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ET技术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ET技术范文(精选10篇)

ET技术 第1篇

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 产生了带有动力的机器, 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近250年间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核心是带有动力的机器, 或者说工业文明的细胞是带动力的机器。它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构成带动力的机器主要有三个要素:构成机器的材料, 带动机器的动力, 以及机器运作的控制。简单地说, 三要素是材料、动力和控制。

观察近250年来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归纳起来有三条:一是在某一期间内会有一个要素十分活跃, 而其它两个要素相对稳定;二是这个活跃的要素就是当时技术上发展最快、产业迅速发展的领头产业;三是这个活跃要素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机器的发展, 带动了其它产业和社会进步。

机器出现后早期活跃的要素是材料, 钢铁业获得迅速发展;随后活跃的要素是动力, 使电力、石油化工业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后半叶是控制, 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人们称之为IT, 活跃至今。某一要素活跃期从兴起、成长、发展, 上升至高点并趋于稳定往往会有几十年的时间。那么下一轮会是哪个要素处于活跃期, 成为21世纪上半叶的领头产业呢?

一、21世纪上半叶是能源和环境技术活跃期

蒸汽机发明之后, 人们遇到的第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用什么材料来制造机器, 最活跃的要素是材料, 催生了钢铁业迅速发展。人们选用铁作为机器的主要材料, 是因为在地球上铁矿石丰富, 铁的性能适合机器的需要。1735年焦炭炼铁出现, 1784年发明了搅拌法, 铁水搅拌成团, 冷却后锻压成熟铁, 19世纪中期, 转炉炼钢、平炉炼钢相继出现, 以后又开始生产合金钢。钢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机器的进步。在材料问题基本解决的情况下, 人们关心带动机器的动力, 动力要素开始活跃, 最广泛使用的是电力和石油的提炼物。1832年制成了发电机, 1835年出现了电动机, 1879年实验电厂发电并出售电力, 从此电力进入快速发展, 相应的输配电网络兴建, 将电力送到千家万户, 为工厂和矿山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也为居民提供了照明和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回想起来, 输配电网络是工业文明中第一条高速公路电流高速公路, 而汽车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还在其后。

同时, 人们开始使用石油的提炼物汽油。汽油是可携带的含能体, 方便人类的使用, 石油化工产业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期迅速发展。钢铁和石油的结合就产生了汽车。1885年第一辆以汽油机为动力的汽车出现, 1908年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汽车成为了可供使用的大众交通工具。汽车, 包括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人类活动有了更大的空间, 卫星城镇、高速公路、超市等相继出现。很显然, 动力要素的活跃期极大地带动社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 在动力要素活跃期, 人们选择的适合当时条件的能源是化石能源, 这就为近代环境留下了隐患。

在钢铁、动力都发展到一定成熟度时, 机器日趋复杂, 机器运行需要控制;当人们活动空间增大时, 需要通讯和信息, 控制要素开始活跃。1948年发明了晶体管, 1959年制成了第一块集成电路, 1971年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处理机诞生, 1983年TCP/IP协议在阿帕网全面实施, 以阿帕网为脊梁的因特网发展, 人们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控制要素活跃期, 推动了机电一体化进程, 机器的智能化、网络化日益广泛, 人们的信息交换变得十分方便, 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但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时代让社会十分灿烂, 但信息化不是和工业化相提并论的, 而是工业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领头产业生产和发展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不是一种偶然现象。20世纪后半叶, IT产业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并且IT产业给机器带来了智能, 使工业文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正在不断深化, 世界经济总量不断增大, 但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 人类面临的社会矛盾也与日俱增, 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究其原因, 机器的主要动力能源是化石能源正在出现“一多一少”的问题。“一多”指的是温室气体随着人们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而与日骤增, 地球日趋变暖,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一少”指的是化石能源的储藏量日益减少, 价格剧烈动荡, 能源危机明显, 严重影响世界经济。这“一多一少”已使人类无法按现有模式发展下去, 可以说以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新的能源, 这个新能源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能够持续地供给;二是清洁的, 应该是低碳或者无碳。

人类社会的发展再次面临巨大的要求, 能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制约因素, 以能源和环境技术为特征的清洁能源呼之欲出, ET将成为当代活跃的要素, 形成领头产业。

从IT到ET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能源和环境技术

在新阶段, 解决动力要素瓶颈的技术是能源和环境技术。能源和环境技术的核心是寻找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和替代化石能源的途径和方法。能源和环境技术的概念很广, 本文只探讨其中在能源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电力。目前, 人们可以把化石能源、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一次能源转换为电力, 提供给终端用户使用。至今转换成电力的能源仍以化石能源为主。

解决的着眼点是节约高效、清洁环保、多元发展, 逐步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在操作上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节能减排是当今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基本前提, 将有效缓解能源环境压力。要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的终端设备, 其内涵丰富, 也是ET的魅力所在。

2. 煤电机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占据发电机组中主要份额, 发展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采用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采用脱硫脱硝装置、研究碳捕捉技术, 不断提升煤电机组高效清洁水平。

3. 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 提高水电和核电在总装机容量中所占比重, 特别是核电会有一个迅速发展期, 有望在我国装机容量达上亿千瓦。

4. 发展环保型机组, 例如煤层气发电、垃圾发电、沼气发电、各种余热发电和分布型电站。

5. 新能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将是优化能源结构,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展会最快, 风能是目前规模最大, 最现实的新能源。预计到2020年, 我国风机装机容量可达上亿千瓦。太阳能是潜力很大的新能源, 预计在技术上将会不断有新的发展。

6. 期望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新能源包括热核聚变发电、洋流发电和氢的大规模应用等。

在强调清洁发电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清洁驱动, 特别是交通运输工具, 例如汽车、轮船、机车等的清洁能源使用。

三、ET发展条件已经具备成为某一时期最活跃的要素

成为领头产业从宏观和微观上要具备以下特征:

宏观特征:是当时工业文明继续发展的瓶颈口, 有巨大的社会需求, 同时它的发展和突破将有力地推动工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微观特征:

投资密集许多人愿意投资。汇集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等投资。

人才集中许多人愿意投身该领域工作。

技术密集技术进步快和发展迅速。

市场广阔当前和潜在市场大, 增长速度快, 效益丰厚, 可持续发展。

IT在20世纪中后期十分活跃, 发展极其迅速, 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正步入稳定状态, 进入价格竞争阶段。人们已开始关心下一轮活跃的要素是什么?领头产业是什么?有不少人曾经认为下一轮领头产业可能是生物医药, 于是基因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有不少国家大量投资, 有不少人才投身于生物技术, 确实生物医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当化石燃料所引起的“一多一少”已积累到引起地球变暖, 涉及到人类生存, 化石燃料储备量相对下降, 价格剧烈波动等影响到世界经济时, 很明显生物医药难以成为领头产业, 而需要能源和环境技术及其产业成为领头羊。显然只有解决这个问题, 将机器的动力要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人类社会才可能持续发展。可以说ET发展的宏观特征已经具备。在国内外, 已有大量资金、人才开始向ET产业会聚, 在技术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并且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的高度重视, 其微观特征也已显现。特别可喜的ET的发展将会得到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的支撑, 可以说比特、基因、纳米都会助它一臂之力。

