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11-191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第1篇

(一)煤矿水害

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灾,都称为煤矿水害据统计,建国以来,在我国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水害居第三;平均每次事故死亡7.06人,仅次于瓦斯和火灾事故。水害是特别可能造成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因素。

矿井水害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对症下药定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矿漏水两来源,包括地下和地面;

1、地表水水害:

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等)。水源通过井口、采动冒落带、岩溶地面塌陷或熔洞、断层带及煤层顶底板封闭不良的旧钻孔充水和导水进入矿井。

例如:1998年闽北地区突发洪灾,地处河流附近的煤矿,因河水暴涨而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老空水水害

沟通时,老空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造成事故。这是我市煤矿水害的主要类型。

例如:1997年7月23日永定某矿上部小煤窑采空区透水,死亡3人。

3、孔隙水水害

龙永煤田煤系地层岩层含水性属弱中等,但受大气降水补给明显,受其影响,表现为季节性4-9月份涌水量明显增大。

4、岩溶水水害

龙永煤田煤系地层中无灰岩,但受构造影响,直接与栖霞灰岩接口,由断裂沟通岩溶水进入矿井造成水害。

例如:龙岩某基建井受岩溶水的严重影响,不得不在投资1300多万元,被迫下马。

5、裂隙水水害

水源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常受地表水或其它含水层补给,通过冒落带,断裂带,采掘巷道揭露顶板或底板砂岩水,或者封孔不良的老钻孔导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

二、《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防治水的主要规定

、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企业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臵,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必须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查、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3、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雨季受水威胁的矿井,应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并应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4、煤矿企业必须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5、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防水煤柱。矿井以断层分界时,必须在断层两侧留有防水煤柱。已经互相连通的矿井,必须在连通的地方构筑足够强度的防水墙。

防水煤柱的尺寸,应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在矿井设计中规定。按照《矿井水文地性规程》规定,在水淹区或在积水

巷道与水体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巷道高度的10倍,防水煤岩柱的尺寸不得小于导水裂隙带的最大高度与保护层厚度之和,一般应大于30倍采厚。

6、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探水或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放被水淹井巷的积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水眼的布臵的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

正确确定探水线,探水线就是探水的起点,应根据积水区的位臵、范围、水文地质条件及资料的可靠程度,以及采空区、巷道受矿山压力的破坏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探水线。

一、 矿井发生透水前的预兆

一般说来,矿井透水前主要有几种预兆:

(1)挂汗。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井下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能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磨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4)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但应注意,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的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反而升高。

(5)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井下透水有预兆,十种现象要牢记;密切注意勤分析,防范措施不可少

一、 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一)矿井水害的预防措施

预防水害的预防措施可以概括为防、排、探、放、疏、截、堵7个字。

防:即井上下防水设施及防水措施; 排:即井下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 探:即井巷探水;

放:即对老空区积水、可疑水源采取放水,或超前放出顶板水; 疏:即疏水降压或疏干有害含水层; 截:即留设各种防水煤柱隔阻有害水源;

堵:即注浆堵住水口,或加固裂隙带,充填溶改造含水层,加固底板度。

(二)探放水注意事顶

、探水与掘进如何配合

(1)双巷掘进交叉探水。当掘进上山时,如果上方有积水区,则巷道三面受水威胁,一般采取双巷掘进交叉探水。双巷之间每隔50m左右掘一条联络巷,作为安全躲避地点。一巷探水时,另一巷掘进,两巷探水与掘进相互交叉进行,直至巷道达到设计终点而结束。 (2)双巷掘进单巷超前探水。在倾斜煤层中掘进巷时,一般是用上方巷道超前探水的方式。

(3)平巷与上山配合探水:在同一煤层内,上部掘进上山,此时应先探水掘进平巷,然后再掘进上山,这样可避免上山掘进的危险性,又可减少上山掘进的探水工作量。

(4)隔离式探水。在水量大、水压强、煤层松软和节理发育的情况下,直接探水很不安全,需要采取隔离方式进行探水,如掘石门时,在石门中预先探放积水;或在巷道掘进迎头砌隔水墙,在墙外探水;此外,当相邻的煤层间距大于20m时,还可采用隔离层打孔的方法,探放另一煤层的老空积水。

2、探水巷道掘进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1)探水巷道的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意外情况下人员撤退,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必要时在横贯之间开掘安全躲避硐室;

2)掘进巷道的坡度不准起伏不平、以免低处的水流不出,施工人员有被堵截的危险;

(3)掘进工作面遇到透水征兆时,必须停止前进,加固支架,并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向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值班领导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分析情况,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4)上山方向的水害未消除或正在探水时,为保证下山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暂停其工作,等水害威胁消除后再继续工作; (5)探到老空并已放水的掘进工作面,如果不能马上与老空掘透而在几天后再掘进时,应重打2~3个检查孔,以免原有钻孔坍塌堵塞重新积水,切不可冒然掘进;

(6)探水巷道必须严格掌握巷道掘进方向,沿着探水孔的中心线掘进,以免造成超前距和帮距缩小而遭遇老空透水,如因地质变化必须偏离时,就进行补充钻探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补救;

(7)大部分积水已经放过,在掘进时,还应注意盲巷老空积水或因断层的隔离而形成的孤立积水区;

(8)合理选择巷道掘进的爆破方法,在探水眼严密掩护下,且保持设计超前距和帮距时,可以采取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法,以利保持煤体抗压强度;

9)严格执行三不装药制度:炮眼或掘进头有出水征兆、超前距离不够或偏离探水方向、掘进头支架不牢固或空顶超过规定时不装药;

(10)为了预防探放后重新积水造成事故,上山巷道或坡度大的穿层斜石门掘进老空放炮时应将所有人员撤到联络横贯或下边平巷; (11)在掘进打眼沿钻杆向外流水时,应停止工作,不准拔出或晃动钻杆,要设法固定,并向调度室报告,听候处理;

