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攻略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攻略(精选12篇)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攻略 第1篇
1 EGP+ESP模式的简介
目前, 英语的语言教学部分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个是英语教学, 另一个则是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 这两者分别就是EGP与ESP了。EGP也可成为GE, 即典型的语言类教学课程。开设该类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能够很好地掌握英语的听、说、读、译、写这五种最基本的能力, 因为这五项技能是英语学习的核心。某类语言的核心实际上是语言类专家对一种语言进行研究的时候对其功能总结出的一个具体的概念, 意思就是讲某种语言的人, 他们不受教育程度、职业、爱好、地域等因素的制约, 在语法、词汇等方面也没有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学习语言的学者不管是处于怎样的目的, 不管从事怎样的职业, 他都要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方法。在我国, 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 在高等院校还开设了英语听力课、英语口语课、英语精读课、英语泛读课等等的与英语学习有关的课程, 这些都属于EGP的教学范畴。在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前, 高职高专开设的英语课程大多数都没有能够逃脱基础英语教学的框架的束缚, 全部都是EGP课程, 因此, 在此前提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们尽管可以通过考试, 可是却非常缺乏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交流的能力。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们真正学习到的只是英语表达最基础的知识。而ESP模式刚好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综合来看, 高职高专想要很好地培养出高层次的英语应用人才,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EGP+ESP这种模式。有了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EGP课程, 再加上专业的ESP英语课程, 相信可以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夯实的基础, 久而久之, 教学的目标也就能够轻松的实现了。
2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英语教学应该以阅读为前提, 把信息理论作为阅读的指导理论, 把准确、有效抓住文章相关信息作为基本的原则, 从而提高学生们对语言信息的认知、处理、筛选等能力;同时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创造力。英语的学习是课本、学生、老师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其中, 老师的角色不是陪读, 也不是旁观者, 而是教学的核心, 是一个重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 而是应该通过不断地引导、启发学生,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文本产生自己的理解。
2.1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模式不够先进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相关规定, 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课时应该为220学时, 可是实际上,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开展的英语课时不但只有150学时, 而且还以高要求作为考核标准来检测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这样一来, 又回到了传统的应试教学, 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都是同一本教材, 教学模式也都是一样的。这些因素都导致高职高专的英语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瓶颈。所以, 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2.2 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教学的目标不符
师资力量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但是高职院校的英语师资却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一些教授英语课程的老师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 也没有掌握语言的教学规律, 因此使语言学习的课堂变成了翻译课堂;第二, 一些担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老师缺乏专业知识, 无法为学生解答英语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另外, 现阶段对于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而市面上的英语教材也都大同小异, 早就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了, 而专业的英语教材满布专业的词汇, 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实际交流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教材的选择和师资力量的配置是最关键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可以一味地模仿本科的英语教学模式, 必须得按照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 体现教学的特色, 培养学生们实际的应用能力。种种现象可以看出, 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 改革之前要改变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转变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重视英语教学, 着重培养高技能的人才;第二, 转变教学模式, 重视语言基础的学习, 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要以实用为目的;第三, 转变教学的方式,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教学的质量。EGP+ESP教学的模式可以加快高职院校的英语改革进程。[2]
3 现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3.1 重视语言, 轻视语境
英语教学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从文本结构入手, 分析内容;从语言的知识入手, 整理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对理解语境的能力进行着重培养, 只是教会学生记住考试试题的标准答案, 并没有做到“授人以渔”。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时候, 都离不开其自身的文化与语境, 所有的文本均是语境的产物, 而阅读则是解读文本的一个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是教学生们怎样分析语法, 怎样翻译文章的内容, 而是需要将学生们带人特定的一种语境中去。在语境中让学生们自己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含义, 这比老师强行灌输有效得多。
3.2 重视问题的设计, 轻视创新的能力
英语教学的越来越规范化, 尽管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但是一系列的新问题又出现了。老师们备课时精心设计一些课堂上所要提的问题, 将这些问题作为检验学生们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这些问题只是老师参照自己所理解的文本意思而提炼出的问题, 是否能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也并不能表明学生们是否理解吸收了知识, 这些问题也许与学生们真正遇到的问题不相符, 弄错了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处的位置, 让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 同时也会扼杀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4 EGP+ESP模式的设置构思
针对高职高专的英语学习情况,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 其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 要掌握英语的知识与技能;要具备英语的五项基本能力;要能够借助英语词典翻译、阅读有关的英语资料。在掌握高中英语知识的基础之上, 通过在学校的英语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 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完成EGP的学习要求, 接下来就可以研修ESP的课程了。一些专家学着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在设置上应该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英语的基础学习阶段, 该阶段应该在入学的前面三个学期内学完;另一个则是英语的专业学习阶段, 该阶段应该放在第四个学期进行。各个专业在安排基础的英语课程时, 应该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的交流能力上。将英语的口语课、听力课设为必修课。在安排英语的专业课程时, 上课内容应该和学生们的专业有较大的关联, 学以致用, 加强专业知识的输入, 早日为踏入社会打下基础。
专家学者还建议高职院校将EGP的两门必修课设置在学生入学的前两年里,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再进行统一的考试, 之后学生们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ESP课程。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分级或是分阶段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们入学后的第一学年中, 强化EGP的教学;第二个学年中, 校方开设ESP的相关课程, 并且和EGP共同开课, ESP课程可作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的选修课程;从第三个学年开始到学生实习之前, 学生们接受ESP特有的培训。尽管专家学者对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模式的细节描述不完全相同, 但是最基本的架构是一样的, 他们都一致认为高职高专的学生们进入校园后应该学习EGP课程, 为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 还应该学习与专业相关的ESP课程, 这样一来, 就能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3]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 在选择高职高专的EGP课程教材的时候, 最好选择近些年出版的新书, 新书更符合现行的教学目标, 在排版和内容方面, 是比老版教材更具交际性、知识性、实用性等, 更能特出高职院校的特点;第二, 在教学方面, 高职高专要正确地对待教学与测试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避免纯粹的应试教育, 重点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三, 高职高专的英语老师们应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 了解教学目标, 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 而且还要求会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的教学方式。
5 总结
近几年, 我国不断地发展教育事业, 这对于高职高专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专家学者曾经提到, 英国的专家曾经做过一项调查, 英语的教学将在近些年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未来, 学习一门语言不再仅仅是掌握其词汇和语法, 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的运用。英语教学应该与学生的某个学科甚至所学的专业相结合, 学习专业英语将是英语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英语课程是语言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课程, 其教学模式将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EGP+ESP这种模式能够体现高职高专的教学特色, 其独有的先进性、实用性与科学性将为教学改革提供服务, 可以应对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挑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高职高专的院校要求也有所提高, 要求其培养出的学生不仅精通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 还要具有较高层次的外语交流能力。不过就目前现状而言, 高职高专的学生们普遍文化基础较薄弱, 为此文章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即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在英语方面设置的EGP+ESP课程。该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打下英语学习的基础, 还可以强化所学到的知识, 让高职高专院校能够实现培养计划, 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子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语,课程设置,EGP+ESP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琴, 唐琳.构建EGP+ESP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 2013 (15) :260-297.
[2]郭凤华.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5) :13-14.
