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活动策划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精选9篇)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 第1篇
团队显张力,勇攀更高峰
—检修部越野寻宝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意义:
营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氛围,提倡自然健康的生活理念,提升员工精神文化修养,激励员工团结互助、拼搏进取,让员工在休闲放松、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员工逻辑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部门员工之间的感情,加强团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
二、参赛人员:
各班派出一支5人参赛队(部门管理出两支队伍,共19支参赛队),每队队员需由4名男职工和1名女职工组成(女队员可向其它班组或部门邀请)。各队须要上报队名、队长和口号,且须有别于登山活动,并全程携带简易旗帜或显眼标志参加活动。
三、活动流程:
(一)、?月?日(周六)上午8点30分在开沙岛华能休闲度假区招待所正门集合签到,发放各队参赛卡。
(二)、8点45分,领导致开幕词。裁判员宣读比赛规则。
(三)、9点整,裁判长鸣哨发令,比赛正式开始。
(四)、9点~11点45分,所有参赛选手完成越野寻宝活动的赛程。
(五)、12点0分,集合在度假区招待所用餐,下午进行棋牌、球类等娱乐活动。
四、比赛规则:
(一)、招待所正门为出发点,9点整,19支代表队分为10批,抽签决定出发顺序,依次自此出发,每批间隔1分钟,出正门的同时分发地图,由工作人员开始计时。
(二)、各队根据地图上所标记的位置(暂定8个),自由选择顺序和路线,到达各个藏宝点,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完成任务后由工作人员给予信物,作为寻宝凭证。
注:
1、须全部成员全部到达后,选手方可进行任务。
2、同一时间只能有一队进行任务,若多组相近时间到达,按全体成员到齐的先后顺序安排进行任务,不可插队,违规队伍每违规一次,总时间加5分钟处理。
(三)、集齐全部8个信物后,寻找终点,终点的位置隐藏在各藏宝点的线索中,团队全部成员到达终点后由工作人员计时(以最后一名成员到达时间为准)。工作人员检查各队信物,缺少1个信物按总时间加15分钟处理。
注:不提倡队伍为取得总时间上的优势,而有选择的放弃个别藏宝点的信物,未取得全部的信物的队伍将不得参加综合奖项的评比。
(四)、工作人员统计各队完成比赛的时间,取前六名颁发一、二、三等奖。
五、任务项目:
(一)、风雨同路 地点:钓鱼长廊 规则:各队选出两人参加,一人背着另外一人通过长廊,并由被背者为其打伞。两人通过后即视为团队完成任务。落地、落伞等违规行为总时间加3分钟。
(二)、桃李满园 地点:果园
规则:各队任意人数参加,吃完桌上指定数量的水果,即视为完成任务。但要求男选手的手不得碰触水果,否则视为违规,总时间加3分钟。注意:该点还准备矿泉水和巧克力,但不需要在此处吃完。
(三)、齐心协力 地点:草坪
规则:各队5人全部参加,队员站成一纵队,前面队员抱着后面的队员的右腿,后面队员的左手搭在前面队员的肩上,大家齐心协力跳到终点。中途不得断开,断开一次总时间加3分钟。
(四)、气吞山河 地点:鱼塘边
规则:各队任意人数参加,吹6个气球,但吹气球者本人不得用自己的手触摸气球。吹好后,两人用背部或臀部合力夹暴气球,即视为完成任务。注意:气球不可吹得太小,否则难以夹暴。吹气球者违规触摸气球一次,总时间加3分钟。
(五)、飞毽连心 地点:空地
规则:每队五人全部参加,由第一个人开始踢,然后踢给第二个人,依次至第五个人,最后回到第一个人脚上,即视为完成任务。每人接球后可先稳一下再传给下一个人,停留次数不限,但中途不得落地,落地则重新开始。
(六)、双唇传书 地点:空地
规则:每队五人全部参加,由第一个人用嘴吸起一张扑克牌,再由第二个人用嘴吸气来接,依次至第五个人,再又第五个人用嘴放回原位,即算完成任务。中途不能落地,否则重新开始。
(七)、铁人 三项 地点:空地
规则:每队派出2至5人参加,完成单人呼啦圈30转,双人跳绳10个,单人踢毽30个,即完成任务。
(八)、眼疾手快 地点:空地
规则:每队派出任意人数参加,数一盒垫片的个数(不是整数,事先准备好,数量在500左右),可分工协作,最后说出正确数目的则完成任务。注意:60秒内只能以一个答案为准,不得胡猜。中途不得有垫片掉落,否则总时间加3分钟。
六、人员安排:
裁判长:
裁判员:
计时员:共4人,起点2人,终点2人。
服务人员:共2 人,起点纷发地图,终点纷发食物饮料。藏宝点工作人员:每个点2人,共16人。摄影摄像人员:共2人。
道具、食品采购、准备人员:共4人。
七、物品准备:
饮用水240瓶
水果(香蕉100斤、柑橘8箱)巧克力(100份)横幅一条
参赛牌(工作人员30张,参赛人员100张)
游戏道具:扑克牌1副,气球300个,雨伞2顶,跳绳4根,毽子10个,呼啦圈2个,平垫片600个。
秒表(3只)
比赛奖品:未定。
八、奖项设置:
设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各3名。最佳创意奖1名(队名、口号、服饰、旗帜等),最佳协作奖1名(团结协作,互助进取),绿色文明奖(爱护环境,文明参赛),最佳服务奖(在工作人员中评出)。
九、注意事项:
1、所有参赛人员需服从工作人员安排,遵守比赛规则。
2、所有参赛人员可以自己制定路线,但不提倡践踏绿化,杜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3、所有人员比赛过程中注意安全,途中不得嬉戏打闹,相互挑衅,届时将评出精神文明奖一名。
4、比赛过程中文明有礼,不乱丢杂物、烟头等。
5、所有裁判员、工作人员务必保持公平公正的作风,礼貌友好的态度,届时将评出最佳服务奖一名。
检修部分工会
2012-2-19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 第2篇
艾溪湖
活动内容:
本次越野以艾溪湖为基点,以艾溪湖湿地公园——艾溪湖南路入口为起点,沿着艾溪湖东路——北路——西路设若干个任务点,各组从起点出发,根据要求,完成各个任务点的任务,以艾溪湖西路与艾溪湖大桥的交界处为终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终点的获胜。
活动开展:
(1)活动前期向参赛人员介绍“定向越野”概要;
(2)分组,并确定好在各个接力点的队员并提前准备就位。(3)在每一个标志的地方派遣一位接力队员和投放若干个任务信封,指引参赛者按要求完成指定任务(任务包括有十人九足——可根据小组人数和道路的宽度来确定比赛方式;向沿湖居住的渔民了解捕鱼知识或说服他们讲一个故事;寻找附近的亭子并寻得预先安放的物品;在指定的地点并在不破坏任何公物的情况下摆出显眼的SOS求救信号等等)。
(4)工作人员做好后勤工作,考察各个接力点的实地情况。(5)人员配置,在每一个任务点派遣一名裁判以及一名助理监督。
(6)活动后续,根据各队成绩给予相应的奖励,并要求实践人员做活动总结。(7)活动的开展时间待定。
策划人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 第3篇
1.1、定向越野概念
定向越野是指运动员借助一张详细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自我选择行进路线并按组织者的方式徒步到访地图上所标示的检查点,以通过全程检查点用时较短者或在规定时间找到检查点分数较多者为胜的体育运动。定向越野是一项具有群众基础强、趣味性强、知识性、竞争性和军事意义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受到现代人的追捧和喜爱。
1.2、坚持性
