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标志论文范文
传统标志论文范文(精选11篇)
传统标志论文 第1篇
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 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 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 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 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 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 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 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 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 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 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一、中国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独特文化价值
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演变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 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智慧。中国汉字的早期形态是象形的图形符号, 被称为象形文字。汉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 经过漫长的演变而形成的方块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 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符号化”的表现特质, 可以说是标志的最原始形式。同时, 甲骨文、篆、隶、楷等书体的不同表征也为现代标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从标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标志艺术风格、特点的变化、民族的进步。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 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所以以汉字作为标志设计的母体, 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比之以英文字母为代表的拼音类表意文字具有更多的优势。因为在汉字漫长的演变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形表意、形意结合的特征, 使人能够“望文生义”、读“字”而明“义”, 具有独特的、清晰明了的视觉魅力和传达效应, 这一点是西方表意文字所难以企及的。
当然, 以汉字作标志, 并非简单搬用电脑字库的印刷字体和现有的美术字体, 也有别于书法字体, 而是经过专门设计的, 装饰、变化了的字体, 使之成为具有独特性、审美性、适用性的图式形象, 能够体现企业或团体的独特价值。比如:2010年世博会会徽, 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 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 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 交相辉映。设计艺术是制约的艺术, 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 正是这种制约, 造就了汉字标志特有的艺术魅力, 并常常使人会心、会意、拍案称绝。
可以说, 汉字作为非常有效的设计元素与标志, 以造型及内涵取胜是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
二、中国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识别性
中国的汉字是从书法上区别开来的, 书法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它发展的过程中, 从最初单纯用以交流的实用性的“写字”演变为从审美目的出发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 能表现人格, 创造意境。不象其他民族的文字, 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 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 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中国书法五种主要书体篆、隶、楷、行、草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各具个性的视觉美感, 并形成了完美的审美体系。其中篆书用笔“骨气丰匀, 方圆妙绝”, 结体“平稳端严凝重, 疏密匀停”, 极具古雅的装饰之美隶书笔画方中带圆, 撇捺舒展, 结构均衡, 华贵典雅;楷书结构平正, 严整规矩, 沉着稳重, 端庄秀丽;草书奔放遒劲, 潇洒飘逸, 连绵回环, 节奏跌宕, 强调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之美;行书则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 各书家之间风格各异, 或洒脱自如、风度闲雅, 或笔力劲健、爽朗高远等。
在设计时应视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合的书体, 从而可以给人一种耳目清新的感觉。比如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 整体简洁流畅, 极富时代感, 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 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
三、中国传统艺术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适用性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中, 古代先民通过劳动和生活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存。中华民族特有的图形艺术如龙凤纹、如意纹、四神纹及大量人物、动植物、各类几何纹等均体现了民族性格和民族的审美意识,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特点。将它们的文化精髓和造型理念用之于现代标志设计艺术, 是标志艺术创意的重要途径。如韩美林先生设计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也是这方面的杰出之作。该标志是一只腾飞的凤凰, 是取材于一个出土青铜器的神鸟造型。相传这种鸟出现在哪里, 就给哪里带来吉祥与幸福, 可谓是形美而意佳。无论在远古还是在现代, 凤凰都是中华文化中美丽的祥瑞之禽, 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之一。该标志以凤凰展翅高飞的形象来寓意飞行敏捷、平稳安全, 这一极具东方意识的艺术特征, 以小见大, 层层推进, 创意制胜, 简洁高雅。凤凰造型的昂首翘尾, 生机勃勃, 婀娜多姿, 不仅让凤凰意象惟妙惟肖, 而且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把握机会塑造品牌形象带来了契机。
四、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时代性
传统是文化的沉积, 没有文化的长期积累和传承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文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主要是指具有一定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浓厚民族特色的图形, 它们含蓄、简练、重气韵、论精神, 比如东方特有的龙凤型、如意形、饕餮纹样。2001年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标志, 既是民间吉祥图案盘长的抽象造型, 又是一个“中国结”的形态, 再加上太极式的感觉, 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精髓, 表达了中国期盼奥运申办成功的深深情结。这正是设计界提出回归自然, 回归本土, 回归民族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所以说, 一个成功的标志设计, 特别是具有国际性事物的标志, 是本民族文化重要体现。现代标志设计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提炼的过程。在方寸之间尽显无尽的意境和思想, 在交流与交换中传达很强的符号性和象征意义。如中国银行标志设计, 设计者靳埭强先生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 才能在在设计中运用得挥洒自如。所以我们的现代标志设计应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这一点上, 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应用:首先从中国传统艺术图案中汲取它的造型方法, 如谐音、追求图形的完整、动感强、多用曲线等, 然后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 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其次在中国传统艺术图案后面, 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寓意。图案只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
标志设计, 作为人类直观联系的特殊方式, 个性化是它的基
浅谈设计风格成因
郭惠萍1张娟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设计风格的产生, 与时代背景、社会状况、统治阶级、时代的技术状态及人们的情感需求都有一定的关系,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设计形成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明确未来设计的发展动向。
【关键字】设计风格;设计;影响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发展, 对设计风格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谓的设计风格, 就是指在特定时间与地域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共性与统一性的样式。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设计风格, 不同的事物当中也都体现了各自独有的设计风格。
一社会环境对设计风格的影响
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商业性设计能明显看出, 社会环境对设计风格的影响。此时, 商品竞争激烈, 从而产生了“形式第一, 功能第二”的商业性设计理论。设计师们为了促进商品销售, 增加经济效益, 不断花样翻新, 以流
行的时尚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汽车设计是商业性设计的典型代表。 (如图1所示) , 著名设计师厄尔在车身设计方面最有影响的创造是给小汽车加上尾鳍, 这种造型在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一时。
二情感因素对设计风格的影响图1
这种设计风格多来自人们的心理需求。二战后, 意大利的重建设计中处处体现了情感的因素, 设计者希望通过不同的设计使人们从战争的恐慌之中走出来。 (如图2所示) , 把玻璃当成小丑戏装, 用多种色块来打破它的光滑外观, 就象给它带面具一样, 把经过冷处理的色块加热后敷在玻璃的表面。这种即兴喜剧的古老面具的使用, 使玻
璃拥有了远古的快活和娱乐。为了医治战争创伤, 五十年代初的意大利人以忘却忧虑作为疫苗。
三统治状态对设计风格的影响
以古代埃及的设计风格为例来说明统治状态对设计风格的影响。埃及是古代奴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 具有从法老到大臣、平民、奴隶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
社会结构。
使得埃及艺术是为发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 在意识形态里是起着非常活跃的作用的是讴歌王权, 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 强调等级制度。在这些设计中最为著名的是埃及金字塔 (如图3所示) 。它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这种墓主要用于埋葬贵族和高
