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笔记大自然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笔记大自然范文(精选5篇)

笔记大自然 第1篇

第一条:每一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 就应当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 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在这第一条法则中, 其中包含着“寻求和平、信守和平”的自然法;后半部分所包含的则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保卫我们自己”的自然权利的概念。

第二条:在别人也愿意这样做的条件下, 当一个人为了和平与自卫的目的认为必要时, 会自愿放弃这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而在对他人的自由权利方面满足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所具有的自由权利。这句话也就是符合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谚语, 别人怎样对自己, 自己也要以相应的方式甚至是过之的条件来回报对方。第一条是基本自然法, 确定了以和平与自我保存为目的。其中自然法的最终目的便是保存人的生命, 是自然权利的保障法则。因而在这里便可以得知:当和平可以得到的时候, 即追求和平, 而在战争中和平不可得时, 就去努力寻求帮助, 而这就是自然法的基础。第二条是由第一条自然法导出的, 提出解决和平问题的和平方式, 这就是通过权利的放弃和转让。这两条自然法可以归为一组。

第三条:所定信约必须履行, 这一自然法就包含着正义的泉源。

第四条:接受他人单纯恩惠施与的利益时, 应努力使施惠者没有合理的原因对自己的善意感到后悔。第三条指出履行信约即正义。第四条谈恩惠, 恩惠与正义具有相同的效果, 它们共同针对竞争和猜疑, 通过履行信约和感激恩惠而进行合作、建立信任、开展互助、保持协调, 反对背信弃义和忘恩负义。第三、第四条是从第二条自然法有关契约的内容导出的, 可以归为一组。

第五条:每一个人都应当力图使自己适应其余的人。

第六条:当悔过的人保证将来不再重犯, 并要求恕宥时, 就应当恕宥他们过去的罪过。

第七条:在报复中, 也就是在以怨报怨的过程中, 人们所应当看到的不是过去的恶处大, 而是将来的益处多。

第八条:任何人都不得以行为、言语、表情、姿态表现仇恨或蔑视他人。第五条谈合群, 这条自然法所针对的并不是引起战争的激情或强烈的欲望, 而是人们的“非社会性”或“反社会性。”第六条谈恕宥, 虽然在论证上提及恐惧, 但这一提议发生在虚拟情态下, 恐惧并不是恕宥的根据。第七条谈报复需要考虑未来利益, 强调的是以怨报怨的尺度问题, 这条自然法在论证上针对虚荣, 在结论上针对残忍。第八条主要反对侮辱, 指出仇恨与轻视是斗争的原因。这四条可以视为一组, 主旨在于交换正义。

第九条:每一个人都应该承认他人与自己生而平等, 违反了这一准则的就是自傲。

第十条:进入和平状态时, 任何人都不应要求为自己保留任何地不赞成其余每一个人要为自己保留的权利。

第十一条:一个人如果受人信托在人与人之间进行裁断时, 那么自然法就有一条诫条要求他秉公处理。

第十二条:不能分割之物如能共享, 就应当共享, 数量允许时, 应不加限制;否则就应当根据有权分享的人数按比例分享。

第十三条:但有些东西既不能分割, 又不能共享。那么规定公道之理的自然法便要求全部权利以抽签方式决定, 要不然就轮流使用, 让第一次占有权以抽签方式决定。

第十四条:抽签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凭人意决断的, 另一种是自然的。前者是由竞争者协议同意, 后者要不是根据嫡长继承权决定便是以原占有权决定。因此, 不能共享也不能分割的东西就应当断与第一占有者;在某些情形下则应当作为按命运所得之分取得, 而断与长子。第九条谈平等, 反对自傲。第十条谈谦谨, 反对骄纵。第十一条谈公道。第十二条谈对公共物平均分配。第十三条谈抽。第十四条规定的是抽签可凭人意决断, 但这要经过竞争者的协议同意。第九到第十四条为一组, 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但第十一条谈公道时又另起一层, 第十一到第十四条主旨在于分配正义。

