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工区活动教案:纸筒玩偶
大班美工区活动教案:纸筒玩偶(精选5篇)
大班美工区活动教案:纸筒玩偶 第1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长条纸卷成圆筒,用扇形纸卷成圆锥体并做成玩具的技能。
2、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在制作活动中的创造能力。
3、引导幼儿用语言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做出评价。
材料设计:
1、长条挂历纸、扇形挂历纸、蜡光纸、剪刀、浆糊、蜡笔、抹布等。
2、布置一个作品展览角,取名为“心灵手巧”。
玩法提示:
1、先用长方形纸筒卷成圆筒,在圆筒上开一个小圆孔,再在圆筒上画出脸形,可以用彩色笔画,也可以用纸粘贴。例如:大象的耳朵、鼻子、牙齿等都可以用纸剪贴而成。
2、用扇形纸卷成一个圆锥体,在上面装饰后做成身体,最后把圆锥体的尖端插入头部的小孔里就做成了纸筒玩偶。
3、然后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入展览角,并向同伴进行语言介绍,也可以对同伴的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
重点指导:
在幼儿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对能力差的可提供具体帮助,例如:让他们看看图画书上的动物脸谱。
大班美工区活动教案:纸筒玩偶 第2篇
活动经验:
能运用信封、彩纸等材料制作信封玩偶。
活动准备:
1、各种信封、胶棒、剪刀、彩纸、水彩笔等。
2、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了解信封的用途,并激发幼儿想用信封创作的兴趣。
师:看,这是什么?那你知道信封有什么用吗?
师:是啊,我们都知道信封是用来装信寄信的,但是今天信封还要给我们展示它的新本领哦!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信封玩偶让幼儿欣赏。
师:你们看,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师:那你们认识它们吗?
2、引导幼儿观察它们不同的装饰特点,观察后请幼儿大胆猜测讲述玩偶做法,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和欲望。
师:哦,长耳朵的是小兔,圆耳朵的是小熊,尖耳朵的是小猫。
师:你们知道用信封做一个动物玩偶需要哪些步骤吗?
3、教师示范操作方法、讲解要领及注意事项。
①先把信封对折;
②接着在对折线的两端用剪刀剪下两个三角形,(然后把小剪刀嘴巴关上,放到桶里)展开后就有了头和身体;
③再取一对耳朵,撕下双面胶,贴在头上;(撕下的双面胶放在?对了,放在垃圾盒里)
④最后用蜡笔从上到下依次画上眼睛、鼻子、嘴巴等,并穿上漂亮的衣服。
师:喏~可爱的信封玩偶就做好了!你们学会了吗?那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动手做一做信封玩偶吧!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看看步骤图。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作。
①小兔长着红眼睛;小猫有长长的胡须;小熊有红红的脸颊。
②如果你做的玩偶是男孩子,就可以穿衬衫戴领带,女孩子就穿裙子戴项链。
③已经完成的.小朋友可以翻过来画另一面。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师:谁愿意把你做的玩偶介绍给大家?这是?你帮它设计的衣服是有***的花纹。谁也做的是小熊?你设计的衣服和他一样吗?请你来介绍一下。
2、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大班美工活动:秸杆趣儿 第3篇
在当地农村,蔬菜大棚代替了高粱玉米的种植,所以近几年,秸秆在当地农村也不再遍地都是了。我班多数孩子虽然都是在农村长大,但他们手里玩的大多是一些电动的、遥控的玩具,这些秸秆玩具渐渐淡出了孩子的玩耍空间。我是从小玩这些秸秆玩具长大的,这些秸秆带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我想让这些古老的、朴素的玩具继续传承,再次焕发它独有的魅力。根据孩子的经验水平,我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尝试着将第一次活动设计成亲子活动,为第二次活动的开展做好经验准备。
活动目标:
1.观看家长制作秸秆玩具,在协作中体验秸秆玩具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秸杆插接各式新奇玩具。
活动准备:
1.活动总动员:请家长搜集秸杆,部分剥离成秸杆皮(用砂纸磨平)、秸杆瓤,装在一个衬衫盒里;邀请幼儿的爷爷(奶奶)参与到活动中来。
2.辅助材料:小剪子、小纸盒、彩笔、胶水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亲子制作
一、亲情教育
1.幼儿坐在爷爷奶奶身边。请幼儿轻轻掰开爷爷(奶奶)的手,轻轻地摸一摸手心、手背,再把粗糙的大手放在自己的小脸上贴一贴——萌生对爷爷(奶奶)的疼爱之情!
