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设计范文
金色花教案设计范文第1篇
色
花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生活中感受到母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诗歌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 蕴藏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有关母爱的诗歌或文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好,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讲一个:有一个婴儿即将 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把我带到地球上去,我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我该怎么办呢?(师的声音由童声转为苍老)上帝说:“孩子,放心吧,我已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期待着你的来临,并且,她将用她一生一世的爱来无微不至地照顾你,关注你,直到生命的终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天使谁吗?(生:妈妈)
2.是啊,妈妈!这是我们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深情的呼唤。古往今来,母爱是文 学与艺术永恒的主题。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伴着轻柔的音乐,播放一些有关母子情深的图片。)
3.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一起走进《金色花》这首诗,倾 听印度作家泰戈尔对母亲深情的倾诉吧!
二、积累知识,提升能力
1.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诗人的资料,下面我们就来个资源共享吧!(学
生互相交流资料。
2.金色花是怎样的一种花?
3.检查生字词预习:对字词的预习怎么样呢?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请给下面的 字注音:
嗅(
)
罗摩衍(
)那
匿(
)笑
花瓣(
) 沐浴(
) ......4.请同学们运用以上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最少用上两个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 “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清香 第二次嬉戏:读书时,投影到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去牛棚时,变回孩子请妈妈讲故事
四、美读课文
感悟亲情
1.文章中的母子之爱与儿童特有的顽皮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用相应的感情基调来朗读出来。其他同学来评一评。(你觉得哪里特别要读好?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指导朗读)(个人读全班读)教师范读
(1)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读出了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的心理)(笑嘻嘻多么形象啊)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的心理。)(“暗暗地”、“ 匿笑”写出了他的调皮可爱)
(3)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语速舒缓,很深情,好像妈妈闭目深深呼吸带着花香的空气,很陶醉。)你能有感情地读一下吗?(我为你配点音乐她不仅读出了诗歌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还读出了我们郁文中学七班同学的勇气和丰采)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 (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孩子不见了一整天,妈妈是什么心情?(焦急)所以朗读时应该强调哪个词? (哪里)请你来读一读。现在孩子现身了,妈妈一见到孩子,心情怎样?(又惊又喜)
“坏孩子”是什么含义,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嗔怪、担忧、焦虑、欣喜交织在一起,假装生气)读时该怎样读?(亲切一点)(同学们的掌声已说明了一切,还有哪位同学敢于挑战自己读一读?)
(5)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要说的话了。(我不回答妈妈的话,是撒谎吗?那是什么?)(不是,可以看出孩子在母亲面前撒娇。)(该怎样读?应是什么语气?)(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的语气。)
2.让你们这样一读,孩子的可爱顽皮,妈妈的又嗔又喜的样子都表现得历历在目, 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下面让我们再分角色朗读第(4)(5)句(男生读孩子,女生读妈妈师生共读)
五、赏析人物
挖掘主题
1.多么和谐温馨的画面呀!在美读中我们看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并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3.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4. 妈妈见到孩子后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
“坏孩子”: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旦见了到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一声不说就走,把妈妈急死了。
5.文章通过“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什么的主题思想?
表现母子间的款款深情,母子间浓浓的爱;表现了家庭的天伦之爱,表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圣洁。
六、总结评价
深化感悟
1.《金色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
2.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七、拓展延伸
体验母爱
1.同学们,母爱是线,不停编织着我们的梦想;母爱如灯,永远照亮我们的前程; 母爱似水,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你享受过母爱吗?享爱过母爱的同学请举手!
2.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在浓浓的母爱中幸福成长,既然我们都浸润着妈妈的爱,那些有没有想过回报自己的母亲?《金色花》中的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假如你现在也具备了这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呢?请你们按下面的示例来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爱。
示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这奇妙的想像简直可以跟作者比拟了。我觉得大家所写的不是一个个的字, 而是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心声啊!)
结束语:同学们, 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母爱的深情却永远抒写不完。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能把刚才的即兴创作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给妈妈(请听音乐,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金色花教案设计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感恩他人。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书写情感。 【教学方法】
美读感知法;启发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
一、导入
小调查
1、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2、妈妈生日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3、你知道妈妈的最大心愿是什么吗?
