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

我国拥有悠久的社会历史文化,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简帛到汉代造纸印刷术的发明, 而这些古老的文化都是我国最早设计雏形的出现和设计意识的迸发, 我国早在宋代已经有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如北宋时期的雕印铜版, 该作品不仅是一种招贴宣传单, 同时也是包装纸, 具备商业美术宣传的功效, 内容主要包含了告白、商标、索引和字号等, 图像鲜明, 是商业美术设计的典型代表, 同时也是对我国古代包装装潢与广告进行研究的重要史料[2]。目前这块广告铜版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印刷广告,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 我国广告行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并沿袭了自宋代依赖以实物陈列为主或叫卖的广告形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给思想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部分设计人员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 提高了我国的设计水平。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在所设计出来的作品中大都十分相似, 与我国的历史文化联系不紧密, 通常是借鉴或是照搬西方设计灵感, 不能充分凸显出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因此在设计行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 同时还要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体现出民族特色,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同时也有利于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二、传统绘画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 传统图示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优秀的设计作品是可以通过图形来展现出来的, 在我国明清绘画作品中可以体现出原始社会中所流行的符号与图形, 部分符号与图形可以当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 在我国历史文化中通过这些符号与图形可以使人们情感外化, 同时也可以对一些文化与现象进行解释,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绘画语言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具有文化气息[3]。如在吉祥图案设计中, “胜”字的图形在设计中是以两个菱形所构成的, 在每个菱形的角上用圆珠进行装饰, 使设计结构更加完整, 并通过方形互叠的方式展现出和谐的氛围, 让人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通常在企业营销设计中毒会采用八点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更好的展现出来, 给人带来一种理性的感觉, 在企业形象设计中较为适用。而这些传统绘画语言在艺术设计中也是十分常见的, 在工笔画中通常采用月季、牡丹等进行绘制, 在现代设计中这些图案是十分常见的。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更多的传统绘画图形也应用到其中, 说明我国传统绘画语言得到设计师的认同。

(二) 传统绘画空间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师通常存在较强的主观性, 这与传统绘画中随类赋彩理念有着相似性, 在传统绘画中, 很多文人墨客喜欢画竹, 但人们对于这些绘画作品却产生了一定的疑问,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竹子颜色既不是红色, 也不是黑色, 但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竹子颜色通常是黑色的, 由此可见, 在传统绘画语言中作品的色彩是凭借着设计者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 存在较强的主观性, 但这种主观性并不是凭空想象的, 而是根据生活实际经验, 并将结合客观事物属性所决定的[4]。如在传统绘画过程中很多画家会将花画成红色, 但对于叶子却只是匆匆带过, 因此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对色彩语言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在绘画中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风光拟人化, 使事物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 看起来更加生动。

(三) 传统绘画色彩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 气脉合开到视觉引线

在传统绘画语言中, 根据艺术人员多年来的构图经验, 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要形成气脉流动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则是建立在气韵生动基础上所形成的,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气脉是经常应用的常见专业术语, 是画面形成的整体走向, 而在画面创作中的走向是从空白所形成的, 或是从形体构成的, 在中国画笔墨形体中采用一气呵成的创作方式[5]。其次, 在绘画中开合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生命力, 在现代设计中通常是采用视觉引线的方式, 在画面处理中用多种处理手段给欣赏者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并为人们流出更多的想象空间。在设计中设计师应遵循张弛有度的设计原则, 突出设计重点, 通常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是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 在整幅作品的设计中应展现出作品的流动感与空间感, 让欣赏者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氛围, 并在空间设计中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感觉。

2. 空间分割

在中国传统绘画布局中通常是采用密不透风的绘画理念, 中国画在绘画过程中注重留白, 从而给人带来想象空间, 但关于留白的程度和范围还需要仔细斟酌, 不能流出太多空白, 否则会给人带来一种空旷的感觉, 通过疏密有致的设计方式体现出空间感, 而这种空间分割可以给人带来留白效果, 从而突出设计主题, 避免设计呆板, 在留白处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图形之间的空白进行处理, 同时还要将文字之间的空白进行有效处理, 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和特征[6]。

