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装置范文
EO装置范文(精选4篇)
EO装置 第1篇
1 氧分析仪样品处理系统
国内大部分的EO/EG生产技术主要由荷兰Shell公司和美国SD公司、UCC公司和Dow化学公司引进,这些生产技术都要求EO/EG装置在线分析系统配置氧分析仪,并且对氧分析仪提供的分析数值极为依赖,这就决定了氧分析仪的样品处理系统的重要性。氧分析仪样品处理系统的一般配置如图1所示。
2 改进措施
2.1 样品的全程伴热
在EO/EG装置中,一般样品伴热温度都在45℃以上,而且是全程伴热。国内大部分分析系统厂家,由于对样品全程伴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只重视样品传输管线的伴热,而忽视样品预处理箱体的伴热,这导致样品温度变化较大,样品的流量、性状波动剧烈,相应的分析仪数值变化也比较
大,甚至导致流量报警,使得整个装置联锁停车。因此,在氧分析仪样品处理系统中进行全程伴热,从取样探头开始一直伴热至氧分析仪入口处。更要注意的是:
a. 样品传输管线和样品预处理箱体均要采用电伴热形式,因为电伴热形式具有控温精度较高、安装铺设方便及便于维护等优点;
b. 样品传输管线需采用一体化电伴热管缆(含温控),预处理箱体伴热需要电伴热器(含温控)。
样品全程伴热能有效改善样品的性状,保证氧分析仪的测量精度。
2.2 取样探头
在EO/EG装置的氧分析仪系统中,国外专利商普遍推荐使用Welker公司的专用取样探头(图2),该探头具有现场可插拔、安装方便和集成度高的特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
a. EO/EG装置中样品管线杂质含量与专利商设计要求相差甚远,杂质较多,导致Welker取样探头前端的过滤器经常堵塞,需经常清洗,这时探头就会经常进行插拔作业,降低其寿命,并且Welker取样探头堵塞后清洗困难,维护量增大;
b. 探头伴热困难,一般只能采用人工缠绕伴热带的方法,费时费力,且伴热效果不佳;
c. Welker取样探头价格昂贵,一般每套一万美元左右。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新型的一体式探头(图3),该探头具有Welker取样探头的优点,并且维护方便、价格较低。该产品已在国内市场投入现场应用,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新型一体式取样探头由减压过滤部分和可插拔探头部分组成,其优点在于:
a. 主要部件都在保温伴热箱体内,避免了样品从工艺管道出来后温度产生波动,样品伴热效果理想;
b. 所采用的过滤器目数较大,样品中的杂质不易堵塞过滤器,并且过滤器设计为独立部件,清洗很方便;
c. 主要部件都采用成熟部件,采购、使用及维护等成本较低;
d. 探头采用一体化设计,不需要分段安装,节省安装成本。
2.3 样品预处理系统
对于EO/EG装置中氧分析仪的样品处理系统(图4),需要特别重视样品流量和压力的控制以及整个取样分析的时间。样品流量的波动会导致分析仪数据的波动,并且整个EO/EG装置对氧分析仪的数据格外敏感,氧分析数据的波动会导致整个装置联锁停车;样品流量和压力波动大还会损伤仪表,导致仪表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为此,需在样品处理系统的设计中增加大的旁通环节,提高样品流速,使其能够将取样分析的整个周期控制在20s以内。增加稳压、稳流措施,同时增设流量、压力报警。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整个样品处理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而且分析数据准确可靠,使用方便、维护简单。
3 样品回收系统
国内EO/EG装置在线分析系统中,样品气经分析仪后一般直排大气或直接排入样品回收管线中,其缺点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有空气污染;直接排入回收管线中,会导致样品回收管线中的压力和流量波动较大,而一般情况下,从分析仪出来的样品气的压力和流量较小,样品气排入样品回收管线则很容易引起背压,使得样品排放不畅,导致分析仪测量不准确。
为此,设计一整套样品回收系统(图5),将大量的样品收集起来,重新进入装置中。样品经分析仪后进入仪表排放罐,样品预处理中的旁通气体进入旁通排放罐,由PLC对调节阀进行控制,保证排放罐内的压力恒定。回收泵设计为一备一用,亦由PLC控制系统控制其运行,并向控制室送出公共报警信号,保证样品气排放出口压力在104kPa(a),波动范围控制在100~-115kPa(a);保证旁通排放出口压力149 kPa(a),高限报警压力154kPa(a)。
4 报警控制系统
