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
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精选6篇)
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 第1篇
1文献研究回顾
创业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创业环境现状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评价,包括创业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及模型的选择。创业环境评价旨在了解特定区域创业环境现状,找出创业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便更好地促进创业活动[1]。
国外学者很早提出从创业环境维度( 构成) 出发来研究创业环境,比如,Dill[2]、Lawrence[3]都认为创业环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Frishammar[4]从9个维度定义了组织环境分析的维度,并根据这9个维度的差异区分了4种组织环境观点。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GEM把创业环境要素归为9个方面: 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5]。
国内学者主要是借鉴GEM框架建立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郭元源等[6]根据要素功能,提出了城市创业环境 “水位模型” 概念框架,构建了由经济、环境、科教、服务、文化和创业企业现状6个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周丽[7]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现有文献,将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归类,构建了由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环境系统和政策法律、金融服务、智力技术、社会服务、产业五大支撑系统构成的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叶依广等[8]依据创业环境的内涵和功能,构建了由与创业相关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标、鼓励创业的环境指标、支持创业的环境指标、服务创业的环境指标、综合体现创业环境水平的成果指标构成的5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的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学者所建立的创业环境指标体系大都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创业环境进行了研究,而针对西北地区城市创业环境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内蒙古地区还未有学者进行研究。此外,大部分学者对研究成果都只进行定性分析,缺少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构建的创业环境评价模型。
2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建立
目前,评价创业环境的文献越来越多,包括对城市创业环境的评价、对科技型企业创业环境的评价、对农民工创业环境的评价以及对海归人才创业环境的评价等,随着评价范围的愈来愈广,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如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强弱相对指数法和标准化值法。主成分分析法运用的前提是样本数必须大于指标数; 模糊综合评判法只能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不能对定量指标评价,具有一定局限性; 强弱相对指数法和标准化值法由于缺乏对每一个指标重要程度的考虑,所以没有涉及指标权重的问题[9]。
基于以上原因,结合本文提出的创业环境指标体系的自身特点,本文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创业环境评价模型。综合指数法是以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实际值分别除以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值得出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再对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进而得出综合评价值的一种方法[10]。该方法具体过程包括: 构建创业环境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无量纲标准化处理指标数据; 运用一定模型计算创业环境水平。
2. 1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指标构建原则为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统一、客观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 指标选取方法以专家咨询法为主,同时也采用了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基于以上原则和方法,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汇集相关信息,逐步对创业环境指标体系进行设计构建, 包括政府支持、经济环境、科教环境、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及42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
2. 2指标权重确定
在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本文采用德尔菲方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具体操作步骤为:
( 1) 向专家提供 《创业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表》,详述打分方法及各指标含义的解释说明。
( 2) 专家以匿名方式根据经验采用1 ~ 9比例标度赋值对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如表2所示。
( 3) 收集并整理专家打分结果,对存在明显分歧的部分进行整理并反馈给专家,请专家重新进行打分,即转入步骤二。
( 4) 重复进行步骤二、三,直至各位专家意见相对一致,再确定最终判断矩阵。
( 5) 运用MATLAB工具对所得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
为尽可能确保问卷对象能够对创业环境做出客观评价,本文选取了在创业活动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20位专家为研究对象,专家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虽然本文选取了在创业活动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但由于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主观上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多样性和片面性,使得打分结果不全都满足一致性,因此,就要对判断矩阵作一致性检验,以确保判断矩阵能作进一步的层次分析。本文在得到一、二、三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及其权重后, 运用MATLAB工具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在进行一致性检验时,引入一致性指标C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随机一致性比率CR,其中CI = ( λmax- n) / ( n - 1) 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为阶数) ,CR = CI/RI。按照矩阵理论,若 λmax越接近n, 说明矩阵一致性越好,反之越差; 若CR < 0. 1,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否则就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使之具有满意一致性。其中,从判断矩阵定义知,一阶、二阶判断矩阵总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在层次分析法中,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可以省略。经检验,本文所有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在得到指标体系和权重后,就可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对内蒙古12盟市的创业环境进行实证评价。
2. 3评价模型构建
本文在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逐层对各级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创业环境指标体系中各层次的创业环境指数,具体步骤如下[11]:
( 1) 对创业环境指标体系中的42个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很多,本文采用下述方法:
Pi是第i个三级指标无量纲后的数值,Xi是第i个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 ( Xi)max第i个三级指标在全部评价对象中最大值。
( 2) 计算42个三级指标创业环境指数,公式如下:
FCi为第i个三级指标的创业环境指数,Pi为第i个三级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数值,WCi为第i个三级指标的相对权重。
( 3) 计算14个二级指标创业环境指数,公式如下:
FBj为第j个二级指标的创业环境指数,FCi为第i个三级指标的创业环境指数,n为第j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个数。
( 4) 计算5个一级指标创业环境指数,公式如下:
FAk为第k个一级指标的创业环境指数,FCi为第j个二级指标的创业环境指数,WB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
( 5) 计算综合创业环境指数,公式如下:
F为创业环境综合指数,FAk为第k个一级指标的创业环境指数,WA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
由此,运用这一模型对创业环境状况进行评价, 得到创业环境综合指数,找出影响创业环境水平高低的原因。
3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应用
3.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 兴安盟、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和阿拉善盟12个盟市作为研究对象,大部分数据来源于2012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 《内蒙古统计年鉴》,另一部分定量数据无法或很难获得,来源于调查问卷。本文采用五分制Likert量表,请每位被调查对象对以上指标评价打分,将每一指标条目分5个等级,分别为好、 较好、一般、较差、差,依次打分为5、4、3、2、 1,再对获得的一手数据计算整理。本文指标均为正值,数值越大,创业环境越好。
本文对创业环境的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过程,由于各个指标之间的单位和量级不同,所以无法直接进行评价,因而需要根据( 1) 式,对原始数据做无量纲化处理。
3. 2评价过程
( 1) 将Ci( i = 1,2,…,42) 的相对权重和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公式2,得到三级指标指数FCi( i = 1,2,…,42) 的值,如表4所示。
( 2) 将表4中三级指标指数FCi( i = 1,2, …,42) 的值代入 ( 3) 式,得到二级指标指数FBi( i = 1,2,…,42) 的值,如表5所示。
( 3) 将Bi( i = 1,2,…,14) 的相对权重和表5中二级指标指数FBi( i = 1,2,…,14) 的值代入( 4) 式,得到一级指标指数FAi( i = 1,2, …,5) 的值,如表6所示。
( 4) 将一级指标Ai( i = 1,2,…,5) 的权重和表6中一级指标指数FAi( i = 1,2,…,5) 的值代入( 5) 式,得到创业环境综合指数F的值。内蒙古12盟市创业环境综合指数排名顺序依次是: 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阿拉善盟、呼伦贝尔、 锡林郭勒盟、乌海、巴彦淖尔、通辽、赤峰、兴安盟、乌兰察布,如表7所示。
3. 3结果分析
( 1) 在内蒙古12个盟市中,呼和浩特创业环境水平最好,创业环境综合指数达到78. 81,是因为该市有2项一级指标指数———政府支持和科教环境明显高于其他盟市,与这2项一级指标对应的较高的二级指标指数是扶持力度、科技环境、教育环境, 与这3项二级指标对应的较高的三级指标指数是政府属研究机构个数、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经费政府筹资额、政府属研究机构R&D经费支出额、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率、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R&D经费/ GDP。因此,呼和浩特市创业环境水平较好。相对而言,呼和浩特市的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人文环境指数不高,制约了其创业环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 2) 鄂尔多斯和包头创业环境指数分别为64. 92、63. 61,均在60以上,但与呼和浩特还有一定差距。其中,鄂尔多斯的一级指标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指数较高,居全区第一,与这2项一级指标对应的较高的二级指标指数是经济水平、融资环境、 市场环境、交通基础设施,与这4项二级指标对应的较高的三级指标指数是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 职工年平均工资、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率、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年货物周转量。相对而言,鄂尔多斯的政府支持、科教环境、人文环境指数不高, 制约了其创业环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包头的人文环境指数较高,居全区第一,与这项一级指标对应的较高的二级指标指数是交往操守、创业氛围,与这2项二级指标对应的三级指标指数均较高。相对而言,包头的政府支持、经济环境、科教环境、基础设施指数不高,制约了其创业环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 3) 内蒙古其他9盟市的各指标发展水平都不高。蒙东包括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因其与东北三省毗邻,可抓住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加上蒙东地区拥有富集的矿产资源、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创业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科教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落后,创业活动受到限制。蒙西包括呼包鄂和阿拉善盟、乌海、巴彦淖尔、乌兰察布,除呼包鄂 “金三角”以外,其他4个盟市的各指标发展水平均较低,主要表现在政府扶持力度、教育环境、 交通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等指标上。4个盟市因环境条件和依托资源不同,限制创业活动的条件也不尽相同。阿拉善以发展畜牧业为主,但人口较少购买力不足,交通也不发达; 乌海依煤而建,是重要的焦煤产地,但也面临工业经济层次低、机构不合理的局面; 巴彦淖尔拥有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但工业化起步较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 乌兰察布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禀赋较差, 多数指标水平较差,经济较为落后。可见,蒙西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招商引资力度不足、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低,限制了创业活动的开展。
4政策建议
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 第2篇
对于第一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小鲜肉”词汇——“创客”,李克强总理肯定的态度无疑给广大的草根创客打了一记强心针。其实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创客的数量已经庞大,并有着成熟的活动空间。北京创客空间、深圳的柴火空间和上海的新车间,是成立较早且知名度最高的三个场所。成都、西安、重庆等中西部城市,也有大量的创客在活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创客”群体中,提倡自己动手的“创客文化”正席卷中国各大城市。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们因为兴趣聚集到一起,分享彼此的想法,并一起动手,将想法变成现实。
深圳:一场火爆的“全民活动”
“创客”潘昊的故事可以追溯到7年前:2008年,毕业两年多的潘昊从英特尔公司辞职,从小喜欢小发明的他在北京租了间房,成为一名“创客”。2010年,潘昊成立了深圳第一个创客空间——柴火空间,目前空间会员已接近1000人。在柴火空间的组织带动下,深圳的创客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即使下雨依然燠热难耐,但位于中国深圳蛇口区的创意产业园区南海意库,短短两天,还是涌进2万人潮,挤爆占地一万多坪的南海意库。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既不是来听演唱会,也不是来看大明星,他们是来参与一场硬体创新的活动——“创客市集(Maker Faire)”。
“那2天还下大雨,不然参加的人更多,”主办创客市集的柴火创客空间发言人王英豪指出,两万名的游客是去年同样活动参与人数的10倍,远超过他们预期,“在深圳搞硬件(体)创业,是全民运动。”
上海:创客们的家和办公室 自2012年市科委推出社区创新屋建设项目以来,全市建成开放及在建中的社区创新屋达72家,市民可通过上海市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科普云”,查询身边的创新屋。市民通过创新屋创造了很多吸引人眼球的发明。搭载多个传感器,可以从容绕过障碍物的机器人、防盗窨井盖、助浴喷头、自动连续捕鼠器、课桌清扫机等创意十足的作品,都是社区居民在创新屋里制作的。
今年,创新屋将升级为众创空间。创客团队向市科委提交申请后,可以进入创新屋,利用那里的设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社区居民与创客身处同一个空间,创新活力和能力会被激发,从而壮大上海的创客队伍。
成都:每年投入10亿元
3月2日,成都高新区发布了《“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方案》,将紧密结合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总体部署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众创空间”,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该《方案》明确,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要形成创业主体大众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路径资本化、建设运营市场化、创业模式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聚集各类科技创业人才5万人,孵化科技创业企业1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1000家,新增上规企业500家;建成孵化载体600万平方米;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000家。