运动坚持属于运动行为的范畴。运动坚持是指有规律的从事某项运动的人继续参与运动的行为。国内外对坚持性研究较多的主要集中于锻炼心理学领域。锻炼坚持性指的是人们长期自觉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行为。与锻炼坚持性相关的文献总结出了影响锻炼坚持的因素大体分为三类:个体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一些人口学要素,譬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等。另外,体质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个人因素,比如,肥胖者比普通人坚持锻炼更加困难。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需要和动机、对体育活动的态度以及个体的人格因素等等。社会环境因素可以看作运动的参与氛围,包括社会影响因素和客观条件等等。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了北京化工大学绿野仙踪定向越野队08级至12级所有队员共80名,其中男生55名,女生25名。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是查看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在学校图书馆网站上搜索一些和定向越野运动有关的论文,分析并查看其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这些对本研究有一些指导作用。
(2)访谈法。
为了使本研究达到研究的目的,我对长期从事定向越野运动的学者做了访谈,确定了一些访谈问题,然后把这些确定的问题向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队队员做了访谈。
(3)归纳法。
对访谈后得到的资料进行梳理、归纳,运用对比概括等逻辑方法展开科学的分析和讨论,并得出结论和建议。
3、结果分析
3.1、个体因素的分析
本研究中,个体因素就是由于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队队员本身因素而不能参加定向越野活动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因为定向越野运动有时会跑上几千米,有些队员因为参加定向越野活动后,自己身体会难受好几天,而影响下周的学校学习,因此没有坚持参与定向越野活动;还有些队员选择的课程在周末开课,为了上课这些队员不得不放弃参加定向越野活动。
3.2、心理因素分析
心理因素顾名思义就是指由于队员的心理所想影响定向越野活动参与坚持性因素。经过调查发现,因为北京化工大学每周都会组织队员参加定向越野活动,有些同学由于长期参加产生了思想倦怠的因素,逐渐对比赛失去兴趣,以至于最后的放弃坚持参与定向越野活动;为了提高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队队员参与定向越野活动的积极性,指导老师经常鼓励队员并和队员成为朋友,这样一来队员们就积极的参加。
3.3、环境因素分析
环境因素既是周边环境影响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队队员定向越野活动参与坚持性因素。经过调查发现,北京化工大学的定向越野队成立只有4年,而且整个北京地区的定向越野活动也是刚起步,这就会导致每年举行的全国定向越野比赛学校很难能拿到成绩,这个大环境也会影响队员坚持参加定向越野活动。另外,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也会影响定向越野活动参与的坚持性,团队的凝聚力越强,大家参与定向越野活动越积极。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队队员参与定向越野活动坚持性的有三个大的因素,个体因素包括:(1)身体承受力差,参加完活动会影响下周的日常生活和学习。(2)课程时间和上课时间冲突。心理因素包括:(1)长时间参加活动会产生思想疲劳。(2)指导老师的激励。环境因素包括:(1)北方定向越野活动处于起步阶段,整个环境不太好。(2)团队凝聚力越强,队员们参加定向越野活动越积极,反之亦然。
4.2、建议
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基于上面分析的三点原因,对应的给出三条建议:(1)在挑选定向越野队队员是要严格把关,身体承受力差等不适于参加这种活动的队员不能加入到队中;每学期的选课前定向越野队队员要调整好自己的选课和周末的定向越野活动,以免二者冲突。(2)不要长期参加一种定向越野活动,要交替参加各种活动,比如这次参加短距离赛,下次就参加个积分赛或者接力赛,避免队员因为疲劳而影响队员们参与的积极性;给予队员肯定来保持队员的积极性。(3)加强自身的训练水平,争取赶上高水平运动队,与低水平运动队拉开距离;定期举办活动,加强团队文化和团队的凝聚力。
摘要:定向越野运动是一项新兴的、富有趣味的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和喜爱的一项运动。本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队队员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归纳法对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队队员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出有利于定向活动坚持性的一些因素:队员学校课程的设置、对参加定向越野活动的激励措施、团队的凝聚力等,并利用心理学上的个体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把这些因素进行分类。
关键词:北京化工大学,定向越野,坚持性
参考文献
[1]钟大鹏,洪元舟.论定向越野运动及其形式和特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小班定向运动活动:春天来了 第4篇
“春天来了”是以定向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游戏活动。由于活动开展时的季节为春天,教师以小班孩子熟悉的歌曲《春天》为依托,选取了孩子们喜爱的小花、小草、小动物等形象,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情节。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游戏玩法简单,有趣,可操作性强,同时体现了定向运动的主旨:看地图找方位,培养孩子的识图能力。在地图的设计上,教师选取了幼儿园前后操场及三层楼中的部分标志性地点,每个孩子人手一张地图,每张地图上的标记点都不相同,且有难有易,可以供孩子反复多次,交换地图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看地图,到相应的标记点寻找物品。
2.能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任务。
3.提高观察能力,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地图:幼儿人手一张,共8张。
2.人员:幼儿8名,保育教师8名。
3.场地:幼儿园前后操场,三层教学楼。
4.音乐《春天》。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吹了一口暖和的春风,小草从地里钻出了脑袋(出示小草图片),小花张开了笑脸(出示小花图片),小蝴蝶、小蜜蜂、小鱼、小鸟、蜗牛、小兔子齐声说:“春姑娘好!”(逐个出示小动物图片),春姑娘高兴地说:“快请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出来跳舞吧。”
师:好朋友在哪里呢?他们都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呢。让我们一起看地图去找一找。
二、介绍地图及游戏玩法
1.介绍地图及相关标识。
师:(出示地图)这是谁啊?(小蝴蝶)原来这张地图是找小蝴蝶的好朋友。小蝴蝶的好朋友都藏在哪里呢?(教师逐一指着地图上的照片,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地方)。
师:(指着楼梯标识)咦,这里有这样的一个标记,猜猜这是什么意思?对了,这是楼梯的标志,箭头向上表示我们要上楼梯,上几楼呢?数字2表示是2楼。
师:(指着起点标识)这里有个小娃娃,表示我们小朋友现在所在的地方,也是我们的起点。
2.介绍游戏玩法。
师:小蝴蝶一共有几个好朋友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教师指着地图的照片,带幼儿一起数)我们要把这四个好朋友都找到才算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就马上回到这里来,老师在这里等你们。谁愿意去帮小蝴蝶找朋友?
(评析:详细介绍第一张地图上的标记点和标识,有助于帮助孩子理解地图,了解游戏玩法。)