EO/EG装置在线分析系统的在线分析仪种类很杂且数量较多,而国内大部分在线分析系统简单地将各种分析仪的模拟量信号送至DCS,而且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分简单,只是向DCS中输入公共报警信号。这就会造成分析仪中大量的状态信息和各种检测器的状态无法输送给DCS,工艺人员只能查看各种样品的含量,而对分析系统的状态无法得知,使得分析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通知工艺人员,降低了分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随着样品回收系统的使用期限,也需要有更全面的报警控制系统。为此,将报警控制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报警控制系统组成如图6所示。
系统选用S7-300PLC作为主站,采用Modbus通信协议与多从站进行通信,从站包括在线分析仪。同时S7-300PLC作为从站,采用Modbus与DCS主站进行冗余通信,形成了准确、快速的在线分析仪通信网络,简化了联网的复杂性,降低用户成本。采用S7-300PLC控制样品回收系统和报警控制系统,将所有的在线分析仪状态和含量分析、各种报警器状态、正压通风系统及空调系统等信号传输至DCS,同时控制样品回收系统,使得操作人员能直接从中央控制室查看在线分析系统的各种状态信息,简化了生产过程并降低了维护成本。报警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7所示。
5 结束语
对EO/EG装置在线分析系统中氧分析仪样品处理系统的改进,提高了仪表的投用率,可减少整个装置联锁停车的几率;对样品回收系统的改进,提高了分析尾气的回收效率,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对报警控制系统的改进,使用户能够实时监控在线分析系统的状态,对在线分析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目前,国内的EO/EG装置随着石油化工的建设正在不断建成,在线分析仪分析系统应用规模在现代EO/EG装置中的越来越广泛。因此,对EO/EG装置在线分析系统中的样品回收系统、报警控制系统及氧分析仪样品处理系统等的改进,使整个在线分析系统功能更加完善,维护及使用成本降低。这些改进措施已经应用于天津石化EO/EG、宁波禾元EO/EG、三江石化EO/EG及南京德纳EO/EG等装置中,效果十分明显。
摘要:介绍对EO/EG装置在线分析系统中氧分析仪的样品处理系统、回收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改进措施。
EO装置 第2篇
员工食堂炊事员 编 号:EO-08
直接上级:员工食堂督导
内部联系:全体伙伴 岗位描述:
服从上级的领导,依据当天供餐菜单,明确工作任务后,按工作程序保质、保量完成好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制作任务。职责范围:
1、按时上下班,工作中服从上级的安排,遵守酒店和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
2、按工作班次要求,提前到岗,做好卫生工作和工具、原料的各项准备工作。
3、按工作分工和程序标准,保质、保量地完成食品生产和加工制作任务。
4、负责个人分管的各种工具、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日常保养工作。
5、做好开餐工作,备好当餐所需的菜品,掌握每餐用餐人数,保证供应及时,减少浪费。
6、依序发餐,保证每个用餐员工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每餐结束后清理区域内的卫生。
7、每天工作结束后,检查电器、煤气、水电开关的关闭情况。
8、完成上级指派的其他工作。任职资格:
性别:男女不限
学历:初中以上
1、工作认真,办事稳妥。
2、熟悉热菜加工过程,并能操作。
3、熟悉热菜质量标准,能熟悉厨房设备使用。体能要求:
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知识技能:
1、熟悉食品卫生(涉及)相关卫生知识。
2、熟悉员工食堂的工作职责、程序、标准。
EO装置 第3篇
鉴于EO/EG装置的工艺介质清洁性、换热器的冷热介质的温差小及板式换热器较高的热回收效率, 板式换热器在EO EG装置得到广泛的运用。
1 EO/EG装置概述
环氧乙烷以乙烯和氧气为原料, 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催化剂部分氧化制备而得。反应器气体先经过水洗, 再经过对稀溶液的蒸汽汽提, 即可得到环氧乙烷。为了从环氧乙烷中脱除不凝气体, 会在低压下再次用水吸收环氧乙烷。
纯环氧乙烷通过对环氧乙烷水溶液进行蒸馏制备而得。
乙二醇通过环氧乙烷在过量的水中发生非催化水解制备而得。水解反应完成之后, 将乙二醇从过量的水中分离出来, 然后精制得到一乙二醇 (MEG) 、二乙二醇 (DEG) 和三乙二醇 (TEG) 产品。
2 板式换热器特点
板式换热器的发展: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换热设备, 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耗材少、形式多样、便于维修等诸多优点, 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力、冶金、化工、轻纺、饮料、城镇供热等行业和领域, 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2.1 板式换热器技术的主要特点