3. 虚实相生

在传统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 虚主要是指画家没有落笔之处, 而实是指画家落笔之处, 在传统绘画中讲求虚实相生的绘画原则, 尤其是在山水画中这种创作原则更能体现出来, 在山水画中可以通过实体描绘, 如对山水等景物用实写的方式, 而对于雾、烟等描绘通常采用虚写的方式来体现[7]。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也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设计原则, 用实形给人带来强烈冲击力, 产生视觉张力, 利用虚形使人产生想象空间。

但在实际设计中不仅需要采用图形绘制, 还要注意留白, 在图形之间留有合适的空间, 通过空白的衬托用集中的方式展现出设计图案, 激发人们的联想。如采用字体组合方式, 由于方形字占据空间较大, 通常可以横向排列, 而长体字则可以采用纵向排列的方式。

三、结语

设计作为一门艺术语言,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有助于人们加强对事物的理解, 而设计的本质也就是使人们对事物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而文化的进步需要有一个缓慢吸收与消化的过程, 在设计行业中设计人员需要安静思考与观察, 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设计的价值与艺术的真谛。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 地大物博, 在现代设计中需要打破传统设计思想与理念的局限性, 同时还要充分应用传统绘画语言, 为设计工作带来新的创作灵感, 利用传统绘画图形、绘画色彩和绘画空间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使设计作品更加具有时代特征, 同时展现出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文明, 使设计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美感, 满足人们审美需求。

摘要:我国传统的绘画语言可以彰显出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 是民族风格的象征, 而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化语言, 在现代设计中应充分挖掘我国传统艺术特征, 找出绘画语言和现代设计的共同点, 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传统绘画语言, 用间接的语言和线条为现代设计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绘画语言,现代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思豫.论武星宽教授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的交融[J].大众文艺, 2017 (05) :142-143.

[2] 汤超.浅析武星宽作品中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的融合[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32 (04) :50-51.

[3] 何峰, 李旭.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迪[J].美术观察, 2011 (09) :108.

[4] 徐军.浅谈传统中国绘画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J].科技信息, 2010 (26) :263.

[5] 孙虹.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趣在现代设计中的传达[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0, 2 (01) :34-35.

[6] 张敏.浅论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07) :145+147.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绘画艺术鉴赏是美术欣赏的主要对象,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出发,介绍赏析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具体方法,主张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提升鉴赏水平。

关键词 传统绘画 艺术特色 鉴赏能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使这个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成就。在世界历史上有着卓越成就的传统绘画,最能表现其独特的审美意识。而要认识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就要从历史的根源出发,以传统的中国绘画来进行解读和剖析。首先就要了解绘画的特点:

一、形、神、韵兼备,以形传神,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创作原则

“像不像”不是创作好坏的评论标准,也不是创作的出发点。中国画追求的是绘画的气韵和意境,只具备“画得像”的功夫,但是作品没有神韵,即使你画的再像,也不是中国画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比方说,在人物刻画中,中国画从姿态上区分男女的性别特征,女子线条柔美,削肩细腰,男子则是威武雄壮,身体结构并不相称。这就是只求神似,不求形似的象征手法,用以展现性别特点。从历代名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都是以形似来展现整个画面的神韵,由一点来表现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和视觉享受,显得磅礴大气。

二、中国画主要以线条表现事物的生命力

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并不是立体描绘对象,而以简单的线条表现分界的临界点,比如在刻画人物侧脸时,用一条曲线表现鼻子和脸部的分界,用蛋形曲线展示人物的脸部轮廓。在山水的刻画中,以线条展现山水树木的纹理,这种处理手法让西方人叹为观止,也对后期印象派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三、色彩的渲染主要以墨色为主,用清水调和水墨制作出深浅不一的色彩来展示不同角度下色彩变化

例如最为明显的是在处理荷叶时,中国画使用深墨简单几笔描出荷叶的经脉轮廓,而离视线较远的一部分则淡化处理,以此表现作者的视觉角度。中国画虽然是平面创作,却能很好地衔接多角度的视察。

