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完胜技巧
高考英语听力完胜技巧(精选7篇)
高考英语听力完胜技巧 第1篇
一、了解高考听力命题特点
(一) 行为判断题
这类题型通常问及说话人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有什么行动, 且往往在对话中提到多种行为, 考生要关注谈话者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做, 还有注意动作的发出者是哪一方, 一方有什么建议, 另一方又有什么决定等,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What或How的问句, eg.What did them and o last week?How did the woman deal with the problem?
(二) 数字题
数字题的检测点主要是电话号码、时间、年龄、价钱、运算、人口等, 有直接、推理、计算等要求, 学生一定要熟悉数字的表达, 如an hour and a half behind schedule, 30%discount, 20%off, aquarter totwo等这些有关时间、打折、提前、推后、几世纪几年代以及倍数等表达, 考生要听清楚时间和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 特别要注意表示数的存在或引起数的变化的动词, 他们往往决定数的加减乘除关系, 在听的同时, 要一边在题目的边上做记录, 为后面的计算做铺垫。常见的设问方式有:When?What time.?How much.?How soon.?等。
(三) 方位地点题
这种题型要么就是直接判断具体地点, 要么就是根据听力内容推断地点。直接判断地点题在谈话中会直接提到某个地点, 比较容易判断, 而推断题则需根据与特定场所有关的词和句子, 推断暗示的地点, 尤其要关注与学校、图书馆、旅馆、医院、商店、银行等场所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设问的方式经常是:Where?Which place.?等。
(四) 判断职业与人物间的关系题
这种题型经常考查谈话者所从事的职业或谈话双方间的关系, 所以要熟悉与职业、身份和各种人物关系间相关的语言和语气。常见的职业有律师、教师、医生、老板等, 常见的人物关系经常有教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父母与孩子、店主和顾客等。常见的设问方式有:Who is.?What is theman?What’s there lation ship?等。
(五) 因果判断题
这种题有的比较直接, 但大部分是间接表达, 要关注一些特别的介词连词等如but, for, since等。这种题要注重理解听力内容的整体意思, 在这个基础上再判断具体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Why.?What’s the reason?
(六) 判断谈话者的态度、观点或意图
这类题要根据谈话者的态度、语气来判断说话者的观点或意图, 要注意一些表达, 如:It couldn’t be better.Ican’tagree more.Satisfied等, 经常会遇到一些虚拟语气的表达。很多这类题目都侧重于第二个人所说的话, 所以要注意第二个人所说的关键词。常见的问题有:What does the man mean?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alk?What does them an think of?等。
(七) 概括主旨大意题
这种题要求考生要理解对话或独白的大意, 而不是具体的细节, 大意的依据一般在首尾, 以句首居多, 所以开头的第一个句子很关键, 往往就是主题句。问题常有:What’s the passage talking about?What’sthetopic?等。
二、注重平时的听力训练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听力考试中良好表现肯定离不开平时刻苦的听力训练, 学生在平时一定要多听多练, 同时还要应用一些科学的方法, 切不可盲目地听。在平时的听力训练后, 可对对答案, 看看原文, 理解原文后再听, 特别是做错的题目, 如果能力比较弱, 还可以一句一句的听, 然后跟读, 更甚听写句子, 这样久而久之, 听力会得到逐步的提升。当然长期听这种模拟题会感到枯燥, 所以偶尔我们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诗歌、演讲或者一些有韵律的童谣等, 尝试听懂词, 跟唱或跟读, 提高自己的听力兴趣。
三、听力考试前几分钟的准备
英语听力安排在英语考试的开头, 所以英语考试一定要提前到达考场, 迅速的让自己进入状态, 利用阅卷的5分钟时间快速的吧听力内容浏览一遍, 使自己对听力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其次听力考生开始有2分钟左右的听力试听时间, 利用这个时间把第一节的5道题认真再看一遍, 根据问题和选项预测对话内容, 记住题目设问的内容, 让自己在第一节部分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听。其次还要把握所有空隙时间再次阅读第二节, 做好听力内容预测。