初中学习英语的方法攻略 第2篇
中考英语答题技巧“听力篇”
1、做题之前,迅速浏览听力题干及选项。大致猜测文章内容。
2、划出关键词(人名、地名、年份、数字、what,where等)。
3、听录音时,带着关键词,去看4个选项之间的差别,做出正确判断。
注意:
(1)含有数字的题:一般在选项中会有一个和听力一样的数字,通常情况下这个数字都不是答案,正确答案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得出,听的时候要仔细听。
(2)对话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第二个人和第一个人说同样的话,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它要么是对前面的人说的话进行反对,要么是对其进行强调。
中考英语答题技巧“完形填空篇”
1、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浏览选项,分析词性(动词、名词等)、词义。
3、细读文章,结合语境对空格处进行时态、词性、固定搭配等方面的考虑。再结合文章主旨和上下文做出正确判断。
4、答题结束,再整体读一遍文章,检查空格处所填词是否符合语境等。
注意:
(1)不要看一句填一句,这样做既不能保证准确率,有时理解错了还浪费后面做题的时间。
(2)不会的不要一直纠结,先选出答案,后面时间充足的话,再进行检查。
学的时候主要抓住必考点,掌握语法知识之后,再结合里面的习题做训练, 加深理解。
中考英语答题技巧“阅读理解篇”
1、浏览问题和选项,带着问题粗略浏览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2、再读首段和末段及每段的首句和末句,掌握文章中心思想。
3、再次带着问题细读文章,寻找相应的句子划出来,并做思考和理解,加以对比,选出正确答案。
注意:
(1)凡是相似度较高的两个选项一定不是答案。
(2)其中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有明显区别的要特别注意,很可能是正确答案。
初中学习英语的方法(二)
1、初中英语要学好,单词记忆是关键
英语的学习历来都是把单词看作是重点的。如果将英语比作为一座摩天大楼的话,那么同学们所学习的单词就是建筑这座大楼所需要的砖瓦。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能够拥有足够多的“建筑材料”单词,大家在记忆单词的时候,要学会灵活的记,切记死记硬背!总而言之,是运用自己的大脑,提高学习的效率。
注意:最好多背诵短句或者是课文,能够拥有更多的英语的累计,这对于提高同学们的英语成绩都是很有帮助的!
2、语法要用心
单词作为最为基础的存在。而语法同样也是基础中的重中之重。这可以帮助大家在日后的英语学习中更加轻松。其次大家还要掌握单词的词性,这样大家才能够合理的编排单词在句子之中的位置,才能够造出完整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这也很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
注意:中考的考察的重点就是词法,需要大家掌握牢固。
3、英语学习需要练习
现在教材之中的文章都是老师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阅读工作,这对大家来说非常有益,也可从中学到很多的语法知识点,同时也为大家日后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英语之中同样是这个道理,同学们背诵的多了,知道的多了,在写作的时候也就能够信手拈来,妙笔生花。所以说背诵英语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注意:在刚开始背诵的时候可以找一些简短的文章来背诵,这样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但要逐渐增加背诵的难度,不断的锻炼自己的理解和审题能力,起到提升自己的作用,但是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初中学习英语的方法(三)
1、做好充分学习资料的准备
① 作业本2~4本:a.抄写作业本 b.文章摘抄本 c.四线三格本(练字);
② 笔记本1本(A4大小):留有折痕(知识点的相关类型题,老师上课进行的知识点扩展);
③ 错题本1本(A4大小、稍厚):留有折痕(写答案,折起来成错题集)a.日期(红色)b.原题(黑色)c.错解(蓝色)d.错因(蓝色)e.正解(红色)f.总结(红色),这边跟各位同学和家长分享如何利用英语错题本:
A. 经常阅读(对待错误要经常见面)
B. 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C. 拓展功能(让“错”变得非常清晰)标出“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等
D、使用“错题本”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词汇积累本1本(手掌大小、可随身携带,方便记忆):中考1600个词汇,每个单词的各个词义都必须要掌握,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背单词。
思维导图故事记单词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种高效思维模式,目前主要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方面的思维“地图”。天壹英语以思维导图有效的记忆思维模式为理论基础,将传统单词单个孤立的记忆模式,转变成了单词群记忆模式,每个单词群不是随便组群,而是根据该组群单词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形式联系,意思联系等等组群;另外,天壹英语给每组单词群都配有独家的故事,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再加上故事增强兴趣,让单词记忆有方法的指导,兴趣的吸引,单词这样学,想不记住,都难;
2、做好课前预习
① 自学课内词汇:达到认识程度(认识:a.听着认识b.看着认识)
词汇记忆过程:a.认识b.拼写c.运用d.比较(相近词义单词之间用法比较)e.不出错
② 自学课本内容:课文读三遍培养语感
3、保证课堂要高效:初中英语学习的_内容量_和_难度_都会增大,仅凭脑力是不能够全部记住的。初中的老师会把知识点写在板书里,希望同学们能够择其要点,写好_笔记_。
上课一定要做笔记(反复讲不是不重要而是太重要)
记笔记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运用)
运用所学到的语言 课堂参与度关系到平时成绩,be shy! Just try!
4、多阅读(爱好与学习相结合)
a.阅读英文原版书籍
开拓视野有助于阅读、完型词汇总结本积累
课本阅读量太少
b.多唱英文歌曲软性作业唱出来,不是哼出来记歌词有助于语感培养、单词积累
c.多看英文电影
只看英文字幕有助于英语听力、词汇积累
多看几遍:第I遍:注意情节
第II遍:注意语言、词义、语气
d、清楚新课标词汇量和阅读量要求:
初一单词量854个单词:上册378单词(12单元),下册476单词(12单元)
初一阅读量:累计四万字(课本+课外+歌词)要求:每天做不少于1篇200字的阅读训练。
初二单词量778个单词:上册379单词(10单元),下册399单词(10单元)
初二阅读量:累计四+六=十万字 要求:每天做不少于2篇200字的阅读训练。
初三单词量510个单词:全册510单词(13单元)
初三阅读量:累计十+五=十五万字 要求:每天做不少于3篇200字的阅读训练。
课外阅读推荐:《书虫》、《典范英语》、杂志、报纸等。不推荐读英汉对译书籍。
三、进入初中学习建议和方法
不要自负,也不要畏难
① 自负:英语非常好不能忽视课堂,要有细心的态度,跟老师讲,自己要读一些课外书籍。
初中学习英语的方法(四)
四个方面:
一、坚持词汇的积累
每天记50-100 一个单词 ,并复习前一天记忆的单词。对于生疏的旧单词,可记录下来,随身携带并随时记忆。
2.所有记忆完的单词,要随时复习。重复是记忆单词最好的办法,也是很多记忆的根本方法。要不断地经常性地看看记记,坚持一段时间就不会忘了。
3.结合例句记忆单词,效果很好。最好理解了意思,放在上下文里去记,这样快又好,不容易忘记。记忆时要注意力集中,边写边记,最好用黑色水在白纸上写,这样对大脑皮层冲击比较大,印象深刻。
二、坚持认真听课,保证课堂效率
课堂是我们吸取知识的主阵地,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积极地跟着老师的思维去思考,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提问,把它搞清楚。同时要带着积极的心态去上课,勇于回答老师的问题,学回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尽量增加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只有注重了没堂课的效率,才会把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适度的限时练习
定量的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加强对语法的掌握。但是,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一定要限时定量少参考。平时做提时,不能不限时间,做做停停,再查资料甚至翻字典。而要限时记时,逐步养成在单位时间内思考、答题的好习惯,培养自己在段时间、高压力之下的判断力。
四、坚持心态调整,做到循序渐进
每个人英语基础不相同,可能目前水平也不一样。不要盲目地与他人攀比,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总之,学无定法,每个人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总结积累,同时借鉴他人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再创造性地板发挥,持之以恒,相信你一定会把英语学好!
