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办公室的节能提示语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办公室的节能提示语(精选6篇)

办公室的节能提示语 第1篇

1、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源源不绝。

2、节能源自心中,环境大家爱护。

3、节能减排,减掉的是我们的不健康;低碳生活,降低的是我们的差素质。

4、一点一滴关系节能减排,一举一动成就绿色家园。

5、秉承节能减排理念,共筑生态文明家园。

6、环保低碳一小步,中国筑梦一大步。

7、水是生命的源泉,请节约每一滴水。

8、节约油煤水电,珍惜点滴能源。

9、节约用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0、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和谐校园。

11、象珍惜生命一样的珍惜水电。

12、有限资源,无限节约。

13、购买电器要记牢,用电效率第条。

14、精打细算降成本,千方百计提效益。

15、发展绿色交通共促节能减排。

16、节能减排全方位,绿色城市零距离。

17、节约行动,有你有我。

18、节能减排全方位,和谐城市零距离。

19、节能减排,持续发展。

20、滴水滋润,解救心灵沙化。

21、节约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种行动。

22、创建低能耗机关,做勤俭节约公务员。

23、节能减排,靠大家;低碳生活,一同享。

24、节能多用心,大家都开心。

25、环境连着你我他,节能减排靠大家。

26、环保城市,节能先行。

27、全体人民一齐来,节约能源做环保。

28、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9、实施能源战略,保障经济安全。

30、降废减损提质,节能降耗增效。

办公室的节能提示语 第2篇

2. 减少开冰箱门的次数和时间。

3. 没有能源的世界会怎么样?

4. 刷牙时用杯子接水刷可节水。

5. 拧紧龙头,别让生命之水空流。

6. 尽量多乘公共汽车,少坐出租车或自己开车。

7. 利用太阳的能源,加以减少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

8. 让天空永远湛蓝, 让绿色回归自然。

9. 汽车在等红绿灯时不要熄火,因为汽车重启时耗油比等的那会耗油更多。

10. 节约靠大家,绿色你我他,每人紧关水龙头,日积月累水如流。

11. 节能珍稀资源,减排爱护环境。

12. 能源你我共享,节约你我同行。

13. 去很近的地方办事,就步行或骑自行车去。既环保又锻炼身体。

14. 人人都来宣节约,个个都去挺节约。

以“单元的名义”学提示语 第3篇

人教版三上第二单元由《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和《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四篇名人故事在陈述平凡小事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人物对话反映人物性格, 体现出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对话, 涵盖了提示语使用的基本形式。另外在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中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 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 说:“一切准备停当。”淤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于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 鞠了个躬, “请让我进去吧!”盂

淤牵羊式。提示语在前, 说话内容在后, 提示语之后用冒号。

于推车式。说话内容在前, 提示语在后, 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盂挑担式。提示语在两部分说话内容的中间, 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根据教材的特点,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可以以文本范例和“我的发现”为抓手, 把语文园地的学习融会到单元学习过程中去, 凭借阅读的语言材料了解、掌握人物对话相关知识, 最终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学生的表达, 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学习这组课文的时候, 除了落实阅读教学其他目标外, 还可以设计“人物对话”学习单元整体推进目标。

一、从《灰雀》了解

(课件出示:列宁和男孩的对话)

师:我们分角色朗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一个学生读列宁的话, 一个学生读男孩的话, 老师来读提示语部分。

师:这两个同学在读各自人物的话的时候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 这是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其实老师还有一个好办法, 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读好这段对话。

(出示去掉提示语后的这一段话)

师:把提示语去掉, 你发现了什么?

生:没有了提示语, 读的时候, 还得去想一想, 这句话是谁说的。

生:有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说话的人在说话的时候干了什么, 他是怎样想的。

师:提示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是谁说的这句话, 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说话人的动作、表情、心情。反复品读提示语, 抓住提示语给我们传达的信息, 想象列宁和男孩对话的情景, 练读这段对话。

二、凭《小摄影师》理解

师:同学们运用上节课学习怎样朗读人物对话的方法分角色朗读了课文, 仔细观察这段对话和《灰雀》的对话部分, 有什么不同?

