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精选9篇)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第1篇
庆阳市庆化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授课教师:边新秀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审签: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总第4课时)使用人:班级:
【学习目标】
1、掌握下列内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学习重难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1)“一五”计划编制的目的。(2)“一五”计划起止时间。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4)“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和目的及其主要内容。(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题目)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A、新中国建立后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 C、抗美援朝胜利后D、土地改革完成2、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3、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
A、工业和交通运输业B、工业和农业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D、农业和商业
4、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①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第一辆汽车 ③ 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 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5、我们现在正处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006年至2010年),那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6、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7、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多少周年?()A、49B、50C、51D、52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成就突出,沟通了边疆与内地联系的是()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B、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宝成铁路建成通车D、膺厦铁路全线通车
10、材料分析题
“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请回答:(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多少周年?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第2篇
课题:“开元盛世”
总课时:第3课时第一单元第3课时
主备人:张桂审核人: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类别: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唐玄宗的改革措施,理解“开元盛世”
2、概括并掌握唐玄宗时期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3、了解唐朝衰亡的原因及其灭亡时间
学习重点:盛世的经济繁荣
学习难点:曲辕犁、筒车的结构原理及先进性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2~P15页,完成以下自学任务。
1、唐玄宗的改革措施:①重用“”。②重视倡。
2、“开元之治”:唐玄宗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使为之一新,史称“”。
3、了解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4、唐朝日趋衰亡的原因:①唐玄宗后期,渐渐,不理
。②唐玄宗还任用,造成,导致以边将和为首的叛乱。历史上称为 “”。③公元世纪后期,爆发了大起义。
5、唐朝灭亡:公元世纪后期,唐朝瓦解,年。
三、合作探究
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四、拓展提升
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当堂检测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2.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的相似点有:()①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②都反对奢侈,提倡节俭,“戒奢从简”③ 都任用节度使④都抗击突厥。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第三课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第3篇
出于对教学改革、学习变革的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纷纷走向课改的前线。导学案产生于国内,它是经教师集体研讨而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自推出以来,在国内多所中小学得到了使用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导学案”教学更多的是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现在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相契合。翻转课堂起源于国外,它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即在课外实现知识的传授,在课上进行知识的内化,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形式和师生角色,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构建出了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翻转课堂在美国受到许多学校的欢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也积极尝试将其进行本土化实践。
导学案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成熟实践多年,而翻转课堂作为新兴事物也受到了各地教育者的追捧。导学案和翻转课堂都遵循“先学后教”的理念,导学案侧重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进行课前自学,而教师则借助导学案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翻转课堂则由教师运用技术、资源将课堂上需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并在课前分发给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进行自定步调的学习,课上师生们可以相互探讨解决问题。学生课前主动进行预习,发现问题,课堂中进行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可以拓宽导学案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导学案也为翻转课堂的可控性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两者的结合共生也将带来更大的教学效益。
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教学的意义
翻转课堂视域下的导学案教学重在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体现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导学案和教学视频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因此要求将教师“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内部”的能动活动,即让学生将接收知识的过程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内化、吸收和运用的过程,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全面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翻转课堂视域下的导学案教学, 进一步让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时间、空间去积极思考、探索和交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学生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在探索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在研究实施过程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将导学案教学与教学视频相融合,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导学案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向预定的目标转变。
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的设计
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学习者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它在形式上将课外和课上颠倒,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能更加自主地开展学习。如何保证学生自主完成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成为翻转课堂的关键所在,导学案的使用无疑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学效果。笔者认为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导学案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2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我校的众多初中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合理、有效地设计和运用导学案对于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导学案呢?