六大秘诀:
1、投资我们的时间和心智。我们并不傻,有足够的智慧和大脑空间来消化储存那些ABCD。别人能学会,我们也能学会,只要我们善于投资自己的时间。越忙的人,越有时间做事;越闲越懒散的人,越找不到时间来做事。
2、要从心底滋生出一种对英语的喜爱之情。把学英语当成一个开心而愉快的美差,而不是硬着头皮、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力。因此,先要从简单的入手,找一本好教材或一本故事书(生词量不超过30%)悉心研读,默识揣摸,就会有收获感,尝到甜头,进而信心更足。如开始就啃一本词汇量太大,没有词典看不下去的书,只会扼杀学习兴趣,降低情绪,最终放弃。
3、要有自我约束力。“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来蚊虫冬又冷,背起书包待明年。”总有一些理由不学习。这样下去,我们的英语之树永远长不大。古人云:“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很有道理。佛祖说:“人的心魔难伏,就象牛一样,私心杂念太多太多;修行者就要象牧童,修炼他们,驯服他们,以完美自已的人生。”我们学英语也一样,要能够驯服那些影响我们学习的大牛、小牛,抵制各种诱惑,集中精力,专心学习。
4、要有信心。英语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工具、一种说话习惯而已。我们要坚信,只要有投入,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绝不会“付出的爱收不回。”
5、要有实际行动。一个真正的马拉松运动员绝不会空等奥林匹克金牌从天下掉下来,现在就行动起来。
6、要有连续性、持续性。学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英语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在完全忘记之前及时复习、加深印象,如此反复,直至形成永久性记忆。
初中学习英语的方法(五)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可以和很多外国人沟通,学习他们的文化。有两套思维体系(英语和和汉语),享受其中的乐趣能看懂英文电影、阅读英文书籍等。大学毕业有更大的机会进入外企,获得高薪工作如果以后创业,便于和外国企业沟通。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得到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器重和家长的表扬(其实这很无聊,^_^)。
2.了解英语学习的障碍(从大到小)汉语干扰因为是不同的思维体系,根深蒂固的汉语会严重影响到英语学习解决方案:尽量营造全英文学习环境,听说读写全方位,尽量用英语思考,这是最难的。自信心很多人不敢开口说英语,怕犯错误,怕丢脸解决方案:其实不用怕,我们又不是说英语国家,说不好很正常的,没人会笑话;英语是很简单的语言,只需要2岁小孩的智商就可以学好。毅力任何事情都需要毅力,学习英语也不例外,而且英语这东西,就需要每天不断联系,日积月累,才能学好。
3.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准备充分:词典、录音机和磁带、英语教材,一个都不能少!单词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包括音标、解释、拼写等解决方案:1.早期靠大声朗读拼写,通过听觉来记忆,记忆没有诀窍,只有重复重复再重复,不管用什么方法,记住就行2.等词汇量有一定积累时,靠海量阅读(记住是海量),什么都读。语法和句型解决方案:靠学校老师交的方法就基本可以解决了。听听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意识,是建立在词汇量基础上的能力。解决方案:重复听,什么都听,建议从听英语歌曲开始。
英语学习环境,尽量不要用中文去解释英文,阅读纯英文文章,字典高中后也可以用全英文的。(适合高中以后)改造你的面部肌肉,因为中国人的脸是不适合说英语的,方法是发音要把口长大,要尽量模仿原音。勤于查字典,把字典翻烂了,英语也就学好了。
高中英语词汇攻略 第3篇
关键词:词汇记忆;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37-01
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单词记忆困难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大多停留在孤立地背单词、背词义的低效益的水平上,时常感到难记易忘,难以形成词汇积累,影响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造成交际、应试的失败。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说一说我在词汇教学方面的一些方法:
一、通过比较,掌握词汇规律
比较,是把事物之间有关部分、有关特性加以对照,确定其相同或不同的思维过程。它的实质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抓住事物的各种特征,察同求异,对其进行概括,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在词汇教学中,把音、形、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汇放在一起,分析其特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揭示词汇学习的规律及特殊现象,帮助学生把孤立的、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规律性,克服易混点、易错点,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积极迁移,形成一个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框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音形比较法
根据读音和拼写的关系,把音、形、义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帮助学生学习单词时能产生正迁移,减少记忆单词的困难,提高记忆效果。具体的做法:先将相关词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找出规律。
2、词义比较法
同义词是学生最易混淆的难点,在教学中可运用比较法抓住词的本质属性,找出异同点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
二、通过联想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随意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依靠联想,每个人把输入大脑的信息,穿串编辫,构成了记忆的网络。在教学中,要利用英语词汇本身的关系,努力再现词汇之间的多样联系,从而战胜遗忘。按照词汇之间的不同关系,联想可分为词缀联想、词性联想、词根联想、象形联想、音节联想等。
1、词缀联想法,
外语词汇的记忆,机械成分较多,在教学中将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结合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单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构词法时,可用词缀联想法,对高考考试说明上所列的前缀和后缀要烂熟于心,并熟记这些前缀和后缀的含义,这样单词才记得牢。
2、在单词词性变化上联想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件在脑子里的事实,与其他多种的事物发生联想,就容易做好记忆,且相互关联不易遗忘。”如从consider(考虑、认识、认为)这个词,我们知道它变形后可以有这么几个单词:considerable(值得考虑的、可考虑的),considerably(consider的副词形式),consideration(consider的名词形式),considerate(consider的形容词形式),considering(consider的动名词形式)。
3、单词象形与意义联想
在英语单词中,有许多具有形象的事物外形,如将该单词的词形和实物外形结合在一起则更有助于记忆。比如“banana”这个单词的“a”我们可以看成是相互独立的每根“香蕉”。
4、谐音单词联想法
单词“ambition(野心、雄心等意)”,这里我们可以谐音为“俺必胜”,那是不是有“雄心”或者“野心”才可以取胜呢?另外,我们知道全球最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汉语翻译为“谷歌”。这便有“丰收”的意思,我们通过谐音法也会记住它。
5、字母联想法
大卫·萨克斯曾写有《伟大的字母》一书,对字母的象形意义做了研究,比如W代表波浪,S代表弯曲,Z代表曲折,在词汇上有wave(波、波浪)、sinuous(蜿蜒的、迂回的)、zigzag(之字形,弯曲前进)等。
6、词根联想记忆法
英语和汉字一样都是人为造就的,而且都有一定的规律。英语同样如此,掌握词根了,就很容易掌握它们的词义。
三、通过语境,明确词汇概念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词汇应用也要在语境中去进行,才能把握准确的词义,最终实现交际的目的。
1、在语境中猜测词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处理水平对记忆有很大影响,而根据语境猜测词义,就是一种尝试的信息处理过程,对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加强记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通过语境消除歧义
英语中有大量的一词多义现象,如果脱离了特定环境,是不能正确地理解词汇意义的,因此,一定要注意将词汇置于特定的环境中。
3、在语境中掌握习语
要把该单词的固定使用词套或语境一起学习,不能简单地逐字翻译,否则就词不达意。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单调乏味的单词背诵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单词记忆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好英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
参考文献:
[1] 何 欣.李晓燕.实用英语单词记忆方法[J].科技信息.2007(11).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攻略 第4篇
一、Integrated Skills 板块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新课程呼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重点不是“老师做些什么”, 而是“学生做些什么”, 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出现, 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2.以探究为主导激活思维。语言与思维紧密相连, 学生思维能力是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必要条件。教师应深刻领悟教材, 挖掘启发学生思维因素, 精巧设计探究性问题, 引导学生处于积极思维之中, 努力拓宽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
3 . 以兴趣为原则攻心为上。兴趣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保护才能形成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 研究如何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紧紧抓住学生心理, 不遗余力吸引他们的眼球, 实施课堂“攻心计”, 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
4.以活动为主线串联课堂。以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需要教师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更需要教师去研究学生, 根据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 适时提供脚手架, 从而实现有效输出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Integrated Skills板块教学课例分析
下面笔者结合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 ityourself”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定位1.了解制作水果沙拉所需材料、步骤和建议;2.能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信息;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详细分析各环节的有效教学途径。
环节一、创设情境, 激活思维
Step1.Play a song called “I love fruit salad”, showinglearning aims at the same time.
Step2.Lead in the topic.
Father’s Day is coming.The five lovely kids plan to make afruit salad for their fathers.
Step3.Have a free discussion about things and tools they needto make a fruit salad, the then steps and tips.
〔设计说明〕Integrated skills要求围绕中心任务提供大量与主题相关背景信息, 而不是单一的直接切入课文中的听力, 这就需要老师寻找一些与中心任务相关、切合学生实际的听力材料并精心设计好话题。笔者从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眼球的角度出发, 选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I love fruitsalad”进行导入, 在带给学生听觉冲击的同时,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展示爸爸去哪儿五对父子/女的图片, 时逢父亲节, 五个孩子想要表达对父亲的爱, 打算为爸爸们做一次水果沙拉, 大家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什么好的建议呢?从而引出本节课话题tips for making a fruit salad。学生各抒己见, 思考要做一份完美的水果沙拉, 需要什么样的水果、材料、工具、制作过程、制作建议等。这样既介绍了相关背景, 又拓展了学生的眼界, 为下面顺利切入主题听力做好了铺垫。
环节二、技巧点拨、感知材料
Step1.Give listening tips.
Pre-listening Skills: Tip1.Read and predict;
Tip2.Circle key words and listen with questions.