四、听力过程的注意事项
在听力的过程中最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不慌不乱, 特别是遇到无法明确该选哪一个的题目, 应该当机立断, 选个感觉最好的, 或者放弃, 切不可花费时间思考周旋, 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听力状态, 还影响的下一题的阅题, 虽然在听前都浏览过相关的题目, 但是每小题之后仍然有几秒钟的时间阅读下一小题, 要充分利用好这几秒钟再次阅读下一小题, 保证下一题能够做好。在听力的过程中, 要做好相应的笔记, 比如记录一些数字, 人名, 地名, 计划等, 为正确的选题提供一定的依据。在听力过程中要注重对整体意思的理解, 虽然可能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的词, 不要心慌, 注重整体意思的理解才是关键, 同时要注意一些关键词, 比如:But, later, better, earlier等。
五、总结
高考英语听力应试技巧 第2篇
一、放松
过于紧张的情绪有碍自己的正常发挥;反之, 放松一下情绪, 比如考前的深呼吸或闭目片刻都可使自己心情平静下来。进入考场后不要东张西望, 要特别重视试听阶段, 以熟悉朗读者的语音语调、音质和语速。一旦开始播音, 便很容易进入答题状态。
二、预览及预测
充分利用播音前及中间间歇时间预览听力题的题干和选项, 并对听力材料的话题内容进行预测, 这是一个重要步骤。预览有四个时机:试卷分发后填涂姓名及准考证号之后的剩余时间、播放试音材料时、介绍两节试题做法时、播放每段对话或独白前5秒钟。如何预览并进行预测? (1) 找共性, 分析三个选项, 找出其共性部分, 判断对话所涉及的话题或中心。 (2) 找个性, 利用选择项的不同之处确定听音重点, 缩小捕捉信息的范围。 (3)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听前预测答案, 在听音时检验预测是否准确, 以获得主动。预测分为听前预测和听中预测。
(1) 听前预测。根据题干信息进行预测。语言交际离不开语境, 如果我们从题干中获取了某些方面的信息, 就可以预测对话的语境、人物身份及对话的大体内容。例如:Que s tion1:Wha t a re the s p e a ke rs ta lking a b out?A.Pop ula r s p orts e ve nts.B.TVp rog ra mme s p e op le like b e s t.C.Thing s p e op le d o a fte r work.Que s tion2:Wha t d o mos t p e op le d o in the ir s p a re time?A.Go to movie s、B.Re a d b ooks、C.Wa tc h TV.浏览两个小题的问题和选项可以看出, 第一题的正确答案在第二题的问题中得到了暗示, “things people do after work”就等于“things people do in their spare time”, 因此聪明的考生可以在不听录音的情况下选对第一题的答案C。
(2) 听中预测。根据关联词进行预测, 使用不同的关联词可导致表达的内容迥然不同。例如:W:Can you tell me what you like d oing in the e ve ning?M:We ll, I like mus ic.I lis te n to a lot of p op mus ic, b ut mos t of a ll I like wa tc hing TV.It’s muc h b e tte r tha n re a d ing a b ook.Que s tion:Wha t is the ma n’s fa vourite fre e time a c tivity?A.Wa tc hing TV、B.Re a d ing a b ook、C.Liste ning to mus ic.不少学生刚听了前半句, 就选择了C, 然而, 若多注意预测能力的培养, 留意关联词, 就不会只听半句话就匆匆选择, 而应在听到“but”一词后, 立即联想到这是在否定前面的观点, 并由“most of all”引出了问题的答案:A。
三、模糊
就是要把握语篇的意义, 把重点放在听中心思想、主旨与说话人的意图上, 而不是放在辨别单个词义上, 事实上没有这个必要, 也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是, 在听的过程中抓关键词句。 (1) 根据问题抓听音的关键, 问什么就答什么, 不要答非所问。 (2) 学会词语的取舍。可以根据说话者的句子重音 (或逻辑重音) 来捕捉关键词, 因为关键词通常都重读。重读的往往是实词, 主要是动词和名词, 虚词不必太留意。 (3) 注意第二个人的答语。对话中第二个人的答语常隐含答题所需要的信息。例如:Question:What is the ma n g oing to d o?A.Run to the a irp ort、B.Wa it for a nothe r b us、C.Hurry to g e t the ne xt b us.根据选项来看, 本段对话似乎和“bus、airport”有关, 主要信息捕捉应该是在“hurry”或“run”和“wait”之间。M:Exc us e me, c a n you te ll me whe n the ne xt b us le a ve s for the a irp ort?W:It le a ve s in thre e minute s.If you run, you mig ht c a tc h it.关键词:“run”和“c a tc h”, 分别对应选项C中的“hurry”和“g e t”, 答案:C。
