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精选18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1篇
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课任:徐文锋
2014.3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是检测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基础知识的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试题覆盖量全面,题型较广,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连线、看图写算式、竖式计算、解决问题,试题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基本情况。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七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85%,稍难题占15%。
2、数学试题设计富有趣味性。
题型上反映有:小兔子送信,这一题主要是看学生的口算能力,能较快的算出余数,口算题中计算错误率较高,但总的来说学生全对的还是大多数,只有个别学生有错。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加强乘法口决计算方法的指导,并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并且都是图和文字相结合的。
例如:第五大题的看图写算式、第七大题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很好的结合生活实际。
以上题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和物,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
二、成绩分析:参考人数20人,优秀 12人,优秀率60 %;及格19人,及格率95%;不及格 1人。
三、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做题不够认真。对于成都好的学生来说用不到20分钟就完成的学生大约有6人,他们书写规范、认真几乎没有错误。对于较差的学生做题速度慢一点,并且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写上单位名称,在较难的的题目处理的不好或者思路不对,说明他们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到位。
2.出现漏题现象。有个别学生在连线题中漏掉个别的题目,还有个学生第六题的46除以9没有做,问原因是忘了。
3.计算上的失误。
由此可以看到,本单元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待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多练习,多巩固知识,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四、今后教学工作的措施:
1、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4、老师要十分重视书本上的每一个例题和习题,老师要善于研究这些题目,要学会分门别类。
5、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才施教。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2篇
6×6=
6×8=
5×4=
3×4=
5×3=
2×6=
4×6=
4×( 12-8 )=
70-30-25=
6×5+24=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人教版二、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
葡萄 男生:5人 女生:7人
西瓜 男生:10人 女生:6人
苹果 男生:12 女生:8人
菠萝 男生:9人 女生:5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3篇
1. ---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___________ the school bus.
A. By B. With C. At D. On
2. ---Do you know ____________?
A. how old is Sam B. where he lives C. where is Tom D. how far does he live
3. The students in that village need to ________ a river to school.
A. across B. through C. cross D. crossing
4. We hope our dreams can ____________.
A. come out B. come true C. come up D. come through
5. ---________ does Cindy live from her offi ce?
--- Three kilometers.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often D. How far
6. It takes him about 15 minutes _________ there.
A. walk B. walking C. to walk D. walks
7. James has ________ breakfast at home and play _____ guitar every day.
A. /, the B. the, / C. the, the D. a, the
8. We want people who are good _________ children.
A. at B. for C. in D. with
9. ---_________ do people usually eat dinner?
--- In the evening.
A. What time B. When C. What D. How
10. --- Can I borrow your b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don’t have one. B. No, you can’t. C. Of course. D. Not at all.
11. Can you tell me what he _________ just now?
A. talked B. told C. spoke D. said
12. ---Must I do the dishes after dinner?
--No, you ______________.
A. can’t B. needn’t C. mustn’t D. have to
13. Please get up and ___________ your clothes.
A. dress B. put up C. wear D. get dressed
14. Either you or your brother __________ singing very much.
A. likes B. like C. don’t like D. dislike
15. ---How does Jack ___________ the museum?
---By bus.
A. get B. arrive C. arrive in D. reach
16. --- How far is your home from your unc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t’s 20 kilometers far. B. It’s 20 kilometers away.
C. It’s 20 minutes bus ride D. It takes 20 minutes.
17. He wants to fi nd a _______ in a music club.
A. jobs B. work C. works D. job
18. Lucy often ____________to the bus stop.
A. rides a bike B. rides bike C. by bike D. on her bike
19. Sally goes to the park after ________ her homework.
A. doing B. do C. does D. to do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
--- It’s wonderful.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tball game? B. Do you want to go on a trip?
C. Can you play chess D. What time do you go to bed
二、完形填空。 (10分)
21. A. and B. but C. or D. so
22. A. at B. in C. on D. to
23. A. with B. by C. of D. on
24. A. go B. get C. leave D. getting
25. A. in B. at C. about D. to
26. A. in B. at C. on D. of
27. A. his B. he C. he D. she
28.A. his B. he C. our D. their
29.A. look B. read C. watch D. look at
30. A. go to bed B. goes to bed C. sleeps D. get bed
三、阅读理解 (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计40分)
A
I have a cousin. His name is Eric. He is 15. He likes music and he can play the guitar very well. But he doesn’t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He wants to join the art club. He wants to learn to paint. I don’t like music or art, I like sports. I can play tennis. I can also swim but I can’t swim well. I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My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I want to play sports with them.
31. How old is the writer’s cousin?
A. Five B. Fifteen C. Fifty D. Fourteen
32. What does Eric like?
A. music B. art C. swim D. sports
33. What club does Eric want to join?
A. music club B. art club C. sports club D. chess club
34. What does the writer dislike?
A. sports B. tennis C. swim D. music
35.Why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A. He can play tennis. B. He can swim.
C. He doesn’t like music club. D. His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he wants to play with them.
B
Sue and Linda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car. They drive past a cinema, a supermarket and a food shop. The food shop i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Jack and Michael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They go past a bank and a post offi ce. The bank is next to the post offi ce. Mary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ike. She rides a bike past a police offi ce, a library and a swimming pool.
( ) 36.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passage?
A. Five B. Three C. Four D. Two
( ) 37. Where is the bank?