First listening Skills:
Tip1.Listen for the main idea and key information;
Tip2.Check if your prediction is right;
Tip3.Write parts of the words;
Second listening Skills:
Tip1.Make sure you catch what you want;
Tip2.Check grammar and spelling.
Step2.Read the questions and try to predict some answers.
〔设计说明〕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听的技巧与良好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一些听力技巧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 但由于课本中没有这一提示, 所以很容易被师生忽略。训练学生听力技巧的方法多种多样, 笔者经常应用的技巧有:给学生1- 2分钟去看听力的要求, 明确所要完成的听力任务是什么,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预知细节的能力。听前根据各种信息, 如所给的答案选项、段落或对话标题等, 对即将听到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听时边听边记, 强化记忆;教会速记方法, 听中根据需要快速捕捉所需信息的方法, 如:可以用缩写、中文、记首字母、记数字等, 听第二遍时再作补充、修正、确定信息, 对于无关紧要或无碍大意理解的而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可以忽略, 因为“筛选也是重要的听力策略”。
三、课例总结反思
学完本课, 学生能够通过掌握一定的听说技巧, 完成听力填空、自编对话, 并能够给别人制作水果沙拉或其它食物的建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应进一步思考如何针对一定的听力材料更加有效地设计听前、听中、听后任务, 如何更具体、全方位地指导学生听力技巧, 如何在听力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等, 从而突破听力教学难题。在Speak up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 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激发学生自主地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使学生能树立自信, 不断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促进自身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真正将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攻略 第5篇
听力障碍一直是阻碍我们学好英语的头号问题。那么,小学生首先应该摆脱这种听不懂的状态,汉普森少儿英语培训专家表示,由于我国缺乏国外浓郁的学英语环境,听力口语就成为我国孩子学英语的短板。在汉普森小学英语培训中,全“外教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学员可以和纯正欧美外教面对面的交流,聆听外教地道的英语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外教老师全程使用英语潜移默化练就学生听力。
2、激发兴趣 说出英语
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于学习英语这门外来语言仍旧存在抵触情绪,缺乏足够的学英语兴趣,学习效率势必大打折扣。汉普森英语的培训通过游戏互动学习,在互动练习的过程中提升英语口语能力。通常汉普森的外教在会孩子进行教学时都会采取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让孩子在学英语中感受到愉悦的气氛,同时,会不断鼓励他们大胆说英语,增强学英语自信心。
3、广泛阅读 培养思维
初中英语词汇攻略 第6篇
一、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
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这对词汇教学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教新内容的前一天,先让学生预习单词,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猜单词的发音——怎么读;2.看单词的构成——怎么写;3.找词的出处(词在书中出现的位置及其相应的句子)——词义及用法;4.想同类同形的词——找回忆;5.查英汉字典——使用工具书。
二、提倡兴趣教学,使词汇教学生动起来
我们都知道英语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因此,词汇教学应当紧扣新课标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可偏废。
1.设计情景,使词汇教学直观明了。把单词通过相对真实的情境呈现出来,是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关键。比如教动词close,我边关书边说:Close the book。边关门边说:Close the door。边盖起盒子边说:Close the box。然后当我再拿一个笔盒并盖起来时,学生很快就能说出Close the pencil case。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情境,让每个学生多使用单词,在生活化的气氛中自然地表达,灵活地运用各种单词,从而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单词,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对词汇教学的兴趣。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所以在词汇教学中适当地加入多媒体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应用多媒体教单词,用动画的图片,配上声音,孩子可以边看边模仿发音,以便更好地掌握单词的词形义,学生也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词汇教学,能达到快速记忆单词的目的。
3.歌谣教学,增强词汇教学的灵活性。词汇的教学离不开跟读。它能给学生以非常清晰、明朗的印象,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单词的正确读音。但这种方法用起来比较枯燥,读多了学生会厌烦,读少了又怕他们记不住。此时,歌谣就可以很好地帮我们避免这种尴尬。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现成的歌谣,或创作一些简单的歌谣,通过有节奏的说唱来重复、巩固所学的内容。
三、人性化设计作业使词汇教学具有应用性
在学习和记忆单词时,要做到及时复习、定时复习。因此,作业是非常重要的。
1.布置趣味性的作业。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一份趣味十足的作业肯定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完成。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例如包括续写故事、创编对话、改编歌谣、办英语手抄报、读英语故事、收集英语名句等。这样的作业,学生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顺应学生好玩的天性。
2.给作业设计个性化的评价。我们以前对学生的作业批改,简单地打上“√”“×”或“A”“B”“C”了事。长此以往,作业中的错误得不到指导,出现的精彩得不到赏识,结果是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越来越马虎。如果有一天,教师在他们的作业本或默写本上不再是“A”“B”“C”或分数,而是画上他们意想不到的大拇指、笑脸、哭脸、星星等,又或是教师亲笔写上的Very good! Well done! Good job! Excellent! Great! Try again!等等,学生定会无比高兴。
英语阅读能力全攻略 第7篇
一、改革课文教学, 打好语言基础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 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课文教学中, 应着重抓住三个方面。
1. 课前预习, 培养能力。
通过预习, 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 初步了解教材内容, 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 带着问题上课。这样, 使学生的针对性更强,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时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拼读生词、词组, 扫清阅读障碍。②浏览全文, 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 或说出段落大意。③画出语言难点, 并提出独立的见解。④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供课堂上进行问答。实践证明, 通过课前预习, 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了, 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 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 加强了综合训练。
2. 围绕中心, 整体教学。
课文不仅仅只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 而且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因此, 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 应该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 再通过做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这样做, 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 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
3. 基础知识, 精讲多练。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 教师的讲解要精, 在有限的时间里, 只有精讲, 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 也只有精讲, 才有可能多练。精讲, 就是要分清主次, 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 而不是面面俱到, 样样都抓。那种不分主次, 不分先后, 碰到什么就讲什么, 甚至随意发挥、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 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连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能解决好。
有了精讲, 多练在时间上也就有了保证。然而多练不仅仅只体现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 还应体现在练习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句型的练就有许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练, 模仿翻译也是练;背诵句型是练, 句型转换也是练。采用哪一种方法, 或在几种方法中先用哪一种, 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之, 多练, 就是既要讲“量”, 又要讲“法”,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改进阅读方法
1. 培养正确的视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阅读能力培养的影响很大。针对以下不良阅读习惯, 教师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轻声念读或唇读要求学生阅读时一定要默读, 对阅读出声的学生及时提醒。
指读阅读时清空桌面上会引起指读的物体, 将手放到桌面下, 克服指读。
晃读阅读时坐姿要端正, 不能靠背、摆动身体或摇晃桌椅。
重读采用限时阅读的方法, 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高速阅读, 使学生没有重读的时间。
纠正不良阅读习惯需要时时留意, 发动学生互相监督是克服不良阅读习惯的一个好办法。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的同时, 还要养成正确的视读习惯:①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阅读时, 视线应从一个意群迅速跳到另一个意群, 而且把扫描时的重点落在意群中的重点词或关键词上。通过这种方法, 克服逐词阅读的习惯, 提高阅读速度。②让学生扩大视域, 提高阅读效率。视域即读者以某一行中的英语单词为中心, 上下左右能清晰看清文字的幅度。扩大视域, 能极大地提高阅读速度。
2. 判断体裁, 把握重点。
阅读一篇文章之前, 先要准确判断文章的体裁, 文章的体裁不同, 阅读时的侧重点也不同, 学生要善于根据文章的体裁, 把握阅读的重点, 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强化阅读训练
1. 指定阅读范围。
教师按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别,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英语读物 (配有一定量的问题) , 分别规定阅读的范围, 要求他们课外自行安排时间, 带着问题快速阅读, 并规定一个较宽松的期限进行检查。
2. 进行阅读指导。
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 教师要及时答疑辅导, 以帮助学生顺利阅读。但要注意从学法上多加以指导, 帮助和引导他们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检查阅读效果。
到了规定的阅读期限教师可以通过口头练习和笔试结合的方式分组检查学生阅读任务完成的情况。口头练习以学生回答有关问题、讲述阅读文章的心得为主;笔试检查要求学生完成正误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
4. 展示阅读效果。
利用英语课外活动, 通过开展书评、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来展示不同组学生课外泛读的成果。分A、B组评论读物;讨论读物的人物特征、主要情节等, 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 互相交流, 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时积极思考, 认真阅读, 同时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培养表达能力。
四、指导学生课外泛读
高中数学提分攻略 第8篇
一、多看书
多看书主要是指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认为高中课本不同于英语、语文等学科, 不需要阅读和复习, 错把课本当成了练习册;也有一部分学生不知怎么阅读, 只看文字部分, 忽视课本的图形和课后延伸, 这也是他们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 数学阅读可以分三个层次:
1. 课前预习阅读。