2.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爷爷(奶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二、“现场调查”
1.出示秸秆。“小朋友,现在我们请爷爷奶奶告诉咱们,用这些秸秆能做什么?”
2.“小朋友,你看到过这些秸秆制品吗?你玩过用秸秆做的玩具吗?”
小结:两代人的回答,说出了秸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秸秆可以串成盖帘、还可以做成像小狗、灯笼、蝈蝈笼之类的玩具,这些谈话,引起了孩子们的極大兴趣。
3.“秸秆在爷爷奶奶手里就变成了宝贝,他们能用秸秆作出好多好玩的玩具,下面我们就跟爷爷奶奶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吧。”
三、祖孙协作
1.请爷爷(奶奶)用秸杆制作玩具,一边制作,一边向孩子讲解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并做好爷爷(奶奶)的小助手。
小结:孩子们在爷爷奶奶面前,表现得极为乖巧,他们认真看、认真学,多数幼儿还学着样子自己动起手来。当然,少不了爷爷奶奶的叮嘱。
四、记者采访
教师以“采访”的形式,有重点地请爷爷(奶奶)简要介绍该玩具的制作技巧。
“小朋友和爷爷奶奶做出了这么多好玩的玩具,老师感到特别好奇!下面老师扮成记者,来一个“现场采访”。
采访幼儿A:你手里的玩具叫什么名字?怎么玩?
幼儿A:我和爷爷管它叫“呱哒哒”,看,上下拽动这两根桔皮,插在上面的两个秸秆就会碰在一齐,呱哒呱哒,真好听!
采访爷爷A:幼儿A手里的玩具真好玩,能告诉我们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吗?
爷爷A:这个做法很简单,就是把一根秸秆的桔皮剥去,只剩下对着的两根,然后将这两根桔皮弯曲,从秸秆底部的同一个洞里穿过去,再取两节细点的秸秆插在弯曲的秸秆顶部,我们管它叫“小剪子”,孩子们喜欢它碰撞发出的“哒哒”地声音,所以叫他“呱哒哒”。
小结:爷爷奶奶纷纷详细介绍了各自制作的玩具,孩子们兴趣高涨,他们除了喜欢自己爷爷奶奶制作的玩具外,好像对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也颇感兴趣。这样,为下次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五、集中展示
1.引导幼儿将同种玩具作品归类、集中,开办“秸杆玩具展览会”。
2.整理材料,收拾场地。
3.再一次对参加活动的爷爷奶奶表示深深的感谢!
活动二:亲手制作
一、互相提个醒
(一)请幼儿说一说制作秸杆玩具时的注意事项。
(剥、折、插秸杆皮时小心刮伤手指;爷爷说:做眼镜时,做圆圈的两段秸杆要一样长;奶奶说:做小狗尾巴时,秸杆弯折的空隙越小尾巴越翘……)
(二)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愿望,激发幼儿大胆想象。
(我想与幼儿A合作扎一个大灯笼;我想与幼儿B交换步骤图,插一艘小船;我想扎一个飞船飞上天。我要插一架轰炸机……)
小结: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为古老的秸秆玩具注入了鲜活的元素。
二、动手做一做
1.鼓励幼儿动手制作(合作)出新奇的玩具.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结:有了上次活动的基础,孩子们对秸秆玩具的制作并不怯手,他们自由结伴,有商有量,有的“翻新”了爷爷奶奶的制作,有的发挥想象,做成了飞机,小车等新颖的玩具。
三、炫耀小制作
1.收拾场地,展示作品。
2.互相交流、玩耍,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将作品展示到秸秆玩具展览区。
活动评析:
大班美术活动《纸袋玩偶》教案 第4篇
1、学习利用纸袋原型和提供的材料,通过剪、画、贴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通过先目测后制作的方式有计划地制作纸袋玩偶。
3、体验用纸袋玩偶进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纸袋若干、剪刀、蜡笔人手一份。废旧材料,树叶若干。
2、教师制作纸袋玩偶范例一个。
3、音乐和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森林里要开化妆舞会啦,小动物们一个个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它们在哪儿呢?瞧!它们在这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小动物打扮的最漂亮。
2、师: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它有哪些地方最特别。(我喜欢小兔,它的耳朵最特别,长长的还是用树叶做成的呢?真是一对灵动的长耳朵。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我喜欢这只大狮子,它的脑袋大大的,它的鬃毛最特别。)猜猜鬃毛是用什么做的呢?是用芦花做的,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呀?很舒服、很柔软。)
