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转流术
腹腔镜胃转流术(精选8篇)
腹腔镜胃转流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2 月-2015 年2 月在本院就诊的接受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的2 型糖尿病患者80 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 例。对照组中, 男23 例, 女17 例;体重44~86 kg, 平均 (54.7±1.5) kg;年龄34~69 岁, 平均 (46.5±1.2) 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16 年, 平均 (5.3±0.6) 年;观察组中, 男24 例, 女16 例;体重45~89 kg, 平均 (54.9±1.4) kg;年龄32~66 岁, 平均 (46.7±1.1) 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18 年, 平均 (5.5±0.8)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体重、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实施护理, 主要内容如下, (1) 术前:对患者身高、体质等基本情况进行测量和测算, 询问并判断患者是否合并存在眼、心血管、肾、皮肤等器官的并发症, 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在完成常规护理评估之后, 应该对患者饮食习惯、营养状况、皮肤情况, 眼部、心血管系统等是否有出现异常进行充分了解, 还应该进一步协助广大患者对眼底、心、肺、肝、肾的生理功能进行检查, 对血糖、尿糖、尿量水平进行测量, 对用药情况和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情况进行了解, 提供针对性、安全性更好的护理服务。 (2) 术后:当手术结束患者回病房之后, 护理人员应该与麻醉师进行详细的交接, 充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用药、出血、尿量等情况, 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 并对其实施心电监护, 通过胃肠减压处理使胃内的积气、积液量明显减少, 预防术后出现吻合口瘘, 胃肠减压的过程中应该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 从而起到防止管道受压、脱落、扭曲的目的, 使负压能够保持持续状态, 对引流液颜色、量及性质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出现, 应该随时向相关的医生进行报告, 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根据血糖水平的监测结果对每小时胰岛素的用量进行调整, 以免血糖波动。对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等表现进行观察, 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处理。术后饮食应该以少量多餐、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 (3) 出院指导: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对血糖水平进行自测的方法, 嘱咐患者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 进食一些低脂且易消化食物, 使维生素的使用量得以维持, 进一步养成少量多餐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适当地进行运动, 但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对血压、血糖水平进行测定, 不食用降血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术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主要对血糖恢复及饮食等情况进行了解[6,7,8,9,10]。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治疗后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2 型糖尿病治疗总时间, 同时统计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1.4.1 满意度评价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结束出院的当天, 以不记名打分方式对2 型糖尿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进行了解, 100 分为满分, 分为3 个等级。60 分以下为不满意, 60~80 分为基本满意, 80 分以上为满意。满意度= 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2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已恢复正常; (2) 有效: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虽然没有恢复正常, 但改善幅度已经超过50%; (3) 无效: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异常[8]。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6.0504, P=0.0139) , 见表1。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0% (38/4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32/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4.1143, P=0.0425) 。
2.3 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2 型糖尿病治疗总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2 型糖尿病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d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在治疗期间, 观察组有1 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2.5%, 对照组有8 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20.0%,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4.5070, P=0.0338) 。
3 讨论
与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疾病患者和其他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比较, 胃转流术属于目前临床对2 型糖尿病实施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患者的个人意愿对能否真正地实施手术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胃转流术对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属于一个崭新领域, 因此, 在团队合作的条件下, 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 可以使护理服务模式更加完善和标准化, 可以明显减轻医生的过重负担, 并使糖尿病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性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2 型糖尿病控制总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0.0% 和95.0%, 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67.5% 和8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2 型糖尿病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期间应用的必要性和优势性。
参考文献
[1]陈青凤.优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5) :14-15.
[2]陈焕娣, 伍丽霞.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4) :231.
[3]郑丽燕, 唐宁娟, 袁衬香, 等.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9) :84-85.
[4]陈依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1, 9 (25) :2339-2340.
[5]贺林, 纪永江.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 :105-106.
[6]张桂娟, 马民.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尧血脂尧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9) :2827.
[7]蔡秋玲, 邓婉萍, 陈霭玲, 等.家庭饮食教育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25) :3034-3035.
[8]张永乐.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5) :79-80.
[9]席文, 曹建梅.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3, 24 (6) :260-261.