级官吏, 金字塔的中心部分设有墓室, 墓室内存放着石棺及其随葬品, 石棺中放有法老的木乃伊, 而且在金字塔的内部有入口、走廊和通气管道。内部的墙壁上有大量的壁画和雕刻, 都是反映法老生前的生活场景的, 并且壁画和雕刻成为了古埃及的重要艺术体现。它象征着发老的威严地位, 也说明了埃及人顽强的意志本要求和重要特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 它的受众也将是全球化的, 因此民族性和世界性是当代标志设计必须观照的一个整体的两个面, 而构思巧妙、雅俗共赏、个性鲜明、时代感强、图形简洁、寓意隽永则是其共性要求的不同层面。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前提, 而世界性正是民族性的发展和结果。
靳埭强先生说:“对中国传统的感情和思考, 使我做设计时一直在观照我们文化的根源。”现代标志设计应立足本土文化, 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土壤中挖掘、撷取精华, 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力。金字塔的高大、庄严、简洁, 无不映射出当时社会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现状, 透射出皇权的力量。这些都足以说明统治状态对设计风格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新技术、新材料对设计风格的影响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产生使设计的内容和范围扩大, 从而有利于新设计风格的产生。流线型设计风格的流行有技术和材料上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 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并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型, 这就确定了设计特征, 无论是冰箱, 还是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工业设计师多仁 (Harold Van Doren) 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 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他以一系列图示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 193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推出了以单块钢板冲压整体式外壳的技术, 完全消除了对结构框架的需要, 圆滑的外形也是这种生产技术的结果。
五发展需求对设计风格的影响
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确保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的需求要素, 设计界提出了绿色设计, 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 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 更重图4
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 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 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 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特性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绿色设计的原则是要减少资源的消耗, 增加资源的再利用率等。 (如图4所示) , 1994年, 斯塔克为沙巴法国公司设计的一台电视机, 采用了一种用可回收的材料 (高密度纤维) 模压成型的机壳, 同时也为家用电器创造了一种“绿色”的新视觉氛围。
参考文献
[1]何人可著.工业设计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孟晖.浅谈工业产品设计风格时代性的制约因素.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李妲莉, 何人可, 刘景华著.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2年8月.
[4]曾坚, 朱立珊著.北欧现代家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5]莱斯利皮娜著, 吴智慧、吕九芳等编译.家具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4月.
[6]卢娜, 张国珍著.设计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7]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
精粹自然而又清晰地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中, 以现代设计语言反映传统文化, 创作出既具有中国气派、同时又具有现代感的标志作品来, 这是每一位设计工作者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摘要:在信息与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 标志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的设计具有独特性、识别性、适用性和时代性, 使其具有使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 并符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双重要求, 这是标志设计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原则。
关键词:标志设计,传统图形,独特性,识别性,适用性,时代性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艺境》,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传统标志论文 第2篇
浅析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构成民族文化的话语系统.在国际主义风格垄断设计界受到质疑,多元化设计日渐发展的背景下,一些设计师开始在标志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为标志设计开辟出新的途径.
作 者:杜湖湘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0 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 年,卷(期): “”(8) 分类号:G05 关键词:传统文化 符号 现代标志传统标志论文 第3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武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令周边的国家普遍地感到惊羡。中国在地区性的事务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合作当中。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高度融合,把“中国风”带入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强盛也使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国的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体细微又超大规模地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中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由于电影、电视、网络等的传播,中国的武术(功夫)以它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武术成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标志。在国外,只要有人知道你是个中国人,就会把你和中国功夫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对一些武术方面的知识加以阐述。
一、何为武术
武术简单来说就是技击之术。“武”在汉字解译中,是有“止”和“戈”组成,止戈为武。“术”可以理解为技术或者是一种方法。武术一词,笔者认为其意思在于停止战争,也就是说武术是由战斗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先民在战争之后总结格斗与防卫的技术,进行实践演练,同时也加强休养生息和个人的自我修炼,其表现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中国武术的传统套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实战技击中加以提炼并赋予生活理念与哲学思想的智慧的结晶。通过套路的学习和演练,武者可以更好地修炼自己的身心。
武术又是一个集合名词,这一概念的外延包含世界所有格斗技术的流派。例如,中国的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俄罗斯的桑搏,巴西柔术,还包括了现在中国散打、西方的拳击、蒙古的摔跤等,都可以称之为武术。每一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系统,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更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神奇的色彩,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都融入贯穿在武术的修炼之中。
二、何为武术套路
武术的套路,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主,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的运动变化规律,符合有起势和收势的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形式。
三、何为传统的少林武术
传统的少林武术是将禅学、武学、医学,三者合一而进行修炼。以禅理为做人的基础和指标,以武学为方法而达到坐禅、禅定的境界。而从武学的修练中,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性及身体状况,可以熟知经络、穴位,精通医理,医理精通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从而禅通、武达、医理明。修行自身,济世为怀。少林传统武术特点,来回演练皆可于一线之上。即使是卧牛之地,一样可以原地翻身、跳跃、旋转,而不拘泥于场地。讲求的劲道是轻、灵、粘、滚,由易至繁,返璞归真。技击和防守上出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多以挑、拨、摆、压、挂、撩等动作为主。
四、武术拳法简介
1.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暗含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2.八卦掌:“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八卦掌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合一,步似行云流水。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以内功为基,达到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五、何为功夫
功夫可以理解为一种技能,是时间与实践的产物,通过反复的练习,使自己的行动达到完美展现。对功夫概念的理解可以延伸和放大,比如,一个人炒菜的功夫很好,说明这个人做菜的技能水平相当高。武术和功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在西方很多国家,功夫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象征,这主要归功于李小龙先生,是他的功夫(技能)征服了世界的武术爱好者。
传统意象对标志设计的提升 第4篇
一、标志设计对传统的依赖