3、师: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吧!它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这只狮子的眼睛,还是用桔子皮做的呢?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真神气。还有什么特别的吗?瞧,它还有一个用啤酒瓶盖做成的鼻子呢?真可爱!看看它的胡须,是用什么做的。(毛线)
4、师:你也来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多介绍几种)这些漂亮的小动物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呀!(原来都是用纸袋做出来的。)
二、基本部分
1、师:你们想和小动物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吗?你想把纸袋打扮成什么小动物呢?(孩子自由畅说)师:可爱的小白兔,神气的大老虎、威风凛凛的大狮子。
2、师:让我来想想,我把纸袋打扮成谁呢?我喜欢小猫咪,这是打扮小猫咪准备的材料,(树叶、彩纸、瓶盖、扭扭棒)小猫咪有一对什么样的耳朵。(三角形的耳朵)这儿有片什么树叶呢?(梧桐叶)三角形的耳朵撕下来,我用双面胶把它粘上去,白色的小纸片放在小篓子里。一对漂亮的小耳朵做好了,接下来我们给小猫咪打扮什么呢?(眼睛)你来帮帮忙,给小猫咪安上一对漂亮的眼睛。耳朵眼睛有了下面是什么呢?(鼻子)你来试试。小猫咪的嘴巴怎么办呢?猜我会把这个变成小猫咪的什么呢?(胡须)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打扮好了,小朋友你们好。
3、师:刚才你们都想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那你想怎样来打扮它们呢?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的材料,让你们把纸袋打扮成可爱的小动物,这儿是种子、这儿是树叶,这是棉花,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撕一撕、剪一剪、绕一绕,贴一贴就可以变出小动物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可别忘了有的小动物还有胡须呢?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现在请你们开始动手打扮吧。
三、结束部分
大班美工区活动教案:纸筒玩偶 第5篇
游戏目标:
能手眼一致地操控玩偶,并能瞄准“球门”射球;在游戏中比较数量的大小。
材料准备:
筷子、丝袜、棉花、纸杯、塑料叉子、各种装饰材料、小鞋盒、橡皮筋、乒乓球。
制作方法:
1.在筷子头上缠上棉花,用丝袜包裹在外面,扎紧,制作成玩偶的两条腿。
2.在纸杯的底部挖三个小洞。
3.在卡纸上画好头部并剪下,贴在筷子上端。将做好的两条腿插在杯子两侧的小孔中。
4.用两把叉子安装在纸杯的两边做手。可用橡皮筋从里面固定。
5.用各种材料按意愿装饰玩偶。
玩法一:将小鞋盒剪掉一边做“球门”,在“球门”前50厘米处画一条线作为起点。幼儿操纵玩偶双腿踢乒乓球,(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轮番从起点处“射门”,看看谁射进的球数多。
玩法二:在场地两端各设一球门,可两人对决。双方争抢乒乓球射门,射入球数多者为胜。)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和培养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爆发力、体耐力、距离感和协调性。在这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充满积极性。活动引导部分进行热身练习,在这一环节中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孩子们都很爱球,以往的练习中多以篮球、皮球等球做运动,而这次用足球一下子就增强了孩子们的新鲜感。因此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也高了很多。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本次活动主要以技能训练为重,在游戏化方面体现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多增加游戏的成分。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玩偶小球星》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06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小手变变变》含反思》:大班教案《小手变变变》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动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尝试,根据手形的变化联想各种事物,并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变成各种生动的图案,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小手变变变》含反思教案吧。
大班美工区活动教案:纸筒玩偶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