A. It’s next to a swimming pool. B. It’s on the right.
C. It’s next to a post offi ce. D. It’s on the left.
( ) 38. How does Linda go to school?
A. By bike B. By bus. C. By car. D. On foot.
( ) 39. Where does Sue drive past?
A. A cinema. B. A post offi ce. C. A park. D. A bank.
( ) 40. What do they do?
A. They are singers. B. They are football players.
C. They are students. D. They are reporters.
C
Hi! My name is Tom. I am a school boy. My school is far from school. I must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It takes me half an hour to get there. I have no time to have breakfast at home. I often have some bread for breakfast on the bus. I don’t want to be late for the morning exercise. I have lunch at school. Sometimes I play foo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school. I often get home at half past six.
( ) 41. Tom lives______.
A. next to his school B. in his school
C. far from his school D. with his friends
( ) 42. Where does Tom eat breakfast?
A. In the school` B. At home C. on the bus D. near the school
( ) 43. Tom gets home______.
A. at 5:30 in the afternoon B. at noon
C. with his classmates D. at 6:30P.M
( ) 44.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m to go to school?
A. one hour B. 5.5 hours C. Half an hour D. A morning
( ) 45.What does Tom sometimes do after school?
A. Does morning exercise. B. Plays foot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C. Plays the guitar. D. Does his homework.
D
Alex’s day
Hello! I’m Alex. I often get up at 6:30 a.m. Half an hour later I have my breakfast. At 7:30 a.m. I take a bus to school. We have Math, Chinese and English classes from 8.00 a.m. to 11.30 a.m. I have lunch and talk with my classmates at school. We have three classes from 1:40 to 4:10 in the afternoon. After school, I often play with my classmates. We often play soccer, tennis and ping-pong. I go home at about 5:00p.m. I usually have dinner at 6:00p.m. Then I do my homework and watch TV. At about 10:30, I go to bed.
( ) 46. Alex goes to school at half past six in the morning.
47. What time does Alex eat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How long does it take Alex to have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Where does Alex eat lun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Alex usually _______ before he goes to bed.
四、词汇 (10分)
51.There is no ___________ ( 桥梁 ) above the rive.
52. _________ the rive to school is dangerous for the students. (横过、越过)
53.What do you_______________ the school trip? (认为…怎么样)
54.The bus ride ___________me about 20 minutes every day. (花费)
55. He _________________ at seven o’clock. (刷牙)
56. Lisa is good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 ) .
57.Peter likes ___________________ ( 拉小提琴 ) .
58.He either does homework or________________ ( 散步 ) after lunch.
59.I want to be 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I grow up. (音乐家)
60. The school needs help to teach children______________ ( 游泳 ) .
五、连词成句 (10分)
61. does, you, get, how, it, long, take, to, school,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is, a, river, between, there, home, her, and, hospital,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far, he, live, the, how, does, library, f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I, take, to, the, usually, subway, park,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club, want, what, to, do, you, jo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he, play, can, the, or, drums, basketb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do, usually, time, get, what, you, u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they, bus, take, the, do, work,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knows, she, it, not, is, her, for, g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I, clean, sometimes, an, for, my, half, hour, ro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10分)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你的朋友Jim的基本情况。80词左右。
擅长打篮球, 会弹钢琴, 想加入了游泳俱乐部学习游泳。
每天早上7:00起床, 穿好衣服, 吃过早饭后7:45去上学, 下午4点放学回家。
通常花15分钟骑自行车上学, 如果下雨会乘公交车。
晚饭后或者做作业或者锻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本期)
单项选择
1-5 DBCBD 6-10 CADBC 11-15 DBBAD 16-20 BDAAA
完形填空
21-25ABBCB 26-30AADCA
阅读理解
31-35 BABDC 36-40 ACCAC 41-45 CCDCB
46. F 47. At 7:00 48. 30 minutes
49. At school 50. Does homework and watches TV
词汇
51.Bridge 52.Crossing 53.think of 54.takes 55.brushes teeth
56.Telling stories 57.playing the violin 58.takes a walk 59.a musician 60.to swim
连词成句
61.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
62.There is a river between her home and the hospital.
63.How far does he live from the library?
64.I usually take the subway to the park..
65.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66.Can he play the drums or basketball?
67.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68.Do they take the bus to work?
69.She knows it is not good for her.
70. I sometimes clean my room for half and hour.
写作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第4篇
300 + 400 =32 =880-800 =
50 =30 + 90 =70 =
80 + 50 =620 - 20 =50 + 500 =
1000- 700 = 41 = 30 =
40 =5 + 38 = 150-90 =
140 -70 = 82-4 =24 =
二、用竖式计算
48 =69 =57 =
35 + 254 = 636-276 = 387 + 378 =
503-196 =297 + 66 + 343 =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08 + 297 =414-87 =
四、填空
1.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 ),如果在个位上再拨上 1 粒珠,这时的数是( )。
2.四百零八写作( ),六百六十写作( )。
3.○○○○○○
△△△△△△△△△△△△
△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
4.在○ 里填上“>”“<”或“=”。
10 个一百○一千760○706
20 毫米○1 分米
5.给三角尺上的直角标上记号。
三角尺上的另两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
(2)右边线段的长是35()。
(3)小玲的身高是138()。
7.先把下面的数按不同要求分类,再把表格填写完整。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后面的□里画“√”
1.(1)416 + 388 的和大约是几百?
