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常见故障诊断
笔记本常见故障诊断(精选9篇)
笔记本常见故障诊断 第1篇
在电脑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电脑无法启动的问题,引起系统启动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很多都与硬盘有关。一般情况下,当硬盘出现故障的时候,BIOS会给出一些英文提示信息。由于不同厂家主板或不同版本的BIOS,其给出的提示信息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下面我们就以使用较为常见的Award BIOS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其给出的提示信息,判断并处理硬盘不能启动故障的方法。
1.Ha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效)。这是最为常见的错误提示之一,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仔细检查数据线的连接插头是否存在着松动、连线是否正确或者是硬盘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2.Date error(数据错误)。发生这种情况时,系统从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存在有不可修复性错误或者磁盘上存在有坏扇区。此时可以尝试启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并纠正扇区的逻辑性错误,假如坏扇区出现的是物理坏道,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尝试修复。
3.No boot sector on hard disk drive(硬盘上无引导扇区)。这种情况可能是硬盘上的引导扇区被破坏,一般是因为硬盘系统引导区已感染了病毒。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先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彻底查杀系统中存在的病毒,然后,用诸如KV3000等带有引导扇区恢复功能的软件,尝试恢复引导记录。如果使用WinXP系统,可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并调用FIXMBR命令来恢复主引导扇区。
4.Reset Failed(硬盘复位失败)、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盘致命性错误)、DD Not Detected(没有检测到硬盘)和HDD Control Error(硬盘控制错误)。当出现以上任意一个提示时,一般都是硬盘控制电路板、主板上硬盘接口电路或者是盘体内部的机械部位出现了故障,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请专业人员检修相应的控制电路或直接更换硬盘。
坏道故障
通过上面的学习,阿King对硬盘不能启动故障的解决有所了解了,接下来阿King想知道的当然是如何对付自己那已经有坏道的硬盘了。老师这期就为阿King介绍一下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的故障和相应的维修。但在开讲之前,老师就提醒阿King,做这项工作一定要慎重仔细。
逻辑坏道
出现逻辑坏道是在电脑的日常使用中容易出现的一种硬盘故障,逻辑坏道实际上就是磁盘磁道上面的校验信息(ECC)与磁道的数据和伺服信息不匹配。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为一些程序的错误操作,或者是该处扇区的磁性介质开始出现不稳定现象的先兆。逻辑坏道在一般电脑使用中的表现,就是文件存取时出错或做硬盘克隆时,当到达出错部位后,因弹出出错信息窗口而不能继续下去。 消除这种逻辑坏道的方法比较简单,很多专用软件如:DM、NORTON的DISK DOCTOR等都能做到,但最常用的还是Windows自带的“磁盘扫描”功能。对于FATl6或FAT32分区来说,可以在DOS实模式下用Scandisk扫描磁盘,此时系统可将逻辑出错的扇区标注出来,以后在进行存取操作时就会避开这些扇区,
由于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且也多有介绍,在这里也就不过多地讲解了。
但是,假如采用的是NTFS分区且安装Windows XP系统,由于它没有Scandisk这个工具,故只能使用Chkdsk这个工具了。Chkdsk工具会基于所用的文件系统,创建和显示磁盘的状态报告。另外Chkdsk还能够列出并纠正磁盘上的错误。不过如果不带任何参数的话,chkdsk将只显示当前驱动器中磁盘的状态,而不会修正任何的错误,要修正错误则必须包括/f参数。
物理坏道
硬盘物理坏道是比较常见的硬盘故障。实际上它是因为震荡、划伤等“硬”原因,导致—些扇区的磁介质失去了磁记忆能力而造成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损坏修复起来都比较麻烦。因为,在硬盘内部的磁道列表中,这个扇区是被标记为正常的,而坏道也是物理性存在的。所以,它无法通过扫描、格式化、低格或者激活扇区的方法来加以消除,必须将这个扇区加入到设置在硬盘内部的系统保留区,告诉磁盘这些磁道已经不能使用了,才能在硬盘控制系统的可见范围内消除这个坏道。当然,这样做需要使用一些专用软件,对普通用户来讲维修有些困难。
不过有些硬盘厂商会提供原厂的工具软件,如IBM/日立的DFT和西部数据的Data LifeGuard Diagnostics。这些原厂的工具软件不但扫描速度快,而且辨别准确率也很高,能够对付较为普遍的硬盘物理坏道故障。因此对硬盘内部进行操作还是原厂的软件较为可靠,除非原厂工具不能解决问题,否则不推荐使用第三方的工具软件。
相对于上面这种比较高级的隐藏方式,对于那些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则可以通过“坏盘分区器 ”FBDISK 和Disk Genius这一对软件的组合,完成将坏道所在位置做成分区隐藏起来的任务。其具体的操作简要介绍如下:www.dzng.cn
首先,将下载来的软件复制到一台正常使用的电脑的C盘根目录下,再把出现物理坏道的硬盘作为第2硬盘挂接在该电脑上。接着启动到DOS的实模式下,并运行Disk Genius的可执行程序Diskgen,然后按“Ctrl+Alt”组合键,选择“硬盘”菜单下的“第2硬盘”。这时就可以看到第2硬盘的具体分区情况了。假如要重新规划这块硬盘,就可以把所有分区都删除掉,随后存盘退出。
接着运行FB Disk,选择要检测的硬盘后按“Y”开始扫描。如果硬盘存在坏道,则FB Disk会自动显示出它在哪个扇区和磁道。扫描完成后它可以把所有的坏道都罗列出来,并询问是否要写入硬盘。如果按“Y”将会自动将坏道隐藏起来,最后按Esc键退出。
随后再次运行Diskgen,这时就可以看出经过FB Disk处理后的磁盘情况,此时坏道处会呈现—种灰白色。通过Diskgen再稍微将隐藏物理坏道的分区扩大一些。最后,将这些坏道全部隐藏在一个分区里,修复工作即告结束。