一、导学案的定义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是我校初中英语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内自学和课后及时巩固用的书面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蓝本。
二、导学案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我校的初中英语课堂改革是以导学案为基础的。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了六个作用:指向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系统性——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展示性——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记录性——学生课堂学习的记录本;反思性——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参考性——复习巩固时使用的学习材料。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遵循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律,按照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全过程设计,将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实践证明,我校教师借助“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改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导学”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我校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突显,英语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从而使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自学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编写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具有全程性、实时性、全员性特征。因此,“导学案”的使用既是一个使用的过程,还是一个设计再创造的过程。下面笔者详细谈谈使用“导学案”对学生、教师和备课组的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在学生使用“导学案”初期阶段,教师首先要做好常识性指导,其次要针对“导学案”在课前、课中、课后如何发挥作用,做好过程性指导。通常,对于一个课时或者一个课题的“导学案”,学生使用时要经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1.课前:学生拿到“导学案”后应根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预习提纲认真地预习初中英语课本,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自测题”,并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在“导学案”中“提出疑惑”的栏目上,第二天在英语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质疑。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学案)时要做到自觉、主动、独立。
2.课中:(1)学生应独立完成随堂检测题、归纳总结等内容,对于做错的问题要力争弄懂,并及时订正。(2)学生应注意使用双色笔做好纠错记录,养成标注重点内容的良好习惯,以便今后复习。
3.课后:(1)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后延伸”进行复习巩固,拾遗补缺,拓展提升。(2)学生及时将“导学案”进行纠错及完善“导学案”,并在“导学案”上写下来。学生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供教师第二次批阅。(3)每隔一段时间,学生要对“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定期复习巩固。
(二)对教师的要求
“导学案”不仅贯穿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全过程,同时也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教师有不同要求。
1.课前:一般要求教师提前两天发放“导学案”,让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时间进行预习。在上课的前一天由英语科代表收齐上交“导学案”,教师通过第一次批阅,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特别关注“导学案”中质疑问难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并调整和确定精讲点拨的内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最后,在上英语课前再发给学生,供上课时使用。
2.课中:(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按照“导学案”的设计环节进行操作,对各项目标和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2)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初中英语课本的范例作用。如让学生自学初中英语课本,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的英语知识,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思考、解答问题,让学生寻找规律、概括结论,让学生总结评价、构建和完善初中英语知识结构体系等。总之,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够做得到的,就让学生去做,教师不能包办代替。(3)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定教、灵活使用“导学案”,要随时了解学情,灵活调控教学。如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多余的讲解,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训练。(4)教师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3.课后:(1)教师使用“导学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批阅“导学案”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同桌互批、组内互批、组间互批、科代表批阅、教师批阅等。教师要根据批阅情况,做好总结评价,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情况,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2)教师根据批阅情况和学生的自主反思情况将问题进行统计整理,形成错题集。这些错题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如果对这些内容采取定期巩固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实施“周周清”“模块清”等巩固练习,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次进行集体备课、修订“导学案”提供重要参考。
(三)对备课组的要求
1.备课组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展开集体备课,并根据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精心设计“导学案”的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正确引导,让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有兴趣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导学案”的有效实施应当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团结互助、通力合作的成果。
2.备课组要对学生统一使用“导学案”提出要求。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安排和引导,主动地去阅读初中英语课本,查找相关资料,掌握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备课组组长要对教学进度、家庭作业、教学反思、每周检测、资料整理等进行宏观把握及具体督查。
四、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初中英语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的内容,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不能越俎代庖。
2.教师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中各个知识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转换。教师只有有效地利用过渡语进行转承连接,才可以促进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贯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