能源和环境技术已经具备了21世纪上半叶最活跃要素的条件, 能源和环境产业将会成为领头产业。

四、分析IT到ET的价值

理解规律, 就能抓住机遇。纵观工业发展历史, 可以知道, 谁掌握了领头产业先进的技术, 谁就获得了发展, 掌握了主动。蒸汽机出现在英国, 造就了“不落的不列颠”;钢铁业的发展使德国曾经辉煌一时;汽车业和IT产业在美国, 美国有了一个很长的繁荣时期。

很明显作为一个国家在掌握了客观发展规律后, 可提前布局, 早作运筹, 作为一个地区可准确地确定重点;作为一个企业可认准市场, 制定战略规划, 着手行动;作为一个学校可提前培养人才, 适应发展的需要。ET的发展将会需要一大批具有信息技术基础的机械和电气工程师。

在工业文明中, 我国从未在领头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我国的能源和环境技术产业是有一些基础的, 也有迫切的需求, 愿我们在认识这一规律的基础上, 能在领头产业发展过程中显露身影。同时要强调的是我们要重视产业兴起、成长、发展、上升至高点并趋于稳定的过程, 以便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切入内容、切入方式以取得最佳效果。

五、未来

工业文明已经经历了从材料要素到动力要素, 再到控制要素的一次轮转, 花了近250年的时间。机器的水平已经上升到相当先进的程度, 也造就了人类社会空前繁荣。但由于动力要素先前的缺陷, 使得发展不可持续, 因此又从控制要素回到动力要素, 在图1中以实线1.2.3表示。

待动力要素再度活跃后又将回到哪一个要素?分析这点好象无现实意义, 也无法论证, 但会加深IT到ET内在逻辑判断的理解。假定技术发展出现比钢铁更轻、更薄、更坚固、更经济的材料, 材料要素将再度活跃, 并把机器推向新一轮的高度。或许到那时, 电子控制已被光子控制所替代, 则再度会从材料要素转向控制要素, 图中以虚线表示。

从材料要素到动力要素, 再到控制要素, 是工业文明的第一次发展周期, 现在从控制要素转向动力要素是第二次发展周期的开始。它将是提升和替代第一次周期中要素的内涵, 对于动力要素而言, 是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是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将会经历多少次周期循环现在无法预测, 但是可以说工业文明远未到尾声, 它将螺旋型上升, 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只有当机器水平的上升对人类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提升不起主导作用或其它因素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关键影响时, 工业文明将成为历史。

人类可持续发展推动着ET的发展, ET的发展造福于人类, 也为我们提供了机会, 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 顺势而为, 取得先机, 特别是在清洁发电、清洁驱动、节能终端装备上有较大作为, 取得发展, 作出贡献。

摘要:文章通过叙说对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领头产业的变迁, 提出21世纪上半叶是清洁能源产业时代。文章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以及应占领产业发展过程的先机等方面论述清洁能源时代已经到来。

ET技术 第2篇

虽然智能手机有着全面且强大的功能,但是也常常因此,其娱乐功能不被普通用户所认知,而在娱乐当道的今天,智能手机的娱乐时代也正在流行,联想最新推出的WindowsMobile智能手机ET660采用了圆润的流线型设计,13.7毫米的轻薄机身手感舒适,再加上罗马绿和玛瑙红两种配色,搭配大镜面设计,让这款手机散发出了时尚娱乐的气息。为了让用户能够感受到Windows Mobile 6.1智能操作系统的强大娱乐功能,联想E7660装载了新一代触摸操作界——Touch Dream,并配合了华丽的3D效果。随着指尖的轻滑,手机界面以流畅滑动或者翻转卡片等3D表现方式呈现出不同的娱乐功能:Dream Weather展现超炫的动态天气预报,让天气变化栩栩如生;Dream Music提供触摸式的音乐播放体验,在手指滑动中开启缤纷音乐。甚至连FM收音机功能,也因为Dream FM有了别样的精彩。

在强劲的智能平台的支撑下,ET660更拥有出类拔萃的娱乐特长,该款手机采用雅马哈专利技术的BEX音效芯片,让用户体验身临其境般的现场感受,低音、重低音表现尤为突出。而在播放程序方面,ET660支持音乐专辑封面的显示,更可随意定制专辑封面,给人以更加时尚和专业的感觉。同时该播放器支持MP3/AAC/AAC+/MID/WAV等多种音乐格式、歌词2D旋转同步显示,卡拉OK式滚动显示,让音乐更富乐趣。而在视频娱乐方面,联想ET660配置了170度宽视角2.8英寸QVGA屏幕,内置了NovoVision视频转换软件,可以轻松将网络流行视频转换同步至手机中。在其他配置上,联想ET600拥有320万像素摄像头,采用完全DC式操控体验,可以全屏横屏取景、预览,浏览。唯一比较遗憾的是联想ET660仅采用了运行频率为200MHz的德州仪器OMAP850处理器,运算能力稍显薄弱。

ET技术 第3篇

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 生长缓慢, 是常见的行道树种之一, 也常栽植于庭院中, 在现代园林建设中, 团聚造景中也常应用, 深受园林行业的喜爱。其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育苗、扦插繁殖;其中扦插繁殖, 因管理方便、繁殖系数又大, 故常用之。作者为探讨摸索竹柏扦插繁殖技术, 以满足其市场对其苗木的需求, 近年来, 作者多次进行了竹柏嫩枝扦插繁殖试验;现将其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本试验以本公司苗圃栽植的5 年生竹柏 (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et Mor ex Zoll.) 为试验材料。扦插当天早上7~8 点钟时, 选取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枝条选好后, 将其切成6~8cm长 (3 个叶节) 的茎段, 其茎段下端靠叶节下0.5cm处斜切 (呈马蹄形) , 上端仅保留1片叶, 以保持插穗的水分代谢平衡。插穗修剪好后, 用1000 倍50% 多菌灵液灭菌20s, 晾干备用。

试验方法

扦插基质

为摸索扦插基质对竹柏嫩枝扦插的效果, 将竹柏嫩枝扦插基质设为:①红壤土;②河沙;③珍珠岩;④红壤土+ 河沙+ 营养泥炭 (3 ︰ 2 ︰ 1) , 不同的4 种扦插基质;做成厚20cm左右、宽110 ~ 120cm的扦插床;扦插前3d左右, 用800 倍50% 多菌灵液喷洒插床, 然后用薄膜将插床覆盖备用。

