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8篇)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1篇

三、填空题 (每空3分,共21分)

15.某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则质点3s内的位移为_____m,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16.一物体以a=7m/s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的方向为_____,空气阻力的大小是重力大小的_____倍。(g取10 m/s2)

17.如图a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后面所拖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 ,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 。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长木板C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实验中 应远小于

D.作a- 图像便于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②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b中的_________图线 。(选填“甲、乙、丙”)

③图c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给分)

18.(10分) 一物体在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像求:

(1) 0-6s内及6-10s内物体的加速 度;

(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19.(13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块,在F=10N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方向与水平成θ=370,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sin370=0.6,cos37° = 0.8。

(1)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2)此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

(3)求此物块在2s末的速度.

20.(10分)如图所示,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 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 = 60 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0.50,斜坡的倾角θ= 37°(sin37° = 0.6,cos37° = 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人从 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AB的长度为25m,求人到B点时的速度为多少?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第一学期

期末 高一 物理 试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A

2.C

3.B

4.A

5.D

6.A

7.C

8.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ACD

10.BC

11.AD

12.BD

13.BCD

14.BD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15. 9 5

16. 竖直向上 0.3

17. ①CD ②丙 ③ 0.51

四、计算题(共33分)

18. ①1 m/s2 -2 m/s2 ②46m

19. ①7N ②1m/s

20. ① 2 m/s2 ②10 m/s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 48分)

1.一皮球从离地面2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0.9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2.9m,2.9mB.2m,0.9mC.2.9m,1.1mD.2.9m,0.9m

2.已知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10N和3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A.15NB.20NC.35ND.40N

3.对于惯性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判断物体有无惯性,要看物体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速度不易改变的物体才有惯性

C.只能从物体本身寻找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惯性与物体外部因素无关

D.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影响着物体惯性是否发生变化

4.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都是等值反向的一对力,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都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C.一对平衡力的性质可以是互不相同的,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D.人拍手时,两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平衡力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B.接触且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压力的方向垂直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A.GsinθB.Gcosθ

C.Gcosθ+FsinθD.Gcosθ+Fcosθ

7.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运动,经t s速度达到v,则在这t s内,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与物体位于中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A.1∶2B.1∶C.∶1D.∶

18.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

A.1∶3∶5B.2∶6∶5C.2∶8∶7D.4∶12∶9

9.如图所示,竖直圆环中有多条起始于A点的光滑轨道,其中AB通过环心O并保持竖直。一质点分别自A点沿各条轨道下滑,初速度均为零。那么,质点沿各轨道下滑的时间相比较:()

A.质点沿着与AB夹角越大的轨道下滑,时间越短

B.质点沿着轨道AB下滑,时间最短

C.轨道与AB夹角越小(AB除外),质点沿其下滑的时间越短

D.无论沿图中哪条轨道下滑,所用的时间均相同

10.重为1N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 = 1N,那么,它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0C.9.8m/s2D.19.6m/s

211.在加速度为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人对地球的吸引作用产生的力为m(g-a)

B.此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a)

C.此人受到的重力为m(g + a)

D.此人的视重为m(g + a)

1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运动t s,t s末撤去该力,物体又经过2t s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F/4B.F/3C.F/2D.2F/

31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

A.N、m、sB.kg、m、s

C.N、kg、sD.N、kg、m

14.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用力F向左推B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然后突然将力F撤去,在撤去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0,0B.0,F/m

C.F/2m,F/mD.F/2m,F/2m

15.在百米赛跑比赛中,测得一优秀运动员在5s末的速度为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1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7m/sB.9m/sC.10m/sD.5.5m/s

1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到全程一半时经历的时间是t,全程的下落时间为T,则t∶T为:()

A.1∶2B.2∶3C.∶2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头4s内位移是32m,则它在第3s内位移

为,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8.重为100N的货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以25N的水平推力推货箱时,货箱没有动,此时货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当水平推力增至35N时,货箱刚好被推动,货箱被推动后,只需32N的水平推力作用即可保持货箱做匀速运动,则货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9.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处于静止状态。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恒力作用后,在头2.0s内移动了4.0m。那么,该物体受水平力作用之后,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所受的水平恒力大小为。

20. 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撤掉F,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直到停止,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撤掉F前的加速度a1和撤掉F前后的加速度a2后的比为a1∶a2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为f,则F∶f=。