四、笔记
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记下特定的信息, 以克服听懂了但记不住的毛病, 从而影响答题的正确率。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使用符号、图画、缩写形式等, 只要自己能辨认, 达到帮助记忆、推断和准确答题的目的即可。例如:W:Tickets are four d olla rs for a d ults, c hild re n’s tic ke ts a re ha lf p ric e.M:Ok, I’d like two a d ults’a ndtwo c hild re n’stic ke ts, p le a s e.Que s tion:How muc h d id the ma n p a y for the tic ke ts?A.$8、B.$12、C.$16。这段对话中涉及众多的数字, 可适当做笔记:a4$、c2$、2a+2c=12$ (a代替a d ults, c代替c hild re n) 。答案:B。
高考英语复习技巧杂谈 第3篇
一、必备的学习方法和工具
(1) 课本词汇要反复记忆, 在实践中加强记忆的效果。可准备学习卡片, 随时记忆、随时复习、随时扩充。
(2) 写作。注意基本句型;典型错误分析;句子改写;语法知识;连贯表达方法;范文摘录 (写作常用的词汇、句型和过渡语, 阅读当中遇到的优美表达集中起来;短文改错 (同学之间相互改作文是一个双向训练的方法) ;作文点评;语篇润色;范文摘录 (写作常用的词汇、句型和过渡语, 阅读当中遇到的优美表达集中起来) 。
(3) 典型题的归纳。最好分单元整理, 易错题集中 (语音、语法点、类似题) , 并制作错题袋进行复习反思。
(4) 词典的使用。包括扩充词汇及其较深层次的用法、突破重点词汇。
二、明白高考命题原则及方向
(1) 明确英语学科特点。英语学习是一种模仿和实践, 因此, 准确、大量的记忆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要注重基础知识点并辅之以及时复习。 (2) 明确命题原则。高考中语言知识的命题原则为:保证知识覆盖面, 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语言运用题的命题原则为: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且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 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 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 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
三、全面训练, 熟能生巧
(1) 多朗读、多背诵、多复述, 培养良好的语感。背诵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言的方式之一, 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高三学生, 若不多朗读、多背诵, 基础的词汇也就逐渐地被遗忘, 导致单词拼写中一些简单的单词也出现失误。 (2) 听、说、读、写、译统筹兼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以阅读为“核心”带动其他能力的提高, 不断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 (3) 明确考点、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消灭易错点, 提高复习效率。 (4) 多反思、多总结、多归纳、多对比,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融会贯通。
四、熟悉题型特点, 提高应试能力
(1) 听力测试。听前快速浏览试题, 预测其内容。
(2) 语法填空。语境为主, 兼顾语法。灵活运用排除法、还原法、简化句子结构法等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 提高答题效率。
