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义齿修复范文
覆盖义齿修复范文(精选11篇)
覆盖义齿修复 第1篇
1 病例选择
门诊牙列缺损患者10例, 男6例, 女4例, 年龄34~62岁, 平均年龄52.1岁, 计修复体15件, 上颌6件, 下颌9件, 单侧游离缺损3例, 双侧游离缺损8例, 且短冠基牙多为第一磨牙, 多因其萌出早, 解剖复杂龋病发病率高。
2 制作要点
首先洁牙, 牙龈无炎症, 有正常的龈附丽, 做完善的根管治疗。截冠, 将残冠降低至龈缘或龈上1~2mm, 残根保留即可。修整外形, 根面制备成小圆平顶形, 根管口周围形成平面。最后将根面打磨圆钝、平滑。根管口处理, 用银汞合金, 球钻去除根管口上端充填物3~4mm, 制备倒凹常规充填, 用复合树脂覆盖, 予以防龋。制取印模, 灌注模型, 常规制作义齿步骤, 制作及完成覆盖义齿的步骤和方法。
3 结果 (表1)
观察2年疗效标准。
1优:无继发龋, 龈炎及牙周疾病, 咀嚼功能良好。
2 良:轻度龋坏有轻度龈炎, 咀嚼功能良好。
3 差:龋坏严重, 牙周炎导致保留基牙丧失咀嚼功能差。
2年临床统计制作义齿15件, 优13件, 良1件, 差1件, 总有效率到93%以上。
4 讨论
制作短冠基牙覆盖义齿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及确定基牙数目, 基牙数目以2~4个为宜, 多为游离基牙, 可减少或防止远中基下沉, 从而减少主要基牙的扭力, 减轻软组织和牙槽骨所承受的压力。
短冠基牙成本较低且省时的银汞及复合树脂材料制备, 临床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基牙不能保留只需
保留残根残冠的修复意义:修复效果好, 防止减缓了基牙区及其邻近骨组织的吸收, 有效地增强了义齿的咀嚼效率.保留了牙根, 保存了牙周膜本体感受器, 使义齿具有区别给力大小和方向判断牙颌间物体的大小厚薄的能力。可保存过去认为必须拔除的换牙, 免除了患者拔牙的痛苦和等待创口愈合时间, 这对老年人来说, 无论从心理上或是从功能上需要上都是必须的。老年人口腔条件差, 但只需选择得当, 及经过完善的牙体治疗与适当的修复, 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根据老年人的口腔特点, 保留治疗后的残根、残冠进行口腔修复。方法对经过根管治疗的残根, 残冠进行短冠基牙处理, 预以保留行覆盖义齿修复。结果通过2年对1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优13例, 良1例, 差1例, 有效率93%以上。结论此方法优越性大, 不拔牙, 易被患者所接受, 且可以防止牙槽嵴的吸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活动义齿修复的注意事项(推荐) 第2篇
活动义齿修复的注意事项
在每次吃饭或进食后取下义齿,认真冲洗,并用小的软毛牙刷蘸着牙膏或肥皂水轻轻刷洗各个面,重点是牙托的内面及与剩余牙接触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最容易残存细菌和菌斑,对口腔组织危害最大。
刷洗后的义齿应浸泡在清水里,睡觉时不主张戴,这样有利于白天长时间承受义齿压迫的口腔粘膜得到很好的休息,并使义齿上残留的少量细菌和菌斑不易生长,减少细菌和菌斑对口腔的危害作用。为了更好地清除义齿上的食物残渣、细菌和菌斑,还可以将刷洗后的义齿浸泡在化学药液中,达到更好的清洗和消毒效果。
活动义齿修复的注意事项
1、义齿初戴入口腔,可出现唾液增多、发音不清晰、固位不好、恶心。这是常有的现象,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修改后,上述现象逐渐消失。
2、牙齿缺失后,因长期戴用不合适的修复体而形成下颌前伸,不易恢复正确的颌位,影响义齿的固位及咀嚼功能这时要多练习正中颌位的咬合,纠正不良的咬合习惯。
3、初戴义齿后,若有轻微疼痛和不适,应坚持戴用一段时间。若戴着进食疼痛明显,取出义齿暂不戴用,及时到医院复诊。到医院之前,最好将义齿戴用至少二小时以上,便于医师检查分析疼痛的原因。
4、初戴义齿开始进餐时,软食、少量、慢慢咀嚼。逐渐食用普食。不宜食用过硬食物。
老年患者的活动义齿修复护理 第3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 生理特点 心理特点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7-01
随着文化、科学、经济和医疗保健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已日趋明显,每个老年人的口腔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而牙体、牙列的缺损,尤其牙列的缺失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在给老年人进行口腔修复及护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在治疗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和制作出更适合老年人的修复体,对保持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1.1 生理特点。
1.1.1 全身变化。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呈现增龄性变化,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易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会有行动不便,适应和理解能变差,记忆力减退,身体耐受力低下,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到口腔疾病的治疗。
1.1.2 口腔的变化。
1.1.2.1 牙齿。缺牙数量多,占全口牙列的四分之一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的正常功能,余留牙颌面磨损过多,伴有龋病、楔状缺损、松动、残根、牙龈退缩、食物嵌塞、伸长松动等。
1.1.2.2 牙槽骨及颌骨。牙缺失后,牙槽骨会逐渐吸收萎缩,随着全口牙列的缺失,上颌骨的外形逐渐缩小,下牙弓逐渐变大,面下三分之一距离变短,使上下颌关系失调,影响美观、功能。
1.1.2.3 黏膜和唾液腺。老年人口腔黏膜变薄、色淡干燥,弹性下降,若有破损愈合能力较慢,常有口干、烧灼感和味觉异常。唾液流速较慢,机械冲洗作用下降,口腔自洁能力变差,抗菌作用减弱,易患龋病和感染性疾病。
1.2 心理特点。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退化,临床上会表现出与其他人群不同的心理特点。
1.2.1 固执心理。有些老年人性格较固执,常会根据其他患者的修复效果而不顾是否符合自身条件,坚决要求医生给予同样的修复方式,医生和家属劝说也无效,难以沟通。
1.2.2 急躁和期望值过高。老年人耐受力较差,若等候时间较长,修复过程复杂,易导致急躁情绪。由于对口腔修复知识的缺乏,修复后不愿意复诊,希望一次就能完成修复治疗,渴望义齿有天然牙一样的美观、自然和功能等过高的心理期望值。
1.2.3 其他方面。部分患者由于经济的困扰和对口腔疾病认知程度的不同,认为自己年龄大了,花钱装假牙不值得,即使缺牙也不愿意去医院修復。
2 修复治疗的护理
2.1 治疗前的护理。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言行礼貌,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情绪。在进行修复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老人交谈,向病人介绍修复体的种类、优点、缺点及所需费用,并选用与缺牙相似的修复体标本让病人观看,使其对修复体外观有初步了解。告知患者义齿与天然牙不同,结合病人的口腔情况将预期效果告知病人,治疗后能够部分恢复病人的口腔功能,每个人都能很好的适应义齿,由于个体的差异,会表现在适应时间长短不一样,让病人对修复的义齿有正确的认识。应尊重和关心老年患者,增强患者配戴义齿的信心,并与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庭的支持与帮助,愉快的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根据患者的要求及经济情况,帮助选择合适的义齿,对治疗过程给予详细的解释,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一般老年人的行动比较迟缓,可帮助搀扶到牙椅上,将治疗时所需物品准备好。