3.介绍第二张地图,突出重点。
师:(出示第二张地图),这张地图是找谁的好朋友呢?(指着楼梯标志),这是几楼?你怎么知道的?一共要找几个好朋友呢?
(评析:教师进行第二张地图的讲解时,突出重点:找谁,几楼,找几个地点。)
4.幼儿自由选择地图。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地图,请小朋友每人选一张自己喜欢的。
(评析: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地图,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又节约了时间。)
三、幼儿游戏,教师跟踪观察记录
1.提出幼儿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师:小朋友们拿好自己的地图,准备出发啦,找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上下楼扶着楼梯,慢慢走,找不到的时候也不要着急,仔细看看地图,想一想。遇到困难,先自己努力解决,也可以请你身旁的老师帮助你。
(评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游戏时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成人的帮助,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2.提出保育老师指导时的注意事项。
师:(请保育老师一对一站在孩子身后),老师在活动中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孩子的安全,当孩子有困难时,不要马上告诉孩子答案,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如果孩子主动来求助,可以适当给予帮助。
(评析:幼儿园教育保教结合,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保育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孩子的游戏活动中,对保育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发挥保育老师的作用,做到保护但不干涉,帮助而不替代。)
3.幼儿游戏,教师记录并指导。
(评析: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选择一个幼儿进行跟踪与指导,主要观察孩子在活动中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过程,选择怎样的路线,遇到困难如何解决,尽量减少直接指导性语言,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分享与评价
1.请幼儿说说自己从哪里找到的,是怎么找到的。
2.请保育老师说说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有没有遇到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评析:由于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幼儿说的基础上请保育老师说说孩子的表现,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情况,有助于教师更准确的评估孩子的能力,从而调整下一次的游戏内容和难度。)
五、结束活动
师:好朋友都找到啦,让我们和伙伴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舞吧。
播放《春天》的音乐,幼儿随音乐边唱歌边跳舞。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案 第5篇
每组任选4人,每个人抽一张卡片,抽到嘴巴的人与抽到手的人合作吹气球(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碰气球)。抽到脚的两个人每人用一只脚合作把气球踩破。完成三个即可进行下一游戏。瞎子背瘸子活动规则:每组人选4名队员,两人一组,一人当“瞎子”用布蒙住眼睛,一人当“瘸子”为瞎子指引路。两人在不碰到线的情况下绕过细线设置的路障,到达终点,即可通关。若不小心碰到长线,需重新开始,直至通关成功。由组织人员确定评定通关。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方案 第6篇
1.时间安排
10月27日上午8:30~12:30
2.活动目的此次定向越野活动由分团委精心组织和策划。希望通过此活动,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机会以及交流经验和感情的平台,以达到各部门之间的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在日后的工作中提高效率,更好地为广大的同学服务
3.活动地点
茂名市森林公园
4.参加人员
活动总负责:五大机构主席团
活动主办方:建筑工程学院分团委
参加人员:分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素质拓展中心、求是社、新媒体中心的所有部长及助理
5.拓展活动内容
1)所有参加人员分成12组;
2)活动时间:上午8:30~上午13:006、培训要求:
1、分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素质拓展中心、求是社,部长、助理一律参加,由秘书部跟进各系列活动。
2、培训活动安排中未确定的时间、地点届时将另行通知;时间、地点安排如有改动以通知为准。
3、按时参加培训活动。不得随意缺席、迟到、早退。如确有事不能参加者,应履行请假手续。无故迟到、早退或旷课严重的,将失去培训资格,并建议取消其学生干部资格。
4、努力提高学习效益。全体学员上课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讨论,仔细记好笔记。
5、在户外拓展训练中注意安全,服从安排。
6、在培训结束后,所有参与培训的同学必须上缴一篇培训学习心得。
7、培训流程
7:10之前,各机构部长助理在图书馆门前集中,签到。(培训人员共分成三批,每批四组,共12组,编号1—12,以组为单位排队集中,各组组长、副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清点,签到,并将本组情况报给工作人员登记)
7:15 集中完毕,李忠宝书记做团校培训开班仪式讲话。
7:40讲话完毕,全体人员上车,出发。(以组为单位上车,)
8:20 到达目的地,所有人员在广场集中,按原来顺序,组长清点本组人数,并将本组情况报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给每组发放任务登记表)
8:351、主持人讲话
2、领导讲话
3、请主席团讲话(8:30--8:50)
4、进行互动环节
1)主持人强调这次培训的注意事项
2)主持人介绍此次活动。
3)各组组长组织组员高喊队名,口号
9:00准时开始。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各组前往自己第一个活动地点。(准备好扩音器)
活动正式开始。各组按指定路线进行比赛。活动总时长三个小时,各组在这个时间内尽可能的完成指定路线上的任务。(第一批:编号1组往一号线,2组往二号线,3组往三号线,4组往四号线。十分钟后,第二批出发:编号5组往一号线,6组往二号线7组往三号线,8组往四号线。二十分钟后,第三批出发:编号9组往一号线,10组往二号线,11组往三号线,12组往四号线。每组各由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带领到指定地点。各组到达指定地点后,将登记表交给该点负责人,开始游戏,工作人员登记各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在该组完成后,该点负责人签字确定,并将登记表交回该组组长手中,由该组组长带着登记表再向下一地点进发,该组对应的该路线的下一个任务地点由上一个地点负责人提供。)每点负责人一人,工作人员一到二人
12:00,第一批人员活动终止
12:10第二批人员活动终止
12:20第三批人员活动终止
12:30,各组必须在广场集中完毕,各组清点人数。
四、再次集合1.主持人讲话:再由负责各组的工作人员充当主持人,跟各组的小组成员讨论和交流本次活动的见闻(有趣的事情、比赛的过程等等)以及心得体会(可以采用采访的方式随机采访一些组员),各组工作人员收集各组活动时所同时负责各组的工作人得积分,评选表现优秀的小组。
