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历史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历史(精选5篇)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历史 第1篇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2014-12-29

今天的中国需要诞生一批能代表中国的年轻人,代表中国的创新技术、创新能力,代表这个国家对世界的贡献的“国家企业”。“国家企业”有个重要的指标:40%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

经济学家吴敬琏 2014-12-29

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总结多年经验得出的结论,但能不能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决定于改革的进度,转型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改革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制度和政策。

万科总裁郁亮 2014-12-23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知识资本将取代实物资本成为最活跃的经济资源,这可能是比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大的风口。对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合伙人机制很可能取代职业经理人机制,成为知识拥有者建构自身舞台的未来主流范式。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乔虹 2014-12-30

如果从地价、房价的情况来看,现在房地产行业并没有明显好转,房地产库存仍然相对比较高。在目前购买力相对比较虚弱的情况下,是不是能够看到房价进一步的回归,刺激房地产开发商在下一步买地、加快建房,仍然是2015年需要回答的问题。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 2014-12-30

2015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可能在企稳,通胀水平在下行,实际上对A股还是比较乐观的。这得益于三个重要的条件:第一是中国的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住;第二是资金利率下行;第三是最近石油价格下降,做生意的成本下降。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历史 第2篇

暴躁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有不安全感,或者是自己没有开放的心态。

竞争是一种游戏,马化腾的策略用得很好,这就是竞争的味道,竞争让你永远保持高度警惕。

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

打架就得在别人家里打,打不打得赢没有关系,至少能把别人的家里打得乱七八糟,把家具都给砸烂了;打得赢当然更好,那eBay在中国市场上就难以壮大。

不能让网盛在我眼皮下蹦达!干掉他!

互联网是四乘一百米接力赛,你再厉害,只能跑一棒,应该把机会给年轻人。

发令枪一响,你是没时间看你的对手是怎么跑的。只有明天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研究对手就是往后看,只有研究明天、研究自己才是往前看。

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

互联网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时候最好喝。

只有两种媒体或者网站能够生存:一种是有特色;一种是有规模。

如果早起的那只鸟没有吃到虫子,那就会被别的鸟吃掉。

eBay是大海里的鲨鱼,淘宝则是长江里的鳄鱼,鳄鱼在大海里与鲨鱼搏斗,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要把鲨鱼引到长江里来。

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要假设你融不到一分钱的情况去做事业。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投资者可以炒我们,我们也可以换投资者,投资者是跟着企业家和好的团队走的,即使只有一股,我也能影响公司。

碰到灾难第一个想到的是你的客户,第二想到你的员工,其他才是想对手。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客户的钱使我们成长,股东的钱是对我们的信任。

你只有真正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的时候,做任何决定你是敢拍下去的。

前十年阿里巴巴只有两大产品,第一个产品就是我们的员工,第二个产品就是我们的客户。

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

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

不用花心思打造明星团队,团队即是可以和自己脚踏实地将事情推进者。

什么是团队呢?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人失败

傻坚持肯定要强于不坚持。坚持下来的人都获得了财富,而心思活络的聪明人有时候不容易成功,坚持不下去是一个最大的原因。

这世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关系。

对那些荧光灯下的慈善捐款,我觉得每次捐1块钱就够了。

雇主分为三类,一种是生意人,生意人无所不为;一种是商人,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试图改变社会形态。

不要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

我觉得真的是不缺钱,想法也满天都是。中国缺的是有一个想法,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把这个想法不断坚持做下去的人。

这世界抱怨的人很多但采取行动的人很少,进行改革的人更少。

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

我学到一句话:你一辈子最轻松的日子只有一天,而这一天就是昨天。昨天是最轻松,没有一天是容易的

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

不被人看好是一种福气。因为没看好,大家没有杀进来。大家都看好的东西就轮不到我了。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

第一你自己要相信,就是“我相信”,“我们相信”;第二是坚持;第三,我们学习;第四,我们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正是这四个关键使阿里巴巴走到现在。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马云:阿里巴巴还在创业期 第3篇

阿里巴巴和马云的生日首尾相连:9月9日,阿里巴巴的生日;9月10日,马云的生日。

也许很多人都会问,是“没有阿里巴巴就没有马云”,还是“没有马云就没有阿里巴巴”?的确,这一问题很难回答,以至于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发出疑问:如果阿里巴巴没有了马云那将怎么样?

