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11-191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学生的课外活动依旧比较单一传统,所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与个性化。

关键词:学生;语文;创新;个性化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并没有改变这一现状,学生的课外时间依然只是完成单一的书面作业,沿袭着巩固、掌握知识这一传统的学习途径,学习语言,提高语文素质这项复杂的劳动在课后变得如此简单、乏味,这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语文个性,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精神呢?因此,我认为在热热闹闹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不妨也腾出一点时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的练习,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一、探究查询式作业:培养学生主体研究的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使学生情与文相通,课前,我让学生收集阅读有关总理生前的动人事迹,课后我请小朋友们把他们搜集到的周总理的感人事件,讲给学生们听,大家一起分享,用心去体会我们的总理那种为人民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人们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痛。学了《麻雀》,布置学生查找动物世界中的“亲子”事例,这样同学们就不仅把知识停留在书面上,而是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众所周知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小动物,而学了《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去探究动物尾巴的作用,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打下基础,学生们在无形中就会爱上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我鼓励学生们用探索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人类家园的重要性,打下树立保护环境的决心。

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孩子们的探究指明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这不正是学习的真谛所在吗?

二、操作表演式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全体学生乐意参与的作业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不嫌麻烦,改变单一的知识巩固性作业,把知识的掌握寓于生动的情境表演与动手操作之中。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我布置学生剪、刻、画各种色彩缤纷的蝴蝶。课堂上,学生纷纷上台把制作的蝴蝶贴在黑板上,墙壁四周,于是,教室成了“美丽的蝴蝶谷”。学生为了完成制作蝴蝶这项作业,定要读课文、看图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定颜色,设计生动的造型。课文中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会摇尾巴的狼》、《谁的本领大》、《将相和》、《狐狸和乌鸦》等,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编排课本剧。这样,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为语文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激发了学生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社会实际性作业:培养学生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

爱因斯坦主张:“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時,创造者还应有合作精神。因为,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前人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后人从前提中得出结论。因此,在设计语文个性化的练习时,完全可以和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学生的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学习《桂林山水》这课后,我建议学生利用假日,考察城中河水质和天目湖水质,并作简单的分析阐述,学生怀着对桂林山水的美好憧憬,走入现实生活中。他们询问附近居民,去风景区旅游,发现无论是城中河还是天目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源无非是生活垃圾和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通过实地考察,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纷纷表示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周围的环境。此外,我还建议学生与自然界开展心灵对话。在各种活动交往中,学生的眼光渐渐远大,胸襟渐渐开阔,与此同时,他们的协作交往能力也逐步提高。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三只小猪英语绘本故事 1

Once there was a mother pig who had three little pigs. She was so poor, however, that she could no longer take care of the young pigs. So she decided to send them away。

It is time for you to go out into the world now. You are old enough to live on your own. Remember that hard work never hurts a pig. But I warn you, if you are lazy and get fat, than you will be too slow to run away from you know who. The hungry old wolf! The three pigs were scared and shouted. So the three little pigs left their safe home and went out into the world. They each went a different way, and they each built themselves a new home.

The first little pig was very nice and happy, but he was also very lazy. He didn’t like hard work. He always looked for the easy way to do things. Knowing he had to build a house for himself, the first little pig went go the market to look for supplies. When he saw a man selling straw, he said to himself, how easy it would be to build a house out of straw!

How much is that straw, sir? I will sell it to you for two cents, little pig. I’ll take it. So the first little pig bought the straw, and he built his house. Well, that was easy. I didn’t have to work very hard, and now I have a new house. This is great! The first little pig went inside and relaxed in his new home。

Now, the second little pig wa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e first. Because he liked to have lots of time to play, he always looked for the ffastest way to do things. The second little pig also went to the market in search of supplies for his new house. When he saw a man selling sticks, he said to himself。

I could really build a house quickly with those sticks. Sir, how much for those sticks? I will sell them to you for three cents. Great! I’ll buy them. So the second little pig bought the sticks and started to build his house。

Mom said that we would have to work so hard, but this is so easy. Look how quickly I built my house with these sticks. Now I will have plenty of time to play。

The third little pig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his brothers. He was a very hard worker. He wasn’t worried about finding the easiest way or the fastest way. He wanted things done the right way. When he went to market to buy supplies for his house, he looked for something sturdy that would last。

Wow! You have some really good bricks here, sir. I bet they would make a strong house. These bricks will help you build the finest house money can buy. How much for all of them? I will sell them to you for five dollars. Oh, I don’t have enough money right now. Can you wait until tomorrow? Okay, I will wait until tomorrow, but not any longer。

