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效有机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高效有机范文(精选10篇)

高效有机 第1篇

关键词:有机芦笋,提早栽培,大棚

种植芦笋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传统栽培芦笋受到栽培地气候环境的制约较强。从芦笋的生物学特性来看,江西省万载县每年12月至翌年2月芦笋地上茎枯黄不能采收嫩茎。芦笋鳞芽的萌动需要地表温度达到或者超过11℃,萌芽之后相继长出嫩茎。因此,消费者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才能吃到新鲜味美的芦笋。为实现春季提早上市,延长采收期,现将有机芦笋大棚提早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基地选择

有机芦笋生产基地应选择具有3年以上有机土壤转换期、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质土,土壤的p H值以5.8~7.2为宜。要求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周围无工业和城市“三废”污染源,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经省级以上环境监察部门检测,符合以下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二级以上标准。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2.1 品种选择

选择萌芽性早、优质、丰产、抗(耐)病、优质的杂交1代种子,符合有机栽培要求,并具备抗病性强(特别是要高抗茎枯病)、商品性好等特点,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5%,水分≤8%。目前,棚式栽培表现较好的芦笋品种有井冈红、井冈701等。生产中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或者种苗。

2.2 种子处理

有机种子在消毒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其消毒方法如下:采用等量式波尔多液浸种30 min,之后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48~72 h。清水浸泡的过程中每隔12 h换1次水,并搓洗种子。种子浸泡好之后,将其用纱布包好,放入发芽盒或者类似发芽盒的器皿中,盖好盖子,然后将发芽盒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催芽,控制恒温箱的温度为25~28℃。

3 整地播种

3.1 整地施基肥

种植前要进行深翻整地,一般在整地时施入生石灰1 125 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整地的时间为1月上旬。播种或者移栽前15 d左右,要细耙1~2次,并结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猪粪、牛粪、菜枯饼等,用量为30~45 t/hm2,将肥料均匀施入土表层。

3.2 做畦

土壤整平耙细后即可做畦,畦面宽120 cm,沟宽30 cm沟深30 cm左右。

3.3 播种

1月中、下旬在大棚中选择穴盘育苗。选择55孔或者72孔的穴盘,在穴中填入草炭等复合型营养基质,再将经过催芽并露白的种子播入穴盘中[1]。

4 适时定植

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芦笋具有4~5根健壮苗时即可带土移栽,进行定植。定植株行距为80 cm×30 cm,每个标准大棚定植4行芦笋。定植后要立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内及时查苗补苗,并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5 大棚设置和管理

5.1 大棚设置

在实际生产中,竹架、钢架的大棚均能满足芦笋的种植需要。采用大棚种植芦笋,重要的是要在温度较低的时候盖紧膜,四周要封严。

5.2 覆盖棚膜时间

12月中下旬,为提高地温,在大棚内芦笋畦面增加覆盖地膜,促进芦笋早萌发。

5.3 扣膜前管理

5.3.1 清园。

12月中下旬,盖膜前割掉芦笋地上部枯黄母茎,彻底清除根盘以上的病残体,将割下的母茎连同残枝叶、杂草一起带离笋田集中烧毁。然后进行深耕松土,严格消毒,将棵盘土拨开约3 cm至沟里,用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灌蔸,并将沟内松土覆回畦面4 cm,使畦面平整。

5.3.2 施肥。

芦笋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应该及时追肥。芦笋前期生长的速度较慢,追肥的次数要多,每次追施肥料的量不宜过大。芦笋生长后期,追肥的时间间隔可以适当加大。一般当年3—4月芦笋定植以后,前3个月追肥的间隔时间为30~50 d,3个月之后至10月底,追肥的时间间隔为60~80 d。对2年或者2年以上的芦笋,可以在每年的冬季、春季、秋季各追肥1次,追肥的方式为沟施[2]。在定植行的一边挖1条深约10 cm的小沟,注意勿伤及芦笋贮藏根,追肥后覆土,干旱少雨季节还应及时浇水。芦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猪粪、牛粪、菜枯饼等有机肥料,禁止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

5.3.3 灌水。

在施肥后随即灌水,灌水量以芦笋田土壤持水量60%左右为准。

6 扣膜后笋田管理

6.1 大棚温度调节

6.1.1 保温。

芦笋提早栽培的产量和品质决定于棚内的温度。夜间温度低,要密闭温棚,同时对芦笋栽培畦采用地膜覆盖,通过覆盖双层塑料薄膜,可有效防止棚内热量流失大大提高了棚内温度。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一般可提高土温3~5℃。

6.1.2 降温。

密闭棚内的温度,在白天阳光充足时高达30℃以上。有时晴天中午前后,棚内会产生高温,温度可达42℃因此,在中午前后要打开大棚两头的门,进行通风降温,但在16:00前要关闭棚门,早期应提早到15:00左右。在芦笋留母茎采收期间,棚门开闭以棚内温度25℃为界,棚内温度≥25℃时开棚门通风降温。当外界温度超过15℃时,去掉芦笋畦面的地膜,当外界气温超过20℃时,可卸除裙膜,并将顶膜缩狭,用卡槽卡好。

6.2 大棚湿度的调节

一方面密闭的大棚内相对湿度较高,一般在80%以上高的会达到100%;另一方面雨水被大棚棚膜挡住,加上经常开棚门通风降温,棚内易出现干旱。

6.2.1 控制灌水。

土壤含水量不能太低,大棚芦笋生长的中后期,随着气温升高,一方面大棚经常开棚门通风降温,另一方面拆除裙膜,大棚内土壤水分损失很快,同时芦笋嫩茎长得快而多,需水量也多,此时灌水次数和灌水量都要相应增加。一般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

6.2.2 通风换气。

如果棚内湿度过大,出现浓雾状时,就应在当日10:00—14:00打开棚门通风30 min左右,以降低湿度,防止病害发生[3,4]。

6.3 喷洒沼液

在芦笋嫩茎生长期间,每隔30~50 d叶面喷洒1∶2(沼液∶水)沼液1次,具有驱避虫害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7 病虫害防控

芦笋的病虫害主要是茎枯病、蚜虫、红蜘蛛等。

7.1 农业措施防控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清洁笋园,加强中耕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定植前,结合整地均匀撒施石灰1 12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开沟排水;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病株蔸下撒上石灰消毒。

7.2 物理措施防控

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各种夜间出来活动的成虫,可大大降低虫害的发生率;也可以采用人工捕捉害虫和用粘虫板或黄板诱杀蚜虫。

7.3 使用药剂防控

芦笋提早高效栽培早期采笋期间,正处于冬末春初低温季节,病虫害少,一般不使用药剂。防治病虫害重点放在春末、夏季、秋初,使用生物农药除虫菊、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等进行防控。防控蚜虫,可用1%苦参碱可溶性粉剂150mL/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喷雾防治。茎枯病防治宜在母茎新枝展开前开始,用0.4%波尔多液(硫酸铜3 kg/hm2+生石灰3 kg/hm2+水750 kg/hm2)喷雾或涂抹母茎。

