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精选9篇)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 第1篇

YY 唱歌比赛流程及开张流程

時間定為 9 月 21 日晚上 8 點------11 點。(其他因情况而定)

(提醒:各位参赛歌手在比赛开始前半个小时必须到场)

歌手需知及比赛规则:

当晚比赛分为三轮:

1.選手需要準備 2 首歌曲进行当晚的比赛曲目。第一轮参赛选手用准备的第一手歌曲进行 比赛,第二轮清唱比赛为指定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第三轮参赛歌手用准备的第二首 歌曲进行比赛(而第二首歌曲必须为反串歌曲)

2.選手在比賽期間不能隨意離開房間,如有緊急情況,需在 3 分鐘内告知策劃,以便在不 影響我們比賽情況下重新調整。

3.選手自己換好参赛馬甲,以免掉出去及時挂 OP.因爲現場太混亂,工作人員來不及換。

4.選手的效果,伴奏,麥克,一切都要最佳狀態。伴奏不能是消音版,想要更好的原创伴奏 请在比赛前联系我们的管理-夏。参赛选手连续麦克,伴奏,网速以及其他任何出现问题3 次,取消参赛资格。(例如,卡。伴奏杂。麦克杂,等)

5.參賽曲目時長 3 分鐘或 3 分鐘以上。希望大家比賽完之後也能守護本房間。視爲對這次 比賽得尊重以及重視。(特殊情况除外)

新的比赛规则:

第一轮: 3 个人一组。分 3 组比賽,(按序號 1-3。4-6。7-9)每一组 3 位選手唱完后评 委宣布 2 位晋级,1 位淘汰。全部选手比完后,将淘汰三位选手,剩余的六位选手将是本次 比赛的准前三名。第二轮:剩余的六位选手,进行清唱 PK 环节。此次清唱比赛,由组委会选定一首大众化歌 曲进行统一 PK。(指定比赛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同时为不计时演唱,选手上去后开 始唱,由评委选择停或者继续,只要评委没通知选手停止,选手将一直进行演唱。直到评委

通知主持卡麦才算停止。六位选手全部演唱完毕后,评委将统一宣布 PK 结果,此轮比赛淘 汰三位,晋级三位进行下轮比赛。第三轮:上一轮 PK 后,淘汰的三位选手将是第三名,最后一轮 PK 是争夺本场比赛的冠,亚 军。第三轮比赛的规则是反串比赛。三位选手选择一首反串歌曲进行比赛。(此轮比赛不允 许任何选手进行弃权处理,如有弃权的,将临时举行一场小型 PK,将第三名的 3 位选手 PK 出一位选手进行冠,亚军的争夺赛)比赛采用评委打分制度。最终分高者取胜。注:请每位参赛选手,仔细阅读参赛的规则。避免到时候不必要的麻烦发生。

評委評分細則:

評委不需要打字,只需要聽,然後做好記錄。第一次分 3 組,3 人一組。第一轮比赛完后,由一位评委进行嘉宾表演。第二轮清唱部分,比赛完后,一位评委上来宣布淘汰与晋级的选 手,并且对六

位选手进行下简单的点评,最后由这位评委进行嘉宾演唱。

第一部分: 9 个人。分 3 组,3 个人一组。其中晋级 2 位。淘汰 1 位。

第二部分:。6 个进行清唱 PK,淘汰 3 位选手,晋级 3 位选手,在演唱过程中,没有时间约 束,评委有一切资格决定一位选手的演唱长短时间,只要评委觉得 OK 了,随时可以通知主 持或者组委会进行卡麦,接受这位选手的演唱时间。

第三部分:。3 位选手进行终极 PK,这轮比赛将是选手的最后一轮比赛,也是难度教高的一 轮比赛,采用的反串形式来进行比赛。而此轮进行打分制度(10 分制。最高 9.5,最低 8.0 分)最高得分者将取得冠军资格。另外 2 位将获得第二名的荣誉。

注:决赛将没有任何特权进行加分,全场比赛依靠选手的实力,风格进行拿分,全程比赛打 分为全透明,全公开制。

评判基本标准:選手選擇歌曲的曲風,是否有自己的演唱風格,

對歌曲的處理,對待這首歌的認識,感情的表達,整首歌的效果,(聲卡,伴奏是否清晰,是否流暢,麥克是否清晰)。对待這場比賽的態度,(上麥之後嘻哈取鬧,不嚴肅,駡髒話,等)特別事件:比賽前 1 个小时前由主办方点道,幫選手試麥,然後宣佈下比賽規則,整理下整 個比賽現場,

9 月 21 日晚不但是网络歌手大赛的决赛,同时也是 China 音乐秀场的开业典礼。当天的活 动,给予听众的是一场很舒服,很娱乐,很开心的一场音乐秀。

开张及其他活动流程:

8 点钟晚会开始,前半小时将不进行比赛。我们做一个非常温馨的生日晚会,庆祝我们的“小 宝贝”诞生。这是本晚会的第一个小高潮。八点半准时开始比赛,在第一轮比赛后有一位评委进行嘉宾演唱。嘉宾演唱过后,推像本台 晚会的第二个小高潮,由一位 MC 搭配一位 2 口美女(帅哥)进行一个默契的 MC 喊麦加舞蹈 表演。时长约为 5---8 分钟。第二轮比赛评委点评加嘉宾演唱过后,由本房间的互动主持与 游客进行一场互动秀,时长约为 20 分钟。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 第2篇

09:00-09:20 嘉宾、媒体记者到场并签到 09:30-09:35 主持人致开场词,介绍来宾 09:35-10:05 国信集团董事长及到场家宾讲话 10:05-10:12 双方签约

10:12-10:17 签约双方红酒庆祝 10:17-10:20 祝签合影留念

-----------------------------

新闻发布会:嘉宾入席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信集团仲量联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新闻发布会,下面介绍一下参加签约仪式的嘉宾:国信集团董事长王岩、仲量联行领导Pol(郭汉凌)、仲量联行领导Larry(许国鸿)、物业公司总经理李海东.主持人:首先让我们有请——国信集团董事长王岩先生发言先生致词 国信集团董事长王岩发言:

尊敬的仲量联行郭汉凌先生、许国鸿先生;尊敬的朝阳区政府葛建雄副区长;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五月春城,繁花似锦,高朋云集。国信集团与仲量联行在此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国信集团,向各位来宾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国信投资集团作为一个有远大追求的民营企业,我们的使命是投资健康产业,创造幸福生活。十年磨一剑,国信的房地产开发立足长春、围绕影视文化主题,先后社会创造了隆里嘉园、长影阳光景都、长影商务景都、长影世纪村等楼盘50余万平米的生活家园,获得了中国名盘、长春典型样板楼盘、引领长春人居文化十佳名盘、消费者心中理想的房地产品牌等荣誉,年销售额亦跻身于市场前列。

与房地产开发蓬勃发展相对比,本地的后续物业服务水平尚待提高。为持续创造客户价值和顾客财富,给业主提供高标准的产品与服务,我们一直致力于物业服务的改进与提升。为此,国信选择了与国际顶尖水平的物管公司合作。仲量联行作为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公司,致力于为业主、使用者及投资者提供战略性的、全面整合的服务。仲量联行亦是物业管理及企业设施管理业的翘楚,其管理的物业遍布世界各地,总面积逾10亿平方英尺。国信此次与仲量联行的合作,标志着国信地产国际化的开端,是国信对地产开发负责任的体现,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重大努力。这是一件上合天意、下遂民心的重大事件,我相信,双方的合作必将取得圆满成功,我们的友谊必将源远流长。

新闻发布会:国信集团董事长王岩先生发言

主持人:让我们有请——仲量联行领导Pol(郭汉凌)致词 仲量联行领导Pol(郭汉凌)发言:

Speaking Points for Pol(Changchun Signing Ceremony)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on this stage to speak on behalf of Jones Lang LaSalle.” It’s our greatest honor to have all you here in this room, and witness this ceremony of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Guoxin Group and Jones Lang LaSalle.“ On behalf of Jones Lang LaSalle, I would also like to extend my appreciation especially to our honorable partner-Guoxin Group, thank you for trusting our firm.” I have confidence our two firms share the same vision and are looking at developing a long-term partnership to maximize future growth.I believe this will help building a new type of cooperation which fully utilizes the strength of the two firms in the most efficient manner.“ As the largest Property Management Firm in the world, we have under management worldwide a portfolio of over 1 billion square feet(93 million square meters)” I’m also pleased to let you know that Jones Lang LaSalle is the only real estate money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firm named to FORTUNE magazine’s “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and Forbes magazine’s “400 Best Big Companies”.“ We achieved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a strong growth globally, regionally and our China business contributes largely to this growth.新闻发布会:仲量联行领导Pol(郭汉凌)致词

主持人:让我们有请——仲量联行领导Larry(许国鸿)致词 仲量联行领导Larry(许国鸿)发言:

仲量联行为何选择国信集团?

仲量联行在进入新的市场,选择合作伙伴时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与分析,仲量联行选择合作条件为高端客户或高端项目。作为快速成长的本地房地产企业的代表,国信集团拥有高效的管理体系和明确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双方就开拓本地市场的发展目标及长远规划不谋而合,因而相信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坚实基础和长远发展的共同目标之上,另外长影项目为综合性高端项目,必将成为未来长春的地标建筑。

关于合作发展:

仲量联行将为国信集团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物业管理顾问服务,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拓新市场对于合作双方来说都是简洁而有效的方式,对于国信可以在吸收外来文化下建立更高效和严谨的管理体系,而仲量联行则可以借助合作伙伴对市场的了解及运作机制实现低成本的本地运营,由此,双方将会成为此种合作模式中共赢。

新闻发布会:仲量联行领导Larry(许国鸿)致词

主持人:让我们有请——物业公司总经理李海东致词 物业公司总经理李海东发言:

尊敬的仲量联行的各位来宾;尊敬的朝阳区和房地局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国信物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各级部门、新闻媒体和广大客户的支持和关怀下,始终贯彻”科学管理、精益求精、完美服务、品位人生“的质量方针,持续改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于2005年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辖小区获得了”吉林省优秀住宅小区“称号,于2006年获得了”吉林省示范住宅小区"称号,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国信物业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伴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物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品质的物业服务已经成为一个优秀房地产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房地产市场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希望,通过与仲量联行的合作,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进一步提升物业品质和服务水平,给业主提供更规范、更完善的服务,不断提升客户价值。

作为此次合作的最终执行者,我们将本着真诚合作的态度,认真学习仲量联行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改变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促进国信物业向国际化的标准迈进。我们坚信,与仲量联行的成功合作,一定能够为业主、为房地产市场的完善、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发布会:物业公司总经理李海东致词

主持人:让我们有请——朝阳区政府葛建雄副区长致词

大家好,今天对于长春的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做为本地的明星企业国信集团,与世界物管巨头仲联量行的合作签约仪式,在美丽的春城举行。我对这次合作的成功签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当前我市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势头很好,城市建设包括住宅建设投资不断增长,各行各业后勤保障服务体制的改革,以及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都给我市物业管理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近几年来我市随着总体经济形势的增长,物业管理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我市物业管理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物管企业已达1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物业管理已成为我市的新兴行业、朝阳产业。随着近几年个人住房消费的全面启动,广大住户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居民对住房问题的关切从有无转为大小和质量,继而更加关注环境和社区服务。同时,对保持房产和附属设施的完好,以达到保值、增值的观念也逐步树立,使得物业管理成为居民选购住房考虑的重要因素,物业管理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行业地位不断攀升,同时这样的全面利好形势,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物业管理不仅是住宅要搞物业管理,医院、饭店、宾馆、学校、写字楼、商场也都要做好物业管理。总之,物业管理市场前景十分良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我市的物业管理事业推向优质化、规范化的发展新阶段。

今天,国信集团这颗生于斯、长于斯的梧桐树,为我市成功引来了物管行业的金凤凰,闻名全球仲量联行,从全世界各地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与管理体系,为我市未来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楷模与国际化示范,在此,我再次感谢远道而来的仲量联行的朋友们,也感谢国信集团为此所作出的努力。谢谢大家。

新闻发布会:朝阳区政府葛建雄副区长致词

主持人:签约仪式正式开始 签约双方代表:王岩、郭汉凌。

新闻发布会:签约双方代表:王岩、郭汉凌。

新闻发布会:签约双方代表:王岩、郭汉凌。

主持人:有请礼仪小姐为签约双方代表团及到场家宾发红酒 签约双方代表团及到场嘉宾喝红酒庆祝

新闻发布会:礼仪小姐为签约双方代表团及到场家宾发红酒

新闻发布会:签约双方代表团及到场嘉宾喝红酒庆祝

主持人:有请签约双方代表团及媒体记者祝签约成功合影留念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 第3篇