21.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O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三.计算题:(10分 + 12分 = 22分)

22.(10分)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间用最大张力为100N的轻绳相连,mA= 4kg,mB=8kg,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为使轻绳不被拉断,F的最大值是多少?(g取10m/s2)

23.(12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 km/h。假设前方车辆因故障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一.选择题:(3分×16 = 48分)

题序

答案

C

A

C

C

D

C

B

D

题序

答案

D

C

D

B

B

B

C

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 10m,4m/s18. 25N,0.3219. 5m,4N

20.a1∶a2 =3 ∶1,F∶f=4∶1,21.2.486.18

三.计算题:(10分 + 12分 = 22分)

22.解:要使轻绳不被拉断,则绳的最大拉力FT=100N,先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1)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Bg = mBa①

再以A、B整体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同理列方程 F-(mA+mB)g =(mA+mB)a②

由①②解得 F=(mA+mB)(g+a)=12×12.5=150(N)

23.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作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s1=vt① 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汽车的质量为 m,有 f = ma② 自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③

所求距离 s=s1+s2④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3篇

6-8: DCD

9.AD

10.BD

11.ACD

12.BCD

13.18N

14.15 水平向左

15.790N

16.20 16

17.C

18.(1)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2)为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系统误差过大

19.mg

20.2:1

21.20m 2 m/s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4篇

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是第二象限角,则()

A.B.C.D.2.集合,则有()

A.B.C.D.3.下列各组的两个向量共线的是()

A.B.C.D.4.已知向量a=(1,2),b=(x+1,-x),且a⊥b,则x=()

A.2B.23C.1D.0

5.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使的值介于到1之间的概率为

A.B.C.D.6.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

A.向左平移个单位B.向左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D.向右平移个单位

7.函数是()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8.设,,则()

A.B.C.D.9.若f(x)=sin(2x+φ)为偶函数,则φ值可能是()

A.π4B.π2C.π3D.π

10.已知函数的值为4,最小值为0,最小正周期为,直线是其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下列各式中符合条件的解析式是

A.B.C.D.1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值不可能是()

A.B.C.D.12.函数的图象与曲线的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2B.3C.4D.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设与的夹角为,则=.14.已知的值为

15.已知,则的值

16.函数f(x)=sin(2x-π3)的图像为C,如下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①图像C关于直线x=1112π对称;②图像C关于点(23π,0)对称;③函数f(x)在区间[-π12,512π]内是增函数;④将y=sin2x的图像向右平移π3个单位可得到图像C.、三、解答题:(共6个题,满分7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推理、求解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Ⅰ)求的值;

(Ⅱ)求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点A,B是单位圆上的两点,A,B两点分别在第一、二象限,点C是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AOB是正三角形,若点A的坐标为(35,45),记∠COA=α.(Ⅰ)求1+sin2α1+cos2α的值;

(Ⅱ)求cos∠COB的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向量a=(4cosα,sinα),b=(sinβ,4cosβ),c=(cosβ,-4sinβ),(1)若a与b-2c垂直,求tan(α+β)的值;

(2)求|b+c|的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函数f(x)=3sin2x+π6的部分图像如图1-4所示.(1)写出f(x)的最小正周期及图中x0,y0的值;

(2)求f(x)在区间-π2,-π12上的值和最小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的夹角为.(1)求;(2)若,求的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函数

(1)求的对称轴。

(2)当时,求的值及对应的值。

参考答案

1-12BCDCDABDBDDC

填空

13141516

17解:(Ⅰ)

由,有,解得………………5分

(Ⅱ)

………………………………………10分

18解:(Ⅰ)∵A的坐标为(35,45),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sinα=45,cosα=35

∴1+sin2α1+cos2α=1+2sinαcosα2cos2α=4918.…………………………………6分

(Ⅱ)∵△AOB为正三角形,∴∠AOB=60°.∴cos∠COB=cos(α+60°)=cosαcos60°-sinαsin60°.=35×12-45×32=3-4310

…………………………………12分

19解(1)b-2c=(sinβ-2cosβ,4cosβ+8sinβ),又a与b-2c垂直,∴4cosα(sinβ-2cosβ)+sinα(4cosβ+8sinβ)=0,即4cosαsinβ-8cosαcosβ+4sinαcosβ+8sinαsinβ=0,∴4sin(α+β)-8cos(α+β)=0,得tan(α+β)=2.(2)由b+c=(sinβ+cosβ,4cosβ-4sinβ),∴|b+c|=?sinβ+cosβ?2+16?cosβ-sinβ?2