700 □ 800 □900 □
(2)592-209 的差大约是几百?
400 □300 □200 □
2.小军从家去学校往西北方向走,他从学校回家往什么方向走?
东北 □东南 □ 西南 □
3.从自己家到学校,小红走的路比小芳多得多,比小英多一些。谁家离学校最近?
小红家 □小芳家 □ 小英家 □
六、解决实际问题
1.每支8元,50 元最多能买几支这样的钢笔?还剩多少元?
2.四个小朋友拍皮球,小明说:“我拍了36下。”小军说:“我比小芳多拍2下。”小芳说:“我拍了9下。”小丽说:“我拍的下数是小芳的2倍。”
(1)小军拍了多少下?
(2)小丽拍了多少下?
(3)小明拍的下数是小芳的几倍?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5篇
66=
68=
54=
34=
53=
26=
46=
4( 12-8 )=
70-30-25=
65+24=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人教版二、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
葡萄 男生:5人 女生:7人
西瓜 男生:10人 女生:6人
苹果 男生:12 女生:8人
菠萝 男生:9人 女生:5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第6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jiǎozixiànɡbísǎomùluòtuobàinián
huàlánɡyánɡliǔduānwǔyuèbingwēnnuǎn
二,比一比,再组词语。20分
蓝饺()清()团()暖()
篮()校()睛()圆()爱()
描()秧()波()筷()柏()
瞄()秋()菠()块()伯()
三、把下列词语用线连起来。8分
清明节吃月饼碧绿的春天
中秋节赛龙舟高大的冬天
端午节扫墓温暖的松柏
春节拜年寒冷的湖水
四、按要求填空。9分
1.“晒”的部首是(),共()画,第9画是()。
2.“腔”的部首是(),共()画,第7画是()。
3.“柳”的部首是(),共()画,第8画是()。
五、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9分
土:()、()、()木:()、()、()
禾:()、()、()鸟:()、()、()
竹:()、()、()艹:()、()、()
六、选词填空:4分
发现出现
1.天空中()了一道彩虹。
2.我()燕子的尾巴很漂亮。
喜欢高兴
1.妈妈()听我唱歌。
2.作业做完了,我心里真()。
七、按句子的意思填空。9分
1.()到了,家家户户吃(),还互相去()。
2.()到了,人们包(),赛()。
3.()到了,人们纷纷回家(),吃()赏月。
八、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把序号填在()号里。10分
()今天妈妈买了许多梨子回家。
()明明摇摇手说:“不,大的应该给奶奶吃。”
()明明拿着一个最大的送给了奶奶。
()爸爸妈妈满意的笑了。
()奶奶说:“还是留给你吃吧!”
九、阅读下面短文,会答下面的问题。
明朝有个叫陈继的`人,从小没有父亲,靠母亲纺纱织布挣钱读书。陈继深知上学读书是很不容易,所以平日里学习极其用功,不敢有一点里马虎。他常常在上学时带上一块饼,中午放学后,啃几口凉饼就继续读书。由于它学习勤奋,后来考中了翰林博士。因他对“四书五经”很有研究,被人们成为“五经博士”。
1.这篇章讲的是谁的?他是哪个朝代的人?(4分)
答: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容易()常常()马虎()(4分)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第7篇
一、我会拼,我会写。(8分)
duǒ kāi yě cǎo sh ji jiě dng
wēi
xio
gǔ
tou
gān
kū 二、我会比,我会组词。(8分)
哭()探()摇()枯()深()遥()未()浇()静()为()烧()净()
三、我会填写。(9分)
四、我会写。(10分)
1、遮掩
zh
s 脱()说()冈()刚()的玫瑰 的小鹿 的枝条
仔细 丁 冬 认真 漂 亮
2、像。
静静地
3、啊,多么、多么
五、你能把描写关于春天的.古诗背下来吗?(15分)草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六、我会连。(8分)
近义词 反义词
岁 快 枯 密 尽 找 疏 浅 寻 完 深 无 急 年 有 荣
七、我会课文内容填空。(9分)
21、()的野花(),那是()? 2、()笑红了脸,()摇着()的长辫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3、杨柳(),春风()。
4、我们几个孩子,()棉袄,()家门,()田野,去()春天。
5、春雨姑娘()着它,()着它。太阳公公()着它,()着它。
6、春风一拂(),南燕双归()。八、我在课外收集了好多有关春天的词语:(4分)
()()()()九、你能给星星加个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吗?(12分)
另
占 余
()()()()()()
十、我会读,我会做。(5分)
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
啊!春天的景色的确美!小树绿了,桃花红了,杨柳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小草也从地里钻出来了,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毯。河里的冰雪早已融化,雨儿在嬉水,无比欢乐。
小鸟在树上自由自在地歌唱,大雁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美丽的蝴蝶在跳舞,蜜蜂也忙在花丛中采蜜。花园里百花盛开,争芳斗艳,红如火,白如雪,粉如霞。好一个花的世界。
啊!春天终于来到了,广阔的天地到处生机勃勃。春天多么美丽呀!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1分)
2、这段话中写到了哪些动物?请用划出来。(2分)
3、这段话中写到哪些植物?请用 划出来。(2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8篇
在古代, 对儿童来讲, 一年四季, 寒来暑往, 除了读书之外, 也有许多好玩的事情。
春天可以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yuān) 。” (高鼎《村居》) 是啊, 草长莺飞, 杨柳拂堤, 烟雾弥漫, 人在其中, 焉 (yān) 有不醉之理 ? 孩子“散学归来”, “趁”着和煦 (xù) 的阳光 , 温暖的“ 江风”将 “纸鸢” (风筝) 放入蓝天之中, 这是何等的惬意啊!