(12)老空放水后允许恢复掘进时,还必须充分注意:当掘到离老空区3~5m处应先用煤电钻打2~3个检查孔进行再次检查,只有在证实积水确已放净后方可揭露老空;揭露老空时,要先用小断面巷道从放水钻孔上方与老空做透,还要注意处理瓦斯等有害气体; (13)在受水威胁地区施工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懂得突水后急救知识;

(14)掘进中各班班长必须在掘进工作面交接班,交接剩余允许掘进的距离,严禁超越;

(15)掘到批准位臵时,其最后0.5m停止放炮,用手镐采齐迎头,以利下次探水时,安全套管不致安设在被炮震松的煤、岩层内。

(三)发生透水事故时的处理措施

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最先发现透水的现场工作人员一方面报告矿调度室,另一方面迅速组织抢救。打木垛或用密集柱,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继续扩大;水势猛来不及进行加固时,人员应向高处撤退,安全出井。

井下突然突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避灾路线上的指示牌,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必须朝着有风流通过而又能通达地面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切勿进入独头下山巷道。

矿井透水发生后,原因灾情先摸透;立即报告调度室,受灾区域人撤走。

(四)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程度等情况,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流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水头来了躲不急,抓牢棚子暂躲避;冲不走来打不倒,水头过去再转移

3)如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如惟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退路如果被水淹,切忌潜水去乱钻,等待水位降下去,撤出才能保安全

(五)透水后被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间待救。如系老窑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毒有害气体伤害。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的标志。

(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作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3)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不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臵。

4)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5)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以防发生意外。

五、事故案例

[案例1]透报废井巷积水造成的重大水害事故

1975年5月16日,苏邦煤矿东斜井发生一起透封闭老斜井积水的重大水害事故,死亡4人,重伤1人。1985年老东斜井由建井公司施工,1962年仃建下马。1973年在老东斜井井口相对方向重建,由本矿负责施工,1975年投产,设计年产量为9万吨,1975年5月15日上半夜放炮出碴后,发现左边水沟石头缝有二处冒水,且有臭味,当班支架后,重补边炮眼,三次放炮都不响。下半夜接班后,队长张认为是地质钻孔引起冒水,继续放炮。炮响后五分钟,队长带领工人进入工作面准备出碴,突然一声巨响,大量井巷积水一涌而出,队长和林被水冲垮的桩木、石头堵在运巷中,当场死亡。在+100井底水泵房抽水的水泵工张因水势太猛,水量太大,来不及避难也被淹死在+100进底。另外,在仃建老井口所盖工棚居住的民工,由于突然透水,老斜井形成真空,产生负压,洞口塌陷,一位民工连同床铺掉入老东斜井内死亡。

案例2]透积水老窑造成的重大水害事故

2002年8月3日,早上11:30分左右,煤矿201采区+320区段南41#煤层切眼上山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煤矿201采区+320区段南41#煤层与老窑相邻,但具体开采深度、积水情况不明。矿井开展了老窑情况调查,但未考虑到随意倾倒的水煤窑矸石冲填作用,地表已升高将近10米,有一个被矸石填埋又有下山开采的小煤窑未调查到,积水量高达1400立方米。矿井虽然有编制了探水方案,并进行了探水,但由于煤层倾角大,煤层厚度大,煤质松软,造成煤层冒落,探水施工难度大,最后由于煤层冒落带连通积水老窑,造成透水事故。 关键词:水害防治措施隐患 二 矿井水害的名词与类型

(一) 矿井水害名词

(1)矿井水 凡是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统称为矿井水。

(2)矿井突水(简称突水) 凡因井巷、工作面与含水层、被淹巷道、地表水体或含水的裂隙带、溶洞、洞穴、陷落柱、顶板冒落带、构造破碎带等接近或沟通而突然产生的出水事故,称为矿井突水。

(3)矿井水害 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

(二) 煤矿防治水害方法

防治水方法 应用矿区 分类 主要内容 地表水防治 1. 在河流(含冲沟、小溪渠道)的漏水、渗水段铺底,修人工河床、渡槽或河流部分地段改道等 2. 在矿区外围修筑防洪泄水渠道,在采空区外围挖沟排(截)洪 3. 填堵渠道(指对岩溶地面塌陷及采空区塌陷的处理) 4. 建闸设站,排除塌陷区积水或防止河水倒灌 湖南恩口矿、南桐红岩矿、徐州贾汪矿区 井下防水设施 1. 留设防水煤(岩)柱 2. 设臵防水闸门及防水闸墙 3. 设排水泵房、水仓、排水管路及排水沟等排水系统 峰峰各矿、邯郸各矿及其他大水矿区 井下探放水 1. 探放老空水 2. 探放断层水 3. 探放陷落柱水 4. 探放旧钻孔水 5. 探放含水层水 峰峰、井陉、邯郸、淄博和肥城等矿区 疏干 1. 地表疏干 从地面施工垂直钻孔,安装潜水泵,抽排含水层水 2. 地下疏干 (1) 专门疏干矿井、巷道和放水孔 (2) 疏干巷道(运输巷道疏干含水层、疏水石门、疏水平硐) (3) 疏水钻孔(井下放水孔疏干、井下吸水孔疏干)

3. 联合疏干 (1)地表疏干与地下疏干同时进行 (2)多井同时疏干同一含水层 广东石碌铜矿 匈牙利 湖南煤炭坝矿、恩口矿等 徐州夏桥矿 南桐红岩矿 新汶张庄矿 潞安五阳矿 苏联北乌拉尔铝土矿 湖南煤炭坝矿 突水预测 1. 易于突水的构造部位或地段的预测 2. 采掘前突水预测 3. 采掘过程中突水预测 4. 突水量预测 焦作矿区、淄博矿区井陉矿区、邯郸王凤矿 陕西韩城矿区、井陉矿区 地表水体