8 采收

8.1 留母茎采收

扣膜后十几天,大棚内温度适宜,芦笋开始萌芽,可选择茎粗1.0~1.5 cm、挺拔、粗壮、形正、顶尖鳞片包裹紧密、无病虫伤的实心茎留作母茎。母茎要分布均匀,不靠在一起。留母茎数依芦笋种植年数和棵盘大小来定,一般两年生的留2~3根,三年生的留3~4根,四年生以上的留5~6根。芦笋在嫩茎鳞片尚未散开时采收,一般在嫩茎长25 cm左右用果树枝剪或刀片齐土割下即可。当出土的嫩茎数量减少符合3级(茎粗0.96 cm)以上的嫩茎在15%以下,嫩茎头部开散早,即应停止采收。

8.2 采收结束后的管理

芦笋提早栽培的采收期长,收获量多,根株的贮藏养分消耗也多。因此,停止采收后要促进植株的生长,使其迅速形成地上茎枝,并维持其健旺的生长(也要防止生长过旺),促进同化养分的积累。收获终止立即全园中耕,深耕松土,严格消毒。施复壮肥,将采割留下的残茬清理掉,并向根株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等待新母茎形成。春留母茎,依其衰老程度不同,逐步割除,带离笋田烧毁。以后,进入株丛养育期的管理,其主要管理工作如下:一是施肥。采收停止后应立即施肥,一般施猪粪、牛粪、菜枯饼等有机肥9 t/hm2。二是控制茎数。在长出的嫩茎中,疏除细、弯、弱等不良茎,每丛只保留5~7株作为母茎。三是搭架防倒伏。经疏除后的地上茎,相互不能依靠,植株易倒伏,当母茎长至50 cm高时在栽培行四周打桩立柱或拉绳支撑植株。四是当母茎长到70 cm左右高时进行打顶摘心。

参考文献

[1]乜兰春,李保会,黄瑞虹.中国绿芦笋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12):204-208.

[2]梁训义,王连平,陶荣祥,等.我国芦笋栽培品种的现状及思考[J].蔬菜,2003(1):1-3.

[3]毛丽萍,巫东堂,马蓉丽,等.冷凉区优质高效芦笋栽培技术[J].蔬菜,2014(2):36-38.

高效有机 第2篇

从有机磷农药污染地区分离到14株具有高效甲胺磷降解活力的细菌,并用HPLC对其降解效率进行分析,发现一周内降解率最高达74%.采用31P NMR对其降解产物进行了同步监测,发现其降解产物不同,其中有三株可以把甲胺磷代谢成磷酸.这三株降解细菌可以从环境中有效的`清除有机磷的污染.

作 者:路杨 倪锋 许鹏翔 王建峰 胡利明 赵玉芬 作者单位:路杨,倪锋,许鹏翔,王建峰,胡利明(厦门大学化学系,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赵玉芬(厦门大学化学系,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清华大学化学系,生命有机磷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林业高效系列专用有机肥 第3篇

湖南省林科院对杉木新品种培育及优质化栽培的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持续至今。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已形成湖南本地不同土壤下杉木施肥的基本配比、施肥量、施肥方法。杉木专用肥广泛用于新栽杉木林及幼龄期杉木,具有促进生根、抗倒伏、抗逆性、促进成活、改良土壤等特性。根据湖南实际和杉木生物学特性,拟定了杉木专用肥基本配方和施用方法。具体标准如下:

杉木基肥:以促进生根、改良土壤、促进苗木成活为目标,我们采用有机肥与磷肥为主,根据不同土壤情况,辅以适当的钾、氮。

养分含量:N+P+K≥6%,有机质≥45%。

肥料特征:粉状,灰褐色,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主要成分:有机肥(鸡粪发酵)、钙镁磷肥(高含量)、尿素(适量)、硫酸钾、微量元素。

施肥方法:株施专用肥0.5~1公斤,施入造林穴底部覆一层土,栽苗,避免苗根与肥直接接触。

杉木追肥:主要针对2~5年杉木幼林,以促进生长、增强抗性为目标。该类肥根据造林地及苗木生长情况,需进行实地测土配方。目前根据湖南大体杉木生长情况我们拟定了一个杉木幼林追肥专用肥配比及施肥方案。

养分含量:N+P+K≥15%,有机质≥20%。

肥料特征:粉状,灰褐色,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主要成分:有机肥(鸡粪发酵)、钙镁磷肥(高含量)、尿素(适量)、硫酸钾、微量元素。

施肥方法:株施专用肥0.75~1.5公斤,在苗冠幅滴水线下,挖环形沟,将肥均匀施入沟内,覆土。避免苗根与肥直接接触。

施肥效果:前2年可使树高生长比对照增加7.4%~8%, 地径生长比对照增加5.9~14.8%。第3、4年施肥效果显著,树高增益达25.2%,地径增益达27.1%,肥效指数达2.02,差异极显著。

2、松树专用肥

具有促进松树生长,提高存活率、抗病性的功能,经过多年的培育研究,初步拟定了我省松树施肥基本配方,针对单一的造林配方,还需对具体造林地进行测土配方以效验,做局部配比微调。针对松树生长特性,我们将专用肥分为基肥和追肥两种,具体标准如下:

基肥:以促进松树生根及存活为目的。主要肥料原料以有机肥和钙镁磷肥为主,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添加微量元素。

肥料性状及主要含量:

养分含量:N+P+K≥4%,有机质≥45%。

肥料特征:粉状,灰褐色,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主要成分:有机肥、钙镁磷肥、微量元素。

施用方法及施肥量:株施0.5-0.75公斤,施入造林穴后与表土混合,再覆一层土。栽苗,避免苗根与肥直接接触。

追肥: 以促进松树生长及抗病为目的。主要肥料原料以有机肥和钙镁磷肥为主,辅以适量钾肥,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添加微量元素。

肥料性状及主要含量:

养分含量:N+P+K≥10%,有机质≥45%。

肥料特征:粉状,灰褐色,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主要成分:有机肥、钙镁磷肥、硫酸钾、尿素、微量元素。

施用方法及施肥量:株施0.75~1公斤,在松树冠幅下挖20~30厘米环形施肥沟,将肥均匀施入沟中覆土。施肥前要除净杂草,如遇干旱,施肥后应灌透一次水。

施肥效果:施用松树专用肥可明显提高松树前期生长,促进成活,同时在抗病性上也具有优异表现。对松树连续4年施肥比较,其胸径、蓄积分别增加7.2%~19.5% 、32.2%~52.2%,树高比对照增长10.2%~19.8%。

3、楠竹专用肥

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制开发的楠竹有机专用肥是2003年国家星火计划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研发而来的产品。获得2002年国家重点推广新产品称号,200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肥料配比科学、专用性强,具有提高产量、增强抗性、培肥土壤,达到速生丰产的优良效果。养分含量高,N、P、K加上有机质及腐殖酸养分总含量达 30%~40%,是高养分含量的肥料。