四、中国画不讲究立体描绘

无论是人物、花鸟、山水、虫鱼,都是平铺在一张纸上,而且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比如说,很多景物描绘的都是山、水、云、雾等自然景象,层层叠叠地绵延在图纸上,空间的界限得以无限延伸。在画古代庭院的作品中,是以空中俯瞰的角度,用假山、门洞、小桥、回廊等来表现庭院深深的光景。

五、中国绘画不讲究背景

中国画不像文学创作那样需要背景烘托,几条鱼,再添加几条波纹就可以看出是鱼翔浅底的自然图景,所以留白的地方很多。这些留白的地方又通过作者或者他人的题词增加独特的韵味,说明创作的动机和深层含义。西方绘画都是在整张纸上进行创作,无论人物和景物,都没有留白,这是因为他们更注重写实。

六、画中有诗的民族特色

这也许是中国画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了,纵观国画自古以来的特色,无论画风怎样变化,有一点是创作者们始终不会改的,那就是作品中的题词。第五条中已经说到,中国画存在大量留白,这些留白在画作完成之后,都被填以诗词,并盖以章印。这既增加了画的文化内涵,又使后人在阅览的过程中,对创作背景、作者心态、作品深意有一个深刻清晰的理解,考究起来有根有据。

对国画的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就要看怎样去欣赏了。鉴赏中国画,首先要看这幅画的整体布局,作者的创作风格,画中是否存在深远的意境和趣味。画的意境和趣味性决定了作品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好的意境和趣味,能让鉴赏者产生继续浏览的兴趣,高超的创作技艺就是为画作的意境服务的。布局是画作的关键部分。

再看作品的线条勾勒,也就是工笔,是否与造型相符,物象特征是否明显,是否线条流畅,是否生动自然等,都是考察与鉴赏的范围。传统的画作都与书法作品挂钩,所以影响线条美感的还有作者的书法功底,功底较低的,往往线条呆板幼稚、疲软无力,作品缺乏灵动性。

因为中国画注重墨色的层层渲染,所以浓淡是一层层叠加的,很有层次感,所以在鉴赏过程中,要看画作中有没有存在局部死黑,色彩变化的情况,一般存在这种问题的画,是不会受到观众亲睐的。我们可以看看齐白石的画,比如说他最擅长画的虾,意趣横生,不管整体纵览还是观察个体部分,虾好像都是在动的,这就是灵动美,也是作品的灵魂。

画作成功之后,就要将进行题词,书法的好坏会大大影响画的价值,因此书法不精的人是不敢随便题词的。在题词之后,就是加盖私章。私章的种类繁多,有画家的印鉴,有题字者的印章,还有收藏者和鉴赏者的印章。印章的造型不一,雕工和加盖的位置也不一样,但是这些细节都会影响画作的品评。

最后一步,就是作品的装裱了。中国画的装裱都别具一格,装裱用纸十分严格讲究,这是由于好的装裱能够把画衬托得名贵大方,古朴典雅,影响画作的整体效果。从以上这些方面下手,你才能更好地赏析国画的艺术精粹,具象的了解什么是艺术以及怎样欣赏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林海.国画欣赏[J].宝鸡社会科学,2009(04).

[2]徐卫.中国画欣赏散论——兼谈中国画欣赏教学[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传统绘画艺术元素

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表现主要是人通过眼睛去感知而获得的第一心理反应, 感知无非是通过设计的图形、文字、色彩进行。

1、图形

图形往往是最具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物质媒介, 图形也是包装中最为重要的视觉语言, 通过图形这一视觉语言的展现, 能够让读者悟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真实内容。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图形种类繁多, 各种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等图形元素的展现, 大多数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将图形内容第一时间直观地呈现出来, 也有一些是根据抽象或者异化的形式进行叙述,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视觉传达最终还是在图形的作用下获得丰富的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告知。

2、文字

对于文字而言, 其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灵魂, 通过文字的各种表达形式可以使得视觉传达设计达到完整的状态, 假如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图形, 则视觉传达设计会让人感动空洞感和呆滞感, 一个设计有了文字的填充, 不仅能够使得原本的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而且也能够使得画面具有一种美感。传统绘画艺术元素通过文字的较好表达, 比如各种文字印章类、书法类等等, 以此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韵, 表达出与众不同的设计部分。

