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精选12篇)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第1篇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引起了英语教学史上的一次空前改革,即英语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并从实践出发探索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理想而有效的平台,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将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形势下,全国许多高校先后建起了自主学习中心,将网络自主学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地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本文探索了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对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作用,即通过在自主学习中心一年的网络自主学习,学习者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是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并就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建议。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背景
自主学习理念主要基于三大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及认知理论。Holec (1981:3)最早将自主性(autonomy),即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中,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界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自我监控习得过程、自我评价习得结果等。Little在Holec的基础上将自主学习能力扩展到认知领域,认为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Little, 1991:4)。Gardner&Miller提出自主学习是人(包括学习者、教师、同伴)、资源、需求、技术、管理、评价等多种要素的交互活动(Gardner&Miller, 2002:8-12)。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10多年来国内专家和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重点为:对培养国内学习者自主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对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证研究及对学习者自主学习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等。
三、研究实验设计
1. 实验介绍
本研究主要探索的问题是:在自主学习中心一年的网络自主学习对培养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自主性所起的作用,即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增强。受试者为200名非英语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本实验采用的调查工具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问卷共有20个题目,涉及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确定学习目标、界定学习内容与进度、选择学习方法与技巧、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方面。访谈则随机抽取了200名实验者中的20名进行个别访谈,访谈时间共计3个小时。
2. 实验步骤
问卷调查分别在实验者刚开始自主学习时和完成一年的自主学习时进行;访谈则在实验者完成一年的自主学习时进行。
四、结果与讨论
1. 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一年的网络自主学习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测中,只有32%的实验者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大部分学生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更适合自己;后测中,80%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其英语学习。50%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将成为将来人们学习的主要模式。前测中,只有10%的学生能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经过一年的自主学习,有40%的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前测中,只有15%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后测中,35%的学生可以做到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前测中,30%的学生可以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而后测中,65%的学生可以做到在学习软件的辅助下自我监控。前测中,很少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自我评价;后测中,40%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可以进行客观而有效的自我评价。
2. 访谈结果与讨论
在访谈中,绝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持积极态度,认为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在一年的学习中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他们认为在自主学习中心进行听说练习时可以减轻焦虑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够自行设置学习进度,较大程度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喜欢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并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可见,一年的自主学习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1. 教师需加强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的培训
Oxford (1990)指出,学习策略具有可教性,学习策略研究和策略培训有助于解决自主学习环境下的语言学习问题。在自主学习中心的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学习,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需使用的学习策略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先了解目前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需进一步发挥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弱化,而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监督者和评估者。Benson (1997)指出,教师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与实践表明,我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角色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结语
实验证明,一年的网络自主学习较大程度地加强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都要积极地进行角色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此模式下学习者真正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Benson, P.&P.Voller.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 1997.
[2]Gardner, D&L.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3]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4]Little, D.Learner Autonomy.1: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 1991.
[5]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Boston: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1990.
[6]Williams, M.&Burden, R.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7]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3) .
[8]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9]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 2003 (6) .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第2篇
【中文摘要】”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源于对学习者终生学习与独立学习技能发展的讨论,之后,自主学习一直是,并且现在仍然是教育界与心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在外语教学领域中所公认的一点就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最早提出者之一,Holec就曾经指出,外语教学有两个目标:一是帮助学习者获得语言交际技能,一是要帮助学习者获得自主学习能力。随着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在广泛应用,大量院校开始将网络并入英语教学中,网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但事实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的学习带有盲目性,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来自网络的信息,也有些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的反思与评价,等等。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低下,从而使多媒体与网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基于以上提到的一些现状与问题,作者针对如何在以网络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对此,作者提出将PEW,也就是学业档案、电子邮件、与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站融入该模式中...【英文摘要】The concept of“autonomous learning”first originated from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skills.It has been and is still an important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In 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it has become the common knowledge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autonomous learning.Holec(1981:23-25), one of the early advocat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wo objectiv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关键词】PEW 学业档案 电子邮件 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站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 学习者自主性 大学英语教学
【英文关键词】PEW Portfolio Email NHCE Website Web-based autonomo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learner autonom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网络环境下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Abstract6-715-18
摘要8-15
Chapter 1 Introductionstudy15-16
1.1 Background of the
16-17
1.3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7-18Structure of the studyReview18-26learning18-23learning18-19
Chapter 2 Literature
2.1 Studies on autonomous 2.1.1 Defining autonomous
