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精选8篇)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第1篇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1、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的方法:包括日常巡视、安全检查、监理例会、安全专题会议、监理指令、监理报告

2、工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审查合格后方可同意开工,审查重点是:

(1)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包括项目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的数量及安全资格培训持证上岗情况

(2)是否制定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4)是否制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5)施工场地的布置是否符合有关安全要求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情况,针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制定的工程项目危险源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7)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计划、安全交底安排

(8)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使用计划

3、监理工程师应审查分包合同中是否明确了施工单位与分包单位各自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

4、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旁站过程中应监督施工单位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组织施工,若发现施工单位未按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施工,违规作业时,应予制止,

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作业等要定期巡视检查,如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立即书面指令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5、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自查工作、落实施工生产安全技术措施,参加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检查。

6、分项、分部工程交工验收时,如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理未完成,不得签发《中间交工证书》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第2篇

对隐患整改情况的反馈

施工单位凡受到监理工程师所签发的安全工作指令后,必须对安全工作指令中的要求整改事项实施整改,整改后,应组织对整改到位的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认为合格,项目负责人签字后,将隐患整改情况书面报送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接到施工单位隐婚整改情况的书面反馈报告后应进行复查;经复查,认为仍不合格的,由施工单位继续整改,直到整改到位。

如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暂停施工的,监理工程师应根据管理条例第十四要求,书面报告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进行处理,如施工单位仍不整改或停工的,应书面报告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对安全隐患的处理

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检查中,发现违章施工,违规操作、违反安全制度等各种违章违规现象以及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一般问题可以口头处理,严重隐患应签发安全工作指令。

应有隐患处理的记录,同时应有隐患整改和监理复查、消项的记录

监理工程师的书面整改工作指令和施工单位反馈的隐患整改记录应合并存放。即每一张监理工程师书面整改工作指令后面,都必须有相应的整改和复查销项工作指令记录。

每月对当月安全隐患状况,原因分析处理意见以及签发相关文件在监理月报中进行反映,对隐患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和总结工作。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第3篇

1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事前控制

1.1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核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方案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是否符合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是否科学先进, 施组的安排是否符合业主的要求, 投入的人力、设备是否符合投标承诺的要求, 施组或方案是否具有指导性、科学性, 安全措施是否得当, 质量目标、安全管理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制定[1]。

1.2 施工图纸的熟悉和会审

监理机构中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和审核设计文件, 掌握设计意图, 及时查找设计中的错漏, 确保质量要求。同时参加技术交底会, 对涉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明确, 对涉及安全的关键点, 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

1.3 原材料的审核和控制

建设工程的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项目监理人员要审核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并对主要材料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试验, 从材料的源头加强质量控制, 杜绝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或用于工程实体。

1.4 落实对施工分包单位资质的审核

审查分包单位资质的等级、营业执照、业绩能否满足分包工程的需要。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施工人员的资质是否满足施工管理的要求。

1.5 落实工程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铁路建设工程线路长, 隧道桥梁所占比例大, 测量放线的质量标准高, 施工质量事前控制中, 要审查工程测量的仪器满足规范要求, 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测量放线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 确保质量要求[1]。

1.6 审查施工单位的特种机械设备、特种作业人员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中进入施工现场的特种机械设备须具有特检机构的年检合格证, 特种机械设备需专人管理, 建立管理台账。从事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监理人员通过对机械设备、特种作业人员的审查, 确保机械设备性能良好, 作业人员满足技能要求, 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基础。

2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事中控制

2.1 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状态, 对于重要工序建立质量控制点, 安排监理人员进行跟踪监控。

2.2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监理工作中,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如果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 补充或变动时, 须经过项目监理机构的审查, 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能实施。

2.3 严格按照批准的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分部分项工程, 监理人员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2.4 对关键施工工艺实行跟踪监理

项目监理机构按质量计划目标要求, 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工艺管理, 认真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通过落实对关键施工工艺实行跟踪监理, 以提高项目质量的稳定性。

