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自己人生感悟范文
成长自己人生感悟范文第1篇
摘 要: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当前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多关注从教育机构等外部驱动推进幼儿教师学习和发展,较少关注以幼儿教师内省式反思和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文章从幼儿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出发,探讨以内省式学习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 内省式学习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为了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教育部于2011年印发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标准中指出,幼儿教师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然而,当前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多关注从教育机构等外部驱动推进幼儿教师学习和发展,较少关注以幼儿教师内省式反思和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文章从幼儿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出发,探讨以内省式学习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
一、内省式学习的内涵
内省式学习是指幼儿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结合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而改进行為,从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内省式学习强调教师个体对自己的审视和洞察,要求教师不断回顾自己在教育场景中的行为与观念。内省式学习强调幼儿教师个体意识的觉醒,重视教师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发、主动地反思教育过程,重构教育理念,实现从教学认知到课堂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幼儿教师内省式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自我驱动与反思。以自我驱动、自我导向为中心的教师学习具有内发性,而且教师的职业功能与社会角色特征要求教师在教育生活和教育行动中具有创造性,创造个体自身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倪烈宗,2016)。
二、幼儿教师内省式学习的价值
内省式学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内省,一是外学。内省是学习的基础。通过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和教育观念的探析,幼儿教师能够较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学习。这种基于内省而获得的知识欠缺的意识,能够促进幼儿教师针对具体教育问题进行阅读探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当的教育读物。内省就成为幼儿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知识的动力,能够促进幼儿教师不断地查阅经典教育著作、跟进最新幼儿教育研究成果,从而扩大知识视野。学习教育知识的过程离不开教师内省。教育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幼儿教师理解教育理论的过程。然而,理论要为实践服务,离开教育实践的理论知识是无源之水。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内省,有助于将概念化的理论知识与教育场景实际相结合,根据自己教育活动的实例与经验,对比教育理论的观点和原则,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同时,当获取新的知识的同时,幼儿教师通过内省,可以意识到自己有效合理的教育行为的心理学、认知基础,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可以基于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比自己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效果,能够探析和理解自己教育行为失效的根源,从而更新观念,进而引导教育行为的改变。因此,内省式学习既可以成为教师获取更多教育知识的动力,又可以促进教师有效理解和应用教育知识。
三、幼儿教师内省式学习活动
(一)撰写教育日记
内省式学习的重要活动就是坚持撰写教育日记。幼儿教师在真实的教育领域中与幼儿发生真实的人机互动和教育引导,这些实实在在发生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教师内省的重要内容。幼儿教师通过撰写教育日记,记录发生在自己与幼儿之间的种种活动与事件。在记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不断重温教育场景。一些在临场环境下机智的教育方式得以记录下来,成为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日后与幼儿的交往中可以采取类似的策略。与此同时,教育活动的重现,也使幼儿教师能够跳出当时的局限,再次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可能无效的教育行为。在撰写教育日记过程中,再次思考教育行为发生时可能关注的方面,找到更适当、更有效的教育方式。这种内省有利于教师在类似的教育情况中,以更好的方式加以处理。一些问题,不仅在教育活动当时,即使在撰写日记反思时,可能都无法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撰写教育日记,教师及时记录下这一疑惑与问题,在日后的教育活动、教育交流和阅读中能够进一步探索。
更重要的是,幼儿教师撰写教育日记,不仅仅是对日常教育行为的记录和反思,更是一种研究自我的方式。幼儿教师在审视一日教学时,不仅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而且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撰写教育日志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在教育行为之后、教学场景之外观察自己,能够一定程度上跳出自我的窠臼,以更宏观、全面的视野审思作为教育者的自我在教育场景中的行为和理念。当幼儿教师再次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并深思影响自己教育行为的种种认知和观念因素时,就进入到对自我的深层次研究中。对自己研究越深、了解越深,幼儿教师就不断经历“观察自己、怀疑自己、肯定或否定自己、建构自己”的螺旋式发展过程。这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我研究与自我建构过程,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幼儿教师“不断从对专业自我无知无觉的状态发展到清醒认知的阶段,自我意识的强烈程度又决定了研究教学、提高质量的进度和程度,专业知识的积淀分布在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专业情意的养成体现于这一过程的始终,这也是自我专业发展的历程”。(吴颖芳,2013)