The third little pig quickly left to find work so that he could earn enough money for the bricks. He worked very hard that day. When he was finished, he had the money he needed. Early the next morning, he took his money and bought the bricks, and began building his house. It took him a long time, but he knew the bricks would make his house strong and safe。

When his house was finally finished, the third pig called his two brothers over to see his new home. They came and admired his work. Your house looks great. Now you have to come and play with us. Yeah! Let’s go into the forest to play. You two go on ahead. I still have some work to do. Wow, I get tired just WATCHING him work。

Remember, mother pig warned us not to get fat and lazy. Oh, he is so silly, he loves to work, and he never plays. So the first little pig and the second little pig went into the forest to play while the third little pig stayed home and worked. What the pigs did not know was that in that same forest there was a scary, smart and very hungry old wolf。

三只小猪英语绘本故事 2

The wolf usually ate squirrels, chickens, chipmunks, and other small animals. But today he was hungry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Today he wanted a tender, delicious pig. BACON! PORK CHOPS! HAM! That’s what I want for dinner。

Wait! What is that I smell? Could it be a tender, delicious pig? Just then, the scary, smart and very hungry wolf saw the two little pigs playing. He was a sneaky wolf and decided to try to join in their game. Hello, little pigs. I am a friendly wolf and would like to play with you。

I I I don’t think so. Yeah, our mother warned us about you. The two little pigs stopped what they were doing and quickly ran back to their homes. The wolf followed them and came to the first little pig’s house. Little pig, little pig, let me in please. Never! No! No! No! No! No! You will never get in here! Then I will huff, and I will puff, and I will BOLW your house down!!

So the wolf huffed, and he puffed, and he blew the house down. The first little pig was so afraid. He ran as fast as he could to the second little pig’s house and began banging on the door. Help me! Help me! The hungry old wolf is coming after me。

Come inside, brother pig. We will be safe in my house. Shortly after the first little pig was safely inside, they heard a knock on the door. Little pigs, little pigs, let me in. it’s the nice wolf. Never! No! No! No! No! We will never let you in. Then I will huff, and I will puff, and I will BLOW your house down!! So the wolf huffed, and he puffed, and he blew the house down. The two little pigs were really afraid now。

They ran as fast as they could to the third little pig’s house, so the wolf would not eat them. Little brother! Little brother! Help us! The wolf is trying to eat us. I thought this would happen. Come into my house. Hurry! No, little brother. We should run away. The hungry old wolf will blow this house down! He isn’t going to blow MY house down. It’s made of bricks。

The two little pigs went inside the third little pig’s house, and moments later, they heard a knock on the door. Little pigs, little pigs, let me come in. it’s the nice wolf. Never! No! No! No! No! We will never let you in! Then I will huff, and I will puff, and I will BLOW your house down. So the wolf huffed and puffed and huffed and puffed, but he just couldn’t blow the house down! The three pigs cheered, and the wolf went home without a delicious pig in his stomach. I must have those pigs to eat. I will have to think of a new plan. I am a smart wolf, and I will just go back to their house tomorrow and trick them。

三只小猪英语绘本故事 3

The next day, he went back to the third little pig’s house with a really big, friendly smile。

Little pigs, you are so smart. You are much smarter than me. I am sorry I tried to hurt you. Let’s be buddies. I know a really good field with lots of carrots. Do you want to go with me? Hmmm. That sounds nice. Where is the field, and when do you want to go? The field is very close. It’s on the side of farmer jack’s barn. I will come back tomorrow at six in the morning。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就是大量文质兼美课文的综合,丰富的语文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了人文历史、自然规律以及自然景观。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言艺术细胞得以开发,学生可以更好地遣词造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本 阅读量 思考

课本阅读量是指全套课本完整文章的总体数量,阅读量包括精读、略读、选读课文以及附加文章和练习系统中的完整诗文,不包括课本中配套的阅读品种。长期以来,关于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多少没有明确的规定,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阅读量应该达到145万字,学生应背诵的优秀诗文应该在160篇,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便。

1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分析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过多的语文课本阅读量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课本阅读量是指课本中文章的数量,语文课本文章包括精读、选读和附加阅读的文章。在人教课标、人教统编、人教九义、北师大课标以及江苏课标这五套小学语文教材中,新课标阅读量是最多的,人教统编教材的阅读量是最少的。一般情况下,阅读量越大,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帮助越大,教材编排人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接受能力来编排课本,适当增加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课程安排要体现出循序渐进,为小学生提供适应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学理念改革,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呈现增长趋势,课文数量的增加需要师生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最大限度完成阅读量。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的选读课外文章,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展开层次性教学,确保小学生可以完成学习汉字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要求。