为此,成都高新区将从吸引高端人才进区创业、打造全国一流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孵化载体、建构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创业环境氛围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同时出台“创业十条”,从政策上为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护航。在资金方面,将设立创业扶持资金,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成长型科技创业企业发展,每年投入创新创业的各类资金不低于10亿元。
后语:
从一线城市趋于成熟的技术和管理,并在这个基础上扩大发展的现状,到二线城市的大力新建,推广。这些都是中国现在“众创”这条路上的一些缩影。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无论在中国的哪个地方,都加快了追逐创新的步伐。而创客和众创空间,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惊喜的答案。在这样背景下的南京又是怎样的呢?可以发现,南京大部分创业服务平台,有以下五个特点:(1)多以咖啡馆形式存在;(2)民间频次最高,多个创业服务平台已实现常规化运营;(3)本地原生创业服务平台价值较高,聚集创业者最多;(4)各类创业服务平台重复度较高(活动/嘉宾/参与者),主题分散;(5)多类型平台混杂,各平台联系不多,大多独立发展。
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 第3篇
中国的创新创业环境如何?各大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怎样?政策环境、产业环境、人才环境、研发环境、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环境……哪个城市最好?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情况,为更多的城市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与支撑,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基于清华科技园近20年的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开展了“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研究,选择了我国大陆地区GDP过千亿、人均GDP排名前100的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直辖市),通过对“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软硬环境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不同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的特点,以期为区域政府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
继2011年10月13日在广州番禺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2011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总榜单后,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又于2011年12月16日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子榜单,全面介绍中国100个城市在政策环境、产业发展、人力資本、研发投入和产出、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市场环境、创新知名度等方面的排行结果。
创新创业环境是创新实现的重要保障,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可以吸引一流的创新要素聚集,可以创造出一流的创新绩效,可以塑造一流的创新型企业。实践证明,在被称作为创新时代的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具备优良创新创业环境的城市都是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之后,国内有近200个城市开始规划布局创新型城市建设。截至2011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先后批准了42个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批准了82个城市进行创业型城市创建试点。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
然而,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创新资本投入不足、创新创业活力不足、体制机制效率不足等问题,直接考验我国多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大部分城市已经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系统化的变革正在展开。营造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其变革需经历一个渐进的系统过程,更像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建立系统的研究分析框架,对我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的跟踪、监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三级指标体系。三级指标体系共有包括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16个和三级指标28个。这些指标从经济基础、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研发环境、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市场基础、创新知名度等十个方面对城市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其中产业发展分别从三次产业结构、高技术产业发展、创业活跃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政策环境、人才环境与研发环境分别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科技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测度;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则从金融服务、企业融资、商务中介服务等面进行研究;市场环境、创新知名度则重点关注城市的市场消费能力、城市交通与房价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科技园和中关村内入驻企业质量最好、现代增值服务体系最完善的科技园区之一,清华科技园早在1994年就在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获准建立。近20年来,清华科技园一直坚持于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创业企业等方面都探索出了自己的经验。清华科技园的运营模式2006年被总结为“四聚”法则,即“聚集、聚合、聚焦、聚变”,并形成系统的理论化模式进而指导整个科技园行业的发展。
近20年中,清华科技园采取“孵化器+创业投资”的模式运营清华创业园和清华留创园,同时推出面向成长型企业的“钻石计划”。截止2009年底,清华创业园和留创园累计孵化企业600余家,提供孵化场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成为清华科技园中最为活跃的企业群体,其中包括海兰信、数码视讯、中文在线等优秀企业已经上市或行将上市。
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 第4篇
在工作中发现,目前国家对日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以“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6个类别评价[2],以及年度以污染物年均浓度(CO和O3除外)和特定的百分位数浓度同时达标的评价比较全面[3]。但是,年度评价中缺乏像日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一样的6个类别的定性评价,仅有是否达到一级、二级标准的达标评价,而对于超二级标准情况没有进一步分级评价,在我国目前北方大部分城市处于严重超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情况下,不足以反映污染程度差异,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国家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仅以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低到高、空气质量由优到劣排序,缺乏定性含义。为此,尝试性地提出河南省城市年度及较长时间段定性评价方法,以期为同行业内进行城市环境空气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定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选取
河南省有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国控、省控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站99个。其中,郑州市等17个省辖市的75个自动站为国控点位,济源市及10个省直管县(市)的24个自动站为省控点位。2013年,郑州市开始按国家要求新标准进行监测,2014年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和三门峡6个重点城市按新标准监测,2015年其他11个省辖市及10个省直管县(市)按新标准监测。2013、2014、2015年74个国家重点城市按照新标准监测数据。