2.2 治疗中的护理。在治疗中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活动义齿是老年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老年人身体耐受力较差,治疗时应尽量迁就患者取舒适体位,告诉病人,若有不适可举手示意,切勿乱动和抓医生操作的手,以免钻针损伤口腔组织。若病人起坐比较困难,治疗时应使用吸唾器或护士帮助患者起身漱口,在冬天应配备温水。如治疗时间较长,应让病人休息片刻,以减轻长时间张口所产生的疲劳。在备牙时,应检查车针是否稳固,防止脱落。在修复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的变化,告诉患者在取模时材料有一定的流动性,可能会引起恶心等不适,并告知如何配合医生以减轻不适的方法,及时安抚患者情绪,使其精神放松,协助医生对老年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2.3 治疗后的护理。耐心、详细的向患者介绍义齿的摘戴方法、注意事项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教。告知病人初戴义齿时有明显的异物感,发音不清,口水增多等现象,耐心戴用1~2周即可习惯,要鼓励患者多说话,多练习,逐步适应。告知患者义齿和天然牙不同,不可能恢复到天然牙的咀嚼功能,美观效果也有一定的限度,从而帮助患者建立切合实际的期望。戴义齿后如感疼痛可暂时将义齿取下休息,但在复诊前须戴上义齿并至少使用2小时以上,这样能准确找到痛点,便于医生修改。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听力差,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差,动作迟缓,要求家属尽量陪护,还要将注意事项写在纸上交与患者及家属。以前配戴过义齿的病人,会前后比较义齿,要鼓励病人坚持配戴新义齿,才能适应义齿,让其发挥功能作用。
3 义齿的护理
义齿的护理对所覆盖的基牙及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义齿护理可清洗掉义齿基托上的软垢、细菌及念珠菌,防止菌斑形成及细菌释放毒性产物,从而保护覆盖基牙及牙周组织健康,预防义齿性口炎的发生。护理措施包括:
3.1 每次进食后,应及时将义齿取出清洗并漱口,睡觉前将义齿摘下,泡在冷水中,以维护口腔组织健康。
3.2 每日用牙膏和牙刷清洗义齿,不可用酒精和沸水浸泡,否则义齿会变形。
3.3 用专用的假牙清洁片定期浸泡,可有效去除菌斑和色素。
4 健康教育
4.1 定期口腔保健检查。耐心详细的讲解,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可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
4.2 合理膳食,提高机体抵抗力,纠正不良习惯,戒烟、戒酒。
4.3 增强使用义齿信心。鼓励病人建立信心去练习,尽量将义齿戴在口中练习使用,义齿需耐心使用,逐步适应,一些不适症状数日内即可消除。
4.4 做好复诊前的准备工作。为了准确的找到疼痛点和减少复诊次数,复诊前半天须戴义齿,复诊时嘱患者咀嚼食物反复试用并调整。
4.5 做好随访工作,定期电话随访,给予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艳丽,俞雪芳,吴良燕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护理.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6,4(3):168-169
[2] 杜玉芳,郑杰,黄云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160-161
覆盖义齿修复 第4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
义齿18 件, 其中上颌8 件、下颌10 件。修复前对所有的残根进行完善的牙周治疗和根管治疗。16 例均选择双侧各一个磨牙作为基牙, 2 例因双侧后牙缺失, 故选择双侧尖牙作为基牙。
1.1.2
常规半口义齿 12 件, 采取常规塑料基板制作方式。
1.2 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修复方法
1.2.1 基牙预备
齐龈磨平根面, 根管预备, 颈缘形成肩台以保证根帽密合。
1.2.2 制作带衔铁的根帽
将衔铁置于根帽蜡型中, 包埋蜡型, 用钴铬合金浇铸成根帽。
1.2.3 制作义齿
将根帽试戴合适后粘固于基牙上。将Magfit EX- 600W牙科磁性附着体 (爱知制钢公司, 日本) 磁体与相应衔铁准确对位, 常规取模, 制作义齿。
1.2.4 初戴及完成义齿
义齿初戴合适后, 患者先戴用2 周左右, 咬合稳定后在口内将磁体粘固于义齿组织面。
1.3 评价指标
2 种半口义齿修复前与修复后1、 6、 12 月3 个时间点进行随访:①由同一牙周科医生测定各基牙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 ②修复后6 个月进行咀嚼效率的测定 (吸光度法) [1], 使用 752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 , 测定吸光度 (A) 值。③修复12 个月后参照赵铱民等的标准[2]评价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固位效果。
2 结 果
2.1 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
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修复前后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随时间延长略有增高的趋势, 但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 (表 1) 。
2.2 咀嚼效率
2 种半口义齿修复后半年进行咀嚼效率的测定, 经t检验统计分析P<0.05, 差异有显著性。18 例覆盖半口义齿中, 16 例磨牙作基牙的患者A值平均值为0.81, 其余2 例尖牙为基牙的患者A值平均值为0.70 (仍然高于常规半口义齿) (表 2) 。
2.3 义齿固位
覆盖半口义齿修复12 月后有1 例基托折裂, 经加网修理后可以正常使用;满意+良好所占百分率为89%, 2 例改善均为尖牙基牙的患者。常规半口义齿修复后12 月出现1 例下颌半口义齿固位变差;满意+良好所占百分率为75% (表 3) 。
2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3.1 固位及咀嚼功能显著提高
应用2 个磁性附着体就可使半口义齿获得良好的固位[3], 这就保证了义齿在各种功能状态下都能保持持续可靠的固位, 进而提高了咀嚼效率[4], 后牙作为基牙比前牙作基牙时固位和咀嚼效率更佳。如果能保留残根, 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修复, 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3.2 对基牙的保护作用明显
磁性附着体的钉帽状衔铁覆盖基牙根面, 如果设计制作得当并采用强力粘接树脂粘固即可严密地覆盖牙根面而防止继发龋。
总之, 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在临床修复中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95-296.