3、色彩

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色彩刺激着人的视觉明度, 它可以改变设计的风格, 更可以表达设计的宣传力度。设计在色彩的作用下具备了象征意义和联想空间, 色彩的单一性运用抑或是搭配性运用, 均能使设计产生不同凡响的影响力, 同时它还具有一系列的视觉功能。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色彩极为丰富, 各种色彩的运用通过对于绘画艺术的表达诠释了绘画风格、绘画境界。在现代设计中, 尤其对于包装设计而言, 各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色彩的展现能够表达出设计与众不同的一面, 体现出视觉设计效应, 吸引人们的视觉力。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绘画艺术元素的应用效应

1、设计更新颖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彰显了现代性、时尚性、前卫性, 各种设计只有不断更新自我设计理念, 才能够达到一定的设计效应。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在设计中不断立足于自身实际, 在展现自我传统设计理念的同时, 不断注重绘画艺术元素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前卫性。无论是设计外观还是设计材质等方面, 都是与现代时尚紧密结合, 打造出视觉设计的时尚性、前卫性, 使得设计更新颖。

2、宣传理念更强

宣传是当今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 宣传方式得当、产品质量和服务有效, 才能够达到既定的宣传效应。一方面, 宣传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产品设计理念、强化理念从而转变理念;另一方面, 宣传工作也是为了使得宣传理念更加明显、突出, 进而形成一定的消费链。在时代进步的今天,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内心, 加上注重产品的宣传效应, 能够更加突出设计的外在形象, 使得宣传理念更强。

3、受众空间更广

设计的视觉表达效应如何体现了受众空间的是否宽广,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 无论是设计的外观造型、结构设计、色彩表达还是口味设计等方面, 都是产品是否有更广受众空间的表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博大精深的一面, 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更具市场号召力, 能够打造出设计的多姿多彩, 显示出与众不同, 展现无尽的视觉设计魅力。

三、结语

通过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绘画艺术元素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 形形色色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 而且也体现了当代设计的创新艺术运用。随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的不断深入人心, 现代设计与其艺术元素进行相互结合是必然的设计选择, 也是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尊重。

摘要: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发展, 视觉设计成为平面设计的重要表现不凡。作为设计而言, 应该注重视觉传达设计, 展现VI设计的与众不同, 体现设计的视觉设计效应。而传统绘画艺术元素作为艺术种类的一部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着许多重要的表现, 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尊重, 也是视觉设计的创意设计表达运用。本文主要就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绘画艺术元素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芬, 色彩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8.

[2] 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1-6.

[3] 徐洋品牌与VI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12.

[4] 李鹏程.VI品牌形象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8.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中线条的因素

我们在论及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的若干问题时,本身就是在对工笔画的发展和历史沿革进行粗浅的分析。从秦汉时期的帛画到魏晋的佛教壁画,从隋唐人物画到宋元时期的花鸟小品,传统工笔画都有其存在的历史空间。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界定出传统与现代这两个词汇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工笔画中的“传统”,是针对于我们一个现代的相对的时间性概念。传统的工笔画在线条和色彩的表达上,往往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在线条的表现上,与西方绘画有明显的区别,更加富有装饰性。 在我国传统的工笔画中,线条的应用在装饰风格上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最为根本的特点就是线性造型。因此,从造型手法上与西方艺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在线的应用过程中,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强烈的装饰属性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传统工笔画,应用线条来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法,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是东方艺术具有独特魅力的关键。

二、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重彩的图案运用

中国传统工笔画十分注重画面的装饰图案,现代工笔重彩画在装饰图案的运用上则更加重要。作品通过繁缛的装饰性花纹和图案,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达到烘托和渲染作品主题的作用。在现代工笔画中,画家都习惯服饰器物等客观物象上实际存在的图案和纹样,如实细腻的刻画出来。在这里,图案成为装饰手法的一个必要因素,成为传统工笔画创作和现在工笔画创作都必须使用的一种装饰手法。然而,这种以图案为装饰的手法,在我国传统工笔画创作中究竟源于何时呢?