扦插时期

为获取理想的竹柏嫩枝扦插时期, 将扦插时期设定为:5 月10 日;6 月10 日;7 月10 日;8 月10 日;不同的4 个扦插时期。

生根诱导处理

以上处理所用的插穗, 均用生根诱导激素处理其基部。当竹柏插穗用1000 倍50% 的多菌灵灭菌20s左右, 稍晾干片刻, 再用IBA (吲哚乙酸) 和NAA (萘乙酸) 混合生根剂, 处理竹柏嫩枝插穗基部, 处理浓度均为400mg/LNAA+400mg/LIBA (1 ︰ 1) ;处理时间均为10s左右。

扦插环境条件

竹柏嫩枝扦插是在室外扦插棚内进行, 棚上方覆盖75 ~ 80%遮阳度的遮阳网;扦插床上方设50cm高的塑料拱棚;床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左右;基质湿度为50%左右, 为了有效控温保湿, 扦插后棚内温度过高时, 用自来水喷雾。插穗人土2.5 ~ 3.0cm;行株距为6cm×9cm;扦插完喷水稳蔸, 并用1000 倍50% 多菌灵液喷洒一遍, 直插穗叶滴液为止;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以便使床内的温度和空气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当竹柏嫩枝扦插25d时, 开始用5 点随机抽样法, 统计插穗的生根情况;每间3d取样调查1 次, 以扦插后40d时, 作为竹柏嫩枝扦插的生根率。其烂条率的统计:扦插后40d时, 竹柏嫩枝插穗烂条的株数/ 调查的总株数。

结果与分析

不同扦插时期对竹柏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

为探讨竹柏嫩枝扦插繁殖的最佳扦插时期, 于当年的4 个不同时期, 即:5 月、6 月、7 月、8 月, 分别进行扦插, 其插穗基部用NAA与IBA (1 ︰ 1) 混合液处理后, 扦插于红壤土+ 河沙+ 营养泥炭 (3 ︰ 2 ︰ 1) 的混合扦插基质中。其结果表明:6 月10 日进行的扦插, 竹柏嫩枝插穗生根效果, 优于其他3 个时期扦插的 (见表1) 。此时竹柏生长旺盛, 枝条粗壮, 且气温又较适宜于插穗生根, 且烂条率也低。

注:5 点随机抽样调查, 各处理均为90 株。

不同扦插基质对竹柏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

6 月10 日, 将已处理好的竹柏嫩枝插穗, 用NAA+IBA (1 ︰ 1) 混合生根诱导液处理插穗基部后, 分别扦插于不同的扦插基质中。其结果表明:于6 月10日同时扦插, 因扦插基质的不同, 其生根效果表现出各异;其中以红壤土和河沙与营养泥炭 (3 ︰ 2 ︰ 1) 所混合而成的扦插基质, 生根效果为优。竹柏嫩枝生根率分别均高于单一基质的红壤土、河沙、珍珠岩的12.22%、16.66%、14.44%。因混合扦插基质较其他单一的扦插基质, 不仅疏松、透气, 且疏水性也好, 腐殖质也多, 同时又具有良好的保湿性。

注:5 点随机抽样调查, 各处理均为90 株。

讨论

竹柏为常绿乔木, 树干通直, 叶对生平行, 革质、鲜绿青翠, 冠美浓郁, 极具观赏效果。竹柏是当今深受人们喜爱的景观树, 庭院和园林建设中常作行道树, 也是团聚造景树种;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建设中。其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育苗、扦插繁殖育苗;其中扦插繁殖, 不仅管理方便、繁殖系数亦大, 故常用之。本文为探讨摸索竹柏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以满足于园林市场对其苗木的需求。经多次进行竹柏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试验, 试验结果说明:于6 月进行竹柏嫩枝扦插, 竹柏嫩枝插穗生根效果, 明显优于5 月、7 月、8 月份进行扦插的, 因此时, 竹柏不仅本身生长旺盛, 枝条粗壮, 而且气温又较适宜于插穗生根, 故发根时间短, 生根率也高, 烂条率也低。当气温在30℃以上, 湿度又大时, 竹柏嫩枝插穗的切口处病菌易侵染导致插穗腐烂, 其腐烂率且随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竹柏嫩枝插穗在以红壤土+ 河沙+ 营养泥炭 (3 ︰ 2 ︰ 1) 的混合扦插基质中, 生根效果较为理想;其生根率明显高于单一扦插基质:红壤土、河沙、珍珠岩。因混合扦插基质较其它单一的扦插基质, 不仅疏松、透气, 且疏水性也好, 腐殖质也多, 同时又具有良好的保湿性。

竹柏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其试验结果与本公司其他花木扦插繁殖试验基本相吻合, 若大规模进行竹柏嫩枝扦插繁殖育苗时, 可进一步试验, 以获取最理想的竹柏扦插繁殖育苗效益。

ET技术 第4篇

直到把箱子放进车里,他忍不住又走到大楼前,拿出手机,从可以看到自己那间办公室的角度,拍下一张照片。如果要在照片旁加个标签,他一定会写上“天要塌了”。毕竟在这里,不需要太操心,拥有高管职位,还有秘书打点一切。虽然他并不渴望这一切,也从未真正享受,但离开,意味着当时年近50岁的人,又一次主动将自己置身一场冒险。

别人为50岁的安稳打拼,他却将十几年光阴交付于动荡。实现美国梦又为创业回到中国,从熟悉的IT行业跨入BT,折腾过的行当都隔着好几条街,技术、产品上都算成功,商业上却跌过跟头。

不停地创业,没有休息,这一次也不例外。收起从零开始的那点不安,踩住油门,谭洪载着他那些工作用品,直接去往早就预定的实验室,即刻进入新的创业模式。

从零开始

十二年前,是谭洪人生中第一次与生物领域产生交集:他一手创办ForteBio,成为华人生物技术创业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市场份额一度占据全球第二,仅次于GE。但也有遗憾,除了被迫离开,他最想做体外诊断产品的愿望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实现。

他当然不想在大公司里荒废梦想。辞职前,他先是说服当年一起创业并一起进这家大公司的朋友,再次跳出来干点有意义的事业。然后又找到一个在硅谷创业的朋友,商定共用他在孵化器大楼里的实验室,平摊租金。加上明确的创业方向,谭洪觉得可以往前冲了。

当时,谭洪和另一个合作伙伴讨论在哪里创业时,就确定了这回得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干,针对中国市场,但要有国际化视野。于是,他又过上了十二年前那会频繁往返美国和上海的生活。

那时候是最艰苦的一段时间。谭洪和同事淘了一些旧仪器搬进实验室,交上了一个月700多美元的房租,两个人就开始了。中国的基地在上海,谭洪征集了父母在张江买的一套房,还是毛坯未装修只简单添置了桌椅,被召集来的3位ForteBio的技术骨干,也开始办公了。