(出示对话)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 鞠了个躬, “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 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生: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

生:有的提示语在后面, 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师:除了位置的不同, 还有什么, 看谁的眼睛最亮?

生:提示语的位置变了, 标点也有不同。

生:提示语在前面的时候要用冒号, 在后面和中间的时候, 不用冒号。

师:老师把其中一句改动了一下, 你认为哪种表达比较好?

(出示句子“是的, 请让我进去吧!’小男孩站起来, 鞠了个躬说”。)

生:课文中的句子比较好, 这样能看出小男孩很有礼貌。

师:提示语在中间既有语气上的停顿, 也有意思上的停顿。根据这一特点, 练读这句话。

三、用《奇怪的大石头》迁移

(出示: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

师:读一读这段对话, 你知道这是谁和谁之间的对话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是李四光和老师之间的对话。

生:是李四光问老师, 老师的回答。

师:人物对话中提示语还有一种形式是省略提示语, 就像这段话一样, 在读者能够根据说话者的语言环境清楚判断是谁说的话的情况下, 可以把说话人是谁省略掉。

师:想一想, 他们在说话的时候, 会有怎样的神情和动作呢?试着给这一段对话补上合适的提示语。

(生练习, 出示交流)

师:同学们加的提示语很好, 为什么作者没有给这段话加提示语呢?

生:因为不加, 我们也可以知道是谁说的话。

师:再读一读, 思考有提示语和没有提示语在读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生:没有提示语, 停顿的时间比较短。

生:省略了提示语, 语句更加简洁明快。

生:更能表达李四光想知道巨石由来的急切心情。

师:带着这种体会, 和老师一起去感受一下, 师生配合读。

四、借《我不能失信》运用

师:爸爸妈妈走后, 小珍来了, 庆龄和小珍叠起了花篮。

师: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又会怎样做呢?发挥你的想象, 写下来, 注意提示语的变化。

录像教材提示语的设计 第4篇

在设计录像教学的提示语时,应考虑它的特性,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1.目的性

学生在观察录像教材中的事例时,由于引导者选用不同的提示语,观察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提示语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或集中在不同的观点上,从而产生不同的知觉和想象。所以,在使用录像教材时首先应研究提示语的目的性。选用录像教材时首先把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吃透,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结点;然后再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确定选用录像教材的目的,据此目的设计提示语的内容。教学《翠鸟》二、三自然段时,使用录像教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仔细观察翠鸟的动态,感知它行动的灵活,思考翠鸟的动作与外形之间的联系。因为学生在观看录像时容易被翠鸟美丽的外形、灵巧的动作吸引,而忽略两者之间的联系。为此,提示语可以是这样:翠鸟捉鱼的动作怎样,为什么能这样?这样的提示语就把学生引向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点上,启发学生由翠鸟的动作特点,思考动作与外形之间的必然联系,由外部的表面现象的观察深入到内部联系思考,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

2.启发性

录像材料色彩鲜明、音像真实、动感连续、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观察兴趣,使之思维顺畅,想象丰富。提示语就应利用录像教材的这一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提示语,使教材、录像、提示语,三者相辅相成,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学生从电视中看到了董存瑞拉燃导火线的一刹那的动作、神态,听到了董存瑞的呼喊,之后,启发学生思考:董存瑞为什么会这样做?学生在回忆录像读课文时,就会把已感知的多种渠道得来的丰富的表象运用于思维并与课文内容密切结合,体会董存瑞的内心世界——英雄行为的原动力:为了战役的胜利,為了中国的解放。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提示语必然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形象上升到抽象,由现象过渡到本质。

3.顺序性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顺序,教材不存在没顺序的文章,录像的画面是按顺序线性流动的,学生的语言、心理、认识能力的发展也都是有顺序的,所以提示语也要具有顺序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思维想象。如教学《翠鸟》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描述的是翠鸟外形的美丽。作者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写,那么在观看录像时,不但要提示观察的内容,还应提示观察的顺序,可这样提示:翠鸟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呢?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观察合适呢?这样,学生在观察翠鸟的外形之后就很自然地回味观察的顺序,使学生思维的顺序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相对性

