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划分范文
范围划分范文(精选5篇)
范围划分 第1篇
(1) 并入电力系统运行的发电、输电、变电等相关设备, 不论其产权归属或管理方式, 均应纳入相应电力调度机构的调度管辖范围。
(2) 省调调度管辖范围为电力系统内除网调调度管辖以外的下列设备:省调直接调度的发电厂, 包括直接并入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的发电厂和其他应由省调直接调度的发电厂;省调委托地调调度的发电厂, 包括经110千伏电压并入电网且总装机容量3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厂和经110千伏电压并入电网且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其它类型的发电厂;220千伏及以上联络变电站;220千伏及以上主干联络线。
(3) 地调调度管辖范围一般为:装机容量0.5万千瓦及以上并入本地区电网内上级调度管辖以外的发电厂;地调所在城市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和线路、县间联络线;上级调度管辖范围外的220千伏线路和变电站。
瓷砖的分类按使用范围划分 第2篇
瓷砖按工艺不同通常分为釉面砖和通体砖等。
①釉面砖是由瓷土地经高温烧制成坏,并施釉二次烧制而成,产品表面色彩丰富、光亮晶莹。
②通体砖(市场里又叫玻化砖、抛光砖等)是将岩石碎屑经过高压压制而成,表面抛光后坚硬度可与石材相比,吸水率更低。
常用瓷砖的种类
一、釉面砖
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它基于原材料的分别,可分为两种:陶制釉面砖,即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按当地土质区分,有红土也有白(黄)土。瓷制釉面砖,即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是灰白色。根据光泽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下面两种:亮光釉面砖和哑光釉面砖。
二、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现在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多数防滑砖都属于通体砖。
三、抛光砖
就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种。抛光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衍生产品。相对于通体砖平面粗糙,抛光砖表面光洁。性质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和室内环境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四、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除瓷土外,又含有较高比例的石英砂成份(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用高温烧制而成。质地比抛光砖更硬更耐磨。光洁度更好。
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兰州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28-05
1.引言
城市经济区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关的广大地区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共同形成的经济上紧密相连、生产上相协作的城市经济综合体。在空间经济的组织形式中,城市经济区不仅能够协调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而且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1]。目前,学术界关于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的研究较少,划分的主要方法有Rdl链方法、断裂点方法、场强分析法等[2]。这些划分方法为确定不同等级城市经济区范围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在实证研究方面,涉及欠发达地区和单个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省内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3-6],其中大多数研究都是通过计算省内不同城市中心性,采用城市断裂点法确定相邻城市经济区的界线,进而划分省内城市经济区范围,并不注重考虑省外大中城市对省内相邻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影响,同时采用的划分方法单一、考虑的其他因素较少。
兰州经济区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交汇区域,在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又是黄河上游经济区的核心。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甘肃省将兰州经济区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并作为发展重点[7],为兰州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更为直接和现实的机遇。但是,学术界关于兰州经济区的研究较少[8-12],且均未涉及与兰州经济区范围划分相关的研究。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兼顾省内外大中城市对城市经济区范围划分的影响,结合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实际情况,确定兰州经济区范围。
2.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特性分析及组织原则
2.1 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特性分析
