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小升初试卷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11-191

河南小升初试卷范文第1篇

一、汉语拼音:(13分)

1、音序表中第

5、

8、

10、12位大写字母是()()()()(2分)

2、将下列每组词中带点字音节补充完整(3分)

捕捉(u) 绿叶( l) 伸展( sh)

铺张(u) 路途( l) 声音(sh)

3、看拼音写句子、填空:(8分)

duàn liàn biān pào fěi cuì hūn àn

() () () ()

jū liú rónɡ yù kǒnɡ bù dàn shēnɡ

() () () ()

二、查字典:(3分)

“乃、敛、允(yǔn)”三个字分别用什么查字法最好?选择填空 :

1、音序法查()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2、部首法查()先查部首(),再查()画。

3、数笔画查()查()画。

三、字、词、句。(25分)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并用另一个音组词。(4分)

调节(diào、tiáo)_________ 便利(biàn、pián)__________

传记(zhuàn、chuán)__________ 到处(chǔ、chú)___________

2、补充成语,再从中找出最恰当的一组同义词和一组反义词。(6分) 口若()河 垂头()气 滔滔不() 幼()可笑

完()归赵 赞()不已 斗志()扬 ()负盛名

同义词()

反义词()

3、选词填空 :(6分)

甚至 勘测 居然 毅然 精密 周密 勉励 鼓励 嘲笑 耻笑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接受 了任务,马上开始()

线路。哪里要架桥,都要经过(),进行()计算。詹 天佑

经常()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

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平静 宁静 寂静 安静 幽静 僻静

(1)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地睡着,他们的呼吸均匀而

()。

(2)冬天的山村一到了夜里格外()。

(3)蜜蜂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的小站。

(4)一天夜里他在()的小路上散步。

(5)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4、在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正确解释后打“√”。(2分)

(1)千钧一发

①生长、产生()、②头发()、③表达()④扩大兴

旺()

(2)酸甜可口

①允许()②适合()③能够()④

但、却()

5、根据词语不同意思造句。(2分)

①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②骄傲(自豪)

6、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喂,给我买杯冷饮!”(改成清楚而有礼貌的句子)

(2)太阳升起来了。(拟人句)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听你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①改为反问句②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4)我中队全体少先队员通过并讨论了中队活动计划。 (修改病句)第二部分 阅 读(29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1、填出下面诗句、谚语、歇后语。(4分)

①(古诗),一枝红杏出樯来。

②(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③路遥知马力,。

④周瑜打黄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的打“√”错的“(6分)

(1)《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都反映了沙俄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

遭遇。()

(2)《示儿》和《闻官兵收河南河北》都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急切还乡

的喜悦心情。()

(3)《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4)读《月光曲》应该舒缓、抒情,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

语调是高昂的()

(5)《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写的演讲。()

(6)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就是指读书时眼睛要看得快。()

3、阅读片断,完成练习。(8分)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1~4小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填空(共2分,每空1分)

《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 所作。

2、解释加点字。(共2分,各1分)

问其故及日中

3、翻译句子。(共2分,各1分)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11分)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只有一

件小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199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

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 猜

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

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孩。

我 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

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

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

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

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

男 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过

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

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

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

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

捧回了我的心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这时中年妇女

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地送回来。”我点

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

意和一半谢意。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

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文中有三处画线的语句,其中前两处是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 描写,它的作

用是 ;第三处是对中年妇女的 描写,它的作用是 。(每空1分,共4分)

2.文中加点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应怎样理解?(2分)

3.文章结尾说:“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你认为

“我”此时内心的感情是怎样的?(2分)

4.用一段通顺的话说说“我”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态度的转变过程。(3分)

①当“我”看到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到来时,“我”认为他们是来

讨钱的,便心生厌恶;

②当“我”得知他们是来收废品时, ;

③当“我”再次看到他们到来时, ;

④当得知他们是来送还项链时, ;

⑤当他们母子俩对“我”所给的100泰币表示谢绝时,“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

滋味。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任选一题:

1、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你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古今中外,有许多惜时如金的

名言与事例,请你以“珍惜时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

于500字。

2、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

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作一个尽情地描述。字数:不少于

河南小升初试卷范文第2篇

一.积累与运用。(39分)1.写出关于“多”的成语(4分)

观众多()人很多()人才多()兵马多()多”字的成语:观众多(人山人海)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比肩叠踵)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务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万紫千红)类别多(五花八门)困难多(千难万险)话儿多(喋喋不休)读书多(汗牛充栋)见识多(见多识广)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琳琅满目)!

