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11-191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范文第1篇

2010.6.12

为深入贯彻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精神,加快幸福宜居新城建设,空港产业园区对照新区下达的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强力推进,不断开创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新局面。现将前阶段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 健全组织网络,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有保障 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多次 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讨论研究,确立了‚八个好‛的目标,即:产业升级好、收入保障好、住房条件好、公共设施好、文化教育好、生态环境好、城镇建设好、社会和谐好,并计划通过‚十项行动措施‛来达到,即保障安民行动、增收富民行动、安居惠民行动、教育智民行动、健康强民行动、出行便民行动、平安卫民行动、生态宜民行动、服务利民行动、帮困济民行动。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落实,园区成立了幸福宜居新城建设领导小组,由园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亲自抓,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担任组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职能科室(部门)和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

1 先后制定下发了《空港产业园区宜居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规划》、《空港产业园区幸福宜居新城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各项工作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明确具体要求,量化工作标准,做到定任务、定责任、定进度,定人员,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实施。为使广大群众投身于幸福宜居新城建设中来,园区还通过《新空港 新硕放》、社区宣传栏、园区公务网、新硕网等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上述举措落实,唱响‚人人动手建新城,建设新城为人人‛口号,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网络,为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提供强大保障。

二、落实工作举措,幸福宜居新城建设求实效 按照‚点、线、面‛工作层次和‚洁、美、亮、畅‛要求,园区及时召开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各责任单位根据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工作目标任务。

1.加强社区环境整治,打造幸福宜居小区。

今年以来,园区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工作,首先明确了社区物业公司与社区居委的职能职责,其次在各社区推行扁平化管理,组织举办了社区、村(居)委主任培训班及召开2010年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并组织专题考察调研。目前,各社区基本实现了管理‚一平台三机制‛模式。‚一平台‛,即各社区均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将24类88项下沉社区的行政事务交由社区工作站办理,‚三机制‛:即‚一人多岗‛、

2 ‚ 分片包干‛、‚ 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社区群众办事不出小区,形成了社区管理岗位相互兼容,人员相互补位,工作相互协调,工作责任到人,信息共享,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小区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在以南

一、南二为试点也向其它各社区全面铺开,完成沿街外墙翻新1890平方米,绿化提标15000平方米,增加休息设施2个,增加居民自行车存放处10处。设臵便民店、放心早点6处,社区服务网点2个,道路铺设人行道板1758平方米,雨水管铺设疏浚19845米,增设停车位130个。启用了南星苑、咏硕苑停车场,改造社区车库70只,乱停放现象得到了改观,车辆失窃现象明显减少;小区绿化养护补植87776平方米,改造车位1043平方米,整治楼道1222个,清除垃圾3024车;对社区建设工程召开评议会,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也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工作劈立了新路径。通过社区环境整治,为社区居民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其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2.加强市容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园区加强了对市容市貌的整治工作。一是做好道路亮化修缮工作。长江南路绿化景观工程于2月开工,3月竣工,全长5.8公里,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种植乔木5000株,灌木25.7万株,草坪18万平方米,景观小品9个。在长江南路道路景观绿化建设中,我们把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生

3 态环境与绿化建设有机结合,在景观小品中带入了硕放当地的吴文化、大墙门、让里世家等文化元素,综合空港产业园的发展、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做到文化与绿化相融、艺术与景观相映、园区道路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将长江南路提升为一条带有硕放特色的文脉。基本完成了薛典路一期亮化示范路工程,目前对该路段的亮化进行修补。该亮化示范路工程造价达200多万元。对通祥路两侧的破损人行道板砖、盲道进行修缮,共修缮道板砖、盲道等4410平方米,修缮费用达24.3万元。二是做好垃圾分类清理工作。垃圾中转站5月底主体验收,现已进入简装阶段,6月底全部完成。完成了通祥路垃圾分类收集箱的更换,全路段更换垃圾分类收集箱350个,费用12.25万元。三是完成了城际铁路沿线整治工作。5月份完成了对城际铁路沿线(空港段)综合环境整治行动,完成拆违面积9942.3平方米;拆迁面积5000多平方米,清理河道漂浮物及垃圾777吨,清理暴露垃圾、渣土172830吨,清理乱堆放物料3474吨,完成粉刷面积126608平方米,紧靠城际铁路并行的长江南路延伸段绿化全部进行种植,绿化面积469000平方米。同时完成了铁路沿线企业标识的亮化及香楠佳苑的亮化工程,各项整治费用累计达2623.58万元。四是做好‚五小‛车辆整治工作。对群众反映较大的辖区内的‚小飞龙、摩的‛等五小车辆进行了整治,规范辖区内道路旁的停车秩序,改

