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的理智选择
分娩方式的理智选择(精选5篇)
分娩方式的理智选择 第1篇
关键词:分娩,选择
紧急性剖宫产是指在妊娠中后期或是产程进行中产妇或胎儿因突发的紧急情况进行剖宫产, 如出血、产程迟滞、产妇有严重临床内科疾病、胎儿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等。预约剖宫产:是指分娩前就己知阴道生产是不可行的进而采取剖腹生产, 如曾动过子宫手术、胎位不正、产道有肿瘤阻塞、产道狭窄、多胞胎、活动性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等。
1 剖宫产的利弊
很多妈妈都选择剖宫产分娩, 原因之一是因为胎儿过大, 无法顺产分娩[1]。原因之二是有一些妈妈害怕顺产的疼痛, 从而选择了剖宫产。原因之三是, 有一些女性认为, 顺产时胎儿经过阴道产出, 容易导致阴道松驰而影响日后的夫妻性生活。可是, 又有人担心剖宫产生出来的孩子没有顺产的聪明。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剖宫产的优势。由于某种原因, 绝对不可能从阴道分娩时, 施行剖宫产可以挽救母婴的生命。剖宫产指征明确, 麻醉和手术一般很顺利。果施行选择性剖宫产在产程没有发动之前就实施剖宫产手术, 可以消除产妇对阵痛的恐惧, 也可在短时间内使胎儿娩出。亦可通过剖宫产术把生存在腹腔内的肿瘤一并消除。需做输卵管结扎手术的一同实施。这样可以免去产妇二次手术的痛苦。妊娠合并有内科疾病的可减轻其病征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减少合并症对其母儿的影响。剖宫产也更适合生产多胞胎等情况。
但是剖宫产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都远高于自然分娩[2]。剖宫产出血为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多发生于产后2h内, 剖宫产的出血量平均比阴道分娩高出1~3倍。如果产后的出血特别多, 治疗无效需切除子宫, 剖宫产子宫切除约是阴道分娩的35倍。宫腔羊水如通过切口渗入血液形成栓子, 栓塞重要器官, 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出血, 导致死亡。剖宫产恢复起来也没有自然的阴道分娩那么快。通常自然分娩2~4d后即可以出院, 剖宫产6~7d伤口才能愈合。剖宫产易发抑郁症, 可能发生麻醉意外。子宫内膜异位症, 常在术后1~5年出现痛经症状。可能发生腹壁伤口感染, 导致长期不愈合。在术中可能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会增加子宫破裂的危险3~7倍, 第二次分娩极可能再要剖宫产。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如易出现颅内出血、骨折, 颜面部的切割伤。术后由于麻醉的原因而短时间不能进食, 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和哺乳的推迟。有研究表明, 经剖宫产的新生儿缺乏IgG, 机体抵抗能力必然下降, 这就增加了患病的概率。因为胎儿在母体中时, 肺中有一定的羊水存在。经阴道分娩, 由挤压作用被排出呼吸道, 而对于剖宫产, 胎儿在数秒之内即被取出, 胎体未被挤压, 所以羊水仍然滞留在肺和呼吸道中。此时易引发新生儿呼吸不畅, 及至更严重的后果。剖宫产儿湿肺的发生率为8%, 阴道分娩儿湿肺的发生率为1%。发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概率是阴道产儿的5倍。而阴道分娩时, 随着宫缩频率及强度的增加, 胎儿身体各部位受到挤压, 沿着特定曲线逐渐下降衔接而完成俯屈、仰伸、外旋转等动作。接借着产力和医师辅助, 使胎儿逐渐娩出。而剖宫产术, 胎儿没有主动参与, 也未曾受到必要的刺激考验, 而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娩出, 日后表现为本位感差, 易发感觉统合失调。更为严重的是, 这种分娩方式使孩子失去了第一次的心智锻炼机会。大量的临床资料也表明, 在剖宫产的孩子中, 问题孩子比较多, 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力差, 表现为脾气大, 胆子小, 不善与他人交流。
2 顺产的利弊
自然顺产也有其劣势。产程长, 阵痛时间长, 胎儿较大时易发生难产、产道损伤及新生儿骨折, 产后宫缩乏力、大出血等[3]。早破水时易发感染, 产后阴道松弛, 外阴水肿, 裂伤, 易发子宫脱垂。胎儿在子宫内发生意外, 如脐绕颈、打结或脱垂等现象。毫无预警地发生羊水栓塞。所以能否顺利地自然分娩得需看母体与胎儿两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母体产道是否正常, 产力是否良好, 有没有影响顺产的合并症、并发症, 骨盆是否够大, 子宫、阴道是否有肿瘤等。胎儿方面太尉是否正常, 胎盘是否有老化现象, 胎儿有没有受压窒息等。
更有科学实验表明, 新生儿自然分娩时, 新生儿的头部经过产道摩擦有利于新生儿情商的培育。规律的收缩能使胎儿肺脏得到锻炼, 肺泡扩张促进胎儿肺成熟, 小儿生后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经过产道时的挤压作用, 可将胎儿呼吸道内的羊水和黏液排挤出来。新生儿的并发症湿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可大大地减少。经阴道分娩时, 胎头因受子宫收缩和产道挤压, 头部充血可提高脑部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有利于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建立正常呼吸。胎儿在产道内受到触、味、痛觉及本位感的锻炼, 促进大脑及前庭功能发育, 对今后运动及性格均有好处。另外产妇的垂体还会分泌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 不但能促进产程的进展, 还能促进母亲产后乳汁的分泌, 甚至在促进母儿感情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3 讨论
综上所述, 对于剖宫产与自然顺产的各种利弊分析, 可知女人正常怀孕,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 也是女性的一种本能。身体健康, 年龄适宜, 正常足月妊娠的妇女, 其自然分娩是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的事, 产妇与胎儿都具有潜力能, 主动参与并完成自然的分娩过程, 准妈妈应该相信自然的力量和自己的潜力, 坚定自然分娩的信心。无论准妈妈是否适合自然分娩, 还是需要剖宫产, 都应在充分了解自己和胎儿状况的前提下与医师探讨, 如果仅仅是因为惧怕分娩的痛苦而选择剖宫产, 也应想到作为解决难产的手术方式的剖宫产对自己和孩子可能产生的不利之处。为了不受到意外痛苦, 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请准妈妈们尽量选者自然顺产。
