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精选6篇)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第1篇

今年上映的日本动漫电影尤其多,但都是著名剧集的剧场版,目前还没下映的便有《海贼王》的剧场版《航海王之黄金城》以及《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名侦探柯南:纯黑的恶梦》。

《你的名字。》算是唯一一部独立的日漫电影。可以说,《你的名字。》是“携着胜利的余威”来到中国的。这部动画长片目前在日本的票房已经达到194亿日元,超过宫崎骏的作品《幽灵公主》,位列日本影史第三名,这也是除宫崎骏以外的日本电影来首次进入票房前三,位列第二的是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票房196亿日元,还在上映的《你的名字。》有望超过它。

《你的名字。》于8月26日在日本首映,到目前已经上映三个月有余,曾连续九周夺得周票房冠军,实力当然不容小觑。正因为在日本已经成为现象级动画长片,《你的名字。》才得以迅速登陆中国。

《你的名字。》的导演新海诚是日本近些年名声大噪的动漫导演,被誉为“宫崎骏的接班人”。其执导的《秒速5厘米》、《追逐繁星的孩子》、《言叶之庭》等动漫电影在日本颇受赞誉,即便在中国,也享有很高的关注度。新海诚的动漫画面唯美,洋溢着浓浓的日本风情;制作精良,不仅利用纯爱系打动人心,又善于挖掘细节,能够带给观众浓浓的感动。但缺点也很明显,那便是故事情节的单薄。《你的名字。》之所以在日本大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新海诚在保留其动画优点的同时,尽量对其缺点进行了弥补,呈现给观众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故事讲述生活在日本乡下小镇糸守町的女高中生三叶和生活在大都市东京的男高中生泷发生了灵魂交换,俩人时不时要转变角色过着对方的生活。在惊悸之余,俩人也很快习惯这种交换,三叶帮助泷追他心仪的女孩子,泷则帮三叶找回自信,重归开朗。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三叶为泷所做的一切都消失了,泷再也没有回到三叶的身体。疑惑的泷决定查明真相。原来,糸守町三年前被彗星撞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痛定思痛的泷决定扭转时空,帮助三叶和全镇人逃过劫难。但是这样他也会付出代价。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泷和三叶不仅不会再记起对方的名字,甚至连彼此那段记忆也完全抹去。新海诚借助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探讨了传统文化的失落以及乡村与城市的围城关系,尤其是每一帧都能当屏保的精致画面,会让观众想起那些年的宫崎骏动画。

探讨了传统文化的失落以及乡村与城市的围城关系

只可惜,新海诚不是宫崎骏。对于宫崎骏来说,文化精髓才是要固守的本真,其它都要为这个服务,而对于新海诚来说,文化、科幻、悬疑、英雄主义都是外在表象,只有纯纯之爱才是真正的表达。当然,这和他们的经历有很大关系。40后的宫崎骏经历过二战、战后重建,见证日本从筚路蓝缕走向锦绣繁华,而70后的新海诚出生之时,日本正创造着经济神话,已经是日本“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生活。新海诚对新技术、新概念、新创意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是他的优势。但就动画制作来讲,他和宫崎骏的区别,是匠人与大师的区别,匠人擅长拿来主义,并发挥到极致,而大师擅长自我创造,天马行空,无边无界。

只可惜,已逾古稀之年的宫崎骏已经老了,创造力大不如前。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第2篇

很多人觉得,动漫只是拍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的形象,唯美的场景实在不适合成年人去观看。其实不然,正因为是动漫,采用比较稚嫩的画面感去讲比较深刻的道理,故事演给小朋友看,道理讲给大人们听。就像那本经典的童话故事《小王子》,看似属童话的分类,其实是在给大人讲道理的一本书。

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个关于相遇和重逢的故事。女主角三叶是一个生活在深山之中的乡村女孩,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父亲又一直忙于竞选,自己与外婆和妹妹一起过着平淡无聊的生活。小镇的生活早已令她厌倦不已,她期盼着可以去到大城市里生活。而男主角泷则是东京的一名高中生,与父亲生活,他经常会去餐厅里打工,也同样过着平淡而又无聊的生活。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转变,三叶在梦里进入了泷的身体,过上了她一直想要的大城市的生活,而梦中的泷则变成了一个帅气的女生,面对着各种流言蜚语依然不为所动。