=17-15sin2β,当sin2β=-1时,|b+c|max=32=42.20.解:(1)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x0=7π6,y0=3.(2)因为x∈-π2,-π12,所以2x+π6∈-5π6,0.于是,当2x+π6=0,即x=-π12时,f(x)取得值0;

当2x+π6=-π2,即x=-π3时,f(x)取得最小值-3.21.【答案】(1)-12;(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得,∴

(2)∵,∴,∴,∴,22.(12分)(1)………….1

………………………………….2

……………………………………….4

……………………7

(2)

………………………9

时的值为2…………………………………12

高一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第5篇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1kg?m?s-2

D.“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2.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3.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s内,外力F不断增大

B.在1s~3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s~4s内,外力F不断增大

D.在3s~4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4.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甲、乙两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两球在t=8时相遇在出发点

D.两球在t=4s时相距最远

5.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

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

6.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F1、F2,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Fl、F2与F都在同一直线上B.F1、F2都小于F/2

C.F1或F2的大小等于FD.F1、F2的大小都与F相等

7.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

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

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

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C.升降机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D.升降机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8.如图所示,清洗竖直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

总重量为G,且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

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

A.F1=Gsinα

B.F2=Gtanα

C.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但F1与F2的合力不变

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减小,F2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全部为必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6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首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

在保证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的条件下,互成角度地拉长橡皮条,使结点到达O点,用铅

笔记下O点位置及两细绳的方向,如图中的OA、OB方向,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OA

=2.8N、FOB=3.6N.

(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中利用图示法作出FOA与FOB的合力,其大小F=___.

(2)为了完成本实验,还要进行的一项关键操作是___________,在本操作中需要记录

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9分)某探究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

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要顺利完成该实

验,则:

(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某次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

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

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在a-F图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

外力的关系图象。

组别1234567

M/kg0.580.580.580.580.580.580.58

F/N0.100.150.200.250.300.350.40

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1.(14分)如图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O绳水平,则AO、BO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若保持O点及A点位置不变同时B点位置一直向上移动,在B点位置上移过程中AO、BO的拉力如何变化?已知sin37°=0.6,cos37°=0.6。

12.(15分)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设伊辛巴耶娃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5m/s2匀加速助跑,速度达到v=9.0m/s时撑杆起跳,到达点时过杆的速度不计,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下降h2=4.05m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质量m=65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离;

(2)假设伊辛巴耶娃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求软垫对她的作用力大小。

13.(16分)如图所示,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环的质量m及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参考答案

1-8:CDBCBCDACDADBC

9.(1)如答图所示(1分)4.8N(1分答案在4.5N~5.0N均给这1分)

(2)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2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拉力的方向(1分)

10.(1)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2分)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1分)

(2)0.5(2分)

(3)如答图所示(2分)

(4)没有平衡摩擦力(写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角度过小)(2分)

11.解:对绳上的O点受力情况进行分解,如答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知识可得:FAcos37°=FB①(3分)

FAsin37°=G②(3分)

联立方程①②解得:FA=1000(N)(2分)

FB=800(N)(2分)

若B点位置向上移,FA将一直减小(2分),FB将先减小后增大(2分)。

12.(1)设助跑前的距离是s,由运动学知识可得:v2=2as①(3分)

将数据代入①式解得:s=32.4(m)②(2分)

(2)设伊辛巴耶娃在撑杆跳下降阶段身体接触软垫前的速度是v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v12=2gh③(2分)

设软垫对她身体的作用力是F,由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④(3分)F-mg=ma1⑤(3分)

联立方程③④⑤可得;F=1300(N)⑥(2分)

13.由乙图可得:0~2s内小车的加速度是:

①(4分)将数据代入①式解得:a1=0.5(m/s2)②

小环在上升过程中前2s内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其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mgsinα=ma1③(4分)

小环在上升过程2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平衡知识可得:

F2=mgsinα④(4分)

将F1=5.5N,F2=5.0N代入③④,联立方程③④解得:

m=1(kg)(2分)

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6篇

1. 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

A.粤、闽、赣、黔、滇、桂 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 D.琼、闽、桂、滇、粤、黔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3题。