(1) 板式换热器单元和单片面积大型化;
(2) 采用垫片无胶连接技术, 使板式换热器安装和维护的时间节约80%;
(3) 第三, 由一种规格的板片设计两种不同波形夹角, 以满足有不同压力降要求的场合, 从而扩大了应用范围;
(4) 板片材料多样化, 已使用了不锈钢、高铬镍合金、蒙乃尔哈氏合金等材料, 甚至还推出了石墨式换热器[1]。
2.2 板式换热器的优点
热交换器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容积式、浮头式、壳管式、螺旋板式、板式, 其优点有:。
(1) 传热系数大。其传热系数K值通常在3 000~6 000 W m2·℃, 最高能达到7 000 W/m2·℃, 较其它类型的换热器要高1 000 W/m2·℃以上。因此, 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 换热量大。
(2)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 外型尺寸小, 其摆放布置灵活方便, 易于安装。板式换热器的紧凑度约为220 m2/m3, 远大于管式换热器的78 m2/m3。
(3) 板式换热器由于是以片为单位的换热板组成, 所以换热面积的大小 (即片数的多少) , 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增减。换言之, 板式换热器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很强, 这一点, 是其它类型换热器所不具备的。
(4) 污垢系数低。板式换热器的流体由于剧烈湍动造成对板面的冲刷, 同时不锈钢换热器热面光滑, 杂质不易沉积;因此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系数远低于管壳式换热器。
(5) 末端温差小。板式换热器两种流体可以实现纯逆流。在管壳式换热器中, 两种流体分别在管壳内流动, 总体上是错流的流动方式, 降低了对数平均温差。板式换热器由于可以实现温度交叉, 可以真正实现末端温差达到1℃;管式换热器不能实现温度交叉 (即二次侧出口温度不能高于一次侧温度) 末端温差只能达到5℃。这个特点特别适用于EO/EG装置的水吸收系统, 能有助于该系统高效的回收热热量[2]。
2.3 板式换热器的缺点
(1) 承压能力相对较低, 焊接板式换热器是一种新产品, 结构还未定型, 受压元件的计算还在探讨中, 目前还没有完全可靠的设计标准, 按照目前设计制造水平板式换热器的最高操作压力一般最高达4.0 MPa。目前EO/EG装置的换热介质的操作压力一般不高于3.5 MPa, 所以以目前的制造水平, 完全满足条件要求。
(2) 不适合用于易堵塞通道介质, 板式换热器的板间通道比较窄, 一般为3~8 mm, 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时, 就容易堵塞板间通道。这种场合不适合用全焊接式板式换热器。EO/EG装置中的换热器介质一般为EO水溶液和水, 只要维护妥当, 不易发生换热器堵塞。
(3) 密封周边长, 目前大型板式换热器垫圈总长度超过2 800 m, 使用中常常需要拆卸清洗, 故泄露的可能性比较大。对有垫圈的板式换热器使用温度受到垫圈材料限制, 且处理量相对较小[3]。
2.4 板式换热器结构的特点
板式换热器一般可分为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和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可拆卸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传热板片、密封垫圈、压紧装置及其他一些部件 (如导杆、接管等) 组成。传热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关键元件, 板片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设备技术经济性能,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人字形板、水平平直波纹板、锯齿形板;密封垫圈是板式换热器的一个关键的零件, 是为了防止流体的外漏和两流体之间内漏。它安装于密封槽中, 运行中承受压力和温度, 而且受着工作流体的侵蚀, 故对它基本要求是耐热、耐压、耐介质腐蚀。压紧装置包括固定与活动的压紧板、压紧螺栓, 它用于将垫圈压紧.产生足够的密封力, 使热交换器在工作时不发生泄漏, 通过旋紧螺栓来产生压紧力。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板束、壳体、进出口接管和支座构成。板束是将板块按照流体流道要求焊接而成, 完全不用密封垫。它兼有管壳式换热器耐温、耐压和板式换热器高效、紧凑的特点。相比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其缺点是一旦管板失效或者焊接泄露, 板束的检查和维修很困难, 必须全部更换[3]。
