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EMC模式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EMC模式范文(精选12篇)

EMC模式 第1篇

节能, 被看作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之后的第五种能源。我国大型公共建筑面积约占全国建筑面积的4%, 而所消耗的能源却占了建筑能耗的20%以上公共建筑节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示范效果。EMC模式是我国于1997年引进, 在发达国家已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 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有其独到优势, 而进行EMC的第一步便是对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 通过能耗分析发现节能潜力, 确定节能目标, 挖掘市场机会。

1 基本概念界定

EMC, 即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 合同能源管理, 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 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 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ESCO, 也就是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s company, 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 (施工、设备安装、调试) 、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建筑能源审计, building energy audit, 是指由专业的能源审计人员受政府主管部门或业主的委托, 对建筑的部分或全部能源活动进行检查、诊断、审核, 对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的建议, 以增强政府对建筑用能活动的监控能力和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2 公共建筑开展能源审计的意义

2007年12月31日, 为贯彻落实国发[2007]15号、建科[2007]245号等文件精神, 加强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指导各地开展针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工作, 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 (下简称《导则》) 。导则中明确指出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是为了提高建筑能源管理水平, 进一步节约能源、降低水资源消耗、合理利用资源。以公共建筑的运行节能管理为突破口, 建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 提高公共建筑整体运行节能管理水平。

建筑能源审计是一种建筑节能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 其主要内容是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 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 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

3 国内外建筑能源审计对比

3.1 国外建筑能源审计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和推行EMC模式实施建筑节能的国家之一, 联邦政府为扶持ESCO开展节能服务, 推进EMC模式在全国的广泛开展, 制订了包括有关建筑物节能的标准和法规 (包括终端产品节能认证﹑建筑物节能认证﹑建筑物运行管理节能认证等,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案, 若干能源审计的标准等一系列政策。而且美国在促进加热、通风、空调和制冷 (HVAC&R) 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也走在世界前列, 其ASHRA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c.) 标准已被所有国家的制冷设备标准制订机构和制冷设备制造商所采用, 该标准也在我国商业建筑和智能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香港的能源审计依据的主要是英国屋宇设备工程师学会颁布的《能源审计与调查实施手册》, 以商业建筑为例, 在确定能源审计目标后, 审计建筑极其楼宇设备 (冷却水循环、空气侧设备、电力供应系统、照明系统、超大屏幕电视墙、垂直交通等) , 进行室内环境评价, 确定公用部分设备能源消耗量 (包括公用设备年耗电量和每月耗电量、能源消耗构成、公用设备总电力消耗、能耗特征等) , 确定租户部分能源消耗, 审计建筑的总电力消耗量, 最后给出改进建议并指出节能契机。

3.2 国内建筑能源审计

国内建筑能源审计起步较晚, 公众对建筑能源审计的认知很少, 社会也缺乏具有能源审计专业知识的个人和具备建筑能源审计能力的机构, 对能源审计的社会认同度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一是政策面上缺乏明确的引导支持, 二是公众主动节能意识普遍淡薄, 三是节能服务市场不完善, 供需信息不对称。

2007年建设部出台的《导则》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基本规定、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最终形成的审计报告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各地方政府也依据《导则》给相关部门 (主要是政府办公建筑和事业单位建筑) 下达了能源审计指令, 国内建筑能源审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但目前国内建筑能源审计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 由政府出面强制要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本是好事, 如美国在推广EMC实施节能服务之初也是以政策形式强制要求, 但国内的能源审计浮于形式的较多, 真正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后予以改正或采取节能措施的比例较低, 能够为ESCO提供市场机会的则更少, 能源审计对象、能源审计单位和ES-CO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平台。

3.3 能源审计第三方

EMC模式在国内开展遇到的一个典型问题便是能耗基准的确定和节能量的准确且具有权威性的测量。根据《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财建[2011]367号) 相关规定,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必须由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审核确定。2011年9月,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目录 (第一批) 的公告》 (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1年第66号) , 核准包括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在内的26家单位或机构为国家首批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 这些单位将在节能量审核、节能评估、能源审计、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此次获批的国家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 将受有关方面委托, 在全国范围内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独立开展现场审核工作。

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应本着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 积极开展第三方节能量审核工作, 为国家节能减排、电力行业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 推进EMC模式对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要求

一是继续以政策形势强制公共建筑开展能源审计, 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

二是构建能源审计信息公开平台, 如建立并公开相关网站或构建能源审计信息数据库, 由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定期将审计结果发布, ESCO在初期免费使用该信息, 待市场成熟之后或可采取收费形式;

三是加快对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审核确定工作, 以目前核准的26家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公共建筑能源审计需求;

四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对主动开展能源审计的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单位, 并在审计后采用EMC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给与相应资金支持, 同时鼓励ESCO开拓思路, 采用各种形式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来引导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单位开展建筑能源审计。

结语

2010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革委等部门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0]25号, 2010年4月2日) , 市场一时为之震动。EMC模式来到我国已十多年, 国内的ESCO也具备一定规模, 但节能服务产业并未如大家期望的突飞猛进, 仍在徘徊犹豫中缓慢前进。公共建筑节能收益好, 投资少, 见效快, 是开展EMC的良好选择。而能源审计对于ESCO发现市场机会, 寻找商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公共建筑中广泛深入开展能源审计, 是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我国公共建筑能耗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11-15/3460116.shtml[Z].

[2]GB/T24915-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的通知[Z].建科[2007]249号.2007-10-31.

[4]DCEO.2008.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Program.Available:http://www.commerce.state.il.us/dceo/Bureaus/Energy_Recycling/Energy/En-ergy+Efficiency/epc.htm.Accessed3/26/2008[Z].

[5]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Building Service Engineers (CIBSE) .Applications manual for ener-gy audit s and surveys AM5[M].UK, 1991.

EMC模式 第2篇

勤上光电

能源短缺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严峻事实,节能降耗是国际上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节约照明用电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促进照明领域的节能工作,作为生产及推广高效LED照明产品的专业厂商,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在项目操作过程中,为减轻当地政府及其他商业客户在进行LED路灯改造项目的资金压力,勤上采取了多种灵活的商业模式,如合同能源管理(EMC)、买方信贷、BT模式等。在此,我们就EMC模式在LED路灯改造示范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EMC公司(节能服务公司)的经营机制是一种节能投资服务管理,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EMC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取得双赢的效果。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如何操作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用最成功的是大型楼宇空调设备的节能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及优化实现节能,由EMC公司投资改造,用户通过节省的电费来偿还投资。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体运用于路灯改造,却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基准值难以确定:路灯改造涉及范围很广,一般一个城市整体改造动辄数千盏数万盏,分很多组分别计电费。每月的电费总额受季节、亮灯时间、坏灯数量、电压波动、线损、新增灯具、接线它用(指示牌、红绿灯、广告牌)等因素影响差别很大,造成用电量基数很难确定。基数不准,节电量就无法准确计算;

2.改造后每月电费统计困难:LED路灯改造后每月电费统计同样

困难,而且工作量很大,浪费人力物力,操作难度大;

3.动态变化:由于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路灯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更增加了统计工作的难度;

4.节省的不仅仅是电费:LED路灯不仅高效节能,其寿命长达5-10年,大大节省了维护费用;

5.财政支出无法操作:财政一般都是收支两条线,节省的钱实际就是没发生的钱,不能转成支出。而路灯所只有下拨的有限的维护费,不可能用于设备改造;

6.企业负债压力难以承受:企业自有资金有限,而路灯改造数量大,资金需求量也大,如果由企业来承担项目投资,也是无法承受的。

三、勤上EMC模式介绍

鉴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诸多操作难的问题,我们对传统的合同能源管理进行了创新性发展,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客户和金融机构具体要求,将传统的EMC模式与其他商业模式灵活的结合起来,我们称为“勤上模式”。该模式中,勤上既是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也是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桥梁。这种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升华,保障了生产厂家、用户和金融机构三方共赢并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该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适用范围:勤上模式主要针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原有低效照明产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尤其是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

2.服务范围:提供照明设备及节能技术,提供售后服务至合同期满以及终身维护承诺;并可根据业主要求,组织拆除原照明设备、安装及提供相应的辅助设备以及原照明设备的处理等。