山西气象影视中心是气象部门为电视媒体提供气象影视产品,服务大众的唯一对外窗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演播室、制作机房以及一批优秀的影视制作人才。晋中电视天气预报服务坚持集约化发展方向,依托山西气象影视中心这一影视航母,为晋中新闻频道制作《天气预报》节目。该套节目是山西省市级天气预报中唯一配备主持人的节目,不仅提升了节目的整体水平,而且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1 栏目软硬件支持

晋中新闻频道制作的天气预报栏目软件是由StmEdit,Canopus ProCoder Express for EDIUS,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5.12,Premiere6.5和铭扬极速FTPV1.96组成,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XP。硬件设施为1台非线性编辑机,主要配置有ASUA P5GD1 PRO的主板,Intel Inside pentium 4处理器,CPU 3.00 GHz,1 Gb的RAM,SCSI硬盘阵列,Canopus公司的DVstorm-RT卡。另外,还配有1台Panasonic DV2700和1台JVC彩色电视监视器。

2 栏目制作流程

晋中市气象台每天16:30通过气象业务宽带网络上传山西省气象台晋中市天气预报报文,山西省气象影视中心通过访问山西省气象台服务器,及时得到晋中市天气预报,制作出晋中市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然后把节目视频文件传送到山西省气象台服务器。晋中气象影视中心通过铭扬极速FTPV1.96访问山西省气象台服务器,下载当日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整个节目160 s,近130 Mb。就目前来说,利用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 5.12下载1个完整节目需要8 min,下载的节目为mpeg-2格式,必须转换为.avi格式,再利用Canopus ProCoder Express for EDIUS转换格式,需要2 min。最后,利用StmEdi输出到DV带,这样,一套符合晋中市电视台播出要求的天气预报节目就制作完成,整个制作过程不超过15 min。具体制作流程见图1。

3 栏目特点与创新点

晋中新闻频道的天气预报栏目制作,依托山西气象影视中心,以中国气象局提出的“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作为发展理念,提升电视天气预报服务功能,丰富气象服务内涵,积极利用电视资源优势,服务社会大众。该栏目充分利用已有的气象业务宽带网络,坚持集约化发展方向,实践了省、地、市影视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电视天气预报的数字化传输,弥补了地、市级影视制作设备简陋、人员缺乏的弱点,提高了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了社会公众多元化的需求,创新了服务形式,使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 业务应用情况

该栏目自2006年8月开通以来,制作稳定、运行正常,降低了节目制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在2008年6月3日,配合晋中市防雹增雨指挥部发布防雹作业效果情况,做到及时、准确,整个制作流程得到充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结语

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 第4篇

1.一个媒体机构的多介质运作

融媒体时代前夜,一个媒体机构主要是以单一介质的面貌出现的,比如电视台主要是以声画传播为主;报社主要是以文字传播为主;电台则是以声音传播为主。融媒体时代则彻底打破了先前的介质割裂,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任何一家传统媒体机构都可以进行多介质运作,即都可以生产视频、音频、文字、图画等多样的新闻产品。这种融媒体的大趋势,使得传统媒体的未来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借新技术、新媒体之力,迅速加入融媒体大潮中,通过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实现重生;或是固守先前平台,走小众化路线,不在乎版图缩小,通过小而美的定制化、精致化运作实现自己的继续存活。

2.UGC内容成为融媒体时代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

融媒体时代除了媒体机构呈现出多介质的融合态势,内容来源的多元化也是其重要特征。先前,新闻生产都集纳在专业人员手里,新闻发布也集中在专业机构中。新技术带来的一个重要变革就是UGC(用户贡献内容)内容的大量产生,新技术使得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用户生成的内容已然成为媒体内容的一部分,民间话语力量、民间话题设置,借新技术手段能够浮现出来,并被传播出去;作为先前的受众,融媒体时代,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贡献内容之外,他们还能多路径的反馈信息,评价并影响媒体机构的新闻生产。

3.融媒体时代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竞争

融媒体时代的竞争将在多个层面展开,体现在“产品创新、渠道开拓、用户管理、形象管理”多个方面。首先,产品创新有两个着眼点,即新闻产品必须要包含“多种意媒”元素,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此外,新闻产品还包含两个来源,即传统信源与民间信源。其次,渠道开拓,是指新闻产品的投放将在多个渠道展开,不仅仅局限于先前的单介质,一篇新闻稿件除了“跨介质”(广播、电视、纸媒、网络、手机)传播外,还将“跨平台”传播(有线平台、卫星平台、无线平台)。第三,用户管理,这是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实现华丽转身的核心所在,“以用户理念取代先前的受众理念,变受众为用户”是融媒体时代获得并扩大目标人群的关键。Web2.0的核心在于运营人,人是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及媒体营运的起始点也是终极目标。最后,形象管理,融媒体时代,传播机构“多介质”的特点使得形象管理变得非常重要,媒介形象是一种独特的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输出什么样的形象碎片、制造什么样的形象话题、建构何种形象目标,这些都是媒介竞争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方法论

融媒体时代彻底改革了新闻的生产与消费,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媒介机构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要对先前的新闻生产流程进行全新再造,以期焕发新的生命力。流程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一次管理变革浪潮,其核心命题是“对组织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目标是“以期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绩效上重大的改进”。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是媒体机构以一种首尾相接、完整的整合性过程改变过去被不同介质割裂、不同部门管理造成的支离破碎的局面。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内容的生产将是多媒体化的,收集过程将是多媒介汇流的;其次,收集而来的新闻内容,需要经过一个“评估中心”,对新闻素材做出一流的价值判断,以及去向判断;再次,要解决新闻分发问题,手机、广播、纸媒、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建制,使得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能沿着各自既定的渠道运行,从而保证了一件新闻产品的复次、多介质、全方位传播;最后,要解决新闻产品抵达用户后的反馈以及来自用户信息(UGC用户贡献内容)如何上浮的问题,比如说建立call-center中心,将受众看作用户来管理;形成新闻推送模式,用短信预告新闻事件的发生,并号召受众及时补充在场所见所闻等等。