3 板式换热器启动和停用
3.1 板式换热器的启动
(1) 检查面板螺栓扭矩:启动前确保设备被正确安装并做个随机检查面板的螺栓扭矩, 若扭矩值低于推荐的值, 启动前用合适的扭矩扳手再次紧固;
(2) 启动时必须缓慢并平稳以避免水锤造成设备损坏, 检查冷侧流体是否由下向上的流向, 通常都是从下到上的流向 (加热时才能排出气体) ;
(3) 启动并先充满冷侧, 充满冷侧时, 排气口要保持打开状态, 启动这一侧泵的时候要保持进口阀门是关闭的;然后缓慢打开阀门, 当所有空气被排出后, 关闭排空阀;
(4) 当冷侧已经运行后, 才逐步打开热侧阀门 (至少用5 min时间) , 这时候打开排空阀, 操作步骤跟冷侧相同。所有情况下, 启动都应该是缓慢的并温度的升高每小时不超过60℃, 以防止对设备产生热冲击。
3.2 板式换热器的停用
(1) 与启动的程序相反, 通常先关闭热侧, 而冷侧仍保持运行, 缓慢减小并关闭阀门, 注意控制泵的流量, 当阀门完全关闭了, 再关闭泵;
(2) 打开排污口, 排空换热器;
(3) 需要停机超过几天的时间, 设备需要吹扫排尽残液。若装置短暂停车期间的周围气温低于凝固点, 设备也需要吹扫排尽残液。如果设备需要长期停机搁搁置, 建议对设备进行淡水冲洗、排空和干燥。
4 板式换热器维护
4.1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条件
(1) 注意设计使用的最高温度和压力, 当介质温度超过180℃或压力过高时, 不应该采用垫片密封的可拆卸板式换热器, 因为耐温最好的垫片在超过180℃或压力过高时工作也会出现问题, 必须采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2) 确保流量是按照设计流量运行 (太低流量可能因剪切力不足而产生结垢) ;
(3) 明确板式换热器是循环还是间隔性运行 (周期运行:周期幅度和频率) , 这样能保证日常停用后保护工作;
(4) 检查板式换热器是否产生压力倒置 (运行时应保持最小2 bar的压差) ;
(5) 运行中尽量避免压力和热冲击;
(6) 板片必须选择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材料, 特别注意氯离子对不锈钢的应力开裂腐蚀;
(7) 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选择逐步开动功能的阀门而非开关功能阀门, 注意避免太大的阀门, 工作时频繁的开启将产生开/关作用容易导致板片疲劳;
(8) 注意泵的开关条件 (如果内部流量太低以致泵停止, 重启泵将会导致板片组损伤) 。
4.2 板式换热器的运行中的预防事项
(1) 冷侧注意排空气体;
(2) 确保压力是正确的, 避免在板片组内沸腾;
(3) 安装过滤器防止结垢, 必要时清除结垢;
(4) 确保水不会结冰;
(5) 腐蚀风险:控制水或干净液体中的氯离子含量, 定期检查介质中氯离子含量, 选择合适的防腐蚀措施。
5 结语
作为一种高效紧凑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在EO/EG装置中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在针对低温差换热介质间换热, 板式换热器的优势更是其他类型换热器无法替代的。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不断提升, 板式换热器的运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并将对管式换热器的构成足够的竞争。
摘要:介绍了EO/EG装置中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板式换热器设计选型时注意的事项及板式换热器的日常维护管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换热设备, 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耗材少、形式多样、便于维修等诸多优点, 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力、冶金、化工、轻纺、饮料、城镇供热等行业和领域, 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日常维护管理,设计选型,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晓文, 苏俊林.板式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冶金能源.2011 (10) :52-54.
[2]炼油设备工程师手册/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2版[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247-257.