2.主持人主持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青协会长发言,主要领导发言。
3.主持人宣布获奖小组,后进行颁奖仪式。总结,宣布活动完满结束。(12:50完成)
4.拍大合照。(13:00结束)。
13:00—14:00 自由活动时间,返回广场集中。(必须以组为单位去活动,不得脱离群体)
14:10 广场集中,清点人数
14: 30 准时返校
户外拓展培训的注意事项
1. 本次学干培训为我院学生干部提供了一次相互沟通认识、体验户外生活的机会,在整个活动中,希望大家能够遵纪守时,听从各组负责人安排。2. 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完成自身任务;在活动过程中,提倡为团队、他人
服务的精神,希望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理解。
3. 活动过程中注意人身、财物安全,途中应结伴而行,不能脱离队伍。4. 同学们应注意形象、礼貌待人,不得损坏学校声誉。
5. 爱护环境,从点滴做起;除了回忆,什么都别留下。
组长注意事项
1.各组长是否都已联系了自己组的组员。
2.组长至少要召集组员召开一次会议,说明团校培训的一些具体情况,并确定好你们的队名、口号,也让大家相互认识下,以便大家在团校培训集中是可以更好地找到自己的组员组长。
3.各组的组员有无请假情况、有的请马上汇报给分团委团校工作人员。
4.每组的一个组长要在本周6上午配合主持人工作
5.各组长要维护好秩序。
各组长统计本组没有到的人员。
一名组长去领已经编号的牌子和地图。
6.进行游戏时,注意观察本组个别成员的游戏兴趣、参与性及跟队友间的交谈。情绪低的,要适时的让他参与游戏中,指导其他组员上前跟他交谈,在活动中调起成员的们的激情和乐趣。带领、引导组织干部间多交流沟通。
7.到每一个活动地点要拿着队旗拍照。
8.到了规定集合时间,带领本组成员返回集合地点。并在之前的位置站好。
9.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与活动负责人联系。
9、组长必须尽职尽责,在干部面前树立起领队的形象,组织好自己的组员完成本次培训。
10、在组员发生意见分歧时,由组长合理解决,并起引导决策作用。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书 第7篇
21世纪已成为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路上、食堂、课堂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玩耍的同学。如今的我们已经被网络俘获了,几乎人人都是“低头族”、“手机控”。而长期的辐射不仅使视力下降,更禁锢了原本属于我们的青春活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却又不得不长期伏案学习、浸泡题海,导致了很多身体毛病,长期积压的情绪得不到释放最终导致身心疾病。
心理协会本着“学以修身,助人自助”的协会宗旨,响应十八大号召,积极探索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活动,趁着学校运动会的余温,我们联合其他几个社团发起了“全校运动”的倡议。此次“跑吧”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健康、趣味的游戏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大家的.身体素质,也让大家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好带头作用,树立“全民运动”的意识,并让这种意识落实到行动中来,让校园生活更加多彩,让我们找回属于我们的多彩青春。
二、活动目的:
1、促使大家多参与户外运动,强健体魄,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活力。
2、丰富大家的校园生活,使其大学生活更加充满乐趣。
3、在活动的过程中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亲密的接触,感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4、能够培养参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树立“爱拼才会赢”的信念,使大学生们多多参与其中。
6、加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学院、社团、会员之间的联系。
7、能够增加协会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学生、老师了解我们。
三、活动主题:为青春跑动,为梦想喝彩
四、活动时间:XX年4月25日 星期六7:30-18:00
五、活动地点:重庆工程学院南泉校区
六、举办单位:
主办方:重庆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
策划承办方:重庆工程学院心理协会
协办方:重庆工程学院风旅社
重庆工程学院日语协会
重庆工程学院职业发展协会
重庆工程学院素质教育中心助教团
七、活动对象:
重庆工程学院全体学生
八、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
1.策划准备
时间:XX年3月28日-XX年4月6日
心理协会会长纪胜川负责此次“跑吧”活动策划的主要制作,并且在XX年4月2日与协办的社团负责人讨论出策划上的全部细节,成立首届“***”杯定向越野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划分各个工作小组,交代具体任务。并且在4月6日之前完成最终的策划方案。
最终策划书上交重庆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报备。
2.宣传准备
时间:XX年4月6日-XX年4月10日
宣传组负责一大三小共计四张宣传海报的设计制作,向社联取得张贴申请的同意,并设计好网络宣传资料,待用。
后勤组负责邀请函、报名表、工作人员签到变、参赛团队签到表、比赛地图、参赛证明表的制作,待用。
外联组负责找广告店制作好两条横幅,交给宣传组,取得同意悬挂的申请。须注明一条形式为“祝心理协会首届定向趣味越野赛圆满成功”,另一条为“预祝心理协会跑吧’活动圆满成功”。并接洽社联、赞助商的横幅悬挂工作。
宣传组长
孙圳
心理协会
副会长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 第8篇
重型越野汽车的行驶路况比较复杂,一般驾驶室高度都比较高,为方便司乘人员上下车方便,一般要在驾驶室外加装2~3阶上车踏板,第一阶上车踏板的高度一般在700~750mm间,为了不影响到车辆的接近角,增大车辆跨越障碍物的能力,这就要求将第一阶上车踏板设计成可活动的。目前国内常见的活动踏板有非金属和金属两类。非金属类踏板以有机聚合类物为主(如图1-a),存在材料成本高,耐低温性差等缺点;金属类又分钢丝绳吊挂活动踏板和钣金(或铝合金压铸)铰链踏板(如图1-b、1-c),钢丝绳吊挂踏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钢丝绳存在锈蚀、磨损和严重撞击后产生永久变形后不复位,同时由于钢丝绳没有铅垂向的稳定性,易导致使用者在上下车时因活动踏板摆动而导致碰伤小腿的事故发生。目前国内常见的钣金铰链机构的活动踏板大多存在运动机构设计不够合理、运动轨迹存在多种可能性、运动机构间隙大晃动明显等缺点,或者没有足够的定位约束而导致踏板易产生来回摆钟运动等问题。
1、概述
本文所论述这种新型结构的活动踏板,其主要部件为槽型钣金冲压成型的四连杆结构(如图1-d),AD杆固定于汽车驾驶室下端,AB杆和CD杆为直杆,BC杆为L型杆。这种结构具有重量轻,结构强度高,易于批量生产,旋转铰链结构简单可靠等优点。其运动轨迹如图2-a所示,当车辆前进遇到障碍物时所产生的外力推动活动踏板前端AB杆绕A点旋转运动,后端CD杆绕D点被动旋转运动,BC杆在AB杆驱动下绕B点和C点跟随旋转运动,踏板最大抬升高度为h1,合理设计C点位置,可以使hl的最大值为H/2。跨越障碍物后,外力作用消失,活动上车踏板受自身重力作用下,AB连杆绕A点顺时针旋转运动,CD杆也绕D点顺时针旋转运动,直至活动上车踏板将达到初始稳定状态,恢复原位的限位机构将在本文末尾详细描述。图2-b所示为一种六连杆机构的活动上车踏板,在与本文所描述这种新型踏板比较可以看出(图2-a)同样高度H、同样距离b的情况下,h2要明显小于hl,并且由于此类六连杆机构存在多个自由度,其运动轨迹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该类机构有在运动中卡死不运动或者不回位的可能性。图1-a和图1-b所示两种简易上车踏板其跨越障碍物高度h要更小,这里不再分析。由此可见,本文所论述这种新型结构的活动踏板具有单一的运动轨迹,且跨越障碍物能力也最大。