1.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年度定性评价指数确定
在众多指数法中,选取了上海姚氏指数法对年度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其含义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法相近,满足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需先对各项污染因子进行等标化处理,计算平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然后与环境空气质量最大指数几何平均,兼顾了首要污染因子及各项污染因子的污染贡献比。显然该方法以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法评价年度空气质量优劣为基础,同时能够反映各项污染物的平均负荷及首要污染物的污染贡献。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定性指数,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初步选取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6项污染物进行定性评价,将各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项污染物的单项质量指数,然后将各单项质量指数处理得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定性综合指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式见式(1)~(4)。
式(2)(3)中:Imax为环境空气质量最大指数;Isum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式(4)中:I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定性综合指数;n为评价污染物数。
1.3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定性综合指数分级
姚氏指数作为一种无量纲指数,还存在自身局限性,环境意义直观性不强,只能用于环境污染程度的升高或减轻,无法对环境质量做出直观、明确的定性评价,不具备表征环境空气质量性状的意义。为此,需对姚氏指数赋值,增加环境质量的定性含义,根据其不同取值范围进行定性描述。本文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评价规范对姚氏指数进行分级赋值。
为了能形象地描述较长时间一个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质量级别细化和形象化十分必要,环境空气质量定性分级就是将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6个级别。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只有2个级别,我们的做法是:结合标准的内涵,将一级、二级与优、良两个等级对应,对超二级再做细化,分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4个级别。具体划分如下。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将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二个类区,在制定该标准时,将一类区作为“保护生态及公众福利”对象,主要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自然保护区为GB/T14529规定的,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空气中各要素的浓度值应该是自然背景值,低于该一级标准限值的环境质量的描述应为“优”。
二类区作为“保护人体健康”对象,主要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无论人们短期或长期暴露于这一环境下,都不会引起急性和慢性的危害,也不会产生长期积累性危害。这些区域的空气中各要素的浓度值应该是安全值,低于该二级标准限值的环境质量的描述应为“良”。
参照老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三级标准对应的区域应该是安全临界区,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在50~100μg/m3时,可以观察到植物生长率低,叶面出现轻度伤害的现象,也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增多的现象。而老标准中二氧化硫三级标准值与二级标准比值为1.7,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级标准值与二级标准比值为1.5,总悬浮颗粒物(TSP)三级标准值与二级标准比值也为1.5。我们将环境空气中各要素的浓度介于二级标准和1.5倍二级标准之间时的环境质量的描述为“轻度污染”。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中对划分特定工业区的规定为:工业集中区,其生产过程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且其环境空气质量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的区域。也就是说,这个区域的环境空气污染已经受到了污染,且其自净能力低。此环境下,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环境空气中各要素的浓度高于老三级标准1.5倍(近似二级标准的2.0倍),空气污染将会相当严重,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的作用,我们将环境空气中各要素的浓度高于2.0倍二级标准限值定级为“重污染”。此环境下,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环境空气中各要素的浓度高于二级标准的3.0倍,空气污染将会更加严重,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更加明显的作用,我们将环境空气中各要素的浓度高于3.0倍二级标准限值定级为“严重污染”。此环境下,健康人运动耐受力将明显降低,有更加强烈症状,极易出现某些疾病。
2 结果与讨论
2.1 计算结果
采用河南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2015年监测数据为依据,进行城市各种污染物单项质量指数及定性质量指数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2015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信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南阳、商丘、周口、驻马店、漯河、开封、洛阳、三门峡、濮阳、许昌、鹤壁、平顶山、济源和焦作14个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郑州、新乡、安阳三市环境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10个省直管县(市)中,永城、鹿邑、兰考、邓州、新蔡、长垣和固始7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滑县、汝州、巩义3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2015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及10个省直管县市中,每个城市6项污染物总体评价结论均为超二级,不能进一步区分污染程度差异。而利用定性评价指数可将超二级城市进行不同污染程度区分。
在计算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项污染物单项质量指数时,由于需分别计算年均值质量指数和百分位数质量指数,发现:18省辖市中,可吸入颗粒物中,仅安阳1个城市年均值指数低于百分位数指数,其他17市年均值质量指数均大于百分位数指数;细颗粒物中,平顶山、许昌、漯河、南阳、商丘和驻马店6市年均值指数大于百分位数指数,其他12市均值指数小于百分位数指数;二氧化硫中,平顶山、漯河、南阳、信阳和济源5市年均值指数大于百分位数指数,其他13市年均值指数小于百分位数指数;二氧化氮中,郑州、平顶山、焦作、许昌4市年均值指数大于百分位数指数,其他14市年均值指数小于百分位数指数。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项污染物年均值指数大于百分位数指数的城市个数呈减少趋势。因此,仅用年均值计算年度综合指数将比百分位数也参与计算取二者中较大值会略低。
不同城市之间环境空气质量排序,首先,以定性评价指数I确定空气质量定性级别由好到劣排序;其次,在同一环境质量级别内按照综合指数Isum由低到高(由好到劣)排序。由表1可以看出,在同一定性级别中,排在靠前的城市,存在其定性指数略高于后面城市的情况。如同为中度污染的几个城市中,排在第4名的周口市定性评价指数I为1.68略高于排在第5名、第6名、第7名、第8名的驻马店、漯河、开封、洛阳市的城市定性指数1.60、1.67、1.67、1.60。主要是由于周口、驻马店、漯河、开封和洛阳5市综合指数Isum比较接近的情况下,而周口最大污染指数Imax(2.47)较大,导致周口定性指数较高。
2.2 结果验证
2.2.1 污染较重的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靠后。
2015年74个新标准第一阶段实施监测城市的监测结果显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排在前10名的城市(第1名至10名)为海口、厦门、惠州、拉萨、舟山、福州、深圳、昆明、丽水和珠海。空气质量相对较差10个城市(第74名至65名)为保定、邢台、石家庄、衡水、邯郸、郑州、廊坊、北京、哈尔滨和唐山。与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5]相比较,环境质量较好的10名基本一致,但排序略有差异;环境质量较差的10城市中,有8个城市都在后10名中。