[2]赵铱民, 邵龙泉, 林丽红, 等.Magfit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9, 15 (6) :422-423.
[3]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85-391.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 第5篇
【关键词】圆锥型套筒冠;牙缺失;义齿;修复
套筒冠义齿是指套筒冠为固位体的可摘局部义齿。套筒冠固位体由内冠与外冠组成,内冠粘固在基牙上,外冠与义齿其他组成部分连接成整体,义齿通过内冠与外冠之间的嵌合作用,产生固位力,使义齿取得良好的固位与稳定,义齿的支持由基牙或基牙与基托下组织共同承担。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大连接体主要有腭板、腭杆、舌板、舌杆。在义齿中起到分散牙合 力、加强义齿强度和连接义齿各组成部分作用[1]。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圆锥型筒冠义齿40例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牙缺失患者4 0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50件。年龄36~65岁,平均56岁。其中男23例,女17例。套筒完固位体210个,前牙90个,后牙130个。
1.2 方法
1.2.1基牙的选择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基牙选择对修复效果有很大影响。四点支持(可选择分散的4個余留牙作基牙)义齿固位、稳定性好,修复效果好。三点支持义齿,当游离端区受力时,与之相对应的基牙会受到较大的扭力作用。因此游离端区基托应尽量伸展。二点支持式义齿:支持点均为末端磨牙或含末端磨牙的单侧支持式义齿可选择圆锥形套筒冠。除此以外,因二点支持式易形成“跷跷板”样不稳定、故不适合选择圆锥形套筒冠为固位体。一点支持式义齿原则上按全口义齿设计。固位体可选择圆锥形。
1.2.2.内冠设计 圆锥形套筒冠固位力主要来自内外冠嵌合的楔合效果和外冠金属弹性。楔合效果与内冠的锥度有关。临床上需根据基牙牙周的健康情况来选择内冠内聚角的大小。内冠内聚角一般为6°±2°。牙周支持条件好的基牙,内冠内聚角可小于6°,条件差者,应大于6°。内冠的冠边缘宜延至龈沟底,边缘设计为凹形边。内冠厚度不小于0.3mm,外冠厚度与普通铸造冠相同。
2 结果
40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经治疗均定期复查,询问主观感觉,功能和美观,咀嚼效率,同位和稳定,在不同观察时间内,所有患者对修复体治疗的满意度高达100.00%。
3 讨论
套简冠义齿随着临床应用面的扩大,以及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该方法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结合临床远期的疗效总结。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属固定一活动联合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章主要介绍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组成、适应证、生理基础、固位原理等。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一般由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人工牙或桥体、基托、连接体等部件组成。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由内冠与外冠组成。金属内冠粘固在基牙上,外冠与内冠之间密合嵌合形成固位力,为义齿提供固位作用。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结合可摘局部义齿能自行摘戴、清洁方便、固定义齿异物感小、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充分发挥该修复方法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作用,但是在修复治疗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2]。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优点,圆锥型套筒冠固位力可根据义齿所需的固位力进行调节。特别在多基牙情况,可通过内冠的角度调整,调整固位效果,不会因基牙数多,使修复体摘戴困难。固位力维持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固位体随义齿摘戴次数增加,固位力会减弱,而圆锥型套简冠固位体的固位力不会随义齿使用时间与摘戴次数增加而降低。由于圆锥体与外锥体之间密合嵌合,在反复摘戴摩擦后,仍不会降低密合度,因此能保持固位体的固位力。基牙的牙体组织,因龋病或外伤等原因使牙体组织缺损,如牙体缺损面积大,会导致牙髓病变,经牙髓病的彻底治疗,根管充填后,牙体仍可保存,但是无髓牙牙体组织脆性变大,容易折裂[3]。圆锥型套筒冠的内冠可将龋患的基牙,在去净龋后,或牙体组织缺损面积大的患牙,根管充填完整后,制作桩核,然后覆盖起来,可防止牙体折断或继发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基牙有高度抛光的金属内冠覆盖,义齿摘下后,内冠表面容易清洁,菌斑不易附着,使基牙牙周组织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防止龈缘炎的发生。义齿在就位后固位体内外冠之间接触产生固位力,当义齿取出的瞬间固位力迅速丧失,对基牙不产生任何不利的外力,此与卡环固位体摘戴时对基牙形成的力有所不同,防止基牙牙周组织损伤。