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

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4.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

A. -2℃,400mm B.8 ℃,600mm

C. 0℃,800mm D.4 ℃,1200mm

6.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

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D.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

7.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C.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8~10题。

8.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9.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10.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读右图: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11~12题。

1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12.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

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

区北部为界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14.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15.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

A.美国硅谷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 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 ) A.拉萨 B.攀枝花 C.武汉 D.深圳 17.城市B是我国重要商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物资充足 C.交通便利,物资流通方便 D.地平江阔,水域、陆域条件好 读表1完成18~19题。

18.该农产品为( )

A.棉花 B.甘蔗 C.茶叶 D.天然橡胶 19.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 ,回答20~21题。 20.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1.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22.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 读图234并回答23~25题。

23.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

A.180km B.280km C.380km D.480km

24.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26.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上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8.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29.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读下图,完成30~31题。

30.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时 B.乙时最小

C.丙时最小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31.自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长江中上游防护建 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D.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32.流经水文站的江水( )

A.不能补给鄱阳湖 B.不能补给洞庭湖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33.下列关于山西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煤是主导产业

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读右边“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34题。

34.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神黄(神木黄骅港)铁路是我国新建的一条重要铁路。据图完成35~36题。

35.神黄铁路与我国的哪几条铁路相交( )

A.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B.京沪线、京九线、大秦线

C.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 D.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

36.有关神黄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穿过的主要障碍有黄河、大运河、太行山、山东丘陵

B.主要解决陕西、山西等地的煤炭外运

C.沿线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

D.黄骅港位于天津市,濒临渤海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7~38题。比例尺

1:10000

tg20°=0.36

tg25°=0.47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两到三熟

38.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坡度小于2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种植业;坡度20°25度的坡地若要发展种植业,必须修水平梯田;坡度25~3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林果业。该地区适合发展( )

A.林果业 B.种植业 C.修水平梯田 D.上述农业活动均不适合

右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38~39题。

39.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稻 ②春小麦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剑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黄麻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高粱

40.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生产单产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41.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表现在( )

A.季风活动使本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好,农业气象灾害较少发生

B.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多样的土地类型使本区生物品种多、生长快、更新能力强

C.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使本区土地类型多样、水土流失严重

D.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使本区酸、瘦、粘的红壤广大

42. 关于东北平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农产品的生产

B.以国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质量和竞争力

C.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

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

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

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

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

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

源调配方案。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43~45题。

43.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44.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

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③⑤

45.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46题。

46.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读三角坐标图,回答47题。

47.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则图中四点与相关省份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 B.②-河南 C.③―西藏 D.④江西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48-49题。

4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49.对1985年与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图3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50题。

50.图3显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 )

A.判断水域状况 B.预测植被类型 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利用类型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报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两名越野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失踪50多小时后获救。

材料2:见图11

材料3:罗布泊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这里雅丹地貌发育。雅丹地貌表现为垄、槽相间的形态(见图12),其发育与盛行风的吹蚀密切相关。

(1)罗布泊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 。(2)从图11中可知,在塔里木盆地 (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空间不断缩小

B.历,人类活动的范围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

C.南缘河流流程缩短,是人类农业活动造成的

D.人类活动范围的变化幅度,北缘较南缘地区小

(3)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迷路,可以通过雅丹地貌判断方向。

已知罗布泊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为 。

2.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指向型。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3.结合下列材料,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新疆建设兵团一位负责人称,重庆部分民工在新疆摘棉花挣到钱,进而开始在新疆包土地,种棉花。

材料二:新疆和重庆市农业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资料(20)

材料三: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6)

(1)请根据材料二,说明今年以前为何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

(2)简要回答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及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3)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线穿越了世界上海拔的盆地B,B是 盆地,该盆地中特色的工业部门是 ,最近开通的 铁路穿越了该盆地。

(4)试述A、C两盆地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5)比较A、C两盆地内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

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耕地,而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耕地质量低、农作物生长不良,成为农业低产区。右图为我国某农业低产区的地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东北农业基地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垦区,黑土是其生产潜力较大的土壤。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1)简述材料一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东北地区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5.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同答以下问题:(18分)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