基本上体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排在靠前,而污染较重的城市排在较靠后的位置,可以区分不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程度。2015年74个城市中有21个城市空气质量为良,33个城市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11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9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没有环境空气质量为优或严重污染的城市。污染较重城市集中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城市。
2.2.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定性级别也相应改善。
统计2013-2015年74个新标准第一阶段实施监测城市监测结果显示(见表2),3年中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优的城市个数均为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良的城市个数依次增加,分别为8、13、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的城市个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分别为21、35、3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的城市个数依次减少,分别为27、18、1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的城市个数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分别为15、5、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的城市个数呈减少趋势,分别为3、3、0个,其中2013、2014年为严重污染的3个城市均为石家庄、邢台、保定。
随着我国自2013年“大气十条”颁布实施,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逐步改善趋势,虽然目前还没有达到优的城市,但是,74个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良的城市个数在逐步增加,重度污染及严重污染的城市个数在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严重污染的城市到2015年已下降为零。本评价方法结论与中国工程院编制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6]中“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已经显现”基本一致。
2.2.3 定性级别评价用于月度、季度、半年度城市质量评价。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定性评价也可以用于月度、季度、半年度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进行同一时间段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以及同一城市不同时间段空气质量的比较。以2016年1-7月郑州市监测数据为例,评价各月定性级别情况(见表3)可以看出,郑州市1-7月,各月份环境空气质量定性级别依次由严重污染到轻度污染变化,呈逐渐改善趋势。7月与1月相比,空气质量级别明显改善,综合质量指数由20.12降至5.46,降幅高达72.9%,郑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除7月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外,还与7月4日河南省开始打响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源控制更加严格、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有关。
3 结论
通过实施新标准监测,按照国家新的评价规范进行日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其结论与大众感受基本一致。但对于较长时间段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除进行污染物浓度达标评价外,按照姚氏指法进一步分级评价,更能反映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程度的差异。
第一,将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按照从好到劣以“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进行定性类别分级,与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契合,可以对城市较长时间段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比较评价分析。尤其对于超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可以进一步比较污染程度差异。
第二,在进行环境空气质量单项指数测算时,对于在计算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项污染物单项质量指数时,需分别计算均值质量指数和特定百分位数质量指数,仅用时间段污染物浓度均值计算综合指数将比特定百分位数浓度也参与计算取二者中较大值会略低。不将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参与评价,不能体现浓度均值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双达标理念。
第三,在进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序时,首先按照空气质量定性分级由好到劣排序,其次在同一级别内按照综合指数排序,可以较好地反映同一时间段不同城市之间污染程度差异。
第四,定性级别评价用于月度、季度、半年度城市质量评价,可以较好反映同一城市不同时间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程度差异。
参考文献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GB3095-2012.
[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S].HJ633-2012.
[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S].HJ633-2013.
[4]环保部办公厅.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S].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P/OL].http://www.mep.gov.cn/hjzl/,2016-06-04
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 第5篇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南宁与全国25个城市创业状况和创业环境各因素的异同,研究促进城市创业环境改善的政策,促进城市的创业活动,为南宁改善创业环境、制定创业政策、活跃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GEM是由英国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和美国百森学院 (Babson College) 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旨在研究全球创业活动态势和变化、发掘国家创业活动的驱动力、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评估国家创业政策的研究项目,目前已在42个国家展开该项目的调查。该项目从2002年开始在中国展开,在中国由“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组织,每年对中国各大城市的创业活动及其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价,到2007年底为止,全国共有26个城市参加了该项目。南宁于2008年参加该项目,我们用所得的调查数据和2007年的中国以及世界的平均值相比较,更全面地分析南宁的创业环境,由此来发现一些问题与差异,提出政策建议。
调查采用GEM统一的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专家对南宁市创业状况和创业环境的评价,共有81个问题,这些问题分为15个方面的话题,覆盖了创业环境条件的9个方面,以及创业机会及创业能力等6个方面。每个问题都是肯定性命题,有6个选项,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对每个问题认同程度赋予0至5不同的分值,“0”表示“不知道”,“1”表示专家对该命题“非常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同意”,“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3分为中性,3分以下为否定评价,3分以上为肯定评价。第二部分是开放式问题,由城市专家对南宁市创业状况和创业环境进行定性评价,分别列出南宁市创业的三个有利因素和三个不利因素,以及今后改进的三个方面。
(一)城市专家对南宁市创业环境9个条件的评价
GEM的调查问卷中将创业环境分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与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9个条件。每个条件分别有5~6个问题项,我们将专家们对每个创业条件的各问题项得分加和平均得出每个创业条件的平均分,然后将南宁市的各个创业条件平均值与全国25个城市、全球42个国家的评价值做比较。见表1。
就中国而言,9个维度中得分较高的是“有形基础设施”和“创业文化”两项;“政府政策”、“政府项目”、“研发转移”、“商业与专业基础实施”和“市场开放程度”5项得分一般;得分较低的是“教育与培训”和“金融支持”两项。
由图2显示,南宁市与国内平均得分相比,在“创业文化”、“政府政策”、“有形基础设施”和“政府项目”四个方面,城市专家给予的评价得分排在全国较前的位置,而在“商务环境(即商业与专业基础设施)”、“金融支持”、“研究开发转移”、“市场开放程度”、“教育与培训”五个方面,评价低于全国平均分,其中在“商务环境(即商业与专业基础设施)”、“金融支持”2个方面与全国平均分相距相对较大,“商务环境”得分排在全国26个城市的最后。