两款软件配合使用是因为,经过FBDisk处理后的硬盘可能会有很多分区,而受软件自身最多4个主分区的限制,会导致硬盘利用率不高的后果。而通过Diskgen的配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 固态硬盘笔记本推荐
★ 笔记本硬盘温度高是什么原因
★ 微软决定延长Windows XP寿命至7月
★ Windows 7如何管理延长笔记本电池使用时间
★ 笔记本一直接电源对电池寿命有影响吗
★ 格林童话:寿命
★ 清理笔记本灰尘的方法
★ 硬盘工作模式
★ 保护笔记本光驱
★ 恋恋笔记本影评
笔记本常见故障诊断 第2篇
内存常见故障诊断方法
。
分析与处理
当怀疑内存问题引起的故障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检修。
(1)首先将B10s恢复到出厂默认设置,然后开机测试。
(2)如果故障依旧,接着将内存卸下,然后清洁内存及主板内存插槽上的灰尘,清洁后看故障是否排除,
(3)如果故障依旧,接着用橡皮擦拭内存的金手指,擦拭后,安装好开机测试。
(4)如果故障依旧,接着将内存安装到另一插槽中,然后开机测试。如果故障消失,重新检查原内存插槽的弹簧片是否变形。如果变形了,调整好即可。
碾米机常见故障诊断 第3篇
主要原因可能是进料量过大, 出料口压力过大或出料口过小;传动带打滑、辊筒磨损或米刀磨损;原料水分过高或螺旋头磨损、松动。
二、米糠中含米, 碎米过多
原因是米筛破损或接头缝过大;输送头与砂辊接头不平, 砂辊表面不平整;米机出口不畅;米刀过厚, 辊筒与米刀距离过小;转速不稳。
三、电流突增突减
主要原因是进料口断料, 压力门失灵, 米筛破损, 米筛托架断裂;机内进入异物或进料量过大;出口压力门失灵, 米筛堵塞, 排米糠不畅;米管或糠管阻塞;电源断相。
四、机身精度下降, 糙白不均
主要原因是米刀磨损;进料过少或出料口压力过小。
五、机身振动大, 轴承发烫
主要原因是轴筒或带轮不平衡;地脚螺栓松动;轴承内注油过多或缺油;润滑油过脏。
六、有异响异味
主要原因是辊筒松动或破裂;机内掉入异物;轴承及座损坏;传动带打滑;螺母松动。
网络常见故障的分类诊断 第4篇
关键词:网络故障 常见故障 分类诊断 物理类故障 逻辑类故障
在当今这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计算机网络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应用在各行各业,普及到千家万户,它给人们可谓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烦恼,笔者对常见的网络故障进行了分类和排查方法的介绍,相信对你有所帮助。根据常见的网络故障归类为:物理类故障和逻辑类故障两大类。
一、物理类故障
物理故障,一般是指线路或设备出现物理类问题或说成硬件类问题。
(一)线路故障
在日常网络维护中,线路故障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约占发生故障的70%。线路故障通常包括线路损坏及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
排查方法:如果是短距离的范围内,判断网线好坏简单的方法是将该网络线一端插入一台确定能够正常连入局域网的主机的RJ45插座内,另一端插入确定正常的HUB端口,然后从主机的一端Ping线路另一端的主机或路由器,根据通断来判断即可。如果线路稍长,或者网线不方便调动,就用网线测试器测量网线的好坏。如果线路很长,比如由邮电部门等供应商提供的,就需通知线路提供商检查线路,看是否线路中间被切断。
对于是否存在严重电磁干扰的排查,我们可以用屏蔽较强的屏蔽线在该段网路上进行通信测试,如果通信正常,则表明存在电磁干扰,注意远离如高压电线等电磁场较强的物件。如果同样不正常,则应排除线路故障而考虑其他原因。
(二)端口故障
端口故障通常包括插头松动和端口本身的物理故障。
排查方法:此类故障通常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连的其他设备的信号灯。因为信号灯比较直观,所以可以通过信号灯的状态大致判断出故障的发生范围和可能原因。也可以尝试使用其它端口看能否连接正常。
(三)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
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在此是指物理损坏,无法工作,导致网络不通。
排查方法:通常最简易的方法是替换排除法,用通信正常的网线和主机来连接集线器(或路由器),如能正常通信,集线器或路由器正常;否则再转换集线器端口排查是端口故障还是集线器(或路由器)的故障;很多时候,集线器(或路由器)的指示灯也能提示其是否有故障,正常情况下对应端口的灯应为綠灯。如若始终不能正常通信,则可认定是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
(四)主机物理故障
网卡故障,笔者把其也归为主机物理故障,因为网卡多装在主机内,靠主机完成配置和通信,即可以看作网络终端。此类故障通常包括网卡松动,网卡物理故障,主机的网卡插槽故障和主机本身故障。
排查方法:主机本身故障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在这里只介绍主机与网卡无法匹配工作的情况。对于网卡松动、主机的网卡插槽故障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更换网卡插槽。对于网卡物理故障的情况,如若上述更换插槽始终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就拿到其他正常工作的主机上测试网卡,如若仍无法工作,可以认定是网卡物理损坏,更换网卡即可。
二、逻辑类故障
逻辑故障中的最常见情况是配置错误,也就是指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错误而导致的网络异常或故障。
(一)路由器逻辑故障
路由器逻辑故障通常包括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等。
排查方法: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会导致找不到远端地址。用Ping命令或用Traceroute命令(路由跟踪程序:在UNIX系统中,我们称之为Traceroute;MS Windows中为Tracert),查看在远端地址哪个节点出现问题,对该节点参数进行检查和修复。
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会使路由循环或找不到远端地址。比如,两个路由器直接连接,这时应该让一台路由器的出口连接到另一路由器的入口,而这台路由器的入口连接另一路由器的出口才行,这时制作的网线就应该满足这一特性,否则也会导致网络错误。该故障可以用Traceroute工具,可以发现在Traceroute的结果中某一段之后,两个IP地址循环出现。这时,一般就是线路远端把端口路由又指向了线路的近端,导致IP包在该线路上来回反复传递。解决路由循环的方法就是重新配置路由器端口的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把路由设置为正确配置,就能恢复线路了。