3.教师一定要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杜绝学生不预习或对预习敷衍了事的现象。如果不能保证学生的课前预习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先把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坚持一段时间,待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之后,再放手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
4.教师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时,要经常关注“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必要时要加强个别辅导,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忘。
5.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导学案”的整理和保存。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应既有指向初中英语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初中英语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反思,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初中英语学习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节英语课使用过的“导学案”,并作为重要的学习、复习资料,在后续学习和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导学案”的价值,重视“导学案”的使用。
6.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跟踪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进程及学习效果,适当地调控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适时地鼓励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导学案”的使用是我校教师实施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对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导学案”还没有完全适应,存在自学英语能力较差、课前预习环节落实不够到位、课前预习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而教师方面也有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不够完善,在导学、学法指导方面还不够科学,初中英语课堂放不开等问题,但在当前“减负增效”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可以增强我校初中英语教师的主体意识和教改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深信:在不断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的功能将会得到加强和完善。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YQJK226)的阶段性成果。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第5篇
学科 英语 主备
教师 授课
教师 备课
组长 八年级备课组
课题 Grade 8 Unit 10 Section A(1a – 2c)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第 周
学习
目 标 1.熟悉本节课出现的生词短语。
2、“be going to”结构的用法。
3、用英语形式谈论自己的理想。
重 点
难 点 1.单词及短语:grow,grow up,programmer, engineer, pilot , computer science, professional , act, move
.2.交际用语: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m going to be a computer programmer.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3.语法:学习一般将来时
学 法
指 导 1.Role playing ( Pairwork & Groupwork )
2.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 学
媒 体 多媒体
教学活动
一、【自主学习】
1)上钢琴课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演课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计算机科学 _________ 4)练习篮球____________
5)练习打篮球_____________ 6)真的努力学习数学____________________
7)长大,成长_____________ 8 )专业的篮球运动员____________
9)我长大后将成为一名演员
二、【合作探究】
(一)1b:看一看,写一写,读一读,。
(二)听一听,写一写,读一读。
1.听录音,完成1b,并听录音跟读。
2.仿照1c,根据对话内容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脱口秀:仿照c对话,进行小组绘话训练(pairwork)
4.听录音,完成2a练习; 听录音,完成2b练习(表格填写)
(三)导学方案
语法:
“be going to”结构的用法。
1、be going to结构表示主观上打算在最近或将来某时药做某事或表示按计划、安排要做的事情,经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译作“ ”。
2、be going to结构还可以表示根据某种迹象,主观上判断将于发生某事。
3、be going to 后接,其中be要根据主语的不同变换成相应的 。
4、be going to的否定形式应在be动词后加;一般疑问句应将 提到主语前。
5、be going to结构也可以用于there be 句型中,其结构为:
三、【巩固测评】
一.完成句子
1、我长大了将成为一名工程师。
2、他长大了将成为一名演员。
3、你打算怎样去做?
4、当你长大后你打算成为什么样的人?
5、今天下午你打算去哪?
二、改错。
1.I’m going to do a comeputer programmer.
2. He like to practice to speak English with foreign friends.
3.Tom visited his uncle next week.
三、Jim and Mike (work)on a farm tomorrow.
2、-- you (study) French next year?--Yes, we are.
3、There(be) an English film tomorrow.
4、I (read)a book now. I (help) him this afternoon.
5、Tom (not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tomorrow。
教学
反思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第6篇
(一)问题导读单
Unit Five : Feeling HappyTopic One :Why all the smiling faces?Section C
一、学习目的1、继续学习表达情感的单词和句子。
2、继续谈论电影。
二、学习重难点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第7篇
Lesson 46:Mothers and Fathers Are Special
共8课时,第6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的词汇:alivewhateverherosincecarecandy2.识别的词汇:AnnaDodd3.重点:⑴whatever的用法
⑵如何用not all of … “并非所有……都” 表示部分否定
一、自主预习
写出下列单词的适当形式:
1.hero(复数)__________2.mouse(复数)____________________ 3.fail(反义词)_________4.advantage(反义词)____________5.chat(现在分词)________ 6.write(过去分词)___________________ 7.one(序数词)___________ 8.two(序数词)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自测
连线 把下列节日与其相应的日期连在一起1.Children’s Daya.the second Sunday in May2.Women’s Dayb.June First
3.Mother’s Dayc.the Third Sunday of June4.Father’s Dayd.March twelfth5.Tree planting Daye.January First6.New Year’s Dayf.March eighth
三、重、难点点拨(知识拓展)1.alive and living(活着的,活的)
区别:alive只用作表语(只放在be动词后)living既可用作表语也可用作前置定语 例句:The caught fish is alive/living.被抓到的鱼还是活着的。