1.强大的“脑”指挥中心

融媒体时代信息源处在更为开放的状态中,除了传统信源外,网络、手机等多个平台将浮现出众多的民间信源。有了大量的信源之后,还要具有从中发现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脑”指挥中心就是这个信息价值的发现者,一个新的模式这样展开,在人人都可成为传者的自媒体时代,作为专业的媒体机构,将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脑”指挥中心,对这些开放状态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判断,并且对这些开放状态中的信源进行科学管理。目前,一些媒体机构在突发事件中也临时设有类似的多媒体“脑”指挥中心,比如一些集团创办了“特别工场”这样的虚拟组织,一旦有突发或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由全媒体新闻中心牵头,其他各种形态媒体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因事而设、事毕即散。但在常态下,“脑”指挥中心的建立与健全还有待加强,“脑”指挥中心应该全权统领用户管理、内容管理、线索管理、选题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并使之一体化运行。这里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烟台日报报业集团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方面将记者统一归口到集团管理,报社不再拥有记者,集团成为一个内容超市,各种报纸要想获得内容,就去超市的货架上选取它,“脑”指挥中心是这个内容超市的运营者,通过合理调配来自记者与读者的信息,并决定信息的呈现、去向、回路等等,通过多渠道、多介质、多样貌的内容传播,实现信息自由、高效流动,从而强化了母媒的传播力并提升了其影响力。

2交响乐团式的空间布局

传统媒体实现内部融合的第一步首先是空间融合,在空间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单介质新闻生产向多介质新闻生产的转变,也才能实现单信源向复合信源的集纳。当然,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空间融合将会进一步超越空间,通过互联互通的网络超时空特性,继续推动融媒体的发展。但在传统媒体最初的融合过程中必将经历这样一个“空间融合”的阶段,从而保证新闻生产流程再造能高效运转并得以固化。

一个理想的模式是,在巨大的新闻生产操作空间中,“脑”指挥中心位于这个平台的中央位置,其他各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纸媒等业务部门环绕周围,多媒体记者采写的图、文、音频、视频等新闻素材分别归到各自系统,由指挥中心确定一条稿件的新闻价值,并最终决定以一种(比如选择广播还是报纸)或是几种媒体形式(比如同时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手机)呈现的方式,转而分发给各自下线业务部门,并分别在下线部门的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纸媒等介质平台上对外发布。

整个情形,有点儿像一个大型的交响乐队……空间上的整合是融媒体初期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关键之关键,首要之首要!

3多媒体化的采写部队

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初端强调“空间融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先前媒介机构的记者是“单介质”记者,比如说广播记者、文字记者、电视记者;而先前媒介机构的业务类型又截然分成两块“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新媒体业务的采写部队具备了某些新媒体传播的技能,“空间融合”的起因正是因为新媒体部门的记者能很好地弥补先前“单介质”记者的技能缺失,从而使新闻报道在呈现上不会因记者技能缺失而产生缺失,意即,双方联手生产出来的新闻产品是“融媒体产品”,这有利于“脑”指挥中心对这些新闻进行选取、分发。因此“空间融合”可以说是“记者全媒体化”前夜过渡时期的一个有效方式,当整个媒体机构的采写部队都成为全媒体记者时,媒介融合后的新闻生产就不一定非要局限在一个物理空间里进行,它可以通过互联互通的各类平台有效地分布信息、整合信息。

如何使先前的单介质记者转型成为多媒体记者,这是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一些新闻机构在硬件配备上已走在前端,比如说为所有记者配备了多媒体化的采写设备:笔记本电脑,移动、联通两种无线上网卡,照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从而使得媒介产品可以同时满足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纸媒文字图片的需求以及网站和户外视频的视频需求。新闻采写的多媒体化是从起点上掀起了融媒体的新闻融合生产,但从“单介质”的采写部队向“多媒体化”的采写部队平移需要时间,因此,过渡期最佳的策略还是通过物理空间的融合,提高新闻采写的行动力与呈现力。

4.UGC内容的上浮与优化

UGC即用户贡献内容,前文已述,它是融媒体时代新闻的重要组织部分,越来越多的内容来自于UGC:论坛、博客、社区、电子商务、视频分享。它使得用户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UGC产生内容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有线互联之外,在无线互联领域,流行的客户端软件是很好的UGC平台。传统媒体机构在利用UGC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确立一个重要理念,UGC更强调的是“UG”(用户产生),而不是“Content”(内容),也就是说如何通过UG这种模式“创制”且“运营”你的用户是UGC最为重要的一面,尔后才是对其内容进行筛选与优化,用户贡献的内容一般质量低、格式杂、缺乏清晰的分类,因此必须对UGC进行组织和整理,结构化,聚类以及数据挖掘,使得这部分内容成为可利用的优质内容。其次,传统媒体机构还要通过UGC内容增强体验感与媒体粘度。UGC之所以能带来媒体粘度,是因为其内容生产、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完全自动,从而使用户有种“当家作主”的感觉,以UGC内容最为出色的豆瓣网为例,它通过这种UGC内容,创制了一个建立在“趣缘”基础之上的新型社会关系,这种伴随着内容关系形成的人际关系,更加富有黏性,更加牢固。比如解放集团的I—news手机报推出《午后》这个产品,完全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提供幽默的内容,但这种表达方式引起读者的很大兴趣,不少手机用户不断通过短信表达对这个栏目内容的感受,这些反馈又重构着先前的内容体系与社交关系。最后,在UGC内容的生成与上浮整个环节中,用户本身已经参与了平台架构的搭建过程,比如用户的评分行为、收藏行为、订阅行为、评论行为、浏览行为,事实上都起到了协助其他用户选择内容并提供更好呈现方式的作用,这一点儿拓展并丰富了传统媒体机构的新闻评价标准。传统媒体机构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过程中必将经历这样一个“泛信息”的过程,从受众较广的“泛”信息发展到受众较窄的“深”信息。这种“泛”信息有利于推动深度信息内容的发展。

新技术带来了新媒介,新媒介要求新的生产流程,融媒体时代的流程再造强调的是“开放、兼容、多元、承接”,流程再造是传统媒体以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效的自我更新之道。比尔.盖茨说:“由于网络视频内容的猛增及个人电脑(PC)与电视机的合二为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给电视产业带来彻底变革……也许五年后,大家会嘲笑我们以前的电视经验。” 这一切也是我们今天探讨融媒体的意义所在。

新闻发布会的流程 第5篇

标题选择

新闻发布会一般针对对意义重大,媒体感兴趣的事件举办。每个新闻发布会都会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会打在关于新闻发布会的一切表现形式上,包括请柬、会议资料、会场布置、纪念品等。时间选择