下面着重阐述这种新型结构的活动踏板的铰链旋转机构原理,图3为C点连杆旋转装配放大剖视图,如图所示件1和件6绕轴(件3)相对旋转运动,件3与件6通过件4紧固,件2可以有效消除多余的装配间隙。由于越野汽车行驶环境较为恶劣,为防止件4变形导致整个活动上车踏板运动灵活性失效,因此推荐使用10.8级M10的高强度螺栓,并且安装时使用螺纹紧固胶防松。为保证踏板运动灵活可靠,衬套的长度设计很重要,因为这确定了旋转副运动的间隙δ的大小,δ较大时其运动灵活性好但是连杆间的自由间隙会增大,这会导致活动上车踏板晃动明显且出现异响等问题。根据实际生产试装经验,在尺寸选择上,δ值取1~1.5mm为宜。
本文所述踏板的另一个设计要点是连杆AB与水平面成应该小于90度,且连杆CD与水平面不小于90度,这样整个上车活动踏板的重心就不在其踏板的几何重心,由自身重力产生的重力矩始终具有促使活动上车踏板往回运动的趋势,直至恢复初始平衡位置后,其AB杆在重力作用下,连杆AB绕A点顺时针继续旋转运动时,拉动BC杆的远端绕C点逆时针运动,CD杆也绕C点顺时针旋转运动,当BC杆也绕C点逆时针旋转运动并在限位面(图3)接触,活动上车踏板限位后达到稳定状态。如果活动上车踏板重量较轻,踏板自身重力不足以使得踏板恢复初始位置时,可通过在旋转轴上增加扭簧的办法解决(优先选取A点或D点,如图4),需要注意的是扭簧的扭力太小可能达不到效果,但如果扭力太大的话上车活动踏板复位力太大会产生机械噪声。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扭簧的最大位移处的扭力选取为5-8Nm为宜。
2、总结
由上所述,本文所述的活动上车踏板的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复位可靠,造型美观。由于连杆铰链的跨度较大,铰链的衬套配合间隙小且运动灵活,所以运动机构自身晃动间隙小:另外由于该机构占用行驶系的空间也最小,跨越障碍物能力也最好,尤其适用于各类紧凑型越野汽车前悬的第一阶活动上车踏板。
摘要:重型越野汽车通常需要将第一阶上车踏板设计成活动的。由于重型越野汽车的使用环境非常复杂,因此活动上车踏板需要性能可靠耐用。本文所描述了这样一种新结构上车踏板。
关键词:重型越野汽车,可活动,一阶踏板
参考文献
[1]孙恒等《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惟信《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育出版社,2001.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 第9篇
(1.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辽宁 沈阳 110102;2.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以88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身体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呈显著性,高、低年级无显著性差异;任务及自我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低年级的差异呈显著性;身体自我效能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效果最好,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进行预测,自我定向不能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研究结果提示,若要通过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来促进运动参与,应注意目标取向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15-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elf-efficacy, Orientation and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ion
SUN Yong-jun1, WU Xiu-feng2
(1.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02, Liaoning China;
2.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Liaoning China)
Abstract:885 undergraduates'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elf-efficacy, task orientation, self-orien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are measured.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hysical self-efficac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hysical self-efficacy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ask orientation and self orient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ades is remarkabl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hysical self-efficacy is the closest variable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Physical self-efficacy is the best predictor of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Moreover, physical self-efficacy has more influence on physical exercise through task orientation rather than self-orient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self-efficacy; task orientation; self-orientation
自我效能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较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个体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个体潜能发挥的决定性(高申春,1998)。自我效能理论与目标定向理论都强调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以及‘自我、‘个人在成就行为中的重要性,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在了解人类动机的形成、方向、行为特质及发掘人的潜能和主动性等方面又具有普遍意义。运动领域的有关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使运动参与者更加集中注意于操作本身,投入更多的努力行为,并动员相关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因素以利身心水平的全面提高。两种理论都强调能力知觉对行为的影响,这些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面临由于文化差异而存在的消化过程,考察上述两种理论的内在联系,对于加深理解影响运动参与的心理因素是有意义的。我们预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自我效能、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的相关程度是递减的;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预测的调节变量,而自我定向则不能;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都是体育活动参与程的预测变量。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沈阳市就读的5所大学1~4年级学生,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实测案例数为921名学生,其中男性483名,占样本数54.6%;女性402名,占样本数45.4%,年龄 M=20.67岁,SD =0.76。