那老师想再追问一句,在座的同学们,你们的妈妈知道你们生日的,请举手。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母爱。世间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爱。她沉浸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想灿烂的阳光,像淙淙的春水,无时无刻不在温暖、滋润着我们,那我们该如何回报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展现母子之间亲情的散文诗《金色花》,让金色花悄悄地告诉你。
二、走近作者
学生展示收集资料,再做补充
这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就是泰戈尔。他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用微笑融化读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 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多读泰戈尔的诗吧,会让你的心灵变得纯净,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要学好诗歌,我们首先要朗读,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相信大家还沉浸在孩子与妈妈的嬉戏中吧?刚才听课文录音,同学们感觉怎么样?其实我们也能读好,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声表达。(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速等)
3、同学们认为,这篇散文诗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读?
明确:感情基调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四、美读悟情
1、如果同学们能够用心感受,反复吟咏,一定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诗人合一。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然后选择你最喜欢1~2个语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学生个别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美文就应该美读,如果配上音乐,岂不是锦上添花?下面,就给大家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我们和乐齐读,畅游在这温馨的金色花世界里吧!
五、感受入情,采访小天使
刚才我们用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具有魔法的小男孩。假如现在你变身为这个天使般的孩子,你愿意接受老师的采访吗?
1、孩子,你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你变成金色花后做了哪些事? 明确:(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投影书页。 母亲去牛棚时,恢复原形。
3、孩子,你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总是瞒着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看过孩子和妈妈的嬉戏,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说一说: 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 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妈妈。
4、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孩子、天真、淘气、贪玩、孝顺、关爱、可爱、善良
5、妈妈是怎样的人?
明确:关心、担心、无私的爱、慈祥、亲切
六、七嘴八舌议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是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其实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细流时时刻刻地滋润我们。读了课文,你理解这平凡而伟大的母爱了吗?在你心中,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及时表扬)
七、写出你的爱
同学们简直就是作家,道尽了对母爱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播放《鲁冰花》)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对,是《鲁冰花》,它曾经唱响街头巷尾。为什么这样一曲淡淡的流行音乐会成为长盛不衰的经典歌曲?正是因为她抓住了路边小花的无私,对孩子“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唱到了大家的心灵深处。让我们每个人都当一回金色花、鲁冰花好吗?
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根魔法棒,你可以变成你想变的任何东西,去感恩母爱,那么,你会变成什么?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回忆往昔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精心准备的爱心卡片上。
八、寄语
金色花教案设计范文第3篇
第四课散文诗两首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嗅闻()衍那()花瓣() 膝上() 笑嘻嘻() 匿笑()祷告() 沐浴()
2、解释下列词语:
祷告:沐浴:
匿笑:嗅:
3.题目解读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诗中“金色花”喻儿童,以此为题,点明作者写作意象和内容,借以赞美母子之爱。
2.走进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剧本《邮局》、《红夹竹桃》,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1913年,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冰心受其影响最大。他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3.写作背景
泰戈尔的想象多么的新奇而美妙,但没有人看了这首诗会想到20世纪初,也就是泰戈尔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是他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可见,他心中有多少的爱,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对自然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他是一个何其博爱的人啊!是爱支撑他写出伟大的关于爱的作品,爱的力量真的伟大,超越一切。
二.文章结构
三.课文研读
①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②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③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总结: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
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
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金色花课文赏析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第一段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本段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用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我”专注的神情,不正是表达对妈妈的爱吗?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两个“当你”把孩子调皮又懂事的形象就表现了出来。
表现了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他想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这句表现出妈妈惊喜的神情。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这句表现出孩子撒娇、调皮的神情。小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四.主题归纳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泰戈尔把“我”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总沐浴着母爱的“我”幻想有朝一日变成一朵金色花,默默无闻地为妈妈做些事情,能让她生活得更美好,抒发了母子情深。
五.写作特点
荷叶.母亲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并蒂() 菡萏()攲斜()荫蔽()姊妹()
2、解释下列词语
并蒂:花瑞:菡萏:攲斜:
荫蔽
3. 走进作者:
冰心: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女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在她的《繁星》《春水》等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
二.文章结构
三.课文详解
1. 课文第
2、3段交待了八九年前的事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的荷叶、红莲、风雨分别是什么形象?这是________写法。
3、作者四次看红莲时环境不同红莲状态不同我的心情也不同,写出了层次美,完成下表:
环境红莲心情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4.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们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1、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让一个学生上黑板书写)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2、作者因何烦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试作分析,“半夜”,说明作者有心事,彻夜未眠;“繁杂”,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连雨声也听起来是繁杂的;“浓阴的天”,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所以,作者觉得烦闷。)
板书:心事、天气。
3、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
白莲: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莲凋谢了,“散飘”“只”突显了一种残败、萧瑟的情境,触动作者内心,更添烦恼。)
板书:白莲凋谢。
4、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满了,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红莲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5、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人欣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闷的心情呢?(没有)作者仍是不适意。为什么?
