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精选6篇)

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 第1篇

1、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2、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3、云往南,水满田。

4、移苗要保活,必须带泥坨。

5、冬寒雨四散,春寒雨若泉。

6、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7、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8、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9、早晨薄薄云,中午晒死人。

10、白雪堆禾塘,明年谷满仓。

11、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12、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13、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14、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15、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16、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17、今冬雪不断,明年吃白面。

18、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19、苗子不全,及早补填。

20、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21、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22、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23、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24、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25、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26、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27、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28、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29、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30、一边一铁锨,末后连窝端。

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 第2篇

雨水与农业:

1)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2)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3)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4)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5)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6) 麦怕清明连夜雨。

7)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8)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9) 春雷响,万物长。

10)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11)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12)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13)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14)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15)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16)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17)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18)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19) 处暑下雨烂谷箩。

20)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21)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22)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23)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24)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气温与农业:

1)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2) 冷收麦,热收秋。

3)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4)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5) 清明热得早,早稻必须好。

6)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7)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8)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9)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10)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11)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12)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13)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14) 夏作秋,没得收。

15)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6)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17)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降雪与农业:

1) 北风无露定有霜。

2)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3)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4)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5)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6)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7)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8)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9)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10)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11)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12)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13)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14)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15)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16)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17) 大雪兆丰年。

18)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19)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20)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21)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22)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23)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24)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25) 霜打片雹打线。

26)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27)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28)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29)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30) 圩田隔夜是荒年。

31)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32)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33) 水荒头,旱荒尾。

34)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35)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36)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37)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38)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 第3篇

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强化部门组织, 明确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整体构想

2010年4月10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在甘南县兴十四村调研时, 对“院村共建”的构想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作出了重要指示, 明确以兴十四村为基地, 划拨266.7 hm2耕地, 打造“西有杨凌, 北有兴十四”的高科技示范园区典范, 建设具有区域农业特色的国内一流示范区, 辐射带动龙甘泰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现代农业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韩贵清,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贵江, 齐齐哈尔分院院长张树权以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4个院、所负责人;齐齐哈尔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刚, 市政协主席张云志, 市委副书记高环, 副市长张贵海, 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占江, 市人大副主任王光, 副市长任玉良和市直各相关单位部门领导;甘南县县委书记王洪, 县人大主任沈会斌, 县委副书记、县长崔凤臣, 县委副书记、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庭及县直相关单位部门领导出席了奠基仪式, 并为齐齐哈尔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奠基。

为了加强市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和组织领导, 加强与合作共建领导小组的联系与沟通, 贯彻落实院、市合作共建领导小组的重要指示精神, 保证园区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召开院长办公会议, 成立园区建设专家组, 园区建设基建办公室, 共安排领导和专家28人, 具体负责齐齐哈尔市政府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现代农业园区项目规划建设工作。此外, 齐齐哈尔市农业委员会、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畜牧水产局、市旅游局等与园区规划建设相关单位均成立了领导小组, 各单位领导亲自担任组长, 并安排业务骨干承担此项工作, 通过各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 使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2 举全院之力, 精心实施, 促进园区建设有效开展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示范园区主要承建单位高度重视, 连续2次召开院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的讲话精神, 抢抓农时, 动员全院科技力量投入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中去, 为示范园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齐齐哈尔分院作为具体建设牵头单位, 积极组织协调大庆分院、克山分院、园艺分院、草业研究所和苗木研究所等14家院属分院及研究所的负责人和专家, 并邀请北京、上海等地国内一流设计公司赴兴十四村实地勘察、现场办公, 就示范园区的整体规划形成了初步意见, 并将示范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形成了由前线指挥部统一协调,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牵头组织实施, 各研究所 (分院) 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 为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人员、技术和优质资源保障。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齐齐哈尔市农业委员会、甘南县农业委员会等各级参建单位领导亲自带队, 带领院、市、县相关部门到兴十四村现场办公, 帮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立组织, 明确权责, 并分别从分院、市、县各部门与农业系统抽出20余名干部、30余名科技人员长期驻扎示范园区现场, 深入一线, 靠前指导, 身体力行, 并进行沟通协调、项目推进和督办落实等工作, 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快速、高标准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3 大力丰富园区的科技人文内涵, 增加看点, 突出亮点, 倾力打造国内一流示范园区