当记者步入马云办公室的一瞬间,便发现了这是一个小得有点可怜的办公室,至少是记者采访过的企业老总中办公室最小的。马云是忙碌的,他刚刚送走前面的客人,其办公桌上显得有些凌乱。

创业者道义

“阿里巴巴至今都还处于创业阶段。”马云坐定之后向记者介绍。

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网站让马云声名大噪。2003年他又带领着团队创办了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2004年,马云创办的支付宝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2005年他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自此,阿里巴巴集团拥有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支付宝以及雅虎中国“四个孩子”。

但是针对这样的大家庭,马云表示尚未想过如何整合这部分资源。“阿里巴巴这几年急需解决的不是整合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迅速抓住电子商务的高速成长,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抢占这个市场和布局。”

当“四个孩子”还都比较小的时候,马云没有选择让它们手拉手向前走,他认为那样是没有效率的。

雅虎是阿里巴巴集团中最小的“孩子”,但却花费了马云最多的精力。

“自从我们收购雅虎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想怎么让它活下来。”马云迅速放下翘起的二郎腿调正坐姿,认真地向记者讲解收购雅虎一年来的动作。马云首先对雅虎中国进行整容,改变了雅虎的封面,将整个雅虎门户整合成为搜索条,这样的动作着实引起了业内的骚动。有人说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对此很生气,并且将马云叫到美国训斥了一顿。对此,马云觉得可笑至极,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第一,我今天把雅虎的封面如果要改成一个字都没有,甚至把它关掉,我都有这个权利。杨致远只是董事会的董事,他说的话我爱听听,不爱听他讲一万句都没有用。今天雅虎中国资产的100%拥有者是我们。”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以后,“口水战”就一直就没有停过。

马云的情绪似乎有他的道理。

商业上的最大诚信就是言出必行。马云收购雅虎的时候答应对方两件事,一,答应照顾雅虎员工。马云收购雅虎后给它做的第一个手术就是“减肥”,放弃了一个月赚800万元的无线等很多业务,始终没有裁掉一个员工。二,不会把雅虎的渠道灭了,一定帮助渠道走出新的困境。为此,马云将已经挣钱的“诚信通”给了雅虎渠道,毕竟,只有渠道健康,中国电子商务下面的中小企业才能活起来。

如今,马云耗费了一年的时间去为雅虎做手术,最后得来的却是骂名,搁谁或许都会有些委屈。

但是,雅虎带给阿里巴巴的并非都是负担,毕竟,马云不傻。

马云之所以倾情雅虎,原因有三:雅虎给了阿里巴巴搜索引擎的技术;给了阿里巴巴全球的平台;给了马云收购企业的经验。为了这,马云势必要保住雅虎。

手术台上的雅虎经过一年的修整被抬下来,但只是脱离了危险期,能够拄着拐杖走路,能够打一点架了,后面能不能起来还要再看两年。“现在雅虎的品牌占有率可能已经掉到市场最低了,那就从最低开始。新的雅虎绝对不是以前的门户概念,也不会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搜索概念。”在马云看来,搜索永远只是一种工具。

创业者要素

“再创业,我不会选择互联网。”

马云为什么要坚持这样说?他的论点并不新鲜。“当边上的人都在做互联网的时候,你应该想想干传统行业。当大家都在做传统企业的时候,你应该想想其他行业,千军过独木桥,再宽的路也很容易被踩死。”

但是,如果回到创业之前,马云依然会选择互联网,虽然他依然不懂互联网。“创业者都一样,就像牛根生如果他当初去做互联网也会做得很好,我当初如果去养牛也会养得不错,关键是创业者的心态和精神。”

马云将创业者归为同一类人,这些人都有创业的基本素质。比如,如果一个人的百米短跑可以跑8、9秒的话,他要去学跨栏、打篮球、踢足球也都不会差到哪去,因为这些体育项目都需要很快的奔跑速度,这是这类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但是,如果想成为第一名那就需要更多的因素。

马云无疑是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的,但是,他是否有“打篮球”、“踢足球”的想法呢?