2.1.2 Elements affecting autonomous
learning19-22Metacognition
2.1.2.1
2.1.2.2 Motivation
2.1.2.3 2.1.2.5 19-20Strategy20-212.1.2.4 Goal-setting21Teacher’s role21-22learning at home and abroadlearning23-24learning23learning23-24learning24-26Methodology26-29
2.1.3 Studies of autonomous 22-23
2.2 Web-based
2.2.1 Defining web-based 2.2.2 Characteristics of web-based 2.3 Web-based autonomous
Chapter 3 The Research Design and 3.1 Research context
26-2727-28
263.3 3.4.1 English
3.5 3.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hypothesisSubjects27proficiency tests
3.4 Instruments27-28
3.4.2 Questionnaire28-29Data analysis instrumentChapter 4 Experiment on Enhancing Students’Autonomy under Web-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experiment29
29-39
4.1 Objective of the
2929-34
4.3 The 4.3.1
4.2 Experiment designInstruments employed in the experimentPortfolio30-31website31-34Preparatory periodperiod35
4.3.2 E-mail4.4 Procedures34-35
4.3.3 NHCE 4.4.1
34-39
4.4.2 Implementation 4.4.3 Illustr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dure35-39Chapter 5 Data Collection and 5.1 Data from both the pre-test and 5.2 Data from pre-experiment
5.2.1 Metacognitive Analysis39-79post-test39-44questionnaireability44-54learning45-49content49-50evaluation50-54motivation54-58strategy58-67strategy58-62Cooperative learninggoal-setting67-70role70-74questionnairequestionnaire44-74
5.2.1.1 Students’belief in autonomous 5.2.1.2 Management on learning 5.2.1.3 Learning 5.2.2 Learning 5.2.3 Learning 5.2.3.1 Learning
5.2.3.2 Help-seeking62-6565-67
5.2.4 Students’
5.2.3.3
5.2.5 Teacher’s
5.2.6 Summary of pre-experiment 7474-79
5.3 Data from post-experiment 5.3.1 Attitude towards on-line learning74-785.3.2 Summary of post-experiment
Chapter 6 Conclusion6.2 Pedagogical 6.3 References
82-86
AppendixⅠ79-82
6.1 questionnaire78-79Major findingsimplicationsLimitations86-89
79-8080-8181-82AppendixⅡ
自主学习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第3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大学生 能力培养
0 引言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作为一种能力,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受益匪浅,而且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人类学习发展的历程来看,从婴幼儿时期自发地自主地学习,到中小学时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到大学时期逐步走向自觉独立自主地学习,人的自主学习的程度是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积累、知识智能逐步提高、文化程度提升而不断提高的。在大学期间,一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强,水平越高,意味着他走入社会时自觉独立、自主学习的起点越高,社会适应性越强,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的。
1 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指学习者拥有的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它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以及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实现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 自主学习的要素
2.1 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要求学生进行不间断的终身学习,这就迫切需要学生掌握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根基又在于自读能力,即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所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该培养阅读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只有启发并培养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去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获取所要学习的知识,才能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的脉络体系,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3 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自主学习首先需要在制订计划的基础上,逐渐落实所制订的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充分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规划是保证学习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计划的人,其学习只能是低水平和低效的。
2.4 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大学生应会认识和评价自己现有的观点、道德、技能、知识、智力、能力、思维特点、思维水平、学习风格、志向、爱好、气质、意志等与学习及成长直接有关的诸因素的结构状况和水平高低。此外还应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
3 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由于学习者在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统一目标、进度、内容、方法的班级教学又无法照顾到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因此,人们提出用自主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在大学生的学习中,不少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许多学习上的事情让老师包办代替,被动应付老师的教学,不会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外主动追求知识、发展兴趣、培养能力、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每个人在学习化社会进行终身学习,善于不断更新知识。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进入教学领域,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完善,扩展了人们自学的时间和空间,扩大了自学的活动范围,提高了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自主学习在学习者的学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4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1 学会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内因是获取知识的关键,学习内因的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包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己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具体的、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等。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思维的兴奋点都集中在问题上,内心就会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带着疑惑进入新课, 从而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就会逐渐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4.2 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和习惯 自主性越强,学习意志就越强。在学生的交往中,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协作,才能发展学生的独立评判能力、自我做出决定的能力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4.3 充分了解自身的条件 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情感特征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都有差异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
4.4 掌握学习策略,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 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意识、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自学能力包括:制订并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对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的判断能力;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活动方式并执行学习活动的能力;与学习伙伴(包括教师)的协商交流能力;对学习活动实施情况的自我调控能力;调整态度、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自我评价、矫正学习结果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充分地履行自己的权力和责任。
4.5 善于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由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例如,可以调用教学资源中的各种素材,如文本、动画、视频、图片、教师个人网站、资料库等,以巩固学习的内容,解决学习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观点,掌握不同的方法。根据自己的需要,也可以在教师也可以在服务器终端找到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等。
当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学习者自身来实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指导、辅导、顾问、合作、帮助的作用。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一个不愿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是很难进行自主学习的。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是:具有专博结合、文理兼容的知识,能够掌握当今社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动态的复合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大学生要想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才,就要按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定位,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成才模式,自主学习,自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昌明.激发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的主体活力.产业与科技论坛论.2006.9.
[2]周秀霞.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4.