2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量的措施

注重选材。小学生的典型特点是模仿性强,自制力较差,小学语文教材选编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计。语文教材可以设置故事悬念,优先选择故事化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奇特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一年级到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可以增加故事、童话、儿歌和儿童诗的数量,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本可以减少儿童文学作品,适当增加儿童小说。小学语文课本要富有趣味性、故事性和情节性,在学生入门语文学习的时候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巧妙设置课本布局。小学生比较好动,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耐心的进行现身说教,展开学生探讨,让学生畅谈读书的感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强烈意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船长》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和语文描写进行重点分析,为学生刻画率真和质朴的船长形象,让学生真正的融入文章的意境。小学语文课本布局要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热情,把被动的学习变为学生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的兴趣。阅读量的积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也综合多种因素,对学生阅读量现状进行分析,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储备语文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授语文学习的方法。小学课本的文章是有限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适当的增加课外阅读量,强化自身的知识修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适当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帮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方法。现在小学生常有的语文阅读方法有写心得体会法、速读法、选读法、精读法以及摘录批注法,在进行重点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集中精力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和边记的好习惯。此外,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快速浏览的能力,实现少阅读高质量和多阅读多了解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阶段的重点学科,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关键是要强化学生阅读方法,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结语

课本阅读量是指全套课本完整文章的总体数量,阅读量包括精读、略读、选读课文以及附加文章和练习系统中的完整诗文,不包括课本中配套的阅读品种。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言艺术细胞得以开发,学生可以更好地遣词造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9):60-62.

[2] 雷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3] 邓水红.浅议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实效[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104.

[4] 王小龙.小学语文课本中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8):38-40.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产业构成中音乐文化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给人们带来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声乐表演艺术同样又是音乐文化产业中及其关键的一环。在实际的声乐艺术表演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声乐艺术表演的发展也是由大众审美所决定的,能够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富足提供重要的推动力。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面对新出现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参与者应当及时对资质及创作观念进行创新,加强自身对于专业知识以及先进理论的储备,进一步促进我国声乐表演艺术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声乐表演艺术、大众审美、音乐产业、分析与研究

声乐表演在实际的演出过程中所包含的元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包含有灯光、服装、道具、场景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然后将这些艺术进行设计以及融合完整地呈现在大众的舞台中央。声乐表演艺术自身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表演属,并且还要使其表演的效果能够符合现阶段大众的审美取向以及美学原理。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对外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地进行,我国的人民群众也因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出现微妙的改变,再加上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满足,精神生活的富足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人民群众必定会成为欣赏声乐表演的主力军,所以要使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符合人民中的需求,才会符合人民大众的广泛爱好。

一、盘点传统声乐表演艺术现状

传统的声乐表演艺术通常会出现在个人行为的宴请会上,主要是包含有亲友聚会、新人结婚、老人祝寿以及休闲娱乐活动,同时还包含有一些企业或者是政府行为的宴请。现如今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富足逐渐被重视起来,个体的企业以及国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及促进员工劳动积极性的提升,经常会邀请专业的声乐表演团队进行演出。政府每年也会为专业的艺术团队进行经费的拨款,在公共场所进行声乐表演,并且邀请百姓观赏。但是伴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艺术表演的水平、内涵甚至是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然无法对人民群众形成较强的吸引力,相关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该如何在表演的过程中增加新的表演形式以及表演内容进行思考,使表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渐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声乐表演艺术须符合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

在古代,声乐表演一般都出现在宫廷中,普通的老百姓基本上没有机会接触得到,即便是民间的戏曲表演质量也是怎次不齐,很难形成固定的吸引力,那么老百姓自然不会投入精力到西区的观赏中来。现阶段,有非常多青少年在网絡世界中被西方的快餐式的西方审美所影响,这就造成了正确审美的确实。并且伴随着移动平台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年轻人早已经看惯了各种形式的表演,自然不会对声乐表演艺术提起足够的兴趣。不管是近代革命歌曲、壮歌以及样板戏,还是在较远时期戏曲和歌舞,这些声表演形式都不会对年轻人产生较大的吸引力。针对此种情况,符合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才能够使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拥有充足的动力。并且现阶段,追求时尚以及潮流已经成为时代的文化,并且能够让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调查发现,高雅声乐表演艺术想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比需要对自己的表演形式以及表演内容进行创新,符合现阶段的人民群众的审美趋势,特别是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年轻人的审美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够忽视消费主体多于表演内容以及表演形式的决定作用,只有这样声乐表演艺术才不会被群众文化消费市场所抛弃。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创新与发展,以接地气的形式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神圣文化需求,让声乐表演艺术在现阶段的文化行业中繁荣起来,使人民群众都认识到声乐表演艺术自身独特的魅力以及感染力。