如今, 标志借助图形和文字作为主要元素的优势, 已经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视觉语言和当下物质文明的象征, 它在显现出无穷的商业价值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文化传播的作用;在国内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 企业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诚信、优质的企业形象, 继而才能以高质量的产品去打开市场甚至是有效地去占领市场, 并使自己的企业经受住强烈的市场竞争, 立于不败之地。更有甚者,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竞赛, 逐渐衍生出世界名牌之间的激烈角逐, 人们把一些著名的品牌标志当作自己炫耀的资本和尊贵地位的象征。抛去颇具争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单从这一点来说, 标志设计蕴藏的巨大力量就可见一斑。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 它日益迅速的经济腾飞, 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中国文化和东方文明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经过大量的西方文化的学习与交流, 我们意识到要深度探索本民族的文化根源, 才能将传统继承然后发扬光大, 于是在当今的设计领域里, 大面积地出现了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的回潮。
二、标志设计在应用上的缺失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增强实力, 创造我们自己的世界名牌, 商业标志的设计理念应当与国际接轨, 但目前在国内的设计领域中, 特别是在标志设计这个分支, 有人把商业标志走向国际的道路单纯地理解为符号的国际化, 认为简单地从形式感上将标志的外观变成民族风格就达成了符号国际化的目的, 就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是, 我们首先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根源, 找出它的闪光点, 去粗取精, 才能使我们的设计作品经久不衰, 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毕竟在设计行业里, 创新才是重中之重的环节。虽然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沉淀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艺术财富, 但我们如果片面的将这些元素机械地复制, 不主观地发挥创造力增加新鲜的血液, 传统文化就无法继续发展壮大, 无法创造新的价值, 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每当我们意图把文化符号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去, 就会发现设计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它的功能性, 而文化符号并不一定是促成它发挥作用的动因, 这样一来, 文化符号和我们的设计好像是两种不同的事物硬生生地被搁置在一起, 这样的设计是徒劳无功的, 传递出来的信息也是非常肤浅的。下面总结了几点设计过程中的局限性:
1. 容易造成误读, 影响信息传达
标志设计过程中会注意到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冲突点, 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白色是葬礼的主色调, 而在西方红色是冲动、革命的象征, 白色是婚礼的主色调;佛教的万字符图形, 在欧洲却类似纳粹的标志;在东南亚, 我们的白象牌电池非常畅销, 这个品牌标志“白象”在东南亚地区有吉祥的寓意, 所以很容易被当地消费者所接受, 而在欧美地区, “白象”的寓意是让人讨厌的累赘, 是没有用的东西, 于是白象在当地的销路并不乐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想要达到标志迅速而准确地传达信息的目的, 我们要把作为信息传递工具的图形符号变得很容易理解和迅速流行。没有多少外国人知道中国古代的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对这些不甚了解, 因此, 设计标志时还要以长远着手, 分析各个消费市场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适当的入乡随俗。
2. 容易产生相似设计, 影响辨识度
当我们过分强调标志设计形式上的传统回归时, 很容易造成一个局面:文化元素不经提炼, 生搬硬套, 使广大受众在视觉上产生审美疲劳, 更严重的是标志设计原本要传达的信息被形式所掩盖。再加上国内设计业界广泛的借鉴甚至抄袭的风气, 造成了标志设计大批蓄意“巧合”的局面。无独有偶, 由靳埭强先生设计的一个投资公司的标志, 形式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算盘, 算盘珠拼成企业简称“aic”, 他用珠算这种在现在看来非常古老的运算方式寓意精打细算的企业形象和该企业在业界的资历。此后, 出现过非常相似的标志设计, 虽然该标志用算盘珠子拼成其他的字母形状, 但是两个标志在形式感上是趋同的, 非常不利于受众对它们的辨识。
3. 容易造成标志含义的空洞乏味
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的数家楼盘公司形象标识多采用书法字体、一个墨点或者一块玉石等, 这些视觉语言并不能完全呈现出该房产项目的特色和卖点, 甚至还有的建筑风格与其形象标识所传达的中国风格是相悖的, 这样的标志设计是空洞乏味的。
在设计过程中, 任何的创新和灵感都不是空穴来风, 都必定是设计者经过一定知识的积累而转化的质的飞跃, 我们无法脱离传统进行创新, 那么, 怎样适当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就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让我们深度挖掘设计资源并且有效结合时代特征, 完成具有飞跃性的创作。标志设计回归传统, 不是极端的, 机械性的复制, 是需要有现代感的, 有民族意识的, 有个性的拓展。
意象在东方美学中占有核心地位, 所以在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时, 几乎都离不开东方美学中的意象理论。东方美学中的意象审美给标志设计指引了回归传统的一个方向, 有利于我们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绘画作品中的“意象”表达更为直观, 《野舟无人渡, 孤舟尽日横》一画中, 没有画空船停在岸边, 却画了一个船夫躺在船尾, 旁边横着一把笛子, 表现出并非没有人, 而是没有渡船的行人;书法作品中笔法和墨迹的行云流水, 笔画的抑扬顿挫无不展现出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和作品中蕴含的主题思想, 使观者回味悠长。标志设计也可以通过反复斟酌的图形和文字传达出品牌或机构的理念和形象, 有助于人们对它的认知, 这样标志在应用和传播的过程中才被接受, 从而发挥出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春华.标志图形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2]陈楠.标志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3]周晓黎.标志意象构形研究[D].河北大学, 2009
传统图形与标志平面设计的教学研究 第5篇
【关键词】传统图形;标志;平面设计;艺术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它以精练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标志传达信息的功能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过语言文字,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现代标志设计也就成为各设计院校或设计系所设立的一门重要设计课程。
一、提取传统图形中的“形”并加以扩展
“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中国传统图形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他们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的是实形(或称为正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
将传统图形中的“形”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的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让学生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糅合到标志的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标志,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标志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
二、将传统图形中的“意”沿用于标志设计
从古至今,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传统图形,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
将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教学相结合,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提炼和创新传统图形的形,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一起去探求和挖掘蕴涵在它们背后的“意”。因为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一样的心存向往,这正如司徒虹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所以传统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适宜沿用在现代标志的设计之中。
所以,将约定俗成并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意”,沿用到标志所属公司的固有的内涵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这也是现代标志设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传统图形中的“势”与现代标志设计的关系
“势”通常指图形所蕴涵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势”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在传统图形“势”这一点上,特别要提到的还是中国的国粹——书法。书法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匠心结体而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如大篆粗犷有力,写实豪放;小篆均圆柔婉,结构严谨;隶书端庄古雅;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活泼欢畅,气脉相通;草书飞动流转,风驰电掣。书法不仅有结构,更有笔势。结构仅仅是书法运笔的依据,而书法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不到而意到”的笔“势”。
把握与承传传统图形的“势”,并最终将其融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之中,是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结合的一个难点。对于传统图形艺术中“形”与“意”的沿用,学生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掌握,但这种沿用只能说是对传统图形艺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在研究传统图形时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而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图形的艺术精华之后,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现代标志。
将现代标志的设计与传统图形艺术相结合,教师还应该知道应用传统图形设计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因为在传统图形艺术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是好的,中国传统图形艺术萌发于人类童年时期,成长和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所以,它有着从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带出来的印记。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一些传统图形也存在有迷信、落后的糟粕成分。要将传统图形艺术运用到现代的标志设计之中,就应该要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去伪存真,让其具有民族性、现实性的一面得以弘扬光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好传统图形的精神实质与内涵,并让这样一种文化气韵在他们的设计中自然的流露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砚祖. 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
[2]寻胜兰. 民族传统图形的艺术魅力[J]. 艺术与设计,2012(6).