4 善了乱停现象,缓解了道路的交通压力。五是打造通祥路宜人商业街。积极推行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质量承诺、信息公示等自律制度,引导经营户诚信经营。推行了一批‚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经营户,以点带面,引导经营户积极参与放心消费的创建工作,通过活动来促进经营、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和逐步优化。六是对街道地段进行灯箱整治。组织力量,不定期的对街道中心路段(地段)的撑牌、灯箱进行整治,收扣撑牌、灯箱200余块(个)。同时,安排专人负责街道辖区主干道两侧店面的店招审批手续工作,年初至今共审批了51家店招。

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享受快捷便通交通。

硕放是一个比较偏离市中心的地区。为使群众出行到市区、新区更加方便,园区将交通便民工程放在重要位臵。一是对老街进行修复。昔日的老街,由于重型车辆频繁进出、施工开挖道路、路面反复修理等原因,致使道路破损严重,造成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今年实施完成了老街修复工程,确保赶在梅雨季节到来前使老街道路平坦、顺畅。二是对锡宅路进行改造。锡宅路是硕放通往市、区的主要道路之一,建设于60年代,至今已40余年。由于道路建设时间较早,基础结构薄弱,通行车辆较多,使道路破损严重,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近年来,群众反响强烈,对锡宅路改造的呼吁声越来越高。为彻底改善锡宅路的道路交通面貌,解决群众关注的锡宅路出行难问题,今年

5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将完成锡宅路(机场南路-薛典路段)改造,全长4.66公里,计划投入约1300万元,7月中旬正式开工建设。二是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公交是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重要民生问题,公交优先即百姓优先,对建设‚幸福硕放‛有着重要意义,为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快捷便通的交通,园区积极配合黄家门公交场站建设,加快将对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广泛听取了广大群众、人大代表的意见。园区现有公交线路32路、92路、7

51、7

52、753,

4.加强文化品牌建设,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 结合实际,着力加强文化品牌的建设,举办丰富多彩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地方戏种‚无锡评曲‛为抓手,充分挖掘现有‚无锡评曲‛社会资源,积极组建了 ‚无锡评曲‛演出剧组,并专配演出乐队12人。演出剧团主要活跃于市、区、街道和社(居)的群众文艺演出。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共演出30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以‚享受高品质‛的社(居)活动为着眼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活动。今年来,先后开展了‚建设幸福硕放’启动仪式暨空港产业园区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健康快乐、精彩人生‛广场腰鼓、莲湘比赛活动‛、‚地方锡剧进社(居)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展活动‛。 ‚激情周末‛广场文艺、瑞港之星才艺大PK等系列活动,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

6 化生活的需要,更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活动的欣赏和鉴赏水平,从而推动了社(居)居民素质的再提高。

5.加强文明素质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一是利用平台,广泛宣传,营造文明创建舆论氛围。通过《新空港〃新硕放》、党支部学习宣传材料、公益广告牌、社区宣传栏、黑板报、横幅等宣传平台,就《无锡市民文明公约》、《无锡市民行为准则》和文明礼仪在园区各社区,尤其是通祥路与振发路的沿线社区进行广泛宣传,呼吁社区居民、商铺经营业主在生活中讲文明、讲道德、树新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单位争做文明职工、在家庭争做文明成员、在社会争做文明市民,积极参与文明示范街创建活动。二是拓宽渠道,积极发动,大力开展创建志愿活动。5月底,园区进行党员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发展‛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更好地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各基层党支部都围绕解决广大居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设臵了宣传教育、社会治安巡逻、环保宣传、文明宣讲、政策宣传、文化宣传、交通协勤、医疗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各基层党支部在具体活动中做到‚五个一‛,即‚一个标识‛、‚一面旗臶‛、‚一个项目‛、‚一个口号‛、‚一本手册‛。各社区也相继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多次组织志愿者队伍主要就通祥路和振发路两条文明示范街进行绿化环境志愿活动,固定