三、大众艺术的审美过程带给声乐表演艺术的启迪

就从大众审美的角度来看,是指人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官方面所带来的体验感受,从而产生对审美的自我感觉以及自我审视,审美观念的产生主要是依靠情感以及思想的变化,审美意识的产生主要是客观意识作用与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同时对于客观意识存在发展你作用力,客观意识包含有人在欣赏表演过程中所触及的、感受到的、认识到的评价,这种评价涉及的方面不较多,无法进行具体的概述。就一般情况而言,审美的产生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第一阶段的熏陶过程:具体地来说,就是声乐表演过程中某一个歌词或者是某一个片段渗入到观众的内心,进而能够形成与歌词创作者以及表演者内心的情感共鸣,并在逐渐接受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形成了情感。举例来说:当观众们在进行《运河谣》表演欣赏的过程中,会在表演者以及现场气氛的带动下形成了既带有歌词中所包含的牡努力奋斗,还带有对现实生活无可奈何,奋斗无处下手的双重情感。

其次是第二个阶段,中期联想:观众们在前期表演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情绪变化,那么就很容易引导观众们将歌词中的现状与自己的生活或者是经历联系起来,从而感觉歌词中所描述的场景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来说:在《雷雨》的表演中,描绘并唤醒了女主角长期麻木不然的意识,歌词的内容仿佛就是女主角内心真实的独白,观众们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叹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状况。

第三个阶段是后期领悟阶段:这就是属于声乐艺术表演最终的目标追求,同时人们精神直接最富足的瑰宝,观众们在完成了表演的欣赏之后,同时经历了熏陶、联想的两个阶段,能够最终领会表演所赋予的情感以及内涵,从而引发对生活的启示以及联想。举例来说:当观众们在进行《伤逝》表演欣赏的过程中,观众们能够通过男主角自身的情感经历,能够对旧社会的封建观念产生联想,从而产生自我的思考与反思,领会到坚守人性道德底线的重要性。声乐表演艺术需要使用到表演者的声音以及肢体语言为作品赋予精神属性,来进一步帮助社会群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且,在表演者表演的过程中实际的上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能够为观众带来不同的体会与感受,但是不断提升的精神生活需求,对于表演者以及创作者的水平以及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遵守表演艺术的道德底线,还能够创作出更多有内涵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进一步提升声乐表演艺术在人民群众中关注度,并且契合现阶段时代大发展的背景。

四、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三种类型需多元化发展

(一)起源于西方地区的美声唱法,也经常会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柔声唱法。该种唱法具有的特点是:能够在保持吸气的状态下并呼出气流以此来撞击声带,打开共鸣腔体使之能达到共鸣均匀的歌唱效果。在我国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早期周小燕、蔣英、张权等老一辈的艺术家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宣传,现如今这种声乐表演形式已经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声乐表演艺术必须要以老一辈的发展思想为核心,在创作的过程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并且不断地对其他地区的发声方法进行学习与改进,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学元素声乐教派,并且被大众所接受逐渐地走入世界舞台中来。

(二)民族唱法最早是起源于我国的母系社会。该种唱法所具有的特点是:唱法上注重歌词的咬字清晰,声音上的洪亮,并且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这种唱法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展现了来自我国农耕社会下农民的生活实践以及劳动实践。具体包含有说唱唱法、戏曲唱法、民间歌舞唱法、原生态唱法以及民族新唱法等。

(三)通俗唱法也被称为流行唱法,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入至我国,并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幸其。该种唱法所具有的特点是:不需表演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注重于个性情感的渲染以及声音本色的自然回归,这种唱法现如今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并且受众年龄的跨越较广,属于真实意义上的大中唱法。

五、声乐表演艺术与音乐文化产业的相关性

声乐表演艺术现如今已经成了音乐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在声乐表演艺术自身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以市场的变化为主要导向的创新模式,声乐表演艺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获取经济利益,这也是现阶段音乐产业文化如此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正价专业的创作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声乐表演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应当将消费主体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从而形成市场演出以及市场影响两种不同的宣传方式。除此之外需要对表演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创作,从而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欣赏声乐表演艺术中来。

六、结论

音乐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不断地演变的自然结果,声乐表演艺术又是音乐文化产业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使自身的发展与日益提高的大众审美所契合,声乐表演艺术不得不对自身的创作内容以及创作形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这对于众多的从业者以及学习者来说不乏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促进我国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富足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蔡念彤.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追求探索[J].明日风尚,2020,(19):104-105.