3.主要特点:勤上模式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由勤上提供成熟的产品技术及完善的节能方案,使客户(政府)在零投入或低投入情况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节能减排社会效益。

4.主要内容:不改变原有的照明基础设施,仅更换光源和灯具;改造完成后,节电率达60%以上。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道路照明改造意向→节能规划与建议→节能项目立项→节能工程设计→节能项目融资→施工/安装/调试→路灯系统营运/保养/维护→路灯节能量能监测→效益评估与分享。

四、案例分析

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LED路灯改造示范工程为例,本示范工程采用勤上大功率LED路灯(隧道灯)对禅城区的5659盏路灯进行改

造,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分两期进行。项目于2008年11月开始实施,2009年12月第二期工程实施完毕,全面完成改造。第一期完成926盏高压钠灯的改造;第二期完成5434盏高压钠灯的改造,两期工程实际完成LED路灯改造共6360盏。本项目采用勤上EMC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项目意向确定:2008年,客户(政府)与勤上形成LED路灯改造初步意向。未解决前面提到的LED路灯改造EMC模式应用中的问题,勤上与客户达成一致,首先在样板道路上安装LED路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LED路灯的性能指标、节电率进行测试,计算节能效益,并对结果进行双方确认。通过双方确认的样板路计算的节电率、改造路灯数量和功率、当地电价及其他综合因素,计算出项目改造后形成的节电效益。

2.项目立项:勤上根据客户路灯改造计划及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的数据,对LED路灯改造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内容包括技术先进性、路灯改造合理配光、项目投资计划、资金来源方式、项目运行机制、项目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等;在可行性报告双方认可后,项目正式立项,勤上公司进一步对路灯改造项目进行规划以及工程设计。

3.项目融资:勤上根据项目资金需求,联系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该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客户财政支付能力进行审核,同时对勤上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品质保证系统、企业资金实力、银行信用状况进行相应考核,确定提供项目融资,然后由勤上、客户与金融机构商定融资的额度及还款方式。

4.合同签订:与金融机构在各方面取得基本一致后,客户与勤上签订项目合同书,凭项目合同书与金融机构签订融资合同。客户根据项目资金需求和预计的未来节电收益确定融资量、合同期限、还款方式及双方收益比例。本项目采取等额还款方式,合同期共六年,节能效益分享的起始日为项目验收合格后的次月1日,效益的分享期为6年,客户、EMC公司双方按约定比例分享6年的总节能效益,勤上获得正常的灯具收益。

5.项目实施:客户支付勤上光电LED路灯工程款,LED路灯节能改造项目开始施工、安装与调试,项目按期完成并达到工程质量设计标准。

6.售后服务:LED路灯投入使用后,勤上公司负责路灯维护工作,客户负责路灯运营和节能监测等工作。勤上对产品寿命做5年免费包

换质量保证承诺及保险公司承保,以保证用户及金融机构利益。

7.节能收益分享:客户将每年的节电收入和节省的维护费收入作为项目总的节能收益。客户与EMC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收益。

五、EMC应用中的经验和改进措施

在LED路灯改造示范项目应用EMC模式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应用率不高、应用案例相对集中于规模较大的改造项目、应用区域主要集中于发达城市和区域、操作手续繁杂等等。

为加速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应用推广,加大EMC模式的应用范围,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我们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

1.政策扶持:产业的振兴发展,产品的推广应用,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有利政策,鼓励、扶持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应用,如对LED照明产品的财政补贴、金融机构参与EMC模式操作的信贷利率优惠、半导体产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等等。

2.加强产品宣传,提高客户产品认知度:由于半导体产品的新兴性,客户(政府)对产品认知度不高,尤其是目前半导体照明产品普遍价格较高,客户(政府)的接纳程度更低,这也是制约半导体照明产品市场尤其是大功率LED路灯等室外照明产品市场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大半导体照明产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客户产品认知度,加强客户对半导体照明产品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环保等特性的认识以及应用半导体产品对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的认识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3.标准制定:由于半导体照明属于新兴产业,各类标准严重缺失,造成了市场上各类产品良莠不齐、恶性竞争激烈,阻碍了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良性发展。政府、行业、机构、企业各方面要积极的主导和参与半导体照明各类技术标准,规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度。

4.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要积极练好内功,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成本是阻碍半导体照明产品推广的关键因素,只有产品成本下降了,才能有更灵活的商业运营模式和更广阔的市场。

EMC:开放之路 第3篇

“云、移动和大数据和社交网络正在颠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正在重新定义我们使用的应用和技术。这就是市场调研公司IDC所说的第三平台。” 已在IT行业从业40多年的EMC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Joe Tucci说,“这个第三平台正在多个行业,包括科技产业中引发颠覆性变化,企业也面临新一轮更替。”

在Joe Tucci看来,现在企业和消费者使用应用的方式已经非常不同,他们在移动互联终端上使用应用。同时,这些应用自身会生成海量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反馈,应用可以进行快速迭代更新;而且,通过定期对所收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能帮助企业重新定义发展战略。

为此,本届EMC World的会议主题是“重新定义(Redefine)”。EMC的演讲者们向参会者讲述了一系列故事--特斯拉汽车、NEST、UBER和GE--这几家企业正在重新定义汽车、家庭自动化、出租车和设备业,而它们都在变革中使用了移动、云、大数据和社交技术。

Redefine

如果回顾计算行业的演进历程,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们正处于第三波计算浪潮中。上世纪50年代第一波计算浪潮是由IBM、DEC(已经消失)引领的,那是大型机的时代;而上世界80年代兴起的第二波计算浪潮,由英特尔、微软和SUN等主导,那是客户端/服务器和Web时代。EMC恰好在这波浪潮中崛起,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先是一家存储公司,2003年因收购了虚拟化企业VMWare,逐渐成为云计算基础架构公司。而现在的第三波浪潮由亚马逊AWS、谷歌和Facebook等新锐主导,它们代表着云、大数据、移动和社交时代。

“在第一个平台时代,我们只有数千个应用,用户有几百万;到第二阶段,应用增加到数万个,用户增加到数千万;而第三平台来临后,应用将达到数百万个,用户多达数十亿,使用的终端也有数十亿个。”Joe Tucci说。应用的变化推动着IT行业被重新定义:现在只有“IT即服务”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IT即服务”的含义是,IT要作为一种业务服务来经营,要定义服务水平规范,并通过云被各个行业的开发者采购。而过去那种以项目为主、为每个特定项目提供专有基础设施的日子已经结束。

在这样的潮流下,过去为企业提供专用IT设施的EMC,也开始摸索提供越来越开放的IT服务。例如,EMC联邦旗下的EMCII提供软件定义存储,打造存储即服务;EMCII和VMWare正合作从原来擅长的私有云服务扩展到到包含了私有云和公有云在内的混合云服务。EMC联邦旗下成立一年的新锐公司Pivotal更扮演了开放服务的角色。聆听Pivotal首席执行官Paul Maritz的演讲,你仿佛置身于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峰会上。“我们正在终结过去三四十年的IT时代。” Maritz说,“Pivotal聚焦在开放标准上,创建基于云的软件平台和新生态系统。通过这个平台,企业的应用可以运行在任何主流云平台上,不论是亚马逊AWS,还是VMWare或Openstack云上。我们的目标是做云时代的Linux。”

Martiz甚至用开放的深度挑战亚马逊AWS。“亚马逊AWS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了一些专有工具,这意味着开发者开发的应用只能在亚马逊云上跑。现在, Pivotal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开源技术CloudFoundry提供服务,人们写的应用与云无关。”

联邦

在新旧更替的变革中,因为包袱太重,传统企业,特别是那些在旧浪潮中非常成功的企业要过渡到新潮流中,实属不易。这也是EMC面临的困境。为此,EMC正尝试通过独特的架构重组--成立EMC联邦(EMC Federation),来更好地应对变化。

EMC联邦包含一组相对独立的公司:原来EMC核心存储业务命名为“EMC II (EMC信息基础设施)”,而EMC品牌则延展涵盖了EMC II 、VMWare 、RSA和Pivotal这四家企业组成的联邦。这四家企业各司其职:EMC II是EMC联邦所有硬件的归属企业,现在的发展重点是软件定义存储;VMWare在联邦中引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Pivotal是由EMC II、VMWare和GE投资创建仅一年的新企业,没有任何包袱,核心是发展未来架构和未来技术,焦点在软件定义企业,而RSA提供贯穿整个软件定义架构的安全保障。