环境: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无依无靠)此时,作者在烦恼什么?
(作者担心红莲的命运会和白莲一样。)
板书:雨愈下愈大,担心红莲。
6、红莲的命运有没有出现转机?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作者的担忧解除了,所以他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板书:荷叶护莲。
7、此时的作者应该是很高兴的,但为什么高兴会成为感动?
作者看到这一幕,想到了母亲就是那荷叶,而我就是那个躲在母亲身下的红莲。
板书:母亲保护孩子。
8、作者怎么就想起母亲了呢?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结合图片分析,荷叶本身是脆弱的,但是在保护红莲的时候,显示出了勇敢,正如母亲的身体是柔弱的,但是当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时,会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B、“雨点不住的打着”,说明雨势很强,但是在荷叶的遮挡下,这个暴雨却成了“流转无力的水珠”,可见,荷叶的护莲力量之大。由此想到,雨点就如那困难、挫折、磨难、烦恼等(心中的雨点),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
9、是啊,作者看到荷叶护莲,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就如那荷叶一样,保护着像红莲一样的作者。那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
资料引入: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冰心泪如雨下。
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10、稍作分析,冰心的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的女儿。
11、于是乎,作者发出了发自肺腑的呼唤:(出示)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一句话)
四.主题归纳
《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点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金色花教案设计范文第4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观察花卉生长形态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花卉图案变化的设计方法。
2、让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3、通过了解花卉的装饰感受人们是如何通过花的变化,来表现美好的事物,表达情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二、教学准备
教师:花卉、纸、笔、颜料、6种变化技法的示例,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纸、笔、颜料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呢?让学生自己说出喜欢的花和理由。(35名同学)
2、花是美丽的,但是却总是要凋谢的,怎么办才能留住美丽呢?(拍照片,绘画等方式)
3、 赏花
花卉点缀着自然之美,装点着人们的生活。很多花卉香气袭人,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赏花、吟花、画花是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说说这些花有哪些基本特点?如花头有何特征,枝、叶有何特征? (PPT放花的图片,学生欣赏讨论,回答倾听)
过渡:前人对花卉的描绘和描述已经十分全面,今天,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留住我们喜欢的花卉,把这份美丽永恒。
板书课题:花的变化
(二)学习新课
1、析 花
(PPT)变化的花,让学生辨认是什么花,并说出这样的花和生活中的花有什么区别? (1)学生辨认,交流
(2)尝试临摹,说感受(和写生花卉相比较)
2、变 花
(1)出示写生稿花卉和变化的图案稿 以牵牛花为例,演示技巧一: 减化 夸张 (PPT) ①减化 ②夸张 将准备的两幅教师准备作品贴在相应的位置。讲解让学生区分 。 小结:通过变花,将花卉的图形变得更加富有新意,更加简洁,更富有装饰趣味,更具有视觉的表现力。
(2)小练习 分小组合作完成,每组一张,采用添加的方法完成,然后展示,评比。 (3)技巧二和技巧三 通过学生的粘贴练习认识这两种方法和四种技巧。(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辨别)
教师小结:三种变化六个技巧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在一个花卉的变化里。
3、绘 花 ①演示变化的步骤
②(PPT)出示几组不同的花卉,作为学生的创作素材,学生分小组独立创作 ③教师指导。(背景音乐) 4. 品花(背景音乐)
(1)学生围绕教室,作业集体展示,师生一起“品花”。评出最佳艺术效果,最佳创新等作品。并说出这些作品可以用在哪里?PPT展示图案的用途。
(2)教师小结
金色花教案设计范文第5篇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教学目标
1、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中浓浓的母子情。
2、提高学生鉴赏诗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积累关于母爱的诗,问题质疑。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板书花朵形状)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二、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
我们来认识一下金色花,了解一下泰戈尔(学生交流)(多媒体展示)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思考:从这首散文诗我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金色花? 活波可爱;美丽;纯真;