新闻发布的时间通常也是决定新闻何时播出或刊出的时间。因为多数平面媒体刊出新闻的时间是在获得信息的第二天,因此要把发布会的时间尽可能安排在周一、二、三的下午为宜,会议时间保证在1小时左右,这样可以相对保证发布会的现场效果和会后见报效果。

发布会应该尽量不选择在上午较早或晚上。部分主办者出于礼貌的考虑,有的希望可以与记者在发布会后共进午餐或晚餐,这并不可取。如果不是历时较长的邀请记者进行体验式的新闻发布会,一般不需要做类似的安排。有一些以晚宴酒会形式举行的重大事件发布,也会邀请记者出席。但应把新闻发布的内容安排在最初的阶段,至少保证记者的采访工作可以比较早的结束,确保媒体次日发稿。在时间选择上还要避开重要的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媒体对这些事件的大篇幅报道任务,会冲淡企业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效果。地点安排

新闻发布会现场

场地可以选择户外(事件发生的现场,便于摄影记者拍照),也可以选择在室内。根据发布会规模的大小,室内发布会可以直接安排在办公场所或者选择酒店。酒店有不同的星级,从形象的角度来说,重要的发布会宜选择五星级或四星级酒店。席位摆放

摆放方式:发布会一般是主席台加下面的课桌式摆放。注意确定主席台人员。需摆放席卡,以方便记者记录发言人姓名。摆放原则是“职位高者靠前靠中,自己人靠边靠后”。

现在很多会议采用主席台只有主持人位和发言席,贵宾坐于下面的第一排的方式。一些非正式、讨论性质的会议是圆桌摆放式。摆放回字型会议桌的发布会现在也出现的较多,发言人坐在中间,两侧及对面拜访新闻记者坐席,这样便于沟通。同时也有利于摄影记者拍照。注意席位的预留,一般在后面会准备一些无桌子的坐席。其他道具安排

最主要的道具是麦克风和音响设备。一些需要做电脑展示的内容还包括投影仪、笔记本电脑、联线、上网连接设备、投影幕布等,相关设备在发布会前要反复调试,保证不出故障。

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背景布置和外围布置需要提前安排。一般在大堂、电梯口、转弯处有导引指示欢迎牌,一般酒店有这项服务。事先可请好礼仪小姐迎宾。如果是在内部安排发布会,也要酌情安排人员做记者引导工作。资料准备

提供给媒体的资料,一般以广告手提袋或文件袋的形式,整理妥当,按顺序摆放,再在新闻发布会前发放给新闻媒体,顺序依次应为:

新闻发布会策划流程 第6篇

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一些事业单位往往会希望通过一些新闻发布会策划等大型的活动来宣传自己的公司以及展示企业形象和自己的观点.同时,新闻发布并不是随便就可以做好的,你需要的是把握新闻发布会的时机以及由头,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新闻发布会中的流程细节问题,你或许会得罪记者产生一些负面的新闻.策划一场成功的新闻发布会有哪些流程呢?

一、新闻发布会的具体时间,地点,新闻点需要确定。

上海活动策划公司提醒:与希望发布事件日期相配合,促进自身对外宣传,挖掘新闻点、制造新闻效应、注意避免与重大新闻事件撞车。该步骤应在正式新闻发布会前20天完成,最迟15天,并在邀请函发布前预定会场,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工作。

二、新闻发布会的具体参会人员需要明细,其中包含负责新闻发布会的活动策划公司、公司领导、嘉宾客户、同行业的人和媒体记者等,与新闻发布会策划公司一起商议整个会议的规模详细报价以及一些必要的清单和合同同时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具体时间以及、发布会现场布置方案等。

三、新闻发布会的嘉宾邀请:在邀请同行以及一些商机人士时,要保证重要人员不会因为安排的不够充分而缺席新闻发布会。同时要有确认信息,制定参会详细名单,方便进行下一步具体安排。(新闻发布会的参会人数和质量需要注意对于重要的参会人员需要实行公关追踪,这些都需要新闻发布会办理方制定周密的计划)

四、礼品、主持人、礼仪人员和接待人员的预选和培训必不可少。我们需要考虑新闻发布会场地布置的每一个细节(音响视屏设备,领导的发言稿,新闻通稿,现场的音乐选择以及会议中场的休息娱乐时间。

五、在新闻发布会当天最好提前一到两个小时到会场,检查所有的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到位,确保会议议程精确到分钟,同时制定出可能出现的意外的应对措施

六、新闻发布会程序不能乱:来宾签到、贵宾接待、主持人宣布发布会开始和会议议程、按会议议程进行、会后聚餐交流等等。

七、新闻发布整合与监控,通常我们会采取新闻通稿+重点媒体专访的形式,形成多种稿件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传播。在新闻发布会后,要在第一时间,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将新闻通稿、现场活动照片、视频发送给相关记者,节省记者组稿时间,保持新闻第一时间见报。(包括来宾名单、联系方式整理,发布会各媒体报导资料集,发布会总结报告等)

新闻发布会流程.1 第7篇

新闻发布会也是媒体所期待的。在全国性的媒体调查中发现,媒体获得新闻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新闻发布会,几乎100%的媒体将其列为最常参加的媒体活动。由于新闻发布会上人物、事件都比较集中,时效性又很强,且参加发布会免去了预约采访对象、采访时间的一些困扰,另外,新闻发布会一般也会为记者提供一定的馈赠品,所以通常情况下记者都不会放过这些机会。

新闻发布会的操作技巧

如果企业对新闻发布会的策划筹办不够熟悉,建议选择专业的会务策划机构为其全程策划筹办。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 第8篇

1 各阶段的具体事项

1.1 策划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具体农机化新闻宣传活动意图, 结合实际情况, 拟出活动方案及实施计划, 并做好相关论证工作, 呈报领导审定。从运作流程来看, 这一阶段属于目标设计和决策部署环节, 重点在于明确活动主题, 形成最佳化的活动方案, 为整个活动的组织实施确立基本目标、指导思想和行动方向。策划阶段包括调研、策划和方案制定3个环节。

1.2 筹备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要点是根据农机化新闻宣传活动总体方案, 积极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进行精心准备。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氛围的营造、图文资料的编印、各类证件的制作、媒体记者的邀请、重要嘉宾的联络、食宿交通的安排、活动现场的布置、安全保卫的对接、重要作业环节的演练等。这一阶段主要包括资料准备、媒体邀请、安保协调和模拟演练3个环节。