1. 地表水体下留设安全煤(岩)柱(含断层煤柱) 2. 选择控制采高的采煤方法,加强顶板管理 3. 保持足够的排水能力,即设计的最大排水能力 4. 建立井上、下水文动态观测网、避灾路线、报警系统等 5. 必要时探水掘进 淮南孔集矿等 乐平钟家山矿 开滦唐山矿 淮南孔集矿等 井陉矿区 注浆堵水 1. 注浆堵水的一般施工 2. 封堵突水口(点)的注浆 1) 封堵突水巷道的注浆 2) 封堵突水断裂带的注浆 3) 封堵岩溶陷落柱的注浆 4) 巷道布设在厚层灰岩的突水口的注浆 3. 封堵天然隐伏垂向补给通道的注浆 4. 堵水截流帷幕的注浆 开滦范各庄矿与吕家坨矿的边界巷道动水注浆工程新汶协庄矿;肥城大封矿 开滦赵各庄矿 开滦范各庄矿 安阳铜冶矿 涟邵斗笠山矿、湖南恩口矿 峰峰四矿 徐州青山泉矿、枣庄郭东井 酸性水防治 1. 减少酸性水发生的根源 1) 检选、利用造酸矿物 2) 减少地表水渗入量 3) 减少大气降水沿煤层露头带渗入量 2. 减少排水量 3. 减少排酸性水的时间 4. 提高设备的耐酸性能 5. 中和酸性水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来。因此,对透水事故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观念。

一、井下透水预兆

巷道或工作面顶底板压力增大,岩石变软,出现掉渣、冒顶、支护变形或倾斜现象。

2.采场或巷道壁“出汗”,顶板淋水增大,底板突然涌水。 3.采场或巷道“挂红”,水的酸度大,有涩味或臭鸡蛋气味。 4.岩层里发出“嘶嘶”的水叫声。 5.出现压力水流。

6.工作面空气温度降低,出现雾气。

二、应急措施

1.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2.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

3.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不可把通风机关闭。

4.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清醒沉着,不要慌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全体井下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

不要无谓地浪费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第2篇

Yuyang

( Liaoning Project Techn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Of Safety Science &Engineering safety

engineering Liaoning Fuxin 123000) Abstract :In coal mining process, the gas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it is the king of the coal disasters. Although the gas is nature of things, but it is different, earthquake, etc., the gas tsunami in mining coal release

And so in a certain extent}, adopt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gas or coal gas, especially low.

Keywords: Low gas mine gas accident cause mis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0引言:

近年来,矿井“~通三防”的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瓦斯事故的发生不断减少,矿井瓦斯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 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从而使矿井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低瓦斯矿井的瓦斯防治仍有待重视和加强。

原因长期积累的结果。

(一)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差,易发事故灾害从自然条件来说,瓦斯含量的大小与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采掘中,瓦斯容易放散, 导致瓦斯积聚;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多,地应力大,煤层受到搓揉破坏严重,更容易产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而且,当前老区煤层开采深,更增加了瓦斯治理的难度。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和开采工艺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瓦斯安全技术问题。矿井开采向深部发展,一些矿井的开采深度已超过6O0m。随着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矿

一、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原因

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繁,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是各种

井瓦斯涌出都将随之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增大,从而更加大了治理的难度; 高产高效矿井的集中生产和综采放顶煤开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加大了矿井通风与防 火综合治理的难度,增大了瓦斯灾害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基础薄弱

一些老区煤矿的自然条件复杂,防灾抗灾的安全仪表和装备与嗣外相比差距较大,如安全仪表中的初级仪表(敏感元件等)加工水平大大低于国外先进水平,致使监测瓦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往往建井初期矿井的技术还是比较理想的。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范围的延伸扩展,瓦斯的涌出量增多,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增大,危险性急剧增长,这样,原有的矿井系统就难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由于资金等问题,原有的技术没有改建,这样矿井的抗灾能力下降。长期以来,对技术投入不足,技术装备不足,这样的话,一旦发生瓦斯爆炸,矿井火灾,损失就非常巨大。

(三)基础研究薄弱、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为了防止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安全科研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些企业瓦斯安全科技方面的投入较低,长期的安全投入不足,常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的青黄不接,技术不够完备。

(四)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有些单位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内部管理松弛,安全管理漏洞很多,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落实。煤炭行业管理薄弱,一些地方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监管不力;煤矿安全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

二、低瓦斯矿井管理上存在的误区

(一)低瓦斯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完善无关紧要,只要抓好局部通风就行

由于低瓦斯煤矿往往处在丘陵地带,矿井基本上都是采用平硐或斜井开采方式,风井都处在高于平硐的山上,靠进、回风井的高差所形成的自然风压就能使矿井风流流动,尽管风井虽有安装主要通风机,但平时基本不用,只有在检查时才临时开启运转一段时间以应付检查,而《煤矿安全规程》所要求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基本上都没有做。一些大型国有煤矿企业通风系统虽然比较完善,但持这种观念的人还大有人在。

(二)瓦斯检测与检查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我国各类煤矿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瓦斯检测仪器,但空班漏检或假检现象仍时有发生,有些小煤矿瓦斯检定器是崭新的、根本没使用过、瓦斯检测记录也是假造的,国有煤矿个别瓦斯检查员(兼安全员)上采煤工作面或上山96{科技搏燕小眼甚至不带瓦斯检测仪器的现象也时有发现。瓦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到长期无通风的巷道既不采取通风措施也没有进行气体检测而盲目进入,导致发生瓦斯中毒或窒息的事故也就不奇怪了。

误认为事故都是由于工人违章、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事故发生后,侧重于追究作业人员的操作责任,只抓“违章”而忽视了

管理上的原因,如发生报废巷道内的人员窒息事故,固然是井下人员违章作业所致,但勿庸置疑,存在通风管理上的原因,如报废或暂时停工的巷道没有及时密闭或设置栅栏、警标,对私拆栅栏进入报废巷道的违章处罚不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