虽然找人、找地都算顺利,但在产品方案上,却一如当年做Fortebio一再推倒迟迟无法落实。“大方向有,但是具体怎么做还得再研究。”谭洪说。团队分析过,他们并没有医疗器械设备生产基础,不可能盲目复制别人,和深圳医械帮的创业路径完全不一样,他们得从了解中国市场开始。

谭洪认为,体外诊断是和服务有关的行业,要创新得从找到这个市场中的空隙。总结起来,对于检测服务来说,快速检测和诊断是最大的需求,其次,高端设备的主要市场是大医院,大医院的问题在于患者多、检测量大。

要突破现有的技术和产品特点,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各个疾病领域还有不同的需求。于是,团队准备了好些个研发关键词,打算按照它们先做起来。比如,速度快、封闭系统、全自动、仪器结合耗材等等。技术人员根据这些想法,尝试做过很多产品雏形,比如血糖检测,当时甚至还申请了专利。

初期的两三年时间,创始团队的五个人耗在产品设想上面,一个个想法一一尝试,甚至也有做出样机雏形然后又推倒重来。谭洪并不享受这样的过程,毕竟周期拖的太长,资金就成问题。

最终,经过几轮反反复复地考量,谭洪把公司的产品类型确定为用封闭系统把仪器和试剂结合在一起,全自动化快速检测,而检测领域分为心血管疾病、急性感染等。

做最好的产品

三年前,团队逐渐转向产品开发,开始做比较有规模的研究,才真正开始遇到越来越多技术的坎儿。谭洪说,“我们的技术全部都是从零开始开发起来的,还要保证技术能满足我们开发的需求,遇到很多情况都是想做一个应用却没有合适的技术支持。另外一方面,要确认不能够有任何知识产权上的问题。”

在技术密集性很高的体外诊断行业,仪器设备由大型跨国企业垄断,如罗氏、雅培等。谭洪研究之后也非常惊讶,“在科学仪器这方面,全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甚至新加坡,所有的华人世界中没有一家公司真正自主研发高端产品。”即使在美国,也只有iCubate的韩健研发成功,而真正把市场也做起来的,只有两家,一个是ForteBio,还有一家在圣地亚哥与罗氏合作。

谭洪的目标是,做中国本土研发最好的临床诊断仪器。

在谭洪眼里,最好的必须是最合适的。“中国医院里患者太多,有时需要同时做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检测,如果设备是非全自动、单一检测的,医生得一个个手工操作、反复检测,不仅患者等待时间过长,在检测精准度上也容易出现问题。”谭洪研究过很多医院的检验科,不仅是即时性检测,一些大型设备的使用也不合理。比如,大型设备都是批量处理, 60、70、100个都可以一次性做完实验,但有些疾病不可能出现这么大批量的检测。

“癌症一两天的等待没有问题,但对于心脏病来说,可能半小时都太长,对于有些感染来说,一两个小时肯定是极限。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应用切入,快速、高精度、准确、使用方便、稳定,就是我们的标准。”谭洪说。

一件没人做好的事情,难度可想而知。“把技术转化成产品很难,产品出来,也不一定完美。在做研究的时候,实验反复做做到100次,可是做到产品样机后,就是要保证怎么能做到出货100万、1000万个的时候,机器都是完好,数据都是准确的。”谭洪在实验室的时候,常常感到压力。

这种时刻存在的压力来源是,即便是产品已经到了最后的测试阶段,仍然不能完全放松。“每天都在碰到新问题,有的根本想象不到。比如今天测试的时候,机器信号正常,过了一天再测,又没有信号了,再过几天又有了。这得回过头一层层去找问题,然后还得再确认其他产品会不会有问题。”谭洪摇摇头,轻声说道,“做生命科学的人,没点阿Q精神,没点所谓的使命感,真干不下去。”

不过,谭洪觉得自己运气很好,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要想做到谭洪对产品的设想,公司的技术层面得涉及到试剂研发、自动化、机械、电子、软件、环境控制、温度控制等等,团队显得格外重要。“现在整个公司有40多个人,美国团队主要做前期研发,主要研发、生产都在国内完成。最早的团队是我前面公司里出来的,通过那几年也培养了一些人,他们都出来跟着我做,已经经过了一轮的训练,工作起来也非常有默契。”谭洪说。

五年过去了,谭洪的产品已经在等待报批,生产厂房准备就绪,他变得越来越有信心。“想到马上要成为国内第一个原创产品,非常兴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们的终端客户是医院,中国三甲医院近千家、二级医院5、6千家,ForteBio属于科研产品,市场非常有限,这一次一年就能超越之前的产品份额。”谭洪说。

直到产品成型,谭洪才开始考虑给公司取一个名字。“很多个名字选不出来,有天做梦梦到外星人,醒来我就跟同事们说就叫ET吧!ET Healthcare。”谭洪仔细想过,ET也可以说是产品类型Easy Testing的缩写,也可以寓意产品像外星人一样与众不同,完全区别于其他设备。在谭洪心里,当然最希望ET Healthcare能拥有外星人那样的战斗力。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ET素养 第5篇

现代教育技术 (EducationTechnology简称ET) 的产生和发展, 在教育史上引发的不仅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变革, 而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一系列内容的历史性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教育技术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民办高校亦不例外。

2. 民办高校对教育技术的利用现状

普及教育技术不仅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因为只有在正确的教育观念及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才能把教育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一线教学的教师是教育技术的直接实践者, 对推进教育信息化起着关键作用。为了适应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师应不断地掌握新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 并将其熟练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然而,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教师改革创新的意识淡漠或思维懒惰, 墨守成规, 对新领域不愿花费精力涉足, 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退避三舍, 认为作用不大, 劳民伤财; (2) 高职称的教师, 特别是多数中老年教师, 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致于敬而远之, 望而生畏; (3) 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 教学软件缺乏导致教师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望洋兴叹、停滞不前; (4) 对现代教育技术不够重视, 后期的培训及认定工作也不到位, 很难拉动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教师教学任务重, 不能投入很多的精力、时间系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技能。而且学校在科研经费和科研确认方面不到位, 导致整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没有动力, 教师没有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整个环节陷入恶性循环。

3.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ET素养的措施

3.1 树立观念, 改变认识

高校教师必须从理论到实践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要树立系统的教育技术设计思想,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运用系统的方法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策略、资源和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传递教学内容, 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将会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3.2 加强培训,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

高校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年龄、从事的学科、岗位特点、教学水平、计算机水平等, 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教育技术培训和学习, 并把学到的教育技术能力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只有到教学活动中进行实际应用, 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要多与同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进行交流, 取长补短, 形成一个教育技术应用的团队, 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3.3 资源投入, 改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首先学校必须进行硬件投资目前应重点建设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是信息时代的高校不可或缺的现代化教学“武器”。其次, 通过软件建设, 建设教学资源库, 丰富教学资源。要建设先进高效实用的教学科研信息平台, 如数字化图书馆、教学管理平台, 科研管理平台等。它们是现代教育技术及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重视培训, 加强认定考核