第十五条:凡斡旋和平的人都应当给予安全通行的保证。

第十六条:争议各方应将其权利交付公断人裁断。

第十七条:任何人在自己的争讼案件中充当公断人都不相宜。

第十八条:任何人如果在一方胜诉时所获利益、荣誉或快乐显然比另一方获胜时大, 那么他在任何争讼案件中便都不应当被接受为公断人。

第十九条:在有关事实的争执中, 裁断者由于对一方的信任不能比另一方大, 如果他没有其他证据时, 就必须信任第三方面, 或第三与第四方面, 或者是更多的人, 否则问题就会悬而不决, 并将听任以武力解决, 那样就违反自然法了。第十五条谈斡旋者, 它规定的是保证协调者和斡旋者的安全, 即通过调解而不是斗争来解决争端。第十六条谈的是服从公断人, 它规定的是在事实和权利问题上的分歧要诉诸立约, 服从公断人的方式。第十七条谈每个人不宜做自己的公断人。第十八条阐述如果一个人具有偏袒的自然原因, 则不宜做公断人。第十九条谈裁断者要相信证人。第十六至第十九条为一组, 论述什么是公断人及何人不适合做公断人, 主旨仍在于分配正义。

“综述与结论”中的补充:根据自然之理来说, 每一个人在战争中对于和平时期内保卫自己的权力, 当局应当尽力加以保卫。以上就是《利维坦》中的自然法思想, 这些自然法之间存在着关系。第一条自然法:寻求和平、信守和平是全部自然法的首要基础, 所有的自然法都是由此得出, 它们都是对寻求和平或自我保护的方法的有力诠释。用霍布斯自己的话来说, 所有的自然法则归结起来可以表述为一条简易的总则,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摘要: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法思想, 是法学的经典著作。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解读《利维坦》一书, 理清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 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分析, 证明霍布斯理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政治学,自然法,正义平等

参考文献

笔记大自然读后感 第2篇

这个有些俗气的标题,却是最能表现我心意的句子了。说起来,我真是无法回忆,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成了一个“花痴”,对自然之物,开始有了无法忘怀的迷恋和痴想。那些花花草草,一天一天的浇水施肥,一点一点的发芽长大,当你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就越发现你得到的,远远大过你付出的。那些点点滴滴的惊喜,让人无法拒绝的沉浸下去。我现在还可以很清晰的回想起来,五月份种下的牵牛花种子刚刚破土而出的时候,那一副稚嫩而充满蓬勃希望的样子,特别可爱的是,小小的绿芽,还包裹在种皮里面,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小孩戴着一顶小黑帽。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笔记大自然》这本书,恰是瞌睡送来了枕头。让人爱不释手,欢喜的看了又看,然后又忍不住开始实践起来。

《笔记大自然》这本书,就像所有其他美国人写作的书一样,非常实用耐读,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很多书往往沦为理论的刻板教堂。书中几乎可以说每一页,都没有任何理论,只是在鼓励你拿起笔,开始自己进行观察和创作。作者本身是经验丰富的自然观察记录的艺术家,教育家,书中有超过几百张的自然观察画作,让我们可以模仿学习,你可以从中学到如何使用铅笔或者钢笔来进行素描,如何使用水彩和彩铅来给画面增色。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指导我们如何作四季的笔记,春夏秋冬,同样的景物,却有不同的变化美丽。

从功能上说,《笔记大自然》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书写日记的入门书,但它更是一本非常诗意的自然散文。作者克莱尔和查尔斯用两种指尖艺术——书写与绘画,来传递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而本书的译者,麦子也是一个诗人,一个具有出世情怀的诗人来翻译这样一本书,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书的每一页,既有关于自然日记的指导,更美好的,则是那些作者记下和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自然日记,译者麦子煞费苦心,不但把日记上的每个句子也都译出,而且用手写体重新抄录一遍,用美轮美奂四个字来形容,毫不过分。在日记的字里行间;有流动的色彩,有凝固的字迹;有飞驰的深思,有停留的脚步……其美感难以言语,其宁静无以形容……所有珍贵而不被留意的,都隐遁在这本书里。