(二)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绝不是依靠教师个体努力就能够完全完成的。优秀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关于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丰富的教育知识,需要具备应对教育场景中各种突发情况、处理与性格不同的许多幼儿的直接交往技能。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单凭幼儿教师个体的反省和一己之力,无法及时捕捉最新的教育理论,无法从其他教师的教育经验中获得收获。因此,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将众多幼儿教师团结起来,将个体经验分享为集体经验,让集体智慧促进个体内省。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两种形式组织。一是幼儿园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规模较大的学习共同体,也可以是几个老师组成的规模较小的学习小组。
以整个幼儿园为单位,或以学段为单位,众多幼儿教师整体组织起来,定期交流。交流的内容,既可以是自己这段时间读书、培训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收获,或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技巧,又可以是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难以处理的问题、在阅读和学习中遇到的不完全清楚的疑惑。幼儿教师团体以每个教师的个体认知和教育经验共同分析这些教育现象或问题,找出背后的根源,并分析解决之道。参与团体交流的教师人数众多,教师具有不同的视野、各异的经验,能够为团体交流带来不同角度的新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贡献了自己的教育智慧,也收获了他人的教育经验。
而规模较小的学习小组,则是由数量较少的几位老师组成学习共同体。这些老师可能是新入职的幼儿教师,面对崭新的教育環境,既要经历入职适应的紧张阶段,又要追求专业化发展的成长,还要不断面对变化中的实际教育情境,由此构成了这些新教师组成学习小组的内在驱动力。类似的感受、相同的境遇、共同的追求,使新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可以开展主题式阅读、教育情景讨论等形式,理解幼儿教育、交流教育经验、反省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误与不妥,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学习小组也可以是新老教师共同参与,但与规模较大的全园式学习共同体不同,这种学习小组因其人数少而具有组织方便、活动形式灵活、随时随地开展的特点。老教师为新教师解答疑惑、讲解教育案例,新教师可以不断对比自己的教育行为,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获得专业发展;新教师可以以新鲜的视角看待教育案例,从中老教师也能获得不一样的教育理解。“教师学习共同体给所有成员营造了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惠互信的环境,使教师通过交流、对话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师模式、教学方法得到充分地展示,最终实现教师在合作互动中得到发展。”(魏会廷,2015)
(三)开展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幼儿教师针对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翻阅各种理论书籍、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咨询后,根据自己所教幼儿的具体特点,尝试采用各种可能的办法进行解决,直到最终找到最有效果、最优化的解决办法,从而推动教育过程改进的一种研究活动。行动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行动研究的起点是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引领,以问题的合理解决为终极目标。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之间包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反思问题根源—改变教育方式—观察问题解决程度等循环过程。
行动研究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教师内省。幼儿教师通过发现自己暂时无法解决或未能以合适的方法解决的教育问题,从而意识到自身教育行为的问题。通过行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教师不断在教育阅读、教育实践、教育交流中理解和分析问题,探寻和试验最佳解决办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剖析个人内心教育知识、教育心态、教育行为,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调整心态,并将这种知识储备与内心力量转化为更合理有效的教育行为。从剖析客观问题到分析内在意识,从剖析客观行为到分析内在主观心态,以教师内在教育自我的不断提升引领外在教育行为的持续优化。行动研究有助于幼儿教师对自己教育知识的广度、深度的和教育行为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审视,能够促成教师知识与能力、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意味着幼儿教师不断反省自我、改变自我,成就自我专业化发展。
四、结语
幼儿教师内省式学习强调教师学习的动力源于教师内在求知驱动力。幼儿教师以自身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着眼点,从自身内部产生学习动力。这种学习动力完全由教师自身产生,是发乎教师内心的、渴望提高自身、促进教学的内在动力。内省式学习既注重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又注重教师内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注重教师学习品质的养成。内省式学习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倪烈宗.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6,(1):14-17.