[3]黄辉.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与研究 第4篇
“自主性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或“学习者自主性” (learning autonomy) 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引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种新理念, 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 国内外语界根据本国国情、教育环境探讨了培养学习者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培养方法途径等问题。本文侧重调查与分析:一、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学生与未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差异情况;二、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差异情况。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差异的思考与探索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 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一年级150名 (其中, 未通过CET4、只通过CET4、通过CET6均为50名) 和二年级180名 (其中, 未通过CET4、只通过CET4、通过CET6均为60名) , 男女比例相当, 涵盖文、理、工, 330份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324份, 有效率达98.18%, 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语言能力与自主性学习能力差异情况。本次问卷调查涉及学习英语的动机、语言学习活动、教师作用等方面, 共26个问题 (Victoria Chan, 2001) 。
结果与讨论
1.英语学习动机
表1数据显示,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应付考试, 即使通过四级、六级的学生比例也偏高。另外, 学习英语的突出动机是求职需求。遗憾的是未通过四级的学生中0%选择选项“喜欢英语语言本身”, 而通过四级、六级的学生中选择此项也没有超过半数, 分别是37.5%和42.9%。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四级、六级的学生中超过半数即57.1%的学习动机之一是跨文化交际, 而未通过四级的只有14.3%的学生认识到学习动机之一是跨文化交际, 这组差异较大的数据说明有“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动机有益于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有益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掌握。
2.自主性学习
表2显示, 当问及是否理解“自主性学习”内涵时, 未通过四级中的学生只占18.6%的回答理解, 只通过四级的也只有37.5%回答理解, 而过四级、六级中的过半数即57.1%都回答理解;其次, 低年级中回答理解的比例27.3%也远远低于高年级比例54.5%。数据的分析表明, 英语知识掌握较好, 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有自主性学习的体会;同时, 低年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表3显示, 当问及是否期待自主性学习的机会时, 大多数学生都有自主性学习的愿望, 但通过四级、六级的学生期待比例远远超过未通过四级学生的期待比例, 这说明语言基础扎实的学生更期待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其中, 低年级的比例81.8%高于高年级的比例72.7%, 数据出乎意料, 通过访谈, 表明高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老师指导与监督的自主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我校大学三年级时英语课程已必修完毕。
表4显示, 当问及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是否能够把握自主性学习机会时, 否定回答比例偏高的是未通过四级考试的, 肯定回答比例偏高的正是通过四级的或通过六级的。另外, 出乎意料的是, 低年级比例86.7%明显高于高年级的比例63.6%, 这与表3高、低年级的数据相似, 也证实了高年级学生相信没有老师的指导与监督, 自主性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数据分析说明, 英语基础牢固的学习者更有自主性学习的信心, 但总体而言, 把握自主性学习机会仍然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作用。
表5数据表明, 无论过四、六级考试与否, 无论高低年级, 大多数学习者都喜欢教师讲授;不喜欢教师讲授只占少数。值得注意的数据是, 通过四级、六级的学生喜欢教师讲授的比例远远高于未通过四级考试比例;高年级喜欢教师讲授比例72.7%也高于低年级的63.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英语教师的依赖还是较强, 教师讲授的作用不可忽视。
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 可以得知:一、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仍是应付考试和求职需求;大多数对自主性学习的内涵不理解, 表2中回答理解的最高比例也不超过57.1%;二、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表2中数据54.5%明显高于27.3%。三、通过四级或六级的大学生对自主性学习更有信心, 更期待把握自主性学习的机会;但大多数仍然喜欢教师的讲授, 不能脱离教师的作用, 高年级的学生认识到没有教师的指导与监督自主性学习仍然存在着难度。
摘要:本文对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学生和未通过的学生以及高低年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差异情况进行了调查, 分析得出通过四、六级的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较高, 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较高, 但没有教师的指导与监控, 自主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能力,四、六级通过者,高低年级
参考文献
[1]Victoria Chan.Learning Autonomously:the learners’perspectives[J].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Vol.25, No.3.2001.
[2]李秀萍.英语专业本科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 2006 (7) .
[4]魏玉燕.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外语教学新概念[J].外语界, 2002 (3) .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第5篇
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自主性动机探讨
在综述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学习自主性存在正相关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影响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探讨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自主性的措施.