3、我们怎样学习,才能学好这篇散文诗呢?你有那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读准确字音,了解内容,读出感情,发现问题,谈出感悟。
四、初读课文
1、 读准字音,读的响亮。
2、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3、每个同学读一小节,看看哪个同学读的好。
五、下面让我们了解课文的内容,这首诗有几个人物形象,(我,妈妈) 诵读课文,把握内容(小组合作,讨论)
(1)诗歌开头第一句话说:“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那么“金色花”为妈妈做了那些事情?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明确:
妈妈
“我” 做祷告时
散发香气
读书时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
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母子情深
(2)孩子为妈妈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 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活波可爱,热爱母亲,善良孝顺。慈爱善良,疼爱孩子,宽容慈祥。
从诗歌里,我们看到两个人,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妈妈,(板书)孩子和妈妈在干什么,在嬉戏(板书),从中我们感受到母子间的浓浓的深情,浓浓的爱,我们怎样把这种爱有感情的读出来。让我们就变成一朵金色花,去体会这种情感。
五、朗读课文,品味情感。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一下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来朗读这首散文诗?
品味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和感情。
例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明确①、把握感情基调: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调皮。②、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如果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速度采取中等为宜。③、根据诗的意境,确定轻重、重度及音长音短。④、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通过以上几句的朗读,我们发现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必须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要理解的很到位,
(2)从重点词句、细节描写、内容和构思等角度提出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老师指导。 悄悄的换成慢慢的,行吗? 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 金色花,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色彩正反应着母亲的光辉,金色花是印度的神树, 诗人吟咏此花,表达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我”为了好玩,还是为妈妈做事情? “我”为什么回来?不想让妈妈担心。
上课我们应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应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首诗诗人大胆的把孩子想像成一朵美丽可爱的金色花,他把感情寄托在金色花上,他沐浴在爱的光辉中,有享受着回报母爱的幸福和快乐。
六、创意表达,升华情感。
1、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妈妈的生日,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意,写一段话给你的爸爸或妈妈,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表达你们对爸爸或妈妈的爱。
如: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多美的溪流啊,我仿佛听到了那清澈空灵的潺潺水声。)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这是一朵好贴心的白云啊!娟秀而美好地在天空书写爱的诗行。)
3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假如我变成一匹骏马,我会带着母亲游山玩水,假如我变成一棵大树,我会为母亲遮挡酷热的阳光。
假如我是蜜蜂: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株绿色植物,我要在妈妈工作时深情地望着妈妈,就像我小时侯妈妈望着我一样,眼神里充满了爱的信息,我还要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氧气,让整个房间空气温馨,让妈妈更加轻松快乐。
师:你的文字都是绿色的,我们感受到了爱心孕育的清爽与舒适。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把雨伞,我要在晴天里为妈妈遮挡炎炎烈日,风雨时为妈妈撑开一片晴空。
师:嗯,有了这样的一把伞,你的妈妈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了。 生:假如我变成了超人,我就要保护妈妈,让她永远不要受到伤害。 师:你看上去确实很强壮,你的妈妈拥有你就等于拥有了安全。 大家笑。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梳子,我就会自动为妈妈修理头发,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妈妈。
师:为什么会想到要变成梳子呢?