2.5 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对验收合格的工序及时签认, 严把隐蔽工程验收关, 在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或验标要求, 以监理工程师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待其整改后重新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同时, 严格按照铁路总公司质量管理“五条红线”[1], 确保工序达标, 质量合格。

2.6 对涉及质量的工程关键部位, 关键环节, 采取旁站监理的形式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质量合格。对涉及质量的工程关键部位, 关键环节, 采取旁站监理的形式, 确保施工过程中工艺达标、工序合理、质量合格。在旁站监理工作中, 监理人员要及时记录旁站监理的相关情况, 使施工质量具有追溯性。

2.7 加强监理巡视, 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事中控制中, 监理人员要加强巡视, 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项目监理机构严格管理, 强调监理工程师认真履行监理职责, 深入施工现场, 有目的地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测, 达到预控为主, 及时发现和尽快处理涉及质量和安全的问题, 早期处理, 防止漏查和误捡。在巡视过程中,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问题的作业行为及时纠正, 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2.8 发现重大质量隐患或安全隐患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

当发现质量安全隐患时, 必须果断处理, 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令, 并向建设单位报告, 及时组织召开质量安全问题分析会, 研究处理方案, 落实整改责任, 确保整改效果。

2.9 坚持“试验先行, 样板引路”原则

铁路基础建设项目施工要坚持“试验先行, 样板引路”原则[1], 通过试验工作, 及时总结施工工艺成果, 使样板的质量各方确认, 同时锁定样板的施工工艺, 做好全面推广, 带动质量的有效控制。

2.1 0 加强施工质量工程控制的监理工作措施

监理人员要充分运用监理工作的各种手段, 通过旁站监理、见证取样、平行检验、巡视检查、支付控制手段、监理指令等手段[2], 对工程的原材料、隐蔽工程进行严格验收, 确保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质量, 确保建设项目质量满足建设目标。

2.1 1 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

安全监理工作并不一项孤立的工作, 它与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各个环节相辅相成。安全监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是进度控制的前提, 是投资控制的保证。监理人员要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安全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技术措施, 运作方法的落实情况经常性的检查, 达到处处落实、件件可靠。

3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事后控制

3.1 重视每一分项工程的检验批验收工作

合理的划分的检验批, 在验收时除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资料外, 还要到现场检查。通过对检验批验收工程及时签认, 整理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的各种资料, 做到分项工程检验批内容充实, 资料完整, 满足要求。

3.2 认真做好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

明确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的监理工作程序。强调施工单位必须对已完工程自检, 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再向监理机构报验。

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分项工程, 在组织验收时, 要求设计单位参加, 进一步对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组织建设工程竣工预验收。重点对已完工程的外观质量、安全和功能检验情况、主要功能项目的检测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2]。

3.3 严把事后控制关, 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紧盯不放, 整改到位

建设项目施工验收的事后质量问题, 均是在各工序施工完成后通过检查验收或检测发现的, 一些质量问题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暴露出来。对这些质量问题, 监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书面通知施工单位要求整改。整改完成合重新进行检查验收, 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和验收标准的要求, 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当发生质量事故后, 要按规定和程序和应急预案进行上报和处理, 并留下书面材料, 纳入到竣工资料。

4 加强监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及安全

4.1 加强监理机构内部管理工作, 是有效进行监理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的监理的前提

1) 建立全面的监理组织机构, 在项目监理机构建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合同、信息管理等职能部门[2], 高效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化管理的能力, 从监理机构层面进一步督促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良好运转, 实现质量、安全自控。同时, 通过监理职能部门人员的检查, 发现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问题, 协助监理人员对发现的安全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2) 实现监理人员的有效管理。项目监理机构通过有效的管理, 督促现场监理人员认真履行监理职责, 积极工作, 热情服务, 严格监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3) 不断开展培训教育工作, 提高监理人员职业道德和监理水平。通过开展培训教育工作, 使监理人员增强安全监理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切实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3]的思想意识。同时通过培训, 使监理人员掌握铁路建设的新方法, 新验标, 掌握开展监理业务的工作方法和措施, 能够积极的协调处理监理工作中的有关事宜。