腹腔镜胃转流术 第2篇
关键词 胃癌 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 胃转流术 护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24
根据临床的相关资料显示[1],胃转流术对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而护理的工作是否有效实行直接影响术后的恢复情况。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胃癌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行胃转流术患者60例,现就相关护理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6~65岁,平均48.94岁;患糖尿病时间1~6年,平均3.5年;空腹血糖7.9~15.3mmol/L;采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43例,仅饮食控制17例。纳入的标准符合以下标准:①经胃镜活检证实为胃癌患者;②未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③符合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以空腹血糖为依据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④术前IBM<28;⑤均拟行胃转流术;⑥术后随访时间超过半年。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胃切除术,游离十二指肠至幽门下2cm后切除十二指肠,残端予以“U”形缝合,外加浆肌层间断缝合。然后分离胃于屈氏韧带下23cm处切断空肠,远端空肠自结肠后与食管行端端吻合。距吻合口下约53cm的空肠与近端空肠行端侧吻合,完成胃转流术。
护理方法:
⑴术前护理:①常规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沟通工作。术前除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进行体重和身高测量,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外,还需检查患者辅助检查是否完整。为术中更好的掌握肿瘤的浸润组织情况,需患者完善必要的检查,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病情。为预防术后并发症出现后患者难适应现象,需术前进行有效的指导训练。术前进行有效的大小便训练;对吞咽可能者,指导流质饮食,训练如何防止呛咳;对吸烟患者。讲明吸烟的危害,规劝患者近早戒烟;对呼吸可能,渐进式指导患者呼吸运动,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气球等动作。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予以疏导,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③遵医嘱护理:遵医嘱予以定期定时监测血糖,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加强对降糖药物的应用监测及注射胰岛素患者的监护,使患者血糖维持在10mmol/L左右。术前常规嘱患者禁食禁饮,予以硫酸镁口服,术前常规留置导尿以及插胃管。
⑵术后护理:①术后观察引流管的通畅,记录其色泽、流出量等情况,尿道口及时做好消毒护理,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以及细菌培养,对于腹膜刺激征导致腹胀患者,需要胃肠减压,禁食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②预防并发症护理:a出血:原因主要是手术中的止血不彻底以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弹性减弱,组织水肿后容易导致渗血,术后应该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情况,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情况予以相关的物理措施以及药物止血治疗。b吻合口漏:原因主要考虑是吻合口的张力过大、组织愈合欠佳、缝合不够紧密、低蛋白血症等造成。护理中需要密切注意是否出现低蛋白血症症状并及时改善,指导患者的管道正确操作使用。c胃排空障碍:原因主要是手术的创伤造成了胃的持续性功能紊乱,出现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部暴胀不适等。护理的方法是术后48~72小时后予以拔除引流管,并予以恰当的饮食指导,予以胃动力药物治疗。d切口感染:原因可能有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患者的糖尿病是高危因素等。护理中予以腹带外固定防止切口开裂,密切观察切口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体温是否有变化,及时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药敏培养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③饮食指导,保持合理的营养支持:患者长时间卧床,肠蠕动减慢等导致腹胀及便秘。指导患者进行病情允许范围内的活动,提高耐受力,督促患者按时排便,培养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应鼓励其适当饮水,尽可能半流质饮食高纤维和高维生素蔬菜和水果,以利通便。必要时,可服用缓泻剂。要保证不出现高血糖,更要注意出现低血糖反应。④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增强疾病恢复的信心。对患者疾病的恢复表示表扬和褒奖,对出现并发症等情况的积极处理,随时关心患者的情绪,指导家属配合护理工作。⑤监测血糖:术后立即予以血糖监测,开始为2小时1次,待血糖稳定后再逐渐延长测定时间。观察患者有无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等临床表现,同时防止低钾血症发生,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疗效观察:有效标准为血糖值低于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正常空腹血糖标准,即FPG<6.1mmol/L[2]。
结果
术后1周后分析得出,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持续进行性平稳下降,胰岛素的抵抗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也下降。术后半年,60例中有47例不在需要药物或饮食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有效率78.3%,另外13例需要药物或者饮食控制,空腹血糖仍高于正常值,但是药物剂量明显下降,且血糖的水平也降低明显。
讨论
综上所述,胃转流术在胃癌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中可以降低血糖,其中护理的工作是否到位至关重要,对术后的恢复有直接的影响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秀忠,任泽强,张蓬波,等.胃转流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J].山东医药,2010,50(44):89-90.
2 刘娟,范杰,冯春玲,等.糖尿病患者行腹部手术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6,30(3):227-227.
腹腔镜胃转流术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饲料
体质量180~200 g成年雄性SD大鼠及基础饲料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高脂饲料由基础鼠饲料加蔗糖、炼猪油和蛋黄按比搭配制成高脂高糖饲料,其比例为猪油18%、蔗糖20%、蛋黄3%和基础饲料59%。
1.2 试剂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购自Sigma公司,稳步型血糖仪购自美国强生公司,胰岛素放射免疫试剂盒购自北京市福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胰岛素抗体、SABC及DBA显色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3 糖尿病动物模型复制、分组及处理
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基础饲料喂养7 d、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STZ35mg/kg(STZ 4℃保存,用0.1 mol/L的柠檬酸缓冲液在冰浴下配制成20 g/L STZ溶液,调至pH 4.4,现配现用),给药1周后检测各实验组的空腹血糖,血糖≥7.0mmol/L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模型,剔除3只大鼠。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对照组和胃转流手术组。正常对照组12只大鼠开腹后关腹,胃转流手术组39只大鼠行胃转流术(大鼠禁食8 h以上,给予戊巴比妥钠0.6 g/kg腹腔内注射麻醉,行胃十二指肠离断,关闭十二指肠残断,在Treitz韧带远端8 cm切断空肠,远端肠襻行胃空肠吻合,距吻合口12 cm近端肠襻与空肠做端侧吻合)。实验期间大鼠自由饮水、基础饲料喂养。于术后1周末和4周末,分别采取大鼠尾静脉血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血清生化学指标。术后8周末再次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生化学指标,然后将大鼠处死,取胰腺放入100m L/L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切片厚3~4μm,以备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过程中,麻醉及手术原因共剔除11只大鼠。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常规脱蜡,入水一抗(小鼠抗人、大鼠、小鼠胰岛素B链)37℃1 h左右生物素化山羊抗小鼠Ig G,37℃20 minSABC 37℃20 minDAB显色。细胞胞质显色为棕黄色者为胰岛B细胞(一抗、二抗、SABC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胰岛面积与β细胞面积的测定:随机选取5~10个胰岛通过Olympus显微镜连接病理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放大200倍测定胰岛面积,并测定胰岛素染色阳性的面积,胰岛素染色阳性的面积与胰岛面积相比即β细胞所占胰岛相对比例;数出胰岛素染色阳性面积中细胞核的数量,与胰岛素染色阳性面积相除即为β细胞面积[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空腹血糖、胰岛素、β细胞面积/胰岛面积