高校各级领导要重视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地位, 要对教师分期、分批进行教育技术素质的培训, 在培训中重点是端正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态度, 核心内容是让教师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使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原理。

高等院校还应将教育技术素质作为教师资格认证的主要条件之一, 对积极使用教育技术媒体、手段和方法, 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要给予考核奖励。在教师晋升、评优时也要作为一个条件考虑, 对教师所用的优秀教学软件要进行展播和演示, 以此影响其他教师的态度和行为。

3.5 加强科研工作建设, 实现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多, 教师资源相对匮乏是目前民办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状, 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量较之公办院校更大, 且民办高校对科研任务和科研要求过少, 进而导致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得不到提升, 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要改变这样的恶性循环, 学校必须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教师ET素养的提升, 进而调动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民办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4. 结语

总之, 在信息化进程中, 广大高校教师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学习, 掌握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 转变观念, 提高教育服务意识, 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 解决教学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实事求是, 并通过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保持作为教师的热情, 发挥创造力, 只有这样才能支持并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宪.论高校CAI的发展定位[J].中国电化教育1999 (9) :14-16.

[2]朱源源.谈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效率的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 2000 (19) .

[3]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4]南国农.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 1996.3.

[5]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 1999.2.

ET技术 第6篇

关键词:自然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

目前,许多生殖中心采用控制性超排卵(COH)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TVF-ET)技术治疗不孕症。但随着COH周期数的迅速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胎妊娠、早产、多余胚胎引发的伦理及宗教等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超生理剂量的激素使用更引发了对接受COH治疗妇女未来健康的担忧。而自然周期IVF-ET(natural cycle IVF-ET,NC-IVF-ET)技术则避免了以上的缺陷。我科近年来采用NC-IVF-ET治疗不孕症,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2月~2008年2月在我科接受IVF的不育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NC-IVF-ET组(248例)和COH组(2 185例)。精液质量均符合IVF技术要求,基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泌乳素(PRL)值均正常。NC-IVF-ET组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33.4岁;不孕时间1~20年,平均4.6年;原发不孕103例,继发不孕145例;COH组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32.1岁;不孕时间1~20年,平均4.5年;原发不孕1 160例,继发不孕1 025例。

1.2 方法

NC-IVF-ET组:于月经第9、10天开始B超监测卵泡发育,卵泡直径≥14 mm时,每天测尿LH峰;在尿LH阳性、弱阳性或卵泡直径达16~18 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 000~10 000 U后,24 h左右取卵。采用单腔或双腔取卵针,抽吸负压为120 mm Hg(1 mm Hg=0.133 kPa),抽取优势卵泡,如卵泡液中未见卵母细胞,用培养液冲洗卵泡腔,再抽取,按常规进行IVF-ET。COH组:按短方案垂体降调节及超排卵后常规进行IVF-ET。具体操作于月经第2天或第3天开始给予达菲林0.1 mg皮下注射,隔日1次,第3天开始每日皮下注射Gonal-F(瑞士Serono)150~300 IU,至卵泡成熟日停用达菲林及Gonal-F,肌注HCG 5 000~10 000 U,34~36 h后经阴道超声指导取卵。卵泡成熟的标准:双卵巢2个以上卵泡平均直径≥1.8 cm或3个以上平均直径≥1.6 cm。回收的卵母细胞培养3~6 h后进行体外受精(IVF或ICSI)。受精后18 h观察原核的形成,继续培养2~3 d后进行胚胎移植。若采卵后移植日有OHSS倾向,或存在宫腔积液等不宜移植胚胎的情况时,则所有胚胎全部冻存。胚胎移植当天开始每天肌注黄体酮40~80 mg/d或HCG 2 000 U,每2天1次,共4次,进行黄体支持,移植后14 d查血清β-HCG的滴度,阳性者继续用黄体支持治疗,移植后4周行超声检查,如可见孕囊则确诊为临床妊娠。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NC-IVF组和COH组患者在年龄、不孕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行IVF-ET后的结果比较

NC-IVF-ET组的获卵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COH组(P<0.05),周期取消率显著高于COH组(P<0.05),但是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种植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NC-IVF-ET组的OHSS发生率和多胎妊娠率则显著低于COH组(P<0.05),见表2。

2.3 NC-IVF-ET不孕原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因输卵管梗阻不孕者,取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3.8%,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21.73%;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者虽有1例生化妊娠但早期流产。男方少弱精症引起的不孕取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27.20%,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37.5%;不明原因性不孕症取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4.35%,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4.28%;由于双方因素导致的不孕无一例妊娠。而由于排卵障碍取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0.00%,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6.67%;由于病例数较少,各种原因不育者之间的取卵率、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未做比较,见表3。

临床妊娠率指移植周期妊娠率

EMS即子宫内膜异位症;双方因素指既有女方输卵管阻塞,又有男方少弱精症

2.4 NC-IVF取消原因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自然周期取消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获卵,其次是受精失败,再其次是胚胎停止发育和无卵裂。因精液污染取消的几率很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取消例数较少,各种原因引起的取消率未做比较,见表4。

3 讨论

1989年Foulot等[1]首次公开报道NC-IVF-ET成功获得妊娠。但是一直到1992年,除了在输卵管因素不育中成功获得妊娠外,其他原因不育均未获得妊娠。近年来,自然周期IVF的成功率逐渐得到提高,并已在各类不育原因中成功获得妊娠,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兴趣。据资料报道,NC-IVF较适合输卵管因素和轻度盆腔EMS的不孕症患者,不明原因性不孕症NC-IVF的临床妊娠率偏低[2]。本研究结果显示:NC-IVF-ET对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症临床妊娠率(21.73%)高于EMS、排卵障碍和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因EMS不孕者虽有1例生化妊娠但早期流产。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有1例妊娠。而对由于男方少弱精症引起的不孕症患者,也获得了较好的临床妊娠率(37.5%,3/8)。但是对由于双方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NC-IVF-ET疗效较差,无一例妊娠。

Ata等[3]将304例卵巢低反应者随机分为NC-IVF组、GnRH-α长方案组、GnRH拮抗剂组和微刺激IVF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NC-IVF组的临床妊娠率(20%,6/30)要高于GnRH-α长方案组(3.8%,2/52)、GnRH拮抗剂组(14.4%,13/90)和微刺激IVF组(15.4%,4/26),认为NC-IVF-ET是卵巢低反应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也发现,NC-IVF-ET与短方案COH相比,虽然NC-IVF-ET组的获卵率(65.30%)和临床妊娠率(20.00%)要显著低于COH组,但是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种植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NC-IVF-ET组较COH组相比还显著降低了OHSS和多胎妊娠的发生率。