视《煤矿安全规程》为紧箍咒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只要有瓦斯涌出就必须设置瓦斯断电仪,但是井下职工和不少管理人员往往认为这是摆设、浪费钱财,这显然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 是造成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重要思想根源。

三、实现通风安全.藏少瓦斯事故的对策

(一)管理措施

(1)为了有效地开展通风管理工作,煤矿企业必须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通风管理机构,矿井至少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矿井日常通风管理工作。

(2)建立并落实瓦斯治理责任制。随着矿井开采往下水平延伸、开采强度的加大、已采区或报废巷道的增多,矿井瓦斯涌出量呈逐年增大的趋势 要明确煤矿主要负责人是瓦斯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煤矿总工程师对瓦斯治理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治理瓦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负责资金的安排使用。煤矿各级领导要真正把瓦斯防治工作当成大事,千万不可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防止任何的冒险蛮干行为。

(3)严格落实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检查制度。低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查次数每班不少于2次,本班未进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每班至少检查1次。煤矿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和容易积聚瓦斯的地点必须定人、定时进行瓦斯巡回检查,要制定瓦斯检查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检查员空班漏检和假检行为 (二)技术措施

(1)认真编制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及规划,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提高系统防灾抗灾能力。

(2)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根据鉴定结果和瓦斯来源分析情况,对报废巷道或采空区及时采取密闭措旅,以减少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进入已停工停风的巷道或启封密闭巷道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旎。

(3)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反风演习方案要求每年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根据演习结果及时编制反风演习总结报告,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堵漏措施或对通风系统加以改造以增强矿井通风系统的防灾抗灾能力。

(三)技术装备及培训措施

(1)矿井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通风安全检测仪器,做好通风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校正,确

保通风安全检测仪器灵敏可靠。

(2)安全培训教育是煤矿“三并重”原则的重要一个环节, 由于从业人员通风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自主保安能力低,往往就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技术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培训要结合煤矿的自身特点和典型的瓦斯事故案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瓦斯事故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可靠的安全装备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外,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只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加大安全投入,瓦斯事故才能大幅度地减少,煤矿的安全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2]范启炜,王魁军,曹林.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J].中国 煤炭, 2003, (7).

[3]郭玉森,林柏泉,吴传始.低瓦斯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第3篇

古交鑫峰煤业有限公司瓦斯防治专项措施

瓦斯防治是矿井的长期工作任务,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将矿井瓦斯治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建立矿井瓦斯防治组织机构

1、成立矿井瓦斯防治领导组: 组长:焦贵生

副组长:总工:李祥昆生产矿长:闫春亮 安全矿长:李忠机电矿长:张长香 矿长助理:张庆生

成员:叶俊文丁小兵孙开同李建明 杨长全

2、领导组下设瓦斯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风科,有通风科科长丁小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我矿瓦斯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3、成立矿井瓦斯防治专业队伍,瓦斯防治专业队伍成员必须经有资质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担任,并做到持证上岗。

4、矿井瓦斯防机构专业人员负责矿井瓦斯的监测、检查、预测、预报、治理、防范及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整改各种隐患等瓦斯治理工作。

二、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1、瓦斯来源分析:经太原市煤炭工业局(并煤瓦发【2010】283号文件批复,我矿的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采煤和工作面放炮落煤及巷道掘进时。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巷道掘进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有所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

2、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①、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采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较其它地点为高,是容易积聚瓦斯的异常地点,为防治瓦斯的重点。

②、回采工作面放顶放炮期间,工作面采空区顶部的瓦斯容易积存,因此工作面放顶煤期间必须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安全。

③、采掘工作面过过断层、煤体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带时,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会明显增加,必须高度重视。

④、采煤工作面放煤、放炮时采面瓦斯涌出量增加,对安全生产的威胁较大。 ⑤、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还受大气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换季时,大气压力急剧下降,瓦斯涌出量会增加,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防治瓦斯重点区域: 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因此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巷道冒高点、密闭区域、掘进机械落煤部、停风、无风区、放炮落煤过程等是发生瓦斯积存的区域。

1回采工作面:采煤上隅角、采空区顶部、回风顺槽巷道。

2掘进工作面:主斜井、回风立井开拓掘进以及二期、三期工程各种行道机掘面、炮掘面。

四、瓦斯防治措施:

我矿属于低瓦斯矿井,根据矿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防止区域制定了以下瓦斯防治措施:

1、矿井安装了陕西安瑞特KJ103监控系统并运行正常,发挥了监控系统应有的作用。采取安全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实现24小时监测,采煤工作面实现瓦斯、电、故障“三闭锁”,掘进工作面实行“三专两闭锁”,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

2、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传感器必须每7天调校一次,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每周进行一次瓦斯超限断电实验,保证瓦斯断电系统功能完好,传感器的挂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离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10米。

3、严格杜绝瓦斯超限作业。矿井总回风巷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放炮地点附近2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电动机附近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恢复到《规程》规定以下,方可恢复工作。

4、采掘工作面、各主要硐室设专职瓦检员24小时现场盯班,对工作面比较容易积聚瓦斯的上隅角、回风巷进行实施巡回检查、每

两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在工作面上隅角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工作面回风顺槽、采区回风巷等重要地点安设瓦斯传感器,实行24小时连续监控。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瓦斯浓度达到1%时能够立即发出报警,瓦斯浓度达到1.5%时能够自动切断采、掘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5、认真执行瓦斯排放制度,因停电、停风造成采掘工作面瓦斯积聚时必须进行瓦斯排放,排放前要制定瓦斯安全技术措施,报主管领导或总工批准后方可进行排

放。排放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把守各主要路口,然后控制风量、分段排放,严禁“一风吹”。

6、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特别是在上隅角附近20米范围内进行打眼、放炮,端头支架迁移,上隅角放顶回收、支护等作业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先严格检查瓦斯,只有在瓦斯不超过1%时方可进行打眼放炮等工作,否则停止作业。