(3) 完形填空。该题型综合考察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首先看懂文章的第一句, 接下来浏览全文, 然后边研读边根据上下文、逻辑、常识、词法知识等进行初步推测, 最后应通读全文, 再从阅读的角度看文章是否通顺、是否合逻辑。在训练中要牢记应试原则:瞻前顾后、上下求索、左顾右盼、首尾一贯。在日常学习中要做到:注意重点词组、习语和常用句型的积累和应用;注意词汇的使用范围和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常读、常思、常悟、常总结, 以阅读带动完形填空能力的提高;科学选题, 选好试题, 由浅入深, 语言地道, 文意连贯。在现在的阶段, 最好每天做两篇, 两个月下来, 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4) 阅读理解。高考中该题型题材丰富, 体裁多样, 以考察深层次理解为主。如主旨大意, 猜测词义或句意, 判断推理,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态度, 文章题目等。在平时备考时, 就要养成好的习惯:精泛结合、扩大视幅、不点读、不出声读、不多回读;能根据上下文猜词, 坚持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扩大词汇等。应保持每天不少于2篇短文的阅读量。训练中要以限时阅读为主, 把握好速度和准确度的关系。在做题过程中要逐渐做到:快读文章笼统抓大意, 回读文章对应答好题。快读文章不仅容易获得文章的主题思想, 而且可以减弱生词多对阅读的影响。所谓找对应就是在明确文章表达的中心后, 带着问题回读文章, 找到相关信息, 把四个选项逐个与原文对照, 认真分析, 通过排除或对比来获得答案。这样既能减少阅读量, 又能减轻阅读压力, 从而提高阅读的信心和效率。
(5) 书面表达。该题型是让考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以特定文体 (书信、便条、请假条、日记、报道、发言稿等) 进行语言输出的主观性试题。在日常训练中, 学生要熟悉各种题材、题型的特点和要求, 背诵常用的词汇、句型、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优美的段落, 多进行仿写、改写和修改, 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做到卷面整洁优美, 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6) 写作方法。审定 (人称、主体时态、格式) 、确定 (主题和结构) 、列点 (简明要点) 、连句 (连词成句, 连句成文) 、美文 (综合运用过渡语的使用、长短句的搭配、倒装、非谓语动词、强调句型、独立主格、复合句的使用等手段进行美化, 以达到地道、流畅、一气呵成的效果) 、查错 (检查大小写、标点、时态、语态、主谓一致) 、快抄 (快速、工整地誊写到试卷上) 。
浅议高考听力技巧 第4篇
与语法、阅读等书面考试题型相比, 听力考试具有极强的瞬时效应、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的特点, 因此, 考生必须学会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 充分利用宝贵的每一分钟。
一、听前预测
考生应充分利用试卷刚发下来, 听力还未播放的宝贵时间, 阅读每题的题干和选项, 强记关键目标词语, 充分利用题干、选项以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作适当的分析与推断, 预先猜测对话或独白的内容, 进而缩小“包围圈”, 做到有的放矢。
二、听时学会放弃
听力测试时, 尤其是前五篇短对话部分, 对话冗余信息少, 给学生的思考时间短, 只放一遍录音, 有的题目语言速度过快, 不容易听清.这时, 就要先舍弃这一题, 集中精力听下一题。切忌在某一题上冥思苦想、耿耿于怀, 打乱听后面内容的心理节奏。那么, 对于未听懂或未完全听懂的内容, 应在听力测试后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去推测。
三、听中抓大放小, 紧盯关键词句
由于高考听力材料信息量大, 速度较快, 捕捉关键词句就成了英语听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些考生在做听力测试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 盲目地逐词逐句地听, 不免挂一漏万。其实, 在听录音的过程中, 只要捕捉到关键的词句就能基本找出问题的答案。
四、平时积累, 针对训练
听力训练贵在坚持, 功夫要做在平时。只有平时多听多练多总结技能技巧, 才能在应试时有出色的发挥, 如通过多听我们可以发现——短对话, 答案多在第二个人说话中出现;长对话, 短文听力, 要先抓住开头的前几句, 这一般是主旨题的答案所在, 而结尾处往往会再次呼应。中部往往是细节题, 这种实用的总结能够使我们在做题时事半功倍。除了多总结多思考之外, 我们还要依据考试大纲中听力部分的能力要求进行不同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主旨大意的考查——听力主旨题考查把握谈话或独白的主要内容的能力。主旨是一个谈话或演讲的主要内容的综合概括。一段谈话或演讲的主旨是谈话人认为最为核心的内容。
事实细节题的考查——事实细节题为了说明和解释主旨, 对话或独白中需要一些具体信息,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这些信息对理解对话, 把握对话主旨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且在试题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类题要求学生在听清, 听懂信息的同时, 还要对所听到的信息做简单的处理。有的也需要考生进行简单的计算, 要考生进行简单的计算。