作 者:苏福宝 SU Fu-bao 作者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广西柳州,545004刊 名:柳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3(3)分类号:H319关键词:激发 学习动机 自主性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第6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视听说 零课时 自主性学习
大学英语的视听说课程主要是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完成试听的信息输入,然后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可以进行自由表达。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有在教室才能进行英语视听说的学习,只要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便可随时随地完成英语视听说的学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探索出一种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模式。
一、目前大学英语视听说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英语视听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部分学生对于网络学习平台的操作不够熟悉。在实际的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高,对于网络平台的操作不是特别熟悉,而且可以借助的媒介也比较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的实际效果。大部分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的主要媒介,但是该平台无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的效果。
2.部分学生没有完成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角色转变。建构主义下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需要学生积极加强与老师以及同学的交流和互动,要逐渐适应老师的课外辅导,逐渐建立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难以完成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角色转变,这对建构主义下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建构主义下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探究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讲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化的建构过程,认为学习就是和环境中获得的信息进行交互,从而生产信息的具体意义的过程。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认为学习者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从而对信息进行自觉主动的加工和处理,进而获取信息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交互性以及情境性,这正好与网络信息技术相互适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革新,建立一种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
2.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建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建立起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基本框架,该框架主要由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首先,在课内学习方面,我们要在大学英语视听说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添两个重要的内容,即信息资源和任务安排,其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的获取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敏感度,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其次,在课外学习方面,我们要自主建立网站,并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之间已经学生之间的随时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不断的交互过程中完成英语视听说的学习,实现信息的良好输入和输出。
3.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实践。本文认为应该多元化和交互性两个方面来进行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实践。首先,兴趣是学习的最终动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要保证视听说内容的多元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我们要改变大学英语传统的视听说内容,避免内容的单一和乏味,而应该选择更具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使视听说的具体内容和实际的语境更加吻合,为学生创造一种与现实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交互性是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的重要保证,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多组织学生进行 对话和模仿等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英语的视听说水平。(没有课堂上)在课外,学生要主动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经验和心得的交流与沟通,随时随地进行师生交互,自己主动创造出适合自身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情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最终任务是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存在的课程内容单一以及技术比较落后等问题,我们应当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革新,建立一种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自主性学习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弊端,为学生英语视听说的学习创造一种良好的情景和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梅冰.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网络交互化改革[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02:118-120.
[2]赵美娟,施心远,王会花.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探索——以“零课时”英语听说课课程设计和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2,03:72-77.
[3]齐登红,梁国杰.探究式大学英语视听说网络教学体系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4,06:71-75.
大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到达途径 第7篇
1 自主性学习的理论来源及要求
自主性学习的理论来源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 即:a.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b.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c.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d.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e.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f.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2]。又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卡尔兰塞姆罗杰斯 (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nondirective teaching model) , 应当关注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不是教学功能的教师, 学习促进者不是把最大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 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指导和各种资源上。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 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
但是, 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总结, 虽然教师致力于在新理论指导下的自主性教学, 然而效果却并不如预料的那么好。究其原因, 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英语历史文化教育欠缺;二是英语教学中尚未摒弃传统教学的影响;三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空白, 未有效实施分类教育。
2 自主性学习的到达途径
当前, 我国英语教育普及程度之高, 超过任何以往时候,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对于学习者而言, 是极其重要的。
2.1 通过英语历史文化学习, 加强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当前英语教学中太过务实的教学方法, 使得英语文化被忽略, 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单词、句式和语法, 就像格列佛所看到的布满了黑点、丘疹和雀斑的乳房一样, 毫无美感可言。当此情景, 学生绝然欣赏不到《瓦尔登湖》的宁静与优美, 欣赏不到《鲁宾逊漂流记》所表现的英国人民勇于面对自然挑战、不屑守成, 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比如英语Loaded for bear, 它的意思是作好充分准备以对抗最棘手的问题, 该意思来源于移居美国的最初的居民, 他们打猎时在面对小动物和熊时的不同, 对于小动物, 可以轻松打到, 但是面对熊, 他们就得充分准备, 在枪里装上有分量的子弹。故“loaded for bear”代指作好充分准备以对抗最棘手的问题。又比如对于计算机病毒Trojan, 如果了解其源于古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 希腊人假败, 利用藏在被敌人掠去的木马中的士兵攻陷特洛伊。则会理解为什么把计算机病毒叫木马。文化的吸引力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 探索的精神投身学习。