圆锥型套简冠义齿在承受牙合 力时牙合 力通过固位体传递至基牙,通过基托传递至牙槽骨的粘膜,将力分散,不会使硬软组织受力过大,引起牙槽嵴的吸收和粘膜的萎缩或增生,而得到生理性刺激,有利保存牙槽骨高度。部分天然牙缺失,若不及时修复,会引起缺牙区邻牙的倾斜,对牙合 牙伸长,有时会形成咀嚼运动障碍。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可对倾斜牙、伸长牙进行调整,恢复符合患者自身的咬合关系。对牙齿牙合 面和切缘重度磨损的患者,通过该方法修复治疗,能恢复被磨损牙齿的牙冠高度以及正中领位时的垂直距离,并且能解除颞下颌关节出现的临床症状。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就位后,将基牙与基牙之间连接成整体,起到牙周夹板的作用,义齿受力时,使修复前的单个牙运动,转变成基牙的整体运动,增加了基牙承受牙合 力的能力。而且,当任何方向的外力作用于义齿上,能被迅速分散,起到保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的效果[4]。圆锥型套筒冠义齿除在多数牙缺失,少数牙残存的牙列缺损修复设计中基托面积较大外,一般义齿设计比较精巧,基托范围小,有些设计与固定义齿相似,因此异物感小,口腔内被覆盖组织的面积少,对味觉以及发音的影响程度较小。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与卡环固位体可摘局部义齿不同,金属暴露少。缺牙区的牙列排列可根据面型、牙体颜色、肤色作调整。也可通过固位体制作调整缺牙区邻牙的形态与色泽,得到自然美观的效果,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满足。义齿的制作难点在内冠内聚角度的控制,采用内冠角度的测量刀具和研磨器械,容易达到内冠要求。义齿损坏后,由于可自行取下,为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的修理提供方便。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初戴后出现的基牙问题,应及时处理。若有牙髓炎、根尖周炎、龋病,需把内冠拆除作治疗,待炎症解除、根管治疗,或龋洞修补后,再制作内冠粘固于基牙上。此时完成后的内冠与外冠也必须密合。若基牙因无法保留拔除后,根据义齿原设计还能否取得良好支持、固位和牙合 力能否合理分配,再决定修改方案。如个别基牙缺失,不影响固位支持作用,对其他基牙也不会形成受力过大时,原圆锥型套简冠义齿可以使用,只需在外冠内充填树脂,不会影响咀嚼功能,义齿不必重新制作,如基牙拔除后影响义齿固位、稳定或义齿受力后,基牙和基托下所承受的力分配不合理,此时需重新设计,提出修复方案。
【参考文献】
[1] 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7.
[2] 李菊红,孙洁,兰青.套筒冠义齿在修复上下颌多数牙齿缺失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近药卫生,2008,24(15):2242-2243.
[3] 唐震宇,蒋义德.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4):349-352.
覆盖义齿修复 第6篇
收治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患者21例, 男17例, 女4例, 年龄56~78岁, 平均68岁。
修复方法:1残留牙的处理:积极的牙龈牙周治疗, 拔除过度松动及不能保留的残根、残冠。2牙体预备:过于尖锐的边缘嵴和过尖的牙尖, 倾斜牙的倒凹磨除, 并按覆盖义齿的要求预备牙体。3参照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 逐步恢复颌间距离, 设计联冠式垫 (金属网+塑料垫) 。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 逐渐地将咬合升高, 即在患者初戴该牙1~2个月后, 关节已能适应, 用白色自凝塑料来升高咬合, 再适应、再升, 连续抬颌2~3次, 半年后达到已确定的垂直距离, 最后按照该垂直距离在原有铸造支架网结构上制成永久性可摘覆盖式塑冠义齿。
疗效评定:对21例患者在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1年后分别做了随访, 调查患者的主观感觉、咀嚼效果、义齿稳定性、面部肌肉疲劳、颞颌关节舒适度。1满意:面形改善明显、咀嚼效率高, 食物嵌塞基本消除, 牙周情况明显好转, 颞下颌关节症状明显减轻。2基本满意:面形改善、咀嚼效率一般, 食物嵌塞减轻, 牙周情况稍好转, 颞下颌关节症状减轻。3差:面形无改善, 咀嚼效率差, 食物嵌塞明显, 牙周情况无好转, 颞下颌关节症状无改变。
结果
对21例患者进行长达1年的临床跟踪, 其中满意17例 (81%) , 基本满意4例 (19%) 。
讨论
咬合重建是指用修复方法对牙列的咬合状态进行改造和重新修复建立, 包括全牙弓面的再造、颌位的改正、合适垂直距离的恢复及正常关系的重建[1]。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患者, 面下1/3部分变短, 颞下颌关节中的髁状突和关节盘原始的位置发生改变, 不能维持其与关节窝的原始位置, 压迫周围组织及关节盘, 可有下颌关节的疼痛, 关节弹响及功能失调, 而且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牙龈萎缩及不同程度的牙槽骨的吸收, 并有食物嵌塞;也常有牙龈炎、牙本质过敏、牙周炎症等一系列的牙科病表现[2]。可摘式覆盖义齿的联冠式设计, 覆盖全牙列, 力分散均匀, 患者感觉更舒适, 并能起到牙周夹板作用, 利于牙周健康及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 覆盖式义齿对牙间隙也有阻挡作用, 对纵形的食物嵌塞基本消除。另外, 抬高咬合面后面下1/3基本恢复正常, 面容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咀嚼效率更能有很大的提高。
对4例基本满意的患者, 进行进一步观察, 发现有3例是由于活动义齿的戴、用、清洗麻烦而时戴时不戴, 经耐心指导后, 使用效果明显提高, 另有1例由于习惯性的左侧咬合造成使用过程中的不适, 改为双侧咀嚼后, 满意度上升。
使用覆盖义齿 (垫式) 可摘局部义齿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 降低了患者的就诊费用, 减少了就诊次数, 疗效也较为良好, 但是在整个修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保留下来的牙的评估及预备很重要;2逐步抬高咬合很关键;3定期随访;4修复后患者的口腔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咬合重建的可摘式修复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1例重度磨耗伴缺损病例, 采用铸造支架网结构+塑酯冠覆盖义齿修复, 分次逐步升高咬合。结果:对21例患者临床跟踪长达1年, 满意17例 (81%) , 基本满意4例 (19%) 。结论:修复1年后, 患者在面部外观、咀嚼效果、关节舒适度等方面效果满意。
关键词:重度磨耗,牙列缺损,咬合重建,铸造支架网结构+塑冠覆盖义齿
参考文献
[1]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64-466.