故事的设定奇妙不已,勾起了人们的期待感。他们就这样在梦里交换身体,并留下日记作为交流,直到彗星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也让他们开始了寻找彼此的道路。

让我记住你的名字 第3篇

排队回教室时, 她乖乖地站在我身边, 我笑着弯下腰看着她:“你是一个很棒的孩子!你可以大声地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

“我叫文思懿!”孩子的声音响亮有力。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第4篇

《你的名字。》讲述一个浪漫与危机并存的奇幻爱情故事。生活在乡下的女生三叶和生活在东京的泷穿越到了对方的身体中,并给彼此生活带来积极变化,两人之间也情愫渐生。后来泷发现,三叶早已在三年前的彗星坠落灾难中丧生,他要如何穿越时空去拯救心上人?通过剧情不难发现,《你的名字。》之所以被某些影迷称为“最不新海诚”的电影,主要是因为新海诚此番不再沉溺于他标志性的小情小意和安静缓慢的叙事风格,而是变得更加热闹、有趣、活泼、动感;不再是事无巨细的内心情感倾诉,而是讲述充满奇幻与悬念的生动故事。也应看到,新海诚在做出这些更加讨好大众、更加商业化转变的同时,并未放弃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而是将之有机融入商业化包装,爆发出吸引观众的强大能量。所以“最不新海诚”的说法换成“升级版新海诚”也许更恰当些。

首推的自然是极致唯美的画面。新海诚“壁纸狂魔”这个外号可不是浪得虚名,这种“小清新唯美风”在《言叶之庭》中体现得尤为强烈,《你的名字。》中彗星坠落和黄昏之时的场景,都是极具美感的典型。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唯美的画风作为外包装,新海诚那种私人化的情感主题和表达方式,才更易于让观众接受,产生感染力并引发共鸣。

新海诚的艺术个性还体现在细腻而忧伤的私人化情感表达上。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的作品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故事,只是一些情感色彩浓厚的生活细节描绘,以及充满大段内心独白的敏感细腻的情感表达,影片内容基本都是少男少女混杂着甜蜜、温暖、苦涩、伤感的异地恋和单恋,所有影片的主题用新海诚的话来概括,就是“不断寻找重要之物的年轻人”。这恰恰叩响了许多有着同样情感世界和生活心路历程的都市年轻人的心扉,更契合了当今“宅时代”都市人群的心理需求。《你的名字。》的票房爆棚,更是让人看到其在大众层面引发的巨大共鸣。可以说,新海诚已经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宅电影”时代,《你的名字。》用绮丽浪漫的幻想,为都市“宅人群”打造了既悦目又悦心的心灵港湾。

如今新海诚被冠以“下一个宫崎骏”之名,恐怕主要还是针对二人同样唯美纯真的画风和票房上的成功。其实他们在创作上的风格和气质有很大不同,宫崎骏更为外向和宏大,而新海诚则更为内敛和细腻。新海诚对此有着清醒认识——“我的动画不会像宫崎骏的一样,每天去冒险、拯救地球。过好日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虽然真实生活中,戏剧性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列车里和喜欢的人说一句话,也会产生感情的起伏,我想做的,就是表达出这种起伏。”宫崎骏用一部接一部的作品证明着自己旺盛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持续奉献精品佳作的实力,新海诚未来能否突破自我更进一步还未可知。因为即便在《你的名字。》大获成功之下,也有大量诸如“很失望”“故事差”“看睡了”的不同声音传出,这些都是新海诚将来能否成为殿堂级动画片大师的变数所在。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第5篇

很长时间没看日本片了,记忆较深的麻辣教师和忠犬八公的故事。麻辣教师是松岛菜菜子演的,很早以前看的了。忠犬八公看的时间不算太长,也是几年前的事了。今晚趁着值班的空闲,看了看去年上映的你的名字。虽然与日本有太多的民族仇恨,但是公里公道地说,有的日本影片还是拍的很有质量的。凡是拍的好的片子是不分国界和民族仇恨的,因为毕竟有些人性的东西比如爱情、善良、忠诚、正直、勇敢,都是人类所共同推崇和赞扬的。应该说是属于道德的制高点吧。