参考文献
[1]小侯.分娩新时尚:自然顺产[J].婚育与健康, 2010 (36) :52-53.
[2]李颖.顺产对孕妇及胎儿更有利[N].科技日报, 2006.
分娩方式的理智选择 第2篇
[ 11-12-06 11:57:00 ] 作者:王润芝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 160例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试产62例,40例试产成功,再次剖宫产120例。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结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该给予试产的机会。【关键词】剖宫产;再次分娩;阴道分娩;新生儿结局
合理利用剖宫产解决在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衡量产科技术质量的标志之一[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证的放宽,产妇行剖宫产率也逐渐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是选择阴道分娩还是再次剖宫产已经成为产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由于过度强调子宫破裂问题,绝大部分孕妇直接选择了再次剖宫产。为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现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6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产妇16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均无传染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无精神病,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8岁。孕34~41周。文化层次:大学24例,初高中120例,小学16例。前次剖宫产术式:腹膜外剖宫产24例,子宫下段剖宫产115例,子宫体部剖宫产4例,术式不详17例。
1.2 分娩方式的选择:
经详细查阅病历及询问病史,了解切口无延长及异常裂伤,由医生及其家属共同商量决定产妇的分娩方式。阴道试产指征[2]:①孕妇愿意接受试产。②此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2年以上。③无相对头盆不称。④无再次子宫损伤史。⑤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复存在,又未发现新的剖宫产指征。⑥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⑦产前B超提示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5mm。试产要求:临产,临产后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必要时合理谨慎使用缩宫素,试产中医院需具备随时手术、输血和抢救的条件,密切观察产妇的宫缩强度、产程进展、胎心变化,一旦出现头盆不称、先兆子宫破裂或胎儿窘迫,则及时改行剖宫产,适当阴道助产缩短产程,第二产程禁止加腹压以防子宫破裂,产后注意探查宫腔,尤其是子宫下段疤痕处是否完整。不同意试产或无阴道试产指征者均择期再次剖宫产。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的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以及新生儿发生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记数资料采用结果以(X±s)表示,用SPSS13.0统计软件。t检验做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分析及产妇结局:
该组160例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试产62例,有22例出现头盆不称、先兆子宫破裂或胎儿窘迫及时改行剖宫产,40例试产成功,占25.0%,再次剖宫产120例,占75.0%。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分别为7.5%(3/40)、152.6±14.3ml、5.0%(2/40);对照组分别为20.0%(24/120)、396.1±25.3ml、15.8%(19/120);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新生儿结局分析:
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在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1。表2-1 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结局分析(例,%)3 讨论
产妇的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而剖宫产只是解决难产、妊娠合并症、胎儿窘迫等异常分娩的一个补救措施[1]。但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麻醉、手术技术的改进,剖宫产手术指证逐渐放宽,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因抗拒产时疼痛或是选择“良辰吉日”而倾向于剖宫产。还有部分孕妇担心阴道试产失败再行剖宫产增加痛苦,自然分娩会使阴道松弛不易恢复,影响膀胱的功能和夫妻性生活的和谐。而且部分孕妇及家属对剖宫产术认识存在误区,对剖宫产的并发症不甚了解。于是近10年来,世界各国剖宫产率普遍升高,有的医院甚至达到80%左右。剖宫产术后会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母婴健康。有的医院把前次剖宫产史几乎当成了绝对指征。业内人士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是选择剖宫产还是选择经阴道分娩,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本研究结果表明160例产妇中有40例试产成功,占25.0%,再次剖宫产120例,占75.0%。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结局显著性差异,P>0.05。这提示有选择性的阴道试产,是有剖宫产史者成功阴道分娩的先决条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阴道试产是一个可选择的分娩方式[3],但实际操作中应该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其禁忌症为⑴前次剖宫产为古典切口、子宫下纵短切口、“T”形切口或切口不详者。