(3)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解析】答案选C。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重关键处,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珠江由东江、北江、西江构成,其流域涉及的省区很多。在做题时可采用排除法,海南隔琼州海峡与珠江流域相望,排除D项;四川省在云贵高原以北,而西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东南部,故可排除C项;东江源于广东东部山地,其流域涉及不到福建,排除A项。该题应选答案为C。

第10 / 14页

2.【解析】答案选C。解答本题应注意,“鲜花和蔬菜”属于保鲜性农产品,要及时把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地,需要考虑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保鲜技术等方面的因素,题目中A、

B、D选项中的地形、气候和水源均为植物生长因素,不是鲜花和蔬菜这种特殊作物的主要区位因素,所以,应选C项。

3.【解析】答案选C。解答本题应注意比较阶段Ⅰ和阶段Ⅱ的差别,阶段Ⅰ为了解决保鲜问题,采取近距离,而阶段Ⅱ是区间的调动,所以应从保鲜技术和运输方式等方面考虑。

4.【解析】答案选C。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一条重要的中国自然地理分界线,表现在: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0℃的东段大致沿此线分布,此线以北的北方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此线以南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上;②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东段大致沿此线分布,此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此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③东部季风区河流冬季有无结冰现象的分界线,此线以北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此线以南地区河流冬季无结冰现象;④东部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我国根据各地积温条件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分界线;⑤我国东部地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东部季风区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

5.【解析】答案选B。黄河流经青藏高原,我国西北的宁夏、内蒙古,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跨越我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经济地带。

6.【解析】答案选C。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其中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秦岭-淮河以线以北地区有结冰现象,故答案为C。

7.【解析】答案选C。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东向西随降水的减少,植被由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过渡。

8~10【解析】8.B 9.D 10.D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发展较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但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棉花生长的有利条件是夏半年光热条件较好、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地势和气候条件不是气候要素。天津、青岛、大连三城市都是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同时有廉价的劳动力。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对工业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等,这是吸引外资落户的优势条件。

11~12【解析】11.B 12.C 地理界线P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北侧是小麦种植业,南侧主要是水稻种植业,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不同,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图示I、II、III三个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貌与气候.

13~15【解析】13.C 14.B 16.C 由生产联系图可判断Ⅰ为火电厂,Ⅱ为水泥厂,Ⅲ为硫酸厂,Ⅳ为炼铜厂,由于煤炭和黄铜矿中都含有硫化物,所以如图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引起酸雨现象,鲁尔区对该产业的治理和调整,其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

16~17【解析】16.C 17.D 由图中经纬度及省区轮廓特征,可判断A为我国的重庆市,B为宜昌,题目所涉及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18~19【解析】18.C 19.B 印度是世界上茶叶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茶叶适宜在热量条件较好的丘陵地区种植,在我国的分布主要为南方丘陵地区,如贵州、福建等省份。

20~21【解析】20.D 21.D 该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快,成为目前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小。说明该地区来,产业结构变化以第三产业拉动为主,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该地区三大产业就业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并变化不大;第二产业比例最低,

第11 / 14页

且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略有上升,但增幅小。反映出10年来该地区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

22.【解析】答案选A。题干中明确规定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这两方面的含义。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崎岖又处于板块交界处,再加上降水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繁,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建设成为重点;东北地区应注意荒地的利用保护;黄淮海地区的中低产田包括低洼地和盐碱地;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

23.【解析】答案选B。考查学生根据所跨纬度判断两地间距离的能力。判断依据是一个经线圈的长度大约为4000km,而一个经线圈为360°,即每个纬度跨地面111千米。问题是要知道R河的河口是在什么地方,按照约定,是在汇入R河第一条支流处,用尺子量出两地的距离后,再把这个长度拿到东经130度经线上,看这个长度是跨多少个纬度,约为2.5个纬度,所以就得2.5111≈280KM。

24.【解析】答案选D。通过图中所示区域以及河流、沼泽、纬度等信息,确定该平原为东北平原,从图例中可以看出,该平原上多为沼泽地,所以平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从中可以看出,读图时一定要仔细,无论是图例、图都要用好。

25.【解析】答案选A。在知道本地是东北平原后,就知道本区生产粮食的不利自然条件,或者从本区所处的纬度可得出结论。本题与41题一起,考查学生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的能力。

26.【解析】主要从图中知道P平原是以沼泽为主,所以可以排除其他三个答案。答案:C

27.【解析】答案选D。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业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发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由于较多的水源,农牧业活动多为对周围植被造成较大破坏,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