7 每个周末都组织一次对两条示范街沿线的护栏进行清洁,对沿线墙壁、路灯、公交站台上的牛皮癣进行清除,对沿线绿化、道路上的白色垃圾进行捡拾。通过志愿者这支队伍、志愿活动这一平台,以实际行动感召居民主动参与到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工作中来。

三、 咬定目标,进一步推进幸福宜居新城建设 下一阶段,园区将继续围绕‚八个好‛的目标,落实‚十 大行动‛,进一步推进幸福宜居新城建设,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督查,强化保障。由党群处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对上级及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宜居新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照目标任务分解表,每个季度印发幸福宜居新城建设工作督查清单。及时通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对督查事项的落实情况。适时开展专项调研活动,开设网上投诉信箱,接受群众监督,集中受理群众投诉,转有关部门查处。重要督查事项商请园区相关领导现场办公

二是完善交通,方便出行。首先,要争取地铁三号线贯通到硕放地区,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上级,特别是军方的支持,使地铁通到硕放这一广大群众的愿望得到实惠。其次是优化公交线路。在现准备工作就绪的情况下,下阶段要切实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科学组织,齐心协力,

8 有效加快推进,确保这一造福百姓、惠及园区的民生工程早日实施。

三是化解矛盾,平安卫民。一要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及时妥善化解矛盾。二要积极推进平安硕放创建工作,开展‚手拉手共创平安校园,心连心同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三要加强大巡防机制建设,首先要完善园区技防设施,另外,壮大‚红袖标‛等群防群治队伍,确实发挥好治安中心户(楼)长作用。四要及时整治打击各类突出犯罪治安问题,实现各类刑事案件持续下降,及时消除各种治安突出问题。五要全面推进园区主干道路、公共复杂场所技防设施建设,启动对香楠佳苑、锦硕苑技防设施规划建设。六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治安管理,外来人口登记发证率达90%以上,出租户治安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范文第2篇

一、奉贤新城基本情况

奉贤新城是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上海市“1966城乡规划体系”中的9个新城之一, 2016年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 》中将奉贤新城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综合性辐射、服务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新城中心达到市级副中心的能级水平”, 与嘉定、青浦、松江、临港新城并列为五个重点建设的新城。

新城位于上海杭州湾北岸地区的区域中心, 是国家沿海大通道与杭州湾环形通道的重要节点。规划范围为北至大叶公路, 东至浦星公路, 南至G1501上海绕城高速, 西至南沙港和沪杭公路, 规划面积71.39平方公里, 规划控制面积84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75万人。空间结构为“一核联四片、一环串两带”, 即以保留4.78平方公里中央生态林地和规划建设中的2.53平方公里“上海之鱼”为城市生态核心, 辐射老城、城北、城南三大综合片区和一个产业片区;以依托浦南运河、金汇港、南横泾等构成的环状水系, 串联解放路公共服务带、金汇港生态景观带。

新城聚焦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依托生物医药园区和工业园区, 形成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围绕发展总部经济、研发、服务外包、物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业服务、房地产、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

二、奉贤新城十年建设历程回顾

(一) 初步探索期 (20082009)

2008年始, 奉贤新城正式启动。“十一五”期间, 上海市为促进郊区城市化进程、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开发密度过高、土地功能高度重叠等问题, 提出“1966”城镇规划体系。南桥新城作为9个新城之一, 于2008年全面启动城市建设。当年2月组建了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成立了上海奉贤南桥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新城建设大幕由此拉开。2009年, 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修编 (2010-2020)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沪府[2010]51号文批复, 随后启动并完成了南桥新城的各相关专业专项规划的编制。这一时期新城大型居住区建设如火如荼, 中小企业商务区建设全面展开、产业经济初露偳倪、公共交通和服务配套相对滞后。

(二) 框架形成期 (20102014)

2010年始, 奉贤新城在编制十二五规划基础上进入优化提升期, 城市框架逐步形成。2009年上海市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将建设重点从中心城区转向郊区, 对郊区新城发展提出新的思路。2010年上海市人代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奉贤新城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的三座新城之一, 明确定位奉贤新城应“具备较高能级的城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奉贤新城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蓝绿交融的城市印象, 引导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新城于2011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低碳发展实践区, 2014年奉贤新城获住建部正式批复被列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经过几年的建设, 新城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特色鲜明, 各类教育、医疗、商务等公共服务惠及民生, “一核连四片、一环串两带”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三) 功能建设期 (2015)