基于我国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事实,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城市经济区的基本理论,在极化机制和扩散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区域的发展表现出单个城市发展由小到大,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特点,学者们称之为单中心城市经济区。单中心城市经济区是城市经济区域形成的初级阶段,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的低级形态[13]。这种形态的基本特征是:①经济布局受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严重,城市分布具有明显的资源和交通指向性,中心城市在空间上的扩散具有跨越式的特点;②整个区域内虽然包括多个大中城市、县城和建制镇,但中心城市只有一个,且在经济总量、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人均收入等方面优势明显,在整个区域中处于核心地位;③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组织功能进一步强化,通过极化扩散效应,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④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超出了行政管辖区域,逐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
2.2 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组织原则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城市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或城市密集区为依托,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具有对内、对外经济联系同向性特征的枢纽区,核心、腹地、经济联系、联系通道是城市经济区构成的四大要素[14]。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的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按以下原则进行组织[1]:
(1)中心城市吸引辐射原则。城市经济区是由诸多大、中、小城市及其腹地所构成,城市是城市经济区内主要的物质要素。每个城市经济区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按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可分为区域性和地方性两类。地方性中心城市通常为市域或县域的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才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经济区的核心,因为它对整个城市经济区都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此,一定范围内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数量决定了城市经济区的数量。与此同时,划分城市经济区的范围、规模也以所依托的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为依据。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越强,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越大,辐射范围越广,城市经济区范围就相对大。
(2)区内紧密分工协作原则。城市经济区不是现状的客观描述,而是对区域和城市发展、预测的地域经济系统综合。既然城市经济区是地域分工的产物,那么,区域专业化生产程度和方向也必然是城市经济区组建的基础和目标。基于此,城市经济区的组建在考虑中心城市吸引辐射范围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城市经济区主体,产业部门在生产工艺、技术和经济上的专业化生产指向,选择最优区位,确定城市经济区组建的范围。更具体地说,城市经济区组建应从有利于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和城市经济优势出发,将区域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着重发展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部门,组织城镇群体的专业化生产,建立各具特色、发挥优势的区域综合经济结构。
(3)兼顾行政区界完整原则。城市经济区与行政区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二者的界线并不完全一致。城市经济区的边界随着区内经济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基层行政区界则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在城市经济区组建时,为了有利于发挥行政手段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指挥、协调、监督作用,也便于规划管理和利用必要的统计资料,根据我国县级行政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和区域经济整体性特征,应尽可能保持县级行政区界的完整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基层城市经济区的组建、内部协调和规划实施。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城市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自觉的经济过程,以行政手段强行组建的办法往往事倍功半,欲建而不达。只有根据各地区内在的经济社会联系和现实及长远的需要,因势利导,方能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功效。
3.划分方法
目前划分城市经济区的方法有Rdl链方法、断裂点方法、场强分析法等。其中P.D.Converse提出的城市断裂点理论被广泛用来确定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和城市经济区的划分[2]。由于该理论仅给出了每两个城市间一个断裂点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就出现了多种空间分割方法。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将Voronoi图用于城市影响范围划分。王新生等提出以中心强度为权重构建加权Voronoi图界定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的方法[15-17],学者李圣权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做出了改进,提出了城市断裂点理论与加权Voronoi图相结合的方法[18],闫卫阳对城市断裂点理论进行论证,将加权Voronoi图应用于城市经济区划分[5]。由此可见,加权Voronoi图在城市经济区划分中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科学合理性。
本文在方法上采用闫卫阳、秦耀辰等界定河南省中心城市吸引范围时所采用的方法,将扩展后的城市断裂点理论和加权Voronoi图相结合划分城市经济区范围[5]。在确定过程中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兰州及周边城市的综合实力,然后采用城市断裂点方法计算出中心城市兰州市的影响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区所处阶段的特点,综合考虑兰州市区与周边县区的经济联系强度、通勤率后,确定兰州经济区范围。