7、瓦检员要杜绝空班漏检,一旦发生瓦斯超限,立即按规定予以处理,要特别注意检查并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巷道冒高点的瓦斯。针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容易积聚瓦斯的特点采取风幛引风法和排瓦斯巷引排瓦斯的治理方案。

8、上隅角出现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0.5m3以上的积聚超限现象必须按《规程》138条规定,在附近20米以内停止工作,撤除人员,溜子也立即停止运转,瓦检员负责,经处理浓度降到2%以下方可开工。

9、针对采面落煤时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规律,做到“只认瓦

斯不认人”,瓦斯超时,采面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瓦检员要行使好绝对停产权。另采掘工作面放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制度,严禁违章装药,违章放炮。

10、瓦斯检查员必须每班认真检查上隅角气体情况,并每班给调度室汇报3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如出现瓦斯局部积聚、超限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立即责令采面停止一切工作,处理完积聚瓦斯后方可恢复工作。

11、严格执行以风定产,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采面风量稳定可靠。通风科测风人员要按《规程》规定测定井下各地点风量,做好测风报表,对井下供风量不足的地点要及时汇报,通风科根据风量情况能够及时对风量进行调整,防止采掘工作面和其它瓦斯涌出地点发生瓦斯积聚或超限。其它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测风,保证矿井配风量稳定、可靠。

12、掘进工作面采用222kW或211kW大功率对旋局部通风机和配套的Φ800mm的大截面风筒,做到风筒末段至工作面距离不超过5米,按质量标准化的要求管理好局部通风,确保掘进工作面风量稳定可靠,有效地稀释瓦斯。强化局部通风管理,严格按计划配风,局部通风机严格按规定及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安装使用,杜绝局扇循环风和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掘进工作面局扇必须设专人管理,以确保正常运转,严禁无计划停风,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局扇或断开风筒,严禁损坏局部通风设施。严格按安全质量标准要求接设风筒,做到接头严密不漏风,无破口,吊挂平直,逢环必挂等。

13、交接班或临时停工时,不得停风,因检修或其它原因有计 划停风时必须按局扇停风措施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 瓦检员到位,检查工作面、风机及启动装置附近 10 米范围内瓦斯浓 度,当检查结果符合规程规定,方可开动局扇进行通风,否则必须制 定排除瓦斯措施进行处理。

14、每月制定瓦斯检查计划及巡回检查路线图表,对采煤工作 面严格执行 24 小时跟班检查及定时汇报,掘进工作面和其它瓦斯检 测地点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和定时汇报制度。

15、 专职的瓦检员及防灭火检查员每周对井下所有防火墙密闭 和挡风墙进行一次瓦斯检查。

16、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地点 均要严格配风,消除不合理的“三风” (串联通风、• 扩散通风、老 塘通风) ,合理分配风量,各采掘地点及硐室的供风量符合规程要求。

17、采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 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5%, 或是一氧化碳浓度超过 0.0024%时,严格按照《规程》第 136 条规定 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必须停止工作面作业,撤除人员,采取措施,进 行处理。

18、 强化电气设备管理,特别是采面及上隅角附近所用的煤 电钻及电缆必须保证完好,杜绝电气失爆。采煤队安排电工负责定期 检查并做好记录。井下检修电气设备,必须先检查瓦斯浓度,严禁操 作人员带电作业, 坚持执行停送电制度, 必须设专人看守变压器开关, 检修不好禁止送电。

19、要认真落实综合防尘措施。采掘工作面及各生产环节必须 实现湿式作业, 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消除煤尘堆积和飞扬。 凡有瓦斯、 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必须按规定设置隔爆设施。 20、跟班领导、放炮员、安检员、安全员、班组长、

流动电钳 工、 技术员, 下井必须佩带便携仪式瓦斯报警仪, 对井下采掘工作面、 有瓦斯涌出的地点可随时检查瓦斯浓度。

五、安全出口及避灾路线

1、安全出口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检 修和维护,在井下巷道交岔口处,必须设置明显的路标,标明所在地 点,指出安全出口方向。

2、 每一入井人员必须熟知井下个作业地点避灾路线; 发生瓦斯、 火灾、煤尘事故时要迎着新鲜风流逃离;发生水灾事故时,要立即从 地势高的巷道跑向安全出口。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 古交鑫峰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科 2013 年 3 月 6 日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第4篇

排查及防治措施报告

平煤股份三矿 2010年4月20

矿井防治水和夏季“三防”工作排查及防治措施报告 按照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关于开展矿井防治水和夏季“三防”专项监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为认真吸取山西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教训,加强矿井防治水和夏季“三防”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并为了做好各项迎检工作,对我矿矿井防治水和夏季“三防”工作认真进行了排查,并且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现将排查情况及防治措施汇报如下。

一、三矿各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及防治措施

三矿现有两个生产矿井,即:八采区和十号井。八采区主要开采断层煤柱和上下山边角煤柱;十号井包括戊组、己组、庚组。现分别对上述区域存在的水害隐患及防范、防治措施、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介绍。

1、 八采区

Ⅰ、八采区水文地质概况:

本采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板舌构造较多,裂隙发育,顶板为石灰岩系含水层,受裂隙水、断层水的影响较多,实际揭露正常涌水量小于0.5m3/h,在掘进过程中严格坚持打超前探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保证安全施工。现庚组在-200米水平以下无开采现象,主要存在的水害隐患为本矿井老空及老巷水,施工中严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有效地防止了涌水、突水情况的发生。从实际揭露的情况掌握,庚20煤层顶、底板的水量对生产构不成威胁。

1 Ⅱ、八采区排水系统:

目前,八采区井底中央水仓容量1000m3,主水仓设备有3台水泵,排水量30m3/h,排水管路1趟,管路直径113mm,长度为620米,排至-220米采区水仓,且本采区所做水仓、所配水泵完全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2、 十号井 (1)、十号井戊组