1.2 材料 1) 身体自我效能的测量采用经修订的《身体自我效能量表》(PSE),计分方式为Likert 6点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评定为1至6分。项目中第2、4、5、6、7题为反向提问,该量表包含两个维度①身体能力知觉;②身体能力信心,身体能力知觉高分表示自我知觉的身体能力水平较高,身体能力信心高分表示拥有较高的完成运动任务的信念水平。身体自我效能水平为两个维度的得分相加,两个分量表的α(Cronbach)系数分别为0.69和0.78。两个分量表的相关为 0.433( p <0.01),全量表α(Cronbach)=0.79。
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测量采用自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问卷》,该问卷为开放式问卷,被试需要明确回答当前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每次时间有多长并且预计未来三个月内每周能够连续几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等问题,共5个问题。
3) 运动中目标取向的测量采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TEOSQ)(陈坚、姒刚彦修订)该问卷包含两个独立测量个体运动中目标取向差异的分问卷,分别测量个体的任务定向水平、自我定向水平。该问卷含13个测题,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非常同意”到 “非常不同意”分别评定1~5分。《任务定向问卷》的α(Cronbach)=0.76《自我定向问卷》α(Cronbach) =0.77。
1.3 测量 测量在安静的教室内进行,被试依次填写《身体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及《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问卷》。实测921名学生,剃掉无效问卷36份,剩余有效问卷88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6.09%,剃掉无效问卷的标准是未按填写指导语回答问题,或违反逻辑错误等,如“每周连续20 d参加体育运动”。
1) 采用MANOVA(饱和模型)进行分析,考察的自变量为年组(高、低)与性别(男、女),各有两个水平,1、2年级为设为低年组,3、4年级设为高年组。因变量为被试的身体自我效能、运动中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
2) 考察身体自我效能、运动中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偏相关。
3) 以自我效能、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构建对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进行预测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使用ADF。
2 结 果
2.1 多元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与年级在自我、任务定向,自我效能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0,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也呈显著性水平p=0.011,表1的方差分析表明,自我效能存在性别主效应,F检验显著性水平p=0.000,年组在自我定向,任务定向上存在主效应,F检验显著性水平分别为p=0.02和p=0.000,自我定向存在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0.000,表2的单因变量F检验表明,自我效能存在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0,自我及任务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表1表明,高、低年组在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上差异呈显著性p=0.02和p=0.000,高、低年组的自我效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男性的身体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女性,低年组的自我定向水平高于高年组,而低年组的任务定向水平高于高年组。
表1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取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多元方差分析
表2 均数(性别)比较的单变量检验
表3 均数(年组)比较的单变量检验
2.2 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偏相关及性别、年级差异从表4可以看出,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的变量是身体自我效能, p=0.000,其次是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所有相关系数,p >0.01,ns说明其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不密切。
表4 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的偏相关
注:* p<0.000,**p <0.01。
2.3 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及两种目标定向的结构方程模型 研究者以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为3个核心预测潜变量共设立3个竞争模型,图1的模型假设拟合表现最好,提出如下:
图1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取向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模型
图中椭圆代表潜变量,分别是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能力知觉、身体能力信心、运动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箭头方向代表因果作用方向,为显示清晰起见,各观测变量与误差项不在图中标识。
表5 模型整体拟合度检验
模型整体拟合度检验的 χ2 /df 为3.792,小于5,GFI和AGFI为0.9左右,RMSEA小于0.08,综合考察上述几个指标,模型可以接受,预测假设成立。自我定向到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路径系数为-0.060,显著性水平 p =0.127,ns,说明自我定向不能预测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其它路径系数皆达到显著性水平, p <0.000。