2.2 教师教学观念、方式的转变
在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主角, 同样是发挥教师的管理以及教育和指导的功能[3], 但是方式方法必须要做出很大变化, 这一点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原因在于其一:教师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太深。传统教育就是自上课伊始, 教室便是教师的舞台, 即使课堂上小有互动, 那也不是什么实质的改变, 学生是被动的配合老师完成讲课这一任务。其二是传统观念里, 学生要是在上课时间各自从事自己的事情, 即使是和英语相关, 也有可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更不要说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分散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英语学习。时间长了, 厌学情绪就会发生, 这是自主性教学的绊脚石。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 对各种学习资料加以搜集、甄别、整理, 以宽广的视域, 和对学生个性差异的掌握, 分门别类实施指导, 鼓励学生按照兴趣爱好、习惯选择等确定学习内容、时间、地点。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予以督促和指导, 提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2.3 结合职业生涯规划, 开展英语分类教学
现实和个人的需要是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 学生自进入大学学习起, 学校应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 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发展特点, 根据学生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学校综合学生情况, 可以采取分类教学的方法,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比如, 有些学生, 可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和英语关系不大, 比如中文相关专业, 学校可为这一部分同学开设困难程度不是很高, 内容上充满谐趣, 以兴趣为导向、欣赏性以及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可以考虑是否设为选修课。而对于英语会在职业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生而言, 开设的英语课程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深度, 除了讲授内容的灵活多样以外, 还应该注重实用性, 英语是必修课。区别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需求, 老师面对需精心教授的学生数量有所减少, 从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水平的英语人才, 而同时, 在全民学习英语的大潮和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指挥下, 那些即使将来不怎么使用英语的学生, 也不会自我放松英语的学习。自主性学习, 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我发起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才最持久、最有效。
此外, 诸如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对学生的开放以及利用程度, 教学真实情境的支持等等对自主性学习的影响也颇为重要, 所有这些要齐头并进, 才能更好的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服务。
3 结论
一个新的理论, 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要应用成熟并发挥作用, 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它依赖于人们观念的转变和一个十分有利于其的现实环境, 截至目前, 自主性学习在我国理论界的热烈程度和在现实中的实施程度存在不小的差距, 相信随着时代发展, 自主性学习将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高校英语自主性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探索的方向, 随着探索的逐步深入, 在自主性学习理论指导之下的教学实践也在实施过程之中。而实施过程中, 除了基本英语词汇、语法、篇章、翻译、写作外, 教授英语的历史文化、教师角色的真正改变以及英语在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最终将决定自主性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文化,教师角色,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瑞士]皮亚杰, 王宪锢, 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21-22.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中心,调查问卷
引言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我国,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观念的确立, 使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 (Learner Autonomy) 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各高校也就此采取各种积极措施, 改进教学方法,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提高。而其中一个措施就是投入极大人力与财力筹建自主学习中心 (SAC) 或自主学习室, 以创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提高英语学习者综合应用英语能力。选取南阳师范学院学生为对象, 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情况做出问卷调查, 以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找出更适合本类学校学生实情的自主学习中心学习及教学方法。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校2006级经济管理专业及物理与电子专业部分学生, 他们对我校的自主中心使用了一个学期, 此时学生并没有对现有的学习方式形成习惯和依赖, 会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自己看法, 问卷结果相对会比较客观。发放调查问卷195份, 回收有效试卷141份, 有效率为72.31%。
1.2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为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了13道选择题, 分别针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 具体学习中预习、课堂老师讲授、复习的主动性表现, 对自主学习中心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另外在第14道题还调查了这些学生高考时的英语成绩, 以摸清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第15道题为主观题, 请学生对他们一学期来自主学习中心的英语学习进行总结, 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
此方面问题包括:学生希望如何学习的情况;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情况;及学生个人的学习主动性情况。根据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只有19.15%的学生希望独立自主的学习, 而80.14%的学生希望有一定的自主权。这说明我校学生所认为的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主, 而是需要在老师带领下的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情况评价中, 31.91%的学生希望老师上课应该多讲一些, 53.90%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所占时间合适, 还有14.89%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讲的太多。而据对讲授大学英语的同事的调查, 大多数的老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还是稍嫌多了些, 可见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老师讲授, 学生接收的教学方式, 对于自主学习还不太适应。
2.2 具体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表现。
在对学生个人学习主动性调查中, 只有17.73%的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情况, 71.63%仅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还有10.64%的学生只是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如有35.6%的学生反映自己很少预习, 而56.74%的学生也只是基本上预习;在预习时, 70.21%的学生只是看一看课本, 力求弄懂新的知识, 很少有学生能通过查找资料来做进一步了解和推导相关知识;而68.09%的学生反映自己上课只是跟着老师走, 仅有24.82%的学生能够带着疑难问题听讲;在做作业遇到问题时, 51.77%的学生会去找参考书找答案, 35.46%的学生会问老师或同学, 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会靠自己思考所学知识找寻答案;从以上来看, 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盲目、被动, 难以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这说明我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比较差, 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较低。
2.3 自主学习中心使用情况。
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一个学期下来, 有58.16%的学生认为, 较之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对自己更有效, 而35.46%的学生却表示说不清楚;但问到学生对目前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效果时, 只有26.24%的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好, 而58.1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可见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环境还是比较认可, 但对于具体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还是有一定的看法。
2.4 被调查学生的高考英语平均成绩为108.
