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说浙江论文题目范文
课说浙江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一、 说教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小调集萃》。本单元涉及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小调音乐,根据教学内容,我确定第一课时的内容为两大块:1是学唱歌曲《无锡景》,2是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
《无锡景》是一首典型的江苏民歌,生动的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风光及特产,歌曲为民族五声调式,旋律细腻秀美,具有江南小调特点。在演唱时要注意吴侬软语的方言特点,尽量唱出“字领腔走,腔随字行”的效果,把江南歌曲曲折婉转、优美动听、清丽流畅的感情抒发出来。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2、知识目标: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无锡景》,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细腻的特点唱出来。
3、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准确演唱《无锡景》。
教学难点:让学生唱出《无锡景》的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并准确把握歌词中的衬词,尝试用方言演唱片段。
二、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面谈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7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只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同时我还让学生多听多练,自省自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最后我具体来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 说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4个环节:
图片导入学唱歌曲创编活动拓展延伸
(一)图片导入(2-3分钟)
多媒体展示一组江南风景图片,播放背景音乐江苏民歌《茉莉花》 【本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利用图片的直观演示法和音乐的律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25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模唱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歌。
1、聆听音乐
完整聆听《无锡景》思考:歌曲的情绪怎样?旋律和歌词各有什么特点?
2、歌曲简介 分析作品并了解小调音乐的特点
3、教师范唱
指导学生注意聆听倚音、切分的特点,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4、跟琴学唱
【要求学生本环节吐字清晰,在学唱中巩固波音、倚音的唱法及知识,注意曲调与歌词的紧密结合】
5、解决难点
指导学生从衬词、节奏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本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总结衬词及切分节奏对乐曲的重要性,从而吸收掌握】
6、聆听方言版本并学唱
【本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通过对比普通话版,感受吴侬软语演唱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喜欢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文化】
7、聆听《一根竹竿容易弯》感受异同之处
(三)创编活动(5-7分钟)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准确演唱歌曲的前提下,以小组为单位,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并展示效果。
【本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并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3-5分钟) 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在这节课的最后,我采用了归纳式的结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及感受。
【本环节我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拓展和积累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业:能用方言背唱一段《无锡景》
以《青岛景》为内容,对歌词进行二度创作,下节课展示。
五、反思
课说浙江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2)掌握四边形的分类和从属关系。
2、能力目标:
(1) 学会把梯形或其它多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求解,优化几何基本图形的组合。
(2) 熟练掌握梯形的常见辅助线添法。
3、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带领学生感悟数学(图形)美。
(2)通过梯形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
1.熟练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依据,并能不断优化推理论证。
2.学会把梯形或其它多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求解,优化几何基本图形的组合。
难点:
1. 把梯形或其它多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求解,优化几何基本图形的组合;
2.熟练掌握梯形的常见辅助线添法。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说浙江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这套武术操的演练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因此这套武术操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操的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简单武术奠定初步基础。这套操虽简单易学,但对从没接触过武术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套体操应注重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逐步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操兴趣,同时注重学生的武德教育,学操应从“抱拳礼”开始,抱拳礼结束。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从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1、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2、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武术基本动作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套武术操雏鹰展翅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武术操-雏鹰展翅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身形、步形、掌形、拳形正确到位。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动作、手形、步形正确到位。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正确到位。
四、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武术操-雏鹰展翅,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自我揣摩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课说浙江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面对洪水如何自救
教学目标:
1、
认识和了解洪水的危害。
2、学习躲避洪水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洪水来临时的自护、自救方法和技能,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课说浙江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今天我要讲说的内容是《留言条》。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留言条是最常见的一种一般应用文。留言条实际上是留下来的一封短信,所以格式也是跟书信差不多,只是内容比一般书信短得多,往往只是一两句话。
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留言条》是义务教育蒙古族学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话训练》的第一个内容。因此,本节课在培养学生写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上要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及其心理特征,我们组,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些留言条,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
2称呼、正文、落款等格式要正确,内容要简洁明晰。
三、 说学习的重点、难点 以正确的格式写留言条。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留言条的格式,才能写好留言条。
难点的依据: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学习目标,从我们组的教法上谈一谈。
四、 说教法
大家都知道写话练习,重在学生的写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读写结合起来,解决实际写作问题。当然教师自身的学习资源也非常重要,在这次集体备课的汇报课中正因为我自身的原因我们组的集体备课失败了。没能发辉我们的优点,在此我深表歉意。
基于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们组集体备课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我们利用小乐的留言条进行直观演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集体讨论法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如:留言条有哪些格式,看例文让学生讨论说出来。再如:留言条在生活中有什么方便之处加以讨论。
最后我具体说一说这堂课的学习过程: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由读 说 写为线索进行的。然而,最大限度的让
1、导入新课(23分钟) 直接导入法。
导语设计依据,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激发学生学的求知欲。
2、 讲新课(30分钟) (1)初步感知留言条。
课件出示小乐的留言条。先读后说出留言条写给谁的?说了什么事?说说还写了什么?