3 结论与讨论
3.1 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多元方差分析告诉我们,男、女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呈显著性水平,并且男高于女,这是一个符合预期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就总体而言,这也许是因为男学生对自己运动能力的信心水平相对高于女学生。但是在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上,男、女大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不同于我们的感性认识,因为通常认为男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更容易倾向于社会或环境标准来判定自己的成功与否,因而男学生应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定向,女学生者更易采取任务定向。孙延林与Biddle等学者,曾以英格兰824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运动中个体自我定向的考察发现,男学生的自我定向水平高于女学生,差异呈显著性。针对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的不同,研究者所作的推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女学生的人格倾向中增加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她们与男同学相比,同样不拒绝社会评价可以做为他们评判自身成就行为的标准,即便是在运动中,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男同学的自我定向水平正在降低,再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文化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导致个体目标取向的不同倾向。
对高、低年级的各变量差异考察,目的在于考察不同年龄的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差异。研究发现,低年级(1、2年级)的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的得分都要高于高年级(3、4年级),并且差异呈显著性水平,这种现象难以解释,据Ewing, Robberts与Perberton(1983)对不同年龄儿童目标取向所做的考察,我们推测,随着年龄的增加,目标定向的变化或许是个体“成熟”的结果以及来自于不同社会经历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年龄小的学生行为内部与外部动机水平都比较高的缘故,这种现象在本研究中再次得到证实,尽管是在运动情境中,目前国内还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这些研究提示我们,某些社会化的线索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目标取向的形成。身体自我效能高、低年级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暗示,大学期间的运动参与并没有对他们的运动参与意向有促进作用,以及运动能力提升的知觉水平。
3.2 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的偏相关 对偏相关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身体自我效能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最为密切,相关程度较其它变量高,自我定向统计表现最差,相关系数最低,且统计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暗示,在这几个变量中,身体自我效能有可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影响最大。若“因果关系的研究是最高层次的研究” ,我们认为偏相关分析是一个有意义的步骤,因为它是我们判别因果关系的逻辑基础之一(至少在统计上),当然由于本研究并非多时段设计,统计模型上的因果关系离实际上的因果判定是有距离的。但现有数据表现使我们有理由怀疑,自我效能就成就行为而言,很可能是原因之一,它也可能对提升运动参与的内部动机有最大的影响。
3.3 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及两种目标定向的结构方程模型 拟合度检验表明理论模型与测量数据拟合较好,研究提出的理论构想假设是基本成立的,从路径系数我们可以看出,身体自我效能既可以预测自我定向也可以预测任务定向,这两个路径系数都达到显著性水平,也能够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预测,任务定向本身也能够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自我定向到参与程度的的路径系数为-0.060, p =0.127,ns,自我定向不能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自我效能也不能通过它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结合嵌套模型数据考察,身体自我效能预测效能最强,任务定向次之,自我定向最差。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测,身体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它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有最强的影响(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预测变量中),身体自我效能水平并不能决定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采取何种动机目标取向,但是它却可以通过任务定向对参与程度发挥影响,即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预测的中介变量,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可以预测人的动机和行为(Bandura, 1983; Schunk, 2002),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本研究基本目的之一在于探讨体育运动情境中,两理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现实表现,以及它们是否可以预测体育行为或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可以对体育教育提一点操作性建议的话,正如研究者在前言中引述的那些成果所说明的问题,高水平的身体自我效能通常意味着运动参与者会付出更高的努力与坚持性,这应当是体育工作者所期望的,因此体育工作者在体育组织的文化建设、管理及具体组织形式与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应重视客体自我效能的提高。孙延林(1997)在我国初中生体育课中关于动机气氛的研究表明,任务气氛的体育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提示,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学习气氛是恰当的,Ames(1992)认为,初步的研究工作已经证明在行为操作环境中施以个体能够知觉到目标取向氛围能够影响个体的成就目标,内部兴趣。操作取向氛围标志以竞争性或标准反馈,易诱发自我定向(Duda, 1993),反之,操作情境施以努力、自我参照氛围易诱发任务取向,Ames与Archer(1988)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个体如果知觉到了掌握氛围(mastery climate)他们会采取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相信努力导致成功,更愿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个体在运动中采取任务取向也通常意味着会采取努力归因,即便在竞争性体育运动中也会使他们有适宜的认知和情绪,我们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身体自我效能的提高及创设任务氛围。Sandra等学者(2000)对自我效能对运动表现影响所作的元分析表明,自我效能与“特定任务”的相关达到0.38,这说明总体而言,自我效能对预测个体的行为而言是一个积极指标。