[2]刘杨.浅析声乐表演艺术与大众审美在音乐文化产业中的作用[J].北方文学,2019,(33):126-127.

[3]刘丹.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影响[J].艺术家,2019,(05):180.

[4]丁超.初探声乐表演艺术与大众审美取向之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路梦梦,女,本科,河南宁陵人,研究方向:音乐。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舞台是施展音乐表演者专业能力的一个空间与平台,也是与欣赏者形成良好音乐沟通的桥梁。在舞台上,较好诠释出音乐的内容,传递出音乐的信息与展现出音乐的魅力,这些都源自于表演者,其内在的音乐审美与音乐的美关系是怎样的,在舞台上需用“心灵”的审美去表现音乐的美。

[关键词]表演者;音乐审美;审美体验

舞台是在剧院中为演员表演提供的空间,它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并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舞台艺术是指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其中主要包括戏剧(含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杂技、魔术、武术等艺术形式。这些都是为欣赏者提供视觉与听觉上的审美与美感享受的艺术形式,他们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着各自的魅力。其中,音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主要借助声音、音响这个载体,真实地表达与传递着表演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给人亦快亦慢、亦悲亦喜的情感,抑扬顿挫地用旋律之美去传递与感染着每一位听众与欣赏者。

雷默在其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中说“当艺术被看作是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自身艺术审美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到音乐表现中审美的展现,也间接地影响到表述音乐之美,欣赏者视觉与听觉第一时间接收到的音乐之美或有一定的审美培养直观性。需要专业的学习与较长时间的实践审美体验,也就是舞台的实践来不断地丰富与完善这种“美”。

一、音乐表演者——审美的主体

在舞台上,在音乐流动的过程中,音乐的美源自于音乐的表演者,而音乐表演者的美源自于表演者自身的内在,他是将形式与内容结合展现的统一体,也是主体。音乐通过表演者的主体与音响载体将音乐内容与情感付诸于音乐语言加以表述。美学家苏珊朗格曾说:“艺术深入渗透个人生活,因为它在赋予世界以形式过程中,表达人类的天性、敏感、能量、热情和永恒。艺术比人类经验中的任何其他事物都能塑造我们的情感生活。”音乐可以表达用语言所不能言语的更为细腻、动人的情感,它可以通过声音打动听者的敏感情感神经,声音的生产者——表演者内心情感的发出,通过空气、音响的媒介传递给听众,进而与听众、欣赏者在内心上产生共鸣,这是每一位从事音乐表演艺术的人所希望实现的,也是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表演者的审美感来自其内心世界,内在的、深层的、潜意识当中的通过音乐声音载体自然流淌出来的,是纯净的、甜美的、真实的真情实感,通过那切实的音乐符号所组成的悠扬委婉的音乐语言表达出来的,它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语言。因而,对于美的表达与展现不一定是通过外观的、可视的,音乐的美同样反映出表演者在音乐中的“心灵美”。音乐的形象构成是依靠音响和听觉去判断与塑造的,音乐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所给予表演者与欣赏者的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也是宽广的,他们的感受同其文化意蕴、人生阅历等等方面存在有一定的连带性,存在着一定审美体验的过程。“保罗·曼得认为,美学的真正主题就是体验,是一种过程。艺术的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艺术欣赏、批评和传达的枢纽。”这种体验主体,也就是审美主体会直接对音乐的诠释与解读深度起到较大的影响。

二、音乐表演者的审美体验在音乐中的作用

音乐审美的主体——表演者,除了作品原创作者,他也可说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因为作品的展示需要表演者,是音乐作品二度创作之人。他的专业演奏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优劣,音乐作品的诠释与表现能力都将影响音乐作品的表现质量——音乐之美。美在那指尖的流淌,美在那声音的传播,美在那在空气中情感的传递,美在那音乐瞬间的回味……需要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还需要精神与情感的融合,需要音乐审美主体与审美体验的瞬间爆发,它是“运动的”,在动态中展示其音乐特有的魅力。在这短短的时间动态运动过程中要将表演者自身的“美”尽显于音乐之中,其实就是这种“美”的瞬间爆发与流露。这种“美”同样需要体验,需要舞台的体验,需要文化的体验,需要美(审美)的体验。