夏天, 可以去河边钓鱼。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是首专门描写儿童垂钓的诗。诗中的“稚子”, 就形象看 , “蓬头”, 无心他顾, 只想“垂纶” (钓鱼 ) ; 就姿势看 , “侧坐”, 是不拘好坏, 随意而坐, 急于钓鱼之态毕现; 就环境看 , “莓苔”“ 杂草”映身 , 系阳光稀少、人迹罕至, 游鱼不惊的好处所。看来, 稚子精于钓鱼之道; 就动作看, “遥招手”, 因其心态是“怕”“鱼惊”。总之, 专心垂钓的童趣, 经诗人的描摹, 活脱脱地再现出来。
秋天, 可以捉蟋蟀。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以“夜深篱落一灯朗”的画面, 儿童无忧无虑的童趣, 与秋风萧瑟, 客子愁绪, 构成鲜明对比。
冬天, 可以玩冰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中孩子弄冰的画面, 充满了乐趣;在心态上, 寒天“弄冰”, 童心炽 (chì) 热 ; 在色泽上 , 工具是“ 金”盘、“彩”丝, 玩的对象, 是“银”冰 ;在形态上 , 是如“钲”的圆形;在声音上, 是“穿林响”的高昂, 是“碎地声”的清脆。总之, 意美, 赏心, 形美感目;音美, 悦耳,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儿童的乐趣。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9篇
3 4 5 6 7 8 9
二、比一比、填一填。(8分)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三、认认我的小手。(12分)
左手号码是( ) 右手号码是( )
四、选择正确的图形,在( )里画“√”。(8分)
1.宝宝用右手刷牙。 2.爸爸的手表戴在左手腕。
( ) ( ) ( ) ( )
3.叔叔是左手写字。 4.外婆用右手拿筷子。
( ) ( ) ( ) ( )
五、看图填一填。(6分)
(1)小鸟在小狗的( )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 )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 )面。
六、我会走楼梯。(6分)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 )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 )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 )边走。
七、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16分)
汽车:○○ 花: 玉米: 人:
树: 小鸭: 辣椒: 房屋:
八、辨清物品架上的东西。(8分)
的( )面是 。 的( )面是 。
在 的( )面。 在( )的右面。
九、我当小司机(用“→”画出行车方向)。(6分)
向左转 向右转 向前走
十、辨认方向我再画。(12分)
在○的右边画 ,下边画,上边画□,左面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第10篇
要查的字 音部 音节 页码
谢 X xiè 364
赤
勤
未
厅
二、先写出含(hán)有下面部首的字,然后再组词语,看谁组的多。
欠()()
厂()()()
力()()()
疒()()()
三、比一比,再组词。
勤()()通()()
劲()()痛()()
踩()()完()()
彩()()玩()()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小心地使劲地
()()
()()
欢喜的通红的
()()
五、抄写下面的句子。
1。春天来了,各色各样的鲜花都开了。
2。“看,风可以把木船吹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我也会画风了!”
六、背写本单元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或者段落。
七、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shùnxù)。
()她刚关好窗子,雨就下起来了。
()小红急忙(jímáng)往家跑。
()忽然(hūrán),刮(guā)起了大风。
()她跑到家里,赶紧(jǐn)关窗子。
()小红想起家里的窗子没有关。
()一天下午,天气非常晴朗(lǎng)。
八、写下面的字,注意把字写匀称。(每字写两遍)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第11篇
一、比一比组词
工胆()牙()愿()止()马()智()专()功()旦()鸦()原()址()码()知()砖()
二、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一声不响
一()不()一()不()一()不()
造句:()
三、填适当的词。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地读()地听
()地说()地()
四、加标点。
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照样子写一写
校较胶郊妈()()()
迷()()()该()()()
六、填适当的词
凉爽的()遮雨的()整齐的()()的手()的.光()的歌声()的水桶
()的地方()的孩子
七、写出近义词
灵巧--()出奇--()高兴()议论()立刻()果然()
八、照样子写一写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着歌来,像黄莺一样,真好听!