推理判断题的考查——推测、理解领会对话的观点、态度及意图这类考题要求考生不但能理解录音原文的主旨大意。而且还要通过文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 揣摩、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这类题能测试出考生在听力方面的综合素质。
高考英语应试技巧漫谈 第5篇
1. 做题前一定要充分利用所提供的读
题时间去预读该题的所要问的问题和选项, 带着问题听录音, 并根据选择项就对话中将要涉及的内容做个大致猜测, 有可能的话找出关键词, 做到有备而听。
2. 当考题考查的是事实性具体信息,
如时间、地点等题时, 听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这些信息, 这些题要么要求考生在多个数字或地点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要么要求考生进行简单运算。必要时做记录, 以帮助记忆。
3. 当考查的是说话人的态度、观点、对
话内涵时, 不仅要听、要记, 而且要思考判断。这些题的答案往往在意义上和内容上与原对话一致, 但在语言形式上却很少与原文相同, 而干扰项则往往与原文同音、近音或形似。因此不要听到什么就选什么。
4. 听力考试中, 答题时间都很短, 即使
某一题没有听清或听懂, 也应立即做个最佳猜测, 千万不能因此心慌意乱, 甚至影响后面的整个考试。
二、单项填空
单项填空按所考查的知识内容分为五类题, 即:语法题、惯用语及搭配题、词语辨析题、情景交际题和逻辑推理题。
1. 语法类试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单一考查语法的试题越来越少, 而是将语法放到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以突出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 习惯搭配题
在历届高考题中, 既有对一些固定的、不能改变的惯用语或搭配进行考查, 也有对一些搭配灵活可变的词或词组进行考查。考查前者时, 答题就比较容易, 而考查后者时, 要作必要的分析和比较。
3. 逻辑推理题
这类试题往往通过题干的其他部分或附加句子提供某个信息, 然后让考生根据这个信息进行合理地推理, 产生新的想法或认知。所以, 答题时要抓关键词或分析上下文逻辑关系, 合理推理。
三、完形填空
在做完形填空题时, 必须做到通篇考虑, 掌握主题, 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进行推敲, 运用自己对语法的掌握、对词的固定搭配及词义、词形、句型的了解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 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细读问句, 启示全文
“完形填空”所选短文一般无标题, 但首句常不设空格, 由此可判断文章体裁、推测文章大意, 揭示故事发生的人物、时间、地点、气氛等多方面的信息, 对我们理解全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 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当读了两三句话根本无法理解时, 马上通读全文, 搞清楚文章主要是讲述什么, 并注意某些信息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以便在进行选择而需要这些信息点作为依据时能迅速找到。
3. 瞻前顾后, 寻找相关点
了解主旨大意后, 便可着手选择答案了。一个空的最佳答案通常与该空的前面或后面的某个部分在逻辑上有着相互的关系。找出这种关系, 即相关点, 便可得出最佳答案。
4. 复读全文, 核实答案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全部答案选定后, 将补全完整的文章读一遍, 看看是否意思通顺, 前后连贯, 结构完整, 并及时更改答案。
四、阅读理解
注意问题类型:
1. 找出文章主题或中心
对于这类问题的答案既不能过于空泛, 又不能过于狭窄, 一定要在理解全文的前提下作出概括。
2. 找出文章的细节
细节性文章常用疑问词来询问, 对于这类问题, 如果细节记得较清楚, 就可直接选择, 反之, 就必须在原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来确认正确答案。
3. 找隐义, 作推理, 得结论
对于这类问题的答案不能从原文中直接找到, 必须从相关内容中明确地推出。
4. 确定特定词 (组) 及句子的意思
有时所猜的词可能很熟悉, 但文章中却是有其特殊意思, 这时标点符号及周围的词可能提供线索, 一定要在上下文中猜测该词的意思, 一般它的意思在同一句中或附近的句子中出现。
五、任务型阅读
这种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 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 并有一定的词数限制。它考查学生阅读信息材料, 分析整理信息, 科学表达信息的能力。对考生来说, 以下解题步骤必不可少。