28.【解析】答案选C。绿洲地区,由于植被其反射率较低,植物枯萎后变成有机质使土壤肥力上升,则生物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植被破坏后由于蒸发更旺盛,使原来较多的地下水被蒸发而导致土壤盐碱度上升,所以在原来绿洲地区若出现土壤盐碱度上升则说明绿洲开始出现枯萎。

29.【解析】答案选B。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措施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30.【解析】答案选D。从图中看,长江与洞庭湖之间是互相补给关系,甲图说明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洞庭湖分流一部分长江水;乙图说明长江水位低于洞庭湖,洞庭湖补给长江水;丙图说明长江与洞庭湖水位相当;而该水文站位于洞庭湖下游的长江上,该处水量大小受长江和洞庭湖共同影响,不能准确判断流量大小。

31.【解析】答案选C。自20下半年以后,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主要是上游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明显加强,因为年水库开始发挥作用;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不可能在一年内有突然的变化和很大的作用。

32.【解析】答案选B。流经水文站的江水已处洞庭湖的下游,不可能再回流到洞庭湖,故不能补给洞庭湖。

33.【解析】答案选D。能源工业是山西的主导产业,近几年山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业占到主体地位,但其工业仍以重工业为主。

第12 / 14页

34.【解析】答案选C。由图推知该地是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在小流域的沟道大坝建库,目的是拦洪蓄水。

35~36.【解析】35.A 36.B 大秦线、京包线为东西走向,且位于神黄线以北,焦柳线的北端点,焦作位于神黄线以南,它们都不与神黄县相交。神黄线不通过山东丘陵和山东省,黄骅港属河北省。

37~38.【解析】37.D 38.C 由当地纬度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以求出冬至日当地的太阳高度,进而对照图表判断该地熟制,图中比例尺为1:10000,根据任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和等高距,可求出此地的坡度大小,然后根据资料判断农业的发展。

39~40.【解析】39.D 40.C 根据四地点的经纬度可判断四地的位置及气候类型,然后由农作物的生活习性判断其分布地区,③、④两地分别为我国中部平原和三江平原(我国重要的大型国营农场),两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

41.【解析】答案选B。由于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本区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较好,但季风活动不稳定也带来了一些气象灾害;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和土地类型多样并无直接关系。本区深受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影响,土壤的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

42.【解析】答案选B。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43.【解析】答案选B。①和③都是西电东送的组成部分,①主要是火电,③主要是水电;电的远距离输送主要是高压输电。

44.【解析】答案选A。④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利用京杭大运河调水,经过了盐碱化比较严重的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由于有些地方潜水面较低,京杭大运河的水就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在春秋较干旱的季节,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的现象。

45.【解析】答案选C。②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实施能促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缓解沿线地区能源紧张,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也不能改变中国的能源现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能源结构还是煤占主要地位。

46.【解析】答案选D。梯级开发及发展了航运、养殖,也得到了水电,可以用水能开发耗能行业,同时也解决了洪涝和农田灌溉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7.【解析】答案选B。图示中:①地区水土流失严重;②地区盐碱化严重且有水土流失和寒潮;③地区盐碱化严重;④地区寒潮严重。河南省西部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为黄淮海平原,盐碱化严重,冬季寒潮影响也比较大。

48~49.【解析】48.A 49.C 城市交通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能反映城市交通通达性与人口分布多少的地理信息。商业网点的选址主要区位条件就是交通通达性和市场的大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50.【解析】50.D 做此题要仔细分析图,并结合要求回答问题。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解析】(1)海陆位置与地形的影响(距海遥远,深居大陆内部,青藏高原及山地阻挡) (2)D (3)东北-西南

罗布泊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这里距海遥远,深处内陆,降水较少,再加上周围山地阻挡,加剧本区干旱;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活动空间不断增大。图中绿洲主要分布于盆地周边。塔里木盆地南缘河流流程缩短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有关。由绿洲范围的变化很容易推知人类活动范围的变化幅度北缘较南缘小。

2.【解析】(1)劳动力 (2)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便宜

第13 / 14页

本题中的第二问就是关于珠江三角洲的问题,解答的关键是需要应用工业的区位原理并联系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实际,还需抓住题中“迁往”二字,之所以发生“迁移”,是因为B处有较之于A处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从而产生了对工业企业有较强的拉动力。