“艺术的审美体验,必须有一种合适的审美情境。这种情境除了外在世界的宁静无扰之外,还需要主体具备一种摆脱俗务、排除紧张、轻松悠闲的心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体验中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也只有这样,精神上的活力充沛对审美体验才具有意义。”

这种“宁静”是内心世界的宁静,这种“宁静”可以是晴空万里,也可是暴风骤雨,可以是风吹草地见牛羊,也可是碧波壮阔的海洋。这里的内容是表演者在演绎音乐作品过程中去进一步填充的,每个人依据各自专业演奏能力与文化底蕴和内涵去填充的,且填充的内容和情感在表现音乐的瞬间都会与自己所处环境、心境等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深度也会略有所不同;这种审美体验的范围是广阔的,深度是不可测的,表现是无限的。音乐的表现是内心的表现,是精神的表现,是情感的表现,它的魅力是无限的。

总之,音乐中的内容与情感是细腻的、多变的……音乐诠释者(表演者)如何去叙述描绘,如何去构图渲染与其创作者是息息相关的。通过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不断地汲取相关学科的养分为音乐所用,才能将音乐之美更好地表现,音乐之“美”与表演者是密不可分的,它是诠释者用心去创作的“作品”,是诠释者的心血,同时也离不开欣赏者的聆听与理解,是表演者用他内在的艺术审美来不断地表现着音乐之美。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根据对1000种图书辅文的调查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与翻译图书辅文齐备相对照,中文原创图书辅文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不少图书辅文在写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甚至出现欺骗和误导读者的内容。原因主要在于责任编辑不重视图书辅文和辅文编写能力不够。出版社加强对图书辅文的管理,责任编辑严格把关并提高辅文编写能力,图书辅文编写中的种种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关键词] 图书辅文 内容提要 调查

辅文是相对于正文而言,在图书内容中起辅助说明作用或辅助参考作用的内容,多置于正文前后,如内容提要、序跋、出版说明、编者的话等。辅文在图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有保证图书完整性、强化图书内容的功能,也能帮助读者加深对图书的了解,指导读者购买和阅读图书,并有利于提高检索的准确性。超逸网上书店2009年4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读者在网上书店购买图书时首先希望阅读书目信息较为详尽的图书。在笔者对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00名在校大学生的一次调查中,55名学生认为图书辅文是其购买图书的参考依据,27名学生认为图书辅文未能对其购买图书产生任何影响,18名学生认为会依照实际情况来购买图书。调查中,100名学生都认为图书辅文存在一定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文风不对,逻辑紊乱,广告意味浓厚,图书辅文缺失严重。其中,有52名学生对图书辅文的广告意味浓厚表示担忧,29名学生认为图书辅文缺失严重。调查中,56名学生表示,在他们阅读过的图书中,辅文未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仅有9名学生对阅读过的辅文保持深刻印象;另有26名学生选择了“不好说”。可见,辅文于图书并非可有可无的内容。但在出版活动中,图书辅文的作用很难持续受到出版社的高度重视,一些出版社及责任编辑甚至淡化辅文的编写工作,致使图书辅文的问题越发突出,优质图书辅文更显凤毛麟角。

1 图书辅文编写情况调查概述

为了真实地反映我国图书辅文的编写现状,笔者依照《中国图书分类法》,随机抽查了17大类1000种图书(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的四类主要辅文——内容提要、序、跋和出版说明。

调查显示,有87种图书既无内容提要、序、跋,也无出版说明及其他辅文,占样本总数的8.7%;而内容提要、序、跋、出版说明齐备的书籍仅有10本,只占样本总数的1%。在缺失的图书辅文中,出版说明的缺失率最高,只有167种图书有出版说明,缺失率达83.3%;其次为跋,有跋的图书为268种,缺失率为73.2%;三是内容提要,有内容提要的图书为508种,缺失率为49.2%;有序言的图书相对较多,有697种,缺失率为30.3%。而且,辅文撰写中有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内容提要文风不对,逻辑紊乱,广告色彩浓重;序言假借名人之名;各类语言文字错误等。这些问题不仅给我国的精品图书战略蒙上阴影,也对伪书的滋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统计的1000种图书中,包含部分翻译图书。调查发现,相较于国内图书主要图书辅文缺失严重的问题,出版社十分重视翻译图书的辅文编写,主要图书辅文搭配得较为齐备、合理,通常包括作者简介、内容提要、序、跋和出版说明等,如2008年8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一书,包括温家宝总理荐语、内容简介、作者简介、译者序、告读者、腰封、时评七种辅文。出版社在这些图书的辅文编写上还进行了大胆创新,将内容提要、作者简介、出版说明等几种图书辅文巧妙地融合在一篇3000—4000字的序言里,首段介绍作者生平和重要作品,接下来详尽地评介书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写作特点,最后交代编辑目的、校勘及注释过程,并对提供帮助的人表示感谢。笔者请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00名学生对这种编写模式展开讨论,有89人表示赞同和理解这种编辑手法,只有11人认为这种编写手法有违反常规之嫌,并对此表示反感。在赞同和理解的读者中,有12人认为这种编辑手法大胆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有78人认为这种融为一体的编写方式突破了辅文的传统编写模式,更能增强积聚效应和视觉冲击力。