2.Not all of them celebrate it in May.=Some of them celebrate it in other months.not all of … “并非所有……都” 表示部分否定 例句: Not all the birds can fly.=Some birds can’t fly.3.And fathers can do whatever they want!whatever关系代词“无论什么,不管什么 eg: Whatever I do, I do it for you.无论我做什么,我都是为你好。注意:whatever=no matter what
用whatever造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ero------heroes(特殊复数形式)
以o结尾的单词只有hero, negro(黑人), tomato, potato这4个名词复数要加es, 别的都加s.(2人2菜原则)给出下列名词的复数形式:
tomato ________________pota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oto____________________
radio_______________zoo_______________ 5.since“自……以来/以后”
注意:有since的句中,主句用完成时,从句用一般过去时态。
eg : I have been there many times since I was young.自从我小的时候就已经去过那里很多次了。6.take care of= look after “照顾,照看”
take good care of = look after well好好照顾,好好照看例句:父母们应该好好得照顾他们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⑴巩固基础 : 短语翻译:
1.母亲节 2.父亲节3.照顾
4.做一顿特别的早餐5.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你妈妈说声“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拓展提高: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given.(根据中文意思用适当形式填空)
1.I think they a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雄)2.Children like__________________.(糖果)
3.The girl only_________________(关心)about clothes.4.They have been here _________________(自从)1995.5.____________the weather is like, he will go there.(无论怎么样)6.In the accident(事故)only she was ______________(活着的), the others were dead.7.The
old
woman
ha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照顾)Jim for three years.五、课堂小结
1.请你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并作好笔记
新课改下导学案的应用 第8篇
关键词:本质;构成;应用
导学案是在新时代下社会与学校教育矛盾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的各种媒体上经常有报道这样的新闻,某城市出现用工难问题,而很多大学生又难就业,很多工厂商家宁可高价请技术工人,也不要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出问题了!在学校里同学间没有交流、没有获得肯定的机会;没有合作,没有锻炼表达的机会;没有思考,没有激烈辩论的机会;没有创新,没有你追我赶的机会。
我们应该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那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呢?
需要能独立完成任务的人,能合作共赢的人,能很好沟通的人,能积极奋进的人,能直面挫折的人,能钻研创新的人。
这些都是传统教育所不能达到的目标,我们的高效课堂正是能还学生交流,合作思考和创新的真正培养人才的课堂。那么,导学案究竟是什么呢?
一、导学案的本质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发挥其作用的直接工具。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把教师从“教授”近似而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教师从知识贩卖者的角色转变成智慧的启发者和习惯的培养者的角色中去。将学生从被动地听到主动地学,发挥其主动性。能使学生从等着“喂”到主动找“食”,从而体验到发现知识和探索知识的趣味。在学生正因为繁重的课后作业而一筹莫展时,导学案可以使学生学在前,思考在前,而老师则以解决重难点的问题,着手在提升学生思考深度、看问题角度、交流的能力上,使学生能适应现在这种知识爆炸式增长的时代。
导学案是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案,学生因为不再有老师简单灌输而陷入逆反,而是从展示中得到锻炼,从表扬中得到自信,老师也可以聆听学生的语言,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纠正,培养自主式创新型人才。
二、导学案构成及运用
“导学案”通常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学反思小结等几个环节构成。导学案运用之前要最好两项基本工作:首先,给学生介绍导学案的构成,提出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其次,做好思想准备,践行和落实新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制定三维目标。根据章节翻查课标中相关要求并搜集资料进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明确教学重难点,便于有针对性的重点突破。
2.学生自主学习部分
也就是预习案,在上课之前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独立阅读教材查阅参考资料从教材中提炼要点,对本节课有个初步的认识,看不懂或者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做好标记,以备课上重点探究。
3.探究学习部分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课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学习。这是学案的重点部分,探究的过程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通常会采用支架式教学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
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4.协作学习——学生异质分组,进行小组协商、讨论。第一组的给第二组的讲,然后第二组的同学再给第一组的同学评价后再说自己的
观点。
4.展示
展示要有点评。组长或学科长安排任务或发言顺序。教师做好点评指导与纠正。展示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即问题性;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等,即创生性。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會。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5.达标测评
要求老师必须在课前有准备,对本课时的内容高度总结。讲三点:重点、难点、易错点。三讲:预习导学后讲,合作探究后讲、达标测评后讲。分层教学:分为基础题、能力题、拓展题,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使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6.反思小结
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感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填写“学习反思”,当作复习时注意的问题。导学案上应该有留白处,让师生在导学案的使用中写下生成的知识点。
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三、导学案使用的注意事项和补充
导学案的组成部分应根据学科特点灵活把握,切忌教条。编写导学案必须一学时一案,内容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不能以教案定导学案,着眼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在我们大力倡导下、在我们逐渐认识及应用导学案的过程
中,一定会对导学案有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深化,我们在这里所谈论的只是教学案初探中的极少部分,如有不同的见解可以联系并进一步对教学案补充与完善。希望在我们的导学案应用中可以为国家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祖国的复兴大业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冯新东.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小学教育,2012.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 大连教育学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第9篇
一、Teachers’ words: A lazy youth, a louse age.(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Teaching Aims: 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school.