研究认为,可能由于LH峰提前、提前排卵、不受精、异常受精及不卵裂等原因,NC-IVF-ET的周期取消率较高,起始周期的胚胎移植率仅为45.5%[4]。本研究中NC-IVF-ET的周期取消率(60.4%)要显著高于COH组,其取消周期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获卵,其次是受精失败,再其次是胚胎停止发育和无卵裂,因精液污染取消的几率较低。国内刘雨生等[5]为降低周期取消率,对于卵泡直径>14 mm、出现LH峰者,采取于注射HCG后提前至24 h左右取卵的方案;并在未找到卵母细胞时,用培养液冲洗卵泡和穿刺针,以提高获卵率、降低周期取消率,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未来NC-IVF-ET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怎样提高获卵率,降低周期取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妊娠率。

ET技术 第7篇

由珠海伊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2]专为维修人员开发、设计的ET521A示波表,具有100MS/S采样速率,25MHz模拟带宽的数字存储自动示波表;数字LCR电桥,宽范围60000uF超级电容测量,10μH~1H/156kHz高频电感自动量程测试,60M电阻量程;6600码自动量程数字视波万用表,同时可以检测到2kV/20kHz的行频高压波形;还有函数信号发生器、60MHz数字频率计及晶振、遥控器和行输出变压器匝间短路检测等功能。其优良的特性、完善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信号的观察与测量,并能快速诊断示波器的故障。

1 诊断实例

国产组装型“新航源”牌HD4240型双踪示波器,无扫描基线也无光点。

开机后,除面板电源指示灯亮外,荧光屏上既无扫描基线也无光点,试调节X、Y轴位移、辉度等旋钮仍然一样。按常规思路,先检查电源部分及示波管各脚供电电压和用于辉度控制的Z轴放大器等均正常。根据示波器的故障特点,再查X、Y轴各级输出放大器的主要易损件,也未见异常。仔细观察发现:Y轴输出放大器BG16(2N5551)的负载电阻R48(3.3KΩ)和其对应的R47(3.3KΩ)相比,颜色稍有发黄且通电短时间内发热较明显,说明该回路有过流存在,相关电路如图1所示[3]。

电路工作原理为:由X轴扫描电路来的触发脉冲进入双D触发器IC4(4013)第(3)脚,从其(1)、(2)脚输出两个相位相反的开关脉冲,一路加到用于A、B通道放大器切换的电子开关IC2(CD4066)的控制端(6)和(12)脚、(5)和(13)脚,经过IC2的选择,将A(或B)通道放大器的输出分别加到BG11(9014)、BG12(9014)的基极进行放大,再经过末极输出BG15(2N5551)、BG16(2N5551)放大后加到Y轴偏转板;该开关脉冲的另一路加到用于Y轴位移A(或Y轴位移B)切换的电子开关IC5(CD4066)的控制端(6)、(12)脚,经过IC5的选择,将Y轴位移A(或Y轴位移B)的偏置加到BG10(9014)的基极,通过改变其导通程度来改变BG12放大器的增益,从而改变波形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

由于Y轴通道放大器工作在宽频带、高增益的平衡式输入、输出状态,根据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可以推测故障点应在图1下半部分的相关元件中。为快速诊断故障点,用ET521A示波表测试IC4的(3)脚和(1)脚的波形,如图2、3所示。

可以看出,IC4工作正常,由此推断IC5损坏,试更换IC5,开机后出现了扫描基线,并能正确地测试信号波形,故障被排除。

本故障是由于I C 5损坏后,改变了BG10、BG12的工作状态,从而改变了BG16的工作状态,使其产生了过流,导致扫描基线跑到屏幕以外了。这里须特别指出,检测此故障时必须快捷、迅速,以免BG16放大器过流时间太长而损坏,而用ET521A示波表恰好能做到这点。

2 结语

ET521A示波表在电子测量仪器的现场测试与故障诊断中,能快速、准确定位故障点,使分析判断更具科学性,用于示波器的故障诊断实践中能发挥较好作用。

参考文献

[1]珠海伊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ET521A自动示波综合检测仪使用说明书,2009,3.

[2]珠海伊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网站.http://e-one.net.cn

ET技术 第8篇

1 模拟电梯设计功能要求

(1) 假设楼层为8层, 用户通过按下键盘区的1~8键来请求, 按下0键电梯运行。电梯以每2s一层的速度运行。

(2) 处理两个用户请求, 在用户1请求楼层后电梯运行过程中, 允许用户2楼层请求, 且电梯能正确选择先到哪个请求楼层。此选择参照现实电梯工作情况。

2 模拟电梯实现

2.1 硬件方面

(1) 用串变并电路控制的HL5来显示电梯方向:u上升;d下降, 初始化为全灭。

(2) 用输出锁存器74LS273驱动8个单色LED来显示请求楼层, 并总是显示最新的楼层请求。初始化为全灭。

(3) 用8279来控制8个七段数码管来显示目前所在楼层。初始化为“1F”。

(4) 用8255来控制键盘, 其中0键为运行键, 1~8键为楼层请求。

(5) 用定时器0来实现2s运行一层。定时器0工作在方式1, 定时100ms, 然后在中断子程序中用常量20来实现2s定时。

2.2 软件方面

2.2.1 部分标号及标志位

NOW:存储电梯目前所在楼层, 初始化为1。

FIR:存储第一次请求楼层, 初始化为0。SEC:存储第二次请求楼层, 初始化为0。FIR、SEC为0代表无请求或已满足了请求!。

INKEY:存储键盘扫描读入的键值。

OBJSTAGE:存储GOSTAGE函数的目标楼层。

DIR:位地址, 电梯运行的方向标志。DIR=1, 表示电梯正在上升;DIR=0, 表示电梯下降。

2.2.2 封装程序

DELAY:1s延时程序, 用于串变并控制HL5显示方向。

HL8:根据电梯方向DIR来控制HL5显示u或d。当DIR=1时, 显示u;当DIR=0时, 显示d。

LED:控制8个单色LED显示请求楼层。DISPLAY:控制8个七段数码管显示楼层。KEYSCAN:次键盘扫描程序, 键值存在INKEY中。

CHECKKEY:键盘扫描直到有1~8键被按下为止, 键值存放在INKEY。

GOSTAGE:根据目标楼层OBJSTAGE及现在楼层NOW大小关系自动运行, 并在到达目标楼层后等待运行键0键按下。

JUDGE:当有两次楼层请求且均未被满足时判断运行。可以知道有6种情况, 而只有SEC在FIR和NOW之间时, 先响应SEC, 其余先响应FIR。

STOP: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

2.2.3软件实现流程图 (主要是中断服务程序)