4.兰州经济区范围划分
4.1 采用指标的说明
在评价城市综合实力(中心性)时采用如下指标体系[2]: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包括市区非农业人口、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增加值、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②城市流量指标,包括城市客运量、货运量和邮电业务量。③区域发展水平指标,包括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城市化水平、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④通勤率以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长途汽车发车频率(发出汽车班次的时间间隔)作为替代指标。
4.2 方法的具体应用
4.2.1 城市断裂点法。首先,采用城市断裂点法界定兰州市与周边其他城市的影响范围分界线。P.D.Converse 1949年提出了断裂点理论,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该理论将相邻两个城中间的吸引力达到平衡的点定义为断裂点( BreakingPoint)并给出计算公式[19]:
dA=DAB/(1+PB/PA)或dB=DAB/(1+PA/PB )(1)
其中dA和dB分别表示断裂点到两城市的距离,DAB为两城市的直线距离,PA、PB分别为两城市的人口。在实际应用中断裂点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城市人口无法代表城市的规模和吸引力,应用选取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公式仅计算出相邻城市的一个断裂点,而两城市间的吸引范围的界限是一条线,在具体界定时就出现了多种方法,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为此,本文采用城市中心性反映城市综合实力,在城市吸引范围划分时应用加权的Voronoi图,克服了影响界限划分的任意性。
表1 兰州及周边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表
指标城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城市流量指标区域发展水平指标非农业人口数(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客运量(万人)货运量(万吨)邮电量(亿元)人均GDP(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市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兰州市170.82503.04676.93294738529254659722.17182962898.0059.00259.59
西安市309.431146.89920.3921509962811323157525.90173193808.0044.91835.10
西宁市91.86164.60106.70161168397334924940.99129092951.0061.64115.63
银川市66.37213.46226.36270108852267937341.26207263800.0023.84201.65
白银市29.9494.51162.32198847928143530422.54198842023.0023.6638.01
天水市57.2486.3263.4670506957154414882.2770311550.0016.1433.64
武威市20.7495.2046.4494156606132328742.5996592802.0021.0416.99
定西市8.1016.366.6335606510153616211.2323941670.009.517.31
陇南市10.4614.221.17264856308129040.9727291353.0014.012.66
临夏市11.189.562.03683545131251250.0328931308.0011.794.80
合作市4.593.881.117618465238290.0538681514.0019.024.4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甘肃统计年鉴2007》、《甘肃城市统计年鉴2007》。
目前评价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较多,但主体部分大致相同,本文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选取了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3类12个指标(指标及原始数据见表1),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5个),城市流量指标(3个),区域发展水平指标(4个)。其中指标分别采用2007年中国城市年鉴、甘肃统计年鉴和甘肃城市年鉴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兰州及其周边的西安、银川、西宁、天水、白银、武威等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中主成分按特征值大于1(一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作为主成分),贡献率大于89%进行选取。选取的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为:76.69%,89.49%,足够描述城市综合实力。计算所得的城市综合得分和排名为见表2:西安(1.78)、兰州(0.99)、银川(0.61)、西宁(0.36)、白银(0.14)、武威(-0.22)、天水(-0.44)、定西(-0.71)、陇南(-0.82)、临夏(-0.89)、合作(-0.93)。可以看出有些城市的综合得分为负值,如果直接代入公式(1)计算断裂点位置,必然存在负值开方的运算,显然是不可行的。为此,必须对各中心城市的综合得分进行数据变换。变换时我们采用常用的最小——最大规范化方法。为了便于计算和对比,并保证变换后的数据全部为正值,保证原数据列数值大小次序特征不变,我们运用公式(2)选取在[1,10]闭区间上对各城市的综合得分进行数据变换。计算所得的城市排序结果和相应的中心性强度值是:西安(10)、兰州(7.38)、银川(6.11)、西宁(5.28)、白银(4.55)、武威(3.36)、天水(2.63)、定西(1.73)、陇南(1.37)、临夏(1.13)、合作(1.00)。
j=v-minAmaxA-minA(new_maxA-new_minA)+new_minA(2)
(2)式中minA和maxA分别为属性A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将A的值V映射到区间[new_minA,new_maxA]中的j