4.2 开展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工作

项目监理机构开展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工作, 一是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标准化管理, 规范化施工, 从人员配备标准化, 机构设置标准化, 管理制度标准化, 过程控制标准化等方面落实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二是监理机构按照标准化监理的工作思路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质量安全监理工作, 确保铁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合格, 安全受控。

5 结束语

通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通过组建高效的监理队伍, 落实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 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监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执行质量安全管理的规程, 设计要求, 运用多种监理方法和措施, 公正科学地处理质量安全问题, 才能确保铁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建设监理专业委员会.铁路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2012年修订) [G].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第4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个体安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052-02

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以有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为前提,这个安全氛围就是员工个体和班组在一个具有自主管理、相互约束和团结上进的集体中,通过长期的保持,形成大家共同认可的安全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价值观。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安全业绩的持续改善和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安全文化通过强化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工作和生活态度、情感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使用包括引导、教育培训、宣传、激励、创造团体氛围等手段和措施,逐步增强人的安全素质,改善其安全行为和意识,从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转变到自觉自愿的科学管理上,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会安全、我要安全”。

安全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发展水平,体现一个社会人和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社会中的每个人对生命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控制事故、减少灾害、减少职业危害的目的。该理论认为,人是在具体背景中受周围环境和自我的共同控制。Cooper认为,安全文化是由安全氛围、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领导支持程度、以及员工的个体安全行为等组成的一个系统,而影响一个企业安全文化或者说一个企业是否有真正好的安全文化,让人有一种自然的压力和氛围的就是一个班组或车间的安全氛围,而安全氛围是一种心理感受或者说是心理因素,这个心理感觉我们可以从员工在工作的行为标准、作业态度、相互间的工作配合以及作业现场和环境等方面加以说明。作业环境对员工的影响相对是比较大的,作业环境不仅仅是指员工的工作现场环境,还包括企业的人文环境。员工的个体安全行为不仅仅是员工技能的体现,也包括长期的工作经验和作业习惯,以及标准化作业程序的科学合理性,也包含了工作制度的约束力。安全管理制度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系统,不仅包括各种制度的建设,还包含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考核中是以奖代惩还是以罚带管。领导的支持程度是搞好安全管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领导的支持和理解,安全管理往往会走入个人恩怨的死胡同。

1 安全文化与人的关系

个体是社会群体和企业的组成要素,企业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以及与其他管理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始终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企业中的人首先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组织行为研究也是以个体行为的研究为出发点。人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存在,同样,企业中的个体安全行为方式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各种组织因素(如:企业文化、群体压力、工作压力等)的影响。

从安全学角度考虑,人不仅具有信息识别、学习与适应能力,还具有各种行为偏好。在生产劳动中的人在同其他个体的交互过程中,对环境、环境中的其他行为个体的行为不断做出反应,并通过学习过程掌握行动规则以适应环境变化。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实际上个体每一个可能的选择组合方案都对应一个效用值,还包括一个对应于个体建立认知能力的固定成本,个体需要这种认知能力进行比较效用,进而做出适当的行为方案选择。一般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时,由于利益因素驱动和认知偏好存在,会关注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个体之间、不同文化传统或文化体系之间的价值偏好、认知偏好等主体性差异不仅永远存在,而且变换无穷。

从系统科学角度考虑,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当开放系统有能量、物质、信息等出入时,其内部要素的运行便进入一种有序状态,这种运行一般都遵循着某种模式。企业安全行为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取决于企业中每个员工心理和行为变化,员工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程度变化,员工之间关系变化导致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企业组织所处的环境变化。