预习课文时, 需要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疑惑之处和需要思考的问题及时用明显的标识记录, 对课本里的定义、公理、法则、公式等在纸上简单地记录, 并学会用自己的理解解释抽象的数学术语, 化繁为简。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披露、标记。学生在预习的时候, 要做到看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新内容, 会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练习题。如此,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理论部分, 还能帮助学生找到听课的重点, 这样, 学生就会合理地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 集中精力听讲, 有重点地听讲。而且预知课堂内容, 熟悉教学思路,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途径。
2. 课堂重点阅读。
预习只是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做大致的了解, 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消化, 需要教师清晰透彻地讲解和课堂上及时有效地练习巩固。因此对于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 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老师的讲解, 进一步理解, 从而进一步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和关键, 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利用课堂时间, 多质疑, 多发问, 在学习上做到举一反三, 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 必要时做好笔记, 并通过练习题加以巩固。毕竟,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多年教学实践证明, 如果学生像对待文科学科一样只会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 是无法驾驭高考试卷的高分答题的, 更不用说, 从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这些基本理论不会出现在试卷上, 只有通过练习, 将理论理解, 将难点攻破, 才能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提高数学成绩。
3. 课后复习阅读。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 既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和课堂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又能使知识系统化、简单化, 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一节课后, 学生一定先阅读课本, 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 学生应全面阅读课本, 将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概括, 写出知识小结, 进行查缺补漏。每节新内容学完后, 教师要按照课本内容, 从容易到疑难, 从简单到繁杂, 一步一步地把所教内容进行比较梳理, 对概念、定理、公式进行总结、归纳, 学生应该提前主动整理, 再和老师的整理进行比较, 看看疏漏在哪儿, 疏漏的原因是哪些。学生在课后若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 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 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有些学生认为, 数学的学习, 只要通过做题, 就可以了, 却忽视了课本上的基础性知识。殊不知, 高考数学的出题思路全在课本上, 不会走就想跑的想法, 肯定既滑稽又天真。
二、勤思考
多思考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使之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高中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学习中, 要边听边想, 边看边想, 边做边想, 自己会做的题型要进一步拓展延伸, 自己不会的题型要千方百计弄明白。学生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 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归纳总结数学规律, 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能够把老师讲的、课本上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并能灵活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中, 不做试卷的天才, 不做生活的矮子, 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三、勤练习
多练习就是要学生勤做习题, 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 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高考真题。第一遍不求速度, 只看重学习效果, 等到真正理解之后, 就要计时完成, 养成高考的做题习惯。在选择题目之前, 首先要将课本的课后习题熟练掌握, 吃透课本例题。在做题方面, 学生应该量力而行, 尤其在平时的练习中, 不要将数学作业看成任务, 迎难而上, 有疑问要尽量自己解决, 解决不了的再找学生和老师讨论, 更不要被试卷后面的答案所束缚。学生应该明白, 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会贯通, 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 将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联成线。学生在做习题时, 一定要认真审题, 认真思考, 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 尽量用多种途径解决, 边做题、边思考、边总结, 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做题的时候尽量找高考数学原题, 将其吃透, 再做模拟, 学生不必在乎模拟成绩, 数学做题的首要任务还在高考原题上。
四、多疑问
所谓多疑问, 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 这是衡量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指标, 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学科之间的联系, 数学上的动脑, 也会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才是学习之本, 这也将会终身受益。有经验的教师普遍认为, 只有喜欢思考、善于质疑, 不断追求新知的学生才更有希望获得学习的成功;反之, 那种一问三不知,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做题机器”, 自己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学生, 是无法学好数学的。所以, 多问是学生们应该意识到的。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 要深入观察, 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在数学学科上, 学生应该学会比较同一类型的不同问题;第二, 要肯动脑筋, 如果学生不动脑, 不思考, 是发现不了问题的, 也提不出任何疑问。当然不排除有些学生为了提问而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意义的问题, 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都应耐心解决。学生发现问题后, 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 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 并能做到“不耻下问”。
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听力学习攻略 第9篇
1 从高中英语学习模式到大学英语专业学习模式的转换
目前, 高中的英语教学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以县区和农村为代表, 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汉语授课为主, 教学的侧重点也相对集中在语法教学, 授课的目的仍然是以高考应试为主,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口语和听力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导致语言的学习丧失了它的功能性和交际性, 语言变成了答题的工具。而从高中刚刚升入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正式上课的第一天起就强烈地意识到两种学习模式的截然不同点。大学英语学习首先在授课上所用语言基本上是全英教学, 强调了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 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以听说等基础课为主这样的事实里可以得到很好地证明。所以, 学生首先要在观念上及时作出转变, 调整自己的心态, 进入并很好地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并采用相适应的学习模式。
2 大一新生在听力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对策
很多大一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向老师提出自己在听力方面的种种困惑。大致总结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2.1 听力材料里的生词量大。
在听的过程中大部分出现的词完全是生词, 有部分词听起来发音非常熟悉, 但在短时间内反映不出它的具体含义, 导致听力材料结束后多数细节性信息完全不知道是什么。
2.2 很多听力材料尤其以英语新闻为代表, 其播音速度比较快。
许多同学在遇到速度快的材料时甚至无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只能抓到极少数的信息, 往往徒劳无功。
2.3 听力练习仍然以应试为目的, 兴趣感严重缺失。
目前的英语等级考试无论是公共英语四、六级还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四、八级, 听力部分的篇幅和分值都比较大, 对于英语专业来说, 无论是院校还是学生都非常看重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的过级率。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把练习听力的目的进行错误的定位, 即是为了专四专八的顺利通过。由此, 练习听力由一个本应该充满了新奇和挑战的活动, 逐渐变成了应试的负担。
2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听力攻略
第一, 扩大词汇量。扩充词汇量的手段多种多样, 除了购买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的词汇书, 也可以选择市面上比较流行且好用的词汇书, 如刘毅词汇丛书和被称之为“红宝书”的GRE词汇。但很多同学认为单纯利用词汇书往往容易遗忘所背的单词。这就提到了把单词放入语境里记忆的方法。有了上下文的语境, 单词就鲜活起来, 有了生命, 给记忆者深刻的印象。所以除了以《基础英语》为代表的课本学习中加强单词的记忆和扩充外, 增加课外阅读量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 学生可以利用一些非常有效方便的词汇软件进行单词背诵, 或回归传统, 建立自己的纸质生词本随身携带, 方便补充记录, 方便随时背诵。
第二, 听力材料的选取要成阶梯状, 先易后难。处于阶梯底部的材料自然在速度上慢得多, 生词量上也会小很多, 并且最好选择故事性强, 有趣味的材料。大一新生的听力基础比较差, 如果过分拔高, 会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 从而对今后的听力学习形成畏惧和障碍。从易开始, 学生会逐步找到听力的自信心, 这样产生的正面影响意义深远且重大。所以类似《新概念英语》这样的经典英语教材或生动优美的英语美文是比较合适的首选。
第三, 正确认识听力的重要性, 从兴趣出发。当今的网络资源和众多媒介使信息在量上呈现爆炸之势。互联网的使用使海量的资源得以共享。但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 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显得茫然, 迷惑, 无从选择。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引导推荐好的听力资源, 然后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鼓励探索精神和发现精神,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正确选择自己喜爱的听力材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爱上听力, 迷上听力, 听力能力和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和增长了。其中, 好的英文歌曲, 原声影视, 名人演讲, TED演讲, 知名的国外脱口秀节目, 网易公开课, 床头灯系列听名著, BBC纪录片, VOA和BBC的慢速、常速英语新闻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听力材料, 可供学生练习听力。
第四, 加强语音训练, 提高听辨能力。学习一门语言, 语音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扎实的语音知识是听力的基础。语音学习不仅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 而且为听懂地道的英美人的会话、英文听力材料或教师全英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大一新生除了在专门的语音课上学好语音语调的专业知识, 课余时间也要从音标入手, 掌握好连读、失去爆破, 单词重音等技巧, 为听力扫除拦路虎。
第五, 业精于勤, 养成晨读晚听的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可以利用早晨宝贵的时间, 花费半个小时或四十分钟用来养成晨读习惯, 利用英文材料进行边听边模仿, 边听边背诵, 大声朗读。而晚上的时间也要特地划分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晚听训练, 可以采用边听边记录笔记, 把手和耳结合起来的方式, 这也是为将来的长句听写或速记打基础。同学之间可以结组练习, 这不仅增加了同学之间合作的团队精神, 而且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互相督促的作用。
总之, “听”是获取信息、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来说, 提高听力能力单靠课堂上100分钟的听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学生多在课后下功夫。相信通过刻苦勤奋的学习, 再加上一些科学有效的听力学习攻略, 大一新生一定能顺利扫除听力这只“拦路虎”。
参考文献
[1]李湄.浅析语言因素对大一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影响及启示[J].鸡西大学学报, 2013 (01) .