什么是自然历史?难道说,只有专业的自然科学家才是记录者,只有原始森林才是有资格的观察对象?在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最好的答案,自然历史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切。她当然可以是站在山顶远望的森林远景,但是同样也可以是我们城市里绿化带上的一丛杂草,也可以是小区水系里一声青蛙的鸣叫,也可以是自家花盆中刚刚钻出来的一抹绿芽。

只是我们没有注意,但是你要明白,即使是一棵杂草,也远远比我们发明的任何科学装置,都要来得复杂难解。

而没有我们的记录,这些自然历史,就在我们的眼前

悄悄流逝了。

当然,你可以说,我每天都在用照相机拍照,拍下那一个个瞬间。在旅行的时候,我的朋友酷爱照相,往往一照就是半个小时,但是我真的很困惑,在你用照相机拍照的瞬间,你是在用自己的眼睛看,还是用那一个个框子,隔开了自己与自然的距离?

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莫奈的莲花池,比一万张莲花照片摞在一起还要美丽动人。

在我开始拿起笔,记录自然的时候,我深刻的感觉到,用画来记录自然,和用照相机来记录自然的不同之处。照着《笔记》的指导,我去超市买来了一只0.28mm细的黑色水笔,然后在我一个空白的本子上,开始记录自己的花园。写字和画画,区别实在是太大,我怎么也画不好那一只前天来我家拜访的蟾蜍的模样,怎么也描摹不出金银花枝干上绒毛的感觉,怎么也画不出扁豆的枝繁叶茂,虽然如此,我却观察到代代桔的新叶子,有一股精油的香气,葡萄的叶子,并不是纯粹的绿色,而前些天作为支架插在土里的月季光杆,居然爆了新芽。

当然,自然笔记并不仅止于此,在我们记录的时候,画画的时候,我们是在创作,我们创作出了新的生命,同时,也为我们自己留下了最美好的经历之一。譬如我,在清晨对着一片叶子绘画,是我所能想到心灵最宁静的方式之一。我并不觉得城市人都失去了感受美好的能力,但是太浮躁的心态,已经让我们麻木了自己的灵性。就我身边而言,几乎所有的朋友,都没有真的热爱养花种草的,经

常成为黑手指一族。其实,只要你有个阳台,哪怕只有一张桌子,都可以成为一片你自己的花园。

说回来,之所以要记录自然,最浅显,也最不为人们所记忆的理由,恐怕只是因为——我们是大地的孩子。就让我用《笔记》里的一首诗,结束这篇文章,同时也希望,这是你,我,他,新的一个起点。

母女俩的快乐自然笔记 第3篇

父母和孩子一起记自然笔记,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学会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对孩子一生的幸福都有益。

画真实的动植物,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

任众平时常和女儿鹤鹤一起去湿地观察植物和昆虫,她们把和自然有关的趣事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于是有了几本图文并茂的《大自然笔记》。这些厚厚的笔记里有文字记录,有图画描述,有母女俩的木雕植物橡皮章图案,还有风干的实物标本,如苹果树的一片树叶、野百合的一瓣花瓣、蒲公英的一粒种子等等。

任众借此机会帮助女儿学习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有了解、有敬畏、有爱心、有责任心。任众也希望借自然笔记之趣,激起鹤鹤对摄影和画画的兴趣,或许会给她将来的生活增添很多乐子。

刚认识白车轴草(白花三叶草)时,任众告诉鹤鹤:“如果能在众多的三叶草里找到四叶幸运草,就代表着幸运。”然后她约了鹤鹤的好朋友一家一起去湿地寻找四叶草,平时一刻也闲不住的小朋友们,找幸运草时专注的神情让人感动。所找到的四叶幸运草几乎都是孩子们发现的,意外的惊喜让孩子们格外有成就感。

做自然笔记:女儿由怕虫子变成爱虫子

做自然笔记的过程里能碰到很多有趣的事,几乎每次都有新奇的发现。

有一次任众和鹤鹤正在观察一只锹甲,突然看到锹甲腹部向上一翘,一瞬间向后方射出一股尿来,足有一尺远。母女俩哈哈大笑,庆幸没有坐在锹甲的“射程范围”之内。这个场面可不像小狗尿尿那么常见呢!