1. 审读图表, 获取信息
审题时, 先看图表中所列出的范畴项目, 然后审读已经列出的信息, 最后审读空格, 大致弄清楚填入的信息属于什么范畴, 用什么形式表述。
2. 认真阅读, 先易后难
审题后, 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材料。对于直接信息, 一次看清楚, 以免阅读浪费时间。对于间接信息, 仔细认真阅读, 直到弄明白为止。
3. 准确表述, 核对验证
在理解题目的要求上, 再根据文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答案, 全部填完后, 看看所填的内容是否与原题一致, 注意大小写、词性、结构、表达方式等要与已给出的信息一致。
六、书面表达
1. 要多样化
书面表达不同于汉译英, 不能逐条翻译。尽量使句子结构形式多样化, 恰当地交替使用多种句型, 这样就会使语言显得自然流畅。
2. 要点齐全
高考书面表达均有一定的要点, 特别是看图作文, 就画中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并尽量体现图画中的所有相关内容。
3. 注意衔接与连贯;
高考英语“七选五”解题技巧 第6篇
1.选材特点:短文为300词左右的说明文或议论文, 其中正文词数240左右, 选项词数60左右;
2.短文篇章结构常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七个选项意义上都与短文相关, 设空类型一般有段落主题句类、过渡句类和细节句类;
4.选项均为完整句子, 句型不一;
5.顺序通常按长度排列。
一、解题步骤
1. 通读整篇文章, 把握整段脉络, 理出文章中心
在做“七选五”类试题时, 首先要通读整篇文章, 大致弄清文章结构, 理出文章的中心。语篇常由段落构成, 所以分析篇章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分析段落之间的层次, 也就是语篇层次;二是分析每个段落内部的层次, 即句际层次, 尤其是选项与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是确定答案的主要依据。
2. 阅读空格附近的句子, 锁定目标答案可能的特征
边读边做题, 重点阅读各个问题附近的句子, 圈定线索词, 然后从选项中寻找相关的特征词, 以确定答案。做题时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如果一题做不出或拿不准, 可先放过, 继续往下读, 先做容易的、有把握的题, 直到读完整篇文章。至此, 文章的要点和主旨、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基本清楚了。将所选项放入空白处, 看看是否与上下文连贯, 是否符合该处语境, 能否承接前后的写作线索。
3. 确定答案, 入文复查
在完成选项定位后, 应通读全文, 检查文章内容是否完整, 语义是否连贯合理, 各段落内容是否紧扣主题, 语篇结构是否通顺连贯、具有一致性、合乎逻辑, 写作思路是否清晰明了, 格式以及用语是否恰当贴切, 从而判断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同时, 还应仔细对比分析相近选项, 尤其对于个别干扰性很强的选项, 更要认真分析, 仔细甄别, 排除干扰, 从而得出正确选项。
要特别注意, 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定第一次做出的选择, 否则不要仓促更改。只要前两步投入了精力, 动了脑筋, 第一印象往往可信度很高。
二、解题策略
1. 从意思上判断
做题时最重要的是要读懂空白前后的句子, 明白这几句话确切的意思, 然后根据前后的连贯性或逻辑性从选项中选取正确答案。在读懂意思的基础上, 再利用线索特征词等进一步确认答案。
2. 从词汇上锁定线索
做题时要重点关注线索词。最主要的线索特征词是空白前后的名词和动词, 寻找答案时要注意在选项中查找其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表示同一类事物的词语。其次是代词、数词、表示时间/年代的词、地点/名称等专有名词。尤其在读不懂句子的情况下, 利用这些的线索词寻找答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 词汇复现法
复现是保证文章前后衔接而经常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段, 即作者在文章上下文不同的位置对同一个概念进行重复描述, 从而使同样的意思在文章中不同的地方重复出现。复现的形式主要是指同词 (同源词) 复现、同 (近) 义词复现、反义词复现等。
(1) 同词复现
A.Try new things.
B.Ability is easily improved.
C.Make three or four instead.
(2) 反义词复现
D.Try not to find fault with your friends.
E.Making new friends comes easy for some people.
F.For a friendship to develop you need to stay in touch.