高三英语复习攻略之我见 第10篇
关键词:高三英语,四轮,复习,攻略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 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领域并采取适合教学对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这样的教学才是实用的、有效的。再者, 教师必须在预先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灵活、游刃有余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点播一下就简单了事, 我们需要的是辛勤的耕耘和不辍的劳作。
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拉网式行进, 滚雪球式推进
一轮复习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是要把这项工作做牢、做细、做踏实可是要费上一番心血的。在这一阶段, 要注意三个问题, 即低起点、高密度和多反复, 对所有考纲要求的基础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 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一轮复习是整个四轮复习当中耗时最长, 也是最容易让人感到索然无味的持久战。作为教师, 我们要对所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负责。因此, 低起点复习是必要的。教师一定要从最基本的词汇入手, 并有必要补充与相关基础词汇有关的派生、转化、合成后形成的词汇, 可以采取滚雪球的方式, 每天20-30个单词进行不间断操练, 每周末给学生发一张单词复习考查试卷, 针对当周所复习的词汇进行排查式复习。教师要注意避免像学习新课一样复习, 要注重三度, 即宽度、高度和广度及对“旧词新义”的点播。
同时, 教师还应注意, 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学过的知识, 而要针对高考试题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与基础词汇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拉网式复习。当然, 这并不说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是有主有次, 向学生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必须熟记的, 哪些知识点是了解即可的, 哪些是出现几率不太大的, 并且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所复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做到既抓住了学差生, 又成全了学优生, 使得所有学生都能怀着愉快的心情, 饶有兴致地跑步前进。
当然, 教师只是一味强调基础词汇和知识点的复习和补充是不够的, 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所复习的基础知识进行习题形式的实战训练。高三阶段,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高考真题的研做, 使学生认真体会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出现形式和考查角度。教师一定要确保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且不要“死学”, 要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另外, 在紧抓基础词汇复习的同时, 还要穿插改错和阅读的练习, 不要顾此而失彼。
教师还应该注意的是在带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 要及时利用月考和阶段考试对已经复习过的内容进行检测, 以便及时持续巩固和查漏补缺, 对复习教学进行合理的调整,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轮复习:语法分类训练, 狠抓基础, 强化训练, 比较提高
我建议把二轮的语法分类训练穿插在一轮基础知识复习当中。每周进行一个语法内容的复习和训练, 其效果远比单独拿出一段时间复习语法要好。原因在于, 语法贯穿在语言知识学习的每个角落,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另外, 在冗长的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的过程中穿插语法复习也会使得学生有新鲜感, 有利于复习的开展。
在语法分类复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在课前下足工夫, 吃透语法, 研究今年高考试题对语法的考查范围、角度和难度。这样, 在带领学生进行语法复习时才能有的放矢, 避免做无用功。值得注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不要“面面俱到”。对于那些极为基础和简单的语法规则可以采用课前浏览的方式, 千万不要占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在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点拨重点和难点, 在点拨的同时, 巧妙地融入基础知识, 使学生感到不认真做好课前工作是不可以的, 教师上课所传授的内容是必要的补充和让人眼前一亮的基础语法知识的变化和升华的结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尽量把难度小的任务布置为课前或课后作业, 合理缓解课堂压力。
在讲解语法题的时候, 不要千篇一律地采用对答的方式。可以采取竞争的机制, 分小组, 派代表到黑板上把他们做出的答案展示给大家, 从中选出优胜者进行大力表扬, 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 同时也真正把合作学习带入学生的学习当中, 摆脱乏味的机械式的语法教学, 使课堂教学彰显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高考语法考点比较侧重对语法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考查, 因此教师可以适当采取比较法进行语法复习。在英语中有许多相似结构, 教师应该在语法复习中带领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总结其中的规律。当学生不断品尝到探究带给他们的喜悦的时候, 我们的复习就会愈发吸引学生, 而不是使学生越学越烦、越复习越疲惫。例如, “Mary has a number of friends, and some of them are civil servants”和“Mary has a number of friends, some of whom are civil servants”, 通过比较法观察看出以上两句话是因为有无连接词而有所不同。第一句中因为有并列连词and, 所以它是并列句;第二句没有连接词, 构成主从复合句。
三轮复习:高考题型训练, 培养技巧, 提升能力
三轮复习是针对高考试题里出现的各种题型进行专门训练。我们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归纳和总结, 摸清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获得解决各种问题的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切忌蜻蜓点水、敷衍了事, 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下各种题型, 对一对答案而已。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挖教材, 不局限于教材教参里的讲解, 要有切实的体会。教师还要做到换位思考, 努力从学生的角度感受和体会试题的难易度。在专题训练的同时, 要注重对学生答题速度和规范作答的训练。
四轮复习:模拟套题实战训练
套题的实战训练讲求限时性、典型性和适度性。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深思熟虑, “挑挑拣拣”。因为学生的时间是宝贵的, 千万不要让学生做“无用功”。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攻略 第11篇
错误分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湖北英语卷的书面表达为:
假设你是卜曼宜,你购买了一部某外国公司生产的手机,因有质量问题,要求该公司更换。请根据下列要点,用英文写一封电子邮件。
要点: 1. 问题:手机不响铃,不能发短信;该产品已经售完,无法更换;型号新,无配件,无法维修
2. 要求:公司应尽快予以更换
字数:100字左右
从卷面来看,今年绝大多数考生在审题环节上做得不错,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少出现偏题、跑题、遗漏要点的情况。然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做得却不尽如人意,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词汇问题
1.拼写错误
很多较为低级的单词拼写错误在作文中频繁出现。阅卷中,笔者曾见到这样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Oh, my dog! The telephone can’t work.” 我们能够猜测到考生一定是想要表达:“Oh, my God ! The telephone can’t work.” 再如,measure 写成 mesure,quick写成kuick 等等,这样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2.用词不准确
如果说单词拼写的错误是因为学生记忆单词不牢固不准确的话,那么用词不准确则是因为学生走了另一个极端,只顾死记硬背单词的汉语注释,而忽视了单词的本质含义,忽视了英汉差异,忽视了同义词间的差异,从而在使用中词不达意,让人抓不着头绪。例如:The mobile phone hasn’t voice when calling, and it doesn’t make notes to others. 这里用“voice”来表达手机的声音显然不太合适,用 “make notes”来表达“发短信”也不正确,“make notes”意思为“做笔记”,应用“send a message”来表达“发短信”。
3.搭配不当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这些搭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与介词或副词的搭配,要求能够准确记忆。有些考生由于对此掌握得不够牢固,想当然地自创短语随意搭配。如:“该产品已售完”,有的考生写成:“The mobile phone has been sold over. ”这里的“已售完”应该说成“has been sold out”。
4.词性误用
有的学生由于在记忆单词时不太关注词性,导致在书面表达中出现将形容词当成动词用,名词当成动词用,不及物动词当成及物动词用等错误。如“I think your company should considerate us”,把形容词considerate 当作动词consider误用了。再如,“So I contacted with your company”中,考生把及物动词contact错用成了不及物动词,应该将介词with 去掉。
二、语法问题
1.时态语态错误
在书面表达中,大多数考生在时态语态问题上能够正确把握,但也存在这样的典型错误。
误: I know the mobile phone of Dephone-S250 I bought had been sold out.