(2)讨论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留言条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便利之处;二是写留言条注意哪些格式等。
(3)如果让你写留言条你写什么,先让学生自由说说,在让学生写。
3、展示作品并评改。(5分钟) 学生参与、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课堂小节( 2分钟) 教师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作为本节课小结。使学生巩固写留言条的注意事项。
5、好书推荐。(12分钟)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7)板书设计
我们注重了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所以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为:
板书: 留言条
称呼 正文
姓名 日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在星光点点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采用直观教学和讨论的学习方法及以读写为主体,让学生读中有感,感知促写。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满足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多多指教。
说课教师:巴达仍贵小学敖占荣
课说浙江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健康体能的“木桶原理”---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中动”“动中学”。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是必修第二章健身强体第一个框题。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身体活动大大减少,已经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通过体育锻炼以及遵循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健康、增强体能。
2、 学情分析: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情况等加以分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3、 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有针对性的健康体能的锻炼方法 难点:把健康体能的锻炼方法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4、 教学目标
从教材的分析,重点、难点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1) 了解体能的概念
2) 理解体育锻炼在提高健康体能水平方面的作用 3) 学会健康体能的锻炼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调查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说学法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成为生动活泼的课堂。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主体,我立足于学生的学,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导入: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预防疾病,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我们的体能
(一) 体能身体强健的基石
1、 定义:人体适应坏境的能力。具体的说,体能是指应对日常工作或学习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对突发事情的能力。
2、 分类:健康体能、运动体能
讲授健康体能五要素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同学们对健康体能各方面的关注程度,从而引出健康体能的“木桶原理”,认识到健康体能的各方面犹如“木桶原理”中组成木桶的木板,缺一不可,必须均衡发展。
表2对健康体能的关注程度的问题调查 /(%) 问题 对体育和运动的关注程度
选项 心肺耐力 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 柔韧性 身体成分 不关注
比例 5.4% 7% 6.3% 3.8% 64% 13.5%
(二) 体育锻炼对健康体能的作用
1、
2、
3、 改善心血管功能
增加肌肉力量,延缓疲劳 改善骨密度,促进和保持骨骼功能
4、
5、 改善身体成分,消耗热量,增加脂肪分解
对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血液等系统产生良好影响
在实施教学时,我采用讲授和自学、讨论等多种教法的结合。在导入教学时,先通过舌吻、提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动机,如提出“参加体育活动有什么好处?”“参加体育锻炼是否会影响文化学习?”“如果我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缺少体力活动将会怎样呢?”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探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深入浅出的讲解。
(三) 健康体能锻炼的方法
怎样学会并掌握健康体能的锻炼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1、 有氧锻炼
2、 肌肉力量练习
3、 耐力练习
4、 柔韧性练习
5、 改变身体成分
分别讲解健康体能五要素的锻炼方法,讲授时为了给同学们直观的印象,多采用图表和实例列举进行讲解,再结合多媒体演示运动员比赛的画面,让学生更加形象的去体会健康体能形式。结合教师的问题,学生回答在我们平时练习过程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通过教师点拨,启发诱导学生根据实际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运动条件,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一些实用的健康体能的基本锻炼方法,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人适合自己健康体能的锻炼计划。这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板书设计
课说浙江论文题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