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台湾著名女作家。(3分)

3、“凸”是结构,查部,它的笔顺是。“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望”字的解释有(1)向远处看(2)探望(3)盼望、希望(4)名望,在“一望无际”一词中它的意思是(3分)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束发”指二十岁,“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曾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连线题:(2分)

程门立雪王羲之 入木三分杨时胸有成竹董奉

杏林春满文与可

6. 五岳: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例如:东岳X山)(4分)

7.按要求写出相关人物(8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 2)《红楼梦》中的“葬花”的人物是__________。

(3)鲁迅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4)诸葛亮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人称先生,辅佐当时蜀国的,与魏国的、吴国的争夺天下。

8、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形容人物精神品质的成语:(2)表示思考的成语:(3)写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9、请你根据下面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以小导游的身份,对从黑龙江前往广州旅游的客人做一个提醒。注意把意思说清楚,语句说通顺,并请你在说话的内容中用上一个关联词语。(3分)

黑龙江阴转小雪-3℃~1℃广州晴28℃~37℃

尊敬的各位游客:

10、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4分)①风:

②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雪:

_____________④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学语文,放飞思维(6分)

1、仿写句子。 (4分)

友谊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友谊如同春雨,它能帮助我们滋润干涸的心田。 书籍好比,。书籍如同,。

2.趣味语文:(2分)

7/2=3.5可用成语()表示。 1256789可用成语()表示。

三.阅读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雪化了是水 文/王清铭

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一般都要出一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雪化了是什么?

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是春天! 我神色凝重,手一摆,压低声调说:不对。 学生小声嘀咕,互相诧异的眼神。我用威严的目光使他们安静下来。

“雪化了是春天,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答案,但它是现成的。你们脱口而答,说明未经自己的思索。诗意是别人体会的,答案是误人的。你们没有带自己的脑子来。”

学生面面相觑,有几个同学想站起来反驳。我将手往下一压,继续说: “也许你们觉得老师在给你们泼冷水,但应该知道,水虽冷,但至少还未结冰,天气还没有到朔风凛冽的程度,你们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 我停顿一下,举手并往上呵气。有些学生大概想到冬天的寒风砭骨,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真正的寒冷冬天,是呵气成霜的季节。你们跟我一样,都没有看过雪,只从课本间接体验岑参所写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们就以为雪就象绽放的美丽的梨花一样。知道一个

冻僵的人应该怎么救治吗?”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有人迟疑一下,低声回答:穿棉衣,用暖水泡。 “你们错了,”我斩截地说,“一个人冻僵了,需要以寒制寒,用雪擦拭他,让他慢慢回暖。”

学生睁大了眼睛。“就像你们不知道雪一样,在走进社会前,大家都为自己设计好花朵一样美丽的前景,但是”

学生似乎联想到社会生活的艰辛,不自觉低了头。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具有破坏性的,能让坚韧的竹子折断。在冬天来临时,你们要做好防寒防冻的准备。衣服要暖和,还要给自己的心灵保温。柴门闻犬吠’”

学生很整齐地读出下句:“风雪夜归人。”我赞许地点点头。

“是的,你们也许要在现实中不断奔波,做一个风雪夜归人,所以你们不要耽于雪化了是春天的梦想。”我放慢语速:“雪化了,说明天气回暖,但离春天还有一段历程。即使是初春,也还有春寒料峭的时候,不做好御寒的准备,你们不流泪,也会大把大把地流鼻涕因为你们都感冒了。”

学生哄堂大笑。“现实是残酷的,它会迫使你放弃许多的诗意和梦想。也许你们将是孤独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在逆境中,不要冷漠,让激情的血冷却。”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柳宗元的《江雪》图,声音陡地昂扬:“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

(选自《课外阅读》,有改动)

1、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为什么“我”一般都要问学生“雪化了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2分)

2、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这里的“冬季”指什么?(3分)

3、“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你认为,应该带一颗什么样的心?(2分)

4、“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你认为这掌声还是给谁的?(2分)

5、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材料一:“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回答道:“春天!”然而,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更有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千古绝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难

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遗憾的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喀嚓”一声剪断了!

