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型模式范文
分段型模式范文(精选3篇)
分段型模式 第1篇
近年来, 在花生生产机械化方面, 由于投入研发时间短, 从事研发的技术力量薄弱, 投入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 造成了国内虽然有不同型号的花生挖掘机投入销售, 但由于机具的性能单一、适应性差、收获损失率高、作业效率低、损失率高以及秧果土分离效果差等因素, 使农民难以接受, 花生种植区的农民仍旧采用传统人畜力挖掘方式来完成收获。基于此, 河南省许昌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 在认真分析原有存在缺陷的花生收获机械基础上, 研制了4HFS-150型花生分段收获机。该机主要与44~60 kW轮式拖拉机配套作业, 可一次完成花生断秧、挖掘出土、输送抖土和收拢铺放等多项工序, 具有作业效率高、收获损失小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试验结果表明, 作业质量能满足农艺要求, 于2008年11月顺利通过了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
2 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参数
(1) 设计要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农机具相关标准;配套动力44~60 kW轮式拖拉机;采用后置液压全悬挂装置与拖拉机连接;输送链上部设置浮动式压土辊, 下部设抖土装置;输送链后端设置秧果收拢器;挖掘铲前设置带断秧器的限深镇压辊。
(2) 主要技术参数:挖掘深度8~20 cm, 工作幅宽150cm, 工作效率0.2~0.4 hm2/h, 损失率3.5%, 破碎率2%, 可靠度≥95%。
3 设计思路
(1) 挖掘机构。挖掘机构中的挖掘铲是花生收获机的关键部件, 既要保证良好的入土性能, 又要考虑入土后铲起的土壤不能有较大的土块, 以免给果土分离造成麻烦。设计中, 采用多块菱形组合的挖掘铲, 可避免较大土块产生, 有利于秧土分离。同时, 在挖掘铲前配置有断秧器和限深滚压装置, 作业时, 断秧器能把挖掘铲工作区外的花生秸秆、杂草及泥土切断, 有效避免挖掘铲工作区外的花生秸秆、杂草和泥土进入输送链, 避免缠绕, 减少作业负荷和故障率, 提高作业可靠性。配置的限深辊, 可将挖掘铲入土深度控制在60~20 mm, 保证机具不同挖掘深度的需要。
(2) 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要保证输送作物的同时进行抖土、分离, 让泥土在输送过程中随输送链的抖动最大限度地落在地表, 既要考虑输送速度过慢与机具前进速度不匹配造成输送机构堵塞, 导致作业故障增加, 也要考虑输送速度过快, 泥土下落少, 果土分离差, 还要防止间隙过大而漏果造成的不必要损失。设计中配置了3条输送链条, 可解决输送链易弯曲的问题, 同时配置了仿形压土辊, 解决机具在土壤含水率较低的田间作业时, 茎块粘结土块较多的现象, 提高秧土分离质量和机具适应性。
4 工作原理
见图1所示。 (1) 拖拉机动力经万向节传动轴直接传入变速箱, 带动输送链、抖土装置工作。 (2) 机具在拖拉机牵引起步的同时, 挖掘铲逐渐入土, 待铲头入土深度达到收获茎块要求时, 受限深轮的支撑, 挖掘铲入土深度得到控制。 (3) 机具随拖拉机前进的同时, 挖掘铲将作物茎块、泥土及花生秧铲起并移至输送链, 在输送过程中, 输送链受到多组抖土杆的连续击打, 泥土通过输送链间隙散落地表, 花生秧经收拢器均匀铺放在地面, 完成花生收获。
5 调整
(1) 挖掘铲入土深度。松开限深轮调整丝杠锁紧螺母, 旋转调整丝杠手柄, 使限深轮上升, 入土深度变深, 限深轮下落挖掘铲入土变浅, 调后锁紧螺母 (注意:两个限深轮离地高度应调整一致) 。
(2) 输送履带张力。作业时, 输送履带应保持自然下垂10~15 cm, 如履带下部下垂量过大, 可拧松履带上端传动轮螺母, 将传动轮后移至履带松紧适度位置, 调整后锁紧螺母 (注意:两端传动轮应调整平行) 。
6 性能试验
试验参照GB/T8097-1996《收获机械联合收获机试验方法》试验标准进行, 主要测试田间作业性能、经济性及可靠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试验选择2台样机, 编号分别为01和02, 配套拖拉机型号为欧豹-60型和东方红-750型, 作业挡次为Ⅱ挡。试验结果见表1、表2。
注:表中数据是连续测定3次后的平均值。
7 结论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初探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
G623.24
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愉快的心境,将自己的现实情感结合实际经验加以创新表达出来,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分段式训练是通过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进行不同技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写作能力,训练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帮助学生逐渐优化自己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以往的一些实践教学的开展,已经在分段训练模式上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1]。