胃转流术后1周,胃转流手术组大鼠血糖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胰岛素、β细胞所占胰岛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转流术后4周,胃转流手术组胰岛素、β细胞所占胰岛比例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转流术后8周,胃转流手术组大鼠血糖、胰岛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4周比较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岛素β细胞所占胰岛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术后4周比较,P<0.05
2.2 胰岛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的抗体结合后呈现棕黄色颗粒,分布在胰岛β细胞的细胞质内。正常对照组β细胞数量和细胞质内棕黄色颗粒均明显减少,术后4周,棕黄色颗粒含量丰富。术后8周棕黄色颗粒较4周增加并不明显(见附图)。
3 讨论
研究发现胃转流术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态性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摆脱对糖尿病药物的依赖,并不依赖于体质量的下降,相比之下,各种胃减容手术的疗效甚低[3]。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4,5,6]。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有2个: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衰竭。胃转流术后,取得了2种治疗效果:一是上消化道的远端胃、十二指肠、空肠上端不再受食物刺激,K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抵抗因子显著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减低或消失;二是中下段消化道能更快地受到食物刺激,L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增多,使得胰岛功能衰竭得到纠正,胰岛素分泌的量增加了[7]。近年来发现,胃转流术不仅对肥胖伴2型糖尿病有效,而且对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也有效[8,9]。另有实验研究显示,胃转流术可以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GLP-1的分泌,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10]。
笔者的实验结果提示,胃转流术后1周,血糖下降明显,胰岛素分泌增加不明显,可能是胃肠道重建术后,与大鼠的短期饮食量下降有关。但术后4周的实验结果显示,β细胞数量增加,功能增强,胰岛素分泌增多,说明胃转流术可以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提示胰岛β细胞可以再生,这与LIN的研究结果一致[11],β细胞何时再生呢,实验结果提示大约4周,这与LIN的研究结果一致[12],术后8周实验结果显示,胰岛素分泌的量增加了,但胰岛β细胞数量和细胞质内棕黄色颗粒增加并不明显,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减少或消失。
笔者认为胃转流术技术相对简单,风险相对较少,术式基本成熟,易在基层医院开展。对胃转流术机制的探讨,不但有助于认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ZHANG XG,YANG XJ,XU H,et al.Clinical study of insulinresistance of gastric bypas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Medi-cal Joum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2007,18(4):309-310.Chinese
[2]LIU P,HE L,WANG Y,et al.Effects of angiotensinⅡon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isletsβ-cells in rats[J].Journal of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2006,27(11):968-970.Chinese
[3]DE CAMPOS MARTINS MV,PEIXOTO AA,SCHANAIDER A,et al.Glucose tolerance in the proximal versus the distal smallbowel in Wistar rats[J].Obes Surg,2009,19:202-206.
[4]BUCHWALD H,ESTOK R,FAHRBACH K,et al.Trends inmortality in bariatric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Surgery,2007,142:621-632.
[5]LAFERR魬RE B,TEIXEIRA J,MCGINTY J,et al.Effect ofweight loss by gastric bypass surgery versus hypocaloric diet onglucose and incre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J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93:2479-2485.
[6]RUBINO F,MARESCAUX J.Effect of duodenal-jejunal exclu-sion in a non-obese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a newperspective for an old disease[J].Ann Surg,2004,239:1-11.
[7]ZHANG XG.Diabetes is one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uringby surgery[J].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2010,25:1-3.Chinese
[8]邓治洲,王烈,林忆阳,等.胃转流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和临床杂志,2009,16:466-469.[8]DENG ZZ,WANG L,LIN YY,et al.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gastric bypass operation on non-obese type 2 diabetesand change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J].Chinese Journal of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2009,16:466-469.Chi-nese
[9]张新国,杨学军,徐红,等.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599.[9]ZHANG XG,YANG XJ,XU H,et al.Experience of treatment oftype 2 diabetes by gastric bypass[J].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Surgery,2005,20:599.Chinese
[10]田晓丰,曹宏,陈丹磊,等.胃旁路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794-1799.[10]TIAN XF,CAO H,CHEN DL,et al.Effects of gastric bypasssurgery on the apoptosis of isletβ-cells in type 2 nonobesediabetic(NOD)rats and its mechanism[J].Chinese Journal ofSurgery,2010,48(23):1794-1799.Chinese
[11]LI Z,ZHANG HY,LV LX,et al.Roux-en-Y gastric bypasspromotes expression of PDX-1 and regeneration of beta-cells inGoto-Kakizaki rat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18):2244-2251.