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导致网络服务的质量变差。比如路由器内存余量越小丢包率就会越高等。检测这种故障,利用MIB变量浏览器较直观,它收集路由器的路由表、端口流量数据、计费数据、路由器CPU的温度、负载以及路由器的内存余量等数据,通常情况下网络管理系统有专门的管理进程,不断地检测路由器的关键数据,并及时给出报警。解决这种故障,只有对路由器进行升级、扩大内存等,或者重新规划网络拓扑结构。
(二)一些重要进程或端口关闭
一些有关网络连接数据参数得重要进程或端口受系统或病毒影响而导致意外关闭。比如,路由器的SNMP进程意外关闭,这时网络管理系统将不能从路由器中采集到任何数据,因此网络管理系统失去了对该路由器的控制。或者线路中断,没有流量。
排查方法:用Ping线路近端的端口看是否能Ping通,Ping不通时检查该端口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若是说明该端口已经给关闭了,因而导致故障。这时只需重新启动该端口,就可以恢复线路的连通。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三)主机逻辑故障
主机逻辑故障所造成网络故障率是较高的,通常包括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网卡设备有冲突、主机的网络地址参数设置不当、主机网络协议或服务安装不当和主机安全性故障等。
1.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包括网卡驱动未安装或安装了错误的驱动出现不兼容,都会导致网卡无法正常工作。
排查方法:在设备管理器窗口中,检查网卡选项,看是否驱动安装正常,若网卡型号前标示出现“!”或“X”,表明此时网卡无法正常工作。解决方法很简单,只要找到正确的驱动程序重新安装即可。
2.网卡设备有冲突。网卡设备与主机其它设备有冲突,会导致网卡无法工作。
排查方法:磁盘大多附有测试和设置网卡参数的程序,分别查验网卡设置的接头类型、IRQ、I/O端口地址等参数。若有冲突,只要重新设置(有些必须调整跳线),或者更换网卡插槽,让主机认为是新设备重新分配系统资源参数,一般都能使网络恢复正常。
3.主机的网络地址参数设置不当。主机的网络地址参数设置不当是常见的主机逻辑故障。比如,主机配置的IP地址与其他主机冲突,或IP地址根本就不在于网范围内,这将导致该主机不能连通。
排查方法:查看网络邻居属性中的连接属性窗口,查看TCP/IP选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参数,进行修复。
4.主机网络协议或服务安装不当。主机网络协议或服务安装不当也会出现网络无法连通。主机安装的协议必须与网络上的其它主机相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协议不匹配,无法正常通信,还有一些服务如“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不安装会使自身无法共享资源给其他用户,“网络客户端服务”,不安装会使自身无法访问网络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资源。再比如E-mail服务器设置不当导致不能收发E-mail,或者域名服务器设置不当将导致不能解析域名等。
排查方法:在网上邻居属性(Windows98系统)或在本地连接属性窗口查看所安装的协议是否与其他主机是相一致的,如TCP/IP协议,NetBEUI协议和IPX/SPX兼容协议等。其次查看主机所提供的服务的相应服务程序是否已安装,如果未安装或未选中,请注意安装和选中之。注意有时需要重新启动电脑,服务方可正常工作。
5.主机安全性故障。主机故障的另一种可能是主機安全故障。通常包括主机资源被盗、主机被黑客控制、主机系统不稳定等。
排查方法:主机资源被盗,主机没有控制其上的finger,RPC,rlogin 等服务。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些进程的正常服务或漏洞攻击该主机,甚至得到管理员权限,进而对磁盘所有内容有任意复制和修改的权限。还需注意的是,不要轻易的共享本机硬盘,因为这将导致恶意攻击者非法利用该主机的资源。
主机被黑客控制,会导致主机不受操纵者控制。通常是由于主机被安置了后门程序所致。发现此类故障一般比较困难,一般可以通过监视主机的流量、扫描主机端口和服务、安装防火墙和加补系统补丁来防止可能的漏洞。
主机系统不稳定,往往也是由于黑客的恶意攻击,或者主机感染病毒造成。通过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排除病毒的可能。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并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和防火墙、防黑客软件和服务来防止可能的漏洞的产生所造成的恶性攻击。
三、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故障也十分复杂,上述概括了常见的几类故障及其排查方法。针对具体的诊断技术,总体来说是遵循先软后硬的原则,但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这些经验就需要您长期的积累了。如果你是网络管理人员,在网络维护中的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完整的组网文档,以供维护时查询。如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网络设计总体思路和方案、网路拓扑结构的规划、网络设备和网线的选择、网络的布线、网络的IP分配,网络设备分布等等。
第二,做好网络维护日志的良好习惯,尤其是有一些发生概率低但危害大的故障和一些概率高的故障,对每台机器都要作完备的维护文档,以有利于以后故障的排查。这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第三,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口令的可靠性,并为主机加装最新的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和防火墙、防黑客程序等来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洞。
参考文献
[1]Greg Tomsho.网络维护和故障诊断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3.
笔记本常见故障诊断 第5篇
问: 请问当机器当机后又无法暖开机时该如何强迫关机?
答:
1:请连续按住电源开关4~6秒后即可强迫关机
2:可用回形针?E尖锐物从机器的重置(Reset)孔刺入即可,
问:请问当机器不开机时该做哪些基本检测步骤?
答:
1. 若接上变压器后即可开机,表示电池电量不足。
2. 检查是否有按到LCD液晶屏幕显示开关或LCD液晶屏幕显示切换键。
3. 检查是否为外加内存造成
4. 移除电池仅透过外接电源开机,并尝试按Reset键重新开机
问:请问进入待命(或休眠)模式后,无法回复系统之可能原因与检测步骤?