肥料性状及主要含量:

养分含量:N+P+K≥17%,有机质≥22%。

肥料特征:粉状,灰褐色,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主要成分:有机肥、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高含量)、微量元素。

施用方法及施肥量:

按楠竹生长特性确定楠竹施肥量。离20~30厘米左右开施肥沟一条,沟宽20厘米,长20~30厘米,深20~30厘米。株施楠竹专用肥0.7~1公斤,肥料均匀施于沟中,随即覆土。施肥前要除净杂草,如遇干旱,施肥后应灌透一次水。

施肥效果:竹子施肥后,平均每667平方米多出竹笋28个左右,竹胸径增粗0.5厘米,枝下高平均增长31厘米。

4、油茶专用肥

湖南省林科院组织了油茶栽培与土肥方面的相关专家到多地进行了抽样采集、测树等相关工作。采样地包含浏阳、桃源、平江、中方、祁阳、衡阳、耒阳和衡山、永兴、永顺、攸县等县市。制订了湖南省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提出了油茶在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土壤类型上,施肥的肥料配置及施肥量。油茶专用肥采取有机-无机互混的配肥方式,具有培肥土壤、提高肥效、针对性强,同时能极大的促进树体生长及座果率。

肥料特征:粉状,灰褐色,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主要成分:有机肥、钙镁磷肥、硫酸钾、尿素、微量元素。

施肥方法:基肥施入造林穴后与表土混合均匀,覆一层土,栽苗,避免苗根与肥直接接触。在油茶冠幅滴水线下挖环形沟,将肥均匀施入,覆土。

5、桉树、杨树、桤木(速丰林系列)专用肥

桉树、杨树、桤木专用肥是2003年国家星火计划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研发而来的产品。获得2002年国家重点推广新产品称号,200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类肥料配比科学、专用性强,具有增强抗性、培肥土壤,速生丰产的优良效果。

养分含量:N+P+K≥15%,有机质≥20%。

肥料特征:粉状,灰褐色,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主要成分:有机肥、钙镁磷肥、硫酸钾、尿素、微量元素。

高效有机 第4篇

霍普金斯大学正在就一种新型的低压电子负荷混合晶体管寻找一个产业化合作伙伴。这种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在压力范围0.1-10伏特间运行, 使其能够在构造复杂的有机电路中发挥作用, 如电子显示背板、阵列传感器、弹性放大器以及低级别存储标签 (RFID标签) 。

技术应用:有机电子

技术优势:

有机和印刷电路的检测运行通常在电压范围10-100伏特之间。这个电压范围对于很多电量有限的应用来说太高, 如小型电池或高频电源。通过印刷方法制造高电容栅极介电层通常受到高漏流等困扰, 这种高漏流会破坏晶体管的转化作用。

该技术可以通过使用以下材料来克服上述问题:

1、溶胶凝胶加工的电介质。该电介质可利用离子迁移率来增加电容。

2、一种新型的有机半导体。该半导体使用长的包装好的侧链作为自组织的阻挡层, 以减少电流泄漏, 甚至本身也可以作为栅极绝缘层的一部分。

高效有机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单词 句型 时态

小学生天真、活泼、阳光、自信、贪玩,知识水平和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英语学习来讲,遗忘速度也比较快,常让人有猴子掰玉米之感。

六年级第二学期,需对小学四年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在复习期间,我们的目的是能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和平常上课一样,处理好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教师课前精心研究教材,宏观把握教材,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切实做到对知识的精提炼、深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联想、去综合,以“点”波及“线”,再波及到“面”。做到能举一反三地高效复习所学知识。

复习时要尽量减少直接讲解,多采用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精化教材,按不同板块分门别类、循序渐进,由“点”到“线”“面”进行知识梳理与整合,归纳总结概括出各个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为进一步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绝不能把复习简单理解为读一读、背一背教材,做一做练习题这样单一的复制、粘贴方式。这样耗时间、耗精力,学生没新奇感,被动应付,达不到复习的真正目的。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对小学四年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复习,也绝非易事。但只要我们肯动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教学,精心准备,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对小学英语知识整体复习时,常采取“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单词、短语、重点句型、相关话题和语篇的整体知识结构,既达到了复习基础的目的,也提升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一、复习单词、句型时做到“点”“线”“面”的结合

单词、短语是比较零碎的知识,但它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基础。复习时进行归类,学生乐于参与。但必须引导学生把单词、短语应用于句型中,然后再巧妙引导学生围绕与单词短语紧密相关的话题进行作文训练,上升到看表格、看图片等进行语篇复习。如在复习表述天气的单词时,先提问: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引导学生复习单词warm、hot、cool、cold,并指导学生复习warm的反义词cool,hot的反义词cold;接着背诵一个关于春、夏、秋、冬气候的chant;然后进行一个喜欢哪个季节的口头作文—My favourite season。接着画简笔画引导学生近一步复习表天气的词rainy等,并引导学生复习rain的形容词rainy等。最后引导学生看当天我国部分城市和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进行报道。通过chant、通过简笔画、通过PPT提供的天气状况,为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情景,有效做到了有关的字、词、句、篇的有机统一。最后做与此相关的适量练习,即可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如在复习某东西属于谁这一知识点时,我首先用一个钢笔创设情景讨论问题:Whose pen is this?Is this mine?Is this yours?Is this hers?Is this Sarahs?引发学生思考,然后画表格来系统复习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的物主代词这个“点”。然后用学具等创设情景进行一个招领失物的对话,上升到“线”的操练,紧接着出示关于形代和名代的歌谣:某东西,属于谁;名代、形代要分清;名代后,没东西;形代后加东西;提问时用whose.回答时用mine(yours,Sarahs).近一步让学生搞清重难点知识。然后看关于家人衣服的PPT,描述属于谁,范文如下:Look! There are many clothes here. This is my fathers shirt, its white. Oh, this is my sisters skirt, Its colourful. Whose is this? Its mine...上升到构建知识体系的“面”。然后做适量相关练习,有效巩固所复习的知识。

二、复习时态时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小学英语主要涉及了四种时态,但部分学生容易混用,引导学生搞清概念是关键。如在复习现在进行时时,我先编了关于现在进行时概念的歌谣:(实意动词的)现在进行时,表现在正在做某事,构成必须两部分,首先选择am、(is、are)之一,后加动词的现在分词,无论在肯定句、否定句或疑问句中都要有这两部分,标志是现在now,看look!...听listen!...通过歌谣使学生很好地复习了现在进行时的含义。然后由教师提供的某一动作这个“点”进行口语练习,T: Hi , A, What are you doing now?A: I am having English class. T:Hi, B, What is A doing now? B:He/she is having English class。进行人称代词转换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型这一“线”的复习。最后提供情景It is 8 in the evening,...描述你和你家人的活动,或It is 4 in the afternoon,...描述你和同学在学校、公园所做的事,有效进行了语篇训练。复习其他时态时,都可采取上述方法,适当补充一点练习题,就能达到综合复习的目的。总之,复习时态时,适时创设有关动词的情景,采取先专项后综合的方法,适当应用比较法教学,可有效做到动词或动词短语为“点”、此时态的重点句型为“线”、与此相关的话题为“面”的有机结合。