“这几家公司相对独立。EMCII存储设施可以支持联邦内VMWare的平台,也可以支持与VMWare有竞争关系的OpenStack平台;VMWare可以支持EMCII的存储设备,也可以支持EMCII竞争对手的产品。”EMC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Joe Tucci说。

与此同时,联邦内的企业也有联络彼此的纽带--共同开发“EVP解决方案”。“EVP”取自EMCII、VMWare和Pivotal的首字母。EVP方案包括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数据湖(Data Lake)、平台即服务、安全分析和虚拟工作空间。“我们有联合实验室,实验室的人来自‘EVP’,它们开展下一代设计。只有这样做,当客户选择下一代解决方案时,我们可以提供的更多。”EMCII首席执行官David Goulden对《IT经理世界》杂志说。

在EMC联邦中,目前营收占比最大的是EMCII,占总营收的70%,它也拥有最多的资源,例如在联邦63000名雇员中,47000名隶属于EMCII;在很多销售项目中,EMCII目前仍作为领头企业。不过,VMWare和Pivotal的规模和影响力正越来越大。有趣的是,现在还处于投资期的Pivotal,其担纲人Paul Maritz,此前曾担任EMC公司首席策略官和VMWare公司首席执行官,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EMC联邦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平滑过渡。从目前状况看,这种应对变化的架构重组尝试,未来有可能成为快速更迭的IT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转型案例。

nlc202309041738

软件定义

虽然对硬件的依赖很深,但EMC高层认为自己是一家软件技术公司,有能力在软件定义方面做到引领。“你认为今天的苹果是硬件公司还是软件企业?”EMC亚太及日本地区总裁David Webster反问《IT经理世界》记者,“虽然提供硬件设备,但苹果的操作系统、iTunes软件和App Store已经无处不在,这些富有黏性的软件服务使用户不断购买苹果产品。类似的,今天,绝大多数存储系统的价值由软件产生。”

“新一波浪潮的赢家是那些把自己重新定义为软件定义的企业。”EMC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Joe Tucci说。软件定义也是EMC联邦目前的核心。

在软件定义上,EMC联邦企业,特别对硬件销售依赖很大的EMCII正处于尝试阶段。“传统的企业应用程序需要极高的性能和可用性,这要求存储系统是软硬件打包的专有系统。”EMCII首席执行官David Goulden说,“现在,新一代应用从简单数据服务到高级数据服务,对负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客户也关注成本优化,为此,存储架构要更为灵活,为不同负载提供相应的功能。”

“我们现在有3种商业模式。”David Goulden对《IT经理世界》说。一种商业模式是软硬件不会分开。“展望未来,仍然有一部分客户需要最高级别的性能和服务,我们不希望他们分别购买软硬件,因为从服务的角度,高性能需要软硬件的高度配合。例如,EMC的VMAX和XtreamIo系列,软件需要跑在特定硬件上”。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软硬件可以分开的,软件可以运行在云上或者客户想要的硬件上,像VNX 和Isilon系列。还有一类新的商业模式,产品首先就不依赖硬件,像Vipro2.0和Atmost,能够在任何通用硬件或者白盒子上运行,满足客户越来越多的软件功能需求。

“关于后两种新商业模式会发生什么,我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David Goulden说。他同时透露,当EMC第一次推出支持通用硬件的软件产品Atmost时,令他吃惊的是,在接近80%的购买中,客户购买了EMC包括软硬件和服务在内的整体方案。

像其他大企业一样,EMC也通过收购来拓展软件定义的产品。目前,EMC12%的营收用于研发,10%的营收用于收购。今年主题峰会上,EMC宣布收购一家名为DSSD的创业公司。DSSD是一个全明星团队,创始人Andy Bechtolheim是Sun公司的创始人,总裁及CEO Bill Moore是Sun首席存储架构师。“我们的创新来自软件定义,我们会提供软件和系统级的解决方案。”Bill Moore对《IT经理世界》说。DSSD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规模化闪存系统、降低延迟、提高带宽、降低成本等方面。

与此同时,EMC联邦也在小心地尝试和观察开源技术。一些人认为,在未来若干年之后,EMC联邦肯定要直面强大的开源软件的挑战。“开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开源的接口,另一种是开源软件。”David Goulden说,“我们在一些产品中已经使用了开源接口,这让其他人更容易与我们的体系对话。但对于开源软件,我们在研究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模式去参与,如何贡献我们的产品部分会更有意义。这还是一个过程。”

今年5月的EMC World大会以讲述F1赛车故事的视频拉开记者和分析师会议序幕,这也许要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这家企业将要“竞速未来”。F1赛事可以说是高科技、团队精神、车手智慧与勇气的集合体,而这些恰好是这家正处于转型期的IT巨头所需的一切。

EMC模式 第4篇

我国的节能服务产业始于1997年, 国家相关部门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 在北京、辽宁、山东三地分别成立了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 标志着EMC模式正式登陆中国;经过10多年艰辛发展, 到2010年, 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已达到700亿, 其中EMC项目投资从03年的8.5亿元增长到09年的195.3亿元[1], 节能服务产业已初具规模, 形成了一批较有市场竞争力的节能服务公司, EMC模式也渐渐为大家所熟知。

1 EMC、ESCO的基本概念介绍

EMC, 即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 合同能源管理, 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 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 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ESCO, 也就是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s company, 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 (施工、设备安装、调试) 、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2]。目前国内最常见的EMC模式是节能效益分享型, 即由ESCO支付节能改造工程前期投入, 客户无需投入资金, 项目完成后, 客户在约定的合同期内, 按比例与节能公司分享由项目节能产生的效益;具体节能项目的投资额不同, 其节能效益分配比例和节能项目实施合同年限也有所不同, 此类型也是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给予财政支持的类型。其他模式还包括节能效益支付型、节能量保证型、运行服务型等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EMC服务市场上产生了一批较有竞争力的ESCO, 并随着国家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如在建筑节能方面有贵州汇通华城、泰豪科技、杭州华电华源、上海上辽能发、深圳嘉力达、北京奥天奇、北京佩尔优、珠海慧生能源等;在工业节能方面有北京神雾、动力源、东营胜动、大连汇能、湖北三环、哈尔滨九州、广州迪森;在交通建设方面有弘能世纪公司、厦门利德公司等;综合性的节能公司有北京中超、北京硕人海泰、北京浪潮自动化、北京启迪德润、成都赛恩斯等。当然, 上述公司只是作为ESCO的典型代表, 国内目前已经崛起了大批的ESCO。

2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前景及发展障碍

2.1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2020年单位GDP碳减排目标初步估算, 未来十年我国综合节能投资额将达3000亿元左右, 年均复合增长在30%以上, 节能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而EMC的推广将成为撬动整个节能市场的杠杆, 改变我国节能服务市场长期单一的制造销售节能设备或产品的格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节能环保投入约1.4万亿, 而十二五规划期间该投入的计划资金约3.1万亿, 到201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大概在2.8万亿, 但是到了2015年节能环保总产值将达到5.3万亿, 占2015年GDP总量的10%左右, 这对于节能服务产业来说既是一颗定心丸更是一副助推器。

2.2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障碍。

我国节能服务业起步晚,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多方面问题, 主要表现为:

2.2.1 行业发展有待转型升级。

一是升级社会对EMC的认知, 提及节能服务, 很多人或者企业认为无非就是换个节能灯, 装个变频控制器等简单且技术含量低的类似于产品销售行为, 当然, 这也与我国ESCO在前期发展主要集中在设备更新改造方面有关, 人们对于EMC模式的节能服务没有深刻认识, 难以唤起人们节能的主动性, 内在需求不能被激发, 行业发展虽快但无力。二是目前我国ESCO规模普遍较小, 大多局限在某一个特定技术领域, 缺乏能够实施系统、全面节能服务的能力, 如对一个工业企业进行节能改造, 可能既包含生产制造车间的工业节能, 也包括食堂宿舍办公楼等民用节能, 对企业领导人来说选择ESCO便成了一件头痛之事。