浅论标志设计的传统与现代 第6篇
中国古代先民具有丰富的暗示力和象征力, 他们把似真似梦的境界与无形无迹却又无往不在的虚空融为一体, 超脱、浑厚而又空灵, 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与梦想憧憬。从远古崇拜的图腾直到明清产生的吉祥符号, 都体现了这种独特的宇宙观与生命情调的认知, 并在绘画与艺术设计等领域中表现其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美学价值。如何运用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为现代设计服务, 使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为现代标志设计服务, 这是值得探讨的伟大工程。
华夏民族历来自古崇尚自然, 无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还是南方的农耕民族, 他们对自然的顶礼膜拜, 其最终形式是投身自然, 与自然融合为一, 即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既是道家的思想, 又是儒家追求的境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把自然的地位放得如此重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的中国北方由于富裕而辽阔, 人们生活在山泽原野之中, 与宇宙天地及自然界奇禽异兽的活泼生命相接触, 接受自然的感应, 加上自身的顿悟, 于是, 他们用丰富的暗示力和象征力代替对形象的实际摹写, 把似真似梦的情景与无形无迹却又无往不在的虚空融为一体, 从而形成流传数千年深入炎黄骨髓的传统元素。
可以说, 传统元素是民族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 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约定俗成的信息传播功能, 先人把特定情感和观念与物的形式相联系, 借物抒情, 以形写意, 形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寓意。譬如太极图形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 俗称阴阳鱼, 形象化地表达了阴阳轮转, 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 且不论它的深刻含义, 单从图形设计的巧妙性来说, 成功地运用了图底反转, 对比强烈却又融汇合一。太极思想, 折射出中国人的哲学观, 也阐述了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存在的解释。中国人习惯用动态变化来理解事物,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 阴晴圆缺、忧欢祸福、天地乾坤、水火、生死、冷暖、动静、吉凶太极图形由黑白相生、首尾相连的阴阳鱼构成, 寄寓着东方式的阴阳哲学。太极构图给人的感觉是动态中的平衡, 是东方文化的一种视觉特征与记忆符号。太极图本身是具有生命力的, 那些以此为构图模式设计的标志图形, 同样延续着这种动态平衡的力量和美态。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为香港西武百货公司设计的标志将双鱼符号与西武百货公司英文名字“SEIBU”的首写字母“S”同构, 象征着企业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同时“鱼”与“余”同音, 又蕴含着“年年有余”之吉祥意蕴,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 不单单是像太极的阴阳鱼图形这一类构图, 共用的构图方式也常常出现在中国民间吉祥图形与文字中, 犹如信手拈来的游戏, 折射出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是中国传统文化衍生的有趣思维方式。在这种文化心理的指引下, 中国传统艺术中产生了丰富的图形、文字、符号, 比如:香港平面设计师靳埭强设计“中国银行”标志, 以古铜钱与“中”字相结合, 以常见的图形传达深刻的寓意;又如“三兔三耳”“三鱼共一头”“招财进宝”等构思。当这些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所需求的信息传播、文化心理等因素相契合时, 它们的丰富寓意便会在现代设计中重新释放, 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国传统符号因其丰富的造型和吉祥寓意, 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文化, 沉淀为民族审美心理图景, 其在当下商业文化传播中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恒久的审美魅力, 经过现代设计手法的演绎, 焕发出神奇的魅力。诸如中国联通、北京申奥标志等一批兼具民族文化魅力和现代审美时尚的新形象, 也是为大家所认同和推崇的标志设计的精品佳作。
二、民俗文化的在传统标志中的深厚积淀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 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犹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其中。民俗图形其实是古代先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憧憬的一种形象表达, 专门为营造吉祥而创造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 它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艺术现象, 是中国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的深厚沉淀, 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与创造。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极为丰富, 在其自身的发展和演变中, 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 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既有多样而统一的格调, 又有独特、深厚、富有魅力的民族个性和民族意蕴。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沉淀、延伸、发展, 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造型体系,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 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在民间风俗文化中能找寻到许多现代标志设计的图形元素, 结合数字化时代的处理方式, 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之风。我国图形艺术源远流长, 民族元素符号具有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含义, 且富有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
譬如, 最常见的龙凤, 就是我们先祖想象出来的吉祥动物, 是一种预示祥瑞的征象, 是幸运福祉的象征。龙能治水, 预示龙能带来风调雨顺;凤是百鸟之王, 凤鸟和鸣是太平气象, 是老百姓所期盼的。对农耕民族来说, 最关心的是天文气象。据专家考证, 《周易》的河图洛书就是天文和气象图。在封建社会, 统治者将龙代表帝王的权威, 而民间则用作美好的象征。中华民族被喻为“龙的传人”, 故而, 在国际上, “龙”被认为是中国符号。
花卉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用的题材, 许多花都象征了美好的寓意。莲花清雅脱俗, 是佛教的专用花卉;牡丹国色天香, 象征荣华富贵;梅花傲雪犹香, 象征气节不屈;桂花与“贵”字谐音, 寓意富贵临门。如云南白药的标志采用的就是宝相花和葫芦作为元素, 宝相花是人们吸取诸多花美的特征, 想象创造出来的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富丽花形。好比中国的龙, 是动物的结合体, 宝相花也是花卉的结合体, 集百花美之典型, 寓意吉祥美满。而葫芦通常代表珍贵宝物的收藏器具, 它又与“药”有联系, 民间有谚语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通过这个标志云南白药很明显地体现了企业性质和行业特征。
三、传统图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原始先民在最早的彩陶器皿上, 进行装饰性描述, 逐渐开始掌握抽象几何的艺术形式, 并学会了直线与曲线的妙用。如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中的人面鱼纹, 生活在西安半坡的氏族以渔猎为生活的主要来源, 久而久之, 人面鱼纹就成为半坡氏族的主图腾, 它以太阳与鱼复合为人面祖先像, 以双鱼作双耳, 以鱼尾作人面唇须与头徽, 相辅相成, 同时具有“黑白”的双关效果。又如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中象牙雕刻上的双凤朝阳纹, 太阳与鸟是河姆渡文化先民的祖先崇拜物, 以两只鸟形与一个日形共用, 组成一个左右对称的图徽, 取得均衡稳定的视觉效果。最巧妙的要数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徽”, 即神人兽面像, 其最上端为一弓形冠, 冠下为一倒梯形人脸, 冠顶饰放射状羽毛纹, 兽面眉脊与鼻下为
WENJIAOZILIAO
血盆大口, 人的腿呈盘膝状置于兽嘴下, 兽耳同是人臂, 人足同是兽须, 人面与兽面又是人体与兽头的搭配, 浑然一体而不可分割, 是远古图徽共用形的绝妙实例。
在这之后, 人类开始了抽象的几何纹样的研究和使用。在今天的标志设计中, 抽象的中国几何纹样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寓意, 它是现代设计创意的重要元素。
方胜、万字符、如意、双钱、盘长等几何纹样都广泛地被运用在当今标志设计中。盘长, 佛家说盘长包含“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 盘长图形, 无头无尾, 象征连绵不断之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联通的标志。还有云纹、涡纹、火纹、鱼纹设计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融合到标志的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标志, 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 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还能充分地表达标志所蕴含的理念与个性。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原企业标志就是根据吉祥纹样的“回纹”造型变化而来的。将约定俗成, 并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达成共识的传统图形的“形”和“意”, 沿用到标志所属公司的固有的内涵之中, 从而延展出更新、更高层次的理念精神, 使其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与民族性, 是中国现代标志设计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传统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 是我们探索现代设计民族性的重要资源和基础, 任何“新的创造、现代创造”都不可能切断与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关联。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的今天, 西方文化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设计观念, 设计教育和设计评价也有盲从西方的趋向, 中西设计交流活动中因为中国设计师本元文化的缺失, 屡屡受到西方同仁的质疑和批评。我深信, 中国设计师在历史转型中感受到的这种“话语失落”的痛苦, 根源在于我们对本土深厚的历史文化继承的缺失, 这就造成我们对标志设计所秉承的理念的盲从和失落。毋庸置疑,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必要的, 任何纯西方化或极端民族化的观点都是失之偏颇的, 传统不应该被湮没抑或僵化, 它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但脱离了国际视野和现实环境探讨现代设计的民族性, 也不过是犬儒的观点, 都是短视和狭隘的表现。正如鲁迅所说,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只有根植于民族文化与时代气息的创造和弘扬, 才能赋予标志设计艺术恒久的生命力。
