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课程描述范文
经济学专业课程描述范文第1篇
在校所学的课程包括:公共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外教教学)英语听力、文秘、日语、日语口语(外教教学)、计算机基础应用、应用写作、体育。英语是主科,通过了PETS三级口语,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目前在学习雅思英语,让英语水平有更大的突破。日语是副科,使用对象是在工作单位、家庭、学校、居住区内需要用日语进行交流,了解日本的风貌和日本人的社会生活以及日常生活。并且,我将计划进修大专,主要学习商务英语,以英语与商务有机交叉融合为核心,掌握国际贸易英语、商务谈判、商务沟通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希望能找一份在外贸企业实习的单位。
工作描述
假日半岛酒店是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实习单位,在此工作有半年时间了,作为酒店的一名宴会服务员,主要负责布置会场,有商务会议、各类晚会、培训机构等,会中提供茶水、茶点的服务,尽量满足客人提出的要求,总记得酒店的服务宗旨:尽善尽美,热情微笑。因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勤奋好学、有耐心,获得上级领导的多次表扬,实习期满后获得优秀实习生的荣誉证书和实习结业证书,感谢酒店给予的肯定。
经济学专业课程描述范文第2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挥专业特长、体现自身价值》。自我介绍。
岁月是首无声的歌,历史是条无水的河,青春易逝。人生目标是什么?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给他们带来幸福快乐。
一、利用所学发现问题,验证自己的价值
西丰县农业局红城五号甜瓜事件,2001年月日,在农业三中心农业局系统篮球赛,古时候人通过集体活动,能给人们带来好远,篮球赛进行一半时天降大雨,预示农业局要出事,雨还没停,王局长打电话通知我和一位同事到县委参加县委常委会,但是自己知道,?及各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准备到房木镇等乡镇对冷棚损失进行调查。主要调查面积、瓜个数等。通过在房木镇的调查,我发现造成冷棚瓜减产的原因是:减产是农民在喷座果剂时浓度过大、次数过多,造成果实畸形与农业局提供的种子无关,使我们由被动的局面转而主动。
当时我们聘请了沈阳农业大学的教授,没有得出结论,次年我们花了一万余元做了品种纯度鉴定,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纯度达标。
二、从细微处总结经验,创造自己的价值
工作中有痛苦,有欢乐;有成功,有失误;有鲜花掌声,也有困难重重。实实在在地感受了工作的艰辛,也体会到工作成功的喜悦。
果树鼠害:介绍自己的邻居如何死的、发誓找出治愈的方法、经过几年总结验证最后发表在《北方果树》并被《北京农业》转载。
三、逼迫自己、体现人生价值
记得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当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当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
辽宁省东部山区替代产业项目情况
西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机遇、充满魅力、充满挑战。给我们年轻一代施展才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广阔的舞台。把握机遇,方显英雄本色。对我们后备干部来说,就要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联系起来;就要勇于到基层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所学、所长的岗位上去;要把自己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把自己本事都施展出来,把自己的能量都释放出来。
同学们,牢记领导的嘱托,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勇于拼搏,借着在西丰党校学习的东风,抓住发展良机。时不我待,不进则退,主动承担起振兴西丰的重担,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在振兴西丰的火热实践中,锻造自己的人生,升华自己的人生。
经济学专业课程描述范文第3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栋大楼就是我校的教学大楼。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校的数控实训基地,我校共有两个数控实习场地,另一个在二楼。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数控专业学生平时实习加工的产品。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
展台上摆放的就是学生实训时完成的零件,可以看出零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训基地共有三个实训区域:数控车工实训区、加工中心实训区、电加工实训区。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为数控车工实训区,共有2台数控车床,数控系统分别有FANUC(发那科)、华中数控系统,全部为生产用设备,主要用来完成数控车实训教学,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讲讲练练,从而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现在来到的是加工中心实训区,这里是1台全功能加工中心,主要承担数控铣、加工中心实训的教学任务。所有的机床之间与计算机房的电脑相互联网,学生用计算机编写、仿真过的程序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机床,实现在线加工,也可以通过手动数据输入程序。 电加工实训区的电火花线切割机主要承担模具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
实训大楼的二楼是数控仿真实训基地。现有64台电脑。每台电脑实际上就是一台数控车床、一台加工中心、而且各种系统都有。实
经济学专业课程描述范文第4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英语语言、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和英语翻译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主要英语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国情和文化,掌握较为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或在各类工商企业、各级经贸部门及其驻外机构从事市场营销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英语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计算机及其应用、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听力、外报外刊选读、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口译、英语语法、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西方文化概论、第二外语(日语)、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英语课等。
本专业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面向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富有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和国际视野,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基本技能,又具有在文化、教育、经贸、商务等领域必备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行业基础知识,并你呢个熟练的运
经济学专业课程描述范文第5篇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入门课,是管理类各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非管理类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公共选修课。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是一门影响力大、受益面广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是系统地研究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学科。根据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基础会计学》一般安排4864课时。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会计和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掌握进行初级会计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的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