材料二: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母亲因3岁的女儿伊迪斯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而将女儿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然而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幼儿园败诉。

四、作文。(40分)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河南小升初试卷范文第3篇

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dǐ yù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

) (

) (

)(

) (

) jīng zhàn liáo liàng chú chuāng líng lì

shǎn shuî

châ dǐ (

) (

) (

) (

) (

) (

) 2.选字组词。(3分)

(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气____(魂 魄)

(魅 魁) ____力 (嘹 缭)____亮 (溶 熔)____炼 3.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 )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 意;“任凭自己”叫 意;“沾沾自喜”叫 意;“任意妄为”叫 意;“心情爽快”叫 意;“心术不正”叫 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1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 ) 喜欢( ) 坚强( )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 )、(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三)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30分)

读下面三组词语,并按照要求写作文。

1.雨 春天 明媚 欢乐 丝带 望远镜 幽静 小鹿 悠扬 畅想 2. 烦恼 思念 网络 游戏 眼花缭乱 震撼 渴望 毛笔 口香糖 3. 朋友 书包婉转 枫叶 漫不经心 脏兮兮 掌声 校园 电子邮件

提示与要求:

1.先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灵活组合作为自己作文的题目,如:《雨》《畅想春天》;也可选择一个词语作为基础,扩充题目,如《我的烦恼》《令人激动的掌声》 2.围绕题目写一篇作文。

3.用上其中一组词语,并在文章中用横线表明。

河南小升初试卷范文第4篇

姓名得分

小学所在学校班级家庭住址

爸爸电话单位妈妈电话单位

一.写出下列字母的左邻右舍 :10%

1.Dd2.Hh3.Ll4.Rr5.Xx

二.根据元音字母的读音,找出发音相同的单词:10分()1. AaA. capB. mapC. nameD. watch()2. EeA. bedB. meetC. redD. pen()3. IiA. niceB. hisC. pigD. fifty()4. OoA. homeB. longC. dogD. from()5. UuA. uncleB. hungryC. sunD. use三.我能行:按要求完成 12分

1. sheep(复数)2. first(基数词) 3. July(中文)

4. fifth (缩写形式)5. do (过去式)(现在分词)

7. she (宾格)(完全形式)9. play (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10. Uu (同音词)(复数)(反义词) 四. 把下列单词组成一个句子(注意标点符号和大小写):10分

1. Wheretheisschool?

2. doesfatherwhatyourdo?

3. astudentIam .

4. canmakehekites .

5. isbeautifulourschoolvery.

五. 我会选:10分

()1. Good afternoon,Miss Li!A. Good afternoon!B. Hello!C. Thank you

()2. How do you do?A. How are you?B. Fine,thank you.C. How do you do?

()3. Nice to see you again!A. Hi!B. Nice to see you!C. How are you!

()4. Mum,________ myteacher.A. this isB. she isC. this`s

() apple.,aB. an,anC. an, a

()6. What colour is that jacket?B. orangeC. the orange

()7. We have a football game_____ Saturday afternoon.A. inB. onC. of

()9. You are very beautiful.A. Yes.B. Thank you.C. It`s OK.

()10 .Tom_____ playing basketball.A. is likeB. don’t likeC. doesn’t like六.阅读理解:30分

It’s Sunday today.It’s a sunny day.Lucy is going to the park.She’s going to fly a kite with

Lily. Lily’s mother doesn’t go to the park because Tomorrow is Lily’s birthday.She is going to buy a new dress for her.Her mother and Lucy’s mother are going shopping.Lucy’s motherA. 判断正(T)误(F):10分()1. It`s Sunday today.()2. Lily and Lucy are going to the park.()3. Lily`s mother is going to the park.()4. Lily`s mother and Lucy`s mother are going shopping.()5. Lucy`s mother wants to buy a dress for herself.B.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0分1. It`s ais going to the park.2. Lucy is going to fly a kite3. Lily`s mother wants to buy a new.C. 抄写短文的前三句话:10分

七.请用英语写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18分

河南小升初试卷范文

河南小升初试卷范文第1篇一、汉语拼音:(13分)1、音序表中第5、8、10、12位大写字母是()()()()(2分)2、将下列每组词中带点字音节补充完整(3...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