正: I know the mobile phone of Dephone-S250 I bought has been sold out.
2.不一致问题和名词前的冠词问题
由于不够细心,加上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考生经常在主谓是否一致、名词前是否用冠词甚至名词的单复数使用等方面出错。
误:The size of the phone are new produce .
正:The phone is newly produced.
误:The mobile phone have some problem.
正:The mobile phone has some problems.
3.句子结构错误,句意不清,句子前言不搭后语
误:That’s all what I want to say.
正:That’s all that I want to say.
误:The style is new and don’t have spare part.
正:The style is new and there is no spare part for it.
三、语篇问题
阅卷中笔者发现,考生轻视谋篇,文章缺乏一定的统筹安排,语言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不善用关联词、连贯性差等现象较为普遍。下面分别是两位考生作文中的几句话,由此我们很容易体会到组织好脉络清晰的言语结构的重要性。
a. I think I can’t use the mobile phone. I want to have a new one. But in Wuhan’s Tele Mall. This size mobile phone have sold out. They haven’t one to give me. And this size is new, the company haven’t spare part to repair the mobile phone.
b. This really brings me a lot of troubles. So I contacted with your company. But the staff told me that the products had been sold out so they couldn’t change a new one for me. They felt sorry for me and suggested me to have it repaired.
段落b中尽管有几处语法错误,但在语言组织方面较成功,衔接很紧凑,读来感觉流畅自然。而a 中由于语句间缺少必要的连接成分,显得较松散凌乱。
四、中式英语
受母语影响,很多考生在书面表达过程中逐词逐句地翻译,非常生硬死板,导致写出来的是很不地道的中式英语。如:
卖完sold over (应为:sold out)
非常感谢 very thank you(应为:thank you very much)
五、卷面问题
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洁也会影响考生得分。想象一下同样归属于16-20分档的两篇作文,一篇书写整洁优美,而另一篇字迹潦草模糊甚至影响识别,最终会得到相同的分数吗?前者也许能够得到这一档内的20分,而后者则极有可能只能得16分。由此可见,在平常练习中,我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忌乱涂乱改。
应试攻略
做好书面表达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笔者建议考生从以下方面着手复习备考:
一、立足词句,储备知识
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下笔有神”,必须有足够的语言知识作后盾。
1.准确牢固记忆词句
高考书面表达要求词汇运用的准确性以及句子表达的多样性,就是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在教材内外,我们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固定词组、习惯用语、常用句式等等。如果我们能准确记忆并能熟练运用,毫无疑问,在文章中就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2.归纳起过渡作用的关联词
①递进 furthermore, moreover, besides, in addition, then, what's more,what was worse ,once more, 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 etc
②转折 however, but, nevertheless, afterwards, on the contrary , etc
③总结 finally, at last, in brief, to conclude, in a word, in general, generally speaking, in short, in the end, etc.
④强调 really, indeed, certainly, surely, above all, etc.
⑤比较、对比 just like, just as, in the same way, more or less, sooner or later,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etc.
⑥并列 and, also, as well as, and then, etc.
⑦顺序、动作过程 first, firstly, first of all, second, secondly, at first, at last, next, etc.
⑧时间 now, then, afterwards, soon, before long, shortly after that, soon after supper, to this day, just now, just then,eventually, since then, etc
⑨结果 thus, therefore, so, as a result, seeing that, luckily, unfortunately, etc.
⑩解释和说明 that is to say, namely, for example, actually, and so on, such as, believe it or not, to tell you the truth, according to this, for this reason, etc.
二、掌握一定的写作应试技巧
1.掌握书面表达的基本步骤,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加上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将有助于考生在写作中获取高分。完成一篇作文,我们要经过审题——抓要点——扩展成句——连句成文——检查誊写的过程。在下笔之前,应该先审题,题材、体裁、要点、字数等都是我们审题的范围。然后,提炼出所要表达的要点并将其罗列出来。紧接着寻找这些要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将这些要点扩展成句子,按照逻辑顺序,利用一些有效的连接成分将其组织成文。最后,仔细检查修改,字迹工整地誊写到卷面上。
2.熟悉书面表达的评分原则
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原则是我们判断书面表达好与坏的基准。笔者认为,不仅老师要很熟悉,学生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心中有了这把尺子,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是差作文,才会有很明确的努力方向,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地用高考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习作。
三、循序渐进的练习实践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有了牢固的语言基础,也掌握了一定写作技巧,但若不通过练习来反复实践,恐怕一旦动笔仍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我们在平常学习中应加强对写作的练习。
1.练习五种基本句型的写作
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可以归纳成五种基本句型,它是掌握各种英语句子结构的基础。五种基本句型是一切英语句子表达的基础,无论一个句子多么复杂,也无论它如何变化,都是在这五种句型基础上的变化和扩展。
①主语+不及物动词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happened.
②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He has ordered the meal.
③主语+系动词+表语
The food looks inviting.
④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She made Tom stand there.
⑤主语+双宾动词+双宾语
She gave me her telephone number.
2.练习句型转换
句型转换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采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这样,书面表达中的句子就更加丰富多样。例如:
a. To his surprise, the little girl knows so many things.
b. What surprises him is that the little girl knows so many things.
a. The mobile phone can’t ring and it can’t send messages.
b. The mobile phone can neither ring nor send messages.
a. He is so busy that he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friends.
b. So busy is he that he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friends.
3.练习组织语言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攻略 第12篇
同时, 目前国内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网站均无《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相关联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而是有关《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思考的文章, 主要涉及运用多媒体教学, 扩大学生的知识量, 增加文史和文体修辞知识, 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但鲜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的文章。“《高级英语》攻略专八考试的实证研究”联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外语系三年级本科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 在讲授课文各项知识点的同时, 使学生对专八的要求、题型特点、题型的重难点有清楚的认识, 并通过相关练习的运用和补充, 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专八的成绩。这一课题填补了国内此项空白, 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与考相分离的情况得以弥补。
1《高英》语篇分析在专八阅读中的应用
专八的阅读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考生“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 分辨出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分析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其体裁多样, 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且题材广泛, 包括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日常知识、人物传记等。《高英》中的文章字数、篇幅长度远远超过专八文章字数和篇幅, 且其中的修辞和词汇运用也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要求。专八阅读考试以四种题型为主:1) 主旨态度题;2) 推理引申题;3) 词义、句意题;4) 事实细节辨认题。这样的四种题型使得《高英》课程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 要贯穿文本篇章结构分析和段落划分以归纳并总结出全篇的主旨态度;同时在全篇总体思路清晰的前提下, 对每一部分和段落中的线索与要点进行层层推进式的分析, 并逐步扩展到全篇, 与全篇的主旨和态度相融为一体。这种推理在局部的基础逐步扩散到全局, 在每一个局部分析的过程中, 逐个对文章不同的具体细节进行整理和分类;最后在涉及到的每个重点句子、重点单词进行详尽的讲授, 并举一反三和完成相关的课堂练习。
在实际的专八考试和《高英》课程研究与实践中, 除了布置课后的习题要学生完成, 还需要结合考试要点布置专八的阅读专项训练题, 指导学生在考试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做题任务。而实际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外语系2010级英语专业生在2013年度的专八考试中的阅读项目 (满分20分) 里, 获取的平均分值为14.63。与此同时, 全国普通二类本科以上院校该年度该项平均分值为13.23, 三本同类院校的为12.18。究其原因, 除了认真学习《高英》课程中的各类体裁的课文外, 课后进行的阅读训练还包括了的医学、计算机、科普类庞杂的有关阅读文章, 这些课内、外文章的长度、难度都远远超出专八的实际要求。实际考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些训练的必要性, 且需要严格把控住时间。