答:
待命(或休眠)模式定义:
待命(Stand By):当系统进入此模式时,允许系统及应用程序将执行状态储存于内存(RAM)当中,此时计算机仅使用少量的电源来维持系统数据的记忆状态; 可按一键即可回复执行状态。
休眠(Hibernate):当系统进入此模式时,允许系统及应用程序将执行状态储存于硬盘储存区中,此时计算机已经将电源切断;若要回复执行状态需要按下电源开关回复。
无法回复系统的可能原因:
1. 外接内存故障:若数据存入错的内存地址会造成存入后无法回复正确的执行状态。
2. 外接外围装置不兼容:例如部份外接USB储存装置,记忆卡(Compact Flash MMC Smart Media)等磁盘结构较为特别,容易造成进入待命(或休眠)模式后无法切断电源或回复,
3. 驱动程序或应用程序不适当:不适当的驱动程序会造成.all,.sys及.exe文件拒绝进入待命或休眠模式,此外,例如适用于Win 98的应用程序安装于Win XP当中,由于应用程序并无法符合操作系统电源管理的特性,也容易造成回复失败的现象。
4. 操作系统管理失效:目前微软操作系统的电源管理模式为ACPI模式(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其电源配置均由操作系统来管理,若是操作系统有问题则自然会影响到电源配置的运作方式。
无法回复系统的检测步骤:
1. 移除外接内存。
2. 移除外接外围装置及其驱动程序。
3. 更新BIOS。
4. 更新适当的驱动程序。
5. 移除不适当的应用程序。
6. 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7. 机器送至原厂检测。
问:请问如何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答:
1. LCD液晶屏幕亮度调整至适当亮度。
2. 调整音量至适当大小。
3. 取出无需使用之PC卡装置。
摄像头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6篇
现象:我的PC机不能检测 USB PC-Camera,
方法:检查操作系统、BIOS、USB接口和安装错误
步骤:如果你安装的是Windows 95,它不支持USB接口。您必须更新到Windows 98,Win 98支持USB接口。检查BIOS Setup,使USB装置有效。
若上述方法无效,尝试连接USB摄像头到第二个USB接口。
你可能安装了错误的驱动程序或选择了错误的设备,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查看系统设备并再次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
在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双击“系统”(System)图标。从系统属性(System Properties)对话窗中选择“设备管理器”(Device Manager)标签。双击“其它设备”(Other devices)查看内容。选择“未知设备”(Unknown Device)并单击“删除”(Remove)按钮,单击“更新”(Refresh),系统就会找到一个新设备,按照安装步骤安装摄像头驱动程序。
说明: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尝试。请多些耐心,并排除摄像头自身的故障。
颜色偏差
现象:新安装了摄像头,结果发现显示图像的质量不尽人意:颜色很怪,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是 ?还是什么颜色不正确?说不好。
方法:调整视频捕捉程序中与颜色相关的设置;更改PCI/VGA Palette Snoop设置;采用V8摄像机替代摄像头。
步骤:请参照您的摄像头使用的具体软件来调整视频捕捉程序中与颜色相关的设置。
开机时按Del键进入BIOS Setup,用光标键选择“BIOS Features Setup”、“PCI/VGA Palette Snoop”,缺省时为“Disabled”。PgUp键选择“Enabled”。按Esc键退出,按F10键、按“Y”保存并退出Setup。
V8摄像机的连接方法略。
说明:与PCI/VGA Palette Snoop相关的故障是一个常见故障。视频捕捉卡等颜色混乱也可以通过这个设置解决。
视频预显图像颜色不正
现象:我新买的摄像头的视频预显图像颜色不太正常,像使用多年的显示器一样,颜色开始异常,过一段时间才能好。
方法:摄像头自动调整。
步骤:请等待20~30秒,让Auto White(自动调白)来平衡或纠正。
说明:对于普通的摄像机,需要人工调白,我在拍摄《电脑之夜》时已经深有体会。每次拍摄之前,我都要先举着白纸,等待摄像机调白。
网下摄像头慢
现象:刚买回来的摄像头,安装后上网,感觉到显示速度很慢,更换过ISP,换过几个上网拨号地点,结果还是速度很慢。灵机一动,挂断电话,在不上网的时间测试该摄像头,发现这个时候图像显示就很慢,我该怎么办?
方法:升级电脑硬件。
步骤:略。
说明:鉴于上述情况,很可能是电脑性能太低,请更换图形加速卡,如果还不行,请升级CPU和主板,甚至更换一台新电脑。因为,个别配件更新后,性能发挥容易受到某个旧配件的制约。
摄像头不能与照相机共用
现象:我的摄像头不能与照相机一起作为输入设备。
方法:安装摄像头应用软件。
步骤:略。
说明:有的摄像头带有这样的驱动软件,Video for Windows(Windows视频)和Direct Show Device Driver(直接显示设置驱动程序),它供照相机使用,它能和Windows的其他设备(包括摄像头)一起用作通用的视频输入设备,
显示速度慢
现象:上网时,我使用了摄像头,但发现摄像头的显示速度太慢。
方法:换一个地方上网或换一个ISP。
步骤:假如您现在正在家里上网,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您不妨带着摄像头换一个地方(如:办公室)上网。当然,希望两者不是同一个电话局。家里和单位在同一个电话局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假如您使用的是东方网景的账户,您不妨使用263的账户或169的账户上网,看速度如何?
263用户名:263,密码:263,电话:2631或2632。
169用户名:169,密码:169,电话:169或26050000。
说明:摄像头显示速度慢是很典型的,原因多是网络带宽不足造成网络拥挤,或电话线质量不好。
视频预显图像
现象:我的摄像头的视频预显图像太亮或太暗,是质量问题吗?
方法:调整亮度和对比背景。
步骤:参见具体应用软件。
说明:也应该从使用环境和摄入对象着手,比如移开亮光源或增加物体的亮度。
使用时出现花屏
现象:我在使用摄像头时花屏。请问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解决?