从全球平均得分来看,中国创业环境各个条件的得分大多都超过了全球平均得分,说明中国的创业环境总体上处于世界的中上水平。从数据上看,全球平均得分在“商业/专业基础设施”、“有形基础设施”两个维度稍微高于中国平均分,其他维度都弱于中国的平均得分。而南宁市在“金融支持”、“商业/专业基础”设施2个维度上比全球平均得分低,在“教育与培训”、“研发转移”、“市场开放程度”和“有形基础设施”4个维度上和全球水平接近,而在“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文化”3个维度上比较明显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说明中国和南宁市的创业环境与全球相比,我们在政府的支持方面、以及民众对创业的认同和热情方面,要好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而在创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有效性、商业环境建设、商业的支持服务商的数量与质量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而南宁在创业文化、政府政策、政府提供的项目支持和服务方面,以及水、电、通讯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有一定的优势,需要在培育和发展商业/专业服务业的机构数量和质量、信息平台构建,以及金融支持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二)城市专家对南宁市创业6个核心要素的评价
除了创业环境的9个条件外,调查问卷还考察创业机会、创业技能、创业氛围、知识产权状况、妇女创业、高成长企业的创业支持等创业过程的6个核心要素,它们受创业环境条件制约,并直接影响创业活动。
从中国平均分来看,除了“创业技能”得分低于3分外,“创业机会”、“创业氛围”、“知识产权”、“妇女创业”以及“高成长企业的创业支持”等5个维度都在3分以上,即中国各地区的城市专家对当地创业过程各个核心要素的评价都比较积极,尤其在“创业动机”和“妇女创业”方面,得分比较高。
从图3可以看出,南宁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创业机会”、“创业技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业氛围”、“高成长企业的创业支持”2个维度的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而“知识产权”、“妇女创业”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妇女创业”的排名居于全国第二名,说明在南宁妇女创业的环境比较宽松。
全球平均得分和中国平均得分有一些差异,全球平均得分中,“创业机会”、“创业氛围”、“妇女创业”以及“高成长企业的创业支持”得分超过3分,而“创业技能”、“知识产权”的得分低于3分。在这些维度中,全球的“创业机会”得分高于我国,其他项都低于我国平均水平。“知识产权”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维度,实际上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并不理想,但我们的评分却比较高,由于评分是由城市专家根据个人的认识来评价,可能由于城市专家的评价标准不同,导致分数不一定能够客观衡量实际情况。南宁的“创业机会”、“创业技能”的得分低于中国和全球水平,而在“妇女创业”方面则明显高于中国和全球平均水平。
(三)城市专家对南宁市创业状况和创业环境的定性评价
1. 南宁市创业活动的有利因素
南宁市的城市专家提及“有利于创业活动的因素”次数最多的是“政府政策”(26次)、“有形基础设施”(20次)、“金融支持”(12次)三项。
“政府政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南宁作为一个枢纽城市,中央和自治区都给予了很多宽松、优惠的商业政策;二是中央、广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三,广西享受西部开发政策;四是南宁市为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优惠政策。总的来看,这阶段历史时期,南宁市的政府政策是比较有利于南宁的经济发展的,这些政策给广西、南宁提供了较多的创业机会。
“有形基础设施”也是普遍得到城市专家们认可的一个因素。他们所提到的有形基础设施大多指的是南宁作为广西省会、身处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枢纽地理位置、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供应、交通、互联网、信息化设施的建设比较完善。这些基础设施都将有助于增进创业的活跃程度,提高创业的存活率。
“金融支持”这一项获得比较高的提及率,从他们填写的内容来看,可能是有些城市专家对题目要求的理解有一定的不准确,许多专家填写成金融支持对创业活动的重要性,而不是评价南宁的金融支持是如何有利于南宁市的创业。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在金融支持方面比较充足。
2. 南宁市创业活动的不利因素
城市专家认为不利于南宁市创业的因素被提及得比较平均,观点比较分散。最集中的三项分别是“政府项目”(16次)、“金融支持”(15次)、“教育与培训”(14次),但其他项的频数与这三项相差不大。
“政府项目”被提及最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指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的支持项目少、覆盖面窄;二,认为政府各部门职能协调不够,本位主义比较严重,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沟通较欠缺;三,更多的专家尤其是企业界专家认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观念落后,较少站在创业者的立场来考虑企业需要何种支持,管理不够规范。
“金融支持”被城市专家认为是南宁创业不利因素的主要方面,反馈比较多的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非常困难,而南宁在创业方面的各种资本如风险投资等支持也非常弱,另外,政府方面提供的担保、补助、资金支持也很少。即创业者的融资渠道和手段非常有限,限制了创业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与培训”也是城市专家提及比较多的不利因素之一,体现在几个层次:一,认为现在的教育体系与市场发展脱节,导致符合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缺乏;二,有些专家提出,在南宁,高层次的人才少,可选性小,不利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三,我们的教育系统在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方面十分薄弱。
“政府政策”主要体现为:对创业没有专门的鼓励政策,鼓励创业的氛围尚未形成,政策的自由度不够,税收政策的优惠度不够,政策方面的激励性与发达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影响招商引资的竞争力。
“商业/专业基础设施”主要反映以下几个方面:南宁缺乏有强大带动能力的产业,由此很难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来带动配套产业的创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层次和水平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物流不畅、费用较高、效率较低;港口建设慢等等。
3. 南宁市创业活动的促进因素
城市专家对南宁市创业环境的促进因素建议中,被提及最多的三项是:“政府政策”(21次)、“政府项目”(19次)、“金融支持”(15次)。而“有形基础设施”和“教育培训”被提及的次数也分别达到11次。
“政府政策”的建议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应该稳定、透明、宽松,维护规划的刚性,确保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匹配,以有利于企业减少成本;降低创业门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得企业更容易进行资本积累;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有利于创业的存活和发展;给予恰当的招商政策,打造更好的区位环境和区位优势,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南宁,带动创业;建立各行业系统的商业信息平台,公开如采购、立项、招标信息,为企业寻找商机;要避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营造鼓励创业的舆论,对创业成功、上缴税收、解决就业的创业企业多表彰鼓励等,扩大成功创业的示范效应。
“政府项目”的建议主要体现在:政府增加对新创企业的项目支持,发挥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创业;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树立长远眼光,解放思想,改善政府服务职能,多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改善政府的办公作风,提升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
“金融支持”的建议主要体现在:加快中小企业及个人的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创业的担保融资力度、小额贷款力度,多引进风险投资及其服务机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提高风险投资行业的组织化程度。
“有形基础设施”的建议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现在的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机遇、东盟自由贸易区机遇、高速城际铁路建设机遇,完善南宁的区域环境和区位优势,加强交通设施、信息平台建设、高层次人力资源供应等,提升创业的条件。
“教育与培训”的建议主要体现在:在大专院校中倡导创业理念,传授创业知识,鼓励创业实践,培育更多的创业主体,培育创业者的素质、精神,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姜彦福, 高建, 程源, 邱琼.全球创业观察2003中国及全球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3.