(x-PBx1-PAx2PB -PA)2 +(y-PBy1-PAy2PB-PA) 2=(PAPB PB-PADAB)2 (3)
(3)式为一个圆的方程,x、y表示城市在地图上的坐标值;PA、PB分别为两城市的综合实力。当两个城市A和B的心性强度值不同时,其吸引范围的分界线是一个圆(或弧),圆心为C(PBx1-PAx2PB-PA,PBy1-PAy2PB-PA),并且在B或其延长线上,半径PAPBPB-PADAB可以验证,经典裂点理论计算的断裂点P0也在这个圆弧上,是这个圆与AB的交点[5]。
表2 兰州市及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指数
城市P1P2W1W2综合得分
兰州市0.975621.066676.6912.8060.988638
西安市2.36959-1.734471.782339
西宁市0.244711.064930.362075
银川市0.465061.50660.614094
白银市0.019030.879930.142216
天水市-0.42358-0.50746-0.43558
武威市-0.25885-0.01679-0.22421
定西市-0.70761-0.72196-0.70966
陇南市-0.82928-0.73797-0.81621
临夏市-0.95832-0.52744-0.89667
合作市-0.98636-0.57197-0.92706
然后,按照公式(3),将每个城市的中心性强度值作为每个城市点的权重,进而构建兰州与周边城市点集的加权Voronoi图。这里用地图代数方法生成。这个加权Voronoi图实际上就是每个城市在理论上的吸引范围。每个城市的吸引范围不仅包含了经典断裂点理论所计算的断裂点,而且也准确地刻画了每条分界线的轨迹。根据分析结果,兰州市与周边城市生成的加权Voronoi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加权voronoi的兰州经济划分示意图
4.2.2 中心城市兰州与周边县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是表征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的指标,学者们通常采用的计算公式为[20]:
E=PiVit×P/Rij2 (4)
式中:E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Pi,Pj分别为某年i和j市的非农业人口;Vi,Vj分别为某年i和j市的国内生产总值;Rij为两城市直线距离。
为了定量阐释兰州市与周边地区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本文采用2004—2008年《甘肃年鉴》的数据,中心城市以兰州市区数据,周边县区以县域数据为准,运用公式(4)计算了兰州市和周边县区经济联系强度,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兰州市区与周边县区的经济联系强度逐年加强,与白银区、榆中县、皋兰县、永靖县的经济联系最强,与永登县、红古区、临夏市的经济联系较强,与安定区、临洮县、平川区、东乡县、靖远县、景泰县、广河县、会宁县、陇西县、天祝县、康乐县、临夏县、和政县、渭源县的经济联系紧密,与积石山县、通渭县、岷县和漳县的经济联系较弱。
4.2.3 通勤率。关于通勤率指标的说明,本文参照南京都市圈规划的方法[21],以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长途汽车的发车频率(发出汽车班次的时间间隔)作为替代指标,效果非常接近国外的通勤率指标。本文通过分析2007年兰州市区各车站客运调度站统计的发车数据,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大致分为三个层次:①发车频率在10min左右,是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与国外日常都市圈覆盖范围基本一致。②发车频率在20min左右,是经济区的紧密联系区域,该区域是经济区规划的重要选择性区域,将视区域交通规划布局、城市主要联系方向分析确定相关城市在何种程度上参与经济区的功能地域组织。③发车频率在30min以上,基本是中心城市的泛影响区域,不纳入到经济区空间范畴。按照这一标准,结合兰州各车站发往周边各地的发车频率统计,得到兰州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图(见图2)。
图2 兰州市与周边县区发车频率示意图
依据图2,①兰州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即发车频率在10min左右的地区,主要包括:红古区、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临洮县、临夏市;②经济区的紧密联系区域,即发车频率在20min左右的地区,主要包括白银区、平川区、安定区、永靖县;③中心城市的直接影响区域,即发车频率在30min左右的地区,除上述地区外,主要包括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通渭县、渭源县、陇西县、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县、天祝县与民和县。
4.3 划分结果
综合上述三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考虑到兰州与白银、临夏和定西市在空间上邻近,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将它们各自单独的影响范围也纳入兰州城市经济区范围,为此,本文确定的兰州经济区范围如下: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和临夏市的城市影响范围;与兰州市区经济联系紧密;中心城市兰州到该区中心的发车频率在30min以内,主要包括:兰州城区四区、红古区、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临洮县、临夏市、白银区、平川区、安定区、永靖县、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渭源县、陇西县、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县、天祝县。兼顾行政区界完整原则,以及研究成果的现实操作性,在范围界定时暂不跨省界和保持县界的完整性。为此,本文最终确定的兰州经济区范围如图3中阴影部分所示。
图3 兰州经济区范围界定示意图
5.讨论
本文采用城市断裂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兰州市区与周边县区的经济联系强度、通勤率确定了兰州经济区范围,最终确定的兰州经济区范围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的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与渭源县,临夏州的临夏市、永靖县、靖远县、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和政县和东乡县,武威市的天祝县。但是,在兰州经济区范围划分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中心城市兰州与周边地区货物流、信息流等流量指标。基于此,本文所涉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10.