()
四、选择查字法
1、遇到()的字,用部首查字法。
2、遇到()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12篇
一、听写我最棒(10分)
1、我会听写词语。(6分)
2、我会听词语写数字。(4分)
自豪滋润篱笆玫瑰唠叨瘸子漆黑稀疏
二、拼音小能手。(18分)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duǒkāiyěcǎoshìjièjiědòng
wēixiàogǔtougānkūzhùsù
2、我会给下面汉字的音节补上声母或韵母、声调。(10分)
áoóuūùē
豪揉疏触遮
xgwqy
羞瑰惋鹊莺
三、字词百花园。(34分)
1、我会比,我会组词。(8分)
故探()摇()脱()
枯()深()遥()说()
未()浇()静()冈()
末()烧()净()刚()
2、我会填写。(9分)
的春光的天空的玫瑰
的田野的.小溪的小鹿
的羽毛的阳光的枝条
3、我会写。(4分)
例:遮掩遮遮掩掩躲藏躲躲藏藏
仔细丁冬
认真漂亮
4、你能给星星加个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吗?(9分)
()()()()()()
5、我会连。(4分)
近义词反义词
岁快枯密
尽找疏浅
寻完深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13篇
本单元围绕“诗意童年”这一主题, 安排了31篇文章, 其中“一主”人教版教材中课文5篇, 《同主题拓展阅读·校本教材》文章16篇, 《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10篇。
教学这组教材的目的: (1) 让学生通过读书,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童年时光的珍贵, 丰富情感体验, 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 通过对比阅读, 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 丰富语言积累; (4) 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设计理念】
以单元主题———“诗意童年”为主线, 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 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情感式诵读”为重点, 完成31篇文章的阅读。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受诗意童年的美好和难忘。
【教学目标】
1.读背单元导读。
2.精读《儿童诗两首》, 感知本单元主题“诗意童年”。
3.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同主题同步拓展阅读》中的《班长的苦恼》等。积累背诵《童年》。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
2.学会怎样表达诗意童年。
【教学准备】
PPT课件、MP3音乐《童年》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自学《儿童诗两首》中的生字、词语, 熟读诗歌。
一、单元导入 (方法:读一读, 背一背)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诗意童年”这一主题单元, 首先我们来读一读单元导读 (出示单元导读:童年, 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 , 那么, 童年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读一首优美的小诗《诗意童年》。
2.诵读单元导读 (全班读、男女生读、个人读) , 进行批注式阅读。
3.背诵单元导读。 (限时 2 分钟)
二、批注式阅读学习《儿童诗两首》, 精读指导《我想》
(一) 导读引入, 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 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 诵读诗歌, 感悟想象
1.读一读:生自由读诗、指名分小节读诗。
2.想一想:想想每个小节写什么。
3.说一说: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议一议: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 为什么?
5.品一品: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屏显:“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 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 谈感受。)
6.生展示读, 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 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 回归全诗, 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 边读边想, 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的?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 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 如, “悠呀, 悠———”“长呀, 长──”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 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三、自主略读, 迁移运用
小组内自主批注式阅读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 自读自悟, 理解大意
屏显:1.请同学们进行批注式诵读全诗, 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概括主要内容。如, “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划出优美的词语, 写上自己的感悟。
3.指名读诗, 交流自读所得, 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 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 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二) 赏读诗句, 学习借鉴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 反复诵读, 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2.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等语句, 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 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三) 比较鉴赏, 模仿习作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默读两首诗, 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感悟。
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 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 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 有一种动态的美, 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的童年生活, 是否也曾有过无数的梦想, 也曾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 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6.生动笔习作, 教师巡视。
7.交流作品, 师生互动点评。
四、同主题阅读链接, 自主略读与分享
《主题式·经典诵读》让我们一起走进《班长的苦恼》 (课件出示) (齐读、对读, 积累背诵) 。
师:请同学们进行批注式诵读, 划出优美的词语, 写上自己的感悟。想一想, 你从哪一句中体会到班长的苦恼的?读一读。
五、总结谈话, 结束教学 (略)
六、作业超市, 课后“延学”
1.搜集歌颂童年的名言或诗句。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第14篇
2.40= 8400=3.5+5.3=7-2.7=
5=18++=1-+=
二、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解方程
0.8x- 0.4= 1.2x-= =
四、填空
1.在直线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9个亿和900个万组成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3.去年2月,张叔叔把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4.14%。到期时应得利息()元,缴纳5%的利息税后,实得利息()元。
4. 3∶4=()∶12= =()%
5.下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照这样计算,5.5小时行驶()千米。
6.在○ 里填上“>”或“<”。
0.444 ○○7.9580 ○ 320
7.把下图所示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深2分米的圆柱形铁桶的侧面,铁桶的底面直径大约是()分米,加上底面后,铁桶的容积是()升。(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8.300立方分米=()立方米 2公顷=( )平方米
45秒=( )分 1.8吨=()千克
9.下图中轮船在灯塔的( )偏( )( )€胺较颍?)千米处。
10.右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度,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右边的□里画“√”
1.10个百分之一是多少?
千分之一 □百分之一 □
十分之一 □
2.把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成相等的6段,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 □
3.有男、女生各3人,任选1人去浇花,选到男生的结果怎么样?
一定选到男生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比女生小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和女生相等 □
4.从右面看虚线左边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右边的哪一个图形?
5.红旗面数是黄旗的,红旗面数和两种彩旗总数的比是几比几?
5 : 4 □ 5 : 9 □9 : 5 □
6.涂色部分的面积大约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40% □ 25% □12.5% □
六、画图
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按边长2∶1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
3.如果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七、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打算1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现在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
2.一套衣服56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60%。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3.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2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4.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每立方厘米铁块重7.8克,这个零件重多少克?
5.下面是某旅游景点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根据图中的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2)平均每月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3)最多时一个季度接待游客的人数比最少时多百分之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第15篇
邱馆小学二年级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今天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语文测试,本套试卷主要由“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比一比再组词、照样子写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读短文回答问题、看图写话” 等七大题组成。全卷各部分比例适当,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没有偏题、怪题,难易度适中。大部份孩子发挥了正常的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情况如下:
A:14人,B:16,C:4,D:1。
有5人,你们只要再加一把劲,上课认真一点,细心一点,下次一定会更棒的!