覆盖义齿修复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科收治的下颌牙列缺损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72例。对照组男38例、女34例;年龄56~79岁, 平均年龄 (64.2±11.3) 岁。观察组男41例、女31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 (63.8±11.0)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基牙于放置附着体前首先要进行根管的系统治疗, 通过X线检查明确根管严密充填后放置附着体。对照组患者使用球帽附着体制作下颌覆盖全口义齿, 球帽附着体为德国赛福公司生产的SD球帽附着体;观察组患者使用磁性附着体制作下颌覆盖全口义齿, 磁性附着体为日本爱知制钢株式会社生产的Magfit EX600磁性固位体。
1.3 评价标准[3]
两组患者修复1年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和牙周健康情况临床检查。满意度调查从舒适性、固位性、美观性和咀嚼能力4方面进行调查, 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进行评价, 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牙周健康检查进行牙龈指数和松动度检查, 依据2000年卫生部 (现卫计委) 制定的临床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0级:牙龈正常, 无出血和红肿;1级:牙龈轻度的红肿, 无出血;2级:牙龈明显红肿, 有出血;3级:牙龈出现糜烂, 有自发性的大量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修复后1年进行随访, 对照组患者舒适性满意度为80.56%、观察组患者舒适性满意度为9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固位性满意度为72.22%、观察组患者固位性满意度为90.2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的美观性满意度为94.44%、观察组患者的美观性满意度为100.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的咀嚼能力满意度为79.17%、观察组患者的咀嚼能力满意度为88.8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牙龈指数0级14例、1级18例、2级23例、3级17例, 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0级27例、1级31例、2级14例、3级0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松动度0级13例、1级19例、2级21例、3级19例, 观察组患者松动度0级28例、1级32例、2级12例、3级0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精密附着体的出现为全口覆盖义齿的应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4]。研究表明, 全口覆盖义齿在美观性和咀嚼效率方面优于传统的全口义齿[5]。目前临床中常见的精密附着体包括球帽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相对于球帽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通过磁性材料的磁力作用将义齿牢固的吸附在基牙上, 从而增强义齿的固位性和稳定性, 并且其固位力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的特点[6]。基牙组织的健康影响到义齿修复的预后状况, 磁性附着体的钉帽状铸接式衔铁覆盖于牙根的表面, 边缘的密合程度高, 钉帽的表面经过高度的抛光, 其光滑的表面不利于细菌菌斑的堆积, 利于进行清洁, 同时其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对牙周组织的刺激性非常小, 大大的降低了牙周炎症的发生率[7]。与钟彬等[8]研究结论相一致, 应用磁性附着体的观察组在固位性和舒适性方面优于应用球帽附着体的对照组 (P<0.05) , 同时观察组对牙周组织的健康影响显著的小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磁性附着体更有利于达到良好的固位性和舒适性;同时其更有利于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
综上所述, 应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较应用球帽附着体进行全口义齿修复能够达到更好的固位效果, 使患者得到更加满意的舒适性, 同时更好的保护基牙牙周组织的健康, 具有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评价磁性附着体与球帽附着体在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修复效果。方法 144例下颌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7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球帽附着体制作下颌覆盖全口义齿, 观察组患者使用磁性附着体制作下颌覆盖全口义齿, 对修复1年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牙周健康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性满意度和固位性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美观性满意度以及咀嚼能力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和松动度两项牙周健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较应用球帽附着体进行全口义齿修复能够达到更好的固位效果, 使患者得到更加满意的舒适性, 同时更好的保护基牙牙周组织的健康, 具有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
参考文献
[1]朱亚君.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口腔医学, 2013, 33 (11) :789-791.
[2]吴小勇.磁性附着体与传统卡环固位体在老年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0) :5011-5013.
[3]刘丽军, 孙白羽.磁性附着体固位全口义齿、球帽附着体固位全口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失对比观察.山东医药, 2014, 54 (27) :59-60.
[4]黄岩, 郭娜.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下颌覆盖全口义齿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 (4) :7702-7708.
[5]许培武.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广东牙病防治, 2014, 22 (11) :573-574.
[6]姚希, 谢雷, 李昀生, 等.磁性附着体和球帽附着体在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 9 (4) :234-238.
[7]张悦.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临床效果评价.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 8 (3) :173-175.