戊组采区位于本矿戊组采区最下部,开采标高在-251~-280米,铺设一趟直径为∮133mm的临时排水系统,目前戊组采区存在的主要水害为周边六矿老空和老巷积水,采取的防治水措施为“预测预报,先探后掘”,和坚持打超前探眼,现对戊组采区存在的老巷和老空资料已经彻底掌握,并对其积水区域已成功探放水出水量约1500m3,已不影响安全生产。但在今后的施工中必须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探放水原则,并制定探放老空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留设足够的探水距离,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 (2)十号井己组

Ⅰ、己组水文地质概况:

己组煤层目前开采标高在-480米,由于周边相邻

四、五矿的深部开采和常年疏排水的影响,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周边四矿水文观测孔资料可知,现水位在-560米左右,我矿从实际揭露看,顶板无涌水,突水现象的发生,涌水量几乎为零。故己组采区的水量很

2 小,对生产构不成影响。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仍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及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Ⅱ、己组排水系统:

目前,己组采区井底井底中央水泵房安装有DM46509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沿副井井筒敷设排水管路两趟,排水管路直径∮133mm,长度480米。矿井主水仓(1000m3)、副水仓(500m3),水仓总容量1500m3。排水管路现已排至-310水平水仓,水仓容量为300m3,安装有2台水泵,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3)十号井庚组

Ⅰ、庚一采区庚组水文地质概况:

庚一采区开采标高在-270~-350米,现庚一采区目前主要存在的水害隐患为顶板灰岩含水层水和小煤窑老空水。从实际揭露看,庚组皮带下山在掘进过程中在断层带和裂隙处,有涌水现象,水量最大约为5m3/h,最小为0.2m3/h,由于含水层的补给条件有限,水量下降较快,故顶板灰岩含水层水,对生产尚构不成威胁。庚20-11010风巷设计597米,截止3月底已施工了250米,剩余工程量为347米,在向前掘进约300米,可能会遇到小煤窑的采空区,我矿采取的措施是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和坚持打超前探眼,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报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审批。现措施正在编制中,随即报集团公司地测处审批,审批后组织基层队学习和贯彻执行,并严格按照防治水

3 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Ⅱ、庚组排水系统:

庚组井底水仓设计水仓容积3000 m3,设计工程量400米,2010年2月2号开始施工,截止2010年4月中旬已施工了180米,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水仓安装三台PJ1507型水泵,排水管路为直径250mm的钢管。庚一采区水仓预计6月份开始施工,设计工程量220米,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二、监察重点内容情况报告

1、 我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型,并设有防治水机构,防治水机构设在地测科,并有专职水害防治技术人员,并有新进的一台探放水钻机及其相关配套设备。

2、 编制有年度防治水计划,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完善,定期对矿井水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前发放预测预报。

3、 八采区和十号井地表均无大的积水体,只有季节性河流和稻田沟从井田中部向南穿过,汇入湛河。该稻田沟春、秋、冬三季无水,夏季时有矿区雨水汇入,但对井下采掘活动尚不构成影响。对已关闭矿井、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采动范围,积水情况定期进行认真排查及分析,并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矿井充水性平面图上,直接指导生产,确保安全生产,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

4、 严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不探不掘,不探不采”的原则;探放水有专门的探放水设计和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5、 从未进行防隔水煤柱的开采;目前我公司的采掘活动及工作场

4 所无突水危险,开采标高目前都在受水害威胁以上。

6、 制定有三矿地面防洪及井下防治水应急预案,并做过应急演练,做到领导、组织、队伍、预案、物料“五落实”。

7、 进入汛期,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对矿井周围积水区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排查隐患,发现有积水区段,立即挖渠疏淤,进行排水,并成立了夏季“三防”工作办公室,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项防排水设施完好、可靠,并对避雷系统进行全面检修、检验;对井上、下供电线路、通讯系统进行维护;对矿井关键设备、场所、线路系统制定了防雷击、防暴风的安全措施,确保井下施工安全。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第5篇

安全技术措施

2018年4月30日

计划更换主扇控制盘停电停风

安全技术措施

2018年4月30日,我矿在5.1放假期间,井下只有一个独立通风采煤工作面,没有掘进;机电部门更换主扇控制盘,为了确保有计划停电、停风的安全,特制定主扇停电、停风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 成立停电、停风领导小组 组

长:阴玉成

副组长:赵富亭

范晓磊

孟伟峰

于广文

员:刘会军

李松森

刘国强

董遂义

高国宝

周树森

吕建伟

顾新民

吕军伟

贾宝山

停电、停风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具体停电、停风安全工作由机电矿长赵富亭负责。

所有停电停风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调度室集中待命。

矿井停送电命令人:赵富亭。 职责:

1、组长:阴玉成:负责停电、停风、送电、送风期间全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全矿各工作;

2、机电矿长:赵富亭,主要负责停电、停风、送电、送风期间具体工作;

3、机电副总:刘会军:负责指挥协调现场停送电工作,以及停电期间现场指挥工作。

贾宝山:负责井上下停送电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以及此次更换控制盘的安装工作。

监控室:吕军伟,停电期间利用后备电源正常监测井下各地点传感器;

主扇司机:负责风机停开的正规操作。

薛超峰当班瓦检员:负责停风及恢复通风期间“一通三防”工作,负责井下有害气体检测及排放措施的落实,送电后采面瓦斯及有害气体排放工作。

二、 停电停风时间、范围及操作顺序: 有计划停电停风时间:

分至

停电范围:全矿井上下。

停电操作顺序:由里向外(各使用电气地点-中央变电所-主扇) 送电操作顺序:由外向里(主扇-中央变电所-各使用电气地点)

三、 停电停风前的准备工作

1、停电停风前由机电副总负责组织对井下所有机电设备、风机房、井上下电话,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杜绝失爆,保证各排水点运转、备用设备正常,通讯畅通。