⑵前次剖宫产切口为子宫下段切口,但愈合不佳,出现感染。⑶有严重的妇科或内科合并症。⑷有子宫破裂史。⑸多胎妊娠。⑹此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年。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有利于减少产妇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减少新生儿在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该给予试产的机会。参考文献 [1]黄磊.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208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3):521-522.[2]邝凤田,陈雪雁.剖官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51-2052.
孕妇要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第3篇
我们一直鼓励胎位正常、胎儿大小合适、没有任何产科并发症的孕妇尽量做到自然分娩,因为在产房里待产和临产的前前后后,孕产妇一直可以自由活动肢体和进食、进水,一切都顺其自然。生完宝宝不久(大约两小时后),产妇即可下床排便、走动,七八个小时后身体已经恢复得很不错了。自然产的产后出血量比之剖宫产也大大减少,肌体损伤也小,身体恢复快,乳汁下得快,产妇可有更多的精力和体力来喂养宝宝。而且出院快,经济负担也轻,一般不会给产妇留下后遗症和并发症。产程中胎儿在母体内经过子宫的收缩、产道的挤压,肺泡得到了充分压迫,新生儿出生过程中气道里的羊水黏液也随之挤出排尽,大大减少了患新生儿湿肺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
因此,只要孕妇情况正常,胎儿大小与母亲骨盆又相称,孕妇本人对产程充满信心,经医生采用一些安全的分娩措施,都能顺利地生下可爱的宝宝。
分娩方式的理智选择 第4篇
[关键词] 高龄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合并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1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6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300例高龄孕妇和普通孕妇各1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35-42岁,孕周37-41周,对照组年龄21-34岁,孕周为37-39周。
1.2 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和围产儿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测,分组资料采用频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处理。根据资料性质分别选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2.1 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129例,剖宫产率对照组阴道分娩97例,剖宫产53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45例(妊娠高血压12例,妊娠糖尿病8例,前置胎盘4例,胎膜早破10例,胎盘早剥2例,其他9例),对照组14例(妊娠高血压4例,妊娠糖尿病2例,前置胎盘1例,胎膜早破3例,其他4例)(P<0.05)。
2.3 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012.05±0.46),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136.28±0.47)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0±0.3)分,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9.1±0.2)分(P﹥0.05)。
3 讨 论
3.1 本资料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率达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许多孕妇因为年龄偏大、珍贵儿高龄初产妇临产分娩时,肌肉力量差,易发生宫缩不好,宫颈的扩张力差,也容易发生宫颈水肿、宫口不易开大的所谓宫颈难产的情况,高龄产妇中剖宫产率显然高于年轻产妇,因此做好并发症的针对治疗非常重要,在此情况下,医生必须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若无明确剖宫产指征,应认真解释,消除孕妇顾虑,鼓励经阴道分娩。临产后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出现异常寻找原因,积极处理,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保证母婴安全。高龄初产妇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提高剖宫产率不一定能使围产儿死亡率降低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3.2 妊娠高血压疾病 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该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对于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是:①适当的锻炼;②合理饮食;③补钙;④阿司匹林抗凝治疗。
3.3 妊娠糖尿病 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大多数患者糖代谢常常在产后能够恢复正常,但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会大大增加,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具有餐后高血糖明顯、空腹血糖偏低、易出现肾性糖尿等特点,对孕妇危害极大,患者出现高血压、先兆子痫和剖宫产的概率大大增加,患者的新生儿巨大儿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故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极其重要。年龄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35岁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35岁以下的年龄组。