(2) 词汇同现法
词汇同现是指属于同一词汇搭配范畴或者某一领域的词汇在文章中同时出现, 达到语义衔接的目的。你可以在选项中找到与此词汇最接近的词, 从而达到快而准。一般来说, 上下文中词汇的范畴越小, 上下文的衔接关系越紧密。
You are a special person not a clone
A.You aren’t like anybody else
B.You already do lots of things well
C.Turn your back on too many rules
(3) 代词线索法
英语表达中, 代词出现的频率极高, 代词的作用是用来指代前面提及的名词或句子。
Try taking these four steps the next time you are stressed:
D.Ah, it feels so good when the stress is gone.
E.You need to figure out what the problem is.
F.And don’t forget about your friends.
3. 从关联词上查找
由于英语的句段之间经常会运用关联词表示衔接和过渡, 使文章逻辑更清楚和连贯, 因此文章中和选项中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路标性信号词在选择答案时都是很重要的线索。常见的关联词及有关联作用的副词或短语如下:
(1) 并列与递进关系的关键词主要有and, or, also, neither...nor..., either...or..., similarly, equally, in the same way, besides, additionally, further more, more over, in addition to, what is more等。
B.Do things together.
C.Do not wait to be spoken to.
D.Try not to find fault with your friends.
(2) 因果关系的关键词有:because,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so that, thanks to,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due to, because of等。
Get a coach
D.Check the rules about dos and don’ts
E.Whatever the presentation, public speaking is tough
F.The one thing you don’t want is for them to fall asleep
(3) 转折让步关系的关键词有:but, however, yet, 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unfortunately, while, unlike, rather than, instead of, it is true that, of course, although, though, even though, even if, nevertheless, despite, in spite of等。
D.However, some businesses only seek to earn enough to cover their operating costs.
E.The second aspect relat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policies by departments.
F.In the theory of busines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has two main aspects.
4. 根据问题所在的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解题策略
(1) 如果问题在段首
(1) 通常是段落主题句。认真阅读后文内容, 根据段落一致性原则, 查找同义词或其他相关的词, 推断出主题句。
(2) 与后文是并列、转折、因果关系等。着重阅读后文第一二句, 锁定线索信号词, 然后在选项中查找相关特征词。通常正确答案的最后一句与空白后的第一句在意思上是紧密衔接的, 因此这两句间会有某种衔接信号词。
(3) 段落间的过渡句。这时要前瞻后望找启示, 即阅读上一段结尾部分, 通常将正确答案与上一段结尾有机地衔接起来, 并结合下一段内容, 看所选的答案是否将两段内容连贯起来。
例1:空格为段落主旨句。
A.Try new things.
B.Ability is easily improved.
C.Make three or four instead.
例2:空格为过渡句。
To forgive is a virtue, but no one has ever said it is easy.When someone has deeply hurt you, it can be extremely difficult to let go of your hate.However, forgiveness is possible, and it can be surprisingly beneficial to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People who forgive show less sadness, anger and stress and more hopefulness,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search.
71 Try the following steps:
A.Why should you forgive?
B.How should you start to forgive?
C.Recognize the benefits of forgiveness.
(2) 如果问题在段尾
通常是结论、概括性语句。注意在选项中查找表示结果、结论、总结等信号词, 如therefore, as a result, thus, in short, 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a word等词语, 选项中也可发现前文的同义词句。
E.Cooking is a burden for many people.
F.Let cooking and living simply be a joy rather than a burden.