[2] 闫卫阳,郭庆胜.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经济区划分方法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37(4):567~568.
[3] 刘科伟.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划分与城市经济区问题探讨——以陕西省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5(2).
[4] 闫二旺.省内城市经济区划分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2,(1).
[5] 闫卫阳,秦耀辰,郭庆胜.城市断裂点理论的验证、扩展及应用[J].人文地理,2004, 19(2):12~16.
[6] 庞宇,吕曹芳,罗永龙.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安徽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经济区域划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5).
[7]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http://www.gspc.gov.cn/shiyiwu.
[8] 李文旗.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
[9] 李快满.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J].开发研究,2007,(5):132~134.
[10] 胡苗,石培基等.兰州经济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8)
[11] 李快满,石培基.兰州经济区城镇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城市,2008,(1):42~45.
[12] 刘晓荣.关于兰州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8,24(2).
[13] 申雄伟.城市经济区域理论及其发展研究[R].湖南师范大学,2005(4):12~15.
[14] 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58(2):272.
[15] 王新生,郭庆胜等.一种用于界定经济客体空间影响范围的方法Voronoi图[J].地理研究,2000,19(3):311~ 315.
[16] 王新生,郭庆胜等.Voronoi图的扩展、生成及其应用于界定城市空间影响范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6(1):107~111.
[17] 王新生,刘纪远.Voronoi图用于确定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组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2):256~260
[18] 李圣权,闫卫阳.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影响范围划分[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7(1):94~97.
[19] 许学强,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8~129.
[20] 张志斌,张新红.兰州—西宁城市整合与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06,26(1):96~97.
[21] 南京都市圈规划,http://www.nanjing.gov.cn/cps/site/nanjing/index2.htm.
[作者简介]李快满(1982—),男,甘肃政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管理。
石培基(1961—)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研究工作。
范围划分 第4篇
一、 Web 2.0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旅游2.0 (Travel 2.0) 就是将Web 2.0的思想运用到与旅游相关的电子商务及网站上, 将来源分散的信息聚合以实现与游客更好的交互体验, 是一种对以往旅游信息化过程的再思考和改进[5] 。Travel 2.0是旅游服务市场的发展方向。Web 2.0的基础“长尾理论”认为, 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 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这一理论有效的前提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渠道成本降为零或者趋于零[6] 。旅游行业自身的特点正好满足这个前提, 天然具有发挥互联网营销能力的优势。同时, 旅游业对于信息的依赖性又不同于其它行业, Web 1.0时代集中式的信息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要求。伴随Web2.0诞生的大量新兴网络商业模式给传统旅游业带来了冲击, 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 旅游业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重新划分