总之,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一定要避免大量进行笔头训练的枯燥、乏味、低效率的方式。复习时要讲求方法,决不能搞题海战术,教师必须对所学话题烂熟于心,紧紧抓住某一知识点上学生容易出错或遗忘的词为出发“点”,进行点拨,创设恰当的语言环境,并开展适量的唱、画、玩、演、歌谣竞赛等活动方式,尽量把黑板、思维等还给学生,有效、实效、高效地系统复习与此相关的知识,最终达到建立一个整体知识结构“面”,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这个“面”得以提升。教师必须精心地、潜心地、艺术地设计每一节课,切实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并想方设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做到口头、笔头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查漏补缺,为小学四年的英语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兴宁市有机沙田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第6篇

1 兴宁市有机沙田柚种植管理现状

近年来,兴宁市在梅州市盈安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兴宁市大坪镇八斗种沙田柚基地)建立了优质高产高效有机沙田柚示范基地,紧紧围绕“有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原则,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实行科学管理,使种植沙田柚专业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示范基地面积为60 hm2,该园于2003年种植,果园为盛产期,树势良好,由专人负责指导建立果园管理档案,一切管理按有机沙田柚栽培技术规程进行。近几年来,八斗种有机沙田柚果大形美,表皮光滑,皮薄肉厚、味甜蜜,肉质细嫩、晶莹,肉脆沫多,爽口、蜜味清甜,含糖量在12.5%左右,具有水果珍品“天然罐头”之美称,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2009年产量800 t,2010年产量1 000 t,2011年产量1 500 t。

2 有机沙田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园地选择与规划

选择种植基地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年平均温度18~22℃,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最好在1.5%以上;排水良好,土层深厚,p H值5.5~6.5;山坡地坡度在25°以下。种植密度按1 hm2种植的永久树计,株距4.0~5.5 m,行距5~6 m,种植300~495株/hm2。也可将密度加大1.0~1.5倍,封行后留下永久树,将其他树逐年间伐。

2.2 种植

种植前3~5个月,丘陵地果园挖壕沟,长、宽、深均为1 m;每穴施杂草或有机堆肥30~50 kg,与土拌匀后全部回填堆沤。平地果园,要根据地下水位起畦筑土墩,墩高40~60 cm,墩面直径1 m。园内均匀配植5%~8%酸柚或其他优良早熟柚类作为授粉树。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提苗木,使嫁接口露出地面,踩紧后淋足定根水,在树周围做一直径约1 m的树盘,盖上杂草或稻草。植后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疏松,无杂草,植株发新根后,方可在根前施沼气液肥或稀释的腐熟有机液肥约5 kg/株,每月施2次。及时防治病虫害和抹除主分枝以下萌芽。防旱防涝,发现死苗及时补种[1]。

2.3 土肥水管理

2.3.1 深翻改土。

每年在67月或1012月,在树冠一侧外围滴水线附近,挖长宽深为(1.0~2.0)m(0.5~0.7)m(0.6~0.8)m的施肥坑,坑内施入鲜绿肥、杂草、有机堆肥等,肥料与土拌匀填入,挖坑位置逐年轮换。

2.3.2 合理间作。

在果园内间种矮生豆科植物(如花生、黄豆、山木豆等)或绿肥等固氮作物以培育地力。间作作物的生产管理也必须按有机生产方式进行,同时确保不影响沙田柚的正常生长。

2.3.3 覆盖。

适当保留有益杂草、花木以防止水土(肥)流失。在干旱的季节,用杂草或稻草覆盖树盘5~8 cm厚,覆盖物离树干距离约10 cm。

2.3.4 施肥。

充分满足有机沙田柚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以施用经堆沤充分腐熟有机堆肥、沼气液肥为主,商品沙田柚有机专业复合肥为辅。以场内间种植物的秸秆、杂草和农家肥(如猪粪、鸡粪、豆麸等)进行生物完熟发酵后制成堆肥作为基肥(生物发酵菌种必须符合有机生产标准要求)。并根据沙田柚生长的需要,适量施用一些经有机认证的商品生物有机肥和叶面肥(包括沼气液肥、天然矿物元素等)来补充沙田柚果树生长所需要的养分。采用浅沟施、深沟施等方法施肥。施追肥时在树冠一侧或两侧滴水线附近挖深20~40 cm的条沟或环形沟,长度视树冠、施肥量而定。位置逐次轮换。深施重肥在67月或1012月,在树冠一侧滴水线附近挖长1.0~2.0 m、宽0.5~0.7 m、深0.6~0.8 m的长方形坑,将肥料与土拌匀施入坑内。全年各时期施肥量以萌芽肥占30%、稳果肥占20%、壮果肥占35%、采果肥占15%为宜。萌芽肥在12月萌芽前10 d左右施;稳果肥在谢花后至第1次生理落果前施;壮果肥在果实迅速膨大的58月每月施1次;采果肥在果实采收前约15 d施下。施肥时以堆沤腐熟的有机堆肥为主,商品有机肥、沼气液肥为辅,具体用量根据果园沙田柚的生长情况和挂果量而定,一般以株产50 kg果为例,株施有机堆肥25 kg、商品有机肥3~5 kg。

2.3.5 水分管理。

在干旱的812月,及时进行灌溉。有条件的果园实施作物喷灌技术,以确保干旱季节沙田柚对水分的需求。多雨季节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及时疏通排灌系统,排除积水。

2.4 植株管理

2.4.1 促花与疏花。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对树势过旺的树,在直立主枝、副主枝上环割2~3圈,或在树冠滴水线内侧挖深15~20 cm、长100~150 cm的环沟断根;8月中旬后抽出的晚秋梢及冬梢需及时抹除。花蕾期按每一结果母枝留1~2个花序、每一花序留3~4朵花的标准,将过多过密的花序、花蕾疏掉。

2.4.2 人工授粉与疏果。

开花期的上下午,用酸柚或其他优良早熟柚类的花粉及时对当天开的沙田柚花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第1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及时将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过密过多果疏除;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后,视树势强弱,再次将过多的小果或过密的大果疏除;以后出现的严重病虫果及时疏除。一般每一花序留1~3个果,每一结果母枝留1~4个果;三至四年生柚树留果10~30个,五年生以上柚树留果30~100个。

2.4.3 果实套袋。

在56月,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全园喷1次生物药剂后,用专用袋将生长正常、健壮的果实进行套袋。果实采收前15 d左右摘袋。