EO装置 第4篇
1 存在的问题
(1)自2002年10月乙二醇(EO/EG)装置改扩建开工以来,该泵一直运行比较正常,但自2006年3月份以来,该泵检修清焦周期由过去平均6个月一次逐渐降到2至3个月一次,从2007年6月装置大检修完后至9月平均40~60天清焦一次。
(2)由于干燥塔釜液泵频繁的结焦,泵的出口压力由最初0.4 MPa(表压)下降至0.2 MPa(表压)时,泵的出口的流量因压力下降从8200 kg/h降至6800 kg/h,对一乙二醇精制产品塔C-620稳定操作造成极大的波动,影响一乙二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时必须把结焦的干燥塔釜液泵切至备用泵才能保证干燥塔釜液泵出口压力和流量,确保一乙二醇精制塔C-620的进料量维持正常操作范围。
(3)结焦的干燥塔釜液泵为保证备用,必须对泵解体后进行人工清焦,清除叶轮和泵壳内的黑色结焦物。每次清焦需要操作人员彻底隔离泵,拆除倒淋阀和放空阀的管帽和盲板,打开倒淋阀和放空阀倒空泵内物料并拆除泵体外的保温,维护钳工需三个钳工4个工时,需要干燥塔釜液泵机械密封配件、相关的密封垫片和“O”型圈配件一套。
2 干燥塔釜液泵结焦原因分析
干燥塔釜液泵P-610A/B解体后发现叶轮内和泵壳内都有一层1.5 mm厚的黑色结焦物,叶轮的流道在狭窄的地方几乎被堵死,机械密封自冲洗系统的旋液分离器也被堵死,机械密封自冲洗系统的管线被堵住一半,机械密封动、静环表面有严重摩擦痕迹,密封中的小弹簧由于结焦物存在回弹能力减弱,轴套和轴之间密封用的氟橡胶“O”型圈由圆拄状几乎变成长方型。通过以上现象分析干燥塔釜液泵P-610A/B结焦原因有以下三点:
(1)干燥塔釜液泵为负压泵,入口压力为15 kPa(绝压),有轻微漏点后空气极易漏入泵内。由于干燥塔釜液泵内主要介质是乙二醇属热敏性物质,高温状况下遇到空气极易分解生成碳黑状的结焦物[1],其结焦物吸附在叶轮上和泵壳内形成焦块,堵住叶轮的流道造成干燥塔釜液泵出口压力、流量大幅度下降。
(2)由于泵的配件轴套和轴国产化后,配件的测量和机械加工存在的误差,轴套和轴之间密封采用的氟橡胶“O”型圈(尺寸为Ф30 mm×3.55 mm)长期在高温环境下橡胶老化回弹能力下降等原因,使轴套和轴之间密封配合不如来存在微小的偏差,造成外部空气漏入到泵内加快干燥塔釜液泵结焦速度缩短干燥塔釜液泵运行时间。
(3)又因机械密封自冲洗系统的旋液分离器、管线部分通道被堵,不能及时冲洗带走动、静环表面的杂质及时撤走热量,造成动、静环表面有摩擦痕迹[2],氟橡胶“O”型圈由于长期在高温环境下由圆拄状几乎变成长方型,回弹能力下降后造成机械密封泄露,造成外部的空气漏入到泵或者物料泄露到泵的外部,降低了机械密封使用寿命。
3 改进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决定对干燥塔釜液泵P-610A/B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3.1 加强泵的轴套和轴之间密封减少泄露
通过对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分析并咨询密封配件生产厂家决定对泵的机械密封的轴套进行改造:
(1)如图1所示在泵的机械密封的轴套端部再增加一个轴套和轴之间密封用的“O”型圈,用一个孔用弹性卡圈固定安装,即便于安装拆卸又方便检查“O”型圈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改变过去“O”型圈装入后无法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弊端。
(2)增加的“O”型圈材质由过去氟橡胶改为聚四氟乙烯,由单纯的“O”型圈改为带弹簧补偿性能的“O”型圈。聚四氟乙烯材质能耐受200 ℃左右的温度,而氟橡胶只能耐受180 ℃左右的温度[2]。
通过以上改进使泵的机械密封的轴套和轴之间更加紧密完善,确保外界空气尽可能少的漏入泵体内部,降低乙二醇类有机物质结焦机会和速度。
3.2 健全机泵巡回检查机制,定期清洗机械密封自冲洗系统。
(1)建立健全巡回检查机制,要求操作人员定时巡检记录P-610A/B运行泵的机械密封自冲洗系的温度,要求控制温度在80~120 ℃之间,发现温度过高或过低及时汇报车间并把运行泵切换至备用泵,对出现问题的泵进行隔离、倒空后[2],联系钳工维护班组对泵的机械密封自冲洗和冷却系统进行检查清洗,从而延长机械密封使用寿命。