[3]吴颖芳.认识你自己:自我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5).
[4]魏会廷.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7):83-85.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基于内省式学习的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PDTR2014-027)”的成果之一。
成长自己人生感悟范文第2篇
人生的规划目标很重要,目标是成功的基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目标,它不一定要有鸿鹄大志,不一定要有憾天动地,但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符合个人实际,不能盲目制定,不仅有人生远大理想目标,还要有五年、三年、一年、一个月甚至一天的具体目标。生活中有了目标,就会产生一种流淌的动力,即使是茫茫的黑夜,也仍不致迷失方向。
然而,有了目标就一定有成功的人生吗?肯定不是。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去坚持。既然选择了天空,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既然选择了大地,就不要渴望道路平坦。既然选择了辉煌的未来,就不要乞求庸庸碌碌的人生。在通往自己人生目标的道路上,得舍弃多少心爱的东西,得煎熬多少个漫漫长夜,得付出多少辛酸的努力啊!步入高中的我们,早己感受到命运跳动的脉博。在这关键的三年,只要我们在学习上付出了努力,就得收获到一个可以大幅度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机会。
巴金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通往人生成功的航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胜不骄,败不馁,面对和挫折,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因此,目标+努力+坚持=梦想成真。
同学们,让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用切实的行动,用坚实的足音,将人生的规划演变成成长的足迹。不要将遗憾留下,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吧!
成长自己人生感悟范文第3篇
我们每人的一生要做许多事情。做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理由,也就是有一个意义。如果没有意义,我们会感到没有支撑点,会觉得很荒谬。对于整个人生也是如此。不管你是否准备好,总有一天一切都会结束。再也不看旭日东升,再也不会感觉有灿烂白昼,不再有一分一秒的光阴。你收藏的一切,不论是你弥足珍贵的还是你已经忘记的,都将留给别人(后人)。你的财富、名望和权利都将变成细枝末节的事情,不管你拥有的还是别人亏欠的,都不再重要。你的嫉恨、冤仇、挫败和嫉妒之心终将消失。同样,你的希望、雄心、计划和未竟之事都将终止。曾经无比重要的成败、得失也将褪色。你来自哪里、用什么样的方式生活都不重要了。你是貌美如花还是才华横溢也不重要了。你的性别、肤色、种族都无关紧要了。你要是想到考虑到这些,那你就会理解、衡量你的人生什么最重要的了?你在人生路上一定选择最重要的去做。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不论你选择哪一条,沿途都有优美的风光,但同时也会有岔道和沼泽地,关键在于你人生的态度和生命的精神。有时候,所谓的“选择”是无奈的。有时候,一刹那的选择是悲壮的。例如:地震来临之际,为了保全儿女的生命,母亲毅然选择了死亡。洪水汹涌而至时,为了学生的安全,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危险。有时候,一些选择却是卑劣的。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政客们选择了谎言。为了帮助行贿者获取利益,贪官们选择了特权。