现代标志设计与传统图形艺术的结合 第7篇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 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 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石刻等等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 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 而且不断得到发展, 虽然时快时慢, 但从未中断, 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 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 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 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 它们以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 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沉淀、延伸、衍变, 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 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 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标志设计中, 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 而是指应该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 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 从而设计出焕发生命力的中国型现代标志。而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结合, 笔者认为可以分别从传统图形的“形”、“意”、“势”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沿用。
一、“形”的提取与衍生
“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中国传统图形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中的, 它们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的是实形 (或称为正形) 的完整性与装饰性, 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 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格式。如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中国最原始、最基本的吉祥图形“太极纹”;由两个娃娃的头、身、手、足巧妙连接而形成的上、下、左、右都能看到四个娃娃的“四喜人纹”;由五行、五方观念所形成的九宫格、米字格图形以及由鱼形特征构成其基本笔画的鱼形文字和以车形特征构成其基本笔画的车形文字等。
将传统图形中的“形”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之中, 首先要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 然后再结合一些构成手段, 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 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 最后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形上, 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糅合到标志的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标志, 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 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标志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
二、“意”的沿用与延伸
从古至今, 世世代代, 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赏价值, 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后面, 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意义。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 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 所以最初只是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传统图形, 经过时间的衍变, 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 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
将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相结合, 这不仅要去提炼和创新传统图形的形, 同时还要去探求和挖掘蕴涵在它们背后的“意”。因为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 对美好的事物都一样的心存向往。这正如司徒虹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 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 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所以传统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适宜沿用在现代标志的设计之中。
比如, 中国传统图形“盘长”, 在民间它常结合“方胜”图案来使用, 并以此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 取其“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 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 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而标志中的10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讲, 还是从偶数说, 整个标志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流传的吉祥之气。
所以, 将约定俗成并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意”, 沿用到标志所属公司的固有的内涵之中, 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 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 这也是现代标志设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势”的把握与承传
“势”通常指图形所蕴涵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 “势”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在传统图形“势”这一点上, 特别要提到的还是中国的国粹书法。书法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 匠心结体而成,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如:大篆粗犷有力, 写实豪放;小篆均圆柔婉, 结构严谨;隶书端庄古雅;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活泼欢畅, 气脉相通;草书飞动流转, 风驰电掣。书法不仅有结构, 更有笔势。结构仅仅是书法运笔的依据, 而书法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不到而意到”的笔“势”。
把握与承传传统图形的“势”, 并最终将其融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之中, 是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结合的一个难点。对于传统图形艺术中“形”与“意”的沿用, 比较好理解, 但这种沿用只能说是对传统图形艺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 是要在研究传统图形时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而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图形的艺术精华之后, 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 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现代标志。
倍受世界瞩目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可以说是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一个经典之作。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图案“盘长”, 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 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 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 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另外, 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很好地运用了传统图形中的“势”。中国邮政的标志, 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 在此基础上, 设计师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典故, 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入到标志的造型中。该标志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 形与势互相结合、归纳变化, 表达了服务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 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
最后, 将现代标志的设计与传统图形艺术相结合过程中, 应用传统图形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 在传统图形艺术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是好的。因为,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萌发于人类童年时期, 成长和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 所以, 它有着从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带出来的印记。因此, 一些传统图形也存在有迷信、落后的糟粕成分。要将传统图形艺术运用到现代的标志设计之中, 就应该要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 去伪存真, 让其具有民族性、现实性的一面得以弘扬光大。
摘要:现代标志设计大多只是强调标志的形式感和现代性。单一从简化的字母、字体以及现代抽象形的角度来着手进行设计的标志虽然现代感、信息感、商业感会比较强, 但让人感觉缺乏中国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应该将中国传统图形结合到现代标志设计中, 即在研究传统图形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变化和改造, 成为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 设计出焕发生命力的现代标志。
参考文献
[1]卞宗舜等编著.标志设计.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雪.后现代标志设计.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3
[3]苏克.新概念标志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现代标志设计与传统图形艺术的融合 第8篇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概况
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正被卷入这场全球化的浪潮中, 当疲惫的世界经济步履维艰的时候, 中国的经济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正是这样引起了许多人关于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思考, 设计作为一种市场性经济行理所当然的也在这场关于对比与融合的思考中。我们要善于学习中国本土的文化和艺术, 学会利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建构起具有我们自己的本土特色设计语言和有着强大创新思维能力的设计队伍。现代设计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市场经济行为, 更重要的这也是一种文化行为, 代表着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设计在当今经济、文化和技术条件下, 它所体现的已不只是某种物品或图形以形式和外在的形式存在, 而且也是体现一个地域整体的文化形象和审美风格。对于一个设计从业者来说不仅要有好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不断创新的思维和执着于设计的持久力, 还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 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因此, 我们要不断学习中国自身的文化艺术, 继承和发展传统美学中的精髓, 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 加上自己的创新思维, 对传统图形进行创新和再用, 带出图形优美和有丰富寓意的现代设计语言。