2.4.4 整形修剪。

一是多主枝自然圆头形。干高35~40 cm,无明显主干,主枝3~4个,分布错落有致,分枝角度40~50°,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3个。二是圆头形。干高40~50 cm,有明显主干,主枝3~5个,分布错落有致,分枝角度40~50°,主枝上副主枝3个以上。

2.5 病虫草害防控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整个果园的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而不利于病虫草滋生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果园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34月果园平均每叶有害螨2头或螨卵2粒以上时,适量人工释放捕食螨来防控沙田柚的红蜘蛛及锈蜘蛛的为害,并通过场内留种的有益花草如白花草、霍香蓟等让捕食螨在场内自然生长繁延下去,减少翌年人工投放量[2,3]。在病虫达到防治指标时,有限制地选择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或矿物源药剂。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掌握适期施药[4]。

2.6 作物收获及收获后处理

2.6.1 采收。

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采收[5,6]。先将果实留果柄1~3 cm长剪下,再将果柄齐果肩处剪平。选择晴天采收,雨天、雨后或晨露未干时不宜采收;采前15 d不能灌溉;采收时轻拿轻放轻装运,减少对沙田柚树及果实的伤害;采后果实及时入库,减少日晒。

2.6.2 包装。

沙田柚采收后,用蜂蜡点果蒂防腐烂变质,并尽快进行产品的分级、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和GB/T 19630.1~19630.4-2005有机产品规定。

2.6.3 贮运及管理。

根据GB/T 19630.1~19630.4-2005的要求,有机沙田柚产品必须做好标记,用干净运输工具送到有机专用仓库内存放。仓库应保持清洁卫生,使用前7 d用天然硫磺进行熏蒸消毒,在产品存放期间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有害生物和病菌的入侵危害。标签及生产批号管理规程按GB/T 19630.3-2005“有机产品标准”标识有机产品。标签设计和使用应符合GB 7718要求。

2.7 记录跟踪及污染控制

为保证有机生产完整性,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者应建立完善的追踪系统,保存能追溯实际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如地块图、农事活动记录、加工记录、仓储记录、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以及可跟踪的生产批号系统。实施平行生产的生产单元还要建立平行生产管理记录。所有记录及该记录的支持性文件至少保存5年以上。要求所有实施有机种植的地块周边与邻近地块之间建立缓冲带,宽度要求能够保证以不受邻近地块常规种植时使用的化肥、农药及其他禁用物质飘移污染影响为准。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的排灌系统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农田的水不会渗透或漫入有机地块。相关有机地块生产设备原则上实行有机生产专用并设专人保管,做好设备维护、清洁工作。常规农业系统中的设备在用于有机生产前,应得到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在使用保护性的建筑覆盖物、塑料薄膜、防虫网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且使用后应从土壤中清除。禁止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有机产品的农药残留不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相应产品限值的5%,重金属含量也不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相应产品的限值[6]。

参考文献

[1]黄仁,张松华,范敏.沙田柚科普栽培[J].现代园艺,2010(12):90-94.

[2]何波,汪卫星,向素琼,等.沙田柚多倍体基因组AFLP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9(3):290-295.

[3]向素琼,梁国鲁,李晓林,等.沙田柚多倍体的获得与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8(6):100-105.

[4]胡新喜,敖小平,邓子牛,等.沙田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J].中国农学通报,2010(7):190-195.

[5]罗双辉,练瑜兰,黄洪飞.优质沙田柚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0):137-138.

高效有机 第7篇

目前我国工业锅炉平均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与国外相比差距并不大, 但实际运行效率, 尤其是余热综合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通过节能降耗关键技术改造和完善标准化管理等措施, 仅燃煤工业锅炉一个方面的节煤潜力就有7000万t。

目前杭州地区主要应用于印染行业的750多台有机热载体锅炉, 由于其特殊高温定型、染整工艺的要求, 目前平均运行热效率不到65%, 但是其锅炉尾部排烟温度均在300~360℃, 余热浪费十分可惜。

2 有机热载体锅炉高效余热利用装置的设计

通过综合考虑有机热载体锅炉尾部高温烟气作为热源的条件, 在不改变锅炉本体的基础上通过加装余热利用装置 (见图1) , 在降低尾气排烟温度的同时, 大大提高有机热载体锅炉综合热效率。

2.1 系统组成

余热回收换热器装置系统主要由热管、换热器汽包、构架、进出烟道接口、灰斗等组成。

(1) 热管。

热管是一种新型的超导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密闭真空管内工质的沸腾与凝结来传输热量, 具有极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等温性等特点。热管可划分为加热段、绝热段和冷凝段。热管有如下优点:首先它的工质依靠蒸发和冷凝以及毛细力实现自然循环;其次由于热管主要依靠工质相变实现潜热传递, 所以在冷热流体温差较小的情况下, 它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它运用于很宽的温差范围, 而且热流密度很高;其三, 热管传热不受热源限制;其四, 热管可以做成各种尺寸和形状以用于各种用途。本装置采用热管组成传热面, 有别于传统的鳍片管组成的换热面, 传热效率高, 利于清灰。

(2) 换热器汽包。

内部装置除给水分配管、定期排污管外, 设置了汽水混和物经多孔板装置作为二次分离使用。汽包筒体上装设了必要的配套件管座, 用于安装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和水位计, 确保承压元件的安全。

(3) 构架。

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 通常采用立柱及其相连的横梁组成, 整个构架采用保温结构。为了便于整体装置清灰, 在构架两侧装设有形成烟气通道的门盖, 并采用铰链形式连接, 启闭方便、可靠, 并将灰斗焊接在构架下方。

(4) 传热管。

传热管为翅片管式热管, 其基管为无缝钢管, 外部为采用高频焊接加工的螺栓形翅片。介质可根据工况需要而选择。设备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为水汽进出腔, 下部为烟气进出腔, 上下腔由管板隔开且密封隔绝。可分为对流或交错流两种形式, 热管与管板的联接方式为封闭式焊接。

2.2 工作原理

图2所示为有机热载体锅炉尾部高效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其工作原理为:下部热管吸热段吸收排烟余热, 并将热量高效传送到放热段 (上部) , 给水经交错的热管间通过, 被迅速地加热升温, 产生热水或蒸汽。烟气横向冲刷热管元件加热段内的工质, 烟气放热使热管内呈真空状态下的工质水吸热而汽化。

本设计与常规形式的蒸冷余热锅炉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1) 结构紧凑, 热应力小。由于采用具有优良导热性、等温性、优良的热响应性热管作为换热器件, 使得总体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方便。在换热器装置的汽包内有足够的蒸汽空间, 并设置了多孔板汽水分离器, 水蒸气和热源之间实现了双重隔离, 水循环及沸腾工况的稳定性大大改善, 保证了良好的蒸汽品质。

(2) 产品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企业工艺流程的连续性, 设计采取较小的烟气阻力和不易积灰的技术参数, 并具有方便清灰、维护保养的设计特点。