腹腔镜胃转流术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该院被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依照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诊断T2DM的时间最长为10年,最段为2年,平均患病时间为(6.3±0.5)年,所有患者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1 mmol/L。排除标准:患者主观不配合治疗;不能接受手术者;患者有严重并发症血糖;患者的餐后2h以及空腹血清胰岛素低于正常水平;患者确诊为1型糖尿病者; 患者年龄超过65岁或患病时间超过15年。其中男性T2DM患者43例,女性T2DM患者37例,年龄跨度在35~60岁,人均年龄(57.5±15.3)岁,其中有41例肥胖指数(BMI)小于25 kg/m,其余患者BMI均不小于25 kg/m,所有研究对象中,合并有胆囊结石10例,合并有脂肪肝、高血压患者15例,合并脂肪肝患者30例,合并有高血压患者25例。所有患者中有15例未使用降糖药物,其余患者在入院前均服用降糖药物。其中服用过胰岛素患者有20例,15例使用降糖药物例如达美康等,30例患者联合使用两种方法治疗即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同意行胃转流手术,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 法
告知患者术前3 d应停服降糖药,患者麻醉方式是全身静脉复合麻醉,操作时将胃体部分离,将胃近端胃小弯侧以及胃远端在胃中部采用缝合器或手工进行闭合。将空肠袢在Trietz韧带下50~80 cm处分离。根据计算确认肠肠吻合空肠袢值以及吻合肠袢长度。 在切断空肠后,使用吻合器或手工将近端胃大弯与远端空肠进行吻合, 在胃空肠吻合口下方60~120 cm的位置与近端空肠吻合,完成胃转流手术。并对所有行为转流术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1.3 检测指标
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的餐后2 h的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血糖(FBG)。其中2h PG≤10.0 mmol/L,FBG<7.0 mmol/L,Hb Alc<7.0%为正常水平[3]。
1.4 数据处理方法
对术前以及术后检测得到的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使用软件SPSS 11.0,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使用均数±平 均值(±s)表示计量资料 ,以t检验。
2 结果
经胃转流手术后,所有患者的2 h PG、Hb Alc、FBG值均达到正常水平,相比于手术前数值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意义,详见表1。
[(±s),mmol/L]
3 结语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T2DM在DM中具有较大的比例,好发于35岁以上的人群[4]。T2DM患者中部分患者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胰岛素缺陷。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药物方式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5]。然而传统药物治疗仅能暂时控制血糖,并不能从根本从根本上治愈。近年来,胃转流手术逐渐在我国临床上加以应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其最早在西方国家中是被用来减肥的,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意外发现,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生的原因是有由于胰岛功能以及胰岛素抵抗衰减。而胃转流手术是痛胃肠吻合、胃阻断、肠肠吻合等改变食物的生理流向。在术后,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消除以及胰岛功能恢复,因此糖尿病病因消除,患者不需要长期服药并且具有不复发、无创伤、手术风险较低、能同时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等优点[6]。
摘要:目的 研究对80例2性糖尿病采用胃转流手术后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该院被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研究患者行胃转流手术,对手术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经胃转流手术后,所有患者的2h PG、Hb Alc、FBG值均达到正常水平,相比于手术前数值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采用讨胃转流术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近期效果较好,值得与临床推广。
腹腔镜胃转流术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间开展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5例, 其中男性患者9例, 女性患者5例, 年龄 32~68岁, 平均 53.6±8.2 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4], 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时间为6月~11年, 平均病程5.8±2.5年.空腹血糖12.4±4.7mmol/L, 餐后2 h血糖17.1±5.8mmol/L。体质量指数BMI≥25 7例, BMI<25 有 8例.其中并发眼底病变 6例, 糖尿病肾病 5例.合并有高脂血症8例, 高尿酸血症 4例, 周围神经病变1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 5.4~-13.57mmol/L。
1.2 手术方法
全身静脉复合麻醉, 分离胃体部, 用闭合器于贲门下2~3 cm处至胃大弯侧网膜无血管区横行闭合, 胃容量约150~200 mL。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确定横断空肠断端至屈氏韧带长度, 本组未50~80cm, 远端空肠与胃底用吻合器吻合。近端空肠与距胃-空肠吻合口以远60~100 cm处用吻合器与远端空肠做端侧吻合, 完成胃转流术。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6.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葡萄糖耐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1.4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 3~5d肛门排气, 6-10d进半流饮食, 10d左右进普食。8例出院后停用胰岛素和降糖药, 且空腹血糖为 4.8~9.2mmol/L。 7例出院后空腹血糖在11.4~13.8mmol/L之间, 需要继续口服小剂量降糖药控制血糖。患者手术后1个月葡萄糖耐量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注:与术前比较, ﹡:P<0.05, ﹡﹡:P<0.01。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普遍存在心情紧张, 一方面对2型糖尿病行手术治疗能否成功表示疑虑、担心, 另一方面因害怕手术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紧张情绪本身能够产生一种应激反应, 血糖升高, 失眠, 导致抵抗力下降等。这些反应是对术后恢复和治疗有直接影响。因此, 患者要注意心理的变化, 及时辅导, 并通过促进糖尿病的知识, 解释术前血糖水平的良好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6]。
2.1.2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有或无皮肤感染、糖尿病足, 每日2次测血压, 常规眼底检查, 协助患者行心肺肾功能检查。指导病人在床上排泄训练, 教翻身技能。常规术前禁食8h, 禁饮6h, 早上清洁灌肠, 留置胃管及尿管等。
2.1.3 监测血糖及应用降糖药物的护理
术前血糖控制好坏影响术后恢复。认真做好术前血糖检测和记录, 同时有应用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应加强监护。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脉快、烦躁不安或反应迟钝的病人发现, 我们将立即考虑低血糖的发生, 采取相应的和及时的处理, 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 5.4~-13.57mmol/L。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征监测
麻醉没有完全清醒时给予去枕平卧, 清醒后改为半坐卧位。床边心电监护、动态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24-48h、中心静脉压测量、1-2予翻身拍背 1 次 。出现呼吸系统感染时, 按医嘱超声波雾化, 精确计算出24h出入量。输液速度根据中央静脉压进行调整。生命体征稳定后, 改为每4~6h 1次测量生命体征, 同时加强观察腹部体征, 注意腹部有有无疼痛、腹胀、排气等。
2.2.2 监测血糖
术后严格控制血糖 , 每日6 点、 10 点、 14 点、 18 点、 22 点用快速微量血糖测定仪分别监测患者血糖水平, 按血血糖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输注速度, 力争将血糖在6 -10mmol / L的水平, 注意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大汗 、 心慌、呼吸深大、 呼气有烂苹果味等症状。如果上述症状出现,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胃转流术后易发吻合口出血、肠梗阻、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肺栓塞等。密切观察引流液, 如果光有红色的引流液, 进食后有食物残渣, 出现腹胀, 腹部疼痛加重等应考虑吻肠梗阻、合口出血或吻合口漏可能;如果出现咳嗽、咳黄色痰、胸闷、胸痛、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应考虑肺部感染或肺动脉栓塞, 应及时报告医生。
2.2.4 术后
72h 左右肛门恢复排气后可停止胃肠减压, 观察无呕吐、 腹胀等症状时可给予糖尿病流质饮食, 一般术后7d后改为半流饮食, 术后10d左右改为普食。
3 讨论
胃转流术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措施, 其对血糖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这种治疗创伤大, 容易出现并发症, 需要细心的照顾, 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因此, 正确、合理、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 病人快速恢复, 平安出院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要:对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 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住院12-44d, 术后3-5d肛门排气后给予糖尿病流质饮食, 术后6-10d给予糖尿病半流质饮食, 术后10d左右给予糖尿病普食。术后继续使用小剂量胰岛素, 出院后停用且空腹血糖为4.5-9mmol/L。6例空腹血糖为11-13mmol/L, 出院后继续口服降糖药。在此提出:对行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 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胃转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湘辉.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4, 25 (1) :51-52.