由于人活动的复杂性,难以完全排除个体行为的偶然性和无序性,一方面,使安全系统呈现出极大的随机性、模糊性、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定的秩序性、确定性、必然性、规律性。安全系统中的研究对象一般包括人、机器、环境,即人、人的实践活动、人化自然。研究对象必然与人、人的目的、计划、技术、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相联系,不可能没有人的参与,也不可能完全剔除人的主体因素与主体性。目前,整个安全学都在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的主动性,并把它作为观察与研究安全系统的基本出发点。

2 安全文化与事故的关系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各种事故致因理论都是从个体这个层面进行研究的,虽然都是建立在对大量事故的分析上,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对个体安全行为的研究侧重在人因失误理论上,把事故的发生转变到个体的认知、生理等方面来,这些研究也推动了人机工程学、人体工效学、可靠性研究等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为良好的人机界面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足之处在于这些研究忽视了作业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在同样的生产技术或生产线,同样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下,不同的文化环境往往达不到一样的工作绩效、安全业绩和企业效益,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安全文化建设问题。

基于此,人因失误方面的研究也开始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不再单纯从个体差异出发,而是开始重视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社会间的一些深层次的要素。库陆波与威利皮特通过长期对企业事故调查和现场的调研追踪得出,在一个班组的各个职工个体之间,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各个班组基本都不雷同,个别人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法在班组中起决定作用,这些行为模式与思考方法与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班组已经形成的安全文化氛围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往往处于强势,其实际控制能力超过了企业或车间的控制,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要想彻底改变除非采取严格的和高额的处罚,但后果是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甚至出现强的抵触情绪。Robea和Grabowski等科学家通过在研究美国几大重要国家安全系统如空中管制、太平洋运输系统、大西洋运输系统和五角大楼联合指挥系统的比较研究发现,国家文化、沟通程度、指挥决策、人机界面和管理机构是制约和预防生产事故的五个重要内容,这五个因素彼此制衡和相互牵制,违章或人误背后的潜在错误因素是隐藏在这五个因素后面的关键。

随着科学研究重点的转移和对事物的再认识,在生产事故中人因失误的研究也从克服技术不足和缺陷上开始考虑安全管理,应该也研究包括企业文化、工作态度、监督监察、集体决策等不可或缺的因素上来。安全文化建设对改变员工安全态度及提升安全行为能力至关重要。1987年发生在伦敦地铁火灾事故、Alpha石油平台爆炸事故和1987年发生的自由企业先驱号沉没事故等事故与安全文化建设有决定性的影响,推动了关于组织行为、行为管理、人的失误导致的事故的思考。从安全科学技术发展以来,对事故的成因理念的研究一直是安全科技工作者探索的问题。通过对发生重大事故研究,工艺、工作条件等方面的不足会产生事故,操作失误、概率或工艺性失效也会造成事故,同样安全制度缺陷也会引发重大事故的发生,因而得出安全文化在控制和预防事故中有决定性的影响。

3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文化建设有别于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安全管理面向的是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级管理者和与之相关的作业人员,而安全文化往往使家庭也能受到感染。

保证生产安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所以企业一直把安全摆在首位。安全源自于“人—机—环境”整个系统的正常、有序的运作,其中“人”即为有着熟练的技术和规范性操作的企业员工,“机”为可靠性很高的设备,“环”为良好的运行环境和企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在这个系统中,人是核心,“人”与这些“机”、“环”之间的相容性和协调性都关系到生产安全。随着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和设备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由于设备机械故障带来的生产事故一直在减少,从事故原因统计分析中可以得出,现代生产事故原因中,约有80%的生产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即更多的生产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然而,这就使得保障安全的企业员工的责任更为重大,更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来源是整个企业对安全的重视,对安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然而,这些都是安全文化内涵的体现。所以,在客观条件齐备的情况下,企业文化是安全的根本影响因素。

4 结 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集中体现,是由组成企业的一个一个员工个体所组成的,可以从事故教训和安全管理中总结出企业安全文化发展的层次和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因此应该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的主动性,并把它作为观察与研究安全系统的基本出发点;安全文化在控制和预防事故中有决定性的影响;安全管理应该面向的是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级管理者以及与之相关的作业人员。

参考文献:

[1] 李永娟.组织错误的表现与类型——核电与民航的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2002.