2、停电停风前由通防科长负责组织对井下所有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的设施在停电停风前全部处理完。

3、井下停工停产,通风科瓦检员、机电科值班电工在中央变电室待命。

4、通风科瓦检员在中央变电所电话处等候调度室通知,接到调度室通知以后,立即对井下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报调度室,汇报后出井,到达井口以后,立即汇报调度室。

5、机电科值班电工接到调度室通知以后,按规定要求进行停电。停电完毕后,汇报调度室,立即撤出到井口。

6、瓦检员、机电科值班电工撤到井口后,由机电科长下达停止主扇运转命令,停电必须严格执行具体的停电程序。

四、停送电措施

1、配电点停送电人必须听从停送电命令人的指挥,按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停送电。

2、配电点停送电后,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并作好记录。

3、停送高压时,必须按要求穿绝缘靴和戴绝缘手套。

五、停电停风期间的安全措施

1、主扇停止运转后,由主扇司机负责立即把防爆盖打开,确保矿井有自然风,并由主扇司机看管,严禁人员进入。

2、停电停风期间由安全科派专人看守,没有调度室同意,严禁任何人员入井。

六、恢复正常通风及排放瓦斯安全措施:

1、停电结束后,由停送电联系人通知调度室,调度室得到通知后先通知机电科,由主扇司机负责将防爆盖关闭,关闭后立即汇报调度室。由机电副总通知主扇司机启动主扇恢复井下通风,主扇正常运转30分钟后,由调度室通知通风科人员下井检查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并将检查结果汇报调度室,一切正常后调度室方可安排给井下供电。

2、恢复井下和各工作地点供电,必须在瓦检员、对机电峒室及工作地点进行检查瓦斯、二氧化碳、确认各机电峒室、各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均小于0.5%,方可进行,送电命令由机电矿长下达,并严格按送电程序送电。

3、各点送电正常、排放瓦斯后,瓦检员向调度室汇报情况,恢复工作。

七、排放瓦斯措施:

1、排放瓦斯期间,位于回风流中的电气设备全部断电,巷口设专人警戒,严禁行人,并有专人看守配电点,未经调度室允许配电工不得送电。

2、排放瓦斯期间回风流经过的工作面及巷道不得有人员。

3、排放瓦斯工作由通风科负责组织,11130采煤工作面排放完毕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情况。

4、排放工作结束后,由通风科瓦检员现场盯住检查瓦斯、二氧化碳、,稳定30分钟后,经确认瓦斯、二氧化碳无异常时,排放瓦斯结束。

5、如果巷道内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3%以上,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135条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按规定进行排放。

6、该措施只使用于CH4浓度小于3%的排放巷道,若CH4浓度大于3%,必须由救护队负责排放,矿通风科长、机电副总参加排放、矿总工程师在现场统一指挥,安全矿长现场监督安全措施落实,禁止排放。

7、停电停风期间停电停风领导组全体成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遇到特殊情况立即组织处理。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第6篇

继续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进一步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落实瓦斯治理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瓦斯事故超前防范,强化煤矿瓦斯治理监管监察,扎实开展煤矿瓦斯治理行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瓦斯事故,促进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一)

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43人以内;瓦斯较大事故控制在5起以内;杜绝瓦斯重、特大事故;

(二)瓦斯抽采总量4.2亿m3,利用3.1亿m3;

(三)建成永川等5个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示范区县、松藻煤电公司石壕煤矿等24个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示范矿井;

(四)区县所有煤矿实现瓦斯集中联网监控,力争实现全市集中联网监控,完善全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中心体系;

(五)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10年6月底前,6万吨/年及以上高瓦斯矿井2010年年底前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煤矿瓦斯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继续增强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1.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一季度调整完毕重庆市煤矿瓦斯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重庆市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办公室成员。

2.高度重视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深刻吸取瓦斯事故教训,切实用瓦斯事故教训推动瓦斯治理工作,扭转我市瓦斯治理工作的被动局面。2010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43人以内,瓦斯较大事故控制在5起以内,杜绝瓦斯重、特大事故。

(二)坚定瓦斯治本决心,强化瓦斯抽采治本之策,进一步落实瓦斯抽采利用政策,确保完成瓦斯抽采利用目标

1.深入贯彻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南昌会议精神,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大力推进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重要文章精神,进一步加大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力度,强化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所有瓦斯抽采煤矿必须建立瓦斯抽采监测计量系统,将瓦斯抽采计划下达到有关煤矿,坚决完成全年瓦斯抽采总量4.2亿m3,利用3.1亿m3任务。抽采量达到100万m3/年的矿井,必须进行综合利用。

2.坚决贯彻抽采达标防范瓦斯事故治本之策,推动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工作迈上新水平。所有突出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采达标即煤层吨煤瓦斯含量、瓦斯压力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凡是应抽采瓦斯而未建立抽采系统的和煤层瓦斯抽采达不到规定的矿井或新建矿井没有落实先抽后采规定的,严禁组织采掘作业。

3.贯彻落实瓦斯抽采利用的经济政策,做到用足用好。要把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税费优惠、瓦斯发电上网、财政补贴等多项经济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鼓励煤矿企业成立瓦斯抽采利用专业化公司,实现瓦斯抽采利用产业化。

(三)强力推进瓦斯治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初步建成全市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格局

1.加快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步伐,严格按照瓦斯治理示范区县和示范矿井建设标准,着力建设“十六字”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在今年第四季度建成永川区等5个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示范区县,建成松藻煤电公司石壕煤矿等24个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示范矿井,并组织验收。

2.严格执行《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依法治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6月底前、6万吨/年及以上高瓦斯矿井年底前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突出矿井必须开展直接测定瓦斯含量工作。对具有突出危险又不具备防突能力的小煤矿,提请地方政府坚决实施关闭。

(四)坚定不移地把瓦斯治理工作作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强化瓦斯治理监管监察,深入推进瓦斯隐患排查治理