1.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2.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It’s three miles.
3.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from home to school?
-It takes 25 minutes.
三、教学重、难点
Leave for,
The bus ride usually takes about 25 minutes.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或自测/情景导入
1. 翻译下列短语,并熟练掌握
1) 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乘地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乘火车____________________4) 乘小汽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步行去------________________6) 骑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多远 _________________ 8) 多久_________________
9) 多久一次______________ 10) 动身去------_________________
11) 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早班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从------到__________________14) 匆忙的早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主学习
1. 1) leave, “离开;出发”。过去式是left.如:
We left the party at 8 o’clock.
2)动词,“听任;让---处于”。如:
Did you leave the window open?
3)动词,“遗留;遗忘”。注意不用forget. 如:
I’ve left my things at home.
2. hundred
数词,“一百”。若hundred前有具体的数字,则直接用“基数词+hundred”.
There are five hundred students.
易错点提醒:若表示“数百的”的约数概念,则用hundreds of. Thousand, million也有类似用法。
3.合作探究
1c, 2d, 3b Pairwork.
4.拓展创新
5.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 ) 1. -_____ did you go there? -By boat.
A. When B. Where C. HowD. Who
( ) 2. -_____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the school?
-About twenty minutes walk.
A. How far B. How long C. WhenD. Where
( ) 3. It takes _____ time to the work.
A. too many B. too much C. a few D. quite little
( ) 4. -How does he go to Hong Kong?-_____.
A. Take train B. By train C. By the train D. By trains
( ) 5. Our holiday is coming. Two _____ students in our school will go hiking.
A. hundred B. hundreds C. hundred of D. hundreds of
( ) 6. -_____ water do you want? -A little.
A. How many B. How big C. How long D. How much
( ) 7. My uncle usually _____ a bus to go to work.
A. take B. by C. on D. takes
( ) 8. It takes me twenty minutes ______ my homework
A. to do B. do C. doing D. in doing
( ) 9. How about going there _____ our bikes?
A. in B. on C. at D. by
( ) 10. How does Ken’s mother _____ home?
A. get B. get to C. gettingD. gets
二、词汇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或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Another word for “ bike ” is b__________.
2. There are 60 m__________ in an hour.
3. My home isn’t far from here, it’s about two k__________.
4. A sheep has four ________ ( foot ).
5. It took them ten minutes __________ ( walk ) to the hotel yesterday.
6. Different __________ ( country ) has different weather.
7. In our school, most __________ ( 学生 ) take cars to school.
8. Lily usually gets up at six, exercises and __________ ( have ) breakfast in the morning.
9. It’s over three __________ ( hour ) ride from Shijiazhuang to Beijing.
10. When it __________ ( rain ), I take a taxi.
三、补全对话 (选择合适的选项补全对话)
A: Wang Dong,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B: Sure.
A: 1______
B:At about 6:00. Then I shower and have breakfast. 2______
A:3_______
B:I ride my bike. Sometimes I walk.
A:4_______
B:1.5 kilometers.
A:How long does it take?
B:5______
A. How far do you live from school? B. I leave for school at about 6:30.
C.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D.I ride to school at 6:30.
E.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