现代工笔画中,图案的装饰手法是否是传统工笔画装饰手法的延续呢?种种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中国工笔画从古代到现代的巨大变革。在进入到中国近现代以后,中国传统工笔绘画在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之下,由原有的文人画和院体画风格开始逐渐的向中西风格互融性方面转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绘画在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强烈冲击下,中国传统工笔画开始向现代工笔画过渡。这种过渡不是单纯的在技法、色彩或者图案等方面的过渡,而是整个中国在近现代时期文化、思想、社会变革影响下的过渡。在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革,进入到现代发展阶段的中国工笔画,逐渐显示出迎合时世思想的面貌。工笔画不再是由学院派统治的艺术门类,它开始走向民间,回归到传统文化中去。因此,虽熟从表面现象上看,现代工笔画有类似于商业性的特征,但是追根溯源现代工笔画在作品题材、主题思想的表达上则又重新回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基础上。有人认为:传统中国工笔画过于注重装饰性的细节而不够重视主体。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十分片面的,中国工笔画在表现的过程中,只重视线条和色彩,而不是像西方绘画那样重视光影和明瞎,因此,这种处理方法往往会造成画面有过多的空白。中国工笔画在漫长的风格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烈装饰 风格的绘画种类。因此无论是人物、花鸟、山水、道释等哪个种类,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在装饰图案、整体布局、人物意境方面,都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

三、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重彩画在色彩上的表现

在色彩的应用方面,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工笔画在色彩方面多采用平面设色、多次罩染的手法,而很少有过渡及渐变的处理。而现代工笔画在色彩的表现上,则融入了更多的西画技法,强调解剖和体积关系。因此在色彩上更多的是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关系。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论及“六法”时,曾提出“随类赋彩”的艺术主张。说明在传统工笔画的创作中,色彩的应用被提及到了很高的位置。因此,这种设色风格就使得传统工笔画呈现出平面化的特点。

西方现代艺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演变以后,到70年代以后走到了极端。从推崇主体精神演变到观念就是一切的“观念艺术”,从重形式构成到取消绘画技法的“极简主义”和“装置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几乎无处不在的体现着“反”的概念,将现代艺术推向了一个极 至。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托说:“最近的艺术产品的一个特征就是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接近无穷,而作品客体几乎为零,结果在终点存在着纯粹形态的理论,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快终结了。”在这段话中,对于现代艺术的终点究竟是否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暂时无法有所谓的定论。然而,现代绘画的所谓“死亡和终结”实际上应该是艺术的一个全新时代来临的早期表现。我们不能因为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内涵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就认为艺术要走到终结的一步。就现在的实践证明,中国画并未真正的消亡,而是以全新的艺术形态和表达方式,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在艺术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的传统绘画也不能固步自封,走向多元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综上所述,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重彩画在风格上,从本质上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的。在图案和色彩的装饰风格上,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要体现时代和历史的文化内涵。因此,不能因为在装饰手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忽略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存在价值。无论影响久远与否,都是人类在历史、文化、思想上的集中表现。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看待以上的问题,才能让艺术的发展不断的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得以持续的传承。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与传统绘画相比, 数码绘画设计的精确性也是传统绘画设计所无法比拟的。这种精确性不仅表现在几何造型的设计上, 还表现在色彩表现的准确性上。数码绘画中的几何造型设计是通过电脑软件, 经过电脑绘制出来的。数码绘画中的色彩调配不像传统手绘, 是设计者运用三原色通过人工调色盘靠着他们的专业感觉调出来的, 数码绘画中的色彩是设计者运用电脑, 通过输入三原色的比例值, 通过电脑设定的程序, 按比例来调取色彩, 其原理同几何造型相似, 都是通过电脑编程软件控制, 而传统绘画在几何造型设计和色彩的准确度上远远不及数码绘图, 毕竟在设计者人工操作设计中会存在着误差, 这种误差的只能通过设计者的熟练程度、专业程度来把控。