二、主要出现问题:
1、考前还听写了要求“我会写”的生字和古诗,也背诵了要求背诵的课了。所以第一、二、三这三大题,大部分同学完成得还不错,错的比较多的就是“烧”、“浇”、“别”“躺”等字没掌握好,基础知识还得加强。
2、根据答题情况看,学生心里知道答案但字写错了或不规范引起丢分比较严重,比如第三大题“比一比,再组词”中“浇”字的右上的“戈”中的横写成和撇平行的撇,丢了分。今后应特别注意生字教学及学生书写。
3、第四大题“照样子,写句子”此题就是语文中的内容的练习,但是有的孩子变换一下题型就不会了,错得较多。不会观察例句,写的句子表意不清,有的甚至胡编乱造。
4、从“按课文填空”中来看,同学们课文都能背出来,这点还是很欣慰的,只是有的同学字写错了,还有的孩子字写的不规范,以后在注意这方面加强辅导。
三、考后反思:
1、考试这种形式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但有些孩子由于习惯态度方面,自身方面等等,对试题的意识性不大,平时自己对语文课上该掌握什么也没有明确的目标,都是老师在操控,相对自主性少了点。这次考试题型,平常教学中都有训练,所以孩子们都不陌生,但若有新题型孩子们就有点把握不住了。还有就是学生还是写错生字、写错笔画,这样种种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应该研究的问题。
2、学困生的问题。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贪玩。有些家长疏于管理,有的同学就钻了空子,不写家庭作业。比如:我们班的张富磊、梁连斌穆秀波等同学本次考试成绩不大理想,今后要对学困生常抓不懈,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双管齐下,让学困生变成学优生。
3、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书写。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的书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还觉得,认认真真地写一遍,强于马马虎虎的写三遍。对于笔画较多、结构特殊的字,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寻找识字规律,把识字、写字紧密结合起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16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25分)
Xī shui fēn fāng piāo piāo yáo yáo
Hū huàn shì jiè wēi xiào yīng gāi
Dù juān huā gū duo tiān rán shui ta
二、读好下面的句子,然后再句子后面( )里写上合适的标点符号。(6分)
1.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
2.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
3.我们要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 )
三、照样子写词写句。(8+6+12=26分)
1.例:泥(泥 水) (泥 土)
浇( ) ( ) 展( ) ( )
商( ) ( ) 然( ) ( )
2.连线。
景色 清新 揉 玫瑰
空气 清脆 结 足迹
花香 美好 寻觅 辫子
歌声 扑鼻 种 眼睛
3.例: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 ) 丁丁冬冬的( )
骄傲的( ) 娇嫩的( )
清脆的( ) 浓密的( )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1.浓密的绿叶中有( )
2.老师,你为什么( )。
3.我打开门一看,原来( )?
五、阅读传真(一)(6+10=16分)
1.背一背古诗《草》,然后默写下来。
离离( ),
一岁( )。
( ),
( )。
2.想一想,读一读,连一连。
春天 春天的眉毛
小草 像 春天的眼睛
野花 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柳枝摆动 春天的琴声
小溪叮咚叮咚 像 春天在荡秋千
水很清很清 一面明亮的镜子
六、阅读传真(二)(2+3+2+6=13分)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1.这两段话选自《 》这篇课文。(2分)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二年级语文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
。”
3.请你展开想像,把下面“泉水”的话补充完整。
泉水流过玫瑰花丛,玫瑰花跳起欢快的舞蹈,泉水说:“跳吧,跳吧!
。”
4.仿照例句,完成下面的句子,不要忘了写标点符号。
例: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
沙沙,沙沙,是谁在( )
轰隆,轰隆,是谁在( )
叽叽,喳喳,是谁在( )
七、想想你该怎么做。(8分)
上课的时候看见同学生病了,你怎么做?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17篇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
(50分)1.选择正确的拼音填空。(4分)
(1)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
(2)
春天来了,南瓜种()子发芽了。
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3.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0分)
()空如()万里()
()
引人()
()
兴致()
()
五()六()
叮叮()
()
(1)
仿照画“——”的词语再写两个“AABB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仿照画“”的词语再写两个含数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词填空。(10分)
(1)
全家人举杯祝爷爷生日()。
(2)
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地蹦啊跳啊。
(3)
()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公园。
(4)
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的风景。
(5)
这是多么()的礼物啊!
5.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的小草()的微风()的春雨
()的阳光
()的桃花
()的柳条
6.照样子,根据问题给下列句子标上重音符号。(6分)
例: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种子睡在哪里?)
(1)
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一棵怎样的柏树苗?)
(2)
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谁寄来了一个包裹?)
7.仿写句子。(6分)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
商店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
(4分)8.三个小朋友想一起去市图书馆借书,没想到半路上迷路了。他们向一位老爷爷问路,猜猜老爷爷会帮谁?在正确答案的后面打“√”。(提示:谁最有礼貌,老爷爷就帮谁)
(1)
老头儿,去市图书馆怎么走?
()
(2)
喂,市图书馆在哪儿?
()
(3)
老爷爷,请您告诉我去市图书馆怎么走,好吗?