[2]高艳红.2型糖尿病行胃旁路手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16) :32-33.
[3]张新国.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突破性进展[J].武警医学, 2004, 12 (12) :883-884.
[4]陈燕铭.糖尿病的最新诊断标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999, 5 (5) :35.
[5]张新国, 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5, 20 (9) :599.
腹腔镜胃转流术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该院普外科住院,并最终纳入该研究的患者52例,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4岁。术前胃镜及活检明确诊断胃恶性肿瘤,结合术前CT、超声内镜等相关检查,术前分期I~Ⅲ期,排除远处转移。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时间为1~16年,平均7年;入院前应用药物控制者38例(其中注射胰岛素25例,口服降糖药物13例)单纯饮食控制者8例,未行任何治疗者6例。入院后监测空腹血糖为8.3~11.1 mmol/L,平均9.63 mmol/L。
1.2 纳入标准
①胃癌术前已经胃镜病理证实,且无远处转移,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②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③经充分告知及沟通后同意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④术前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及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1.3 术前准备
术前除进行一般的术前常规检查外还需测定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记算体重指数(IBM);术前均改为正规胰岛素,通过监测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空腹血糖<8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
1.4 手术方法
全组病例均是在全麻下取上腹正中切口行胃癌根治术,其中31例行远端胃癌根治,21例行全胃切除,均采取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式,胃与空肠或食道与空肠使用吻合器吻合,十二指肠残端使用残端闭合器闭合。于十二指肠悬韧带远侧约Xcm处横断空肠,远端空肠上提与残胃或食道吻合,近端空肠于胃肠吻合口以远端Ycm处的空肠行端侧吻合。X、Y以目前公认的计算公式:X(cm)=10×(BMI-19);Y(cm)=20×(HOMA-IR+1),其中(HOMA-IR)为胰岛素抵抗指数由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22.5来计算。
1.5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密切关注术后的降糖药物使用情况。
1.4观察结果
该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其中血糖52例患者中,8例(15.3%)术后出院时达正常水平,停用降糖药物;17例(32.7%)于术后3个月内停药;9例(17.3%)于术后3~6个月停药;18例(34.6%)于术后6个月仍在使用降糖药物,但用药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目前仍在随访。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监测结果
术后1个月患者血糖明显下降,术后空腹及餐后血糖逐渐下降,其中术后1、3、6个月与术前空腹及餐后2h血糖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与术后1个月两两相比,其中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表示同术前相比,术后各时间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
2.2 HbA1c和BMI的变化
HbA1c术后1个月之后持续下降,术后3、6个月下降明显,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各时间段两两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BMI在术后1个月开始有所下降,但变化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表示同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
2.3 术后糖尿病控制情况
52例患者中,8例(15.3%)术后出院时血糖达正常水平,停用降糖药物;17例(32.7%)于术后3个月内停药;9例(17.3%)于术后3~6个月停药;18例(34.6%)于术后6个月仍在使用降糖药物,但用药剂量均有不通程度的减少,目前仍在随访。
3 讨论
国外学者证明外科手术能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美国及欧洲也已经广泛采用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3,4],可见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改善是外科手术治疗的直接结果[5,6]。而手术治2型糖尿病在我国尚属初步阶段,但目前仍处于争论中尚无定论。研究资料报道,手术后血糖恢复正常远远早于体重下降[7]。诸多研究表明胃转流术后近端部分小肠无食物通过,或者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提早到达远端小肠,可使机体产生增加胰岛素作用的因子,促使血糖降低,这些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有关[8,9,10]。还有学者推测胆液、胰液直接进入末端回肠造成小肠营养吸收不良也与之相关[11]。
该研究中对52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Roux-en-Y式胃转流术,手术后对病人的观察也支持上述观点,随访的资料显示:52例患者中,8例(15.3%)术后出院时血糖达正常水平,停用降糖药物;17例(32.7%)于术后3个月内停药;9例(17.3%)于术后3~6个月停药;18例(34.6%)于术后6个月仍在使用降糖药物,但用药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这同Cumming[12]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的血糖明显下降,术后1、3、6个月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逐渐下降,术后1、3、6个月与术前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与术后1个月两两相比,其中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伴随血糖的下降,术后HbAC也出现明显下降,且同术前相比,术后3、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同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一致。但术后BMI变化不明显(P>0.05),这同国外研究也是一致[5,6,13,14]的,进一步证实术后体重下降不是改善血糖的主要原因,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5],而不依赖于体重的降低。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在我国尚属初步阶段,该研究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虽有一定的数据,但血糖控制的原因仍存在疑问,胃转流术是否能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及其详细机制还有待更多更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确定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摘要:目的 探讨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0年—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以Roux-en-Y消化道重建行手术治疗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术前、术后1、3、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密切关注术后的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结果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术后所有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术前逐渐降低(P<0.05),伴随着术后血糖的改善,HbA 1c较术前逐渐下降(P<0.05);患者术后各时间段BMI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O.05)。52例患者中,8例(15.3%)术后出院时血糖达正常水平,停用降糖药物;17例(32.7%)于术后3个月内停药;9例(17.3%)于术后36个月停药;18例(34.6%)于术后6个月仍在使用降糖药物,但用药剂量均有不通程度的减少,目前仍在随访。结论 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较方法。