看完影片,边听着主题歌边写点观后感。该片的情节和以前看的美剧触不到的恋人非常相似,都属于生活在不同时间的两个陌生人有了共同的交集而逐渐产生了感情。你的名字说的也是这样一个故事,影片里有的地方也还是没有看懂,但大体意思就是男女主角互换了身体,发生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两人都在互相寻找对方,虽不至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但也是相遇于未识,依靠红丝带产生了情愫。最后,男主角追寻到了女主角生活的小镇,喝了口嚼酒,拯救了小镇的500个人。而男女主角也最终在不知道对方名字的情况下,苦苦互相寻觅,凭着感觉找到了对方。时空的错觉还是前身注定的缘分?无法解释,归因于人的第六感吧。

越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感觉有太多的东西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也许人类就是一个悖论,就算到了世界末日那一天也无法完全解释明白所有的未知问题。很多东西,只是感觉吧!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第6篇

不一定等到甚么,只要等,连系就在。

前几天看梁文道的《我执》,对其中一个短篇《光年》记忆深刻。

里面提到了新海诚的力作《星之声》,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一对年轻恋人因为女生要被派去探索宇宙边缘而不得不分离,好在他们可以通过短信联系。

但是随着女主角离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每次短信沟通所需等待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以至于后来,等了若干年之后,可怜的男主角才收到了这条短信:

「给二十四岁的升,我是十五岁的美加子,我还是爱你」

美加子与升再也联络不上了,唯一联结住他们的,只有等待。

这让我想起今年的中秋节。

当时,她在台湾,我在南京,身处异地无法相见,于是只好相约同时赏月。

其实这缘起一种很常见的电影桥段:一个对着城市的远景镜头,开始慢慢举向高空,然后再缓缓落下,在这一升一降之间,画面奇妙地变成了另一个城市。

导演借此传达着某种连结的隐含意味。

所以,看着同一个月亮,也就成了一种联系,仿佛只要如此,我们就仍被一根看不见的细丝拴在一起: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通过月亮,我们把这种共有的感受传达给对方。

不同的人会因某种相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比如,对着电脑看电影的时候,我会想是不是另外一些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甚至通过眼前的电影,好像能够找到它的作者,想象他在作品面前仔细斟酌认真考虑的样子:该用什么画面,该配怎样的音乐;写作的时候,我会想象自己的文章被一些陌生的读者撞见,然后有幸在他们的心里产生小小的涟漪;阅读的时候,纸面上的文字好像也都有了自己特有的气质,如同黑暗中墙面上透着亮光的小孔,贴近小心窥探,仿佛能看到另一面的神秘世界。

又如一些旧时的玩具,住过的房子,拍过的照片,吃过的难忘的食物每一个都像是时光隧道的入口,连接着几个不同的时空。

透过它们,我们彼此相连。

这感觉,有些像Déjà vu似曾相识,很难说得清,或许可以借用佛教里的概念“业”来表达一下。

“业”是什么?梁启超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它就像是茶壶泡完茶之后留在壶壁上的茶精,每泡一次茶就多留一些茶精附在壁上,日积月累之后,泡出的茶味道更加醇香:

“业”是世间万物经过我们之后在身上留下来的那份魂影。

如果时空推回到3个月前的上海,当时,我和初次见面的小敏坐在复旦光华楼前的草坪上彻夜长谈,交换着各自的故事以及一些奇怪的念头。

虽然才刚认识不久,我就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姑娘,谈话间感到她是那么熟悉,或是整个场景都似曾相识,想不起来。

直到她说出自己喜欢《百年孤独》。

那一瞬,这个书名仿佛就在漫漫黑夜里突然放出一道亮光,把我拉回到半年前滇川线的火车上,那个通宵的夜晚,雨霏就拉着我这样大呼小叫的:《百年孤独》太棒了!太棒了!

于是,《百年孤独》就这样留在了雨霏和小敏的身上,而她们,也随着加西亚马尔克斯,何塞阿尔卡蒂奥一起留在了《百年孤独》里,当然,与他们一样留影于此还有不同时空的千千万万的人,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我知道他们都会说:《百年孤独》太棒了!太棒了!

曾经有人问我说朋友是什么,我的答案是:经历过相类似的事而做相同选择走下来的人。

也许他就常年陪伴在我身边,也许他与我从未相识,但尽管如此,我总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如果他也能感觉到我的存在,那就成为我孤独时最好的慰藉了: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精选6篇)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第1篇今年上映的日本动漫电影尤其多,但都是著名剧集的剧场版,目前还没下映的便有《海...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