“我们不会去多元化,一直专注电子商务。”马云的回答非常坚决。游说马云的人太多了,曾经有人想说服马云,让他去做房地产、去做农业,今天拿出来的钱明天就可以增长几十倍,但是马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不是为了利润才做互联网。的确,我喜欢赚钱,最好的游戏就是赚钱,但我是想帮无数的创业者和客户去赚钱,如果是为了自己赚钱,我干嘛要去做互联网,太累人了。”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不成熟,垃圾信息充斥,马云今天的一句话明天就可以成为30个版本,但是其中只有一个版本是真的。正因如此,马云更加坚定做互联网的信心,“互联网会改变世界,改变中国,电子商务可以改变互联网,影响社会。创造价值是我的目的,至少在我当职的时期就是做电子商务”。

专门做电子商务的公司起来的很多,死捧的也很多,马云并不关心它们是怎么死掉的,同样对竞争对手也不感冒,但是对新生的公司,马云有着自己的看法,“很多新起来的公司喊着,我要和阿里巴巴一样,其实这很愚蠢,你说你要像阿里巴巴一样,别人就会用阿里巴巴的标准来要求你,你一旦达不到这个标准,人家就再也不来了。如果你说我和阿里巴巴不一样兴许会有人感兴趣”。

马云的这番话让记者想起马云对自己长相的评价,“如果我说我长得很帅,就像黄晓明一样,那人家就会拿黄晓明作为标准来衡量我,所以我一向都认为我就是我”。

10年进入500强

前年记者采访马云时,阿里巴巴还没有上市。当时,记者问及阿里巴巴至今没有上市,是时机不成熟,还是觉得没有必要,或者是怕财务数据透明?

针对这个问题,马云坚决地否定了记者的第三个疑问,“和第三个方面没有关系。我说了那么多次,如果大家依然不相信我说的财务数据是真实的,那我还解释什么呢?我说那是红的,大家偏说它不是红的,我又能怎么样?不相信没有办法。每个人的梦想不同,你想把企业做多大,你希望企业往哪里走,企业怎么样会更好,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上市可以圈到钱就行,而我们希望成为世界10大网站之一,希望影响

互联网”。

马云最后的结论是,“上市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上市也一定是有必要的,但现在还没有必要。我们的心气儿比较高一些,孩子4岁也可以送去上学,但我还是想让阿里巴巴长得更大一些再去学校”。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马云预测,“阿里巴巴在未来5年内会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1000亿的产业链,阿里巴巴一定会走向全球”。从现在开始的10年以后,将会有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加入世界500强的行列,马云希望那就是阿里巴巴。

如果将进入世界500强视为攀登高峰的话,阿里巴巴还在山脚下,刚刚开始爬,“因为这并不是我想做就可以做的事情,阿里巴巴想成为500强还要靠运气、时代和产业环境等很多因素,我们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是要去帮助这个产业成长。”马云接着补充道,“现在只是个规划,并不是我说第一就是第一,还要看环境。”

马云的言谈越来越缜密。

面对阿里巴巴后面的路,马云不希望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绊脚石,“人才和本人的能力算是公司日后发展的两大瓶颈。因此,我想我是快要退休了”。

几年前,马云曾有过退休的念头,几年后他依然活跃在这个岗位上,理由是时机没有成熟。怎么才算成熟?马云要的是,即便马云真的离开了阿里巴巴,它依然可以健康地生存和发展。 “如果说马云的离开会让阿里巴巴走向死亡的话,那只能说明马云前几年的工作就是瞎搞。”马云如是说。

当马云再次提起退休,让记者不得不联想是否和收购雅虎有关,雅虎让马云精疲力竭?

马云听了记者的猜测大笑, “开玩笑,失败不会成为我退休的理由,我有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个时期遇到的阻碍和创业初期的阻碍相差太远了,我只是觉得在这个阶段需要这样的领袖能力,那个阶段需要那样的行业人才,不同的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需求。我的任务就是如何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让企业走得更好”。

让企业走得更好,这想必是所有创业者所希望的,但是,马云既没有高深的学历,也没有强大的后备支持,光凭自己独特的商业感觉,这个企业还能走多远?