()
三、课本直通车。
(10分)9.根据课本内容做题。
(1)
_________散学归来早,忙趁_________放纸鸢。
(2)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似剪刀。
(4)
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礼物是_________,到了春天,这些礼物变成了_________,于是有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5)
1987年4月5日,_________
(人物)在__________
(地点)种了一棵柏树苗,现在这棵树已经成了那里一处美丽的风景。
(6)
学完《找春天》一文,我们知道了春天就在()(多选,填序号)
①开满桃花的枝头上 ②早开的野花里
③解冻的小溪里
④丰硕的果实里
四、阅读检阅台。
(16分)春天的美景
春天来了,带给大地一片勃勃生机。小花一朵一朵地盛开,有红的、黄的、粉的、紫的……美丽无比,她们好像在比衣裳;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忙碌的蜜蜂像一个个红娘,在花间牵线。
春天的鸟儿特别活泼,唱的歌婉转动听;春天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到处暖洋洋的;儿童的笑声和可爱的脸庞带给大地无比的欢悦。
在这美好的春天,到处鸟语花香,充满喜气,我们可不要让这美好的春光溜走了!
10.从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的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蝴蝶、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描写春天的美好。(4分)
1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4分)
13.短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五、习作百花园。
(20分)14.春天来了,很多景物都变了样子。请仔细观察图画,把你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1)
sì shì(2)
zhǒng zhòng
2.姑娘 碧绿 吐丝 休息 儿童 叔叔 桃树 充满
3.碧 洗 无 云 注 目 勃 勃 颜 色 咚 咚
(1)
明明白白 开开心心(2)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
4.(1)
快乐(2)
快活(3)
欢乐(4)
美丽(5)
美好
5.绿油油 温暖 绵绵 灿烂 粉红 细长
6.(1)
茁壮(2)
长颈鹿大叔
7.(1)
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2)
传来一阵琅琅的读书声
二、8.(3)√
三、9.(1)
儿童 东风
(2)
春风吹又生
(3)
不知细叶 二月春风
(4)
花籽 鲜花
(5)
邓小平 北京天坛公园
(6)
①②③
四、10.红、黄、粉、紫。
11.小花 鸟儿 阳光 儿童
12.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
13.珍惜时间
五、14.思路导航:图中有白云、小燕子、柳树、小花、小草等,抓住它们在春天里的变化来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形容词,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注意语句通顺。
例文:美丽的春天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第18篇
[关键词]单元 整合 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64
语文教学要真正还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面貌,教师就要整体把握内容,获得阅读感受,迁移学习方法,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寻觅出一条省时高效,深受学生喜欢的学习路径,培植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与能力。
一、聚焦核心内容
人教版语文二下第六单元的课文,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感人肺腑,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确定这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突出强调了以识字、写字、朗读为教学要义,侧重考查学生能否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低年级课文教学无须太多理解,教师要把力气花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以及适当的积累运用上,要创设各种机会,设计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有效朗读、规范书写、积累词句,并能在课内有效运用。
因此,有了课程阶段性目标的指引,就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是什么”转化成语文教材的“教什么”,从而确立起以识字、写字、朗读、积累为核心内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系。
2.单元导语
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有学段意识,更要有指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共性。而“单元导语”就好似一个瞄准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体现了编者意图,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第六单元是一组关于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的品质。单元导语在主题上立意鲜明:“从古到今,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导语提供的信息与课文内容前后呼应,导语的指向也奠定了学习的基调:抓住“人物的优秀品质”,推敲人物的言行与内心活动。其实质就是让教材心理化,让教材更具可教性。因而,单元导语是不可忽略的备课要素。
3.文本特质
核心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学段目标、单元主题的统领,实施顶层设计,但同时要兼顾每一个文本的特质。这就好比木工制作家具时,虽“胸有成型”,但用料、美工、做法,仍需细细考究、独具匠心。一个文本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它的意义是在某个领域中被确定的,关键就要看教者能否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抽丝剥茧,摄取精魂。如《画家和牧童》一课,故事在塑造戴嵩这个人物时用了这样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刻画:“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足见戴嵩声名远扬。再看:“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表现了戴嵩轻车熟路、深谙绘画之道,画技不凡;还有:“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画活了,画活了……”这样形象直观、立体化的语言,凸显了戴嵩画技的高超,是开启儿童理解与想象最好的媒介。好的故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赫赫有名的画家居然也会有出错的地方,当牧童公开指出戴嵩的错误时,大画家虚心接受的态度为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基于文本特质的个性化的言语结构,其对比、冲突的情节铺展深入文本内核,也使得戴嵩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
仔细研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都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情节变化和精彩的语言描写。如《我为你骄傲》,围绕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文脉,两张便条的构思还原了故事蕴涵的人性之美,“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很不自在”等“言语秘妙”的发现强化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实现了现实中的我与文中的“我”的精神相遇,自然形成了对言语所蕴涵的语用意义的理解。故事,正因为有了有趣的情节才有了耐人寻味的意义。故事的核心价值在于情节和语言。
二、整合教材资源
从资源入手,领悟编者情感,是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有效教学的依据。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分别在导语、插图、泡泡语、课后练习以及小资料中体现了编者的价值取向。如每篇课文的“泡泡语”就是很好的对话素材。像“大画家戴嵩多虚心哪!牧童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也很了不起。”这样的对话指向人物的客观评价,体现了文本的精神主旨。“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些学习提示提纲挈领,叩击着文本的关键点,直面文本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拎出一条统整全文主线的关键问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言语交际。而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均围绕“朗读”或“默读”这一训练目标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合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因而,这个单元的设计落脚点为:利用“泡泡语”设置问题情境,展开对话过程,确立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联动学生个体、语言实践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识字、朗读与表达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三、优化教学设计
1.情境解词:言语积累结构化
情境解词即根据词语构造规律或者几个词语间的内在联系,融合文本具体语境,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记忆,由此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扩展记忆容量,促进学生的词汇积累,构建形象灵动的词语教学。
第一组词:纷纷夸赞 称赞 赞扬(选自《画家和牧童》
(1)同样是夸赞的意思,课文连续用了几个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三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有一点不同,谁知道?