方法:检查驱动程序安装和可能的冲突设备。
步骤:检查摄像头的驱动程序与摄像头型号是否匹配。另外可以换个显示卡测试,因为摄像头有可能同显示卡或显示驱动程序不兼容。
说明:以网眼的“EC300 PC CAMERA WDM CAPTURE“出现的花屏为例,它很可能是与6326 4MB AGP显卡不兼容。或许是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建议你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您若使用流行的SiS 6326芯片的显示卡,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若无法从该显示卡的驱动程序升级解决问题,就只能更换显示卡。
摄像头与其他视频输入设备共用
现象:我在安装摄像头之后,又安装了摄像机。从此我不知道自己在使用哪个设备了,每次都要从摄像头或摄像机前看一下,才知道哪个设备正在“服役”。如何能设置默认的设备。
方法:选择某个设备有效就排除了其他设备。
步骤:使一个视频摄入驱动程序有效的具体方法如下:
打开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双击“多媒体”(Multimedia)图标。
选择“视频”、“装置”(Device) 。
打开“视频摄入装置”(Video Capture devices)列表,又双击PC-Camera的名字,这就打开一个对话框,显示摄像头的属性。
按要求使驱动程序有效。因为你选择了一个装置后,想使其余装置无效是不可能的。目前还只能使用这样的笨办法。
说明:当使用多种视频摄入设备时,电脑将使用缺省装置。但并不能像Win 9x中的打印机设备一样方便地设置缺省打印设备,不存在决定缺省装置的更简单方法。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系列步骤选择一个。
白屏或黑屏
现象:使用过程中,在弹出图像框后,出现白屏或黑屏。
方法:检查软件设置。
步骤:请参照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更改设置。
说明: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比较令人头疼的,可能要经过多次尝试,这时您会渴望一本很好的带有疑难解答(Troubleshooting)的说明书。以网眼摄像头产品为例,起因是“Option” 菜单下的“Preview“没有打开,请双击并等待五至十秒钟即可。
摄像头在笔记本上工作不正常
现象:原来在品牌台式电脑上可以正常使用的摄像头,在连接到笔记本电脑后就使用不正常。是与笔记本电脑上的什么设备冲突吗?“设备管理器”中并没有黄色符号。
方法:请尝试降低图形显示卡的速度。
步骤: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设置”、“性能”,把硬件加速从第4档逐渐降低到最后一档,看能否解决问题。若可以,请逐渐提高档次,直到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平衡点。
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 第7篇
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湖北省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丁 伟
【摘 要】变速器的故障是汽车的常见故障,但是要诊断其故障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本文就手动变速器常见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进行分析。
【关键词】汽车 手动变速器 故障
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各种运动机件常处于高转速、大负荷条件下工作,当行驶道路复杂时,档位变换频繁,在换档过程中,由于变速器内部齿轮之间、齿轮与轴之间的相对运动变化而发生冲击,使各部机件产生磨损,尤其是装配调整不当或驾驶员操作不当,更会使磨损加剧,甚至造成机件的.损坏,而导致变速器故障的产生,其故障主要有跳档、乱档、换档困难、变速器异响。
一、变速器跳档
1.故障现象。汽车在行驶中,变速杆自动跳回空档位置。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中、高速,负荷突然变化或汽车受剧烈振动时,且大多数是在高速档位跳档。
2.故障原因。(1)由于变速齿轮、齿套或同步器锥盘轮齿磨损过量,沿齿长方向形成雏形,啮合时便产生一个轴向推力,在工作中又受振抖,转速变化的惯性影响,迫使啮合的齿轮沿轴向脱开。(2)操纵杆系磨损松旷或变速器内拨叉弯曲变形、止推垫片磨损,使之不能完全啮合。(3)自锁装置磨损松旷,弹簧弹力不足或折断,造成锁止力量不足,使变速叉轴不能可靠地定位。(4)变速轴轴承严重磨损松旷或轴向间隙过大,使轴转动时发生跳动和窜动。(5)二轴后端固定螺母松动,从而造成第二轴轴向窜动。(6)同步器锁销松动,同步器散架或接合齿长度方向已磨损严重。
3.故障诊断与排除。(1)在发现某档跳档时,仍将变速杆换人该档,然后拆下变速器盖看齿轮啮合情况,如啮合良好,应检查变速叉轴锁机构。(2)检查操纵杆系是否松旷或严重磨损,变速器内拨叉是否弯曲变形,止推垫片严重磨损,若松旷或损坏严重,应及时调整或更换零件。(3)检查齿轮的啮合情况,如齿轮未完全啮合,用手推动跳档的齿轮或齿套能正确啮合,应检查变速叉是否弯曲或磨损过甚,以及变速叉固定螺钉是否松动,叉端与齿轮投槽间隙是否过大。若变速叉弯曲应校正;如因变速叉下端磨损与滑动齿轮槽过度松旷时应拆下修理。(4)检查轴或轴承是否磨损严重,必要时应更换。(5)检查第二轴固定螺母,如松动,需更换。(6)检查同步器工作情况,如有故障应修理或更换;
二、变速器乱档
1.故障现象。离合器技术状况正常,汽车起步挂档或行驶中换档时,变速杆不能挂入所需档位,即使能挂入所需档位,但不能退回空档,或一次挂入两个档位。
2.故障原因。变速器乱档的主要原因是其操纵机构失效。 (1)变速杆定位销磨损松旷、断裂或脱出,使变速杆失去控制作用,任意乱摆。(2)变速杆下端弧形工作面磨损过大,不能正确拨动变速叉或导块。(3)变速叉弯曲、下端面或变速叉导块磨损过度。(4)变速叉轴弯曲、互锁销、钢球或凹槽磨损过甚,失去互锁作用。(5)第二轴前端滚针轴承烧结,使第一轴和第二轴联成一体。
3.故障诊断与排除。(1)摆动变速杆,若变速杆能成圈转动,则为定位销折断或脱出;若变速杆摆动幅度较大,则为定位销磨损过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时均应更换定位销,并调整变速杆。(2)若变速器只能挂档,不能退回空档,则变速杆可以转动引起错档,则为变速杆下端球面或导块变速叉凹槽磨损过甚。若变速杆摆动量甚大,不能退回空档位置,说明变速杆下端球形工作面已脱出导块凹槽或变速叉拨槽,必须对其进行焊补修复或更换。(3)若能同时挂入两个档位,说明互锁销球磨损过甚而失去互锁作用,必须予以更换。(论文范文 )(4)若除空档和直接档外,其他档位均不能正常工作,则应检查第二轴前端滚针轴承是否烧结而使一、二轴连成一体,若是应予清除更换。