(2)由过去被动式检修维护变为主动式检修维护,根据现场实际操作情况和生产负荷的调整情况,在泵的机械密封自冲洗系统的温度没有超标情况下,有计划的安排切换泵,对泵的机械密封自冲洗和冷却系统进行检查清洗,进一步延长机械密封使用寿命。
3.3 改进清焦方法,干燥塔釜液泵由解体清焦改为在线蒸煮清焦
借鉴车间再沸器E-610/E-620在线蒸煮的清焦方式,决定对干燥塔釜液泵P-610A/B泵在机械密封不漏情况下,由过去解体泵后进行清焦改为在线蒸煮清焦。如图3所示:关闭干燥塔釜液泵入口、出口手阀和排气手阀,打开泵放空手阀和泵体倒淋手阀进行卸压到空物料,用水冲洗泵壳内部后,在泵体倒淋手阀后接胶管把中压蒸汽凝液(0.45 MPa;160 ℃)引至P-610A/B泵壳内,注意控制好流量,在泵出口压力表放空手阀后接胶管引至地漏,通过控制泵出口压力表放空手阀来控制在线蒸煮清焦的压力在0.3 MPa(表压)左右,压力在泵的出口压力表上可看到。
经过几次在线蒸煮清焦的实验,为了保证清焦效果,车间规定出台了干燥塔釜液泵在线蒸煮清焦的方案,要求班组严格方案执行清焦操作,在线蒸煮清焦的方案规定:(1)每台泵的每次在线蒸煮清焦的不得少于4次,每次不得少于1 h;(2)在线蒸煮清焦时规定每15 min对泵盘车180°,确保泵壳内各部件都得到彻底蒸煮清除死角部位结焦物;(3)通过检查泵出口压力表放空手阀后接胶管排出水是否干净检查在线蒸煮清焦的效果;(4)在线蒸煮清焦完后再用干净的水对泵壳内进行冲洗,冲洗干净后用低压氮气对泵壳内进行吹扫置换,再对泵系统进行气密试漏,无漏点后灌泵排气试泵正常后备用。
干燥塔釜液泵通过4次在线蒸煮清焦,出口压力都能达到0.4 MPa(表压)以上,流量能达到额定值满足生产需要,在线蒸煮清焦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改进后的效果
(1)从2007年9月开始至今,干燥塔釜液泵P-610A/B机械密封泄漏检修情况由当初每台泵一年3~4次变为每台泵一年1~2次,结焦周期也由过去60天左右延长至150天左右。
(2)泵的机械密封的使用周期延长至8个月甚至到10个月以上,表明对轴套和轴之间密封形式改进取得一定的效果。
(3)由过去被动式检修维护变为主动式检修维护可以预先对干燥塔釜液泵P-610A/B进行维护,减少检维修的次数和工作量,降低机械密封配件消耗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保证干燥塔釜液泵出口压力和流量稳定在正常的较高范围内,保证了生产系统的平稳性、连续性,增大生产负荷提高一乙二醇(MEG)产品质量和产量。
5 结论和下一步工作
虽然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延长清焦周期和机械密封使用寿命。但是进一步延长了干燥塔釜液泵的检修周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干燥塔系统和干燥塔釜液泵系统仍存在未消除的在漏点,待到合适的时机对干燥塔釜液泵机械密封系统和冷却系统进行改造,对一些使用螺纹连接或者活接头的部位改为使用法兰联接,减少泄露点确保密封自冲洗和冷却系统的效果,延长结焦周期和机械密封使用寿命。
(2)加强对泵配件的测绘、完善配件各项数据和图纸,严格按图纸和标准采购验收配件,减少因配件质量问题影响干燥塔釜液泵的长周期运转,进一步延长干燥塔釜液泵结焦周期和机械密封使用寿命。
摘要:通过对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乙烯厂乙二醇(6万吨EO/EG)装置的干燥塔釜液泵P-610A/B结焦周期短、检修频次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延长结焦周期、降低检修维护的成本和频次。
关键词:离心泵,结焦,机械密封,清焦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人事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事部.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乙二醇装置操作工[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EO装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