7,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偏下。
3 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 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偏低, 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系统、完善的监督引导机制, 自主学习中心往往会变成一个大网吧。结合以上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和管理上, 我们的老师和管理者也要转变观念,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作为一种主要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实现“学生自我意识的内在变化和学习观念的彻底改变。” (杨洁) 结合学生建议, 具体操作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3.1 对自主学习之外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
语言教学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感情上给予学生以支持, 鼓励学生, 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信心;课堂教学上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体现在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精心设计学生课堂活动, 注重学生参与与师生的互动。可在语言知识点方面多由学生参与, 如让学生互相指正英语发音错误;新的词汇简单介绍之后, 可由学生讨论来遣词造句;课文段落可由学生在学习之后, 小组讨论对重点段落翻译。课堂上涉及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 老师可以自身为主导, 设计适宜的切入点, 做到传授新知识与学生应用英语能力培养想结合。
3.2 对自主学习中心的要求。
Fitzgerald (1999:75) 论述自主学习中心这种完全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时说, 中心有各种各样放置有序的学习资料, 包括书籍、磁带、录像带和光盘等;有引导学习者如何使用这些资料的辅导系统, 如能显示学习者所需内容的标题、位置和语言等级的计算机目录系统;中心还可通过提供附加作业、答案和其它辅助材料等手段帮助学习者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心通常又有值班教师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辅导。可见完善的自主学习中心对与管理系统的要求也相当高, 因此我们对自主学习中心的硬件设备和管理系统上还需要专门人员来进一步改善, 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中心的效能。
3.3 对自主学习中心授课教师的要求。
很多教师反映, 在自主学习中心里, 学生往往一开始上课就自顾自的浏览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资料, 教师很容易就被“边缘化”了。因此我们的教师对于自主学习中心授课要有自己系统的授课计划。首先, 教师应让学习者认清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存在的困难, 并进行个人需求分析, 即看看他们英语综合技能程度如何, 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进而确定学习目标。其次, 学习者与辅导教师要达成共识, 如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内想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何达到目标、怎样测评自己取得的成绩等, 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然后, 制定学习计划 (study plan) , 促进学习者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有效的监察。从这个方面来讲, 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总体构件者, 具体操作步骤当中的一个协作伙伴。
参考文献
[1]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上海: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32002.
[2]岳伟.自主性学习及条件的建构[J].太原:教学与管理, 2001, 5.
[3]杨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讨[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上海: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5200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教师自主 第9篇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 教育领域也开始融合现代信息技术。2004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大学英语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模式方向发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4)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倡导发展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自此, 学习者自主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以及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成为外语教育专家及教师关注的重心 (黄景&Benson, 2007) 。大学英语教学从课堂讲授到自主学习模式的这一转变对大学英语教师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的发展。因此, 本文试从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现状出发, 探讨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应如何加强自身自主性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发展。
2 教师自主性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教师自主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Little, 1995;Tort-Moloney, 1997;Smith, 2003;黄景&Benson, 2007;邓大飞, 2007;黄景, 2010等) , 并对教师自主的概念进行了各自的阐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进行自主教学的能力。自主的教师对待教学工作具备高度的个人责任感, 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教学过程, 并善于利用课堂的自主空间 (Little, 1995) 。因此, 教师的自主性体现为教师驾驭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方法及策略、设计课堂结构、组织教学活动的自主能力。
(2) 教师自主性职业发展的能力。Tort-Moloney认为教师的自主性体现在明确何时、何地、为何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教学技能 (Tort-Moloney, 1997) 。也就是说, 教师的自主意识还体现为在教学的同时能够主动积极地寻求自身发展的机会。通过自主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可以说, 教师自主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 (Smith, 2003) 。
(3) 教师自主反思, 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自主要求教师养成积极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进行反思的习惯, 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法, 以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Barfi eld, 2002) 。
3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自主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过去我们在强调自主学习时, 往往更关注和强化的是学习者的自主性, 而忽略了教师自主的重要性。事实上, 学习者自主并不代表学习应独立于教师, 学习者自主和教师自主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两个方面。教师自主是实现学习者自主的前提, 如何培养和促进教师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Little, 1995)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师首先就应成为自主学习者。可见, 要倡导自主学习, 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实现教师自主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倡导实施自主学习模式已有近8年, 那么在自主学习环境下我校英语教师自主能力发展如何?存在怎样的问题呢?
本文通过对重庆理工大学40名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目前在自主教学环境下我校英语教师自主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邓大飞对于教师自主能力的理解, 将教师自主能力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邓大飞, 2007) : (1) 语言能力, 即具备英语语言系统知识, 驾驭英语的能力; (2) 学术理论能力, 即具备语言学和教育学理论素养, 同时能将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实践的能力; (3) 教学设计和创新能力, 即具有设计和组织课程结构、课堂活动的能力; (4) 教学控制能力, 即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安排, 对教学进度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 (5) 分析能力, 即具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需求的能力; (6) 沟通能力, 即与学生互动交流,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能力; (7) 协调能力, 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障碍时, 具备通过合作和对话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反思与评估能力, 即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总结, 对自身进行正确评估, 从而作出相应调整, 以促进自身发展, 优化教学的能力。
本次调查问卷 (共30道选择题) 就围绕上述8种教师自主能力展开, 考察了接受问卷调查的这40名英语教师在自主学习环境下自身自主能力发展的现状。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 结果显示我校英语教师在语言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发展较好, 但在其它自主能力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学术理论能力不足。调查反映, 部分教师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他们对语言学相关理论以及其它教育教学理论了解不够, 更谈不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教学。部分教师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进修及对科研活动的参与, 不能做到教研相长。
(2) 教学创新能力缺乏。部分教师仍保持传统教学的方法, 课堂活动单一, 缺乏新意。还有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存在误解, 以为做个PPT就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了, 因而在教学中过度依赖PPT, 甚至连黑板板书环节都省去了, 更不用说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了。