二、传统图形的艺术美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 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 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 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 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 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 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 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 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 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 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 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在传统图形中, 有动、静、动静结合三个方面的形式美法则。动, 具有变化的特点, 在形式法则中, 对比、均衡、比例等因素, 在传统图案中, 汉代的云气纹, 唐代的卷草纹, 都是动的图案。动的效果给人以灵动的感觉;静, 与动相对, 具有相对不动的特点, 在传统图案中, 商代青铜花纹, 宋代的青瓷装饰, 具有某种静的感觉。静的效果给人以庄重、平静的感觉;动静结合, 兼具动和静的感觉, 即在形式法则中的统一变化, 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在现代设计中这三点灵活掌握也可以创作出优秀的图形。
三、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一) 民间祈福图案。
数千年来, 人们通过熟悉的事物、神话故事等等, 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形象, 都是为了传递一种祈福的观念, 也传递着中国特有的内涵和中国人向往吉祥、幸福、富贵的意愿, 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的艺术形式, 由于这些图案都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息息相关, 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也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 所以这些图案世代流传、生生不息, 直到今天, 它仍然根植与人们的生活中, 如人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连年有余”“松鹤延年”“龙凤呈祥”“太平有象”等等。中国传统图形的神秘、丰富的想象力和图形的多变令人叫绝, 彩陶上的鱼纹图案, 由一条鱼变成抽象的、三角形的、直线型的, 商朝青铜器上庄严神秘的饕餮纹, 初看是一对凝厉双目的怪兽, 然而再推敲一下却变成了两只相对而行的夔龙, 龙角与兽眉、龙尾与兽身的结合令人叫绝, 这种图形形式在中国传统图形样式中并不少见。如四喜娃娃图案, 四个可爱的中国娃娃共用头、手、脚, 传达出一种和谐共存的社会观念, 如著名设计师陈幼坚的个人设计事务所的标志。就是一个四喜人的图案变形设计而成。陈幼坚先生是国内少有的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灵活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的设计师之一, 它创作了大量的融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设计作品, 他的个人茶品牌MR CHAN, 标志运用佛手拿一片茶叶, 禅界乃饮茶的最高境界, 用佛手做茶品牌的主要图案给人一种清幽的饮茶享受, 给人印象深刻。
(二) 吉祥图案。
“吉祥”最早出于《庄子》:“虚室生白, 吉祥止止。”吉祥纹图之所以有许多人喜欢, 首先在于它具有避邪、驱邪、祈求与祝福的基本内涵, 又具有“象征”的本质, 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情感, 比直接了当的用语言更能表达出含蓄、细微和耐人寻味的意蕴。传统的吉祥图案的中国式神韵在今天依然呈现出一种生命力。通过对中国传统图案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进行深层次理解、承传和发扬, 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现代视觉设计的根源。当然, 从传统中找寻现代视觉设计的根源, 不是对传统的直线式挪用, 而是在发展中取舍, 承传中扬弃, 在传统中融入现代设计意识的创造, 使之成为一个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全新设计。在理解和承传的基础上, 将传统文化重置于现代视觉设计中以表达所要表现的主题, 使现代视觉设计富有时代和本土特色。如由中国著名美术工艺大师韩美林先生 (奥运会福娃主创设计者) 设计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 就取材于代表着吉祥、幸福的神鸟凤凰, 《说文解字》中:“凤, 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 鸿前鹿后, 蛇颈鱼尾, 鹳颡鴛思, 龙文虎背, 燕颔鸡喙, 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 翱翔四海之外, 过昆仑, 饮砥柱, 濯羽弱水, 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 凡声。”这是说这种鸟出现在什么地方就会给什么地方带去安宁、快乐。航空公司的标志取材凤凰进行设计, 首先就无形中为航空公司塑造了一个美好的形象, 在蕴含了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 又为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形象。该标志以凤凰展翅翱翔的形象来表示飞行的安全、便捷, 凤凰昂首翘尾, 充满生机, 同时标志色彩又用了红色, 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喜庆气氛, 并代表了一种社会诚信, 传递出一种规范的企业形象, 将企业的地域特征、行业特征、服务理念完整的呈现在受众眼前。
四、结语
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有着优秀文化底蕴的氛围中, 要善于学习, 古为今用, 中西结合, 突出东方文化的特点, 将阴阳结合、虚实结合的传统因素同现代视觉设计的审美要求结合起来, 使我们的现代视觉设计具有独特的识别性和时代的延伸性的特点, 并使其具有使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 最终符合现代视觉设计的全球化潮流。现代设计是一个强调个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学科, 我们要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起点上, 积极吸取外来的优秀文化,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把传统图形应用在现代视觉设计上需要经过缜密的思考, 创新的手法, 具有时代潮流的审美观, 从万千的传统图形中西区其美的元素, 借助现代视觉设计的处理手法, 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图形。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寻胜兰.继承民艺[J].艺术与设计, 2002
简析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第9篇
传统图案是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要突破, 要发展, 就要拓宽范围, 借鉴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艺术门类中的其它优秀图案来加以充实。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语言, 赋予全新的东方文化理念, 得以超越和升华。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和应用,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呈现着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气质, 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而现代标志设计是一种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大众传播符号, 它的基本功能是以图形传达信息, 而社会上以之作为沟通的媒介。它借鉴和运用原始符号, 并赋予原始符号以更高的艺术高度。现代标志设计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缩影。
在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 不仅是将本土文化自我延续, 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将传统图案融入当代人的视觉习惯, 如何将现代形式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图案的风格、视觉心理以及内在精神的理解、继承和发扬, 是现代标志设计得以提升的关键之一。
一、传统图案的发展与纹样特征
中国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及辉煌的成就, 早在几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先民就在彩陶上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物质条件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图案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多样。
新石器时期的装饰图案形式多以单独和连续纹等构成, 其图案特点为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平衡对称, 其用线舒畅, 色泽单纯、明快、和谐。常见的纹样有动物纹、植物纹样、几何纹样、旋纹、人物图案等。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从艺术风格到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铜器上的各种纹饰, 题材多样, 手法独特, 结构严谨, 文饰造型夸张、凝练。常见的纹样有乳丁纹、环带纹、饕餮纹、凤鸟纹、涡纹等。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等器物上的纹饰, 由单纯粗犷趋于成熟精工, 由神秘奇特转向平实奔放, 由严峻肃穆转为生动活跃。常见的纹样有涡云纹、龙凤纹、麒麟纹、云气纹等。
秦汉时期的陶马、陶俑、战车、画像砖、瓦当和铜镜纹饰, 表现了秦汉装饰的艺术特色。常见的纹样有吉祥文字、动物、植物、四神图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逐渐兴起, 佛教符号的莲花, 在佛教艺术中成了主要装饰题材之一。常见的纹样有莲花、忍冬花纹、卷草纹、联珠团窠纹等。
唐代图案的总体结构, 力求在平衡式、对称式、联珠式中求得和谐, 色彩明快、富丽、优美、调和, 线条柔和且赋予变化。宋元时期的装饰艺术成就, 主要表现在陶瓷和丝织两方面。常见的纹样有卷草花、折枝花纹、团花纹、成双的花鸟等。
宋元时期的装饰艺术以写实风格为主, 主要表现在瓷器和丝织上。常见的纹样有莲花、宝相花、如意纹、团龙等。
清明时期, 吉祥纹样更为盛行, 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运用谐音会意的象征手法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见的纹样有青龙图案、雕漆图案、丝织图案、景泰蓝图案等。
二、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进一步体现了文化积淀的图形艺术魅力, 也是引导和启发现代标志设计的一个契合点。从形象的拓展和象征的外延上来认识和理解现代标志设计与传统图形艺术的融合, 通过这些融合, 才能设计出既保留传统图形的艺术神韵, 又体现现代感及时代性并极富内涵的优秀标志。
对中国传统图案的风格、视觉心理以及内在精神的理解、继承和发扬是现代标志设计得以提升的关键之一。如何将传统图案融入当代人的视觉习惯, 如何将现代形式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是设计师们今天有待解决的问题。
㈠化繁为简中国传统图案经历年代的粹炼, 具有典雅的风格与深度的内涵, 它蕴涵着先人们的无限巧思。通过现代设计观念将其予以精简, 保留原创的部分, 并非囫囵吞枣, 必然呈现新的面貌。