1.3 实施阶段

该阶段是执行策划方案、实现宣传目标的核心环节。其中心工作是:切实做好活动现场的指导、协调、调度、管理、监督、应急等事项, 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 工作人员要互相补位, 确保各项工作稳妥有序地进行。在这一阶段, 要重点做好服务记者、引导记者的工作, 为媒体报道提供有力保障。实施阶段包括执行计划、现场管理和随机协调3个环节。

1.4 评估阶段

该阶段是新闻宣传活动的“收官”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新闻媒体顺利发稿, 收集、汇编报道资料, 跟踪了解活动引发的社会反响, 评价宣传意图的实现程度, 撰写活动评估报告, 召开总结会议, 以及办理开销报账等扫尾工作。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 通常能起到弥补缺憾、扩大战果的作用, 同时对总结经验亦十分有益。评估阶段包括后续服务、报道跟踪和总结评估3个环节。

2 总结评估工作内容

从整个农机化新闻宣传活动策划组织流程来看, 总结评估属于整个活动“收官”阶段的重要内容。对于一场完整的新闻宣传活动而言, 总结评估工作必不可少。把握得当, 其不仅能起到总结经验的作用, 而且能深化宣传主题, 扩大宣传效应。一般而言, 总结评估工作要做好3方面的工作。

2.1 写总结汇报材料对宣传效果进行认真评估

总结汇报材料通常包括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媒体报道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经验、对今后工作的相关建议等。总结汇报材料既要力求全面, 又要突出重点和亮点;既要总结成效与经验, 又要分析缺憾与不足, 提出今后工作改进建议;既要体现主办方领导的评价, 又要反映社会人士的反响。

2.2 召开表彰会或座谈会开展报道稿件评奖活动

对于“三夏”报道、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性较强、社会影响较大、发稿量较多的新闻宣传活动, 组织方应当重视活动后的表彰工作, 适当组织优秀稿件评奖活动。对于与企事业单位或社会个人组织的活动, 主办方事后宜采取合适方式 (如致感谢信、组织联谊活动等) , 对参与记者致以谢意。这种活动有利于激励斗志、融洽情感, 有利于在日后工作中调动媒体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整理媒体报道资料认真做好“收尾”工作

资料整理可以汇编成册, 也可结集出版或制成光盘。这种报道集粹和光盘既可以发挥“二次传播”作用, 对于扩大宣传效果颇有益处, 又有一定史料价值, 可以为日后工作提供参考。此外, “收尾”工作还包括账目报销、资料归档等。

以上4个阶段, 构成了策划组织新闻宣传活动的基本程式。在农机化新闻宣传活动的具体操作中, 有些工作总是交错进行的, 需要不断调整的。比如, 策划创意工作始终贯穿整个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每个阶段的工作均存在策划创意问题。在筹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若发现目标确立和实施方面存在不足, 亦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策划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尤其是在策划、筹备阶段, 工作中的时序交叉性更加明显。

摘要:对农机化新闻宣传活动策划组织流程各阶段的具体事项做了详细介绍, 并对整个流程“收官”阶段的总结评估工作的作用进行分析。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 第9篇

关键词:讣闻报道 新闻生产流程 道德情感 客观事实

在美国,讣闻报道几乎是所有报纸的家常菜。[1]其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是美国讣闻报道的三魁首。而在中国,只有在政要名人过世时,才会引来媒体的广泛关注,形成一小段讣闻报道的高峰期。相比起国外讣闻报道的成熟而系统,国内讣闻报道颇显冷清和生涩,尤其是关于普通人逝世的日常讣闻报道,更是凤毛麟角。但近些年来,国内也不乏日常讣闻报道的尝试者,如北京的《新京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等。随着讣闻报道实践的深入,本文笔者试图从新闻生产的具体流程角度考察中国讣闻发展的现状以及中美讣闻报道的差异之所在,以探寻中国是否具备普通人讣闻报道的广袤土壤。

选择《新京报》和《纽约时报》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因素考虑。《新京报》2005年3月29日开设专版定名“逝者”,被广泛视为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每周定期出版的讣闻版”,成为“中国讣闻报道的一次突破”。由于《新京报》“逝者”版的报道对象主要针对普通人,而且定期出版,是中国新型讣闻报道的先驱。而《纽约时报》在讣闻报道方面有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悠久历史,在报道的采编上也做得十分出色。[2]在三魁首之中,《纽约时报》“讣闻”版在内容可读性、版面成熟系统性上更胜一筹。

本文中,笔者选择了2009年《新京报》“逝者版”的全年82篇报道和2009年《纽约时报》“Obituaries”版1400余篇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做具体的文本分析、内容分析。同时,对操作《新京报》“逝者”版的责任编辑、记者进行定性采访研究,对《纽约时报》“讣闻”版记者和编辑与美国读者对话的材料做了二次分析,试图在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下,得到一个客观地研究成果。

之所以关注新闻生产流程,正如李立峰教授在赫伯特·甘斯的经典之作《是什么在决定新闻》译本序言中所说的,是因为我们每天从报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新闻,都是新闻机构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产生出来的。这个过程涉及新闻机构如何安排工作给记者,记者怎样去获取咨询,他们和消息来源怎样联系沟通,记者和同业之间又或是新闻机构之间有怎样的合作或竞争的关系,新闻机构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流程、上级与下级之间或不同部门之间的互动等,到最后,整个新闻生产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在新闻内容上打下烙印。[3]笼统地来说,新闻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采访与写作两大部分,但采访和写作并非一蹴而就,其中必不可少地涉及到一些影响因素。因而本文主要考虑的维度是讣闻版面存在性的差异、新闻记者本身差异、消息来源以及讣闻采访与写作过程。

(一)版面位置:讣闻让道还是为讣闻让道?