Web 2.0时代则关注用户体验, 关注服务质量, 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旅游业各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变化。
1.游客。
旅游产业必须占有和依托大量的信息, 属于信息密集型产业, 对信息的支持和更新要求很高。Web 2.0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角色功能。
首先, 从“读者”到“编辑”的转换。Web2.0服务强调协作, 网络信息的生成不再完全由专业编辑控制, 而是向所有用户开放。大量游客的直接参与不仅改变了以往信息的单方向流动, 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以往无法及时采集或者更新的旅游信息。比如国外著名的TripAdvisor网站可供游客对酒店、景点等任何旅游相关的服务进行评价, 这些信息可以防止服务商发布虚假信息, 也可以提供服务商没有公布的信息, 是潜在游客重要的参考资料。其次, 从“遍地撒网”到“集中攻克”。Web 2.0服务注重个人体验, 强调信息的个性化。游客可以通过书签订阅感兴趣的资料或者加入合适的兴趣小组就可以直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服务提供商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推送”相关资料。“信息的消费者和创造者”合二为一的游客新角色是应用的需要, 也是用户意志的体现。这种主体意识必将在全新网络文化的滋养下愈发强劲。
2.政府。
政府在旅游行业的组织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外, 还负责一些公益性的、需要巨大投入的项目建设。Web 2.0时代实现了“网聚人的力量”, 任何组织和个人以往无法完成或者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可能完成的工程, 现在只需要很小的投入便能成功。维基旅游 (WikiTravel) 的成功正是源自于无数网络用户一点一滴的贡献。单就个人来说, 这种贡献压力小, 可以做到精准。而对于网站来说, 积沙成堆的效果就很明显。这种个人力量的汇集最终又将惠及所有人, 是知识和经验传播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该变换思路, 放弃传统旅游信息组织的方式, 主动利用Web 2.0的特性来组织构建新一代旅游信息平台。采用类似维基旅游的方法, 这样政府就可以从大量繁重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而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来审核信息。
3.景区。
景区作为旅游信息化最终的落实对象, 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提升自我服务质量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使得行业分工越来越细, 景区是旅游活动最重要的参与对象, 但不是唯一的。良好的旅游服务应该使游客对六要素 (吃、住、行、游、购、娱) 都满意。景区开发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要素, 即使勉强提供了所有业务, 那么与这些要素配套的服务会成为景区不可避免的负担和累赘。例如仅是酒店预订、机票车票预订就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行业 (国内多数旅游网站都依此为主要经济来源, 如携程, e龙等) , 景区如果不做到专业化如何能与独立旅游网站竞争?所以, 景区的发展之路就是专注与景区的管理和开发, 而相关的服务通过与第三方旅游网站的联合而实现双赢。
Web 2.0还为景区的开发管理以及信息化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 例如景区地图。以往的景区地图需要请专业机构制作, 更新频率低, 而且地图与相关介绍分离。Web 2.0提供的免费电子地图 (如Google Maps, Baidu Ditu, Go2map等) 不仅更新快, 分辨率高, 而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便于二次开发。景区可以方便的将景点信息 (图片, 文字等) 潜入电子地图, 给用户更真实的体验。
4.专业旅游网站。
在Web 2.0时代, 旅游网站的功能和职责没有明显变化, 但其经营方式却需要转变思路。
首先, 最重要的就是要驾驭“长尾”的力量。旅游网站一直以来作为个性化散客的信息平台, 却未能从这些“服务对象”身上直接谋取丰厚回报。“长尾”经济现象启示人们, 个性化旅游市场目前虽然松散但总量可观。在旅游Web 2.0网站, 基于以上两种力量, 相似偏好的用户将形成虚拟社区, 并引发新的出游模式, 实现出游的“化零为整”。这就要求网站突出Web 2.0的特点, 以用户为中心, 跟踪用户的需求和习惯, 加强互动性。
