升温至100℃,加热至颜色为深红色,降温,室温有橘黄色固体析出,滴加12mol/L浓盐酸60m L,15min滴完。升温到100℃(可能分层),搅拌20~40min,降至室温,流加16 mol/L的Na OH溶液60m L。15min滴完,升温到100℃,反应12h,出现粘状固体悬浮,缓慢搅拌(过快有许多小球状固体)。加100~200m L水,搅拌,冷却至室温,黄色固体析出,过滤,水洗,乙酸乙酯洗,干燥得浅黄色粉末(A)17.6g,收率88%,mp>280℃(文献[8]大于275℃)。
1.2.2 3-氨基-1,2,4-苯并三嗪-1,4-二氧化物(B)的合成
称4.4 g(A),于500m L三口烧瓶中,加212.2m L冰醋酸搅拌,形成悬浮液,升温到50℃,滴加106.5m L的30%的双氧水溶液,黑暗中反应10h,溶液变为淡红色,转入单口瓶中,旋转蒸发去溶剂,析出红色固体物质,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深红色晶体(B)3.65g,收率83%,纯度98.5%,mp:229℃~230℃(文献[9]229℃~230℃)。
2 结果与讨论
用50%的单氰胺溶液,反应更充分。试验过程,可以通过TLC检测反应的进程。选择的展开剂是乙酸乙酯∶石油醚=1∶6。
图2为用TLC对反应过程进行跟踪的一个TLC板层图。样品点从左向右依次为:1-氧化物(A),1,4-二氧化物(B),和反应过程中抽的样品。从图中看出1-氧化物的极性比氧化产物1,4-二氧化物要弱许多,除了未反应完的原料外,已有产物生成,原料和产品中间的点为反应过程中一些中间体和副产物。图3为其HPLC谱图,可看出1,4-二氧化物的出峰时间要比1-氧化物的要早。
从图4中可以看出,3-氨基-1,2,4-苯并三嗪-1-氧化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大约在260nm处。
从图5中可以看出,3345.4cm-1和3144.1cm-1处的强吸收峰为-NH2的不对称和对称的伸缩振动。1137.5cm-1处的强吸收峰为N→O的伸缩振动,1655.9cm-1处的强吸收为氮氢键的弯曲振动,758.3cm-1处的吸收峰为1,2-二取代苯的面外弯曲振动和1571.5cm-1左右的吸收峰可大体判断苯环的存在。
从图6中可以看出,3-氨基-1,2,4-苯并三嗪-1,4-二氧化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大约在265nm处。
从图7中可以看出,3417.4cm-1处的强吸收峰为-NH2的伸缩振动,可大体断定氨基的存在,1360.7cm-1和1100.6cm-1处的强吸收峰为N→O的伸缩振动,1646.8cm-1处的强吸收峰为氮氢键的弯曲振动,1609.9cm-1左右的吸收峰和728.9cm-1为1,2-二取代苯的面外弯曲振动可大体断定苯环的存在,1626.1cm-1处的吸收峰碳氮双键的伸缩振动。
合成的产品经谱图指认,确认为目标产物。总收率73%,纯度98.5%。
3 改进后的效果
改用50%氨基氰水溶液比国外单氰胺固体稳定且低毒,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收率稳定。
摘要:以邻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在50%氨基氰水溶液和浓盐酸共热,并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完成闭环反应生成3-氨基-1,2,4-苯并三嗪-1-氧化物中间体,最后氧化得到目标化合物的路线,总收率73%,纯度98.5%。
关键词:替拉扎明,合成,改进
参考文献
[1]Alain Burgos1Preparation of3-amino-1,2,4-benzot riazine dioxide[P],USP6953852,2005.
[2]Delahoussaye YM,Hay MP,Pruijn FB,et al.Improved potency of the hypoxic cytotoxin tirapazamine by DNA-targeting[J].Biochem Phar-macol,2003.65(11):1807-1815.
[3]Aquino VM,Weitman SD,Winick NJ,et a1.Phase I trial of tira-pazamine and cyclophosphamide in children with refractory solid tumors:a pediatric oncology group study[J].J Clin Oncol,2004,22(8):1413-1419.
[4]Le QT,McCoy J,Williamson S,et al.Phase I study of tirapazamine plus cisplatin/etoposide and concurrent thoracic radiotherapy in 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S0004)[J].Clin Cancer Res,2004,10(16):5418-5424.
[5]Tarra Fuchs,Goutam Chowdhury,Charles.L Barnes3-Amino-1,2,4-benzot riazine4-Oxide: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Metabolite Ari-sing from Bioreductive Processing of the Antitumor Agent3-Amino-1,2,4-benzot riazine1,4-Dioxide(Tirapazamine)[J].J Org Chem,2001,66(1):107-114.
[6]赵士魁.替拉扎明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8):457-458.
[7]Michael P Hay.St 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1,2,4-Benzot ri-azine1,4-Dioxides as hypoxia-Selective Analogues of Tira-pazamine[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 ry,2003,46(1):169-182.
[8]Mallory FB.Organic Syntheses[M].Coll Vol3,New York:Wiley,1955:710.
含有“明”的成语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