3.【解析】(1)重庆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新疆人少地多,棉花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2)光照充足,热量丰沛;温差大;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灌溉水源不足 推广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或滴灌技术)

(3)柴达木 钾肥工业 青藏

(4)差异:A盆地以风力作用为主(或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C盆地以流水作用为主(或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原因:A盆地气候干旱,多大风,C盆地降水丰富

(5)(同)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异)水源补给:A盆地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盆地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A盆地小,冬季甚至断流,C盆地大;汛期:A盆地较短,C盆地较长

4.【解析】(1)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为低产土壤之一;地形为丘陵,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较严重。

(2)防止黑土的冲刷: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并植树造林。注意黑土的培肥,以保持其较高的生产力:增施有机肥料。

5.【解析】(1)(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江流域面积广;。地处湿润气候,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2)植被覆盖率较高

(3)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7篇

∴老师能不能在学生一直达到所需注意力的状态下讲完这道题.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属于基础题.

21.设f(x)=mx2+(m+4)x+3.

(1)试确定m的值,使得f(x)有两个零点,且f(x)的两个零点的差的绝对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2)若m=1时,在[0,λ](λ为正常数)上存在x使f(x)a>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1)f(x)为二次函数,令△>0得出m的取值范围,根据根与系数得关系用m表示两根的绝对值,求出新函数的最小值即可.

(2)求出f(x)在[0,λ]上的最大值fmax(x),则a

【解答】解:(1)∵f(x)有两个零点,∴ ,解得m≠0.

设f(x)的两个零点为x1,x2,则x1+x2= ,x1x2= .

∴|x1x2|2=(x1+x2)24x1x2=( )2 = +1=16( )2+ .

∴当m=8时,∴|x1x2|2取得最小值 .∴|x1x2|的最小值为 .

(2)当m=1时,f(x)=x2+3x+3,f(x)的对称轴为x= .

①若0 ,则fmax(x)=f(λ)=λ2+3λ+3,

②若 ,则fmax(x)=f( )= .

∵在[0,λ](λ为正常数)上存在x使f(x)a>0成立,∴a

综上,当0 时,a的取值范围是(∞,λ2+3λ+3);

当 时,a的取值范围是(∞, ).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零点个数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属于中档题.

22.定义在D上的函数f(x),如果满足:对任意x∈D,存在常数M,都有f(x)≥M成立,则称f(x)是D上的有下界函数,其中M称为函数f(x)的一个下界.已知函数f(x)= (a>0).

(1)若函数f(x)为偶函数,求a的值;

(2)求函数f(x)在[lna,+∞)上所有下界构成的集合.

【分析】(1)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求出a的值即可;

(2)通过定义证明函数f(x)在区间[lna,+∞)上是增函数,求出函数的最小值,从而求出满足条件的集合即可.

【解答】解:(1)函数f(x)= (a>0)是R上的偶函数,f(x)=f(x),

即 (exex)=a( )=a(exex)在R恒成立,

∴ =a,解得:a=1,(a>0),

(2)在[lna,+∞)上任取x1,x2,且x1

f(x1)f(x2)= ( )a =( ) ,

∵y=ex是增函数,lnax1

∴ <0,∴x1+x2>2lna=lna2,

∴ > =a2,∴ a2>0,

∵a >0,

∴f(x1)f(x2)<0,即f(x1)

∴函数f(x)在[lna,+∞)上是增函数,

∴f(x)min=f(lna)= + =2,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8篇

4.D(像:立的塑像,)5. C(①③⑤不属于)6.A(原文是“蹑其后,悉获之。”不是杀死)7.(1)贼人以为我们不可能前往,(所以)正处于懈怠慵懒的状态,这样正好容易捉拿。应该赶紧去,不要让他们散开,又去为非作歹。

(2)赵尚宽又请求把荒地按照人口分给他们,并且用官方的钱贷给百姓让他们购买耕牛.等到三年后,长满丛杂草木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参考译文】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是参知政事安仁的儿子。管理平阳县时。邻县有十几个重囚徒挣破镣铐夜里逃了出来,杀死居民,将要跑到平阳境内,尚宽急忙派出武官抓捕,并说:“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正在偷懒,正好容易抓捕。应该赶紧去,不要使他们散开了,再做坏事。”武官出发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后来管理忠州时,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改变了这种恶俗。转运使持有十万斤盐,叫百姓用白银来交换,约定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尚宽先拿出储备的官币帮助交付了所需要的费用,再慢慢地卖给百姓,这样就没有扰乱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

