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弟学妹的寄语范文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范文第1篇
那些念念不忘的事, 那些耿耿于怀的事, 那些刻骨铭心的事, 那些你的事, 我的事,
那些渺小而伟大的事, 听说,
月亮说它忘记了。
___________独木舟
大四的影子还残存着它的尾巴若即若离,大三的你们在规划着新一轮的人生起跑线,大二的你们在学海里奋战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大一的你们在为即将升入大二而期盼暑假的来临。大四的我,没有了令人烦恼的期末考试,没有了三点一线的上课生涯,没有了令人窃喜的漫长暑假,大四的我,也就还拥有半个月的大四的我。毕业在即,唱响一首离歌,以愚昧之心为大学生涯留下最后的记忆。
你们不快为之烦恼的,兴奋为之流涕的,奋进为之发誓的,懵懂为之迷惑的,也都曾是我所经历过得,我们都一样,终要走过大学象牙塔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台阶,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起点时间不同,所以,终点也会早一点降临在我的身边,走在前边的我也会早一点看到你们即将要身临的风景。
大一的我是忙碌的。忙着报班考证,忙着社团工作,忙着学习新
课程,忙着适应新环境。高中学霸的影子还指引着我乖乖听课、努力学习,那时候的心思,也只是单纯的把一件事干好,并努力做到最好。大二的我适应了新的环境,干上了一些小头头,学会了沟通与交际,迫切希望打破常规去尝试新事物,所以各种好的坏的事务纷纷降临,也是经历颇丰。大三的我特别希望远行,想要突破大学的象牙塔,怀着对学校以外风景的向往,踏上了一段又段或近或远的旅行。大四的我是迷茫的,各种将要毕业的冲动攒聚在一起支配着我的行踪,找不到方向了,在迷雾中挣扎,见到了路就走,却从没想过这条路是不是我想走得路
大一大二也好,大三大四也罢,重要的不在于每个阶段有哪些具体特殊的使命,而是你在这个阶段迫切需要干什么,它是你坚信不疑的,只需动手做就好。用李敖的话说:“花开可要欣赏,然后就去远行。唯有不等花谢,才能记得花红。有酒可要满饮,然后就去远行。唯有不等大醉,才能记得微酲。有情可要恋爱,然后就去远行。唯有恋得短暂,才能爱得永恒。”不论是为一次学习上的进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份可歌可泣的奋进历程。经历了就是人生的积淀,没有经历过的留一份期待给明天。
年轻就该有敢闯敢拼的狂劲儿,害怕什么,就去挑战什么,缺乏什么,就去努力争取。一如曾经让我感到特别紧张害怕的各种社团活动、各种比赛,我很害怕,很紧张,过程中我每次都要说服自己坚持下去,最后,参加的比赛多了,我慢慢地没有了当初的那份恐惧,我战胜了懦弱的自己。现在想起来感觉还是很欣慰、很充盈的。参加各
种比赛给我的收货是,我的潜力原来藏在体内,被我的胆小给收藏了,它等待着你去发掘,去激发。
“无径之林,常有情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世外桃源,何处寻觅。聆听涛乐,须在海里。”大学之道,挑战在即。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范文第2篇
你们好!
当你们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你们“梦寐以求”的大学里面度过了短暂的不能再短暂的一年。时间真的很快,转瞬之间,曾经怀揣着梦想而战斗过的教室,曾经那段单调清苦而充满激情的日子,曾经那段跟同学们在寝室彻夜长谈憧憬大学生活的日子,现在已经只是一种美好的记忆这就是我们的高三生活,虽苦涩却饱含滋味,虽宁静却充满激情,虽内敛却在不断扩张着自己的梦想,虽艰难却意义非凡。
正像一位哲人所说的:“真正的成功不在乎结果,而在乎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是否努力与拼搏过,努力拼搏过即使结果不能尽如人意那也是成功的!”我们很欣赏这句话,也深觉其中的含义对于正在奋斗中的你们,无疑是种激励和安慰。无论现在的你们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无论你是否因为在过去的“模拟考”当中因为受挫的阴影至今仍挥之不去,无论你现在是否还是一如既往的追求前进的道路,还是你因为临考的压力而感觉喘息不止、身心疲惫但请你记住:坚持,就是胜利!世界上没有常胜的将军,自然也不存在永远的失败者。所以,现在的你们都是在同样的一条人生起跑线上,过去的种种都已经成为记忆或者是未来的资本。但现在,你所需要做的是:忘记背后,努力前行,向着你自己的标杆奋力奔跑!为着你自己的梦想执着追求! 学弟学妹们:你们的脚步一直牵动着身在大学的师兄师姐们的心,都希望看到你们以坚强的毅力展示自己的风采。在人生中,像高考前这样衔接人生很重要两个阶段的节点不多,仅此一回。此时不搏何时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胜利在眼前,困难在脚下。愿你们用青春志气和实力为自己的高中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坚信,学弟学妹们一定会在2014 年的高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因为你们身后有勤勉敬业、经验丰富、实力卓著、百战百胜的教师群体作后盾,有高一高二的的学弟学妹们的加油喝彩,有家人亲友团队的强大助力,有家乡的五十万父老乡亲的鼎力支持。
最后,祝2014届高考再续辉煌,再创新高!祝愿我们的母校明天更美好!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范文第3篇
大家好!