为了享受奢侈的生活,“小姐们”选择了“出卖”肉体。在生活中,不管你作何种选择,在每一次的选择中,都有你人生的映照;在人的一生中,选择与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但又往往是不相称的。你选择了圆满,但却付出了艰辛;你选择了高尚,但却遭遇了卑微;你选择了文明,却在野蛮中行进。你越是坚持着你的选择,为了演绎它的意义,或许你承受的却是一生的磨难。不过,你选择了飞翔,总能看到蓝天;你选择了远航,总能感受大海。尽管,其间要经历狂风暴雨和巨浪滔天。在人生中,也因你不同的选择,而开放出不同的生命之花。就像禅语所说,凡事皆有因果。人生重要的在你有生之年的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与意义想选择重要的不是你能买到的,而是你所创造的。重要的不是你所得到的,而是你所付出的。重要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的意义与价值所在。重要的不是你所学到的,而是你所传授的。重要的是你的每一次正直、怜悯、勇敢和牺牲之行为能够使人充实,让人强大或能够激励他人,让人们以你为榜样。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性格。重要的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离开时,有多少人来送你而感到你走了是永久的损失。这时重要的不是你的记忆,而是爱你的人的回忆。重要的不是你为人所怀念的时间有多长,重要的是谁在怀念你,他们为什么怀念你?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那又怎样来衡量呢?例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块宝”这两句歌词,其实唱出的更是作为母亲的女人的一种人生意义。也许她自己的人生是充满苦涩的,但其绝对不可低估母亲的意义,宝贵地体现在她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了。而前段时间看到南京虐童案发生后,人們在谴责責家暴的同時,也提出了許多保护孩子的建议;有要求解除收养关系、让孩子回到生身父母身边,监护权的转移,交給生身父母,或者交給民政部門或有关公益机构,也可以寻找爱心家庭來接納收養這些建议有道理,但未必符合孩子的意願。对一个有生身父母、有存在感情基础的养父母的孩子而言,让儿童福利机构、爱心家庭、公益組织來接,也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那么我们人生又如何去选择?选择我们喜欢的,选择适合我们的,选择那些无论可不可以选择的。我想人的一生各有各的选择意义;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曼德拉的人生意义体现于南非这个国家了;而俄罗斯人民,一定会将普京之人生的意义,大书特书在他们的历史上。最大概就是他们人生意义中最快乐选择。人生都想选择自己最喜欢、最快乐的一生。因为人活在世上,大概没有几个人愿意选择在忧愁苦闷中辗转。大多数人都视快乐为首要的精神享受,这是天经地义的,同时也是无可非议的。快乐即健康,快乐即幸福,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能永生不老吗?那到也不是,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快乐,有人苦闷,其实外在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主要是人们对快乐的理解不同所致。有人认为有钱就有快乐,于是千方百计赚钱,待腰缠万贯之后,却感到除了钱之外自己一无所有,并没有得到什么快乐;有人认为有权就有快乐,于是挖空心思跑官要官,待官位到手之后,却感到当官很苦很累,与快乐无缘;有人认为出名便是快乐,于是想方设法抢头排、争待遇、出风头,找名人提携,攀龙附凤,待真有点名气之后,却觉得做名人难,感受不到什么快乐。原来,快乐与一个人的金钱的多少,官位的高低、名气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快乐不需要财富来支持,也不需要靠官位来提携,也无须以名气为后盾。那么快乐真的是那样神秘得不可捉摸吗?