(3) 高温烟气流经余热回收装置过程的同时又起到良好的除尘效果。

(4) 合理取用了烟气流速, 既考虑减轻积灰因素, 同时避免磨蚀机理的产生。为使热管换热器装置适应多灰气流, 特别对玻璃熔窑中, 由炉料粉末矽岩、砂岩、芒硝 (助熔剂) 等成分组成的含灰气流, 设计中热管采用了加大热管束横向排列尺寸的结构布置方式, 又控制烟气流速, 调节管壁温度, 并在换热器装置两侧设置了多扇清扫、检查门, 可以在毫无障碍的条件下, 用水冲洗及人工清扫的方法清除可能积存在热管受热面上的烟尘。

(5) 设计选取余热回收装置合理的排烟温度, 确保吸热壁面温度处于较高的温度水平, 以避免由于结露而产生的结灰和腐蚀等现象发生, 同时降低了产品制造投资经济成本。

(6) 优化了热管束的排列布置、热管加热段与冷却段的长度比例、控制最佳流速。充分利用热管的特性, 调节热阻, 提高壁温, 使热管换热器装置能在设计工况下长期正常运行。

(7) 根据余热回收装置的主要控制参数, 配备自动控制操作功能。在有机热载体锅炉工况发生变化时, 该余热回收装置的参数改变达到自动调节。

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设计研制了系列产品, 如表1所示。

3 有机热载体锅炉高效余热利用装置的运行效果

以1台600万kcal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为例, 在原工况条件下, 利用HPE18.0/360-1.5-0.6型余热利用装置增加蒸汽出量。HPE18.0/360-1.5-0.6型余热利用装置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3.1 经济性分析

HPE18.0/360-1.5-0.6型余热利用装置热力计算参数如表3所示。

经实际测试, 测定换热器装置的出力, 测定换热器装置的饱和蒸汽湿度, 测定换热器装置的余热利用率。HPE18.0/360-1.5-0.6型性能试验参照GB10863-89《烟道式余热锅炉热工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前热管换热器装置各主、辅机运转正常并满足试验要求。试验时在给水管路上安装给水流量测量旁路, 用测量给水流量来代替蒸发量。在热管换热器装置进、出口烟道按要求开设临时测孔以测量烟气流量、温度和成分等参数, 在蒸汽出口管道上安装蒸汽取样装置。HPE18.0/360-1.5-0.6型热利用率采用正、反平衡法同时进行, 换热器装置余热利用率取正、反平衡试验的平均值。部分试验测试数据如表4所示。

HPE18.0/360-1.5-0.6型高效余热利用装置每小时可产生1.5t蒸汽, 折合每小时节约标准煤230kg, 由于印染行业的不停车生产 (24h/d) , 每天可节约标准煤5t以上, 按照现行煤炭平均价格, 日节约资金折合人民币0.3万元, 年节约生产成本90万元以上。

3.2 注意事项

(1) 装置的装设条件应参照遵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2) 装置安装需参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工业锅炉安装要求”进行。

(3) 装置安装完以后, 系统以1.2MPa (表压) 的压力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JB/T1612-94的规定进行。

(4) 装置的给水水质应符合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表1规定, 悬浮物5mg/L, 总硬度0.03mmol/L, pH (25℃) ≥7, 溶解氧0.1mg/L, 含油量2mg/L, 含铁量0.3mg/L。

(5) 司炉工人需经过培训考试, 取得与实际锅炉相应类别的司炉操作证, 并已清楚了解所操作锅炉的状况及其附属设备情况, 各类管道及各附件的作用与操作要求, 才能进行热管换热器装置 (余热锅炉) 的运行。

(6) 装置正式投运前应进行常规形式的煮炉, 以除去换热器汽包内部及有关部件表面的油垢、污垢等。

(7) 装置运行时按先冷流体后热流体顺序启动, 先热流体后冷流体顺序关闭 (或采用旁通烟道先开旁通后关冷流体) 。运行中汽包内水位控制不能低于最低水位, 否则将导致热管损坏。装置的操作使用与常规形式的蒸汽余热锅炉完全相同, 可结合实际参照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

(8) 装置左右两侧均装有维修及清灰门, 运行时严禁打开, 对于含尘烟气需要定期清灰或冲洗。清灰时烟气须走旁通烟道。

(9) 装置停炉采用干式保养时, 事先用压缩空气将其中剩水吹除干净, 余下的其他措施按有关规定进行。

(10) 随机不供引风机、水泵等辅机。用户可根据设计院选用配套, 自行订购。

(11) 装置附件仪表如安全阀、压力表须定期按规程要求作定期检验。水位表作定期冲洗, 确保水位正常, 操作运行蒸汽压力应按额定压力, 严禁超压运行。为防止锅内污物沉积和产生积垢, 应定期进行排污, 每天至少排污一次。

4 高效余热利用装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避免浪费能源, 采取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利用余热资源是当前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寻求最佳的节能途径。根据杭州市目前使用的耗能设备状况作分析比较, 认为利用原有的设备有重点有计划的作进一步的技术改造, 提高出率和回收高、中温烟气的余热来产生蒸汽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能起到局部带动全局作用, 达到既节能又增长经济的目的。

高效有机 第8篇

本实验以绿色环保药剂双咪唑啉季铵盐、D-异抗坏血酸钠、新洁尔灭、丙酮肟、EDTA二钠盐为主要缓蚀成分,通过正交挂片实验复配出一种全有机系、高效、环保锅炉盐酸复配酸洗缓蚀剂。测定了20A钢在不同缓蚀剂浓度、不同清洗温度、不同Fe3+浓度条件下的缓蚀率。并利用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两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复配缓蚀剂不同浓度下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

1 实验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双咪唑啉季铵盐、D-异抗坏血酸钠、新洁尔灭、丙酮肟均为工业品,盐酸、EDTA二钠盐、无水乙醇、丙酮,均为分析纯。试片采用标准锅炉用A20钢片,全表面积为30cm2;恒温水浴锅;上海辰华CHIC电化学工作站,实验室自制除盐水等。

1.2 试验方法

失重法:实验前试片依次用金相砂纸280目、500目、800目、1#、2#、3#、4#、5#打磨至镜面,然后用丙酮除油、无水乙醇清洗,用冷风吹干,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实验时用250m L烧杯配置好200m L实验用溶液,烧杯中用尼龙绳悬挂三片试片。采用静态挂片4h。试验后,先用除盐水清洗,然后放到p H约为9.5的氨水溶液中浸泡约60s,取出用除盐水冲洗脱脂棉擦干,再用无水乙醇浸泡60s左右,取出吹干,置于干燥器中2h,称重。

失重法实验的腐蚀速率用如下的公式计算:

式中:ν——腐蚀速率,g/(m2·h)

