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古诗词范文
初一上学期古诗词范文第1篇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的进入状态, 适应学习生活, 为了更好地开展正常工作,时刻结合学校的教育常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现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我接任新的初一(2)班班主任工作一学期一来, 我已对学生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打算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 多与学生交谈。有计划地利用班会与学生进行交谈, 通过召开中下生座谈会、召开班干部会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情况, 增加师生感情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 以利于开展工作。
其次, 延续上学期的习惯,重视家校联系册的使用,严格执行对学生的作业做到“日日清”, 家长每天签字的要求。通过平时的观察与检查学生的家校联系册、书面作业, 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度, 学生出现较大的进步要及时鼓励与表扬, 当学生的成绩出现较大的退步时, 要及时调查原因, 扭转局势。
最后,通过与学生父母的对话,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2、抓好班级的日常工作。
围绕班风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工作:
第一卫生,完善值日制度。第二纪律,注意细节落实。第
三、学习,重视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情况,及时反馈。
3、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初一上学期古诗词范文第2篇
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活动区域 距今年代
答:① 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约170万年② 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③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4、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 都使用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地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③取火方式:北京人自然取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④观念: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⑤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二课 1列表比较
居民代表 距今年代 活动区域 生产状况 生产工具 生活状况 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原始居民 约7000年 长江流域 水稻、家畜 磨制石器
骨制耒耜 定居,干栏式房子 制陶业
半坡原始居民 约56千年 黄河流域 粟蔬菜家畜 磨制石器 木制耒耜 定居,半地穴房子 彩陶 纺织业
2列举原始农耕时代我国具有世界性贡献的几项发明 答⑴ 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⑶ 我国使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三课
1 涿鹿之战的影响(奠定华夏族形成的基础)。交战双方(炎黄部落联盟)和(蚩尤部落)
2 距今约45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炎帝)。据黄帝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 舜 禹)
3 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结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 原始社会首领更替的方式:(禅让制)。实质是(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5、 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① 炎黄部落联盟经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后,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②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造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所以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1 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答案见P14动脑筋题
第一单元 1 列举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类
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你认为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是历史进步还是历史后退?
答:是历史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条件。
2 黄河时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用学过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答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56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了农作物粟。并过着定居生活。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禹建立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统治中心也在黄河流域。
第四课:
1、列表比较
国家 建立者 都城 建立到灭亡时间 亡国之君 夏 禹 阳城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桀 商 汤 殷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纣
西周 周武王 镐京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4、 夏朝的统治中心是:(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5、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国家机构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6、任用贤人:商汤任用伊尹、周文王任用姜尚
7、牧野之战的时间(公元前1046年)影响(决定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性质:(奴隶主贵族反对暴政的斗争)
8、商汤灭下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答:首先,西周的极端残暴统治及其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民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任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得胜利。
8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影响 答:目的: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
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灿烂与(商朝),(西周)时用于祭祀。
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三星堆文化的时间(商周同期),地点(成都平原)代表:(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3我国是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
4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5、为什么商代文化是一个灿烂的青铜文化?
答: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是必然。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的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因此,商代文化可称得上是“灿烂的青铜文明”。当然,这种文明是建立在奴隶悲惨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第六课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春秋首霸:齐桓公。
3、春秋争霸的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实质:获取周天子过去政治经济特权。
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召开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
5、决定晋文公称霸的战役是:城濮大战,成语:退避三舍
6、战国七雄:经过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7、齐桓公首霸的原因和作用
①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使齐国国富兵强③尊王攘夷,以号令诸侯,提高齐国地位。作用: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8 想一想,齐晋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都通过改革而迅速强大起来,改革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内政、生产和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9 长平之战的时间和影响。
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军相抗衡。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七课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春秋时期),推广(战国)
2、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的标志(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3、都江堰修筑的时间(战国时期),地点(岷江中游),修筑人(李冰),作用(防洪灌溉)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5、商鞅变法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答:背景:春秋以来,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及推广,大量荒田被开垦,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国际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商鞅变法,是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 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成功了,一场变法成功与否在于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商鞅虽死,但是变法的目的达到了,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商鞅变法成功了。
7、商鞅变法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对今天的发展有和指导意义? 答:原因:商鞅变法顺应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变法中,商鞅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指导意义: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第八课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文字的演变过程:商朝甲骨文商周的金文西周的大篆
3、历法:夏朝夏历;商朝逐步完善;战国24节气
4、战国末期屈原 是世界文化名人,著作《离骚》。
5、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春秋时期:①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教育方面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②老子:发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对立面的,如难易,大小等,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③孙武:兵家创始人,是杰出军事家,著作《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①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② 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张: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③ 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④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深受秦国国君赏识。
6、 诸子百家的学说中那些积极地东西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初一上学期古诗词范文第3篇
将遵照学校工作要求,以落实德育处工作为目标,秉承“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精神,加强德育建设,落实素质教育,狠抓班风、学风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形成良好班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凝聚挖掘班级各方力量,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3.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与学生融洽相处,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4个学生,其中男生33人,女生21人。新生入学,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感,思维活跃,行为习惯不够规范;由于男生较多,班级管理难度较大。对此,第一学期主要是加强班风建设,培养一批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守纪、进取、勤奋的先进班集体。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班风建设,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班集体。
1、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加快培养班干部;
3、迅速制定班纪班规;
4、发扬主人翁精神,设立值日班干制度。
(二)、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加强与科任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2、定期、不定期召开学习委员和科代表会议;
3、利用班会课不定期的开展学法交流,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4、在班级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开展多种学习竞赛活动。
5、加强对学困生和后进生的帮助。
(三)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
2、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加大力度围绕诚信意识、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等道德行为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四)继续加强法制教育,综合整治管理
1、加大安全、法制教育;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自觉抵制外来诱惑,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初一上学期古诗词范文第4篇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4《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5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lóu)蒿(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初一上学期古诗词范文第5篇
一年级上册(6首)
山村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
四、五家,亭台
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画
清
高鼎
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静夜思 唐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咏华山
宋
寇准
只应天山有,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迈,回首白云低。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一年级下册(5首)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二年级上册(8首)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年级下册(7首)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雨晴
唐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年级上册(10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三年级下册(7首)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游 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清明
唐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四年级上册(8首)
田园乐
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菊 花
唐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四年级下册(9首)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画眉鸟
宋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芙蓉楼送辛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年级上册(3首)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五年级下册(5首)
对酒
清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六年级上册(4首)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明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六年级下册(5首)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唐
李白
初一上学期古诗词范文第6篇
通过上一册的学习,学生的观察、读图、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培养和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初步的提高。在这学期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对比、分析、总结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勤读图、多读图、利用好地图册,通过地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地理教材主要是区域地理的内容,全书分三章:第五章:认识大洲第六章:了解地区 第七章:走进国家。在上册教材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全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总体概况。本册教材区域地理结构设计与传统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增设了大洲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大大避免了学生在世界地理的学习结束后,却难以形成对某大洲的整体印象。
三、 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 运用非洲地形图,在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归纳出非洲
地形特征。
3、 运用美洲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4、 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
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5、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并能在
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6、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
油国。
7、 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熟悉本
区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8、 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分析其成因,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
9、 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
化特征。
10、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其交通运输特
点。
四、 教学重点:
1、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五、 教学难点:
1、美国主要城市及其交通运输特点。
2、西亚石油资源的输出路线。
六、课时安排:
1周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2周第二节非洲 3周第三节美洲
4周复习第一单元并测试 5周第一节 东南亚 6周第二节南亚 7周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14周
15周
16周
初一上学期古诗词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