如太极图不仅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更重要的是把中国一向主张和平共处的原则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向来推崇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哲学, 而最能形象生动表述出这一哲理的, 则要算“太极图”阴阳鱼合抱、互含, 两条鱼的内边衔合得天衣无缝, 两条鱼的外边是为正圆。通过这个“太极图”, 祖圣和先贤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 凡是有利于对方的, 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 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 这个“太极和谐原理”, 无论个人之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 都是广泛适用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太极图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联合国选定中国传统太极图案作为2001年八、九月间在南非举行反对种族歧视世界大会这一盛会的会徽。设计者对太极图案进行了艺术加工, 将黑白两色的阴阳两极增加了不同层次的灰色作为过渡, 象征着各国人民虽然种族、文化及地域不同, 但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却能取长补短、和睦相处。
㈡中西合壁, 柔和时空创造新机将传统的图饰与西方的图饰技巧的融会, 自成一格。创新须有兼容并蓄, 有合理的组合与色调处理自然呈现另类新意。如中国电信的标志。它是以“中”字及中国传统图案的回文作为基础, 经发展变化而成的三维立体空间图案, 寓意为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 象征中国电信时时畅通, 无处不达, 形象的表达了中国电信的特点:科技、现代、传递、速度、发展, 该图案装饰效果强烈, 并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感, 可以说是将传统文化运用得极具现代感的经典之作。
㈢运用传统色彩, 大胆赋予色彩新的生命中国传统图案大多色彩丰富, 如能用得好的话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我们要能够大胆尝试使用传统色彩。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此标志从申办奥运会中所设计的申办会徽, 到正式的奥运会徽, 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特色, 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称赞。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 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 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 也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大家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 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 和谐生动, 充满运动感, 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 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正式的标志更为出色, 这个标志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它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 传达和代表了三层含义。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汉字印章作为标识主体图案表现形式, 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题图案基准色, 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代表着民族与国家, 代表着喜庆与祥和。二是作品主体部分又似“京”字, 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 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 传递着友好、真诚与热情。三是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 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 强调了以运动员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 充满动感与活力。这个标志把中国文化和奥运会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赞不绝口, 称其“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
㈣重视意象表现, 展露新意除了写实细腻风格表现外, 创作者对其予以新的诠释, 作意象化的表现, 从而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但它依然能呈现出传统的风貌。如中国银行的标志。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 要求体现中国特色。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 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 中间方孔, 上下加垂直线, 成为“中”字形状, 寓意天方地圆, 经济为本, 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 寓意深刻, 颇具中国风格。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我想这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吧。
运用中国传统图案的成功设计还有很多, 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标志中所采用的中国古代刀形钱币;港龙航空公司标志中的象征着生气勃勃、飞黄腾达的龙的造型图案等等, 都深为人们所熟知并喜爱。仅是在标志设计这个的小小空间里, 我们都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创作动力, 更何况在现代其他各种文化艺术领域之中, 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所以说, 传统并不等于过时, 传统文化也不会如日落西山而光芒不在, 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将它们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不能只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 更不能视之如敝履, 犹恐扔之不及, 我们需要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想作为每一个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者都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担负起这一份责任。
㈤应用传统图形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在使用经典的传统图形时如果不求甚解、依样画葫芦, 只搬用一点民间或原始符号, 就开始进行肤浅的形式美和现代美的组装, 那么设计的标志将难免落入俗套。所以, 我们应该把握好传统图形的精神实质与内涵, 并让这样一种文化气韵在设计中自然的流露出来。
因此, 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 打造新的民族形式, 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 把传统图案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之中, 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 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必定会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三、结束语
在传统图形艺术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是好的。因为中国传统图形艺术萌发于人类童年时期, 成长和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 所以它有着从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带出来的印记。特别是具有传统图案特征的民间美术, 是现代设计艺术的渊源和基础, 它的审美思想和造物原则以及造型方法, 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表达语言。对传统图案, 民俗文化精神进行研究, 融传统艺术风格于现代美术设计之中, 能够弘扬民族精神, 推动我国美术设计事业的发展。
传统的书法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第10篇
摘要: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华夏文明渊源悠长。书法文化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结晶,书法文化内涵丰富多彩,以致中国书法文化传承至今。一般来讲,书法是对语言符号的书写和规范。简单的说,书法就是将文字的含义和特点,用书写的结构、笔顺规范文字书写的样式,使文字书写出来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中国书法作为我国汉字文化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书法文化的瑰宝,中国书法对于全世界的文字艺术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是世界上极少数的文字艺术。当前社会各界的设计师将中国文字元素运用到标志设计中,例如艺术字、象形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但是对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较少。由于中国标志设计起步较晚,中国标志设计是根据西方标志设计的理念进行设计,缺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标志设计标准,中国特色的识别度较低。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中国书法元素与现代化标志设计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书法元素;标志设计;传统;书法艺术
前言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能够充分的代表中国文化特点,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的历史“长河”里它们是如何去以书法元素转化标志设计。标志设计如我国的书法一样的渊源悠长,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们也在不断的在前进、创新、进化,最终书法元素和标志设计结合在一起。它们代表的不只是视觉形象的表达,而且代表了我们中国五千年寓意深长的书法文化进而体现出我们生活方式的图景。
标志设计不管是在过去人们的心中还是现代人们的心中都是不可缺失的部分。在古时候人们想向他人传达的意思简单明了都可用一些标志来向你传达。我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作用,但是人的情感是丰富的、思想是深刻的、曲折的,有一些可有一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岂是用语言一一能道来的。或者道不清或说不明了,都可用在标志中进而详细的去传达给人们。
一、书法标志象征的意义
书法标志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书法标志设计将中国汉字和字体相结合,发挥对图形和汉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妙的进行文字编辑和图案设计,传递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文化内涵,通过书法元素的运用提取标志设计的重要信息,将书法标志的整体形象完整的展现出来,给人一种视觉观赏和审美享受。书法标志象征着设计师深厚的中华民族情感,蕴含了在设计中的文字艺术,通过中国书法元素的巧妙结合,将标志设计的图形符号符合中国特色,这也是书法标志的象征意义,对发展中国特色标志设计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
二、寓意的传统书法艺术
传统书法艺术是对语言符号的艺术表现。简单的说,书法就是将文字的含义和特点,用书写的结构、笔顺规范文字书写的样式,使文字书写出来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中国书法作为我国汉字文化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书法文化的瑰宝,中国书法对于全世界的文字艺术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是世界上极少数的文字艺术。中国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作用,中国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宋体、隶书、姚体、柳体、楷体。这些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模板,充分体现了传统书法的寓意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字艺术形式。中国汉字的变化充分的体现了古代中国的艺术形态,中国书法就是将汉字的含义和特点,以书法的形式完美的展现在华夏文明的发展,以书法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字审美标准。