(3) 分析能力不够。调查显示, 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及需求缺乏了解, 因而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感受, 不利于促进和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4) 沟通能力有待提高。一部分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教学观念, 没有尝试开放的教学方式, 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思维方式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 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因而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5) 反思与评估能力匮乏。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写教学反思日志的习惯, 也没有采取问卷调查、课堂录音或录像等手段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无法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 也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出正确评估, 因而不能对教学进行必要调整, 优化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自主能力发展的途径
为了给学习者创造并实现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首先必须强调并实现自身的自主性 (Benson, 2001) 。那么怎样才能促进教师自主能力的发展, 实现教师自主呢?笔者根据此次调查反映出的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教师自主性的一种体现, 也是教师获得自主性的重要保证 (黄景, 2010) 。因此, 教师主观上应具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和动力, 要重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 同时要充分利用教学以外的时间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2) 实现教学中创新, 提高自主教学能力。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实际教学情况筛选教学材料和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有效控制教学进度。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清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 加强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真正确保自主学习的效度。
(3) 增强反思意识, 养成反思习惯。大学英语教师应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 采取实践回顾整理分析和再概念化再实践的教学反思模式 (姜勇等, 2009) , 使用如教学反思日志记录、问卷调查、课堂录音或录像等多种反思手段, 及时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 发现自身在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方法选择等环节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促进自我发展, 提高教学水平。
5 结束语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我校英语教师的自主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们在强调和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自身自主教学能力的提升。我们在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 更应该为自己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因为, 只有实现了教师自主,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才能真正保证和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从课堂讲授到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和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本文从分析自主学习式下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现状出发, 探讨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应如何加强自身自主性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教师自主性,学习自主性
参考文献
[1]Barfield, A.&T.Ashwell, M.Carroll, K.Collins, N.Cowie, M.Critchley, E.Head, M.Nix, A.Obermeier and M.C.Robertson (forthcoming) .Exploring and Defining Teacher Autonomy:A Collaborative Discussion.In On Developing Autonomy,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CUE Conference, Shizuoka, Japan.Tokyo:JALT, 2002:17-222.
[2]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England:Pearson Education, 2001.
[3]Little, D.Learning as Dialogue:The Dependence of Learner Autonomy on Teacher Autonomy[J].System, 1995 (2) :175-181.
[4]Smith, R.C..Teacher Education for Teacher-Learner Autonomy[A].In Gollin et al (eds.) .Symposium for Language Teacher Educators:Papers Three IALA Symposia[C].Edinburgh, 2003:78-82.
[5]Tort-Moloney, D.Teacher Autonomy:A Vygotskian Theoretical Framework[J].CLCS Occasional Paper No.48.Dublin:Trinity College, CLCS, 1997:33-35.
[6]邓大飞.试论外语教师教育中的教师自主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07 (12) :64-66.
[7]黄景, Benson.第二语言教育的教师自主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12) :36-40.
[8]黄景.教师身份·教师能动·教师自主:二十年从教经历的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8) :27-31.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第10篇
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师监控
教师的教学应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积极探讨和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在当前网络教学的环境下, 教师的教学模式要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必须能在全体学生中实施, 刺激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 建立互联网互动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有个性化, 根据大纲要求, 既要有针对性, 又要保证各相关知识的连贯性, 依靠互联网资源, 教师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 设计出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 向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领域。教学的过程中, 对学生的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进行量化, 针对不同的学生, 提出评价标准和评估形式。在教学时间上, 给学生灵活的时间分配, 时间的分配以学习的效果为前提。教师对学生的评估要体现个性化, 要有针对性、灵活性, 要体现个性化差异。
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还体现在指导学生了解和实施有效的自我监控, 帮助他们运用元认知策略, 增强自我监控意识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学习策略培训和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该把它贯穿于教学内容中, 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训练学生根据学习时间、任务、内容阶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网上讨论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帮助他们有效地完成学习计划。教师集中安排往往时间, 实时实地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中的问题。建立班级博客、校内群网、QQ平台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自我监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学习任务、设置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学生要自觉执行计划, 并且不断的调整计划,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自己的进步, 提高自信心。学生要持久地对新习得的策略进行训练, 得到清晰的反馈, 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与同学分享心得, 相互学习, 不断地提高学习策略。
学生要对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准确的评估。学生根据教师的网上抽查, 课堂活动情况和单元测试以及和同学的交流情况对自己现阶段的自主学习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正确地作出自我判断, 为下一阶段目标的设置和计划的确立做好准备。
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学生互控
学生互控包括面对面互控和合作学习两种。教师定时在网上举办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英语兴趣活动, 例如关于热门话题网上论坛、关于天文地理的的趣味题目、以及一些竞赛活动, 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了解学习情况, 激发学习动机, 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教师把活动的结果进行量化, 计入期末考核的环节中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搭建的平台, 将自己的学习材料、学习计划和学习心得进行资环共享, 相互了解和监督各自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英语学习的现状, 结成互帮互助学习小组, 在学习中相互讨论, 相互解决困难, 同时相互监督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体系对自主学习进行监控, 目的是为整个学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反馈信息, 使学习者能更清晰完整的了解自己培养自己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从而实现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其包括外部监控和自我监控, 外部监控是落实自主学习的关键, 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总体说来,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体系包括目标设置和计划监控、策略执行和监控、效果反馈与监控和自我评价与监控等四大环节。
参考文献
[1]David Gardner&Lindsay Miller.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1.