还有一天晚上,一家三口打着手电筒到发现雄锹甲的树丛去寻找母锹甲,没想到,竟然“遇见”白天藏起来的锹甲们在石楠叶片上大吃大喝,真是大饱眼福。当手电筒的光打在树枝间,一只体型硕大的蜘蛛霍然出现,它的腿撑起来足有十岁孩子的手掌那么大。蜘蛛正在吸食一只落网的昆虫,一家人看得目瞪口呆。鹤鹤刚开始挺害怕的,但在回家的路上却变得异常兴奋,第二天倒把这事儿当作爆炸性新闻讲给小朋友听。

任众说:“之前喜欢自然,是一种最原始的感性冲动。画自然笔记之后,对自然的喜欢变得理性、细致,因为画画需要细节。”任众和鹤鹤常会花一两个小时停留在花前或树前,观察那些植物的茎叶花果,观察虫儿们的休息、活动和取食的状态。同一个场景或同一株植物,妈妈和女儿会画出不同风格的两幅画。孩子画的画没有成人的写实,却更有趣味和想象力。

不知不觉中,原本害怕虫子的孩子不仅不害怕那些虫子了,还和虫子们成为了好朋友。

与自然相遇:孩子对四季的变化更敏感

一边绘画一边关注四季风景的变化,你会发现许多事物年复一年就在身边,但你却从不曾留意。比如昆虫,之前任众从来不知道身边有那么多种习性有趣的小家伙。现在,连孩子都能叫出周围一些常见树木花卉的名字,对植物四季的变化很敏感。

任众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以把做自然笔记的才能用在各种事物上: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还可以用图画在家庭通讯本上记事……每一次运用,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真实的成就感。

许多事情都开始于偶然,而最终变成了必然,转变的关键在于是否把最初的想法变成一项可行的计划。对孩子的自然教育也是如此,重要的是把每一次与自然的偶然相遇,变成一份必然的计划。大自然随时在施予无所不在的教育,这份教育可以陪伴孩子的一生。

帮助孩子建立一份自然计划

1.为孩子制作一本不易破损的笔记本。

2.每周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给孩子讲述自然界里某一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3.每月带孩子去游览附近的山川、河流、花园或田野,一起野餐。

4.收集自然界中的石头、种子和叶片,进行创意手工制作。

5.每年春天让孩子种下一棵树或其他植物。

6.每月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个关于大自然的秘密。这样的讨论可以从一片树叶开始:为什么它的叶脉是左右平衡的,为什么它的形状也是平衡的……

7.多准备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经典书籍,随时解答孩子各方面的疑问。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动植物的故事。

大自然的文字读书笔记 第4篇

刚读这本书,我有种种疑惑,大自然真的会写字吗?其实在大自然中,星星在夜晚就像一个路牌,望望星空,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地方就是北方,即使没有指南针,北极星也会照亮回家的路。

云朵,像一位悠闲的老师,当你不好好听课的时候,它会严厉地惩罚你。天空中,白丝带似的云在飘荡,它会警告你,卷云不会有好天气,阴雨天要来。当天边向你伸出铁砧似的云的时候,雷雨在慢慢向你靠近。

当你没看天气预报,没关系,大自然会帮助你。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燕子在空中侦察天气,飞很高天很晴,飞很低雨很大。白嘴鸦为你报春天来了的喜讯,大雁帮我们告别秋天,鹤帮我们迎接暖和的日子。

我们走在大自然里,看到一块石灰石,就像让你翻阅一本历史书,它从海底贝壳,变成大地上的石灰石,让我们知道这里从前是一片海洋。森林里的大石头,披着青苔,让我们由然而知它没有晒过阳光,想想它的经历,该是冰川带它来这的。

大自然是美丽的,也是可怕的,它也会教训人,当你不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五彩缤纷的有毒食物常常会教训你!