[2] Willpert B,Klumb P.Social dynam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ystem safety[A].Wilpert B,Qvale T ed,Reliability and Safety in Hazardous Work Systems Hove[C]. UK:Lawrence Erlbaum,1993.

[3] Grabowski M,Karlene H. R.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Error in Large Scale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Man,and Cybernetics-part A:System and Human,1996,26(1).

[4] Douglas.A.Wiegmann.Safety culture:a review [J].Technical Report ARL-02-3/FAA-02-2,Americ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Atlantic City International Airport,2002,(10).

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第5篇

1、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

1)、审核承包商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承包商的质量体系; 2)、审批承包商的开工申请,检查核实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3)、审批承包商的施工方案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

4)、审批承包商提交的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或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等,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5)、审核承包商提交的工序施工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6)、审核承包商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资料,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7)、审批有关工程变更、修改设计等,确保设计、施工的质量; 8)、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确保新技术应用的质量;

9)、审批有关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质量;

10)、审批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2、旁站监理

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特点,制定具体的旁站项目及部位,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活动。

3、见证取样 见证取样工作重点依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其系列标准所规定的见证取样项目、数量、予以实施。

4、平行检验

为完成各项预定平行检验工作,监理机构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材料通过见证取样方式实现平行检验。

5、巡视检查

巡视是监理人员的重要日常工作内容,为避免在报验验收过程中才发现问题,且有些问题在报验验收工作中已无法挽回的情况,巡视工作将实行制度化,监理人员的现场巡视工作将保持一定的频率,重要的非旁站点、见证点的工序在巡视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比例。

6、指令文件与一般管理文书

指令文件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弹性空间,一些指令性文件如《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使用过频会导致承包商麻木不仁,过少又无法达到监理控制的效果。

1)、口头通知,对一般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事项,口头通知承包商整改或执行,并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形式予以确认。

2)、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联系单提醒承包商注意事项,用监理工作联系单形式。

3)、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在巡视旁站等各种检查时发现的问题,用监理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商,并要求承包商整改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4)、工程暂停令:对承包商违规施工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预见到会发生重大安全、质量隐患,及时下达全部或局部工程暂停令(一般情况下宜事先与业主沟通)。

7、规定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的质量监控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有:材料进场报验程序;工序报验程序;混凝土浇筑申请程序;工程报验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等。

8、利用支付手段

在本工程的实际监理过程中,将开展计量、计价相结合的造价控制,该手段将有力地保障项目的投资效益,工程款支付的前提工程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如承包商的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总监理工程师将采取拒绝签署支付证书的手段,停止对承包商支付部分或全部工程款。

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第6篇

1、将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纳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明确安全监理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87号)的规定,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

2、审查总、分包施工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和操作资格证书。

3、审核总、分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配备情况,

4、审核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应急救援和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计划情况。

5、审核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投标时承诺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标准要求情况。

6、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全防护用具、各种设施的安全许可验收记录,并由监理工程师签收备案。

7、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8、定期巡视检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第7篇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与手段也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地质测绘;如:地面测绘、航测、卫测等,是基础,是根本,

2.工程地质勘察;包括物探、化探、钻控等。

3.工程地质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大型现场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

4.工程地质长期观测;对房屋变形、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等进行动态的长期观测。

猪舍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第8篇

消毒有很多方法, 如机械消毒、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等等, 只要各种方法合理组合使用, 均可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1 猪舍消毒