三、变速器换档困难
1.故障现象。离合器工作良好,变速杆不能正常挂上档位,或者勉强挂入档位后,又很难退回。
2.故障原因。(1)变速叉轴弯曲变形,严重锈蚀,端头严重“打毛”,移动困难。(2)变速叉或导块凹槽磨损严重,或锁紧螺钉松动,换档时变速杆从槽中滑出,造成挂档摘档困难。(3)锁止钢球或凹槽严重磨损,导致定位不准,挂不上档,还可能出现乱档。(4)变速杆调整不当,同步器损坏或严重磨损。
3.故障诊断与排除。(1)检查变速杆有无损坏,调整是否正常,并视情况调整、校正或更换。(2)查看齿轮齿端倒角是否过小、是否打齿变“毛” ,若出现此类情况,应予更换。(3)检查变速叉轴能否正常移动,变速叉及导块凹槽是否磨损过度,视情况修复或更换。(4)检查锁止机构的钢球、凹槽磨损情况,视情况修复或更换。(5)检查各同步器,失效则更换。 若上述各项均正常,则需检查变速器齿轮及轴的装配和配合情况,若不正常则重新装配。
四、变速器异响
1.故障现象。变速器异响是指变速器工作时发出的不正常的响声。
2.故障原因。(1)齿轮异响。齿轮磨损过甚变薄,间隙过大,运转中有冲击;齿面啮合不良,如修理时没有成对更换齿轮;新、旧齿轮搭配不当,齿轮不能正确啮合;齿面有金属疲劳剥落或个别齿损坏折断;齿轮与轴上的花键配合松旷,或齿轮的轴向间隙过大;轴弯曲或轴承松旷引起齿轮啮合间隙改变。(2)轴承响。轴承磨损严重;轴承内外座圈与轴颈孔配合松动;轴承滚柱破碎或有烧蚀麻点。(3)其他原因发响。如变速器内缺油,润滑油过稀、过稠或质量变坏;变速器内掉入异物;某些紧固螺栓松动;里程表软轴或里程表齿轮发响等。
3.故障诊断与排除。(1)变速器发出金属干摩擦声,即为缺油和油的质量不好。应加油和检查油的质量,必要时更换。(2)行驶时换入档若响声明显,即为该档齿轮轮齿磨损;若发生周期性的响声,则为个别齿损坏。(3)空档时响,而踏下离合器踏板后响声消失,一般为一轴前、后轴承或常啮合齿轮响;如换入任何档都响,多为二轴后轴承响。(4)变速器工作时发出突然撞击声,多为齿轮断裂,应及时拆下变速器盖检查,以防机件损坏。(5)行驶时,变速器只有在换入某档时齿轮发响,在上述情况完好的前提下,应检查啮合齿轮是否搭配不当,必要时应重新装配一对新齿轮。此外,也可能是同步器齿轮磨损或损坏,应视情况修复或更换。(6)换档时齿轮相互撞击而发响,则可能是离合器不能分离或离合器踏板行程不正确、同步器损坏、怠速过大、变速杆调整不当或导向衬套紧等。遇到这种情况,先检查离合器能否分离,再分别调整怠速或变速杆位置,检查导向衬套与分离轴承配合的松紧度。
如经上述检查并将不正常现象排除后,变速器仍发响,则应检查各轴轴承与轴孔的配合情况、轴承本身的技术状态等,如完好,再查看里程表软轴及齿轮是否发响,必要时予以修复或更换。
当今,汽车变速器种类繁多,在这里只针对手动档操作变速器的常见故障跳档、乱档、换档困难、异响、等故障现象、检测方法、故障原因做了具体分析,但实际上变速器的故障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出。
【参考文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编:孙长录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主编:崔选盟 出版社:人民 交通出版社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主编:陈旗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网络常见故障的分类诊断 第8篇
一、物理类故障
物理故障, 一般是指线路或设备出现物理类问题或者说硬件类问题。
1. 线路故障
在日常网络维护中, 线路故障的发生率相当高, 约占发生故障的70%。线路故障通常包括线路损坏及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
排查方法:在短距离范围内, 判断网线好坏简单的方法是将该网线一端插到一台能够正常联入局域网的主机的网卡上, 另一端插入正常的HUB端口, 然后从主机的一端Ping线路另一端, 根据通断来判断即可。如果线路稍长, 或者网线不方便调动, 就用网线测试器测量网线的好坏。
对于是否存在严重电磁干扰的排查, 我们可以用非屏蔽线在该段网路上进行通信测试, 如果通信正常, 则表明不存在电磁干扰;若通信不正常, 改换屏蔽性较好的屏蔽线进行测试, 若不正常, 则排除线路故障而考虑是电磁干扰的原因。
2. 端口故障
端口故障通常包括插头松动和端口本身的物理故障。
排查方法:该故障通常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连的其他设备的信号灯。因为信号灯比较直观, 所以可以通过信号灯的状态大致判断故障的发生范围和可能原因。
3. 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
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在此是指物理损坏, 无法工作, 导致网络不通。
排查方法:通常最简易的方法是替换排除法, 用通信正常的网线和主机来连接集线器 (或路由器) , 转换集线器端口, 排查是端口故障还是集线器 (或路由器) 本身故障;正常情况下对应端口的灯应为绿灯。若始终不能正常通信, 则可认定是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
4. 主机物理故障
网卡多装在主机内, 靠主机完成配置和通信, 即可以看作网络终端。此类故障通常包括网卡松动, 网卡物理故障, 主机的网卡插槽故障和主机本身故障。
排查方法:这里只介绍主机与网卡无法匹配工作的情况。对于网卡松动、主机的网卡插槽故障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更换网卡插槽。若不能解决问题的话, 将网卡拿到正常主机上测试, 若仍无法工作, 则是网卡物理损坏, 更换即可。
二、逻辑类故障
逻辑故障是指因网络设备的配置错误而导致的网络异常或故障。
1. 路由器逻辑故障
路由器逻辑故障通常包括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 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等。
排查方法: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 会导致找不到远端地址。用Ping命令或用Traceroute命令, 查看在远端地址哪个节点出现问题, 对该节点参数进行检查和修复。
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 会使路由循环或找不到远端地址。该故障可以用Traceroute工具发现在Traceroute的结果中某一段之后, 两个IP地址循环出现。这说明线路远端把端口路由又指向了线路的近端, 导致IP包在该线路上来回反复传递。解决路由循环的方法就是重新配置路由器端口的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 把路由设置为正确配置, 就能恢复线路了。