三、书法元素图案美中的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不局限于线条结构和笔墨神韵,更在于对整体书法效果的图案美,从传统书法的整体结构直接体现其文化内涵,书法是一种精神深处的文化体现。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合理的运用传统书法元素,对标志图案进行书法创新和编辑,使创作出的标志作品具有鲜明的书法特色,其图案整体效果能够充分的展现传统书法元素,运用书法元素设计作品,书法元素对整体设计的图案美赋予独特的美学性质,塑造独特的艺术形式。传统书法元素中的图案设计既能够体现中国文学,又能够体现图案设计的特殊性,书法和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完美的展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新时代的书法标志应用
(一)集书法精华展现中国特色
传统书法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必须要充分的运用书法文化的精华,并对书法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出的标志必须能够展现中国特色。通过不断的艺术创新,完善现代艺术设计形式,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要敢于运用书法元素的线条、笔画,将书法元素和图形、数字、字母有机结合,取其精华,重新组合,使标志设计更具有时代感。在设计领域创新是永远的主题,其创新要在保持传统书法元素的基础上,避免脱离书法艺术本身。传统书法所具有的独特性和艺术性,其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对传统书法要敢于创新和超越,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书法元素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充分的发挥文化内涵,努力创造出更具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的经典作品。
(二)适当运用切勿过犹不及
在新时代的书法标志设计中,必须合理的运用书法元素,创作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切勿运用过当。这就要求标志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中国书法文化内涵,掌握传统书法文化精华,并将传统书法的文化内涵和精华作为标志设计的主体,与此同时,结合现代设计元素,进行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书法标志设计创新。合理的融入传统书法元素,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标志作品。
五、结语
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有几年前的历史,书法文化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结晶,书法文化是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针对中国书法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对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书法元素特点、运用意义、象征意义、书法图案的文化内涵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现代书法标志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了新时代书法标志的应用。书法标志在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在设计过程中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书法标志意义重大。需要不断的创新,传播传统书法文化,弘扬中国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郭颖.书法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20).
[2]李莉.论中国书法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05).
[3]刘杨.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2,(24)
[4]李欣.浅析中国传统书法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10).
[5]李方华.扇形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4.
[6]曹小咪.赏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3,(01).
[7]张媛媛.中国现代标志设计的传统意象元素研究[D].安徽:安徽工程大学.2012
[8]钟擎国.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艺术呈现——兼与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比较[J].装饰.2009,(05).
[9]田伟.标志设计发展新趋势中传统图形的应用[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
许环茂,海口经济学院学生。
传统标志论文 第11篇
许多现代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特别是被国际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设计佳作,它们成功的原因,都是与立足本土,吸收中国传统艺术和民间美术的营养分不开的。这些热爱本土文化、发扬民族风格的设计家,在寻求新的设计元素时,已经意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成功地借鉴、运用民间文化的精髓来丰富自己的设计,不仅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向世界人民显示了中华民族风格的当代性。
一、民间吉祥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而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几千年来,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形象的标志和大型盛会的标志。
中国传统图案的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吉祥图形符号,中国吉祥文化又往往通过一种图案来表达心中的祈福追求。经常运用的有方胜、云纹、如意纹、回纹、中国结等。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据说中国结又叫盘长结,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它始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赋予了它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表示着方胜平安,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等等。方胜是几何形状的,是两个菱形压角相叠而组成的图形或花样。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图形化,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常结合盘长图案以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因此,在中国民间广泛应用。
中国联通的标志(图1)是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的现代演绎。此标志采用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现代通信网络。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象征着四通八达、事事如意;六个圆形象征着路路相通,处处顺畅;而10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这种吉祥寓言的应用,使标志的设计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增添了一份亲和力。标志造型有两个明显的上下相连的“心”,它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联通的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心。整个标志易于识记且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结,鲜明的形象所带来的高认知度,为联通用户的扩展和业务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所以,将约定俗成并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意”,沿用到标志所属的固有的内涵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这也是现代标志设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备受世界瞩目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图2)可以说是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一个经典之作。陈绍华设计的申奥标志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也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着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太极人”两个动势与意象,并籍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另外,郑州合记烩面的标志(图3)就完美的把方胜图案用于设计中,该标志巧妙地把伊斯兰清真寺的拱顶造型和方胜图案结合起来。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图形,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代表企业内部的团结奋进,不断进取,为打造合记新境界而共同努力的精神,它也是体现“合”字精神的最天然视觉符号。此外,该标志外形的线条由清真寺的建筑特征概括而来,点明了合记是清真饮食,同时,又由六个中文“人”字构成,象征企业以人为本,企业与消费者相辅相成的精神理念。
如何运用民族化的表现手法使中国的现代标志设计在世界设计之林中占一席之地,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民间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我们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的本原精神。这些独具中国神韵的图案至今仍然呈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国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仅是在标志设计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我们都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多么巨大的创作源泉,更何况在现代其他各种文化艺术领域之中,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二、汉字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长河中,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为我们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必需的载体。作为图形元素,汉字具有双重性,比单纯的图形更富于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首先,字意本身就是最明确、最有说服力的,具有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直接性等特点;其次,汉字的图形化特征,使汉字从字意的传达到图形的传达成为可能,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图4)“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着浓重的中国韵味。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当人们品味镌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
这个标志把中国文化和奥运会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难怪连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赞不绝口,称其“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5)以汉字“世”为中国的国粹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传统标志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