2.2.2 行业发展信息不对称。

如何识别有效需求在任何市场中都是取胜的利剑, 节能服务业具有显著的项目导向特点, 不同的客户有着不同的服务需求, 而市场并没有一个可靠的信息中介, 能够让ESCO知道目前市场有哪些节能需求, 让客户知道他们可以选择的节能服务又有哪些,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抑制了行业的发展。

2.2.3 行业发展缺少融资平台。

ESCO无论选择EMC的哪种模式进行节能改造, 前期均要投入大量资金, 且短期内难以收回, 因此一旦ESCO要同时接手数个项目, 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融资。国内ESCO规模普遍较小, 难以申请银行抵押贷款, 而以EMC项目的预期节能收益作为抵押物在我国银行又无先例, 所以需要创新金融品种, 鼓励银行大胆探索, 开展这方面业务。

3 国内外EMC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3.1 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

美国是最早开展EMC的国家之一, 也是世界上ESCO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美国政府对ESCO的政策扶持包括[3]:制订有关建筑物节能的标准和法规 (包括终端产品节能认证﹑建筑物节能认证﹑建筑物运行管理节能认证等) ;颁布若干能源审计的标准;国会通过了有关联邦政府的所有办公楼宇节能目标的议案;议会通过了有关联邦政府机构应与ESCO合作采用EMC实现节能目标的议案;能源部对政府机关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制订了若干关于EMC的指导性文件。通过颁发行政令设立指令性节能目标, 是美国政府机构节能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国内政府机构的节能亦可仿效。

3.2 市场培育完善。

西班牙政府不仅给ESCO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且在市场开拓、技术开发、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为行业做出示范。具体的做法是:成立兼有政策研究和项目示范双重功能的能源机构 (IDAE) , 该机构不仅为西班牙政府制定节能政策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而且本身也是一个ESCO。但IDAE作为ESCO所开发的项目带有拓展和示范性质, 特别是在项目融资、EMC模式以及项目风险管理等方面, 均在全国先行一步, 一旦项目运行成功, 就将有关的项目运行机制、市场潜力等通过各种媒体介绍给私人ES-CO, 如果私人公司启动这些项目后, IDEA就退出该市场, 把好的市场和机会留给私人ESCO, 然后再去开发新的项目和市场。西班牙私人ESCO之所以在全国发展迅速, 除了其潜在的节能市场和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以外, IDAE的先导和示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

3.3 企业体制创新。

目前国内的ESCO也在积极探索节能服务的创新之路, “节能超市”是北京理想伟业节能投资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全新经营模式, 即建立像超市一样的节能服务综合平台, 客户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类节能产品和服务, 该平台着力于整合节能产业资源、规划节能解决方案、构建节能盈利模式和推进节能项目落实等四项独特的行业服务功能[5]。当然, 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高效整合运作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之上的, 任何一个链条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业的运转不良, 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4 结语

2010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0]25号, 2010年4月2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建[2010]249号, 2010年6月3日)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 24915-2010, 2010年8月9日) ,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在国家规范、政策支持、财务补贴三重利好下进入快车道, 相信在十二五之后, 必能看到一个蓬勃发展的节能服务产业。

参考文献

[1]证券之星.合同能源管理新政频出万亿蛋糕待切.www.stockstar.com.2010 (6) .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24915-2010) .2010年8月9日.

[3]DCEO.2008.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Program.Avail-able:http://www.commerce.state.il.us/dceo/Bureaus/Energy_Recycling/Energy/Energy+Efficiency/epc.htm.Accessed3/26/2008.

EMC整改步骤 第5篇

■步骤一

将桌子转到待测(EUT)最大发射的位置﹐初步诊断可能的原因﹐并关掉EUT电源加以确认。(说明)

由于EMI测试上﹐EUT必须转360度而天线由 1m到4m变化﹐其目的是要记录辐射最大的情况。同样地﹐当我们发现无法通过测试时﹐首先我们先将天线位置移到噪声接收最大高度﹐然后将桌子转到最差角度﹐此时我们知道在EUT面对天线的这一面辐射最强﹐故可以初步推测可能的原因﹐如此处屏蔽不佳或靠近辐射源或有电线电缆经过等。

另外须注意的是要关掉EUT的电源﹐看噪声是否存在﹐以确定噪声确实是由EUT所产生。曾见测试Monitor一直无法解决某一点的干扰﹐结果其噪声是由PC所造成而非Monitor的问题﹐亦有在OPEN SITE测试Monitor发现某几点无法通过﹐由测试接收仪器的声音判断应是Monitor产生﹐结果关掉电源发现噪声依然存在﹐所以关掉EUT电源的步骤是必须的﹐而且通常容易被忽略。

■EMC整改之二

将连接EUT的周边电缆逐一取下﹐看干扰的噪声是否降低或消失。(说明)若取下某一电缆而干扰的频率减小或甚而消失﹐则可知此电缆已成为天线将机板内的噪声辐射出来。事实上﹐仔细分析造成EMI的关键﹐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模式来表示。

任何EMI的Source必须要有天线的存在﹐才能产生辐射的情形﹐若仅单独存在噪声源而没有天线的条件﹐此辐射量是很小的﹐若将其连接到天线则由于天线效应便把能量辐射到空间。所以EMI的对策除了针对噪声源(Source)做处理外﹐最重要的查破坏产生辐射的条件----天线。以往我们最常看到谈EMI对策离不开屏蔽(Shielding),滤波(Filter),接地(Grounding)﹐对于接地往往一块电路板多已固定﹐而无法再做处理﹐因为这一部份在电路板布线(Layout)时就须仔细考虑﹐若板子已完成则此时可变动的空间就非常小﹐一般方式仅能找出噪声小的接地处用较粗的地线连接﹐减低共模(Common mode)噪声。屏蔽所牵涉的材质与花费亦甚高﹐滤波的方式则是常可见Bead电感等﹐往往用了一大堆亦不甚见效﹐何以如此﹐许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解决其辐射的天线效应。一般而言﹐噪声的能量并不会因加一些对策组件便消失﹐也就是能量不减﹐ 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如何避免噪声辐射到空间(辐射测试)或由电源传出(传导测试)。

在此我们整理了产生辐射常见的几种情形供读者参考。(1)机器外部连接之电缆成为辐射天线 由于机器本身外部所连接的电缆成为天线效应﹐将噪声辐射到空间﹐此时噪声的大小和电缆的长度有关﹐因电缆的天线效应相对于噪声半波长时共振情形会最大﹐也往往是造成EMI无法通过测试。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必须要做一些判断﹐否则很容易疏忽而浪费时间。(a)噪声是由机器内部电路板或接地所产生

此情形为将电缆取下﹐或加一Core则噪声减低或消失。此时必须做的一个步骤是将线靠近机器(不须直接连接)看噪声是否会存在﹐若噪声并没有升高﹐则可确实判定由机器内部产生﹐若将电缆靠近而干扰噪声马上升高﹐由此时请参考(b)的说明。(b)噪声是由机器内部耦合到电缆线上﹐而使电缆成为辐射天线。

这一点是许多测试工程师容易忽略的。此情形如(a)中所提到的﹐只要将一条电缆靠近﹐则可从频谱上看到噪声立刻升高﹐此表示噪声已不单纯是由线上所辐射出﹐而是机器本身的噪声能量相当大﹐一旦有天线靠近则立刻会耦合至天线而辐射出来。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许多通讯产品有这类情形发生﹐此时若单纯用Core或Bead去处理﹐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2)机器内部的引线﹐连接线成为辐射天线

由于许多产品内部常有一些电线彼此连接工作厅﹐当这些线靠近噪声源很容易成为天线﹐将噪声辐射出去。针对此点的判断﹐在200MHz以下之噪声﹐我们可以在线上加一Core来判断噪声是否减低﹐而对于200MHz以上之高频噪声﹐我们可以将线的位置做前后左右的移动﹐看噪声是否会增大或减小。(3)电路板上的布线成为辐射天线

由于走线太长或靠近噪声源而本身被耦合成为发射天线﹐此种情形当外部电缆都取下﹐而仅剩电路板时﹐在频谱仪上可看见噪声依然存在﹐此时可用探棒测量电路板噪声最强的地方﹐找到辐射的问题加以解决。关于探测的工具及方法﹐将于后详细说明。