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 导致网络服务的质量变差。比如路由器内存余量越小丢包率就会越高等。检测这种故障, 利用MIB变量浏览器较直观, 它收集路由器的路由表、端口流量数据、计费数据、路由器CPU的温度、负载以及路由器的内存余量等数据。解决这种故障, 只有对路由器进行升级、扩大内存等, 或者重新规划网络拓扑结构。
2. 一些重要进程或端口关闭
一些有关网络连接数据参数的重要进程或端口受系统或病毒影响而导致意外关闭。比如, 路由器的SNMP进程意外关闭, 这时网络管理系统将不能从路由器中采集到任何数据, 因此网络管理系统失去了对该路由器的控制。或者线路中断, 没有流量。
排查方法:用Ping命令检测线路近端的端口是否联通, 若不通检查该端口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 若是重新启动该端口即可。
3. 主机逻辑故障
主机逻辑故障所造成网络故障率是较高的, 通常包括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网卡设备有冲突、主机的网络地址参数设置不当、主机网络协议或服务安装不当以及主机安全性故障等。
(1) 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包括网卡驱动未安装或安装了不兼容的驱动程序。
排查方法:在设备管理器窗口中, 若网卡型号前出现标示“!”或“X”, 表明此时网卡无法正常工作。解决方法是先卸载然后重新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即可。
(2) 网卡设备有冲突:一般指网卡与主机其他设备有冲突。
排查方法:操作系统大多附有测试和设置网卡参数的程序, 分别查验网卡设置的接头类型、IRQ、I/O端口地址等参数。若有冲突, 只要重新设置或者更换网卡插槽, 让主机认为是新设备重新分配系统资源参数, 一般都能使网络恢复正常。
(3) 主机的网络地址参数设置不当:主机的网络地址参数设置不当是常见的主机逻辑故障。比如, 主机配置的IP地址与其他主机冲突、IP地址不在本网段范围内等。
排查方法:查看网络邻居属性中的连接属性窗口, 查看T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参数。
(4) 主机网络协议或服务安装不当:主机网络协议或服务安装不当也会出现网络无法连通。主机安装的协议必须与网络上的其他主机相一致, 否则就会出现协议不匹配, 无法正常通信, 还有一些服务如“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不安装会使自身无法共享资源给其他用户, “网络客户端服务”不安装会使自身无法访问网络其他用户提供的共享资源。
排查方法:在本地连接属性窗口查看所安装的协议是否与其他主机是相一致的, 如TCP/IP协议, Net BEUI协议和IPX/SPX兼容协议等。其次查看主机所提供的相应服务程序是否安装正确, 若未安装或未选中, 请将其安装或选中。
(5) 主机安全性故障:通常包括主机资源被盗、主机被黑客控制、主机系统不稳定等。
排查方法:主机资源被盗, 主机没有控制其上的finger, RPC, rlogin等服务。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些进程的正常服务或漏洞攻击该主机, 甚至得到管理员权限, 进而得到对磁盘所有内容任意复制和修改的权限。当然更不能轻易的共享本机硬盘, 因为这将导致恶意攻击者非法利用该主机的资源。
主机被黑客控制, 会导致主机不受操纵者控制。通常是由于主机被安置了后门程序所致。发现此类故障一般比较困难, 一般可以通过监视主机的流量、扫描主机端口和服务、安装防火墙和安装系统补丁来防止可能的漏洞。
主机系统不稳定, 往往也是由于黑客的恶意攻击, 或感染病毒造成。通过查杀病毒可排除病毒的可能。也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补丁程序、防火墙、防黑客软件和服务来防止漏洞所造成的恶性攻击。
三、结语
本文总结了几类常见的故障及其排查方法。针对具不同的诊断技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同时在网络维护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建立完整的组网文档, 以供维护查询。如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网络设计总体思路和方案、网路拓扑结构及规划、网络设备和网线的选择、网络的布线、网络的IP分配, 网络设备分布等等。
第二, 养成做好网络维护日志的良好习惯, 尤其是有一些发生概率低但危害大的故障要做完备的维护文档, 以利于故障排查。
第三, 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口令的可靠性, 并为主机安装最新的补丁程序、防火墙、防黑客程序等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洞。
参考文献
[1]Greg Tomsho.网络维护和故障诊断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3
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第9篇
【关键词】汽车;故障;故障诊断
1.故障产生的原因
1.1存在易损零件
汽车在设计中不可能做到所有零件都具有同等寿命,有些零件为易损零件。例如:空气滤清器滤芯,火花塞,离合器摩擦片等使用寿命较短,均需定期更换,如没有及时更换就会发生故障。
1.2零件质量差异
汽车零件批量大,并由不同厂家生产,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质量差异。
1.3运行材料质量
汽车上的消耗品主要有燃油和润滑油等,这些用品质量差会严重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使汽车易发生故障。加入劣质燃油和机油对发动机危害极大。
1.4使用环境影响
汽车使用环境变化很大,涉及气温高低,风霜雪雨,道路不平使汽车振动颠簸严重,容易发生故障或引起突发性损坏。
1.5驾驶技术影响
驾驶技术对汽车故障的产生影响很大,使用方法不当影响更大。如汽车新车磨合期超速超载,不定期维护,就会使汽车损坏和出现故障。
1.6维修技术影响
汽车在使用中要定期维护,出了故障要作出准确的诊断,及时排除。要求汽车使用、维修工作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汽车技术性能和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2.汽车常见故障的表现和症状