猪舍消毒包括猪舍墙壁、舍内设施、舍外运动场、饮水、饲料、垫料、粪便等的消毒。集中消毒法均可使用。

1.1 机械消毒法

饲养动物的圈舍、运动场, 运载动物的车、船, 活动物交易场所, 鲜肉市场, 动物体表等采用清扫、冲洗、洗刷等手段将其粪便、垫草、饲料残渣清除干净。清除的污物放入粪池或指定地点, 进行无害化处理。

1.2 物理消毒法

⑴日光消毒: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运载动物的车辆等经机械消毒后可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有条件的动物饲养圈舍也可用日光曝晒消毒。夏季曝晒1h以上。日光照射对猪围栏、运动场、饲槽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服等, 都具有消毒作用。对于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粪便、垫草、剩余饲料、尸体等废物。

⑵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在猪场入口、动物疫病诊断室、无菌操作室、手术室、更衣室等空间和物表, 用紫外线灯照射, 可以起到杀菌效果, 每次消毒30min以上。

⑶干热消毒:诊断动物疫病所用玻璃器皿等放入干燥箱中, 在150~160℃经1~2h进行干燥消毒。

⑷焚烧消毒:被动物疫病污染的垫草、粪便等污物和病死 (扑杀) 动物尸体采用焚烧消毒, 以烧成灰烬为止。

⑸煮沸消毒:将30%新鲜的草木灰浸出液加热至50℃~70℃, 喷洒或浸泡可用于猪舍、饲槽、水槽、运动场的消毒。把准备消毒的物品擦洗干净后浸入水中, 加热煮沸20~30min, 待自然冷却后取用;凡是耐热、耐湿的物品, 都可以用煮沸法消毒。

1.3 化学消毒法

⑴石灰消毒法:石灰对引起肠道传染病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用生石灰配成10%~20%的悬液, 喷洒在猪舍的墙壁、围栏、地面等处, 可以净化猪舍环境。另外, 将生石灰直接撒在地面上或猪舍入口处, 亦有一定消毒效果。

⑵喷雾消毒法:消毒具体时间一般在午后进行。各猪舍安排在以下时间进行, 妊娠舍周三;产仔舍每周一、周四;保育舍周二、周五;生长舍周三。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 用量要根据说明而定, 不要擅自加大剂量。消毒前一定要彻底清扫, 消毒时要使地面像下了一层毛毛雨一样, 不能太湿 (以免猪腹泻) 也不能太干 (否则起不到消毒的作用) , 每个角落都要喷到。消毒时要让喷头在猪的上方使药液慢慢落下, 不要对着猪消毒。

⑶熏蒸消毒法:甲醛熏蒸猪舍应在进猪前进行。预先用水进行清洗, 再进行熏蒸。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 (40%甲醛溶液) 50mL、高锰酸钾25g, 21℃以上、70%以上相对湿度, 封闭熏蒸24h, 之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48h, 方可进猪。

⑷浸洗消毒法:用化学消毒药物按规定比例稀释, 对注射局部皮肤进行擦拭或对被污染场所进行浸洗。

⑸浸泡消毒法:将被消毒物品浸泡于规定的药物、规定的浓度溶液中, 或将被病原感染的动物浸泡于规定药物、规定浓度的溶液中, 按规定时间进行浸泡。

1.4 生物消毒法

⑴坑 (堆) 发酵法:在坑 (堆) 底面垫一层稻草或其他秸秆, 再堆入待消毒的粪便等污物, 粪便过干可加适量水份 (冬天加热水) , 堆好后表面加盖10cm厚的湿泥浆, 湿泥表面再盖一层塑料膜。堆放1月 (夏天) 至3个月 (冬天) 后可作农肥。

⑵沼气池发酵法:将粪便等污物倒入沼气池中进行生物发酵消毒。

2 土壤消毒

运动场及圈内的泥土地面应先清除粪便、垫草等污物, 然后再将上面的一层泥土铲除, 阳后用20%的漂白粉溶液或20%的石灰乳、3%的热烧碱水浇洒。

3 粪便消毒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精选8篇)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第1篇安全监理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1、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的方法...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