[2]高建, 程源, 李习保, 姜彦福.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 (2007) ——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
[3]高建, 姜彦福, 李习保, 程源.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基于2005年数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75.
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 第6篇
城市创业环境关系到城市创业活力的大小, 从而影响城市的经济活力。因此城市创业环境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现有的大量理论以及实证研究表明: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的核心要素, 创业环境与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1,2]。现阶段, 国内外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创业以及创业环境的概念界定[3]、创业环境要素的构成[4]、创业环境主体构成要素及其功能的研究[5]、创业环境的评价[6]。但存在以下不足:
(1) 运用模型识别创业环境优势要素方面的研究很少。
(2) 现有大部分创业环境研究的对象为经济发达城市, 以欠发达地区或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
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城市创业环境优势要素的识别模型。在建立模型之前, 首先阐明以下两个问题:
(1) 识别创业环境优势要素的必要性:笔者从实际调研以及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发现, 欠发达地区虽然在创业环境总体水平上不如发达地区, 在很多条件上不具有绝对优势, 但在某几项环境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欠发达城市对创业环境要素加以认真识别, 加强核心优势, 发掘潜力优势, 扬长避短, 也会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环境体系。
(2) 识别优势要素的标准:既要考虑机会型创业的需要又要兼顾生存型创业的需要。
创业分为两种类型: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一般认为, 生存型创业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会服务等行业。支持该类型创业有利于解决创业的基础人群的生存问题, 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机会型创业主要活跃于软件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 对创业者创业技能、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后者相比前者更能有效的吸纳劳动力, 同时对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从此角度出发, 社会普遍鼓励创业主体由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转变。但问题随之出现,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出现了“就高不就低”的现象, 即将有限的资源倾向于机会型创业, 而对生存型创业的关注度不够。因此优势要素的识别满足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意义尤为重要。
1 系统分析模型
1.1 城市创业环境优势要素识别模型的建立
AHP方法只能对评价的因素进行局部优先序的排序, 而不能分组排序, 所以本模型改进了AHP方法:首先将创业主体分为两大类型, 即生存型创业主体和机会型创业主体, 基于两类创业类型中的不同行业的实际效益以及对环境要素的满意度评价以及重要程度评价, 定量分析各环境要素对两类创业主体的贡献力并构造决策矩阵, 最后确定不同类别的优势要素。分析框架如下图1所示:
1.1.1 两大创业类型的目标行业选取
根据已有研究的分类标准以及当地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选取。
1.1.2 环境要素的选取
借鉴GEM模型, 我们把创业环境要素分为九大类:金融支持、政府项目、政府政策、创业教育与培训、科研开发与转移、市场开放程度、商务环境、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7]。
1.1.3 确定要素对不同创业类型的创业主体的贡献力, 分以下几个层次:
(1) 行业权重的确定
用行业效益指数表示行业的权重。定义指标如下:
行业权重 (行业效益) = (行业的经济效益+行业的社会效益) /2= (该行业生产总值占所有目标行业的生产总值的比重+该行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所有目标行业的就业人数的比重) /2
得到两类创业类型的行业权重的矩阵。
(2) 基于行业内部对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确定环境要素的行业贡献力
从各行业邀请专家、决策者, 由他们从各自行业的角度出发, 量化各环境要素的满意度评价和重要度评价, 从而确定环境要素对各个行业的贡献力:
A 满意度评价:各行业专家、决策者对各环境要素进行打分。
(分级评定:不满意1分, 比较不满意3分, 满意5分, 比较满意7分, 非常满意9分) 。
B 重要度的评价:各行业专家、决策者运用两两比较法[8]对9个环境要素赋予权重综合得出各个行业对环境要素的重要度评价矩阵。
C 合成满意度以及重要度评价:
环境要素的行业贡献力=该行业对该要素的满意度*该要素在该行业的重要度。
公式的经济含义在于:要素在某行业评价中的满意度、重要度越高, 该要素对该行业的贡献力就越大。行业内环境要素两个维度的评价也直接影响到该要素能否成为创业环境的核心优势要素。
(3) 计算各环境要素对两类创业主体的贡献力:
环境要素对生存型 (机会型) 创业的贡献力=该环境要素对生存型 (机会型) 创业的各个行业的贡献力的加权平均 (权数为行业效益)
1.1.4 创业环境的优势要素的识别
为了识别优势要素, 首先需要根据要素对生存型创业主体的贡献力与对机会性创业主体的贡献力构建识别优势要素的决策矩阵, 如图2所示:
(本决策矩阵借鉴了城市核心竞争力识别决策矩阵, 王建军、刁新军、杨德礼.城市核心竞争力识别系统分析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8, 48 (3) :452~455)
利用决策矩阵对优势要素进行识别。通过决策矩阵易知H点是最优的点, 区域ⅰ中环境要素的两种贡献力都很高, 落在该区域中的点是核心优势要素。
但出现的情况之一是, 有许多活动落在了区域ⅰ中, 这时核心优势要素的确定需要借助下面的准则:
准则1 距离H点最近的要素为核心优势要素。
该判断准则给出的依据主要是借鉴逼近理想值的排序方法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简称TOPSIS) 思想, 即距离最优点最近的点是比较优的点[9]。
准则2 到H点等距离的点偏机会型的为比较优。