全口义齿修复体会 第8篇
1病例资料
2009年—2013年收集老年患者无病例43例, 其中年龄60岁~74岁, 第一次制作全口义齿患者28例;旧义齿使用6个月~1年无法适应, 要求重做者3例;年龄70岁~84岁, 旧义齿使用10年以上要求更换者12例。
2方法
认真进行口腔检查, 根据患者口腔条件, 再征求患者意见, 使患者根据自身的年龄、健康状况及文化修养、经济条件、时间条件等因素, 提出合理要求, 再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制订出医患双方均认可的修复方案。口腔条件较好的26例患者, 一切按生理定位标准, 完全抛弃旧义齿按常规设计制作;口腔条件较差的14例患者适当降低垂直距离1 mm~2 mm, 并在设计上尽量增加黏膜吸附力;适应性较差者3例根据年龄、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 在确定垂直距离时适当降低3 mm~5 mm, 有旧义齿的适当参照原来旧义齿的垂直距离和基托边缘范围。
3评定标准
根据医生测试和患者反映的情况评定, 满意:义齿形态美观, 面部饱满度适宜;位关系正确, 固位良好, 上颌吸力大, 不易拿下, 下颌也有吸力;初戴无痛感, 无明显不良反应;初磨次数1~2次, 1~2周后基本适应, 患者评价良好。较满意:位关系正确, 上下颌固位力较差, 患者适应期长。失败:位关系错误或上下颌吸力很差, 易脱落。
4结果
在1个月内经1~3次修改适应患者满意35例;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固位力较差, 适应期较长患者较满意6例;失败者2例, 1例为位关系错误, 1例为固位力差, 吸不住。
5体会
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无群体达3 000多万人, 有重度牙槽骨吸收的会越来越多。无后的时间越长, 剩余牙槽嵴吸收越严重, 其义齿出现的问题越多, 修复义齿的效果越不好。所以, 当人们将全口义齿的颌面恢复为真牙列的颌面解剖形态时, 疏忽了颌面下方的结构已产生了质的改变, 出现义齿松动, 造成疼痛和咀嚼功能不良及侧向力的产生。从理论上分析, 当侧向力比边缘封闭所产生的大气压力与吸附力大时, 便会造成全口义齿的松动, 松动、疼痛状态下的义齿是无法正常进行咀嚼的, 患者无法使用义齿。制作全口义齿从印模、灌模、记、转移位关系, 选牙排牙, 试戴到义齿完成后初戴修磨, 每一个步骤都应该认真对待, 注意整个细节。
首先, 检查患者口腔情况, 如发现有残根, 患者不想保留的可拔除;有骨刺, 压痛明显者则可做手术修整;若前牙区下牙弓前突于上牙弓呈反状态, 则排牙时尽可能排成正常, 实在不行排成对刃, 若下牙弓前突过于明显则排牙只能排成反, 并与患者沟通解释清楚;若患者牙弓宽大, 牙槽嵴丰满, 腭穹隆深, 黏膜厚实, 唾液黏稠而多则义齿固位好, 制作时部分基托可设计成钢板, 以增加患者舒适度;若患者牙弓小, 牙槽嵴低平, 腭穹隆浅, 黏膜松软, 唾液稀薄则义齿固位差, 外加工时则基托应全部设计成内衬钢网, 外铺热凝材料, 以最大限度增加与黏膜的密合度, 增强吸附力;若患者牙弓、牙槽嵴等状况介于二者之间则义齿固位力居中, 可考虑全口义齿基托除上腭中心处一小块区域做成板状以增加舒适度外, 其余部分则全部做成网状以增加吸附力的相结合设计。
印模应根据患者牙弓大小挑选合适的无托盘, 无合适者则制造个别托盘, 一般采用二次印模法。先拿适量红膏放置于60~70℃开水中烫软后黏附于上颌托盘中, 边缘覆盖过托盘边缘少许并卷回以防止红膏脱落;然后趁红膏尚软置于患者口中取模, 给予一定压力并适当做肌功能修整, 放置数分钟后取出, 同理制作下颌牙弓初印模。然后调适量印模材置于红膏初印模上, 并在口内的上颌结节颊侧倒凹区、下颌磨牙后垫颊侧区, 上下颌颊系带等易产生气泡或取不全的区域手工抹上少许印模材, 然后将托盘置于患者口内并给予适当的压力, 并按摩唇颊部肌肉, 少许活动唇颊系带再做一次精细肌功能修整。切记取下颌印模时无论初印模还是终印模都必须嘱患者舌尖抬起后卷, 以取得舌底提升时的功能印模。取出终印模后必须检查印模是否清晰完整准确, 并对应口内一一详查, 以防止变形出错。上颌终印模必须取到腭小凹后2 mm~3 mm, 下颌终印模必须取到磨牙后垫区, 以方便做义齿后堤区的边缘封闭。
咬蜡, 转移位关系, 可直接在患者口内进行, 不必等模型干燥后再在模型上制作颌托蜡堤, 这样既取得了精确的咬关系又减少了患者就诊时间。制作颌托时为防止咬蜡时压力过大导致颌托过度变形, 可再烤软一层蜡片覆盖于颌托上以做成两层蜡片的颌托。垂直距离记录完毕时应询问患者有无咬发困等自觉不适症状, 与以前有牙列咬时有无不同, 再手动按压患者颞颌关节、颊部肌肉区域询问有无压痛等不适感, 若没有则表示患者垂直距离确定良好。上下唇不能自然闭合者应降低垂直距离, 下颌牙槽嵴过度低平者可适当降低垂直距离以增强义齿稳定性。垂直距离和息止间隙不是恒定不变的, 受年龄、疾病、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差异可浮动于1 mm~9 mm之间[2]。在长期使用的旧义齿严重磨损时, 垂直距离会逐渐变小, 牙系统不能用单纯的机械原理去认识, 而应从生物医学以及复杂的人格心理等因素全面剖析[3]。长期的咀嚼习惯, 包括异常的和不良的习惯, 会形成特定的神经肌肉能动和特定型, 若超越了此种范围, 改变了习惯的型, 即使面部垂直距离恢复到正常位置后, 患者反复感到不适应常难以接受。检查蜡堤颌托与模型的吻合情况, 修整蜡堤颌托多余边角并观察是否与口内咬情况一致。因为下颌牙弓狭长窄小故而下颌颌托发生移动概率很小, 而上颌托面积宽广若牙槽嵴低平易出现与模型不太吻合情况, 可取一合适蜡片烤软内衬于上颌颌托, 然后将上下颌蜡堤放于患者口内咬做内衬, 取出后放置于模型上检查时会发现该上颌颌托与模型密合度增高。
义齿制作时, 上颌义齿如果后堤区边缘封闭做得不好可导致上颌义齿边缘封闭差, 吸附力不强, 义齿容易松动脱落, 咬时尤甚, 引起患者不满, 故而上颌模型后堤区的边缘封闭要在模型上精心抠取。90%以上牙槽嵴唇颊侧生理形态为凸形, 故而基托磨光面应做成微凸向颊侧, 这样可使颊部肌折叠在义齿凸面上, 帮助义齿获得固位与稳定。肥胖, 舌体大者, 面颊肌紧张, 口腔容积相对较小, 义齿的体积应小巧点。瘦人面颊肌较松弛, 基托边缘应尽量伸展, 以防嵌塞食物。排好牙后试戴, 首先观察义齿的吸附力大小, 稳定性如何, 然后再观察咬关系是否正常。即人工牙排列是否在牙槽嵴顶上, 是否平分颌间距离, 是否形成一定的咬曲线, 咬关系是否平衡密合, 咬时是否有肌肉困痛感觉。尤其注意上前牙排列是否过度内倾或外突, 露出上唇过长或内缩, 这会严重影响患者面容美观, 为患者所不能接受, 应适当调整。
义齿完成戴入患者口内后, 首先观察义齿是否完全就位, 如义齿基托边缘过长, 系带区缓冲不够都可导致义齿就位不全, 易松动, 固位力差, 还可导致黏膜或系带压迫疼痛。经调磨后义齿完全就位, 黏膜或系带无压痛, 就应该嘱患者进行咬以观察咬关系是否正常。如咬关系正常, 患者发现个别牙位区咬时下方的牙槽嵴顶区疼痛, 则该牙位区咬太紧, 承受的力太大, 应适当调磨直至疼痛消失。若咬关系不正常, 发现患者前牙开, 后牙早接触, 则调磨早接触点让前后牙都有均匀的密合接触。若发现咬无规则, 有时前伸咬, 有时偏侧咬, 有时也能正常咬, 则说明该患者牙列缺失后长期不制做义齿恢复咬关系, 咬关系紊乱, 则应告诉患者正常的咬关系并嘱患者尽量做正常咬, 若发现有早接触点则进行适当调磨, 调好后嘱患者后期耐心做咬锻炼, 重新建立咬关系。垂直距离恢复过高的患者咬时会出现上下碰牙, 轻度颞颌关节痛等症状;垂直距离恢复过低的患者咬时会出现咬费劲, 嘴扁, 口角皱纹明显等症状, 应仔细观察是否有上述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义齿咬接触面越广咬越密合平衡, 则义齿固位力稳定性越好。有的患者修复前戴过很多年义齿, 此次重做感觉必定和旧义齿有一定差距, 应嘱患者耐心适应。患者义齿戴入后进食应注意先进软食并且用后牙双侧咀嚼, 慢慢适应后再适当进食一些稍硬食物。早晨义齿戴入后到晚上时再取出来并清洗干净, 泡进冷水里以防止义齿变形。嘱患者一定要坚定信心, 慢慢适应义齿, 有何不适时医生一定要不厌其烦、耐心修整, 给患者一个坚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18.