[2]Holec Henry.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omon Press, 198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理论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第11篇
【Key words】autonomy; autonomous learners; self-learning
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become autonomous learners outside as well as during class time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ome proliferated relating terms relating to autonomy has also emerged since 1980s: for instance, learner autonomy, self –directed learning, learner training, and self-access learning. The rise about autonomy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ers to focus on how learners own ability on languag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ontributes to their L2 achievement.
What is autonomy
Helecs (1981) definition of learner autonomy has the most influential effects and widely accepted in the field. According to him, autonomy is recognized as ‘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 and much attention was devoted to this concept for creat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e regards autonomy as an attribute of the learners and it involves the planning, selection of materials, monitoring language process and self-assessment.
The application of autonomy in my local context
My application is mainly from curriculum, learner and technology aspec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s explained from my six-year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in a medium-sized city in China.
Give agency to my learners by journal writing (curriculum- based)
One way I use to increase my learners autonomy is to encourage them to take over their own learning by themselves, or as we called the term from social science: to give them agency. To specific, learners are allowed to decide or choose what they want to learn, which materials they would like to use and what kind s of homework they prefer to do. I encourage my learners to write journals. This is because journal writing is not only a practice for writing, but also could be more logical than spontaneous conversation in expressing their feeling. From reading their journals, I can have an access to their individual concerns and needs and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reflect how they learn and what they have learned.
Develop my learners four strategies in learner training (learner-based)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ir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four strategies will be provided to help my learners in thinking how they learn and how this learning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They include cognitive strategie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socio-affective strategies.
Tak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s an example, it involves planning for learning, thinking about learning and how to make it effective, self-monitoring during learning and evaluation after learning. To cultivate my learners metacognitive strategy,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 metacognition instruction and the learners achievement is built. A pedagogical cycle suggested by Vandergrift (2007) is used in class. It encourages learners to actively create and check predictions, establish and address gasps i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onitor and reflect on their performance. This procedure has been practiced in my listening classroom, and received good response.
Beyond classroom: CALL (technology-based)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is also used in my speaking class to increase autonomy. Learners are encouraged to collect materials by absorbing information online to design their speaking presentations. More importantly, they need to record their presentation and email me as speaking homework. They have to self-evaluate and reflect their recording before they send them to me. In this way it creates more chances for them to practice since a complete speaking model need to be modified and recorded more than once.
Difficulties and suggestions for autonomy application in my local context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第1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习自主性,英语专业
一、引言
随着国际商务往来的日益增多, 商务英语已经越来越受到英语专业师生的重视。商务英语教学有力的推动当前市场紧缺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对于专业学生就业实用性强。尽管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热门课程已经开设多年, 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状况如何, 尤其是该课程学习自主能力如何, 至今还是个未知数。鉴于此, 笔者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商务英语课程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情况
2008年6月, 对杭州、绍兴、金华3地6所高校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学校涵盖了重点大学、师范大学以及一般院校。发放问卷512份, 收回有效问卷478份。调查学生平均年龄为22.3岁, 男生133人, 女生345人。他们都是从大三开始学习商务英语, 学习时间接近一年。
基于徐锦芬 (2004) 等人对于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特点描述, 并通过与20多位商务英语教师进行座谈, 了解商务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个体特征, 笔者设计了该问卷。为了确保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问卷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初步调查, 通过统计项目分析和因子分析, 剔除了不合适的项目, 并提取了三个因子, 即商务英语学习目的明确度、学习策略的运用度、学习策略和过程的监评度。
调查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 从“完全不符合自身情况 (1) ”到“完全符合自身情况 (5) ”。数据统计工具为SPSS13.0。问卷的信度值Alpha=0.9536。
三、结果与讨论
1. 商务英语学习目的明确度
如表1所示:学生一定程度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 但不够明确;他们不能灵活的将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的;但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跟上教学进度,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2. 商务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度
如表2所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了解现状不容乐观, 而且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策略运用发展不平衡, 比较而言, 他们在听力与阅读方面策略运用较灵活, 而在交际与写作方面未能熟练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3. 商务英语学习策略与过程的监评度
如表3所示: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的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与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他们也不善于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估并不断调整学习方法, 他们也未能很好的克服一些不利于商务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而且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开展合作学习。这可能缘于这方面的培训较少。可喜的是, 他们懂得学以致用。
四、结语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中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商务英语学习目的、学习策略的使用、学习策略与过程的监控和评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 他们的学习策略发展不平衡, 不能利用元认知策略来促进商务英语学习, 合作学习效果不理想。鉴于商务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建议商务英语教师广泛开展商务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 并不断研究有效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以此来推动学生商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