马云听了记者的提问立刻进行反驳, “我没有光凭感觉。阿里巴巴远远要比别人想象的复杂,我们有完善的体系,有很好的企业文化和很棒的团队精神,包括很多的网商支持”。

阿里巴巴组织的网商大会吸引了上万名网商的参与,其中有很多网商的第一笔订单都是在阿里巴巴上完成的。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历史 第4篇

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在交流中谈及互联网将分四步改变世界,互联网改变传统广告业,改变消费业,改变物流系统,改变商业甚至社会生态链。他说,“阿里巴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越来越多的管理决策交给85后的年轻人。”

当天下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表了主题演讲《格局和变局》,分享了他对阿里这些年的历程与思考。

对于传统行业如何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时代,马云强调,“本质上说,要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改变自己的企业生态,再造企业流程,彻底迎合客户需求。”

“第一,要为未来而变; 第二,为变化而变化,因为变化一定会到来。所以我相信未来,相信年轻人。”

马云说,“所以我们公司比别人更多地想未来,并不是因为我们钱多。变局下如何才能有这格局?只有认真想清楚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今天就努力去解决,10年以后才会有收获,这也是阿里巴巴的战略。”

他也强调了阿里巴巴产品研发和战略制定的“三个必须”,即必须利于“客户第一”,必须符合阿里的价值观,必须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与理事们分享了《电子商务到商务电子化》,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分享了《从IT到DT》。张勇认为,电子商务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商家只把网络当成了销售的一个渠道,但最近一年最大的变化是,怎么样让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改变自己企业的生态,即整个企业的电子商务化。

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兼阿里集团首席人才官(CPO)彭蕾等高层也参加了交流座谈并就企业文化、人才管理等回答了理事们的提问。陆兆禧表示,阿里巴巴强调本能地决定、理性地分析、感性地表达,这是阿里巴巴文化的一部分。

阿里巴巴CEO 马云创业史 第5篇

这里是广告区域“我自己觉得,算,算不过人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创业成功了——如果马云能够创业成功,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能成功。”——马云

“2004CCTV中国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一位“外星人”说:“一个男人的才华跟他的智商是成反比的!”引得全场一片欢呼。正是这个自称丑陋的男人,为中国中小企业创造了一个芝麻开门的神话,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人物。《福布斯》的封面文章曾这样介绍他:凸出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而笑,拥有一副五英尺高,一百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样的身材,同时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杭州小商人学会宏观思考问题

马云自小有着侠义之气,为朋友打架、受伤、多次被迫转学。老师、家长对这个孩子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1984年,马云幸运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大学毕业后,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讥讽。在大家开始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于是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初次下海给马云的感受是:“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马云首次接触到互联网是在1995年初,美国偶遇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来说是一个新领域的冲击。他发现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便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马云敏锐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虽然此时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但是看好互联网未来、特立独行的马云毅然下海,开始筹备创业。“当时觉得互联网不错,就找了24个人到我家里,对着他们讲了2个小时,他们没听懂,我自己也没讲明白,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我还是决定继续做,于是成立了中国黄页。其实我知道,即使24个人都反对,我也会做下去!”创建企业黄页网站,每天出门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请人家心甘情愿同意付钱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没有人相信他,1995年的杭州,人们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在那段时间里,马云过的是一种被人视为骗子的生活。但是,马云的网站为上网的企业带来了客户,他的网站盈利了。1996年,马云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元!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当马云回顾这段经历时,不禁感慨:“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弃鲸鱼抓虾米 为中小企业芝麻开门

“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这是马云在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时所做的决断。“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就这样,1999年3月10日,阿里巴巴公司在马云家中创业。《亚洲华尔街日报》总编曾在当时去过阿里巴巴,“没日没夜地工作,地上有一个睡袋,谁累了就钻进去睡一会儿。”他笑称“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阿里妈妈”。在拒绝38家风险投资后,马云接受高盛为首的投资集团500万美元的投资,度过了创业初期的寒冬。当提到为何将网站名称起为神话故事的名字,马云说:“因为最早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们希望他能成为全世界的十大网站之一,也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我们。你既然有这样一个想法你需要有一个优秀的品牌、优秀的名字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住,没有想在中国做一个网站,是想在全世界做一个网站,那时候就想了好多天,想个什么名字比较好,最后觉得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很好,第一人家记得住,全世界的发音都一样。然后我觉得阿里巴巴是一个比较善良正直的青年,他希望把财富给别人而不是自己抓财富。所以我们后来说这英文叫open sesami,给中小型企业网上芝麻开门。”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马云放眼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200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一周年之际,通过马云的积极奔走并请大侠金庸从中穿针引线、广发英雄帖,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新浪的王志东、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以及8848的王峻涛等,在马云的诚意感召下欣然赴约。这些行走互联网商海江湖的英雄,这些平时激烈竞争和搏杀的对手,首次坐到了一起,在美丽的西湖边共同探讨互联网的发展和对策。马云后来干脆将此活动改为了一年一度的“西湖论剑”,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盛事。六年后,马云如愿以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著名的B2B电子商务服务公司,管理运营着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阿里巴巴网站,为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万企业和商人提供网上商务服务,是全球首家拥有百万商人的商务网站。在全球网站浏览量排名中,稳居国际商务及贸易类网站第一。阿里巴巴两次被哈佛大学商学院选为MBA案例,在美国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连续五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B2B网站、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 Yahoo,Amazon,eBay,AOL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阿里巴巴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云被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未来领袖”、被美国亚洲商业协会选为“商业领袖”,是50年来第一位成为《福布斯》封面人物的中国企业家,并曾多次应邀为全球著名高等学府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讲学。阿里巴巴成立以来,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著名新闻传媒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2003年,阿里巴巴实现了一天收入一百万元;2004年,实现了一天利润一百万元,2005年,狂人马云又将目标定为一天缴税一百万元。去年年底,马云又被评为“2004CCTV中国经济人物”,面对众多殊荣,马云说:“CCTV评选我为中国经济人物,我觉得自己离那还很远。作为我个人,2004年有很多事值得反思。”对于未来的发展,马云稳操胜券:“2004年是阿里巴巴恢复元气的一年,而2005年则是阿里巴巴再度出击的第一年。全球化是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5-10年的努力,我们并不着急。”