(1) 中断服务程序STOP流程如图1。

(2) GOSTAGE程序流程如图2。

3结语

文介绍了AEDK5196ET单片机实验系统, 说明了两级请求模拟电梯设计在此实验系统上的具体要求, 并给出了设计流程。用LCAACT软件进行汇编语言实现, 并在实验系统上运行, 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本实验也可以在其他电路上实现, 有一定的通用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AEDK5196ET单片机实验系统硬件要求的模拟电梯设计课题, 给出了实现方案, 据此方案汇编后在实验系统上运行, 证明方案可行。

关键词:单片机,模拟电梯,汇编

参考文献

ET技术 第9篇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IVF-ET;妊娠率

近30年来,随着IVF-ET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治疗不孕不育症开辟了新的途径。因其目前妊娠率约为40%~50%,尤其对反复IVF-ET失败者行宫腔镜检查并治疗,可以提高其胚胎种植率。现总结本科应用宫腔镜检查反复IVF-ET失败者宫腔内病变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生殖科行IVF-ET助孕,至少ET2次以上未孕者89例进行宫腔镜检查,年龄21~41岁,原发不孕52例,继发不孕37例,不孕年限2~21年,平均5.6年。

1.2 方法 采用杭州桐庐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生产的硬性宫腔镜进行检查。患者于月经干净3~5d内无性生活史,排除生殖道炎症,取膀胱截石位,0.5%碘伏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用2%利多卡因5ml,宫颈炎局部阻滞麻醉下行扩宫(由5号扩至7.5号),选用5%葡萄糖液为膨宫介质,膨宫压力为18~20Kpa,缓慢置入宫腔镜观察子宫颈管,子宫前、后壁和宫底,子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有无异常病变,宫腔镜检查后部分刮取子宫内膜组织或行诊刮术。取出组织送病检。

1.3 宫腔镜诊断标准 参照夏恩兰标准[1]。

2 结果

宫腔镜检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由于该技术单次治疗费用较为昂贵,且单次治疗的成功率仅为30%~40%,大部分患者需多次治疗才能获得妊娠。对于反复IVF-ET失败患者,面临较大的经济及精神压力。但影响IVF-ET妊娠率的因素很多,尤其对多次ET多枚优质胚胎未孕者,宫腔内环境应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因素。本组资料提示宫腔异常的发生率为75.3%,其中以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连多见,宫腔镜不仅可明确不孕症患者宫腔内的病变和部位,而且可根据病因在直视下进行治疗,改善影响受孕的宫腔内环境。本组病例在随后的ET中63例妊娠,妊娠率明显改善。大量研究表明内膜病变可以影响妊娠率,去除病变后妊娠率会显著增加[2],有报道反复着床失败的患者宫腔镜下宫腔异常率为25%~50%,而且宫腔镜可以显著提高再次IVF的妊娠率[3-4]。另外有学者研究认为对内膜的局部刺激有利于提高妊娠率[5-6]。本组89例病例术前均未行内膜检查。宫腔镜检查可提高再次移植成功率,对反复进行IVF-ET助孕技术者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查,对提高IVF-ET妊娠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4.

[2]王敏仪,洪顺甲,冯淑英.宫腔镜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90.

[3]Makrakis,Evangelosa,Pantos,Konstantinosb.The outcomes of hysteroscopy in women with implantation fertilization:findings and effects on subject pregnancy rates[J]. Obsterics and gynecology, 2010,22(4):329—343.

[4] El-Mazny A, Abou-Salem N, El-Sherbiny W, et al. Outpatient hysteroscopy: a routine investigation before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1,95(1):272-276.

[5]Sachin A Narvekar,Neelima Gupta,Nivedita shetty et.al.Does local endometrial injury in the nontransfer cycle improve the IVF-ET out-come in the subsequent cycle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unsuccessful IV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J Hum Reprod Sci,2010,3(1):15-19.

ET技术 第10篇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是作物需水量计算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水资源管理、水文循环、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和环境评价的重要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Pen- man-Monteith (简称PM)公式为ET0计算的标准公式。然而,该方法对气象资料的要求较高,如:最高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等,这就使得PM公式在许多资料缺乏的地区无法使用。因此,寻求一种使用较少气象资料而计算精度又高的ET0计算方法十分必要。

Hargreaves-Samani(简称H-S)公式是在Hargreaves- 1985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公式形式简单、计算输入参数少且易于获得,而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也对H-S公式在不同地区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性研究,赵永[1]等人依据陕西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灌溉试验站气象资料,分析确定了该地区的H -S公式经验系数。 王斌[2]等人研究了H-S在黑龙江高寒地区的应用,并对该公式做了改进,解决了标准H-S公式计算值为负数的问题。Wu[3]等人利用夏威夷3a气象资料比较6种不同方法,认为H-S法有较好实用效果。刘晓英[4]等人讨论了华北地区6个气象站对3种基于温度的ET0计算方法的应用效果,认为H-S法最优。王新华[5]等人在西北干旱地区比较了H-S法和PM方法计算结果,并讨论了H-S方法的适用性。但彭世彰[6]等人在湿润的江西开展的研究,认为H-S (1985年) 方法误差较大,Priestly-Taylor(1972年)方法最优,然而Priest- ly Taylor法对资料的要求仍然较高。然而,已往关于H-S公式在南方湿润地区的研究都是基于日尺度的计算,对H-S公式在不同时间尺度(日、旬和月)下的计算精度尚不清楚。

本文以南京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日、旬和月)为依据,用P-M公式和H-S公式分别计算对应时段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并以P-M公式的计算值作为评价标准,评价H-S公式计算结果,从而确定H-S公式在南京地区应用时的经验系数,为气象数据缺测情况下准确估算ET0提供可行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南京(118.8°,3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 106mm,年平均温度15.4℃,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3.1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数据共享中心提供的南京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其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气象数据包括日平均气压、 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等。

1.2 ET0计算公式

分别将上述气象数据的日值、旬平均值和月平均值代入PM公式和H-S公式计算ET0,其中P-M公式表达式为:

式中:ET0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mm/d;Rn为作物表面的净辐射,MJ/(m2·d);G为土壤热通量,MJ/(m2·d,如以天计算蒸散量,则可认为G=0;γ 为湿度计常数,kPa/℃;T为2m高度处空气温度,℃;U2为2m高度处的风速,m/s;es为饱和水气压,kPa;ea为实际水汽压,kPa;Δ 为饱和水汽压温度曲线上的斜率,kPa/℃。

H-S公式的表达为:

式中:a,b为经验系数,其常用值为0.0023和0.5;ET0H为该法计算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mm/d;Ra为太阳天顶辐射(以水量计),mm/d,可根据FAO公式计算或查表得到(梁凤国[7]);T为日平均温度,℃;Tmax为日最高温度,℃;Tmin为日最低温度,℃。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时间尺度下原始H?S公式结果分析