一、小学语文采用分段式训练模式的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是一种静态的倾诉,将自己想说的话通过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供他人倾听和欣赏。我们将整个写作阶段分为三种:一种是低级阶段,低级阶段主要是记录自己的心情起伏,用一些较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它的表达方式较为单一,写作的过程非常随性,对于写作的具体目的和想要表达的主题尚不明确,主要是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第二个阶段是中级阶段,也是小学三、四年级左右的学习阶段,随着小学生心智的发育以及生活经验的累积,使得其在情感体验上以及表达上会更加的全面,学生随着自己的学习逐渐累积了写作的兴趣,不仅仅拥有了想要写的心态,逐渐出现了想要探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意识以及自己不会写的认知。第三个阶段就是高级阶段,大约在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的时候,随着学生写作的经验逐渐丰富,他们开始表达的过程也会更加的理性清晰,随着他们写作素材的累积以及目的性的增强,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对写作具有信心,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写出一篇具有借鉴意义以及欣赏价值的作文。根据对学生学习状态以及写作过程的划分,我们得出了训练学生写作过程当中的学习规律,通过对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渐帮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本质以及提升自己写作的能力。并且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训练技巧,找到训练规律逐渐累积,我们也按照三个阶段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所采取的方式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衔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良好的根基。逐渐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累积、学生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阶段来进行不同种类的训练,帮助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掌握更加娴熟的写作技巧,学会自如地驾驭好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2]。
二、小学语文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目前普遍认知的训练学生写作的思想就是先以兴趣诱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再进行文化的逐渐累积。但是在整体推进这条指导思想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等等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很难将预先设定好的一些阅读训练联系起来,因此我们采用分段的训练方法,用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打开学习的大门,逐渐累积累积知识,打好文字基础。分段式训练也是以兴趣逐渐累积的过程来帮助学生提升成绩的,但其与其他的教学方式具有根本上的不同,它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帮助学生坚实的打下基础,配合字、词、句、段篇的练习,帮助学生日积月累、提升成绩。低级阶段的学习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打好文章的基础,包括一些标点符号的运用、词语的排序、句子的撰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帮助学生打好词语字句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當中的句子结构和整个脉络。具体可以采用一些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修改病句,学会查找同义词、反义词进行替换,用一些词语进行造句等等,让学生学会这些词语的基本用法。比如在《王冕学画》这一篇课文当中,可以让学生模仿文章当中的经典好词好句来进行撰写,通过词语的运用来逐渐掌握字词句的用法。第二个学习阶段也就是中级学习阶段,在这个学习阶段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整篇文章的把握,或者一些篇幅段落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段落分层次地归纳文章当中的意思,让学生找出文章当中的中心句子,这样就能逐渐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的写作用意何在以及主要段落大意。