2015年始, 奉贤新城进入全面的功能建设期。根据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 》提出的“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综合性辐射、服务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城市定位以及“达到市级副中心能级水平”的建设要求, 奉贤新城紧紧围绕“奉贤美, 奉贤强”的战略目标, 全面统筹资源, 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 不断提升城市开发品质, 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在建设中, 进一步推进城市功能类及公建类项目建设, 积极构建“九宫格”15分钟生活圈;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及环境工程建设, “十字水街、田子绿廊”雏形初现;施行“四名工程” (知名建筑师、知名开发商、知名施工企业、知名运营机构) , 不断提升城市开发品质与营运水准;加强产城融合, 打造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 全力推进“东方美谷”建设;启动“南桥源”旧城更新计划, 以“贤文化”和“闲文化”为引领, 让都市人获得“一朝梦回五千年”的人文体验。

三、奉贤新城建设成效

(一) 始终坚持低碳发展

多年来, 新城建设始终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将“生态、智慧、健康、宜居”的城市发展理念贯穿到新城的规划建设中, 制定并完善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实施措施》, 为低碳城市理念在上海的实践, 破解上海新城建设的难题提供了有益的规划试验场所。基于对新城规划的高度重视和高水平设计单位的参与, 以及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 (“南桥源”城市更新) 的有机融合, 奉贤新城逐步形成了目前既现代又宜居的都市环境。

(二) 特色产业基本形成

在建设过程中, 新城十分注重产业支撑, 聚焦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入“十二五”后更加关注产城融合。积极发展支柱产业, 依托生物医药园区和工业园区, 形成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发展总部经济、研发、服务外包、物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建设了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建设, 商业、地产、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 引入了宝龙、苏宁等龙头企业, 一批地标性生活服务业项目相继开始营业, 商业服务功能配套逐步完善。

(三) 公共资源有效配置

新城通过功能性项目建设和优质资源导入, 加快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一是新城加快“5+3+1”医院项目建设和运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 (奉贤中心医院) 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加快辐射, 教育人才流动机制加快构建。重点建设或引进了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汇贤中学、崇实中学、恒贤小学及毓美幼儿园等多所学校。三是文体等资源配置水平不断提高。老年大学、奉贤区委党校等即将竣工, 奉贤城市博物馆、奉浦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九棵树艺术中心及“三中心”正式开建等, 随着一大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落成使用, 新城公共配套水平逐渐缩小了与中心城区的差距, 为新城及周边居民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社会服务。

(四) 人文环境更加宜居

新城非常重视绿化建设, 为宜居宜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在建设中始终坚持“低碳、智慧、生态、宜居”的发展目标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一是积极建造生态景观。推进上海之鱼和商务区中心绿地等项目建设, 着力打造蓝绿交融的城市印象。二是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开展河道整治和水系整理, 逐渐构筑城市慢行系统。三是积极推动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 通过发展公共交通和社会宣传, 引导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2011年, 南桥新城成为本市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之一, 2014年南桥新城被列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区。

(五) 城市内涵得以凸显

奉贤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 启动“南桥源”城市更新项目, 对一批历史建筑、公园进行保护、修缮, 深入挖掘老城区底蕴, 按照传统特色对老城区进行整体打造, 展现“上海风情, 贤韵水乡”的城市风貌。另一方面, 大力弘扬“贤文化”, 积极开展“做贤人、建贤城、扬贤风”主题实践活动, 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聚人, 以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带动城市文明程度提高, 充分展现“贤”文化城市内涵。

摘要: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 其建设成效直接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新城建设作为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路径, 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上海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郊区卫星城的初步探索, 90年代后“新城”概念逐渐取代“卫星城”。新城的建设是统筹城乡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对上海郊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上海郊区,新城建设,奉贤新城

参考文献

[1] 郭岚.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 2016 (01) .

[2]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郊区新城建设状况评估[J].科学发展, 2013, 5.

[3] 陈琳, 等.从规划理念到实践的低碳城市与复合社区[J].城市规划学刊, 2011 (4) .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范文

建设生态新城必须范文第1篇2010.6.12为深入贯彻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精神,加快幸福宜居新城建设,空港产业园区对照新区下达的目标,求真务实...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