图1为两种方法计算日、旬和月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的比较图。总体来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无论是日、旬,还是月尺度下,均保持较高的相关性。且其相关性由日到旬再到月依次增大,两个结果序列相关系数依次为0.84、0.93和0.96 (表1)。此外,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日、旬和月蒸散发散点图线性拟合方程斜率逐渐增大,其中日斜率值小于1,而旬和月斜率值均大于1,其值依次为0.99、1.26和1.37;而截距则均大于0,其中旬截距2.59最大,月截距为0.18最小。可见,H-S法在较长时间尺度上的计算值更加可靠,这一结论与刘宏伟[8]等人的结论较为一致。

由1961-2010年各旬和月的平均ET0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图2),两种方法的年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H-S法的计算结果在任何时段内均大于PM法,高低规律较为明显。PM法最大计算值出现在7月下旬,最小值出现在1月中旬,而H-S法最大值出现在6月上旬,最小值则出现在1月上旬。此外, 可以看出,在夏秋两季H-S法与PM值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在6月下旬出现最大差异值17.14mm/旬,而春冬两季则较为接近,最小差异值1.09mm/旬出现在1月上旬,这一结论与刘宏伟[8]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由表1可以看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差异随时间尺度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其中日时间尺度下最大,其平均值的差异为0.82 mm/日;月尺度下的平均值差异最小,其值为23.99mm/月。此外,相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日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其值为39.47%,月相对误差最小,其值为36.08%,与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反映了在较长时段上的计算精度较高。但36.08%~39.47%的相对误差远超过了理想的误差范围,因此在不做修正的情况下,原始H-S法的计算结果与PM法的计算值之间存在巨大的误差,很难准确评估该地区的ET0值。此外,三个时间尺度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也随时段的增长而增大,其中日时间尺度下最小值为0.84,旬时间尺度下最大为1.00。

注:日、旬和月时间尺度下各均值的单位依次为mm/日,mm/旬和mm/月。

综上所述,原始H-S公式与PM法的计算值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从公式构成层面可以发现,相比PM公式来说,H-S公式仅考虑了空气温度和天顶辐射,缺少了对风速、湿度等参数的考虑,而王新华[5]、Allen[9]和Droogers[10]等人则研究认为风速、降雨、湿度和大气压都会影响H-S公式的计算精度。其中王新华[5]等人通过建立风速和两种方法计算的ET0的差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当风速小于1.5 m/s时,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的较为接近,当风速逐渐增大时, 二者的差异越来越大。本文中南京站点近50年风速的平均值达到了约2.61m/s,且南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到达了1 106mm,近50年的平均相对湿度达到了75.6%,由此导致饱和水汽压差有所减少,当PM法中风速、温度等参数变化不大时,增加湿度会导致空气动力学项减小和辐射项增大,而辐射量的增大速度远远小于空气动力学项减小的幅度,因此造成PM公式中的空气动力项相对较小。而H-S公式中并没有空气湿度和风速的影响,使得其计算结果在不做修正的情况下经常出现估值偏大的情况。此外,由于南京等地区夏季和初秋季节(即6-8月)出现的梅雨季节对空气湿度影响较大,所以通常导致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在夏秋两季差异最大。

2.2不同时间尺度下PM公式与修正H?S公式结果分析

H-S法通常采用的经验系数为0.002 3和0.5,为了改进其地区适应性,本文中对其系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鉴于H-S法与PM法两种方法高度的线性相关性,拟采用1961-2000年的监测数据,利用日、旬和月3种不同时间尺度下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ET0数据,对原始H-S法的经验系数进行率定,找到不同时间尺度下经验系数的最优值,其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注:日、旬和月时间尺度下绝对误差的单位依次为mm/日,mm/旬和mm/月。

利用2001-201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验证,由表2可以看出,修正后的经验系数a和b分别较修正前(0.002 3和0.5)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和提高,其中修正后的系数a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大小关系是:日>月>旬,而系数b则为:旬> 月> 日。 此外,修正后的H-S公式与PM公式之间的相对误差也较修正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日尺度下的改善最多,从39.47%降低到2.11%,月尺度下计算结果改善最小,从36.08%下降到15.58%。同时各时间尺度下的绝对误差也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其中日、旬和月尺度下的绝对误差范围依次为:-3.91~2.50mm/日,-9.53~17.80mm/旬和-12.93~ 30.50mm/月。结果表明,修正后H-S公式能够有效降低对PM法的偏差,提高与PM法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对短时段内(日尺度下)的计算结果的改进更为有效。

3结语

根据南京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以PM法为标准,评价了H-S法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误差情况。结果表明:原始H-S公式的计算结果虽然在日、旬和月尺度上均与PM法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平均相对误差也随着时段的延长而减小,但其误差范围均大大超过了标准范围。经过规划求解修正后的H-S公式能够有效降低与PM法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同时提高两种方法计算值之间的相关性,且计算结果在短时间尺度下的改进最为明显。总之,修正后的H-S公式在该地区有着较好的适用效果, 为南京及其周边气象资料缺乏地区计算ET0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参考。

摘要:以南京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以Penman-Monteith(PM)公式计算结果为标准,利用Hargreaves(H-S)公式计算了不同时间尺度(日、旬和月)下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结果表明,原始H-S公式的计算值(ET0)在不同时间尺度下不同时段内均大于PM公式的计算值,两种方法在夏秋季差异较大,春冬季差异较小。且在各时间尺度下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平均相对误差随着时段的增长而逐渐减小,但远超出了理想的误差范围。修正后的H-S公式有效降低了各个时段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且提高了两方法计算值之间的相关性,为南京及其周边气象资料缺乏地区计算ET0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发量,Penman-Monteith公式,Hargreaves公式,时间尺度

参考文献

[1]赵永,蔡焕杰,王健,等.Hargreaves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公式经验系数的确定[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4):44-47.

[2]王斌,付强,张金萍,等.Hargreaves公式的改进及其在高寒地区的应用[J].灌溉排水学报,2011,30(3):82-85.

[3]WU I P.A simple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 for Hawaii:the Hargreaves model[C]∥CTAHR F S.Engineer's Notebook.Manoa:Agric&Human Resour,University of Hawaii,1997:106.

[4]刘晓英,李玉中,王庆锁.几种基于温度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12-18.

[5]王新华,郭美华,徐中民.分别利用Hargreaves和PM公式计算西北干旱区ET0的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21-25.

[6]彭世彰,徐俊增.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的应用比较[J].灌溉排水学报,2004,23(6):5-9.

[7]梁凤国,董增川,迟道才,等.应用Hargreaves公式计算太子河流域参考作物腾发量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2):15-17,20.

[8]刘宏伟,余钟波.用Hargreaves法与Penman-Monteith法计算ET0——以太湖流域的应用为例[J].水资源保护,2010,26(1):6-8,20.

[9]Allen R G.Evaluation of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mean monthly solar radiation from air temperature[M].Report,FAO,Rome:1995.

ET技术范文

ET技术范文(精选10篇)ET技术 第1篇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 产生了带有动力的机器, 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近250年间创造了灿烂的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