自然界中的文字是美妙的,是不计其数的。一颗小星星,一块小石头,一个异常的云,都存在无数的奥秘,我们在大自然中多留心,就会了解到许多大自然中的文字,这些文字对我们很重要,很有帮助,对于那些不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他们会有相当的惩罚。这些文字是很有趣的。大自然像一本书,我们做大自然的伙伴应该多学习,多到野外走一走,看一看,让大自然做我们的老师教会我们更多知识!

笔记自然,做都市里的法布尔 第5篇

自然笔记是一种起源于欧美国家的观察、记录自然的方式。近年来,在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教育部门和NGO 组织努力下,城市的自然笔记一族日益扩大。上海的芮东莉是其中最资深的一位,她以家附近的大宁灵石公园、闸北公园为据点,记了近百张自然笔记,还教会了只读过一年半小学、年近七旬的婆婆做自然笔记。很多孩子在芮东莉的带领下,也开始亲近自然,为自然界写日记。

古汉语博士创作自然笔记

芮东莉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古汉语博士毕业。芮东莉记得,小时候家乡的自然环境很好,但后来惨遭破坏,对她的触动很大,总是做梦回到故园,醒来后便揪心地痛。五六年前的一天,“爱鸟周”启动仪式在闸北公园举行,当时正在逛公园的她看到相关部门和NGO(非政府组织)在宣传一些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活动,她觉得非常有兴趣,当即就加入了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成为一名志愿者。随后,她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慢慢认识了很多植物、昆虫。

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芮东莉无意中翻到两位外国作家克莱尔和查尔斯写的《笔记大自然》一书,深感有趣,就开始跟着书里的理念做自然笔记。自然笔记,它不需要记录人拥有什么绘画功底,对写下来的文字也要求不高,像芮东莉这种没学过画画,也非生物学专业的人,仅凭对自然的热爱,就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自然笔记作品。

芮东莉的单位在永福路上的一个小院子里,正对她桌子的窗外有两株大树,一抬头就能看到鸟巢,经常有白头鹎、乌鸫和斑鸠出没。

有一次,她正在吃饭,一只斑鸠闯到窗台上,她一边吃一边盯着小鸟看,想了想拿过纸飞快地画了几笔,这种速写画起来很快。但那种要详细描绘场景、记录科普知识的图文,就要花费她好几个小时。遇到不确定的植物、虫鸟种类,还要翻图册、上网找资料,实在把握不好就打电话给更内行的朋友。

“用纸和笔,以文字和图画的形式描绘身边大自然。如果不是拿起笔,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水螅到底有几条触手。”刚开始时,芮东莉将她书写的自然笔记发在了NGO的一个BBS 上,当时访客还不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称赞。在论坛关闭后,芮东莉又转战个人博客,经过4年的时间,如今她的博客已打造成了一方绿意与诗意并存的天地。

芮东莉喜欢选定一个地区进行持续记录,这样能发现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可能越来越好,也可能相反。近两年,她发现上海科技馆后面的湿地变化很大。记得第一次去捞水草,捞出很多生物,还有水螅。水螅只生存在很干净的水里。但现在池塘很臭,旁边很多饭店都把废水排进去。芮东莉听朋友讲,那里的小树林要被砍掉改做农田,那些经常出现在她笔记本上的黑水鸡和小鸊鹈就要无处依存了。