由数码绘画艺术具有几何造型设计和色彩表达的精确性特点, 因此, 与传统绘画艺术相比, 数码绘画艺术更具有逼真性。正是这种造型设计的精准性与色彩表达的精准性二者合力, 使得数码绘画在设计创作上更加“真实化”、“虚拟化”, 给观赏者带来视觉冲击力, 仿佛观赏者身临其中, 整个绘画设计达到“虚拟现实”的效果, 这种虚拟效果是传统绘画所无法表现和比拟的。而这种“虚拟的现实”也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创造中, 例如影视特效、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等。

传统绘画作品作为一种单一媒体 (平面媒体) 传播, 仅仅依靠视觉来传达信息, 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视觉疲劳, 而现在的数码绘画创作除了具有传统的视觉传达效果以外, 还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 因为它可以通过播放音视频例如Flash动画、三维影视动画等多媒体更精准地传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 这种多元化综合媒体的结合, 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给绘画作品带来了极大的感染力, 它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单一的静态画面, 这种多元化的表达形式是传统的绘画所不能比拟的, 除此之外, 数码绘画还能通过高科技软件的应用与观众产生互动, 例如有的Flash或Applet创作的绘画作品中, 它设计了一些观众参与的程序, 观赏者可以通过鼠标操作参与其中, 同绘画作品创作者之间产生互动, 这种互动式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奇妙艺术体验。

与传统的绘画作品相比, 数码绘画作品具有易复制和传播便捷的特点。众所周知, 数字化文件具有易复制, 传播便捷的特点, 而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文件的形式将完成好的数码绘画作品存储在我们随身所带的移动硬盘或者是光盘等介质上。随着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 人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动作, 就可以将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传播、分享给受众, 并同受众进行沟通交流, 相互切磋, 能够给创作者带来一个便捷和自由的艺术交流空间, 而这种易复制、传播快的特点是传统绘画作品所不具有的, 也正是由于数字绘画的这种易复制和传播快的特点, 使它很广泛地运用在广告、产品包装等实用领域。

在创作方式上, 传统的绘画创作是设计者利用手中的画笔在纸上创作, 而数字绘画创作则是创作者运用电脑通过电脑里的绘图软件进行的设计创作, 风格迥异的创作设计工具使得两者之间的创作方式也有着极大的不同。传统的绘画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 它在很大程度上受题材的限制, 而数字绘画创作题材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它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手法, 利用电脑里的绘图软件用模拟实现却高于现实的表现形式, 创作出传统绘画作品所达不到的绘画效果。例如, 通过“拼接”手法, 将不同题材的素材或者是照片拼贴成基调统一的作品, 通过“蒙太奇”手法使得作品看起来更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拼接”作为数码绘画创作中的主要创作手法之一类似与电影中的影片剪辑, 即先通过数码软件收集各种素材, 把各种原始素材导入到电脑后, 设计者们就可根据素材范本利用绘图软件, 采用不同手法进行“蒙太奇式”的拼接, 使一些分裂开的素材或照片具有连贯性或是故事性, 而这些是传统绘画创造所无法实现的。

在设计的活力和灵气上, 数码绘画则不具有传统绘画艺术的优势。传统手绘作品可以根据设计者手的轻重、缓慢来设计和把握整个作品, 作品中哪些该轻, 那些该实, 哪些该虚, 都可以通过设计者来把控。而数码绘画只能通过计算机软件, 机械地制作作品, 这种设计是通过电脑编程设计好的、模式化的, 所以相对与传统绘画, 数码绘画设计出来的作品很生硬, 没有灵气和活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 艺术也在不断的创新。科技的发展更是使绘画从创作形式到创作内容上带来巨大的改变, 颠覆着我们以往的绘画模式。面对具有优势的数字绘画艺术, 我们不仅要结合传统绘画艺术的优点, 也要抓住数字绘画艺术的优点, 结合传统绘画艺术的文化特征, 不断更新和发展数字绘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 使用数字绘画艺术的多样化创作形式, 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绘画作品。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将科技运用到绘画领域, 给专业绘画领域带来了新突破——数码绘画产生。与传统的绘画创作相比, 数码绘画创作的艺术作品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电脑技术的影响下, 绘画艺术颠覆了以往的艺术创造和设计模式, 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演变。本文试着从分析数码绘画和传统绘画两者之间的差异入手, 提出对未来绘画的展望。