生:因为我妈妈是理发师,她平时总是在为别人辛劳,却顾不上自己梳妆。 师:嗯,你的变化很实际,真实的考虑到妈妈的辛苦,她听了你的话一定会非常欣慰。
2、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表现你对妈妈的深情。 同学们写的很精彩,很感人。希望大家把写的感受送给你的妈妈,好吗
七、课堂小结:
金色花教案设计范文第6篇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有一个婴儿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把我带到地球上去,我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说:“孩子,放心吧,我已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期待着你的来临,并且,她将用她一生一世的爱来无微不至地照顾你、关注你,直到生命的终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天使是谁吗?是母亲!这是我们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深情的呼唤。古往今来,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歌颂母爱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你能说出几句有关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吗?(生交流)
举例:孟郊《游子吟》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在孩子们的口头心里,母亲就是上帝的名字。萨克雷《名利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歌颂母爱的名句还有很多。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一起来欣赏一篇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语文书打开,翻到第123页。(板题:金色花)
二、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泰戈尔。(板题:泰戈尔)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师补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著有诗集《飞鸟集》、《新月集》等诗集,还有小说及剧本等,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家庭人口众多,他的母亲身体不好,他由大姐带大,大姐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的五嫂为他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他的妻子也始终温柔敦厚地扶持丈夫的工作。这几个女人以母亲般的爱深深影响着泰戈尔,在他的文字作品中,童真、母爱是永恒的主题。)
三、读
本文的体裁是散文诗。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它具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时又有诗歌“语言凝练,内容跳跃性大”的特点。
对于诗歌,我们可以按照“读、品、悟”的步骤进行学习。(副板书:读、品、悟) 首先来看“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读顺、读出感情。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标记出来,并初步感知一下诗中孩子的形象特点。(生自由朗读)
同学们发现哪些字词容易读错?说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此过程正字音:匿笑、祷告、罗摩衍那)
请同学们来说说文中孩子具有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顽皮、天真)
同学们概括得很精当,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尽量体现出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气以及对妈妈深情的爱。
1 在“品”的过程中,要体会诗歌语句所表现的情感。哪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遍诗歌?(生读)(适当点评,再找学生读。)
{在此处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1、 第一段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2、 “孩子,你在哪里?”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3、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要读出嗔怪、担忧、焦虑、欣喜} 同学们读得都不错,基本能将句子中的感情读出来。
四、悟
学习诗歌第三步是悟,体会文章写作特点及好处。
1、在读和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诗是表现什么情感的?母子之爱,母子情深。我们知道,在中国就有许多写或孩子顽皮可爱的,或歌颂母爱,或表现母子情深的文章。那为什么要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作选入我们中学课本中呢?这首诗是不是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明确:通常人们写到孩子的童真和顽皮时,大概只能想到写他怎样的可爱,如何的淘气,怎样在妈妈面前撒娇作痴,或故意做违拗之语,以引起妈妈更多的注意和关爱。而泰戈尔却在人们意料之外运用想象的手法,选取了“金色花”这一喻象来处理这一普遍体裁,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奇妙之处。(板书:想象)
2、有哪位同学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咱们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三次嬉戏)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板书三次嬉戏的内容)
泰戈尔说过: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正的爱,是无需用语言去表达的。佛语说:一花一世界。一朵金色的花绽放,那优美的姿态,那淡淡的芬芳,那小小的投影,便是世上最深情的语言,便是爱的最真挚的诠释与体现。所以说:花开无声,大爱无言。
五、拓展
曾有一个印度人说:我每天读泰戈尔的诗,读他一行,便可忘却世上一切的烦忧。我们通过品读《金色花》,领略了大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温馨的母子情。假如你是哈利波特,给你一次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来回报妈妈?(学生发言,师适当指导)
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在平时的写作中也需要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六、小结
这首诗从孩子的角度来写他变成一朵金色花如何来回报母爱,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出浓浓的母子深情。其实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母亲,是她赐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一切,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精彩。每个人有七种天赋,那就是去看、去听、去接触、去品尝、去感觉、去笑并且去爱。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爱就是奇迹。让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世上一切可爱之人。让我们用一颗感恩之心、热爱之心,再一次深情地诵读《金色花》。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品读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其他诗作,将你喜欢的诗歌记录在你的积累本上,并写出你的感悟。
金色花教案设计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