该判断准则给出的依据是因为环境要素对机会型创业的贡献力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核心优势。机会型创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相比生存型创业来说更具有战略性意义。所以应该首先考虑战略因素, 将贡献力偏机会型的要素定为比较优的优势。
另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区域ⅰ中无活动, 这时就需要在相近的区域 (扇形) 查找核心优势要素。判断准则仍为准则1和准则2。
在决策矩阵中, 区域ⅱ是基础性优势要素, 越靠近O点的活动, 其重要性相对于城市其他环境优势要素来说越低。其他区域中的优势要素处于核心优势要素与基础性优势要素之间, 为潜在优势要素和功能性优势要素。
2 算例分析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 工农业基础较为雄厚, 改革开放后全市第三产业获得巨大发展, 创业活动也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这里我们选取: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体娱乐业作为生存型创业的行业代表;选取计算机软件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作为机会型创业的行业代表。根据全球创业观察报告中关于创业环境要素的分类标准, 构建系统要素集如下:金融支持 (p1) 、政府项目 (p2) 、政府政策 (p3) 、创业教育与培训 (p4) 、科研开发与转移 (p5) 、市场开放程度 (p6) 、商务环境 (p7) 、有形基础设施 (p8) 、文化与社会规范 (p9) 。
首先查阅最新《吉林省统计年鉴》, 根据长春市行业生产总值以及相应的就业人数的统计, 计算行业权重 (行业效益) 如表1所示:
由表1得到两类创业行业的效益矩阵如下:
W
表示生存型创业的4个行业的权重。
W
表示机会型创业的4个行业的权重。
各行业专家或者决策者对P1~P9环境要素的评价如下:
A 满意度评价:
M1表示生存型创业中的4个行业对P1~P9环境要素的满意度评价矩阵。
M2表示机会型创业中的4个行业对P1~P9环境要素的满意度评价矩阵。
B 要素的重要度评价:
以批发零售业为例, 各行业专家与决策者运用两两比较法给出环境要素判断矩阵。将其归一化处理后, 得到批发零售行业中各个环境要素的重要程度矩阵:
0.22 0.06 0.14 0.05 0.035 0.16 0.11 0.13 0.095
CI=0.069 CR=0.047<0.1通过一致性检验。
其他行业同理得到各个环境要素的行业重要度评价, 综合得到两类创业行业的环境要素的重要度评价矩阵:
注:引起CR>0.1的原因主要有: (1) 决策者在配对比较时, 陈述的不可传递性。 (2) CR<0.1这一规则并不严格, 比如在住宿餐饮行业出现CR=0.14, 而决策者对自己配对比较的判断非常自信, 认为没有必要修正, 那么这一结果也是可接受的[10]。鉴于以上情况, 我们的调研对每位专家或决策者采用专访的形式并实施二次确认的过程, 尽量避免主观判断的偏差, 即使出现偏差也能及时修正。
合成以上满意度评价和重要度评价, 得到环境要素的行业贡献力矩阵:
计算环境要素对两类创业的贡献力:
W1=W
所以, P1~P9对生存型创业的贡献力指数分为:
0.205、0.131、0.434、0.190、0.024、0.723、0.201、0.533、0.221
W2=W
所以, P1~P9对机会型创业的贡献力指数分别为:
0.341、0.142、0.232、0.120、0.049、0.203、0.113、0.225、0.076
根据环境要素对两类创业主体的贡献力大小构建识别城市创业环境的优势要素的决策矩阵, 如图3所示:
根据判断准则1和准则2可得环境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
p6>p8>p3>p1>p2>p4>p7>p9>p5
其中p6、p8处于核心优势要素区, 为创业环境核心优势要素, 城市决策者以及管理者应不断对其进行加强和完善;p5、p7、p9处于基础优势要素区, 为创业环境的基础优势要素;p3可以被认为是创业环境的潜在优势要素, 城市决策者应尽量发掘该要素的潜力;p1、p2、p4为功能性优势要素。
3 结语
城市创业环境优势要素的识别是城市创业环境研究的基础问题, 识别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城市决策者与管理者从宏观上把握城市的创业环境, 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 意义更为重要:为各个创业环境主体合理配置有限创业资源作出指导和参考。本文运用改进的AHP方法, 量化了创业环境要素对两类创业主体的贡献力,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识别创业环境核心优势要素的二维决策矩阵模型。以长春市为例证, 对提出的系统分析模型进行了应用, 结果表明该决策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需要指出, 城市创业环境要素的识别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它要随着区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提升城市创业活力, 城市创业环境要素的培育和发展必须持续不断地推进。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创业环境优势要素识别这一复杂系统问题, 采用改进后的AHP方法, 量化分析创业环境要素对生存型创业主体和机会型创业主体的贡献力, 在此基础上建立用于识别城市创业环境优势要素的二维决策矩阵模型。最后, 将该模型应用于长春市, 说明该城市创业环境优势识别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创业环境要素,核心优势,决策矩阵,贡献力评价
参考文献
[1].HENRIG.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D].Helsink:i Helsinki Universityof Technology, 2004:3~6
[2].CHILD J..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nvironmentandperformance:the role ofstrategic choice[J].Sociology, 1972, (6) :1~22
[3].蔡莉, 崔启国, 刘静.基于网络视角的创业环境概念、体系构成和分析框架[J].管理现代化, 2007, (3) :26~28
[4].郑炳章, 朱燕空, 赵磊.创业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8, 22 (9) :58~61
[5].张耀辉, 周轶昆.自主创新的外溢效应与创业环境激励[J].学术研究, 2006, (6) :35~41
[6].李春晓, 霍晓霞, 胡绍兰.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时代金融, 2008, (374) :61~63
[7].高建, 等.全球创业观察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9].余建星, 谭振东.基于组合赋权及TOPSIS的绩效定量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25 (11) :46~50
城市创业环境指数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