Δw——实验前后试样质量差,g

S——试样表面积,m2

t——实验时间,h

缓蚀剂的性能可以通过缓蚀率η表征。缓蚀率越大,缓蚀性能越好。其失重法实验缓蚀率的计算如下:

式中:η——缓蚀剂的缓蚀率,%

ν1,ν0——分别表示有、无缓蚀剂条件下的腐蚀速率,g/(m2·h)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实验在上海辰华CHIC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实验采用经典三电极体系,辅助电极为大比表面积铂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工作电极为锅炉用A20钢,表面积为1cm2。Tafel极化曲线扫描起止电位为-600~-300m V,扫描速度为0.10m V/s;交流阻抗测试的频率范围为0.1~105Hz,交流激励信号幅值为5m V。阻抗数据处理采用Zview拟合软件进行拟合。

Tafel极化曲线实验的缓蚀效率由下式表示:

式中Icorr和I′corr分别为空白和加有缓蚀剂时的腐蚀电流密度。

交流阻抗实验的缓蚀效率由下式表示:

式中Rp和R′p和分别为未加有缓蚀剂和加有缓蚀剂时的传递电阻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双咪唑啉季铵盐单体缓蚀效率的测定

在温度为52℃,静态挂片4h的6%(质量分数)盐酸介质中测定不同浓度双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效率,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得到:双咪唑啉季铵盐单体在温度为52℃,静态挂片4h的6%(质量分数)盐酸介质中随着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逐渐增大,但是缓蚀效率增大的趋势变缓,在0.05%以后增大的趋势更加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A20钢表面饱和吸附的原因,考虑在正交实验中以双咪唑啉季铵盐0.05%的浓度为固定复配浓度。

2.2 正交实验分析[7]

在温度为52℃,静态挂片4h的6%(质量分数)盐酸介质中,以双咪唑啉季铵盐浓度0.05%为固定复配浓度,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可见,在固定双咪唑啉季铵盐浓度为0.05%的复配缓蚀剂正交试验中,D-异抗坏血酸钠的影响最大,丙酮肟的影响次之,EDTA二钠盐的影响最小。正交试验中各因素的最佳投加量为D-异抗坏血酸钠为A2%、新洁尔灭为C1%、EDTA二钠盐为D2%、丙酮肟为B3%。在这种投加量下的缓蚀效率为98.39%。得出最佳复配缓蚀剂浓度为C(0.05%(双咪唑啉季铵盐)+A2%B3%C1%D2%)

2.3 温度对复配缓蚀剂缓蚀效率的影响

在复配缓蚀剂浓度为静态挂片4h的6%(质量分数)盐酸介质中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缓蚀效率。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得到:复配缓蚀剂在盐酸酸洗工艺的温度范围内有很好的缓蚀效果,缓蚀效率大于96%,达到优良标准。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速度和缓蚀效率都有所下降,这表明铁原子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其化学活性更强,更容易从基体表面溶解而进入到溶液中。

2.4 Fe3+对复配缓蚀剂缓蚀效率的影响[8]

在温度为(52±1)℃,复配缓蚀剂浓度为静态挂片4h的6%(质量分数)盐酸介质中测定不同Fe3+浓度下的缓蚀效率。结果见表4。

当Fe3+在酸洗液中存在时,发生如下反应:

这将加速金属基体的腐蚀,需要严格控制Fe3+浓度。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当Fe3+浓度在小于300 mg/L时,缓蚀率下降的比较小,当大于300 mg/L后,缓蚀效率下降的趋势比较大,超过1000 mg/L,缓蚀效率明显降低。这指导我们在实际酸洗过程中我们要实时监控酸洗液中的Fe3+浓度[9],在实际酸洗工程中当Fe3+浓度大于300 mg/L时,我们需要添加还原剂来减缓金属基体的腐蚀。

2.5 复配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效率的影响

在温度为(52±1)℃,静态挂片4h的6%(质量分数)盐酸介质中测定不同复配缓蚀剂浓度下的缓蚀效率。结果见表5。

将表5中的数据以η/(1-η)为纵坐标,复配缓蚀剂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并拟合直线,从图3中可以看出η/(1-η)与c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891这说明说明在A20钢表面的吸附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这可能是由于复配缓蚀剂中的N、S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与Fe原子中的d电子轨道进行配位结合,吸附在金属表面,加上复配缓蚀剂中的疏水长碳链结构在金属表面的定向排列共同抑制了金属的腐蚀。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式中:K——吸附与脱附之间的平衡常数

η—缓蚀率,%

c—缓蚀剂浓度,%

2.6 电化学实验分析

2.6.1 Tafel极化曲线法

图4为添加不同浓度的复配缓蚀剂在温度为(52±1)℃,6%(质量分数)的盐酸介质中的Tafel极化曲线图谱。通过解析该曲线,得到的电化学参数列入表6。通过图4和表6可以分析得到:相对于没有添加缓蚀剂的空白溶液,添加缓蚀剂后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减小,自腐蚀电位由-485m V负移了20m V,阴、阳极的反应过程均受到了抑制,但主要通过改变阴极过程而起到缓蚀作用,,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极化电阻逐渐变大,由空白时的16欧姆增大到最大时的190欧姆,这说明在电极表面形成的缓蚀膜越来越完整致密,阻止了腐蚀介质与电极的接触,从而起到良好的缓蚀作用。从图2和表6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复配缓蚀剂浓度大于1.25C%后,极化电阻变小,腐蚀电流密度有所增大,这种现象说明该复配缓蚀剂具有浓度极值现象,同时也说明可以采用Rp来代替icorr说明缓蚀性能随浓度的变化趋势。王佳、曹楚南等[10]在对铁在含有二丙炔氧甲基十铵的硫酸溶液进行研究时也发现了这种浓度极值现象。我们从添加缓蚀剂后的极化曲线看,腐蚀电位负移,表明该缓蚀剂主要为控制电化学反应阴极过程的缓蚀剂,极化曲线实验结果与失重法测得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2.6.2 交流阻抗

交流阻抗谱研究方法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界面过程的信息,它是一种很有效的分析缓蚀性能,吸附性质和缓蚀机理的手段。高频端反映膜层信息,高频区容抗弧的大小表示膜层的介电性能与屏蔽性能,低频端则体现金属/溶液界面反应的电荷传递电阻[11,12]。

图5为复配缓蚀剂溶液的电化学阻抗谱的模拟电路,其中,Rs为溶液电阻,Rp为电荷传递电阻,Cd为电极界面电容。图6为添加不同浓度的复配缓蚀剂在温度为(52±1)℃,6%(质量分数)的盐酸介质中的交流阻抗图谱。通过Zview软件拟合后,解析该曲线得到电化学参数列入表7。通过图6和表7可以分析得到:在整个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电化学阻抗谱图只表现为一个高频容抗弧的频谱特征,为电荷传递控制,高频容抗弧半径随缓蚀剂的浓度增加逐渐增大,当复配缓蚀剂浓度为为1.25C%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复配缓蚀剂浓度的继续增加高频容抗谱半径明显减小。这与失重法和图2的结果一致,从图谱看复配浓度1.25C%为该缓蚀剂的极值浓度。