1.在教学内容方面,构建了一套以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主线的《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2.在教材内容方面,采用了适合于会计专业教学的教材;
3.在教学方法方面,近几年,课程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为基本目标,实行“讲
一、练
二、读三”,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开展启发式教学、会计实务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进行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①会计实务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课程组教师积累了一批适合学生专业特点的会计实务模拟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将过去以业务单元为主线的专业知识融会于一个案例中,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应用会计信息的能力。②主动式讨论教学。通过讨论课,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参与专业热点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热情和语言表达、观点表述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③教研活动中针对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多次讨论。对各章切入点的选择、重点与难点内容的阐释、案例的引用、课中及课后应讨论的问题、学生在课后应阅读的文献等进行了反复设计,以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④多媒体示范教学。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课程制作PPT课件,保证本课程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⑤模拟实验。通过手工和计
算机模拟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⑥实行课程负责人责任制。除统一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及PPT课件外,安排了答疑、课外辅导时间,进行作业讲评。
5.在教学手段方面,经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本课程已制作了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全部教学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会计凭证、各种格式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会计实务模拟教学案例,使晦涩抽象的会计理论更直观易懂和结合实际;
经济学专业课程描述范文第6篇
(以姓氏拼音为序)
艾保全,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分子马达运动机制、低维材料(纳米)的能量和热的传输、生物非线性噪声效应。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9月起华南师范大学教师。主要从事理论生物物理的研究,包括生物非线性系统中的噪声效应,肌肉运动微观机制,分子马达的运动机制(线性和旋转马达)以及低维材料的热传导等领域的研究。他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Physical Review E等 SCI收录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论文被引用200多次,其中关于肿瘤生长过程中噪声控制的论文被它引50次,关于微管中粒子定向输运的论文被著名综述期刊Reviews Modern of physics引用并介绍我们的相关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并和澳门科技大学,日本产业科技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等研究组从事合作研究。 主要荣誉: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科研优秀工作者.
2006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2005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 研究兴趣:
1.分子马达的研究:研究分子马达的运动机制,线性分子马达,旋转分子马达,以及分子马达运动方向的控制,效率及其最大值研究,考虑量子效应的分子马达的运动。
2.低维材料(纳米)的能量和热的传输:一维纳米系统中热传导性质的研究及其应用的研究;热二极管,三级管及热(声子)操纵和控制的研究.
3.生物非线性系统中的噪声效应: 基因选择过程中的噪声效应; 噪声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细菌生长过程中的噪声效应。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分子马达运动机制的理论研究(旋转).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8.12, 线性分子马达运动机制的基础研究. 发表代表性论文(if>2.0)
1. and Liang-Gang Liu,Brownian pump in nonlinear diffusive media,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12(2008)9540
2. and Liang-Gang Liu, Phase shift induces currents in a periodic tub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26(2007) 204706
3. and Liang-Gang Liu, A channel Brownian pump powered by an unbiased external forc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28 (2008)024706
4. and Liang-Gang Liu, The tube wall fluctuation can induce a net
current in a periodic tube, Chemical Physics, 344 (2008)185-188.
5. and Liang-Gang Liu, Thermal noise can facilitate energy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ntropic barriers,Phys. Rev. E75(2007)061126.
6. and Liang-Gang Liu, Reply to comment on correlated noise in a
logistic growth model, Phys. Rev. E77(2008)013902.
7. and Liang-Gang Liu, Facilitated movement of inertial Brownian
motors driven by a load under an asymmetric potential, Phys. Rev. E76(2007)042103.
8. Bao-quan Aiand Liang-Gang Liu,Current in a three-dimensionalperiodic
tube with unbiased forces, Phys. Rev. E74(2006) 051114.
9. Transport reversal in a thermal
ratchet, Phys. Rev. E 72, (2005) 031101.
10. Xian-ju Wang, Guo-tao Liu and Liang-Gang Liu, Correlated
noise in a logistic growth model, Phys. Rev. E 67 (2003)022903.
11. Xian-Ju Wang, Guo-Tao Liu, and Liang-Gang Liu,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in a correlation ratchet with asymmetric unbiased fluctuations, Phys. Rev. E68 (2003)061105.
12. Xian-Ju Liang-Gang Liu, Modeling translocation of
particles on one-dimensional polymer lattices ,Phys. Rev. E 64, (2001)906-910.
13. and Liang-Gang Liu, Stochastic resonance in a stochastic bistable
system,JournalofStatistical Mechanics: theory and experiment (2007)P02019.
14. andLiang-gang Liu, Efficiency in a temporally asymmetric
Brownian motor with stochastic potentials, JournalofStatistical Mechanics:Theory and Experiment (2006)P09016.