关键词:数码绘画,传统绘画,视觉传达

参考文献

[1] 蒋文兴.浅析电脑数码绘画的特点[J].《科技传播》, 2010 (3) :46-50

[2] 弓可立.浅析数码绘画的数字化艺术特征[J].丝绸之路, 2014, (2) :67-68;

[3] 曹译文.浅析数码绘画的数字化艺术特征[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14, (7) 196-196;

[4] 蔡明辉.代新媒体技术下数字绘画的创新[D].艺术科技, 2015:78

[5] 张伟时.电脑技术对绘画艺术的拓展作用[N].长春大学学报, 2001年11卷第4期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现今传统中国画已渐行渐远, 不知怎的, 这些画让人想起赵无极。我们天天对“现代”的努力已倾向于将传统连根拔起。可若是失去了根, 那就是再“现代”也不是中国的“现代化”, 而是“同化”。在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 更要溯源。否则, 无根无源, 便是毁灭, 是用“现代”在消蚀我们的传统。中国画即“近”而“远”。很“近”的物体塑造却获得一种悠远沧桑的感受;“实”而没有放弃空灵、自由, 同时又在超逸的味道中获得一种隽永的境界。我们不应为观念所迷惑, 停留在形式层面, 而是向纵深走去;这个“纵深”就是中国的“像”与“境界”。境:境界是中国文人曾在山水中遥望的“彼岸”, 是中国文化的形而上之境。对于中国文化模式, 她的手段是“象”, 而“彼岸”是空灵的“境”。如果说确有“接近抽象式的表现” (或曰“中国式抽象”) 存在的话, 那它的目的不是导向“绝对理念”, 而是指向生气氤昷的“境”。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宋元山水画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繁荣”时代的“高峰体验”, 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形而上世界宇宙生命流变的空灵之境。象:为我们展现中国文化本真之源的只能是中国画的“象”, 而不太可能是西式的“抽象主义”。作为传统的灵魂之所在, 是中国艺术“现代化”的结点。“象”是一个世界, 它代表宇宙与人的禅机, 寓于境界之中的表征, 不是实体的因素。因而不能太“写实”, 也不能取消形象。以往“民族化”的经验让我们相信, 只有实证化的探索才能确证, 在现代绘画与设计中从内里真正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当代”的沟通与跨越;这不仅指理论学术, 也是指创作探索本身, 更重要的是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基础如何发展的走向。

我们传统的绘画根源实际上是从宋元山水入手打开古代文化的精神空间。借助西画表现的结构化的形式创新之所长, 在个人绘画与设计的语言中找到了发展的空间维度。由此出发, 或者我们可以重建某种主体意识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的境界: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 方式、概念内涵不尽相同”, 以心象静观宇宙之气韵流变, 以山水遥望体悟人格与自然一体的彼岸之境;这无疑在重视中国山水美学乃至古代文化精神的脉搏。而在深层意义上, 它对我们当代艺术教学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与觉醒, 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如前所述, 作为“象”与“境”的世界, 其意义不仅仅是激活我们民族原有的流变、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 激活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动力;更是在这种“宇宙之境”上与现代思维的同步与超越。如果说我们现代绘画与设计在基础教学中再不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更好的发展起来, 我们的现在艺术教学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今国际上站在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家们已识到了这种宇宙本质的“非实体性”, 他们的论证已证明中国传统“象”的范畴所具的深远的世界意义, 中国的文化将会引领世界文化。最后无论是从画家和设计师, 还是从民族文化考量:这是一条摆脱世俗浮躁氛围, 秉持超越信念, 又发扬中国精神文脉的“当代”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 把我们传统文化切切实实的融入到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中。

摘要: (1) 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 (2) 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 更要溯源。 (3) 由西画表现形式出发, 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

传统绘画平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一、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拥有悠久的社会历史文化,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简帛到汉代造纸印刷术的发明, 而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