2 图书辅文编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内容提要编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容提要又称内容简介、内容介绍,是对一部书内容特点等的扼要介绍,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大致了解图书的情节与价值。在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00名学生参与的问卷调查中,有82名学生认为在各类辅文中内容提要最为重要,不可缺少;有85名学生平时浏览的图书辅文主要是内容提要。

然而,调查显示,内容提要编撰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49.2%的书籍没有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的写作类型过于集中,写作手法过于单调:写作不严谨,广告意味浓厚。

2.1.1 内容提要大量缺失

在统计的1000种图书中,有内容提要的图书共计508种。其中,B类、G类、I类和z类图书的缺失现象尤为突出,缺失率超过50%:哲学、宗教类(B类)缺失内容提要的共28种,缺失率为75.7%;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G类)缺失内容提要的共57种,缺失率为64%;文学、小说类(I类)缺失内容提要的共220种,缺失率为54.9%;综合性图书(z类)缺失内容提要的共13种,缺失率为76.4%。

按照一般操作惯例,除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古典学术著作、课本、图片、工具书、篇幅不大的儿童读物、初级普及读物,以及有前言、后记和从目录上一眼可以看出图书内容的,可不加内容提要,其他图书都须有内容提要。显然,统计的B类、G类、I类、Z类的绝大多数图书都应有内容提要。

2.1.2 内容提要写作类型过于集中

在统计的图书样本中,内容提要共包含七种类型,即梗概型、鉴定型、评介型、推荐型、悬念型、要点型和摘要型。按照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不同类型书籍的内容提要应各有侧重。但调查发现,508篇内容提要中,330篇属于梗概型、推荐型或评介型,占样本的65.7%。内容提要写作类型过于集中,写作手法过于单调,不仅使内容提要读来索然无味,还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平面广告设计》《经济价值论再研究》《现代出版选题学引论》等学术著作,内容提要都采用梗概型的写作手法,写作风格也十分接近,与学术著作内容提要应反映学术内容、创新之处及研究和实用价值的要求不符。

2.1.3 内容提要广告意味浓厚

不少出版社为了夺人眼球,内容提要写得矫揉造作,过分夸张。一些编者喜欢将图书跟名人“挂钩”,如“某某名作者力荐……”。有些喜欢使用“最”“首次”或类似文字。如有本书的内容提要写道:“英语精华一切尽在其中,您只要学会使用书中的基础会话,保证开口就具有行家水准”。过分地吹嘘图书的实用价

值,有夸张的嫌疑。这种内容提要也许能诱发读者冲动,达到促销效果。但一旦读者看完此书后,发现内容提要的宣传跟图书实际内容水平相差甚大时,不但会对图书本身产生不满情绪,而且很可能将这种情绪蔓延至出版社的其他产品,损害出版社的长远利益。

2.2 序与跋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在所调查图书中,有序的共计697种,无序的303种。工具书类、社会科学总论类、艺术类、历史地理类图书有序言的比例最高,文学类、历史类、教育类图书序言缺失较为严重,缺失率分别为30.9%、29.2%和28.4%。有跋的图书相对较少,共计268种。在有跋的图书中,80种无序言。一般而言,跋是对序的一种补充,不能完全取代序的功能,况且跋放在正文后面,读者在购买图书时翻阅的概率较低,其吸引力低于序言,因此,最好不要以跋代序。

序跋在写作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是序言空洞,言之无物,文不切题,读来索然无味;二是语言文字错误较多。如一本关于中国福利彩票百佳投注站的图书序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百佳投注站既是全国福利彩票销售队伍的精英,也是福利彩票前沿阵地的先锋战士,他们取得了可喜可贺的销售业绩,为电脑福利彩票的销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读罢百佳投注站的经验材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自己成功的背后发挥的聪明才智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这段话明显将百佳投注站等同于百佳投注站的站主,导致该语句出现主谓搭配错误。