目标定向理论近年间也在不断发展,心理学家们对个体成就情境中的目标取向特征不断分解与深入,目标的维度也在增加(姒刚彦, 2007)。从本研究看来,考察个体的动机特征,如果能够联合自我效能考察,是有意义的。近年来由于心理测量学的快速发展,可以使我们在更为精细的水平上了解各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个体的,我们也期望未来能有研究应用这些新的方法手段,例如,应用HLM对效能水平与成就取向与行为表现的关系进行更具建设性的考察。无论竞技领域还是普通民众的运动参与行为,关于自我效能、目标取向,可以做的深入研究是很多的,对这些运动参与理论的消化与完善能够帮助我们对影响运动参与的那些心理因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陈坚,姒刚彦.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28(1):53-56.
[2] 高申春.论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1-5.
[3] 孙延林.体育课中的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4] 孙延林,C.K.John Wang, Sturt J.H.Biddle.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0-14.
[5] 姒刚彦,李庆珠,刘皓.对运动成就目标三维模型的检验——一项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报,2007,39(1):163-175.
[6] 张力为.哪些问题需要用结构公式模型回答[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3-36.
[7]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张力为, 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 Ames, Carole and Jennifer Archer.“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8,80:260-267.
[10] Bandura, A., & Cervone, D. Self-evaluative and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goal syste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5(5):1017-1028.
[11] Bandura, A.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1997.
[12] Duda J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the perceived purpose of sport among male and female high school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989,11:318-335.
[13] Duda J L, Chi L Newton, M L Walling, et al.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spo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5,26:40-63.
[14] Ewing, M.E., Roberts, G.C., and Pemberton, C.L.“A developmental look at children's. goals for participating in sport." Paper presented at NASPSPA, 1983.
[15]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 Biddle, S.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ast behavior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of young peopl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1, 19, 711-725.
[16] Lung Hung Chen; Ying-Mei Tsai; Ying Hwa Kee, The interaction of goal orientation and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predicting athlete burnout.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Supplement, 2007,29:151-153.
[17] Martins. Hagger, Nikos Chatzisarantis and Stuart j.h.Biddle.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ast behaviour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of young people.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2001,19:711-725.
[18] Nicholls, J. G. The competitive ethos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9]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 Englewood Cliffs, 2002,NJ: Prentice Hall.
[20] Sandra E Moritz; Deborah L Feltz; Kyle R Fahrbach; Diane E Mack.The relation of self-efficacy measures to sport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00,7(13):280-294.
[21] Spray, C.M. and Biddle, S.J.H.,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situational goals on participation in post-16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6, BASES Annual Conference 1997, York, 1998:104-105.
[22] 房嘉怡.动机、归因、自我效能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91-1692.
[23] 王芳,马天龙,杨文华,等.不同情绪状态对自我效能和体能发挥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9):1204-1205.
[24] 魏源.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6-188.
定向越野活动策划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