102年企业和全球十大网站之一

马云是个头脑精明、不按常理出招的人。2004年,正当国内媒体正在猜测马云下一步计划时,他已经开始频频现身于世界各地。先是被英国首相接见,然后又得到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会面,而后又频频出访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英国首相布莱尔接见马云的时候表示:“阿里巴巴很有名!”2004年9月,英国领事馆总领事SUE BISHOP专程到杭州祝贺阿里巴巴乔迁之喜,表示:“阿里巴巴是中英贸易的桥梁。”2004年9月底,马云对美国进行了深入访问,与美国众多经济组织、贸易团体以及著名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在福布斯论坛、美国著名CNBC电视台以及路透社等世界各大媒体面前,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电子商务现状及潜力、中国企业进出口需求等众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推广。马云出访美国指出:我们这次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阿里巴巴,我们是为了更好地告诉美国,向美国介绍我们的中国供应商。同时让美国更好地了解中国,让更多的美国企业与中国的中小企业做生意。对于上市,马云的看法也很独到,他说暂时不会考虑上市,因为他认为做强做好这家公司比上市更加重要。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足够强大,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所都找过马云,希望阿里巴巴上市。但是马云认为:我们的公司创办才5年,员工都还年轻,平均年龄才26岁,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造就一家具有百年生命力的公司,现在就匆匆忙忙地上市,长远来看对公司并不好,这些才20几岁的年青人如果一下子都成为富翁,有可能会产生惰性,不再创新求异,固步自封。当我们的员工做好了成为上市公司员工的心理准备,能够接受出现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迎接挑战,并清晰自己为什么要上市的时候,我们才考虑上市。

马云的眼光更长远、更广阔,他说:“我们这些人不努力,就没办法给70年代、80年代的人留下更多的经验,就没有办法超越50年代的前辈;我希望50年代的人能够记住,只有60年代、70年代人超越了他们,只有帮助60年代、70年代人成功了,中国才有希望,企业才有希望。我认为对的事情,就永不放弃,坚持不懈!”马云提到,阿里巴巴的远景目标是“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企业,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的使命。

“侠文化”影响阿里巴巴

马云热爱金庸。马云狂狷不羁、特立独行;马云为朋友两肋插刀、不计回报;马云将会议室命名为“光明顶”、“桃花岛”等金庸小说中的武林胜地;马云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将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定为“六脉神剑”,即客户第一、拥抱变化、团队合作、诚信、敬业、激情……种种言行,使得马云成为众人眼中的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马云他不仅会告诉你小时候数学补考过几次,也告诉员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要用胸怀去对付。男人需要胸怀,女人也需要胸怀,男人的胸怀是被冤枉出来的。”

《笑傲江湖》是马云看得最多的金庸小说,在IT业界浪迹多年,马云对“笑傲江湖”四个字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网络即江湖,如何笑傲其间?笑,有眼光,有胸怀,方能坦然面对种种传言和误解,依然豪气干云,仰天长笑;傲,有实力,有魄力,才可在人云亦云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可在一片骂声中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傲视同侪。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历史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历史(精选5篇)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历史 第1篇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2014-12-29今天的中国需要诞生一批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