经省、市、县、村领导与科技人员的详细论证、实地踏查, 参与示范园区建设的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 《黑龙江 (兴十四)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出台, 方案按照吉书记的指示, 在突出旱作农业示范区展示的同时, 增加牧草、设施农业等展示单元, 拓展示范园区的服务功能, 集示范引领、教育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

3.1 示范园区建设规模

农业示范园区共划分五大功能区, 即A、B、C、D、E区。A区是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面积36.8 hm2, 建设智能温室1 hm2、日光节能温室20栋、大棚40栋, 并建设果树采摘园、农事体验区等;B区是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与大豆原种繁殖示范园区, 面积53.3 hm2;C区为苜蓿草产业示范园区, 面积85.3 hm2;D区为现代农业技术综合组装示范园区, 面积55.7 hm2, 其中有玉米高产模式化栽培、糯高粱模式化栽培等;E区是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园区, 面积17.2 hm2。

3.2 示范园区展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新品种展示区共展示135个品种。其中:玉米品种59个、大豆品种35个、高粱品种4个、杂豆品种5个、葵花品种5个、牧草品种5个、马铃薯品种10个、谷糜品种5个、花生品种1个、青贮饲草品种6个。原种繁殖示范区展示大田作物原种11个, 其中马铃薯品种7个, 大豆品种4个。此外, 果树采摘园栽植李子、苹果、樱桃、梨等5个品种, 共计6 020株。

新技术示范区展示目前农业生产上主推新技术7项。分别为: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玉米大垄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大豆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大垄综合生产技术、花生大垄机械化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苜蓿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 示范园区的示范效应与发展前景

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第4篇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我国很早就有了“瑞雪兆丰年”的农谚。下面介绍一部分与小雪节气有关的谚语和民谣。

黄河中下游

河北:“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民朋友对小雪节气时下雪的赞扬,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长江中下游

江苏:“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根据小雪有无雪预测来年年景

从一些有关小雪的谚语中,可以看出,小雪期间如果下雪,年景好,不用长工,庄稼都长得好。如:“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果园清得净,来年无病虫。” “小雪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等。

立秋节气的农业谚语 第5篇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秋后加一伏。

秋耕深,春耕浅。

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立秋之日凉风至。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十天遍地黄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冬节气的农业谚语 第6篇

冬天耕地好处多,除虫晒垡蓄雨雪。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冬天耕下地,春天好拿苗。

粮田棉田全冬耕,消灭害虫越冬蛹。

冬天把田翻,害虫命“归天”。

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秋冬多耕地,来年多打粮。

土地耕得深,瘦土出黄金。

深耕细耙苗儿壮。

根深不怕大风刮。

豌豆一条根,只要耕得深。

麻田搞深翻,麻秆顶破天。

要吃丰收瓜,冬天把窝挖。

隔冬挖好南瓜窝,南瓜结得大又多。

好地难得淤沙,碱地难得坷垃。

适时巧耕地,碱地养坷垃。

争犁不争耙,碱地养坷垃。

一成坷垃一成苗,十成坷垃保全苗。

一个坷垃四两油,留下坷垃有盼头。

半截坷垃半截苗,无有坷垃不长毛。

勤上坡,时间挤,莫忘随时把肥积。

栏里一把土,囤里一把谷。

冬季双手不闲,春季吃穿不难。

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

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精选6篇)二十四节气的农业谚语 第1篇1、夏至种豆,重阳种麦。2、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3、云往南,水满田。4、...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