版面是否存在以及其存在的周期和稳定程度既体现出中美讣闻版面的重要性程度,也直接影响着记者采写报道的进程。

《纽约时报》在讣闻报道方面已经有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悠久历史。以2009年《纽约时报》网站为研究样本来看,讣闻版每天固定刊出,2009年共有1400余篇讣闻报道,平均每天有4篇报道,多达8篇,少则2-3篇。

但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公开的“对话《纽约时报》讣闻记者”的访谈[4]中,记者表示在《纽约时报》,讣闻部分没有自己的版面。“我们是孤儿,看那天的报纸中哪有版面,我们就挪到哪儿。我们同时要与付费的讣闻共享版面”。而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纽约时报》仍然会确保数篇讣闻报道的刊出。

而《新京报》“逝者”版之前固定在每周周二出版,后改为逢周日出版,版面在A叠11-14版之间位置。2009年共有讣闻报道82篇,在2009年的52个周日中,有16个周日因各种原因让道给其他版面[5],讣闻版缺失比率达到30%。而这16次讣闻缺位的主要原因为欢度特殊节日,逝者报道与节日气氛不符;遇到特殊事件时,专题占用版面较多,在版面争夺中,新闻性不强的“逝者”版面只能让位于其他;广告量大,版面紧张;或者稿件不满意,需时间修改而中断版面的情况也存在。

(二)记者身份:“兼职”还是“全职”?

作为新闻采写的主体,新闻记者本身的身份、地位和心态将影响到讣闻报道的版面风格和内涵差异。

通过对《新京报》记者[6]进行定性采访,笔者了解到 “逝者”版的记者大都是《新京报》北京新闻部的社会新闻部或社区新闻部记者,撰写讣闻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兼职”,而社会新闻和社区新闻的记者人数为七八个,他们平日里已经需要负责《新京报》A叠“北京新闻·社会”和“北京新闻·社区”的至少4个版面。而在美国,由于《纽约时报》每天都有刊登数篇讣闻报道,他们的记者队伍中有5名专门的讣闻记者,报社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加入,组成一个强大的“死亡报道”阵容。[7]《纽约时报》报社对讣闻记者要求很高,必须有开阔的眼界,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细节,且文字优美。[8]

在美国,讣闻报道被认为拥有超乎于倒金字塔形式和严格的新闻写作风格的自由。[9]美国著名讣闻作家尼科尔森有如此评价:“我写过的讣告里,哪怕最差的一篇也比我写的最棒的调查新闻更有生命力,会比调查新闻多活一百年。讣告写作绝对是我在报纸这一行做过的各类工作中最有价值的,也许是我一辈子做过的最有价值的事。”

而在中国,短期时间内,要设置专门的讣闻记者似乎不太可能。这是由诸多的现实因素导致的。诸如记者的发稿量及其相关的工资问题,稿件来源、受众接受度问题,版面风格过于固定问题等。另外,即便在目前这种记者“兼职”的状态下,撰写讣闻也并不是那么受欢迎。有一些传统思想观念浓厚的记者仍觉得是一件晦气的事情,即便在思想上没有任何障碍,记者在采写讣闻报道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都远远超过了一篇普通的新闻报道。

兼职或全职本身只是记者职务上的差异,但在报道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景。全职记者的优势表现在讣闻报道操作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上,但容易造成程式化,难有创新。兼职记者写作风格多样,使版面显得有活力,但由于操作时间仓促,稿件质量难以保证,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三)消息来源或者逝者线索差异: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

任何一个采访都必须确定采访对象,并做一定的采访准备。而在讣闻报道方面,中美在讣闻线索的来源和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由于《纽约时报》有多名讣闻作者,他们有时会耗费数月时间用于查阅资料和档案来预写讣闻,以便加快讣闻信息的发布速度。预写的讣闻和收集的资料组成了《纽约时报》的讣闻稿库。讣闻稿库由警卫把守,一般人员不得入内。库内通常存储有近2000人的稿件,其中大多数需经常更新。这些报道的主人公包括国内外的国家元首、重要政治家、工商巨头、文化名人。[10]而由于《纽约时报》作为一个世界性大报,其报道对象辐射范围较广,报道影响之大,加上多名记者和讣闻稿库的支持以及多年的讣闻操作经验,讣闻版不会出现稿件缺乏或线索难觅的情况。

《纽约时报》的著名讣闻记者布鲁斯·韦伯曾谈道他们选择报道对象的标准:“在决定是否写他时,我们首先要看我们的报道空间是不是足够。另外,还有他能给这个版面带来多少新的信息,以及他的讣闻会不会有趣。有时候,一个人的生活可以不那么重要,但是不能不有趣。” 《纽约时报》坚持从一定的新闻要素和新闻价值出发,而不仅仅是体现人文关怀,没有特点的平凡人讣闻很难刊登见报。

而《新京报》主要在北京地区发行,其“逝者”版为了追求其贴近性,将逝者的报道对象定位为在北京去世,或与北京有关的逝者。由于中国民众的传统观念和目前“逝者版”尚处于新生探索的状态,因而与《纽约时报》线索过剩迥异的是《新京报》的逝者的线索并不乐观,时常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目前,其主要的线索来源如下:一 、利用跑社区新闻和社会新闻记者的人际传播、人脉关系或居委会、社区单位获取线索。二 、通过与墓林或陵园的联系获取线索或者在墓林或陵园蹲点,获取线索。在陵园方面,《新京报》主要与北京八达岭陵园合作。三 、以突发事件中逝去的人物作为逝者报道对象。四、读者主动通过热线电话联系报社或记者联系在报纸上刊登简短讣告的逝者亲属。五、编辑将任务分配给记者采访,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名人政要,包括演艺圈和文化界人士等。

然而,由于来源的不固定性和仍处于讣闻报道的初期发展阶段,即便有如上五种线索来源,《新京报》“逝者”版的线索不足仍是一大现实瓶颈。

(四)写作框架差异分析:道德情感还是客观写实?