[2]姚月玲, 欧阳官, 袁井圻.全口义齿修复中颌间隙的机电测试[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7, 13 (3) :204.
覆盖义齿修复 第9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牙列缺失需要重新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患者40例。其中男性18人, 女性22人, 年龄在65岁~85岁之间。均为二次以上全口义齿修复患者, 旧义齿戴用不适或损坏。患者全身状况良好, 依从性好, 能够配合医生工作。
1.2方法
将患者按照年龄及对旧义齿的评价分为两组:一组20人, 平均年龄70岁, 采用常规方法重新制作全口义齿;二组20人, 平均年龄76岁, 参照患者自觉比较舒服的旧义齿颌关系, 根据具体磨损情况, 面容比例关系确定合位关系是否正确。
2结果
一组患者20人, 适应情况是:13例经过1个月1~3次调磨适应, 7例经过1~2月4~8次调磨适应;二组20人, 适应情况是:15例经过1个月1~2次调磨适应, 5例经过1~2月3~6次调磨适应, 患者满意。
3讨论
⑴全口义齿修复效果及适应期取决于医师的修复技术和技工制作水平, 同时应充分考虑患者习惯性的咬合关系。
⑵全口义齿戴用多年后, 人工牙咬牙颌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 失去咬颌面形态, 而且由于牙槽嵴的进行性吸收, 基托组织面与支持组织不密合, 义齿固位、稳定性差, 基托边缘相对变长。而戴用新义齿后又觉得效果不好, 有的患者甚至认为新义齿还不如旧义齿好[2]。
⑶老年人原有义齿的磨损, 垂直距离的降低是逐渐形成的, 患者的神经肌肉已经适应了原有义齿。如何利用患者习惯性的咬合关系制作新义齿, 减少复诊次数, 满足患者需求。
⑷本研究根据与患者的沟通, 将心理因素考虑到了临床中来, 目的不是讲全口义齿做到标准化, 而是做到合理化, 在医生和患者的立场中间寻找一个可以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治疗方法, 增加医患双方的信心, 充分考虑患者习惯性的咬合关系, 减少患者负担。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全口义齿修复方法, 探讨减少患者复诊次数的修复办法。方法:将40个患者常规取模后, 分两组, 一组用常规法制作全口义齿, 二组利用旧义齿颌关系, 将垂直距离适当加高25mm后确定颌位关系进行全口义齿的修复。结果:二组患者复诊次数明显低于一组患者。结论:二组利用旧义齿确定颌关系, 修复牙列缺失患者的复诊次数优于一组用常规全口义齿方法修复。
关键词:全口义齿,牙列缺失,颌关系,修复
参考文献
[1]马轩祥.口腔修复学 (第5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337.
覆盖义齿修复 第10篇
关键词 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 中空式义齿 临床体会
全口义齿固位不良,多见于下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2]。牙槽嵴因吸收变得低平,使义齿重量增加影响固位,为解决这问题,应用中空式义齿修复,使义齿的总重量减轻,用这种方法其制作了36例,下总义齿观察7年,无1例因中空义齿而咬断裂,收到了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3~2005年收治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59~79岁,平均65.1±3.4岁。例1:患者,女,68岁,缺牙时间12年,下颌牙槽嵴呈刃状萎缩。下颌骨的厚度12mm,下颌总义齿厚度24mm,下总义齿重量20g,中空式义齿13g。例2:患者,男,70岁,缺牙17年,下颌牙槽嵴呈刃状吸收,下颌骨的厚度10mm,下颌总义齿厚度25mm,下总义齿重量21g,中空式义齿14g。
中空义齿基托制作方法: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模型制作,采用蜡基托作为基底进行人造牙齿排列,最后进行装盒并除去底托,使人造牙处于模型盒的上层,留置底托在模型盒的最下层,之后取烘烤软硬适当的蜡片均匀的在模型盒的上下石膏空腔内进行填充,在模型盒的下层放置湿玻璃纸放置滑动,确保人造牙和底托的边缘维持2mm左右的厚度,尽量确保中空部分形成卵圆形或锐角三角形,之后将模型盒关闭并加压,使蜡片和底托紧密贴合后打开模型盒将蜡片的边缘进行修整并在蜡模型的空腔处进行石膏灌注,再关闭模型盒将多余的石膏清除掉,等待石膏凝固之后取出石膏块并清理模型盒上层的蜡块,最后将石膏涂上分离剂,即制作好的中空部分。将制作好的石膏模型按照原位放回模型盒,将事先调制好的热凝塑料填入模型盒的上层区域取代蜡块,在上面覆盖上湿玻璃纸,关闭模型盒之后缓缓加压将多余的塑料祛除,之后按照上层的处理步骤同样将下层进行处理,完成后打开模型盒将湿玻璃纸和石膏块进行祛除,将塑料接触部分涂上单体之后关闭模型盒并进行热处理,待冷却之后打开模型盒进行模型磨光操作,中空式基托即可完成。
结 果
本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随访5~7年,36例患者均情况良好,无1例出现中空义齿咬断裂的情况,治疗效果基本满意。
讨 论
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点体会:①存在重度牙槽嵴萎缩的患者往往存在面下距离短缩的情况,因此在治疗前需要先恢复其正常距离,建议在治疗中用较厚的塑料基托,确保位置正常;②中空式的基托重量更轻,因此在上牙槽嵴重度萎缩患者的上颌义齿中能起到更加优秀的固位力,而在中度萎缩的患者中表现也十分出色,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应用以增强固位力;③中空式基托进行义齿修复的效果十分显著,许多文献指出相较于非中空式的基托有着许多优势[3~6],虽然就目前的临床资料来看它仍存在有一定的弊端,但是能够恢复患者的正常容貌外形,提高了基托位置,确保了口腔周围肌群能够有效的发挥机能,增强义齿的固位力,使得一些重度萎缩的患者重新获得了修复的机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中的满意度也较高;④在中空式的基托制作中一定要确保中空部分为卵圆形或三角形以确保固位力,基托外围的厚度以及与义齿镶嵌部位的距离保持在2mm左右即能够抵抗各方面的压力而不致出现变形或损坏,不需要另外进行加固操作;⑤这种治疗方式具有经济实惠、节省材料、固位力强且制作简单的特点,能够同时满足各个程度患者的需求,患者的反应也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中空义齿修复治疗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效果显著,能够满足各种程度患者的需求,也解决了牙槽嵴重度萎缩患者治疗困难的问题,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英章,张金龙.中空式总义齿基托在牙槽嵴重度萎缩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6):53.