腹腔镜胃转流术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对象116 例,其中男87 例,女29 例;年龄在29~64 岁之间,平均年龄(46.27±13.58)岁;病程最短3 年,最长15 年,平均病程(9.14±4.27)年;体重指数大于25 的有65 例,体重指数≤25 的有51 例;其中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有11 例,并发眼底病变的有26 例,合并有高血脂的患者有72 例,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有54例,合并有心脏疾病的患者的29 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有36 例。
1.2 病例入选标准
该研究所入选的病例均为2015 年上半年在该院采用胃转流手术治理2 型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2012 年制定的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糖耐量实验时空腹血糖>5.1 mmol/L,服用后1 h血糖>10 mmol/L,服用后2 h血糖>8.5 mmol/L,三次血糖值中的任何一次血糖异常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所入选的病例均无垂体前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1.3 研究方法
1.3.1 手术方法该组患者均在全麻插管下进行胃转流手术,手术中使用闭合器将胃从胃小弯侧距离贲门3~5 cm处至胃大弯侧网膜无血管区横行闭合,使残胃容量保持在100 m L左右,在空肠段横断空肠,其断端至屈氏韧带的长度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而定,该组为65~180 cm,远端空肠与胃底吻合。 近端空肠与胃肠吻合口下方空肠侧壁相吻合,两吻合口间空肠段距离根据患者BMI而定。该组为45~140 cm。
1.3.2 护理方法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同时,术前做好患者的四段血糖检测,应用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患者用药后反应,如发现患者有面色苍白、出汗、脉速等低血糖症状则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此外,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常规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患者的体重指数。评估患者的而身体状况,指导患者的创伤排便以及床上翻身的技巧,术前禁食8 h,禁水6 h,术日晨为患者清洁灌肠、留置尿管、胃管。
患者入手术室之后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防止患者在手术室这一陌生的环境中出现恐惧的心理,禁止将患者一人留在手术间内,为患者进行的各项护理操作、麻醉或手术前的准备要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出现紧张的心理,手术的过程中协助麻醉师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在手术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为患者输入葡萄糖液体,如手术需要必须为患者输入葡萄糖液体要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时给予胰岛素。
术后去枕平卧,待麻醉清醒后使患者维持半坐卧位,并24 h检测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的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可给予患者的吸痰护理,必要时使用雾化吸入稀释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再予以吸痰。 术后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与晨6 时起,每4 h检测一次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为患者调整胰岛素的滴入速度,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6~10 mmol/L,在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要对患者的一般状态进行观察,有低血糖症状或是酮症酸中毒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引流液的观察,保持患者引流管通常,如无引流液或引流液过多均要通知医生查找原因,此外注意对患者的手术切口的观察,如发现患者的手术切口红、肿、有渗出应及早处理。 术后72 h胃肠功能可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停止胃肠减压,观察12 h之后可给与糖尿病流质饮食,术后7 d可改为糖尿病半流质饮食,术后10 d左右可给予患者糖尿病普食。
1.4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所得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 18.0 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均数±标准差(±s)评价的方式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6 例患者均血糖控制良好, 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详见表1,该组116 患者在围手术期均未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胃转流手术最早被应用于肥胖的患者减肥,但是,经过对进行胃转流手术减肥的患者的术后随访发现,胃转流手术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84%在术后血糖水平有逆转,其中86%的患者停止口服降糖以及胰岛素的治疗。 研究发现,胃肠内分泌的K细胞,在食物的刺激下会分泌胰岛素抵抗因子,使胰岛细胞受损凋亡,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因此,胃转流手术适合血清胰岛素以及C肽蛋白水平升高或正常的患者,且仅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 因此,胃转流手术目前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从已有的研究数据来看,胃转流手术对2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手术的风险较小,医疗费用较少。 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低,且手术创伤会使患者的出现应激反应,进而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 同时,患者血糖水平较高,患者的血液长期处于高渗的状态,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组织液渗出较多,患者的手术切口以及胃肠吻合口的术后修复能力均较差,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速度会较慢。 此外,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血管的通透性会受到一定影响,血管内的脂质的沉积也较多,导致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受损,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患者受压部位的循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患者的患压疮的几率较高,因此,对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胃转流手术治疗的时候要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在患者的围手术期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用手术治疗2 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年龄较轻,患者对手术的认可度角度,但是,面对手术,人的本能会有紧张、焦虑的心理,因此,在手术之前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科学的解释,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之前为患者进行解释,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适合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 例如,对文化水平以及理解力较高的患者可以使用知识手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知识手册的内容可以包括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以及胃转流手术的作用,增加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减轻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对疾病与手术产生的恐惧感。 同时,在不侵犯其他患者的隐私权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手术治疗成功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缓解患者的紧张的心理,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当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手术室内特有环境与气氛也会增加患者紧张的心理,进而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增高,严重者甚至会由于血压过高推迟患者手术的时间。 