话语分析著名学者梵·迪克提出了话语的三大结构,即超结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超结构指一种话语体裁的完整的上层结构,是话语体裁常规的特定的整体形式,它安排句子的语篇序列,并赋予这些序列以具体的功能,超结构是约定俗成的。而涉及到内容的结构,梵·迪克将其分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称为宏观结构,较低的层次称为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可以构成一个宏观命题,或称主题;它通过宏观规则从话语句子表达的命题集合——微观结构——中衍生出来,相对于上层的超结构,宏观结构可以说是话语的底层语义表现,即内容或概要。微观结构、宏观结构、超结构这样层层套装,即构成整个话语的完整形式。[11]

《新京报》和《纽约时报》在各自报道中的超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而在宏观结构中,《新京报》的框架偏重道德情感框架,而《纽约时报》的框架偏重事实客观框架。而在微观结构中,《新京报》的道德情感框架中,又分为若干明显的框架,其中包括“助人为乐”的道德框架和“家庭和睦”的情感框架。《纽约时报》则呈现出事实重要性和有趣性框架。这些框架和结构通过讣闻报道标题、词语使用等细微之处表现出来。

1. 讣闻标题的差异

首先从中美讣闻报道标题的差异来看,美国《纽约时报》的讣闻报道题目有固定的程式,包含的内容为逝者姓名、年龄、事业(身份或者广为人知的事件或最引人注意的特征)和动词死亡(die)。《纽约时报》讣闻标题的拟定遵循的是传统新闻标题的手法,用凝练的词语将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展现出来——何人死于多少岁,一般没有主观形容词。

与美国正统、一成不变的新闻标题相比,《新京报》的标题别具特色。首先,主题中心式标题。《新京报》的标题大多为主题式标题或故事性标题,标题用语偏虚,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现逝者的特征和与众不同之处。其次,道德情感诉求。标题中的“悬壶济世”、“树德为怀”和“替邻里垫卫生费”从道德角度体现出逝者“助人为乐”的精神,而“撑起家中一片天”则从家庭生活角度呈现出“清贫”家庭同甘共苦的“和睦”状态。在标题的文字表达中,往往注入了某些道德和情感因素。

由以上观之,《新京报》的讣闻报道标题通过主题中心式的表达和主体概括性词语的使用,并不强调新闻要素的呈现,呈现出其讣闻报道中注重道德情感的框架。

2. 讣闻报道定性句子差异

讣闻报道中定性的句子是指讣闻报道中对逝者一生进行概括或评述、起着盖棺定论作用的句子。无论在中美,这都是讣闻报道的重点和难点。美国的讣闻报道中十分注重这个句子。在《纽约时报》讣闻报道中,第一段一定是该讣闻报道的导语部分, 一个由who引导出来的定语从句是讣闻报道中定性的句子。讣闻记者没有对逝者的一生做出宏观的评价,而是举出了其最值得让人记住的一点,从某件事情或某个客观特征着手,用事实刻画形象,秉承客观真实的原则,这也是该篇文章着重展开讲述的事件的一句话概括。

而《新京报》对这个句子并不十分重视。《新京报》的讣闻报道一般没有导语,没有一个概括人物或者主题的句子,其往往是以场景式描写开篇,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 另外,《新京报》也擅长采用的是第三人称评价的视角,从外貌到内心展现人物形象,并采用偏文学性的语言用情境营造文章的氛围,透露出情感化操作的倾向。

3. 讣闻报道结构范式和框架分析

在美国,《纽约时报》的讣闻报道通过“特写”与“全景”两个景深的关照,点面结合,力求客观真实而又有深度的展现人物。“特”和“全”两部分的比例视具体情况而定。而在特写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两个框架:重要性框架和有趣性框架。

在《纽约时报》的讣闻报道中,重要性框架表现在最常见的词是“因为……而有名”(best known for)、“变成有名的”(became a renowned XX)等。而有趣性框架则表现在记者总是带着敏锐的嗅觉以挖掘其中比较特别和有意思的事情。如《唐纳德·威廉·威斯莱克,推理作家,死于75岁》(Donald E. Westlake, Mystery Writer, Is Dead at 75)一文中,作者写到高产作家唐纳德,其笔名如何多,如何使用和取舍,还有其一直不用电脑,而用打字机来写作的奇怪行为。

而《新京报》的“逝者”报道则是整体呈现出多元化、多角度但也破碎化的状态。“她是儿女眼中的漂亮妈妈,她是老伴心中的贤惠妻子,她是大家公认的开朗老太太。”记者试图将逝者进行多方面的展示,按着其事业,其婚姻,其爱好的逻辑或者其幼年、其青年、其中年、其晚年的逻辑等,因而在报道呈现出来时也往往以不同的小标题分段,采访不同的对象得到逝者生活的不同侧面,以此构成全文。

但无论是操作有一定技术水准和文化水平的医生、记者、建筑师等逝者的讣闻报道,还是工人、收发员、流浪汉等文化层次较低的逝者讣闻报道,《新京报》操作模式中少不了道德和情感框架的支撑。如较真“司令”热心肠、慈爱祖父熨尿布、当掉婚衣救病人等。《新京报》的讣闻操作模式中,将普通的行为上升到某种道德或者素养,甚至灵魂的高度。讣闻记者试图能在事实之外,寻找到一种道德上或者情感上的诉求。

结语

总的来说,讣闻报道蒸馏了逝者的一生,是生命的记事。虽然由于中国与美国在文化传统、现实发展进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表现在文本中则是《新京报》的框架偏重道德情感框架,《纽约时报》的框架偏重事实客观框架。但讣闻报道在中国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理论层面上讲,随着讣闻的发展,讣闻让人反思、讣闻作为历史、讣闻塑造道德等功能将被重视起来,因而其受众市场也将进一步拓开。

随着广州《南方都市报》“记述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等观念的深入,随着《现代快报》、《西部商报》等多家媒体讣闻版的不断实践,讣闻报道在中国,尤其在本地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中将逐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2][7][10]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P69,70,71,72

[3] [美]赫伯特·甘斯著,石琳 李红涛译.什么在决定新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转译自纽约时报网站“对话布鲁斯·韦伯”(Talk to the Newsroom: Bruce Weber),布鲁斯·韦伯,《纽约时报》讣闻记者http://www.nytimes.com/2008/09/22/business/media/22askthetimes.html?_r=1.

[5]《新京报》“逝者”版2009年因故中断的日期为:1-18,1-25,2-1,2-28,3-8,4-5,4-12,5-3,5-31,7-12,8-23,9-27,10-4,11-22,11-29,12-27。共16次。

[6]接受采访的有:记者张海峰、记者张媛、“逝者”版责任编辑杨清晓、北京新闻部主编胡杰。

[8]Richard F. Shepard: The Paper’s paper, A Reporter’s Journey Through The Archives of The New York Times, Random House,1996 年.

[9]转译自纽约时报网站对话布鲁斯·韦伯(Talk to the Newsroom: Bruce Weber),布鲁斯·韦伯,讣闻作家http://www.nytimes.com/2008/09/22/business/media/22askthetimes.html?_r=1.

[11][荷]梵·迪克著 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

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精选9篇)比赛新闻发布会流程 第1篇YY 唱歌比赛流程及开张流程時間定為 9 月 21 日晚上 8 點------11 點。(...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