2 李蓓.铸造支架与冷加工支架修复牙列末端游离缺失的疗效对比[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11(1):149-150.
3 史习传,何伟宁.高频铸造支架义齿的修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11(2):51-52.
4 赵雪峰,刘兰忠.上颌全口义齿与活动部分义齿铸造支架设计的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4(4):12-13.
5 廉英建.铸造支架义齿修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8,2(9):114-115.
覆盖义齿修复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所收治的种植覆盖义齿患者中选取30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其中, 男性患者15 例, 女性患者15 例;年龄20 ~ 80 岁, 平均年龄 (65.21±8.54) 岁;9 例患者全口无牙颌, 21 例患者单颌, 共计39 例无牙颌, 植入118 个Straumann种植体。
1.2 方法
在39 例无牙颌患者中, 24 例骨量充足, 根据Straumann种植体系统表中操作方法实施单纯种植体植入手术。15 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量不足, 进行骨增量技术之后, 延迟植入种植体。手术方案主要包括引导骨在上植骨同期种植术、牙槽嵴扩张同期种植术、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术、外置法植骨延期种植术等。在手术过程中, 使用Bio-Gide胶原膜和Bio-Oss骨粉作为生物屏障膜和骨代用品。39 例无牙颌患者共置入118 个种植体, 都选择大颗粒喷砂酸蚀表面, 光滑颈部高度定为2.8mm, 平均愈合时间为4 个月, 其中, 上颌7 个月, 下颌3 个月[1]。
1.3 不同种植修复方案
39例无牙颌患者共置入118个种植体, 21例患者进行单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 9例患者进行双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 其中有3例对颌患者进行常规活动义齿修复, 18例对颌是自然牙列[2]。种植覆盖义齿设计方案主要包括:22例患者杆卡固位方式, 64个种植体, 其中, 10例患者是4个种植体支持, 12例患者是2个种植体支持。9例患者使用球帽固位方式, 18个种植体, 都在是下颌, 2个种植体支持。8例患者采用套筒冠固位方式, 共计36个种植体, 4例患者由4个种植体支持, 4例患者由5个种植体支持[3]。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一年随访时间内种植体存留情况。Buser种植体存留评价标准:1 X线片检查结果表明种植体附近无骨密度降低;2临床检查单个的种植体无动度;3种植后没有感染、疼痛等体征或者不可逆症状[4]。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得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6.0 处理分析, 计量数据用 ( ±s) 表示, 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 P < 0.05, 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种植体存留情况
6 例修复体失败, 其中, 1 例是套筒冠修复, 5 例是杆卡式覆盖义齿修复。
2.2 三种设计方案的修理次数和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三种设计方案的修理次数和机械并发症发生率如表1 所示, 套筒冠一年时间内的修理次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式, 而球帽式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式,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无牙颌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口腔疾病,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传统义齿修复方法存在咀嚼效率低、稳定性差、固位性差等缺点, 尤其是对无牙颌患者而言, 实施常规修复方法, 效果很不理想。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方式是通过植入颌骨内的种植体来为全口义齿提供支持, 不仅稳定性和固位性较好, 而且还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减缓牙槽骨组织的吸收[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在种植覆盖义齿的三种方式中, 套筒冠一年时间内的修理次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式, 而球帽式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式,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三种设计方案中, 种植杆卡式覆盖义齿粘膜具有非常高的增生率, 所以为了尽量降低牙龈增生和粘膜炎症发生率, 牙龈和杆之间必须要留出2mm的间隙, 便于日后的清洁。和杆卡式相比, 球帽式覆盖义齿的清洁工作比较容易实施, 所以有助于维护种植体附近软组织的清洁和健康。综上所述, 对于种植覆盖义齿患者而言, Straumann种植覆盖义齿的效果较好,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岩, 郭娜.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下颌覆盖全口义齿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47) :7702-7708.
[2]陈彦辅, 高少怀, 张修银.下颌无牙颌种植体支持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和效果[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 (01) :61-64.
[3]安道英.早期负重小直径种植体下颌覆盖义齿对老年咀嚼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 2015, (05) :957-958.
[4]杜莉, 黄韦, 杨准.应用不同类型附着体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6, (09) :667-672.
覆盖义齿修复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