(3)“纷纷夸赞”表示很多人夸戴嵩,“纷纷”表示多的意思。那如果表示不停地夸奖别人,可以用AABC的词语形式说吗?
(4)齐读:连连称赞 啧啧称赞 频频称赞……
第二组词:走走停停(选自《三个儿子》
(1)你们来读,老师来演。这桶水到底沉不沉?看你们怎么读。
(2)沉吗?你从哪儿看出很沉?(学生自由交流,聚焦“走走停停”)
(3)怎么看出走走停停就是表示水很沉呢?(联系课文内容)除了关注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再看词语的结构,有什么发现吗?
(4)哦,两个叠词相加强调了水很沉很重,妈妈拎得很辛苦。我们再来想几组AABB形式的词。
(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园地六”中六组同样形式的词语,指导学生读中积累)
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词语的理解要设法从字面的抽象解释转化成具象的演绎,让机械孤立的语词扎根文本、触及内心。如艺术化、表演式、联想式的解词方式,都试图从词语本身抽取其特点、本质或者基本的东西,联结组块,产生聚合,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言语的发展。
当然,本单元识字模块也可采用情境化手段,通过课题、图片、游戏、语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并通过排列组合等游戏进一步强化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依据特点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掌握辨析方法,提高汉字使用的正确率。
2.情境对话:言语理解立体化
案例:《三个儿子》
(1)小朋友读书真认真!那么,在课文中你看到了几个儿子?用手势告诉我!
(2)答案是一个儿子的同学,和课文中的老爷爷想到一块儿去了。看,老爷爷也是这么说的——
(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这样说,妈妈可不同意啦,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再去书中找一找,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说的?
(4)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贴关键词:A既聪明又有力气 B好嗓子 C没什么特别
(5)孩子聪明又有力气,嗓子好听,最高兴的当然是妈妈了,想想妈妈会怎么夸自己的孩子呢?(引导学生加上提示语入情入境地读)可是第三个妈妈却没什么可说,想想她此时的心情,也来加个提示语读一读。
(6)这不是三个儿子吗?明明是三个呀,你们怎么说只有一个呢?是和老爷爷一样眼花啦,糊涂啦?(不是)是被第一个儿子迷住了?(不是)是被第二个儿子的歌声陶醉了?(不是)难道是他?什么特点都没有的,是他?(是)为什么?
至此,教师由“泡泡语”延伸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在感悟“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子”的矛盾与统一后,再以“议儿子”“赏儿子”“悟儿子”的大写意、叠加式的结构组织教学,顺势把情感体验引入朗读实践中,以期达到语言、表情、心理三位一体的朗读效果。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悟儿子”中,结合第8自然段的表演读,再铺设一个情境对话的玄机:“哎哟,好辛苦啊,三位妈妈,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看,他来了——”出示第三个儿子的做法。“明白了,明白了,你们看到的一个儿子原来就是他!此时,这位妈妈还会像你们所说的是垂头丧气地说吗?是失望地说吗?那你就在这位妈妈面前,用上提示语夸夸他的儿子吧!”自然而宽松的因势发展,集中而完整的训练主线,形成了简约而丰盈的课堂效果,为学生的言语理解提供了立体化的场景。
同样,本单元另几篇课文都可以构建情境对话的言语实践板块。如《我为你骄傲》可聚焦两张便条的内容来引发故事冲突:一张被水打湿了的便条上到底写了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给小男孩写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吗?《画家和牧童》可围绕故事结局“一个著名的画家却向一个牧童拱手致谢”来设置问题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起话语诉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创编故事结尾:当售货员阿姨再次见到小男孩时……话题的建构要不断策划“唤醒、满足与转化”学生内心需要的语文活动,这样才会扎实活泼地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语言。
3.语境推衍:言语表达整体化
语文课重在学习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达到规范妥帖,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
案例:《画家和牧童》
(1)戴嵩的画技真是高超,你看,商人在称赞,教书先生在赞扬,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2)随机点拨:这位商人,你为什么要连说两个“画得太像啦”?(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
(3)你觉得怎样的画才是“绝妙之作”呀?(板书:绝妙之作)
(4)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夸赞他呢?别急,我们先去词语“加油站”加加油。出示其他词语——“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请小朋友用上这些词语夸一夸戴嵩的画,大家可以自己夸,也可以学学课文里的样子夸。
(同桌练习——指名夸——全体起立夸)
(5)看的人都在夸,这就是——(板书:纷纷夸赞)这么多人称赞他的画,可见他的画画得太好了。难怪说——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这一个夸赞的场景从侧面烘托了戴嵩画技的卓越。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继续推衍的语境,让学生经历当下文本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成功地“破译”由形式和内容组合成的语境信息,逐渐丰满对人物的认识并积累内化为有效的语言,实现言语表达训练的整体优化。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