2.1性能异常
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差,如最高行驶速度明显降低;汽车燃油消耗量大和机油消耗大。乘坐舒适性差,如汽车振动和噪声明显加大。汽车操纵稳定性差,如汽车易跑偏,车头摆振;制动侧滑和距离长,排放超标等。
2.2工况异常
使用中突然出现某些不正常现象,如行驶中发动机突然熄火;制动无效;冬季起动困难;发动机熄火后再也起动不了等。
2.3声响异常
使用中发生的故障往往以异常响声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响声比较沉闷并且伴有强烈的振抖时,故障比较严重。例如,汽车怠速运转时,发出有规律的哒哒声,加速时响声杂乱无规律,这是气门间隙过大发出的敲击声。如果发动机在正常运转时,出现像敲砧板的嘎嘎声,且响声越来越严重,这是发动机缺机油造成烧轴瓦的响声。
2.4排烟异常
汽车排气管冒黑烟一般为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排气管冒蓝烟,一般为烧机油;排气管冒白烟,一般为燃油中有水,或气缸有水,或室外温度过低。
2.5操作异常
汽车不能按驾驶员意愿进行加速、转向、制动。如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转向盘、变速杆操作不灵活等。
2.6气味异常
刹车片和离合器片的非金属材料发出的烧焦味;蓄电池电解液的特殊臭味;电气系统导线烧毁的焦糊味;漏机油滴到排气管的烧焦味和汽油味。
2.7外观异常
汽车停放在平坦场地上时,检查外观时会发现汽车纵向倾斜或横向歪斜;灯光、信号、仪表失常;表面碰伤、擦痕损伤等。
2.8过热
各部温度超出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如水箱“开锅”、变速器、制动器、后桥壳发热烫手。
2.9渗漏
燃油、机油、冷却液、制动液、电解液、制冷剂等漏液;电气系统漏电;气缸垫,进、排气管垫,真空管等漏气。
3.故障诊断方法
汽车发生故障,如果查不出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就无法动手修理。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如果诊断不出病因,乱开药,就很难将病人的病治好。如果诊断病因准确,对症下药,就可以药到病除。汽车故障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掌握汽车的构造、原理、性能,且具有丰富的维修实践经验,就很容易作出准确的判断。内行的人只要汽车一开过他身旁,他一听一看就可以判断出该车的技术状况,这就相当于一个中医医生,单凭一个人的脸色,行动,眼神,精神状态就可以判断出有没有病一样。汽车一般故障诊断方法大概归纳为深问历程、慎察症状、细听异响、触感变化、辨嗅气味、试验求证、部件替换、分离检查和局部拆装等过程,对于疑难故障,在利用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也要结合维修经验,灵活运用检测结果,对故障进行综合诊断。
3.1深问历程
中医诊病要望、闻、问、切,汽车故障诊断也是一样。其中深问也是快速诊断汽车故障的方法之一。例如,汽车发生故障时,应了解汽车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因为可以根据这些使用情况估计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因此,维修人员一定要向车主询问使用年限、修理历史、发生故障时的症状以及发生故障后的状态,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判断故障的部位。
3.2慎察症状
所谓慎察症状是对初步判断的故障发生部位进行仔细观察或模拟检测。如发动机冒蓝烟,如果是使用过程中长期冒蓝烟,且汽车使用里程又很长,一般可判断为气缸、活塞、活塞环磨损造成机油上窜至燃烧室燃烧引起的;如果只是在发动机刚启动时冒一股蓝烟,以后又逐渐变得比较轻微,一般可判断为气门油封老化或气门杆与导管磨损造成机油漏入燃烧室燃烧引起的;如果是发动机大修后出现冒蓝烟,只能是活塞环装反所致。特别是梯形活塞环,由于梯度很小,肉眼很难看得清楚,如果标记不清或标错,就易造成活塞环泵油现象。
3.3细听异响
用听觉判断汽车故障是常用的简便方法。当汽车某个部位发生故障时,就会出现异常响声,有经验者可以根据响声判断故障部位。如汽车直行时响声正常,而拐弯时有异响,可判断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有问题;如发动机抖动,加速时排气管有突突声,可判断为发动机缺缸工作;如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有沙沙声,松开离合器踏板时响声消失,说明离合器分离轴承缺油;如发出叽叽声,说明分离轴承卡死不转,磨到分离杠杆发出的响声,必须及时更换分离轴承。
4.故障疹断与维修
(1)当踩下制动踏板时,有松软或有弹性的感觉,说明液压制动系统中制动液(刹车油)不足或有空气造成制动不灵。
(2)当第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感觉踩下去很深,而第二次、第三次踩下去时,制动踏板逐次增高,说明制动蹄片和制动鼓磨损间隙过大造成制动不灵。
(3)如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制动不灵。可以在不发动时把制动踏板踩到底并保持不动,再启动发动机,如果发动机启动后制动踏板还下移一些,说明真空助力器性能良好,否则,说明真空助力器损坏造成制动不灵。
5.部件替换
所谓的部件替换就是对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件用合格的部件替换。如果故障排除说明该该部件损坏,如果故障依旧,说明该部件是好的,故障不在此处。例如,发电机不充电,用一个新的发电机换上去,充电正常,说明原发电机损坏;如果换上新的发电机仍然不充电,说明故障不在发电机,可能是在调节器或充电线路。
6.分离检查
分离检查就是對具有系统性的结构进行分段或隔离检查,以确定故障部位。如转向沉重故障现象,很难判断故障在转向器还是转向传动机构。如果把转向摇臂拆下,转动方向盘,如觉很轻松灵活,故障就在转向传动机构;如果方向盘仍然沉重,故障就在转向器或转向轴。
7.局部拆装
所谓局部拆装就是已经判明故障发生在某个总成以后,还不能准确判断具体某个零件发生故障时,可按总成工作原理,局部拆卸某个零件进行检查。例如发动机缺缸工作,可用逐缸断火(油)法来检查。当拆到某缸高压线或高压油管时,发动机转速发生变化,说明该缸工作正常,如果没有任何变化,说明该缸不工作。
【参考文献】
[1]董国平.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1995.
[2]储江伟.汽车维修工程.2008.
笔记本常见故障诊断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