很多城市里的白领都是在芮东莉笔记的感染下开始记录身边的大自然,他们像生活中的“博物家”,带着一种满足的投入和偶尔伤感的情绪,见证着身边城市的自然变化。

带着婆婆笔记自然

2011年,芮东莉的婆婆从内蒙古到上海小住,因为芮东莉和丈夫白天都要上班,担心婆婆一人在家憋闷得慌,于是芮东莉开始教婆婆做自然笔记。

婆婆从小对花草很热爱,即使在农村度过的那些贫穷艰难的日子里,婆婆也从不忘在院子里、窗台上养上几株花开艳丽的植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芮东莉觉得婆婆肯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一个春日,芮东莉带婆婆在大宁灵石公园里看花、寻虫,游玩尽兴回到家里,芮东莉找出本子和笔,像哄小孩子一样,诱导婆婆把公园里发现的有趣自然现象画在纸上。一开始,婆婆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嗨,我哪儿会画画呀!连个字也不会写。”

芮东莉没有罢休,她打开公园里拍的照片,“逼”着婆婆画下二月蓝的花朵。婆婆是个心肠极软的人,僵持了近半个小时之后,就妥协了。她拿起铅笔,眯着眼睛,颤颤抖抖照着照片把二月蓝的花朵画了下来。尽管婆婆的笔触稚拙,但画纸上已经赫然挺立着一朵盛开的紫蓝色花朵。芮东莉并没有就此消停:“妈,上面还没有写字呢,自然笔记要把观察地点、时间和天气情况写在上面。还有植物的名字。写错别字和汉语拼音都行。”

然而,婆婆是绝不肯在自然笔记里写汉语拼音的,因为她觉得这样很不正规,在婆婆的记忆里,汉语拼音是用来帮助识字的工具,而不能代替汉字本身。

如果说婆婆一开始做自然笔记还只是为了让儿子儿媳高兴高兴,那么后来,芮东莉深深地感受到,婆婆是真正地爱上了这种记录自然的方式了。当然,婆婆爱上它的理由还有很多,她说:“一辈子没写过多少字,现在老了,又重新开始学文化啦!”婆婆为了在自然笔记里把每个字都写正确,她总是在稿纸上打好草稿,让儿子儿媳帮她检查一遍,然后再工工整整地抄在自然笔记里。

因为怕婆婆回了老家便少了交流,在她回家以前,芮东莉硬是逼着她学会了上网。因为有了汉语拼音这个神奇识字工具,婆婆在学会上网的基本操作之后,学起打字来就异常地神速。现在,每隔几个礼拜,芮东莉就会在婆婆的博客上看到她更新的博文,除了贴上去的自然笔记的图片外,还有她打字“码”出来的多则几百、少则几十字的小散文,而这些图文的记录,为她赢来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好评。而婆婆的自然笔记,也被收入了2013 年5 月出版的《自然笔记——开启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书中。

现在,婆婆正在通过《新华字典》学习普通话的发音,2013 年秋天,她在上海开启了她人生的一段新的旅程——为老年学校的朋友教授自然笔记。

带孩子们回归自然

除了带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一起来记自然笔记,壮大自然笔记一族,芮东莉更关心的是孩子们对亲近自然的兴趣。现在的孩子没有父辈小时候玩泥巴、捉泥鳅、听夜间虫鸣的自然之乐,而是深陷于电脑和网络中,把自己关在有限的空间里,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芮东莉要做的是让孩子回归大自然,让他们明白失去自然将会是非常可怕的。教孩子们做自然笔记无疑是不错的方式。

从2011 年开始,在芮东莉的影响和上海市野保协会的组织下,自然笔记进入150 所野生动物保护特色学校。自然笔记开始走出小众、文艺的圈子。芮东莉也通过一场场科普讲座将自然笔记带进各个校园。

宝山实验小学的一位科技教师在听了芮东莉的讲座后,对自然笔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自己开始写自然笔记,更是动员她的学生一起来书写自然笔记。有一次,芮东莉受邀去参观,发现整整一面墙上贴满了师生们的自然笔记。老师的办公室窗台外,则是长长的自然碰触角,许多学生都主动把从自然界搜集来的小标本放在这个角落,供大家一起观察学习。

笔记大自然范文

笔记大自然范文(精选5篇)笔记大自然 第1篇第一条:每一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 就应当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 他就可以寻求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