因此,患者入手术室之后避免将患者单独留在的手术间内,以免增强患者的恐惧感,在麻醉前为患者固定肢体的时候要做好的对患者的解释工作,以免加重患者的恐惧心理,手术结束之后应告知患者手术已经完成且手术很成功,嘱患者安心休养。手术后根据患者血糖水平以及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及运动方案,并与患者异同执行,在与患者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增强患者的归属感,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进行胃转流术手术前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术前尽可能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6~10 mmol/L之间,尿糖控制在--+之间,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患者的胰岛素或是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方法,术前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糖饮食,同时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评估患者的体重指数,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并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评估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以及发生情况。 由于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术前应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以及床上翻身的技巧。 以免患者术后局部位置受压时间较长产生褥疮。
术后主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水平、并发症、引流管道进行监测。 患者术后常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要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严密监测,从晨6 时起每4 h对患者的血糖检测一次。 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患者的微循环功能会存在不同的障碍,加之2 型糖尿病的患者多较胖,患者手术后伤口容易液化,患者观察的手术切口会愈合的较慢,因此,术后24 h要密切患者手术切口的渗出液,如果患者手术切口的渗出液较多则应查找原因积极处理。 这种影响也会涉及到患者的胃肠吻合口,患者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的几率也较高,因此,术后需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首先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脱出等,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术后24~48 h,引流液的颜色为暗红色为正常,如发现引流液的颜色鲜红,量过多,则考虑为吻合口出血,如果引流液中有食物残渣则考虑吻合口瘘的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术后患者的可以进食之后,引流液的量每天<10 m L、引流管无食物残渣排除、排便无异常、即可以将引流管拔出。 此外,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例如患者的面色、神智等,并重视患者的主诉,在与患者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询问要以开放式问答的方式提出,例如,“您有哪里不舒服? ”而不使用“您肚子疼吗?”这样的问句,以免对患者造成身体不舒服的暗示。
胃流转手术之后,患者的胃肠吻合口完全修复一般需要10 d左右的时间,在10 d之内,给与患者的半流质饮食,一方面方便患者消化;另一方面,避免食物残渣在通过吻合口的时候造成梗阻或是将吻合口划伤,且患者的术后饮食均按照患者糖尿病饮食给予,术后10 d可给与患者糖尿病普食,既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及热量,又要控制糖分的摄入,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维持患者的血糖稳定。
胃转流手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手术具有风险小、费用少、疗效好的特点,但仅适用于治疗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尿病,通常在手术后2~3 个月患者即可以停用胰岛素或是降糖药物,且患者已经发生的糖尿病的并发症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逆转。胃转流手术与其他手术一样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术后也会产生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手术切口液化等并发症,在其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该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之间的116例采用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为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116例患者均血糖控制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良好,加强其围手术护理可以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腹腔镜胃转流术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周龄8~10周,体重260~280g/只,清洁级,由佳木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链脲佐菌素(STZ),美国 Sigma 公司;大鼠Chemerin、 胰岛素ELISA试剂盒,上海沪尚生物工程研究所;血糖试纸、戊巴比妥钠、手术器械、超净工作台、紫外分光光度计、血糖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梯度PCR仪等,均由佳木斯大学生化实验室提供。
1.3 T2DM大鼠模型的建立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是在文献[3]方法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2DM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大鼠给予持续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禁食12h,不禁水,按30mg/kg一次性右下腹腹腔注射1%STZ溶液。注射STZ后继续高脂喂养,隔日监测一次血糖,空腹血糖≥16.7mmol/L持续稳定一周为成功模型。
1.4 实验动物分组
取成模2型糖尿病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两型糖尿病手术组(DRO组)和2型糖尿病假手术组(DSO组),每组10只。另取周龄匹配的非造模组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RYGB手术组(NRO组)和正常假手术组(NSO组),每组10只。
1.5 检测指标
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周和第8周测量各组大鼠体重、FPG 水平,ELISA 法检测血清Chemerin、INS 浓度。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的比较,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用Pearson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手术前、后体重的变化
各组大鼠术前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DRO组术后第4周体重较术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体重进一步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DSO组、NRO组、NSO组大鼠术后第4周、第8周体重上升,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各组大鼠手术前、后FPG水平变化
DRO组及DSO组术前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O组及NSO组术前FPG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RO组及DSO组术前 FPG 均分别明显高于NRO 组(P<0.01)及NSO组(P<0.01);DRO组术后第4周FPG较术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DRO组术后第8周FPG较术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DSO组、NRO组、NSO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第4周和第8周F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各组大鼠手术前、后血清INS 水平变化