15. Efficiency and
Current in a correlated ratchet, Chaos 14(4)(2004)957
16. Liqiu Wang and Liang-Gang Liu, Flashing motor at high
transition rate,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34( 2007 ) 1265-1271.
17. andLiang-gang Liu, Transport driven by a spatially modulated
noise in a periodic tube, Journal of Physics:Condensed Matter 19(2007) 266215.
Email:aibq@scnu.edu.cn
陈浩,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非线性物理、量子场论和凝聚态物理。1988.2 在中山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8.11为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教
授。主研方向为理论物理,包括非线性物理、量子场论和凝聚态物理等前沿领域以及理论物理的教学研究。共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9篇。
胡连,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量子场论、量子计算。1985年在中山大学获理学博士(量子场论方向).1985到1993研究超导和强关联电子系统.曾在香港多所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在中大任副教授.1991年到199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任访问研究员. 1993调到华南师大物理系理论物理组工作. 先后主讲理论力学,量子力学,高等量子力学等多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1996年在本校升为正教授.
2001年起对BERRY相位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感兴趣, 参加朱诗亮教授和胡梁宾教授多项国家和广东省科研项目和基金. 一共发表正式论文约60篇. 涉及基本粒子的量子场论, 超导和强关联电子系统,一维PEIERLS相变, BERRY相位和量子计算,量子点以及大学物理教育.
本人现在仍参与朱诗亮教授和胡梁宾教授的基金项目.
Email: Hulian0822@163.com
胡梁宾,男,教授,博导。
李铭,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5月致12月在巴黎第六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本人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是半导体,磁性材料,和超导现象的相关理论,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多数被SCI收录。
朱诗亮,男,教授,博士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到下述大学或研究所工作过: 香港大学物理系(2001.9-2003.9博士后研究);意大利ISI研所(2004.1-2004.8,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光学相干及超快科学中心,理论物理中心(2004.10-2006.8, Research Fellow)。
近年来主要从事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超冷原子、几何相位、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有10篇论文以第1/独立/通信作者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14篇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B》上。论文曾被Nature、Science、Physics Reports、PRL/PRA/PRB 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他引超过四百篇次。经常应邀为PRL, PRA/B, JPA,PLA, Physica B等重要学术杂志审稿。研究项目“几何相位
理论和应用”获2007年度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获香港大学2008 Denial Tsui Fellow。
目前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模拟与量子信息、超冷原子、几何相位的理论及其应用、凝聚态理论等。
10篇代表论文:
1 Realizing and detecting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without Landau levels by usingultracold atoms
L.B.Shao, S.L.Zhu* ,L.Sheng,D.Y.Xing, and Z.D.Wang, Phys. Rev. Lett.101,246810 (2008)
2 Quantum Jumps between Macroscopic Quantum States of a Superconducting QubitCoupled to a Microscopic Two-Level System
Y. Yu*, S. L. Zhu* ,G.Z.Sun*, X.D.Wen, N.Dong, J. Chen, P.H. Wu, and S. Han,Phys. Rev. Lett. 101, 157001 (2008)
3 Simulation and Detection of Dirac Fermions with Cold Atoms in an Optical LatticeS.L.Zhu, B.Wang, and L.M.Duan, Phys.Rev.Lett. 98, 260402 (2007).
4 Spin Hall Effects for Cold Atoms in a Light-Induced Gauge Potential S.L.Zhu,H.Fu,C.J.Wu,S.C.Zhang, and L.M.Duan, Phys. Rev. Lett. 97, 240401 (2006)
5 Ion trap quantum computing with transverse phonon modes
S. L. Zhu, C. Monroe, and L. M. Duan, Phys. Rev. Lett. 97,050505 (2006) 6 Scaling of geometric phases close to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in the XY chainS. L. Zhu, Phys. Rev. Lett.96, 077206 (2006).
7 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multiqubit entanglement with superconducting qubits inside a cavity
S. L. Zhu, Z. D. Wang, and P. Zanardi, Phys. Rev. Lett. 94, 100502 (2005). 8 Unconventional 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S. L. Zhu, Z. D. Wang, Phys. Rev. Lett. 91,187902 (4 pages) (2003).
9,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quantum gates based on nonadiabatic geometric phasesS. L. Zhu and Z. D. Wang, Phys. Rev. Lett. 89, 097902 (4 pages) (2002).
10,onadiabatic noncyclic geometric phase and ensemble average spectrum of conductance in disordered mesoscopic rings with spin-orbit coupling
S. L. Zhu and Z. D. Wang, Phys. Rev. Lett. 85, 1076 (4 pages) (2000).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几类量子计算模型研究”。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几何位相及其在介观量子输运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3.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参加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固体微结构的量子效应、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5.参加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核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
6.参加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RGC Hong Kong)“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Solid-State Qubits”。
7.参加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RGC Hong Kong) “Exploring New 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Schemes”。
经济学专业课程描述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