2《高英》四字格和长句结构在专八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根据专八的英汉互译翻译考试大纲, 考生应“能运用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 翻译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其中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为150字, 且速度为每小时250至300个汉字或单词。同时考生在考英汉翻译时, “译文必须忠实原意, 语言通顺、流畅;且能运用英译汉的理论和技巧, 翻译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文学原著”。在近几年的考试翻译中, 汉译英以散文为主, 四字格的用法较为集中, 需要注意句子结构的主次和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如2012年八级中的汉译英部分原文:“痛苦纠聚心中, 眉心发烫发热, 胸口郁闷难展, 胃里一口气冲喉而上”。译文 (董启明, 2011) :“She felt as if her heart was overwhelmed by pain, her brows were burning with fever, her chest was crushed, and a burst of air spouted out of her throat from her stomach.”按照《高英》第一册第一课 (“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 中漂亮的独立主格结构句“In the cloth-market, for instance, all the sellers of material for clothes, curtains, chaircovers and so on line the roadway on both sides, each open-fronted shop having trestle table for display and shelves for storage.”笔者认为此译文可改为:Her brows burning with fever, her chest crushed, she felt as if her heart was overwhelmed by pain, and from her stomach a burst of air spouted out of her throat.用独立主格翻译四字格句, 更能体现句子的凝练和简洁, 表现出散文中形散意合的特点。
在汉英翻译中除了四字格的翻译外, 还要注意长句的翻译, 这也是广大考生的考试难点。如2011年的汉译英考试试题:“譬如说, 当我们正在旅游胜地享受假期, 却忽然接到老板的电话, 告知客户或工作方面出了麻烦现代便捷先进的通讯工具在此刻显示出了它狰狞、阴郁的面容搞得人一下子兴趣全无, 接下来的休闲只能徒有其表, 因为心里已是火烧火燎了。”首先对照《全新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指南》 (邹申, 2013) 中的译文“For instance, when we are enjoying ourselves at a holiday resort, an unexpected call from our boss tells us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our clients or work.At this very moment, the modern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device reveals its ferocious and gloomy side.And this, all of a sudden, deprives us of our pleasure and what follows is only a rose without fragrance since we have already become agitated.”而对照高英第一册第二课 (HiroshimatheLiveliest’City in Japan”) 中的句子结构“While no single discovery has had the kind of effect on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earth that unclear weapons have had on our relationship to warfare, it is nevertheless true that taken together, they have completely transformed our cumulative ability to exploit the earth for substancemaking the consequences of unrestrained exploitation every bit as unthinkable as the consequences of unrestrained nuclear war.”笔者认为此句也可改为“While we are reveling in our holiday, for instance, it is unexpected that a boss call notifies the problems of clients and workthe ferocious and gloomy side, at this moment, exposed with the modern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deviceit deprives us of our pleasure and what follows is only a rose without fragrance since we have already become agitated.”改后的句子变得更加的简洁和直观, 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文的风格。
长句翻译除了在汉英翻译中是难点外, 在英汉翻译中也是急需攻克的难关。在近5年的专八英译汉考试中, 其中2010年考试的句子为最长, 共104个单词:“There were the same mountains, and same lovely valley at their feet;but the mountains were raised to more than Alpine height, and there was interspace far larger between them of meadows and forest lawns;the hedges were rich with white roses;and no living creature was to be seen except that in the green churchyard there were cattle tranquilly reposing upon the graves, and particularly round about the grave of a child whom I had once tenderly loved, just as I had really seen them, a little before sunrise, in the same summer when that child died.”该句貌似很长, 但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只要在恰当的意群处断句, 即可迎刃而解, 因其结构松散, 多为简单的并列句。而在《高英》课文中的长句均是复杂的嵌套式结构, 除了需弄清句子主干的主从关系, 还需补充句子中大量的省略结构。比较近5年专八考试真题, 其中的英译汉部分远比课文简单, 因此在大量学习《高英》课文句子的基础上, 专八考试中的英译汉部分即可迎刃而解。
3《高英》句子结构分析在专八写作中的运用
专八考试大纲给予考生45分钟完成约400个单词长度的作文, 并能“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各类体裁的文章”使之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而《高英》中的文体多样性, 内容的丰富性不但极大地满足了这一要求, 也远远地超出了这一要求。《高英》选取的文章包含短篇小说、戏剧、散文、游记见闻、新闻报道、政治演说、文学评论等;其内容包含战争 (World War I、II) 、政治运动、法律、天文、气候、生态、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宗教及宗教改革、电子技术、科技革命等;其语言优美典雅, 所选原文均出自英美文学家, 科学家, 政治家, 知名记者之手, 文笔流畅, 语句工整, 修辞丰富。所以通过对该教材深入的分析和灵活的运用, 能从谋篇布局和修辞写作等方面对专八写作成绩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部分考生在考试之前喜欢或偏向各种写作模板, 而模板的千人一面不仅束缚了考生的创新性也显得整个写作极为呆板和无趣。与写作模板相比, 高英写作有以下特点:词语丰富多样、优美得体, 句子结构平衡、省略得当、漂亮匀称, 篇章结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布局合理、阐释透彻。《高英》中的长句很突出, 尤其是其中平行押韵结构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如:“The din of stall-holders crying their wares, of donkey-boys and porters clearing a way for themselves by shouting vigorously, and of would-be purchasers arguing and bargaining is continuous and make you dizzy.” (Lesson 1, Book 1) 该句的含有“of”短语的平行结构运用得恰到好处。而平行结构的号召性尤其是在演讲体的文章中令人热血澎湃, 心潮起伏, 如“Let the word go forth from this time and place, to friend and foe alike, that the torch has been passed to a new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born in this century, tempered by war, disciplined by a hard and bitter peace, proud of our ancient heritage, and unwilling to witness or permit the slow undoing of these human rights to which this nation 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and to which we are committed today at home and around the world.” (Lesson4, Book2)
《高英》的句子凝练, 省略结构颇多, 如:“Here you can find beautiful pots and bowls engraved with delicate and intricate traditional designs, or the simple, everyday kitchenware used in this country, pleasing in form, but undecorated and strictly functional” (Book1, Lesson 1) .再如, “Read, then, the following essay which undertakes to demonstrate that logic, far from being a dry, pedantic discipline, is a living, breathing thing, full of beauty, passion, and trauma.” (Lesson5, Book2) 这样的句子在分析清楚结构后, 容易模仿, 简洁漂亮, 易提高句子多样性的表达。此外, 《高英》中的句子具有极强的精准性, 如“I had just negotiated an agreement between ice scientists and the U.S.Navy to secure the release of previously top secret data from submarine sonar tracks, data that could help them learn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north polar cap.” (Lesson 3, Book 1) (这里两个data指的同一事物, 根据语法, 最后分句的“data that”可改为“which”, 这在中国学生中颇为流行。但这样不如两个“data”的表达具有精准性。)
4 结束语
“《高级英语》攻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实证研究”课题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近3年专八考试的实际结果, 同时也结合该课程实际的授课情况, 从阅读、英汉互译、写作三种题型剖析并实证了《高英》课程和专业八级的紧密关联和《高英》课程对八级成绩提高的积极作用。结合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对课程中课文的细致讲解, 深刻剖析, 举一反三的说明, 让学生在掌握书本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 融会贯通, 熟练掌握写作技巧、翻译技能、遣词造句, 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专八成绩。
《高英》课程的发散性思维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在专八考试中的应试技能, 在掌握了比专八考试更难的篇章结构, 复杂句型和优雅词汇的基础上, 考试中的难点和应考语言点能得到更好的突破。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的相关练习, 在不断总结和积累过程中, 以期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知识技能, 切实提高和夯实读、写、译的基本功的目的。本课题旨在《高英》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课堂教学与专八考试相结合的积极作用, 最终以专八成绩检验英语学习的各项技能, 并为今后英语课内外教学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董启明, 林立.英语专业八级十年真题及详解 (2002年-2011年) [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 2011.
[2]韩钢, 李庆.外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分析[J].外语界, 2007 (5) .
[3]马德高.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历年真题点评[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4]黄源深.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J].外语界, 2014 (1) .
[5]李清华, 曾用强.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理论[J].外语界, 2008 (3) .
[6]杨滢滢.英语专业学习者同一主题作文的词汇发展和词块运用特征[J].外语界, 2014 (2) .
[7]张汉熙.高级英语1、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攻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