嘉祜年间,赵尚宽凭借考核第一出任唐州郡守。唐州一向土地肥沃,经历五代战乱,有的田地不再耕种,土地荒芜,百姓稀少,(收缴的)赋税不能满足填补徭役,官员商议想废郡为邑。赵尚宽说:“土地荒芜可以增加开垦,百妊稀少可以增加招引,哪有废除郡制的呢?”于是查看地方志。找到汉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于是增发兵卒重新疏通三处湖泊一处沟渠,灌溉农田万余顷。又指导百姓自发开挖数十条支渠,互相灌溉.四方百姓蜂拥而至,赵尚宽又请求把荒地按照人口分给他们,并且用官方的钱贷给百姓让他们购买耕牛.等到三年后,长满丛杂草木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人口增加万余人。赵尚宽勤于农政,治理有超出一般人的功劳。三司使包拯和部下的使者向皇上上奏他的事迹,仁宗听说以后很赞赏他,颁布诏令赞扬他,多次(为他)增加官俸、赏赐银两。在唐凡生活了五年,百姓在祠堂为他建了一尊塑像,而王安石、苏轼也写下《新田》、《新渠》等诗作来赞美他。

后来调到同州、宿州做官,河中官府勇猛的士卒苦于校尉贪婪、暴虐,匿名上书告校尉叛变,尚宽下令烧掉上告的文书,说:“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话。”众人才安定下来。不久就上奏罢免那个校尉,并分散士卒到其他的军营。不久有调到梓州。尚宽离开唐凡几年,农田每天不断开垦,百姓一天比一天众多,朝廷推举功劳,让尚宽从少府监做到直龙图阁掌管梓州,后来做官一直做到司农卿,死后,皇上下诏赏赐钱币五十万贯。

参考答案:8、这首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官军腐败无能自私、敌人猖狂侵扰、人民生活痛苦、天下混乱一片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金兵的无比痛恨、对宋朝统治者的强烈谴责、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9、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1分)首联:宋军和金兵的对比。(2分)颈联:宋朝官兵和百姓的对比。(2分)

答运用典故,并能结合颔联有一定分析给3分

(三)10.(6分)

【参考答案】略。【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

11. (1)(5分)【参考答案】D 3分,A 2分,B 1分。

【参考答案】C项“这足见其”属于强加因果。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曹锟是一个自私残忍的人。E项年轻人来此的目的不是炫耀技艺,主要是为父明志。B项也有衬托出秦、袁二人的超群武艺之意。

(2)【参考答案】①正衬,以秦班主的了得功夫衬托出年轻人的绝伦技艺;②为年轻人出场比武做铺垫;③为下文情节“两戏班合二为一”发展蓄势。

(3)【参考答案】①技艺超群:在庆祝曹锟六十大寿的堂会上,秦班主拔得头筹;与年轻人比试,秦班主展示一身功夫。②宽容大度,怜才惜才:面对年轻人的叫板,秦班主看“他一副好人才”,又觉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还任其叫骂。③有羞愧心,知错能改:每当想起袁班主,秦班主便觉羞愧;在得知年轻人来意后,秦班主羞愧的流泪并向年轻人请教。④识大体,明大义:在袁班主事迹的感召下,秦班主与年轻人的两个戏班合二为一,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答出三点即可)

(4)【参考答案】①秦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着墨最多,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等;文中的主要情节都围绕他展开,他是贯穿全文的人物;小说通过秦班主的遭遇再现了乱世中戏班是如何生存的。

②袁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虽着墨最多,但主要是为了衬托袁班主,突出其气节和大义。年轻人与秦班主比武,是替父明志而来,促成了两个戏班的最终合并;虽然袁班主在抗日战争中死去,但子承父业,这都是袁班主教导有方。

③袁秦两位班主都是主人公。小说采用明暗双线的结构,明线是秦班主,暗线是袁班主;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再现在乱世中戏班班主的不同命运。在秦班主与袁班主儿子的共同努力下两戏班合并,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8篇)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1篇三、填空题 (每空3分,共21分)15.某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