那么我们又如何去选择快乐?快乐原本蕴藏在每个人的情感体验之中,只要内心有了快乐的“活性因子”,善于发现和开发,快乐就会随时随地地衍生、繁殖和扩展。有人说,快乐是人的生活的开端和终结。有人说,快乐是血、泪浸泡人生土壤里怒放的生命之花。有人说,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一种幸福或满意的心境,是人们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状态。英国作家萨克斯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充分说明,境由心造。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种遭遇,往往见到有人乐观,有人悲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人的心境不同使然。由于各人的眼光和选择不同,对同样的事物,采取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情绪乐观,地阔天宽;情绪悲观,乌云满天。在悲观者眼里是云障雾遮,天昏地暗,在乐观者看来却是风和日丽,别有洞天;在悲观者看来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在乐观者看来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美国的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这就是人生的选择。总体人们都希望快乐,避苦求乐是人生的自然,能苦会乐是做人的坦然,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从自然、坦然到超然,是人类精神境界的飞跃。这在本质上不是一个生活技巧问题,也不是简单的生活智慧问题,而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一个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的人,一个胸无大志、碌碌无为的人,一个思想庸俗、品位低下的人,是谈不到快乐人生的。快乐是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共同凝炼的结果。一个人树立了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有了高尚的道德,宽阔的胸怀,再加上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情趣的高雅,就能有快乐的人生。鲁迅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只有这样,才能从苦境、困境和绝境中解脱出来,做到与快乐为伴,才能有快乐的人生。我们活着其实都是应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在你的人生中最看重什么?你认为用你的时间做什么事情最快乐、最有意义?我想这也就是生命的意义了,或者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做到了或者想到了也就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了。如果你还是没有想到看到那你的人生一定要学会调换一下角度来看自已了。
成长自己人生感悟范文第4篇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如果你去上班,每天你会准时上班,到点才敢走人,你也不会有事没事这个办公室窜到另一个办公室,为什么?因为公司有纪律在约束你.最少我以前上班是这样的.等你做了期货,再也没有真正的规则去约束你,一切全凭自觉,只是到月底帐单会让你知道你有没有守规则,
真正做了两年以上的人,我相信只要用心,对盘面的走势应该一看就心里有底的,市场最可能怎么走一看就明白,那么你为什么没有赚到钱?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耐心,没有机会不要乱动,机会来了进场了不到止损点也不要乱动,说来简单,几个人能做到?
所以,交易最重要的是心理的修练,而不是技巧,一个月赢利20%,复利下来一年的赢利是700%,一个月只赚10%,一年也有150%以上,两年还是能赚到700%.一个月目标设在10%-20%我认为是适当的,如果你的预期只有这么一点,那么你用不着满仓重仓去赌,只要一次,你就会完蛋.你的预期只有这么一点,所以你会很有耐心等待那些风险小而可能的回报高的机会,再加上仓控制在30%左右,一年下来你总是不会承担过分的风险,而赢利会很可观.
当然,我以上所说的是指做了一到两年的,对盘面也很熟悉的交易者,资金也应该要在10万左右,你只要认真的做一年,资金就滚大了,后面赢利的绝对值会越来越大.但是,如果你采用高风险的办法去赌,我敢肯定90%以上的人结局不会好的,重点在仓位,那么你是愿意多花一年的时间把资金滚大,还是要赌呢?要知道你一年后的30%仓进场可能就是你现在资金的一倍都不止了.不要去满仓重仓赌,可能有一天你赌了一把过夜一把日内大波一下子赚了20%以上的暴利,可是你亏的时候亏了多少?考查交易方法的优劣,不要看一天几天的平均收益,而是要考查半年一年下来你的交易方法的整体收益和面对风险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如果你刚刚进场,只有1-3万以下,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想要做起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满仓拼,可是能有运气杀出这条血路的人不到3%,你不应期待自己这么好运的.新手的成活率这么低,办法要自己想的,没有人能帮到你,只能靠自己挺过前两年,挺过去了还有5-10万,我相信在我上面说的那个低风险的模式下要翻身是很快的.
整个2008年,我赢利只有50多万,相对于我07年底就把自有资金扩到30万左右的交易者来说,我在2008年的操作是不成功的,道理我早就懂了,可是今天写下来,还是觉得惭愧,因为我还是没有按我说的去做到.不过伟大的2009年来了,与诸君共勉
稳一点,再稳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当乌龟好了,慢慢爬吧,兔子看起来比你跑得快,到年底他可能早在半路上累死了,而你早就成了开着法拉利的乌龟,再怎么强壮的兔子也追不上你了,不过,就算你开着法拉利,也要守交规哦,不然跑车撞坏了,你又要慢慢爬了.