其次, 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性, 产业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 产业依托性较强, 产业链涉及部门广泛, 单纯依靠传统交易模式来提供服务产品效率低下, 准确性欠佳。旅游产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服务于旅游信息沟通和交易的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多元复杂性, 游客对于一站式旅游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景区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服务, 旅行社在个性化旅游时代的作用会被削减。因此, 旅游网站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衔接六要素相关行业的中枢, 实现各类服务的无缝集成, 给用户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这种模式在Web 2.0时代必将大行其道, 其原因就是行业分工更明确, 行业协作更自由。Web 2.0初期旅游网站之间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收购合并事件, 直至市场分配相对平衡。
5.旅行社。
Web 1.0时代追求一切业务都上网, 旅行社也不例外。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个大型旅行社依据雄厚的实力通过网络获益外 (如中青旅遨游网、春秋旅游网) , 很多中小型旅行社的网站只是一个摆设。Web 2.0时代旅游行业的专业分工将更加细致, 同时经济收入的提高促进了个性化旅游的发展, 中小型旅行社单薄的网络营销依然难与大型旅行社竞争。其出路在于与独立旅游网站合作, 借助专业网站平台的用户群和营销模式来争取客户。可以预见Web 2.0时代, 旅行社独立建设的网站数量将大大减少, 多数旅行社的业务将寄托在专业旅游网站上。由此可见, 旅游网站将成为旅游2.0的核心, 其商业价值巨大。
三、结论
在Web 2.0时代, 游客、政府, 景区, 专业旅游网站和旅行社的角色功能都要重新定位, 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促使旅游行业分工更加细致, 行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这种洗牌过程有利于提高部门效率, 提高部门专业化程度, 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参考文献
[1]Tim O′Reilly.What’s Web 2.0?Design Patterns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Software[EB/OL].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2005.
[2]周敏, 周仁军.Web 2.0:企业信息化新趋势[J].上海信息化, 2006 (10) :76-78.
[3]莫凡.Web 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J].开封大学学报, 2006, 20 (2) :77-78.
[4]郭莎莎, 韦铭, 肖江南.Web 2.0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对旅游业的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 , 2008 (1) :37-41.
[5]Jennifer Merritt.Web 2.0 Becomes Travel Stand-ard[EB/OL].[2006-10].http://www.btnmag.com/businesstravelnews/headlines/frontpag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003286098.
范围划分 第5篇
会 议 纪 要
【会议时间】 二○○七年六月六日星期三下午14:00
【会议地点】 花港项目总包办公室
【会议议题】 总包与人防单位工作范围划分
【主 持 人】李翱翔
【参加单位及人员】
中侨监理: 李翱翔
华建七处: 王晓林
岭南人防: 潘乐安
【记录整理】 李翱翔
【会议议程】
本次会议主要议题:为确保总包与人防分包之间工作无缝衔接,根据人防合同的要求对总包与人防分包之间的工作界限进行明确。主要内容如下:
一、通风部分
1、人防区内大于100管径的预埋套管均由人防分包进行预留、预埋;对于战时使用的设备(包括与人防战时通风有关的)预留、预埋的封堵及防爆阀的安装均由人防分包进行施工;
2、与战时通风设备有关的电气预留、预埋管(管径小于80mm)均由总包完成。
二、给排水部分
1、穿过人防区(包括安装在人防区)的喷林及消防栓系统的预留、预埋及系统的安装均由总包完成;
2、人防地区大于80mm的地下排水管道由总包进行施工,防爆地漏由人防分包完成;
3、人防地区小于80mm的地下排水管道及地漏均由总包进行施工。
三、电气部分
1、与人防电气部分(不管是战时、平时还是平战结合)均由总包进行预留、预埋。人防部分设备的接地焊接均由总包负责施工;
2、穿过人防部分(包括安装在人防区)的预留洞、预埋管线及平战结合的设备安装均由总包施工,人防分包负责检查是否符合人防验收的要求;
3、门铃按钮及防爆按钮均由人防分包进行安装及穿线,总包负责管线的预埋。
(以下无正文)
对以上会议内容与决定有不同意见,请于二日内书面通知本监理处
深圳置富担保有限公司
花港项目部
签发:记录整理:李翱翔
范围划分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