(4)电路板上的组件成为辐射来源

由于所使用的IC或CPU本身在运作时产生很大的辐射﹐使得EMI测试无法通过﹐这种情形往往在经过(1)﹑(2)﹑(3)的分析后噪声依然存在﹐通常解决的方法不外换一个类似的组件﹐看EMI特性是否会好一些。另外就是电路板重新布线时﹐将其摆放于影响最小的位置﹐也就是附近没有I/O Port及连接线等经过﹐当然若情况允许﹐将整个组件用金属外壳包覆(Shielding)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由以上的分析介绍我们可以了解﹐造成电磁干扰辐射最关键的地方就是电线的问题﹐当有了适当的天线条件存在很容易就产生干扰﹐另外电源线往往亦是造成天线效应的主因 ﹐这是在许EMI对策中最容易疏忽的。

■ 步骤三

电源线无法移去﹐可在其上夹Core或水平垂直摆动﹐看噪声是否有减小或变化。若产品有电池设备则可取下电源线判断﹐如Notebook PC等。(说明)

如前所述电源线往往是会成为辐射天线﹐尤其是Desktop PC类产品﹐往往300MHz以上的噪声会由空间耦合到电源线上﹐所以判断产品的电源线是否受到感染是必须的步骤。由于噪声频带的影响﹐对200MHz EMC整改之三

以下可用加Core的方式(可一次多加数个)判断﹐对于200MHz以上的噪声﹐由于此时Core的作用不大﹐可将电源线水平摆放和垂直摆放﹐看干扰噪声是否有差别﹐若水平和垂直有很明显的差别﹐则可一边摆动电源线一边看频谱仪(Spectrum)上噪声之大小有否变化﹐如此便可知道电源线有否干扰。

至于若发现电源线会产生辐射时如何解决﹐一般皆不好处理﹐通常先想办法使机器内的噪声减小﹐以避免电源线的二次辐射﹐而使用Shielded线一般对辐射的影响并不大﹐故换一条不同长度的电源线﹐有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由这一点我们可知道﹐除了要使可册产生辐射噪声的组件远离I/O Port外﹐其也须尽量远离电源线及Switching power supply的板子﹐以免耦合到电源线上使得辐射及传导皆无法通过测试。

■步骤四

检查电缆接头端的接地螺丝是否旋紧及外端接地是否良好。(说明)

依前三项方式大略找了一下问题后﹐我们必须再做一些检查﹐因为透过这些检查﹐也许不须做任何修改﹐便可通过EMI测试。例如检查电缆端的螺丝是否锁紧﹐有时将松掉的螺丝上紧﹐可加强电缆线的屏蔽效果。另外可检查看看机器外接的Connector的接地是否良好﹐若外壳为金属而有喷漆﹐则可考虑将Connector处的喷漆刮掉﹐使其接地效果较佳。另外若使用Shielded的电缆线﹐必须检查接头端处外覆的金属纲是否和其铁盖密合﹐许多不佳的屏蔽线(RS232)多因线接头的外覆屏蔽金属纲未册和连接端的地密合﹐以致无法充份达到屏蔽的效果。

EMC干掉巨头们 第6篇

从“私有云”,到“大数据”(Big Data),虽然这些都不是E M C第一个提出的概念,但却是它最早引领了这些技术潮流。

存储,一直是E M C这家公司的立身之本,它打败了I B M、H P等公司的存储部门,但现在它需要和这些IT巨头全面开战了。从规模上看,EMC还和它的对手相距甚远:其目前的年销售额为200亿美元左右,还不到IBM的1/4,惠普的1/5。

在乔·图斯(Joseph M. Tucci)执掌EMC的十年间,通过不断地并购,EMC不仅在存储企业中名列第一,同时在虚拟化、备份市场也是全球第一。

现在,左手“云计算”,右手“大数据”,EMC已经处于下一轮技术浪潮的中心。不过,最终会被其他的大鳄吃掉,还是它能抓住目前的有利地位,成长为另一个IT巨头,才是令人好奇的问题。

这个艰巨的任务很有可能要落到帕特·基辛格(PatGelsinger)身上了。不过,他正是为了更大挑战而来的。基辛格2009年加入E M C,他从英特尔跳槽过来做C O O的第一天起,人们似乎就认定他是公司下一任CEO的人选。图斯也在今年6月再次重申,明年后会隐退。

他是英特尔首位C T O,32岁就成为公司最年轻副总裁,在英特尔干了整整30年。基辛格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我要完成的事,我的目标,包括成为公司总裁。”基辛格在传记《平衡的智慧》中曾这么说。

“我们期待着你头衔上的变化。”专访后,《英才》记者和基辛格开玩笑,他会意地一笑:“我也一样”。

大鳄之一

40多岁时,图斯成为王安电脑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是一家曾经的500强公司,却因为连年亏损,申请了破产保护。在图斯的带领下,王安电脑通过并购成功实现了转型,从一家计算机制造商发展成为网络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十年前,图斯成为EMC的首席执行官,但仅仅几个月后,EMC就从当时互联网泡沫的顶峰摔下来,2000年其销售收入为89亿美元,到2002年仅为54亿美元,股价更为惊人地从100美元跌到4美元。

在将EMC从悬崖边拉回来后,图斯再次举起并购的利剑。这家专注于存储的公司被视为上世纪90年代最成功的硬件公司之一,图斯却希望使EMC“由硬变软”。

“我们希望帮助客户解决信息方面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存储上的。”早在五年前,图斯就曾这样说。当时人们讨论的是在硬件之外EMC是否能赚到钱。如今,EMC收入中只有55%还来自于硬件,其他的则是15%的服务,30%的软件。

“并购”显然是图斯最擅长的,与另一个“并购狂人”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相比,他们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风格。图斯低调甚至有些拘谨,而埃里森却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儿。

一些人认为,图斯的这种低调“范儿”使外界低估了EMC的转变。但是打开过去十年EMC并购公司的名单,你就会知道,图斯在“捕捉猎物”上的敏锐性与尖利程度远比看上去厉害很多。

2003年至今,E M C已经收购了超过50家公司。其中,Vmware是其最成功的一役。2003年,当EMC以6.2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一家软件开发商VMware时,人们不仅普遍的对这家公司不太熟悉,而且也不知道EMC要干什么。七年之后,VMware专注的虚拟化技术成为实现云计算的基石,它也以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成为该领域的全球老大。

环顾四周,当年与EMC同在存储领域里竞争的对手们已经所剩无几,他们纷纷成为别人囊中之物。曾有传闻,甲骨文、IBM等要收购EMC,基辛格告诉《英才》记者,“EMC的规模已经很大,我们手里有100亿美元现金,市值达到600亿美元,很难被轻易吞掉,我们也是‘大鳄’之一。”

重新定位

如果说,E M C这家曾经的硬件公司,不仅没在凶险的丛林里被吃掉,而且成为一个嗜血的猛兽。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当那些体积更为庞大的对手发现了威胁,如何再一次生存而且壮大起来?

“E M C现在确实处于转型期,我们正在重新定位自己。”基辛格说,“过去的EMC和未来的EMC将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

基辛格称,EMC目前有75%的销售额来自存储业务,该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来实现收入多元化,并重点发展能够处理海量数据的工具和服务。

在基辛格加盟后,E M C又在2010年连续收购了数据仓库软件厂商Greenplum和集群NAS厂商Isolin。今年,还将斥资30亿美元用于收购,基辛格明确告诉《英才》记者,大数据将成为未来EMC的收购重点。

现在有两大流派,一是以E M C为代表的企业存储派,采用集群NAS。被EMC收购的Isolin正是这个市场做得最早,目前也最为领先的厂商。

另一大流派则是由谷歌,亚马逊所代表的大数据处理方式,他们用相对低端的存储,依靠整个系统的容错能力、分布式来提高可靠性。

国外有一家媒体曾经打了个比方来形容这种处理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路。他们都从三楼往一楼扔鸡蛋,需要保证有30个鸡蛋掉在地上完好无损。E M C的做法是给鸡蛋做严密的包装,扔出31个鸡蛋就有30个是好的;另一种做法是,鸡蛋只进行简单包装,扔下100个鸡蛋,其中会有30个好的。

也就是说一种是在企业存储本身的设施上需要多花钱,另一种需要损耗大,人力成本较高。“E M C在大数据的存储上目前位列第一,但它的这条路能否成功,现在还很难说。”CBSi企业解决方案中心首席分析师张广彬说。

结盟作战

EMC两年前联合思科、VMware成立虚拟计算环境(VCE)联盟,主推统一计算平台。EMC提供存储,思科提供服务器和网络,这样硬件的三要素再加上Vmware的虚拟化,可以给客户提供全套的服务。

I B M、惠普则倾向于自己做一个V C E联盟这样的东西。尤其是对惠普来说,服务器、网络、存储都有,唯一缺的虚拟化可以和外部进行合作。

如果IBM和惠普全面发力,在云计算及大数据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怎样?不过,对这两家IT巨头的问题在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市场何时才会真正爆发?