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清晰明确自己的写作意图。比如在学习《草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文章当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而且其段落的组织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教师则可让学生进行段落分段并总结段落大意,让学生学习借鉴其表达技巧以及写作方式。高级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提倡具有个人特色,让学生在掌握了表达技巧以及具有一定的写作经验之后学会自己创新,找出自己写作的核心要素,通过优秀文章的阅读来掌握一些优秀的写作方式并进行创新[3]。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分阶段式学习,学生能够逐步的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并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比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教学更加的富有实施的可能性,具有章程,并且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凤兰.下笔生花锦绣文章——浅谈小学语文写作[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
[2]刘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神州,2014(01)
分段型模式 第3篇
关键词:辉光放电质谱(GDMS),分段扫描,预溅射时间,质量分辨率
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广泛应用于高纯样品中杂质的检测。在使用VG9000型GDMS测定样品时,一般先对样品进行清洗、烘干处理,然后推入GD源,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预溅射,再然后选择适合能将多数干扰离子峰分开的质量分辨率进行样品检测。然而,采用此方法对样品测定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VG9000型GDMS检测样品的预溅射时间和质量分辨率进行研究,找出每一个待测元素的最佳分析方法,即分段扫描。使用这一方法能缩短样品的测定时间,又能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1 分段扫描方法
1.1 根据预溅射时间进行分段扫描
用VG9 000型GDMS检测样品时,通常采用先进样,后预溅射一段时间,然后再调整参数进行扫描。但是,固体样品表面易吸附空气和自然界中常见的轻元素。因此在加工时,很轻微的动作也会使样品表面受到污染,如Na、Al、Si、S、K、Ca、Fe、Zn等,这些元素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稳定。
预溅射时间过短,对于测定易污染样品表面的元素,结果会偏高;预溅射时间较长,测定样品的时间就会过长。那些熔点较低的样品在长时间的溅射过程中就会堵塞离子狭缝,从而造成检测无法进行。因此,针对不同的元素,应采用不同的预溅射时间。
在使用VG9 000型GDMS测定样品时,通常需先预溅射20 min,这是为了使高纯样品能均匀的覆盖放电池。图1为Na、Al、Si、S、K、Ca、Fe、Zn的含量随预溅射时间的变化图。
由图1看到,Na、Si、Ca的稳定时间在60min以上,而Al、S、K、Fe、Zn的稳定时间在40 min左右。
1.2 根据质量分辨率进行分段扫描
VG9000型GDMS具有高的分辨率,这有利于分开干扰离子峰。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除了一些受基体及背景干扰较大的元素外,大多数元素在3000左右的分辨率时就能正确地判断其结果。
VG9000型GDMS质量分辨率和离子信号强度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一种反比关系:提高质量分辨率则离子信号强度降低,降低质量分辨率则离子信号强度增加。而信号强度会影响其待测元素的检出限:信号强度增加检出限降低,信号强度降低检出限升高。对于含量低的元素,当离子信号强度很低时,GDMS无法扫描出其图谱,检测结果就会出现数量级的偏差。
用VG9000型GDMS检测样品时,如果使用的质量分辨率较低,对于要求较高质量分辨率的元素,无法分开其干扰离子峰,测定结果无法准确判断;使用的质量分辨率较高,对于要求较低质量分辨率的元素,其离子信号强度降低,含量极低的元素无法扫描出图谱,测定结果偏差极大。
为了能更准确地对样品进行测定,需要利用不同元素所需的分辨率来进行分段扫描。在知道测定样品的待测元素后,先确定测定元素的同位素。选择同位素时,首先应避开待测元素的原子质量与载气和样品的主量元素的原子质量相等的同位素,如Ca40与Ar40的质量分数相同,选择Ca44作为测定对象;测定高纯Sn中的In时,由于In115与Sn115的质量分数相同,选择In113作为测定对象;其他元素一般选质量分数高的同位素。当质量分数高的同位素受到基体和背景的干扰较大,且无法分析时,再选用其他峰形较好且容易分析的同位素进行检测。选定测定元素的同位素后,通过计算来进行分段。分段按以下几种情形进行:
1)待测元素的原子质量同Ar、测定样品的主量元素之间的缔合离子的质量数相等时,或者待测元素的原子质量与Ar、测定样品的主量元素和H的缔合离子M+H1(M为载气或样品的主量元素)的质量数相等时。所需的质量分辨率较高,有的当质量分辨率大于4 000时就能分开,如测定Si中P时,P31受到Si30+H1的干扰;而有的则需要10 000以上的质量分辨率才能分开,如测定高纯Fe中的Mo96与Fe56+Ar40,测定高纯锡Sn中的Sb121与Sn120+H1、Sb123与Sn122+H1。
2)待测元素的原子质量同Ar、测定样品的主量元素2M、M/2或2M、M/2(M为Ar或样品的主量元素)和H的缔合离子的质量数相等时,以及待测元素的原子质量同测定样品的主量元素、Ar、H三者的缔合离子的质量数相等时。如测定高纯锡Sn中的Co59与Sn118/2,质量分辨率在4000以上时能满足测定。
3)其他待测元素保证3 000左右的分辨率就可以满足测定要求。
4)样品中的某些元素不受其他多原子离子的干扰,可以采用较低的分辨率,使用平台峰来进行测定。如测定大多数样品中的U时,几乎不受干扰,可以使用平台峰来进行测定。
2 分段扫描的应用
在使用VG9000型GDMS测定样品时,由于测定样品的各待测元素的预溅射时间和所需分辨率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两种分段扫描的方法结合应用,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能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2.1 分段扫描中测定6N砷中的杂质元素
6N砷中的测定元素为Na、Mg、Al、Si、P、S、K、Ca、Cr、Fe、Ni、Cu、Zn、Se、Ag、Sb、Pb、Bi共18个。
首先做测定元素同位素的选择,表1为测定6N砷中的杂质元素所选择的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
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段:
1)根据预溅射时间将Na、Al、Si、S、K、Ca、Fe、Zn与Mg、P、Cr、Ni、Cu、Se、Ag、Sb、Pb、Bi分开。
2)根据分辨率来分段:(1)K39受到Ar38+H1的干扰,当质量分辨率大于4 000二者能较好地分开;(2)其他元素采用3000左右的分辨率进行扫描。
综合以上两种分段方法,测定6N砷分段步骤如下::
1)在预溅射20 min后,将仪器质量分辨率调至3 000左右,先对Mg、P、Cr、Ni、Cu、Se、Ag、Sb、Pb、Bi进行扫描;
2)保持仪器质量分辨率不变,扫描Al、S、Fe、Zn;
3)保持仪器质量分辨率不变,扫描Na、Si、Ca;
4)将仪器质量分辨率调至4 000以上,最后扫描K。
在放电电压1.0 k V,放电电流2.0 m A,Faraday探测器的积分时间为20 ms,daly探测器的积分时间为200 ms,载气为99.999%的氩气的条件下,对直径为5 mm、长20 mm的6N砷采用分段扫描进行测定,3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测定结果见表2。
2.2 分段扫描测定5N锡中的杂质元素
5N锡测定元素为Mg、Al、Ca、Ti、Mn、Fe、Co、Ni、Cu、Zn、Ga、As、Ag、Cd、In、Sb、Au、Tl、Pb、Bi共20个。
先做测定元素同位素的选择,表3为测定5N锡所选择的同为数和同位素丰度。
对5N锡待测元素进行分段:
1)根据预溅射时间将Al、Ca、Fe、Zn与Mg、Co、Ni、Cu、Ti、Mn、Ga、As、Cd、Ag、In、Sb、Au、Tl、Pb、Bi分开;
2)根据分辨率来分段:(1)In113受到Sn112+H1的干扰、Sb121受到Sn120+H1的干扰,In、Sb的图谱都来源于Sn的贡献,故需要极高的分辨率且很难分开,可以采用4 000以上的分辨率来进行扫描,然后采用校正的方法来进行测定[1];(2)由于Sn的同位素有Sn112、Sn114、Sn115、Sn116、Sn117、Sn118、Sn119、Sn120、Sn122、Sn124,这些Sn的同位素的Sn/2及Sn/2与H的缔合离子分别对Fe、Co、Ni、Cu、Zn均产生干扰,需用4000左右质量分辨率才能很好地分开;(3)其他元素采用3 000左右的分辨率进行扫描。
综合以上两种分段方法,测定5N锡分段步骤如下:
1)在预溅射20 min后,将仪器质量分辨率调至3 000左右,对Mg、Ti、Mn、Ga、As、Cd、Ag、Au、Tl、Pb、Bi进行扫描;
2)保持仪器质量分辨率不变,扫描Al、Ca;
3)将仪器质量分辨率调至4000以上,对Fe、Co、Ni、Cu、Zn、In、Sb进行扫描;
在放电电压1.0 k V,放电电流2.5 m A,Faraday探测器的积分时间为20 ms,daly探测器的积分时间为100 ms,载气为99.999%的氩气的条件下,对直径为2.5 mm、长20 mm的5N锡采用分段扫描进行测定,3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测定结果见表4。
4 结语
分段扫描在VG9000型GDMS中测定高纯样品时,根据预溅射时间的长短进行分段扫面可以缩短测定单个样品所需的时间;根据质量分辨率进行分段扫描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测定样品时二者同时使用,既能减少测定样品的时间,又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墨田,曹永刚,成刚,等.无机质谱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分段型模式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