甘肃高考英语变化及破解技巧 第7篇
一、听力 (30分)
从学生测试中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考听力对农村学生还是有好处的。每次考试下来, 听力的平均分最高。听力只要坚持听, 提分的速度比阅读要快很多。我建议学生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来练听力, 可以听一些文章, 最好听模拟题, 有目的地去听。在听之前先快速浏览一下所有的试题, 最好画出每个问题中的关键词。是问时间、地点?还是人物关系?对where、when、relation等词要画出来重点听, 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如果有一道没听出来, 没关系, 继续听下一题, 千万不要一直琢磨一道题, 而错过其他题。
二、单选 (15分)
同学们平时训练要注意速度。单选15个最好用10分钟时间做完。做单选先要理清句子结构, 把复杂句子简单化。首先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再看这道题的考点, 然后不同题就使用不同方法突破。比如有的题要找出关键词, 有的根据排除法, 有些选项直接可以排除减少干扰;有的题可以使用类推法, 如果选A那么B也对, 我们就排除A、B, 因为单选的答案是唯一的。我个人认为非谓语动词这一块是很重要的, 每年必考。一般就考非谓语动词作状语、补语或者定语。如果是非谓语动词做状语, 先就判断它和逻辑主语之间是主谓还是动宾关系, 然后判断时态, 是表示过去, 现在还是将来。补语和定语同样先判断和所修饰词之间的关系, 再判断时态。
例题: (2011.上海) The rare fish, () from the cooking pot, has been returned to the sea.A.saved、B.saving、C.to be saved、D.having saved
解析:句意:那条罕见的鱼已经被放回到海里, 它是从烧锅里被救出来的。这道题就考查的是非谓语动词作定语, 句子的主干是The rare fish has been returned to the sea.所以要选的词作fish的后置定语。Fish和save之间是动宾关系, 直接排除B、C;再根据时态, 动作发生在过去, 表示完成, 选择A项。C表示被动, 将来。
三、完型填空 (30分) 最好用15分钟的时间做完
高考完形填空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总体认知水平。完型特别注重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 可用以下几个步骤来做完型。
(1) 通读全文, 理解大意。每篇文章都有中心内容, 在没看选项之前要把文章看一遍, 尽量弄懂该篇文章的大意 (main idea) 。最好找出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 抓住文章的主线, 展开解题思路。
(2) “左顾右盼”, 思前想后, 边读边选。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先易后难;对少数难题, 可暂定答案, 在复读全文后分析推敲。答题时, 眼睛不能只盯在空格上或盯在一个句子上, 一定要“左顾右盼”, 弄清前后习惯搭配;有时, 若单独看空格句, 其中两三个甚至四个选项填入空格中都没有错, 句子也通顺, 但结合全文内容理解, 就只有一个是最佳答案。
(3) 复读全文, 融会贯通。在试填好选项后, 要从头至尾把文段通读一遍。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各段落之间、上下文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检查文章的整体性, 也可以从语法、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等方面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凡有把握的, 不再改动;若有不通顺或举棋不定之处, 则要重新定夺, 以确保万无一失。
四、阅读理解 (40分)
四篇文章加一篇任务型阅读, 最好用35分钟做完。平均每篇7分钟。
阅读文章过程中, 一般要掌握一下几点: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
做题步骤: (1) 浏览问题。看题的过程中画出关键词。 (2) 快速扫描全文。带着问题去有目的地略读文章, 在读到与题干相关的地方最好画出来, 以便后面仔细推敲。在读的过程中要找出文章主题和每段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 理出文章结构。 (3) 选择性地细读文章。知道文章大意后, 在每个问题相关点细读文章, 仔细斟酌每道题。看选项时, 注意一些技巧。A.选项中若含有绝对意义的词, 一般不是正确选项, 如must、have to、never、completely、totally、only、always、none、no等等。B.选项中含有不十分肯定的语气词的一般是正确选项。如may、can、could、more or less、possible、likely、usually等等。C.选项中表达意义片面、局部的往往不是答案, 正确选项一般是比较全面、有概括性的表达。
五、改错 (10分) , 时间10分钟
改错题需要注意三步骤: (1) 浏览全文, 掌握大意。把握全篇文章的时态, 理清人物关系。 (2) 分句阅读, 逐行找错。注意搭配、形式、名次数等。 (3) 检查核对, 攻克难点。
六、写作 (25分) , 时间30分钟
一般作文最好写成三段式。第一段, 开头 (introduction) ;第二段, 正文 (body) ;第三段, 总结 (conclusion) 。在平时要背诵一些重点句式, 记住一两组衔接词, 多朗读范文。写作步骤:审题、提取信息、列提纲、表述信息 (谋篇布局, 使用一定的衔接词) 、检查修改、完成。
高考英语听力完胜技巧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