1.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现场管理,确保瓦斯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煤矿矿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带班跟班入井,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当每季度至少一次到防突采掘面现场检查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情况;矿长和矿井技术负责人应当每月至少一次到防突采掘面现场检查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情况。

2.切实通过有效的监管监察手段,强力推动煤矿企业落实瓦斯治理主体责任。督促煤矿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煤矿企业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的监督、考核等制约机制,切实搞好瓦斯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加强对煤矿企业落实瓦斯治理规定的日常监督,强化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业务指导,督促企业不断完善瓦斯治理措施。

3.深入开展区县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工作。在第二季度开展区县煤矿瓦斯专项整治隐患整改督查工作,特别是对专家会诊发现的隐患整改情况;区县煤矿瓦斯专项整治第二阶段隐患限期整改工作必须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第三阶段检查验收从2010年9月起开展,严格按照标准对辖区内煤矿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检查情况须报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

和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

4.继续深入推进煤矿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煤矿企业切实加强对各煤矿特别是突出矿井、突出头面的重点检查、重点调度、重点监控。凡瓦斯超限的必须停止作业,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凡瓦斯超限频繁或瓦斯长期偏高的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和高度重视;凡发现“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不落实、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安全监控等系统不完善等重大隐患的,必须停产整顿。

5.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三同时”瓦斯治理监管监察。加强新建矿井、改扩建矿井、整合矿井瓦斯治理工程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力度。独立新增或技改抽采系统设计的,其抽采设计必须要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技改矿井、整合矿井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必须采用现生产水平的煤样和资料。生产矿井延深新水平必须对所有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重新进行鉴定。

6.加强矿井“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18号令《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百二十九条、第四百四十一条、第四百四十二条的决定》和29号令《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部分条款的决定》。矿井实行每月计划配风、每旬测风、按需调风,严格实行通风挂牌管理制度。加强局部通风机管理,实行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矿井通风系统总进回风巷、矿井一翼的总进回风巷设置永久测风站和风速传感器,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风地点设置临时测风站。回采工作面严禁巷道式(多硐、树枝状)采煤。实行瓦斯超限问责和分级处理工作制度。在第三季度开展“一通三防”专项监察。

(五)依靠科技进步,深入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建立有重庆特色的煤矿瓦斯治理机制

1.全力推动市属国有煤矿瓦斯治理上档次,促进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企业瓦斯治理中心和防突“三专”队伍,推广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和煤与瓦斯突出实时诊断系统,力争在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技术、瓦斯抽放钻孔快速施工装备及工艺技术、瓦斯高效抽放技术、瓦斯(煤层气)净化提纯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2.加强和完善煤矿瓦斯专家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在第一季度完成专家库建库工作,在重庆市煤炭行业专家库中建立瓦斯治理专家组(含采矿、通风、安全专家等),为全市煤矿瓦斯治理和监管监察提供技术支持,实行全市统一建库、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六)强化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工作,建立系统运转正常、数据准确、监控到位、监控有效、反应敏捷的安全监控系统

1.着力构建重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中心“12235”工程。即建立1个重庆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中心、22个区域性片区维护分站、35个维护点,覆盖全市所有煤矿,3月底初步完成工程项目建设,6月底全面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区县所有煤矿实现瓦斯集中联网监控,力争实现全市集中联网监控。通过重庆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全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有效运行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督促煤矿企业开展一般维修和定期调校工作。

(七)全面加强煤矿瓦斯基础和管理,提高煤矿瓦斯安全保障能力

1.切实抓好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确保瓦斯地质图编制质量。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必须按重庆市经信委《关于组织开展全市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完成瓦斯地质图编制、审查,并按规定上报全国编图技术工作组。

2.强力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把通风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瓦斯治理重要工作来抓。所有煤矿都必须按照一级通风质量标准化建设,年内力争50%的煤矿达到一级通风质量标准。同时将通风质量标准化达标作为监察监管的重要内容,抓好典型,以点带面。

3.强化煤矿瓦斯治理情况统计,全面掌握我市煤矿瓦斯治理情况。动态掌握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状况,特别是矿井瓦斯抽采量、利用量、抽采浓度;瓦斯超限次数;矿井绝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瓦斯最大压力和最大含量等各项基础数据。

4.切实抓好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突出矿井鉴定工作,在开展瓦斯等级鉴定的同时开展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工作。在第二季度完成近3年降低瓦斯等级矿井的重新鉴定工作;在第三季度开展全市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所有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律不得降低瓦斯等级。突出矿井周边相邻矿井开采同一煤层未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的,必须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未完成前,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矿井煤层一律按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管理,并按突出矿井监察监管。

5.强化煤矿主要通风机检测检验工作,用数据支撑通风可靠。要加大宣传、监管和监察执法力度,保证煤矿主要通风机检测检验工作顺利开展,强化主要通风机检测检验不合格设备的整改工作,凡主要通风机检测检验合格后实行检测检验挂牌管理,确保矿井通风设备可靠连续正常运转。

6.提高煤矿安全评价质量。煤矿现状安全评价报告必须附近期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和有资质单位出具的现生产水平煤层爆炸和自燃倾向性资料。通风可靠结论必须附有效的主要通风机检测检验合格报告,并现场悬挂检测检验合格牌。

7.建立健全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和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两个责任”体系,建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专业队伍,防突机构和防突专业队伍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管理技术和经验。高瓦斯、突出煤矿矿长、技术负责人达到国家相关任职要求。

(八)切实开展矿井采掘部署“三审查”,为瓦斯治理提供必须空间和时间

区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在每年底要开展“三审”工作。一是要开展审查煤矿采掘生产部署;二是在审查矿井采掘生产部署的同时审查矿井的瓦斯抽采计划;三是在开展采掘生产部署和瓦斯抽采计划审查的同时,还要同时审查矿井生产煤炭储量准备。

(九)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煤矿瓦斯治理投入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范文第1篇(一)煤矿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灾,都称为煤矿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