录像材料是声、色、形和动态同步的多种信息的综合媒体,信息含量庞大,而学生在相对时间内大脑承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所以在使用录像教材时,提示语应具有相对性,在诸多信息中确定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学《称象》一课时,称象的过程蕴含的推理过程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讲读到“画线”和“画线的地方”时,先后使用录像机的定格功能,使画面静止。同时提示: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画线?这样,学生在这一相对时间观察到的就是这一事物,思考的就是这一问题。教学中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时,学生头脑中就有明晰的表象做支柱。

5.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提示语出示的时机应从教学整体上把握,不要从个人习惯出发,把提示语放在最需要、最能发挥录像教材作用的地方。出示提示语的时机有四种情况:看前、看中、看后和学习当中。那么提示语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出示更科学?过早学生忘了注意什么,过晚又不能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应是根据需要而定,所谓尹才而异。

一般情况下,教师喜欢在放录像之前出示提示语,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可教师往往忽视在看中看后和学习当中的提示。

在看录像过程中,为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一般不出现提示语,但有的录像教材的设计不甚清楚,或画面声音没有按学生心理发展设计,那么放录像时,就必须予以提示。如教学《赤壁之战》时,火烧曹营是分几步进行的,而录像教材中,这几步是不很清楚的,播放录像时教师及时给予提示,在相应的地方用手势示意一、二、三、四。这样,学生再给课文分层时就比较容易了。但应注意的是,此时提示的语言一定要简洁,音量要小一些,有时可以用手势,也可以用教鞭指点一下。

在看完录像以后出示提示语,适合用于那些欣赏性的录像教材。有些时候,提示语可以在学文当中出示,起到开拓思路,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上课伊始,即放白求恩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一名中国的八路军伤员的录像,然后讲读课文,当学生认识的白求恩是一个为了抢救伤员、不顾个人安危的医生后,提示:你还知道哪些白求恩的事?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的是刚上课时播放的录像,并由此进一步思考。

提示语是中介,它联系文字教材与录像教材,使两者融为一体;它联系教师和学生,使两者围绕同一个主旨活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它连接教学过程的主动者(教师、学生)和被动者(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使两者熔为一炉。

录像教材的提示语有着区别于其他提示语的特性,这些特性不是读了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在运用录像教材进行教学时,提示语应从宏观上把握,从微观上设计。

节能减排提示语 第5篇

2. 夏天天气太热时,先开空调使屋内温度降低,然后再开风扇。

3. 有些帮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4. 节约能源,共创美好。

5. 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

6. 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7. 洗澡时,将开头空房的冷水积蓄起来,可以洗衣服或别的用场。

8. 夏天,晚上人们可以一起在外面学习聊天。这样不仅可以纳凉,家中的电器也可以全部关掉,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的电了。

9. 家中用的如果是老式冲水马桶,可以用一只汽水瓶装满水放在蓄水池里。

10. 拣菜时可以把烂菜叶埋于土中,制成肥料。

11. 节约能源一起来,共创美好的未来。

12. 小截止,小约束,大节约。

13. 淘米水用来刷洗碗筷。

14. 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节能减排提示语 第6篇

2. 万般能源众家省,源远流长照世人。

3. 有些人喜欢将淘米水倒到下水管里,但有更好的方法,如果你在家里有种花种草的,你可以用来浇花,并且淘米水里有更多有益物质,用来浇花,花会长的更好。

4. 开车时减少刹车次数可以减少对汽油的消耗。

5. 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6. 做菜时可以在菜快熟时关火,用余温把菜焖熟。

7. 用水间歇可以把水龙头关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8. 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9. 你不浪费,我不浪费,幸福随“浪”滚滚来。

10. 空调器进风口处的过滤网要经常摘下彻底清洗。灰尘过多,会使空调用电增多。

11. 洗衣服时使用无磷洗衣粉。

12.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13. 节约能源不是口号,是一种行动力。

14. 万般能源在家省,源远流长照世人。

办公室的节能提示语

办公室的节能提示语(精选6篇)办公室的节能提示语 第1篇1、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源源不绝。2、节能源自心中,环境大家爱护。3、节能减排,...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