“其实,集群NAS厂商Isolin,是比较符合服务器厂商来做的,如果EMC没有收购,IBM、惠普、戴尔等现在很可能会去收。”张广彬说,从前瞻性上来说,EMC称得上过去十年在并购方面最为成功的IT公司。

当被问到,在云计算这场比赛中E M C处于什么位置时,基辛格非常清醒,“与原来的竞争对手相比,我们远远领先;作为数据中心技术供应商,我们和I B M、惠普的差距不大;在公共云方面,与谷歌、亚马逊竞争,形势就有点不明朗了。”

EMC模式 第7篇

为此, 在此次EMC World大会上, EMC发布了多款新产品, 而且不乏一些新亮相的产品系列, 令人耳目一新。综观这些新产品, 都是围绕着大会的核心话题, 帮助用户应对当前及未来几年数字化业务转型所带来的挑战, 构建现代化的数据中心, 最终实现业务的现代化。

数字化业务转型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现在及未来几年的战略重点。中桥的调查显示, 80.3%的中国企业将数字化转型已经列为或将列为业务战略重点 (图2) 。对于企业而言, 向数字化转型将有利于提供更佳的用户使用体验, 提高与客户的交互效率, 加速产品服务的创新, 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从而改变行业格局, 实现跨界发展, 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在这里, 我们结合EMC World 2016的新品发布, 浅析EMC新品如何满足大数据和双模式IT对存储的需求。

如何应对“十三五”期间用户IT战略重点的转移

中桥最新调查显示, “十三五”创新驱动发展, 加速了中国用户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社群应用的IT投入。对于企业级用户 (企业规模在1000人以上) , 转型起步期的关键是如何满足传统应用和新应用 (云原生移动、社群、大数据等) 对IT架构的需求 (图3) 。

正是在对当前用户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在此次EMC World大会上, EMC提出, 在用户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大数据和双模式IT使传统的IT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只有实现业务应用快速、敏捷、高效, 同时满足IT传统应用和云原生新应用的需求, 才能快速实现向数字化转型。EMC发布的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服务, 涵盖全闪存、云存储、复制数据管理、软件定义存储以及服务和支持功能。

EMC新产品为数字化转型而来

1. Virtustream存储云成大会明星

Virtustream是EMC去年5月斥资12亿美元收购的一家公司。此次大会上, Virtustream存储云的发布标志着其功能的最新扩展, 并迅速成为EMC World上的耀眼明星, 备受瞩目。Virtustream存储云能够提供企业级的弹性和性能, 很好地满足核心应用和新应用的需求。

随着企业业务产生的数据成倍增长, 企业迫切需要一个适用于云原生应用数据, 且高性价比、富有弹性和可扩展的平台。Virtustream存储云作为一个可扩展的企业级平台, 能够无缝扩展到云端, 同时针对对象文件的性能优化和弹性功能, 不仅确保了用户对于性能的需求, 还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云服务选择, 满足客户对第二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应用的云存储需求。

2. 传统和云原生环境的连接纽带Vi PR控制器3.0

针对用户异构存储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的需求, 此次大会推出了存储自动化软件Vi PR控制器3.0, 能够对异构存储进行整合, 并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在多厂商存储环境下, Vi PR控制器3.0能够有效连接传统和云原生环境, 通过资源池化来整合异构资源, 并对资源池进行统一的管理。据称, Vi PR控制器3.0支持50多种EMC及第三方存储平台, 将手工任务减少多达73%, 使用户进一步提高效率, 降低风险、释放资源。不仅简单易用, 同时降低了用户的运营开支, 提高了用户的整体效益和效率。

3. 为中小企业使用全闪存敞开大门的Unity

这是EMC专为中小企业打造的全闪存系列, 是与EMC VNX定位类似的产品, 未来会与VNX共存。Unity系列是EMC全闪存存储阵容中的最新成员, 能提供经济实惠的文件和块存储, 它的推出, 完善了EMC全闪存阵容, 使用户无论需要如何, EMC都能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满足几乎任何数据中心的应用需求。Unity突出的特点是易用、现代、灵活和实惠。它能通过新的面向任务型HTML5接口, 提供云一样的主动管理和监视, 完成日常运维工作, 并实现与VMware及Microsoft生态系统的集成, 以便管理第三方系统;Unity的性能是VNX阵列的3倍, 可提供高达30万IOPS, 并可满足定制化、软件定义和融合需求;可在密集的2U阵列中提供高达80TB的全闪存存储容量。起步价是18000美元。

在与EMC核心技术事业部副总裁Peter Smails交流中, 他特别强调, Unity不仅面向中小企业, 同时也适用于大中企业的分支机构等用户。用户在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面对的IT架构的挑战, 这在EMC看来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而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产品, 帮助用户节省成本, 实现转型, 则是EMC的愿望所在。

4. VCE VxRack搭上“云原生”快车

VCE VxRack System 1000通过新的Neutrino节点提供交钥匙型云原生Iaa S体验。灵活的VxRack System采用机架级设计, 使企业、ISV和服务提供商在加速实施数字化转型计划时, 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节点处理不同的工作负载。VxRack System是一款完全集成设计的超融合机架级系统, 融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提供集成式管理, 允许大规模运行工作负载。这些优势有助于简化数据中心运维, 与传统的SAN相比极大地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TCO) , 且便于按需扩展。

5. EMC MyService 360改善用户体验

在新经济环境下, IT的集中透明自动化管理, 决定着业务的稳定安全。EMC MyService360是一款以服务为中心、基于云的服务仪表板, 能够为用户提供高度可视化和个性化的在线查看功能, 可跨全球企业环境, 整体主动监控所部署的各种EMC系统, 从而有助于提高IT团队的速度和准确性, 增强风险应对和响应能力。MyService360以安全和基于云的EMC内部数据湖为基础, 帮助企业实现服务和支持体验的现代化。EMC内部数据湖采用现代化基础架构, 使用EMC存储和融合平台, 包括Isilon、Xtrem IO和带FLEX节点的VCE Vx Rack System 1000、VMware、Greenplum、Pivotal Cloud Foundry和第三方技术, 提供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数据驱动的可视化, 旨在帮助客户做出明智的IT决策。

6. EMC加强对开源领域的投入

EMC{code}提高了对开源新架构, 如Docker、Mesos和Kubernetes的支持, 实现开源和对第三方平台的支持。在新经济环境中, 越来越多的移动社群应用、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基于开源软件和技术平台来实现, EMC也加大了对开源社区的投入 (图7) 。同时, 通过为用户提供ScaleIO和ViPR开源版本, 存储支持Docker、Mesos和Kubernetes开源技术 (图7) , 提高存储在新应用开发部署的管理使用效率。从管理上而言, EMC对存储的进一步技术投入, 让存储更适合于应用开发者管理和使用。

双模式IT的业务稳定和集中管理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 用户业务会持续运行在双模式IT环境, 既要保证传统架构下核心应用的高性能、低延迟、稳定安全;又要满足以移动应用、社区网站、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应用模式的IT需求 (图9) 。两种工作负载对IT资源的需求差异很大。

中桥调研显示, 传统应用和新应用的架构分离, 导致传统应用和新应用形成新的数据孤岛, 不仅存储成本高, 管理更为复杂。更重要的是会限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通过多种应用数据整合和分析, 满足市场个性化研发和服务需求, 阻碍通过IT实现创新。