2.3 出版说明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出版说明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失严重,1000种图书中仅167种有出版说明。笔者认为,出版说明比例低与出版社追求出版速度且不重视出版说明有较大关系。不少出版社认为,读者只爱看内容提要和序跋,不爱看出版说明,因此,出版说明有没有、质量好或坏不会受到读者的较大关注。事实上,出版说明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补充序言之不足,说明图书增删改的情况,这对于再版图书和连续出版物特别重要;二是出版说明中有很多重要信息,甚至包含不少有价值的史实,比如作者写作过程中的逸闻趣事、出版缘由等。有时,出版说明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出版问世后,各种旧版本的二十四史逐渐淡出市场。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参与该书编写的谢玉杰同志在《中国历史文献学》中指出了一个重要原因,即新式点校本书前均有“出版说明”,对原书作者、内容结构等作了简要评述,说明了点校本采用的版本,吸收了哪些学术界的成果,对阅读该书有何指导意义等。这样的出版说明,不仅是对编者编辑成果的肯定,也是对读者的负责任态度,同时还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

3 图书辅文编写问题的成因

 笔者认为,图书辅文出现上述种种问题,出版社及责任编辑难辞其咎,特别是作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编辑,其对图书辅文的漠视态度是导致图书辅文缺失和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当前,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读者在一本图书上停留的时间大大缩短,并逐渐降低了对图书辅文的关注和重视。在上述100名学生参与的问卷调查中,就“如果图书的正文及策划不错,但图书辅文存在一些瑕疵,你还会购买此图书吗”的话题,59名学生认为,在图书策划及图书包装都保证高质量的前提下,他们允许图书辅文出现细微的错误,这些错误不会影响或阻碍购买此本图书;18名学生认为,图书辅文质量决定图书质量,只要图书辅文出现错误,哪怕是非常细小的错误,也将影响他们的购书选择;另有23名学生认为,是否根据辅文质量来挑选和购买图书会依照实际情况而定。从调查问卷中得知,图书选题策划及包装宣传的好坏影响辐射的读者群更广。

受此因素影响,重图书策划与包装、轻图书辅文写作与把关的理念日占上风,责任编辑越来越轻视图书辅文。在图书编辑加工过程中,或者省略辅文,或者纯粹从市场角度出发,将辅文变成推销工具,使之成为不折不扣的广告文。辅文审读敷衍了事,把关不严。比如,对一些辅文较为齐全的名家稿、领导稿和权威稿,只粗略地浏览一下即完成审读:对辅文内容不做认真分析,仅凭自身经验草率地进行评判。此外,由于对辅文的漠视,导致责任编辑的辅文编写能力下降。辅文编写需要编辑有较高的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短短数百字要体现编辑对一本书的全方位把握,对图书闪光点的浓缩、提炼,对图书逻辑思维特征的评价等。但由于责任编辑疏于辅文编写,不仅这些要求无法达到,甚者连辅文中的错字错旬、文风不对等文字问题都不能纠正。

4 解决图书辅文编写问题的举措

4.1 出版社加强对图书辅文的管理

出版社是出版发行的决策者,对维护图书辅文的完整性和规范图书辅文写作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出版社需要对图书辅文的考核常抓不懈,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当中。另外,出版社应协调好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的关系,让策划编辑也参与图书辅文的编写。因为,策划编辑要想成就质量上乘的图书,仅依靠好的创意是远远不够的,也应适当地参与编辑加工环节。在图书辅文的编写方面,策划编辑不能只做局外人,而应从市场需求、读者购买心理因素等方面充分与文稿编辑沟通,把亮点尽可能多地突显出来。

4.2 责任编辑严格把关,提高辅文编写能力

责任编辑是图书出版的主要把关人之一,是图书辅文编写的执行者和守门员,因此更应从思想上对其予以足够重视,严格把关。作为编辑,审读和撰写图书辅文是分内事。因此,保证辅文质量应从培养编辑兴趣、提升编辑觉悟入手。编辑平时应把编写图书辅文当作一种乐事,主动加强辅文编写锻炼。首先,责任编辑应了解各类图书辅文从采集、构思到表现、修改每个环节的基础理论,掌握每种辅文的特点和体式规范。其次,语言是图书辅文的第一要素,词句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辅文质量。因此,责任编辑应加强语言文字修养,平时多读作品,多练笔,注意加强对语言的锤炼。第三,编辑要学会创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会挖掘书籍的特色和看点。此外,要善于借鉴翻译图书辅文的编写手法。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

课本剧表演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摘要: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