3.4 前置胎盘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经产妇多见。可能与子宫内膜的病变、胎盘面积过大、孕卵发育的迟缓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止血、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等措施,可采用期待疗法绝对卧床休息、抑制宫缩、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等方法。
参考文献
分娩方式的理智选择 第5篇
[关键词] 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1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32-01
脐带绕颈是脐带围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其中约89.7%为脐带缠绕胎儿颈部,即脐带绕颈[1]。脐带绕颈使脐带缩短,血循环受阻是临产后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新生儿窒息,并可影响产程进展,导致分娩异常。现将我院60例脐绕颈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2月——2012年2月共有头位妊娠分娩者1500例,其中剖宫产587人次,发现脐带绕颈者60例,将产前彩超诊断60例脐带绕颈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60例产前未发现脐带绕颈者为观察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均为初产妇,无引产史,无阴道分娩禁忌证。
1.2 病例选择 产时均证实有脐带绕颈,且具备以下条件:①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先兆临产或临产。②排除高危妊娠、子宫破裂及胎膜早破。
1.3 方法
1.3.1 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 ①羊水污染Ⅱ-Ⅲ度;②宫缩间歇期听诊2次以上,胎心率>160次/分,或<120次/分(重度胎心率异常为≤100次/分,或≥180次/分);③胎心电子监测出现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NST(无负荷试验)基线率异常、变异减少或消失,无反应型;④胎动每小时>3次,或较原来的胎动次数增加或减少1/2,经观察不能恢复者[2]。达到以上任意1项即可诊断为胎儿窘迫。
1.3.2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娩出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呼吸功能不全者称为新生儿窒息。国内外多采用Apgar评分法,出生1分钟时Apgar评分≤7分则诊断为新生儿窒息[3]。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脐带绕颈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脐带绕颈组中有28例出现胎儿窘迫,1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1例胎儿在入院时已死亡。无脐带绕颈组中5例出现胎儿窘迫,1例出现新生儿窒息,无死亡胎儿。前者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后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
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脐带绕颈组行剖宫产28例(13.75%),阴道助产(侧切、产钳助产等)19例(25.00%),顺产13例(61.25%)。无脐带绕颈组行剖宫产5例(11.25%),阴道助产8例(3.75%),顺产47例(85.00%)。两者剖宫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后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脐带绕颈是胎儿分娩时常见的情况,一般认为这与脐带过长和胎动过频有关。脐带血管长度较脐带长,平时血管卷曲呈螺旋状,而且脐带本身由胶质包绕,有一定的弹性,故绕颈周数与胎儿的存活程度大多无直接关系。只有在临产以后,随着宫缩加紧,下降的胎头将缠绕的脐带拉紧时,才会造成脐带过短的情况,脐带较短、绕颈过紧可使脐血管受压,容易造成宫内窘迫甚至死胎、死产或新生儿窒息[4]。通过B超检查可在产前看到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有时腹部还可听到较明显的脐带杂音。因此,这时更需要勤听胎心,注意胎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凡B超诊断脐带绕颈者均应密切注意胎儿宫内情况,应嘱孕妇做好胎动计数,每周1次NST或生物物理评分。由于脐带绕颈的胎儿在妊娠期极少发生危险,故诊断虽已确定,亦不必急于结束分娩,临产后密切观察产程及先露下降情况,有条件者以胎儿监护仪动态观察胎心率变化,一旦出现中、重度可变减速或可变减速混有晚期减速(LD),经改变体位及吸氧等措施不见好转者,提示胎儿缺氧与脐带受压有关,胎先露迟迟不下降则应尽快结束分娩。分娩方式應根据宫颈扩张程度以及先露的高低来决定,若短期内不能从阴道分娩,宜采用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当胎头娩出后,如绕颈的脐带过紧应用2把止血钳钳夹脐带、剪断,迅速娩出胎儿,纠正缺氧。对臀位合并脐带绕颈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危害单就脐带绕颈而言,不应是剖宫产的指征。无论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术,均应以提高围生期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为主要目的。
综上所述脐带绕颈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加强产前诊断和产时监护,选择最佳方式及分娩时机是降低脐带绕颈围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
[2] 余志英,李丽文,柯伟玲,等.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的研究[J].河北医药,2005,27(7):508-509.
[3] 蔡兰娣.1016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10):74-75.
分娩方式的理智选择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