EMC在过去的15个月里, 对整体存储产品线和超融合产品线做了进一步升级, 以更好地满足双模式IT用户对核心应用的性能、低延迟, 以及云原生新应用快捷和横向高可扩展的需求。升级的特点包括:

(1) 通过软件定义的产品选择, 用户通过在服务器上部署Isilon、Unity、Data Domain、ViPR软件等形式, 经济高效地满足不同应用对资源的需求。

(2) 提供各种灵活的闪存和全闪存选择, 满足中小企业、企业级的业务核心应用, 以及大数据对闪存的需求。结合DSSD、xtrem IO、VMAX全闪存、Unity, 以及各种不同混合 (闪存与硬盘) 存储, 不仅满足核心应用对闪存的需求, 同时满足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对经济、横向高可扩展的闪存需求。

(3) 用户可以通过My Service 360实现跨EMC产品和第三方技术的集中统一管理。

(4) EMC{code}提高对开源架构的支持。

EMC模式 第8篇

多省试水照明合同能源管理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赵明表示, LED照明与合同能源管理最初的结合是从国家“十城万盏”试点项目开始的。当时, 一个城市仅更换部分路灯就需要花费上千万元资金, 没有哪个政府或市政部门愿意并且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做实验。在这样的情况下,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它解决了LED路灯示范工程投入大、风险高的问题, 也保障了生产、消费和金融三方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实现了“政府、企业、公众”的三方共赢。

在LED照明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过程中,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积极地扶持和鼓励政策。《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中指出:未来三年, 广东全省范围内将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EMC) 为内核, 以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支付节能收益为杠杆, 以公共照明领域为突破口, 强力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 实现节能减排和LED产业发展的综合目标。全国首个成熟应用于高速公路主干道的LED照明项目深圳高速公路LED照明工程顺利竣工验收, 广乐、博深等新建高速公路LED照明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截至目前, 广东省安装LED路灯超过30万盏, 示范路段3000多公里, 应用规模居全国前列。另外, 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南安市、山东省临沂市、湖南怀化市、浙江省宁波市的LED路灯绿色照明改造项目都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企业“不花钱”完成节能改造

作为青岛市政府参股并批准成立的, 国家发改委备案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 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相关的项目资金、项目策划方案及售后服务等。在日前召开的用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推动绿色照明节能减排事业新闻发布会上, 青岛华通集团总经理、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培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用能单位“不花钱”就能完成节能改造。

居业:姜董您好, 您能介绍一下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吗?

姜培生:简单地说, 就是用能单位拿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改造的投资。如果节能改造的投资是由节能服务公司事先支付的话, 在合同签订期, 用能单位按照未节能改造前的能源花费支付给公司, 公司赚取节能后的差价, 如青岛华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用能单位签署节能改造合同来实施, 那就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它的好处就是用能单位无需直接投资, 可规避投资压力和风险。用能单位可放心大胆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采用世界上最为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 对自己的技术装备进行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一般合同期为3~5年, 但是对于投资量比较大的项目, 如城市路灯的改造一般为8~10年。

居业:作为一个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 我们所推出的技术和产品是否成熟和可靠?

姜培生:这个理由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负责任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 一方面为社会负责, 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公司负责。为社会负责任就是要将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进行比较精选, 选出最可靠实用的技术和产品向社会推荐, 为社会负责就是为自己负责, 这一理念在EMC模式中体现得淋漓至尽。

居业: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何优势呢?

姜培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优势之一就是人才队伍的优势。节能服务公司一旦研究开发某一领域市场, 就会组成团队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过程、该领域的企业现状、该领域的市场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考量, 从中选出可以合作的伙伴。比如在LED照明方面, 我们对该领域的技术、企业、市场做了全面调研, 最终选定中微光电子有限公司, 该公司整个团队是由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省从事LED产业的精英组成, 而且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有许多国内国际发明专利。还有就是产业链垂直式管理, 在LED产业中也就是前端、中端、后端都是该公司一气呵成, 从而奠定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居业:EMC在商业运作中又有何优势?

姜培生:商业模式上的优势就是节能服务公司先期投资, 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节能效果, 从而实现投资回报的目标。如果某个节能服务公司推出的技术和产品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技术经济指标, 那就意味着该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期收不回投资, 就意味着造成损失, 而这种损失的用能单位来说是没有的。所以,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于推广重大节能技术对于用能单位来说是可靠的、是零风险的。合同期内, 可以分享节能利益;合同期满, 资产和收益100%归用能单位。

居业:前一段时间, 国内一些媒体报道了LED照明技术和产品在某些城市街道照明不成功的案例, 您现在怎么看LED照明目前存在的问题?

EMC:2014将持续向好 第9篇

近日, EMC公布了其2014年中国市场的工作思路:巩固和扩大传统数据中心市场份额, 引领数据中心向云计算、大数据转型。

EMC联邦策略是EMC公司重新定义的核心要义。由EMC信息基础架构业务、VMware公司和Pivotal公司组成EMC联邦, 为客户提供同类最佳、水平建构、选择自由的解决方案, 以区别于那些单一品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与其他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的企业不同, EMC似乎极为看好2014年的发展。EMC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叶成辉认为, 2014年对于EMC来说将是又一个良好的开局。他分析, 整个IT行业向第三平台转型是大势所趋。不过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 将是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并行。在中国, 这一转型过程可能会比美国慢。因此他指出, 2014年, EMC在中国市场一方面要引领第三平台的转型;另一方面要继续打好第二平台主战场, 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EMC加速2.5平台 第10篇

5月4日, EMC world 2015全球大会在拉斯维加斯正式拉开帷幕。中桥首席分析师将结合EMC world发布的最新技术和中桥最新的中国市场调查, 通过多个系列, 来解读数据中心和IT服务市场及技术格局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带给中国用户的价值。

相比EMC world 2014以“REDE-FINE”为主题的重新定义数据中心, 新一届的EMC大会有了微妙的变化。“REDEFINE.NEXT”的主题和整个大会的内容, 在快速从以往以数据中心架构为核心向IT管理自动化进行转变。

在数字化经济下, 如何能够让用户在从传统IT向云计算演进中, 既满足传统应用对业务稳定性和安全性需求, 同时使传统应用具有现代化属性, 加大应用协作能力, 还要支持新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 从而加快业务响应速度并提高IT对业务的支撑能力, 是IT转化为业务引擎, 实现业务突破创新的关键。

从公司层面来看, EMC进行了战略调整, 从以前的以卖产品为主, 调整到卖方案, 通过对产品进行高度整合, 以方案的形式, 满足用户从传统IT向混合云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业务需求, 通过提供“速度和效率”挑战极限, 实现业务转型, 提升在全球经济环境的企业竞争力。

中桥在过去24个月, 通过对中国用户的调研和深访, 已经看到这样一种趋势:随着数据中心不断演进, 以及云计算、移动化、社交和大数据的不断升温, IT架构正在快速向着“云计算-移动终端 (业界称为T3平台) 转变, 利用各种类型的客户端设备访问企业级应用和数据中心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中桥就企业未来12个月IT战略重点的调研数据也显示, 所有受访企业中, 位列前5位的依次是:IT整合 (应用和业务层面) 、服务器虚拟化、数据中心整合 (架构层) 、云计算、新应用部署。可以看到, 应用和业务整合是从软件层面的整合, 而数据中心层面的整合则是硬件层面, 目的都是为了整合以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提高现有资源使用和管理效率, 提升对传统应用和不断上线的新应用的支撑能力, 同时结合服务器虚拟化, 来实现工作负载和应用与架构的解耦, 以实现资源池化和负载均衡, 提高整体弹性IT的服务交付, 从而实现用户从2.0平台向3.0平台的平滑过渡。

在从2.0平台向3.0平台演进的过程中, 用户的IT环境下, 既有大量的传统应用, 同时新应用也在不断涌现。这就造成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 ERP、SAP等传统应用还是第二平台, 而同时, 移动互联等新属性是在第三平台。所以, 用户需要的是同时具有第二和第三平台架构的属性。针对这一市场需求, EMC第一天的发布, 更多地针对这种2.5平台的挑战, 即将第三平台能力用到第二平台应用, 帮助用户平滑从第二平台实现到第三平台的演进。包括:

●推出了以方案为核心的战略定位, 包括Xtrem IO、VMAX3、VCE、VNX、Data Domain和Data Protection等多款产品的更新。

●应用加速。Xtrem IO 4.0采用40TB X-Brick, 密度是上代Xtrem IO系统的两倍, 从而实现应用加速。同时这款全闪存阵列还能够横向扩展到8个x-Brick集群, 并在线自动均衡;还支持混合云和私有云, 其内置的数据缩减和空间高效的复制, 显著提供了容量效率。

●数据服务。VMAX3.0数据服务平台能够让用户构建灵活的存储架构, 能够根据工作负载需求提供优化平台, 并能够基于其服务级别跨平台进行数据保护和管理。其自动分层可以将数据服务扩展到多个平台, 提高服务效率。

●数据保护。EMC的“protection everywhere”的战略, 结合其新的数据保护平台和服务, 能够为数据中心、云端和云内数据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新的Data Domain软件还支持大数据平台Hadoop和No SQL的部署, 同时EMC Protect Point结合VMAX和Data Domain, 性能是传统备份技术的20倍之多。其Cloud Boost还能够为数据保护套件的用户提供云效益。

●融合架构。EMC推出端到端的融合架构, 包括企业级超融合架构、针对中小企业的架构一体机以及针对业务关键性应用的vblock。关于融合架构产品系列Hyper-Converged RackScale, 中桥将在后面的序列片进行重点阐述。

EMC企业靠什么赚钱 第11篇

EMC,也就是合同能源管理。

聘请合同能源服务公司进行节能改造,这一模式在中国推行不久,在欧美却已盛行多年。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市场化节能机制,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的全部成本。

由于接受节能改造的单位无需投入任何费用,却能从中获益,且与实施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服务企业“双赢”,因此合同能源管理被称作“不花钱的节能”。

用户“自掏腰包”搞节能

可是在上海,却出了一件用户“自掏腰包”搞节能案例。去年12月2日签署的“2009年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办公大楼综合节能改造项目”协议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该项目的用户方是闵行机关事务管理局,被改造的对象是上海市公安局阂行分局办公大楼,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同能源服务企业提供能源管理服务。在这一项目中,政府一方作为用户,却主动担当项目的“主要投资方”,出资比例达60%。

6月23日,该项目验收组专家听取了第三方检测单位的节能监测评估结果,以及用户的实际运行报告,确认项目节能效果达到预期日标,项目正式通过验收。第三方检测单位出具的“《闵行区公安分局办公楼建筑节能效果检测》检测评估报告”显示,水泵系统变频改造后年综合节电率平均可达43.85%;太阳能的热水器改造后每年节约的热水量,相当于每年节约0.6万吨天然气。

如今,请合同能源服务公司进行节能改造并不稀奇。稀奇的是,用户聘请合同能源服务公司还“自掏腰包”。

为何原本可以“不花钱”的买卖,用户却愿意“自掏腰包”?

用户为何要自己买单

其实,这并不是闵行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一次“吃螃蟹”。

早在几年前,闵行机关事务管理局曾经和一家能源管理服务公司签订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但是最终节电量只有约6.8%,没有达到合同中约定的数值,整个项目“无疾而终”。

闵行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委书记楼永剑解释道,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基于对未来节能空间的管理,确定节能目标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未来影响节能增长不确定因素的确定。而这一指标的确定以及整个项目的管理,由用户方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双方认定、共同参与,才能更符合实际、可行。

“不花钱”效果不好,还不如自己“掏腰包”来进行节能改造。这一次,闵行机关事务管理局给自己念起“紧箍咒”,自我加压。在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上大胆创新,与能源管理服务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其中作为用户方的政府单位——闵行机关事务管理局出资达60%。

共同出资,好处在哪里?资本金壮大,必然是最直接的结果。在这次节能改造中,首次运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据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康介绍,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之所以在“合同能源管理”中使用不多,技术原因并不是主要障碍,而是由于这一改造初期投入资金较多,投资回报期较长。这对于身为中小企业的能源管理服务公司来说,风险较大。而双方共同出资,减轻了合同能源服务企业的资金压力,有利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节能设备,提高节能效果。

“共同出资,更重要带来的是责任共担。”王康说。

这种合作模式,一改以往“责任主要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的观念,用户一方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一项目中,从节能方案设计初期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项目审核、基准量核定,以及今后节能评估进行全过程监督。

以往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往往是“半途插入”,很容易由于计算方法和能效核定标准的不统一,造成意见分歧。另外,第三方评估机构提出的意见,由于很多需要在设计之初就把规划作修改,相当于推翻重来,成本较高,因此,提意见往往只是“流于形式”。

“花钱”是否值得

“自掏腰包”,是否值得?

先来看看原来的能耗。据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后勤保障处副处长王明华介绍,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闵行公安分局,2007年的电力消耗为330.6万千瓦时,燃气消耗为7.99万立方米。

本来以为这些都是必需的“硬性支出”,没想到请来的“节能医生”搭了搭脉,居然还有“压缩”空间——在原先的能源消耗中,其中水泵系统的电力消耗约为36.6万度电,生活用水燃气消耗为3万立方米,两项折合标煤187吨。

“这些都可以通过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进一步减少能耗。”王明华说。

于是,“节能医生”开出了“药方”:从日常使用的主要能源——电力和燃气入手,对中央空调循环水泵进行变频改造,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热水系统改造。

通过项目改造,水泵系统经过节能改造后综合节能率可达40%,燃气锅炉在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补充加热后,全年可提供45摄氏度的热水2080吨,年节约燃气量最低可达0.6万立方米。

经换算,平均每年可节约标煤75吨,年节约费用15万元左右。

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节能,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这一次,政府带头进行节能减排,将产生更大的号召力,切切实实地转变节能观念。

此外,这一超前行动具有的效应,也将在未来体现出来。“这一合作模式,将成为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的示范项目。”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如此评价。

找到适宜的盈利模式

项目启动以后,节能服务公司与被改造方利润如何分享?这其实也是制约我们国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发展的原因之一。

据介绍,按照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分为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保证支付型、能源费用托管型3种。不过,这一市场的操作并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合同文本上。

“合作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但在实际操作当中,有许多突发事件是合同无法细化的。节能量作为衡量双方收益的重要指标,在一些情况下是不可测量的数据,更多的时候需要靠双方资质和信誉度,这时,合同文本规范性及市场规范性就成为左右双方履行合同的重要标尺。”合同能源管理企业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康说,正是因为市场的不规范,很多时候,节能服务企业由于各种因素投入后,因为对节能量的认可不同,导致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及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组织制定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涉及到合同文本规范性上。目前,该《通则》正处在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年底前出台。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的节能服务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产品型、单项技术型、客户管理型、综合型、直接投资型。不同类型的公司,在实施节能服务时,其技术、资金的风险不同,需要很好的管控能力。

而我国大多数节能服务企业没有赚钱,虽然与市场没有真正打开有关系,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融资能力、管理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在一些地方,大的节能中介,往往只愿意干大项目,看不上小项目,因此有点不上不下,情况很尴尬;小的节能中介,大项目拿不到,只能干小项目,因此利润很低,发展困难。”王康说,有不少节能服务公司技术和产品比较杂乱,主营业务不清晰,因此影响了公司发展。

EMC发布中小企业战略 第12篇

数据显示, 32.5%的中型企业已经开始独立采购存储系统, 37.5%的中型企业采购存储时会考虑独立存储供应商。此外, 中型企业多服务器环境存储应用需求、集中备份、数据共享、信息安全、历史数据利用、业务连续性等现实和潜在需求的调研统计数据也显示出未来中型企业独立存储需求将快速增长。为此, EMC希望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战略, 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EMC公司成立了中小企业事业部, 增加一系列措施, 扩大市场覆盖能力, 完善产品解决方案, 扩大渠道队伍, 同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旨在为实现中小企业业务在未来五年达到16倍增长的业绩目标。

在中小企业的服务方面, EMC与业内厂商相比, 将更加注重全面客户体验。具体做法是, 服务的实施由合作伙伴提供, 但是整个服务过程将在EMC授权服务网络体系的监控和管理之下, 从而保证服务质量。■

EMC模式范文

EMC模式范文(精选12篇)EMC模式 第1篇节能, 被看作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之后的第五种能源。我国大型公共建筑面积约占全国建筑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