DRO组及DSO组术前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O组及NSO组术前INS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RO组及DSO组术前INS均分别明显高于NRO组(P<0.01)及NSO组(P<0.01);DRO组术后第4周及第8周INS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SO组、NRO组、NSO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第4周和第8周F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各组大鼠手术前、后血清Chemerin水平变化
DRO组及DSO组术前Chemer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O组及NSO组术前Chemerin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RO组及DSO组术前Chemerin均分别明显高于NRO 组(P<0.01)及NSO组(P<0.01);DRO组术后第4周及第8周INS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SO组、NRO组、NSO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第4周和第8周F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各组大鼠血清Chemerin与体重、FPG及IN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DRO组Chemerin与INS呈正相关(r=0.720,P<0.01),与体重及FPG无相关 (P>0.05);DSO组Chemerin与INS也呈正相关(r=0.469,P<0.01),与体重及FPG无相关(P>0.05);NRO组及NSO组中Chemerin与体重、FPG及INS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
注1:DRO=2型糖尿病手术组,DSO=2型糖尿病假手术组,NRO=正常手术组,NSO=正常假手术组 注2:与DSO组比较,*P<0.01,** P<0.05;与NRO组比较,▲P<0.01,▲▲ P<0.05;与NSO组比较,△P<0.01,△△ P<0.05;与同一组内术前比较,☆P<0.01,☆☆ P<0.05。
注1:DRO=2型糖尿病手术组,DSO=2型糖尿病假手术组,NRO=正常手术组,NSO=正常假手术组 注2:与DSO组比较,*P<0.01,** P<0.05;与NRO组比较,▲P<0.01,▲▲ P<0.05;与NSO组比较,△P<0.01,△△ P<0.05;与同一组内术前比较,☆P<0.01,☆☆ P<0.05。
注1:DRO=2型糖尿病手术组,DSO=2型糖尿病假手术组,NRO=正常手术组,NSO=正常假手术组 注2:与DSO组比较,*P<0.01,** P<0.05;与NRO组比较,▲P<0.01,▲▲ P<0.05;与NSO组比较,△P<0.01,△△ P<0.05;与同一组内术前比较,☆P<0.01,☆☆ P<0.05。
注1:DRO=2型糖尿病手术组,DSO=2型糖尿病假手术组,NRO=正常手术组,NSO=正常假手术组 注2:与DSO组比较,*P<0.01,** P<0.05;与NRO组比较,▲P<0.01,▲▲ P<0.05;与NSO组比较,△P<0.01,△△ P<0.05;与同一组内术前比较,☆P<0.01,☆☆ P<0.05。
3 讨论
T2DM 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T2DM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适度运动等基础疗法,以及降糖药物等药物疗法,但因患者的依从性差,血糖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胰腺移植等手术因其昂贵费用及术后长期的服用免疫抑制剂也未被推广。大量研究证实,以往用于治疗肥胖症的RYGBP对T2DM血糖的控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YGBP不仅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少T2DM所带来的并发症,还能阻止糖耐量受损的患者进一步发展为T2DM[4],已被纳入美国糖尿病协会2009年糖尿病治疗指南。本研究结果显示,DRO组术后第4周FPG较术前下降,术后第8周FPG进一步下降,且均有统计学意义;而DSO组、NRO组、NSO组术前与后第4周和第8周FPG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RYGB可明显降低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对血糖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而对正常大鼠FPG并不产生太大影响,进一步证实了RYGB可能是一种治疗T2DM的有效术式,其对T2DM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血糖依耐性有关,这与以往研究是相符的[5]。
有研究发现[6]RYGBP术后患者的体重减轻并不与血糖的降低同步,术后早期体重下降不明显时,即以出现了血糖的降低,表明了RYGBP对T2DM患者的独特治疗价值。本研究也发现,DRO组术后T2DM大鼠体重虽然较术前减轻,但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血糖水平的下降可能是RYGBP直接导致的结果,并非体重减轻后所引起的继发改变。
RYGBP导致血糖水平下降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术后“肠-胰岛轴(enteroinsular axis)”的分泌改变有关,这些激素可能会影响血糖的变化,其中脂肪源性激素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Chemerin是新发现的脂肪因子,研究发现其经自分泌和旁分泌双通路作用于脂肪细胞及组织,可能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7,8,9]。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前DRO组及DSO组与NRO组及NSO组Chemerin及IN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RO组及DSO组术前血清Chemerin及INS水平均明显高于NRO 组及NSO 组,并且Chemerin与INS呈正相关,提示Chemerin可能会增强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与T2DM的发病有关,有望成为以后手术甚至药物治疗T2DM的新靶点。术后DRO组Chemerin及INS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DSO组、NRO组及NSO 组较前无明显变化,推测RYGB治疗T2DM患者可能通过下调 Chemerin的表达,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得到良好的调控,这可能是 RYGB 治疗 T2DM 的机制之一,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发现,Roux-en-Y胃转流术对T2DM大鼠的血糖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这一结果与以往文献报道的胃转流术治疗T2DM基本一致。胃转流术后Chemerin水平下降,而且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提高,这可能是Roux-en-Y 胃转流术治疗 T2DM的机制之一,期待能为临床早期干预T2DM的发生、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干预新靶点。
参考文献
[1]Buchwald H,A vidor Y,Braunwald E,et al.Bariatric surgery:asystem 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AMA,2004,292(14):1724-1737
[2]Rubino F,Gagner M,Gentileschi P,et al.The early effect of the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hormones involved in body weightregulation and glucose metabolism[J].Ann Surg,2004,240(2):236-242
[3]何清华,周迎生,王征,等.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7,15(6):425-429
[4]Estall J,L M Kahn,M P Cooper,et al.Sensitivity of lipidmetabolism and insulin signaling to genetic alterations in hepatic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alpha expression[J].Diabetes,2009,58(7):1499-1508
[5]史逸华,王跃生,陈福军.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及DPP-IV分泌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2):65-66
[6]Rubino F,Forgione A,Cummings DE,et al.The mechanism ofdiabetes control after gastrointestinal bypass surgery reveals a roleof the proximal small intestine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type 2diabetes[J].Ann Surg,2006,244(5):741-749
[7]李静,左笑丛.Chemerin与糖脂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1):72-74
[8]李冰,杨菊红,王慧杰,等.Chemerin基因在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表达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3):447-449
腹腔镜胃转流术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