短炒境界。短炒要经过这样几个主客观结合的阶段:
a、一头雾水看不懂市场
b、能看明白些了,对有些品种有了盘感,但市场还是割裂的
c、看到了品种间的有机联系、对立统一,市场仿佛能融合成一个整体组织了
d、逐渐看到或能看明白市场的层次、节奏和脚步了
e、逐渐有了度的感受,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足的或过分的,合理的顺炒,过度的逆炒。
f、心生舍念。锤炼初期往往是不断的得,很多讲究。锤炼的后期往往是不断的舍,心中逐渐空无一物。得与舍都是和市场融合的过程。
g、不断得的过程,对市场的本能应急能力会不断增强。
成长自己人生感悟范文第5篇
这显然不是一令人高兴的事。当清晰的事物都化为月下朦胧的剪影时,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我的视力不是短时间内下降的,只是我似乎一直察觉不到。似乎像隔了层雾,又像隔了层纱,直到有一天,黑板上的字如雪花般飞扬而下。 完了!
我竟然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了!
那节我是在郁闷与悲凉中度过的。我思考着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我后悔着为什么没能早些发现;我懊恼着之前为什么没有早些做预防这一切都化为一声长叹,夹杂着不甘与惆怅,缓缓呼出。
可是已经不能再挽回了。我呆呆地盯着视力表,欲哭无泪。感觉像深秋时节掉队的雁般无助凄凉。
红红黄黄的路灯本不是现在模糊的模样。很多次,我都想找到一个时空缺口钻进去,在一个还可以重来的时刻停下,可是至今都没有找到。
是凄冷,还是冰凉?我走在初冬的小路上,看着这个线条柔和并被虚化过的世界,自嘲着成长给我带来的东西。 放眼天地,依旧辽阔,树叶还明朗地绿着,没有萧瑟凄凉,一切还是乐观美好的模样。或许,那些冰凉,只是我心中无尽的苦闷与哀伤。
既然事已至此,又何必再忧伤?我想,成长带给我的不只是我越来越模糊的视力,还让我知道,时间不可重来,在失去之前记得珍惜。
成长自己人生感悟范文第6篇
人本是为自己而活着,好歹冷暖心自知,何必过份地在意别人的评论?如果一昧地看别人的眼色行事,那岂不活得太累太憋屈,那岂不失去了自我,失去自己的价值?只要自己喜欢,自我感觉良好就行,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又怎样?人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风采。
如果一个人一昧地按别人的眼光、按世俗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那这人必将无所适从,也将一事无成;如果这世上都是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人,那这世界又谈何变革创新,这社会又何来发展进步?我们大可不必按规定的条条框框约束自己,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违背社会道德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快意人生,潇潇洒洒做人,快快乐乐行事,
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风采。而无臂琴师刘伟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他说我觉得人应该随心所欲地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了。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10岁时因一次意外而失去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他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奏出最华美的乐章。他成功了,他凭坚强的信念和意志走出了别样的人生,为自己残缺的生命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个体,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只要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拘泥于陈规陋习,不缩首缩尾做人处世,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风采,走出别样的人生。原北大教师俞敏洪,在校外兼职做培训,惹怒了学校给出了处分。而正是他的不安分守己,不愿被学校拘泥与束缚,毅然选择了辞职。正是由于他的叛逆,他敢于向世俗、向权威挑战,所以他敢于走出去。而走出北大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岭,成就了他辉煌人生:创立了新东方学校。如果他一味地逆来顺受,受制于北大的规矩中,前怕儿狼后怕虎,那他现在仍不过是北大的一个教书先生,也不可能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更成就不了今天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就不了这民办教育的神话。
人要有敢想、敢做、敢闯的精神。纵使撞得焦头烂额、一败涂地;纵使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但最起码也收获了经验教训,收获了人生阅历,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是的,我们付出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去努力那肯定不会成功。我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智者更是勇者。敢为人先去做一桩事,没有智慧的头脑不行,没有过人的勇气更不行。一件事设想得再完美、论证得再科学,如果不敢付出行动去实施,终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意义。哥白尼正是敢于向封建权威挑战,不畏惧封建教会的残酷迫害,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宇宙秘密,创立了《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如果他不敢于坚持真理,那么他的伟大发现,必定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人类的天文史也必定在谬误多运行若干年。
成长自己人生感悟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