3 结论

(1)通过正交实验研制出一种高效、环保、全有机系的复配盐酸酸洗缓蚀剂,其最佳浓度为C,组成为0.05%(双咪唑啉季铵盐)+(A2%B3%C1%D2%)。

(2)通过测定20A钢在不同清洗温度、不同Fe3+浓度、不同缓蚀剂浓度条件下的缓蚀率得出:在盐酸酸洗工艺的温度范围内,复配缓蚀剂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一直大于96%;缓蚀效率随着Fe3+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大于300mg/L后,腐蚀速度增大的比较快,这指导我们在酸洗过程中要密切监控Fe3+浓度,适时添加还原剂;由电化学实验得出,随着复配缓蚀剂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液逐渐增大,在1.25C%以后缓蚀效率出现降低,说明复配缓蚀剂存在浓度极值现象。

高效有机 第9篇

由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姜标团队和北京金源化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高效燃煤添加剂CHARNA C与CHARNA CO2于日前通过验收。

近20t的添加剂先后在攀钢集团攀渝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煤科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等十余家单位进行了锅炉燃烧性能测试, 结果显示:燃煤节省率在7%~12%之间, 二氧化硫减排在24%~33%之间, 氮氧化物减排17%左右。由于其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大型热电企业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并在部分企业中得到推广使用。该成果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其中CHARNA C被推荐为“中国节能环保重点新技术新产品”, 并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

这种新型高效燃煤添加剂与目前市售的添加剂有很多优异的特点, 在兼具节省燃料及环保双重功效的同时, 新型煤燃烧添加剂使用方法简单, 无需其他设备, 既可以利用已有装置的喷流装置与煤粉一起喷入, 也可以在传送带输送燃料过程中以喷洒的方式加入, 可被广泛应用于煤粉炉、链条炉、循环流化床等各种燃煤锅炉。

高效有机 第10篇

有机酸和维生素C是酸枣果重要的组成成分,起到调节风味和增加营养的功能,也是影响酸枣风味加工和利用的重要因素[5],故研究酸枣及其加工产品中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对于酸枣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酸枣(鲜果和干果)采于陕北延安黄土高原地区,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植物教研室张跃进副教授鉴定为野生酸枣;酸枣果酱为陕北常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Waters1525二元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996二极管列阵检测器,Waters UV-2487紫外检测器,Waters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Empower 2 色谱分析软件(美国Waters公司),Milli-Q超纯水系统(上海优普科技公司),旋转蒸发器RE-52A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Q-250B型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和抗坏血酸标准品均购自Sigma公司。磷酸二氢钠为分析纯,磷酸为优级纯。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

参照有关文献色谱条件[6,7,8],采用Waters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2.8),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柱温3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nm,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1.2.2 样品测定

准确称取鲜果5 g加入液氮研磨,0.05 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超声提取30 min,过滤后定容25 mL备用;干果粉末和果酱同以上方法提取。进样前经0.45 μm滤膜过滤,分别计算各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

1.2.3 线性关系分析

分别吸取不同浓度的有机酸标准溶液进样分析,测定峰面积,以有机酸浓度为纵坐标,峰面积为横坐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1.2.4 方法学分析

分别对试验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率和样品回收率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品色谱

按照色谱条件对有机酸标准品进样分析(见图1),在10 min内可实现对7种有机酸很好的基线分离。

2.2 线性关系

各有机酸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6~0.999 9。

2.3 样品测定结果

按供试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及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外标法计算含量,色谱图见图2。结合有机酸标准品和色谱图可看出:酸枣干果有机酸主要有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图2A);酸枣鲜果有机酸主要有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乙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图2B);酸枣果酱有机酸主要有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图2C)。但酸枣干果、鲜果和果酱中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有很大的差异(见表2),说明酸枣在干燥和加工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量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损失,这与有机酸和维生素C化学不稳定有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加工条件,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2.4 方法学分析

2.4.1 精密度

取同一标准品溶液,按照“1.2.1”色谱条件,平行测定5次,计算分离度好的组分峰相对于内参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值。结果表明,有机酸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42%~0.183%,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556%~1.98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4.2 重复性

取同一样品溶液5份,按照“1.2.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分离度好的组分峰相对于内参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值。结果表明,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39%~0.247%,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256%~1.853%,表明样品溶液重复性较好。

2.4.3 稳定性

取同一样品溶液,按照“1.2.1”色谱条件,分别于0,2,4,8,12,24 h进行测定,计算分离度好的组分峰相对于内参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值。结果表明,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25%~0.270%,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156%~1.568%,表明样品至少在24 h内是稳定的。

2.4.4 加样回收率

精确称取已烘干至恒重的酸枣粉末5份,提取液分别加入有机酸标准品,按照“1.2.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5.20%,RSD为2.8%。

注:“-”未检测出。

3 结论与讨论

3.1 酸枣(鲜果、干果和果酱)中有机酸提取

采用超声提取酸枣有机酸,避免了加热、普通溶剂法提取对有机酸造成的损失。

3.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为了抑制有机酸的离解,采用磷酸氢二钠溶液作为酸性的流动相,但为了保护色谱柱,最终选择pH为2.8,结果表明有机酸分离的效果较好。同时为了避免干扰有机酸的检测,210 nm作为有机酸紫外检测波长,选用在紫外区无吸收的磷酸氢二钠溶液作为有机酸的洗脱液。

综上所述,该方法有机酸和维生素C分离效果良好,符合色谱分析的要求,分析方法是可靠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对于酸枣中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很好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Johnston M C.The species of Ziziphus indigenous to UnitedStates and Mexico[J].American Journal Botany,1963,50:1020-1027.

[2]中国药典[S].国家药典委员会,2005.

[3]Sun,Y F,Liang Z S,Shan C J,et al.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s in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fruits based on geographical origin by TOPSIS method[J].Food Chemistry,2011,124(4):1612-1619.

[4]Guo S,Tang Y P,Duan J A,et al.Two new terpenoids fromfruits ofZiziphus jujuba[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9,20(2):197-200.

[5]孔祥虹,付兴隆,姚秉华,等.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浓缩果汁中的11种有机酸[J].食品科技,2010,35(7):291-295.

[6]陈意光,邓穗兴,柯振华,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果汁中13种有机酸和白芦醇[J].现代食品科技,2010,26(12):1387-1390.

[7]Ribeiro B,Rangel J,Valentao P,et al.Organic acids in twoPortuguese chestnut(Castanea sativaMiller)varieties[J].Food Chemistry,2007,100(2):504-508.

高效有机范文

高效有机范文(精选10篇)高效有机 第1篇关键词:有机芦笋,提早栽培,大棚种植芦笋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传统栽培芦笋受到栽培地气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