虽然我未曾与你们谋面,但我深信你们一定都非常优秀,因为现在正在教你们的老师是全校最好的老师,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本来我应该到现场去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当年的得与失,分享一下这两年来我感悟到的点点滴滴,但因为八月初我即赴新疆实践调研,前期又有不少事情需要处理,故无法赶回利津与大家见面,万望见谅!可能你们在高一高二时已经见过胡菲、尹斐等这些非常优秀的同学,听她们讲过她们的高中生活,作为一起奋斗过三年的同学,我们当时存在的问题、想法以及很多想对大家说的话都是共性的,在这我再次提起,与大家共勉!
大家已经进入高三,我想大家现在应该是一种喜忧参半的心情,喜的是“艰苦”的高中生活终于看到了尽头,美好的大学生活看到了希望,忧的是一年后自己的成绩究竟会怎样,甚至在想我现在成绩这种状况,到时候该怎么办。三年前我也曾迷茫过,也曾憧憬过,但我在这里想告诉大家:事在人为!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不管你现在的成绩和基础怎么样,但在迎接高考这种应试氛围内用一年的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来创造一个奇迹,足够了。也许你会反问,既然这样,那你高考时怎么没考得再好点?的确,05年我的高考并不是很理想,其中的得与失老师们作为我高中生活的见证人,是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地,想必老师们也不止一次得给你们分析过我们的例子。但两年大学生活告诉我,一年的时间真得很奢侈,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真的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哪怕是一个人的命运。
这一年的时间里你能够改变自己的现状,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这样,这要看你自己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做。首先,你们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知道自己现在几斤几两,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下面咱们一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去年11月份我邀请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来北理做讲座时,他送给我的一套书里面有这样一段关于“成功蓝图”的描述:当别人抱怨时你练习,当别人疑惑时你坚信,当别人玩耍时你规划,当别人休息时你学习,当别人耽搁时你决定,当别人做梦时你准备,当别人拖延时你开始,当别人等待时你工作,当别人浪费时你节约,当别人谈话时你倾听,当别人皱眉时你微笑,当别人批评时你赞扬,当别人放弃时你坚持,当别人落后时你进步。于是,当别人失败时,你就迈向成功。现在大家对自己现在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有所感触呢?
今年寒假我回到母校北宋一中与初四毕业生交流时,曾送给他们十个字,并以这个字作为与他们交流的主题,今天我在这里再送给诸位学弟学妹:“自信、兴趣、拼搏、坚持、交流”。对于这十个字,大家和那群初四的学生已不可同日而语,我并不用去说很多,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事例,希望大家来好好体会一下这十个字的含义与分量,也好好体会一下“事在人为”与态度端正的作用。
我不举名人伟人的事迹,感觉离咱们太远;大家差不多又对出自咱们利津一中的那些优秀的同学的事例耳熟能详,那我就举几个我大学里遇到的人,王科、陈科灶、邱朋。这几个人我都或多或少的与他们接触过,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人或事,其中陈科灶大哥在我刚进入大学时还曾给于我莫大的帮助,我们之间也建立起兄弟般的感情。
在给大家介绍这几个人的事迹之前呢,我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各位学弟学妹谁不会骑自行车?谁不会说普通话,自认为到了一个大城市里面没人能听懂你说些什么?谁汉语拼音学得不好,拼一个汉字要想半天才能拼出来还多半是错的?谁高中这几年里数学考过不及格?谁连电脑的基本操作都不会,用拼音输入法打一篇1500字的论文要用四个小时?而且打完之后蹦出对话框“是否要保存对该文档的修改”时点“否”,然后重新返工再打四个小时?哪一位学弟学妹有过上面的经历?又有哪位学弟学妹把上面这几点都占全了?应该没有一个人吧?那你们现在就比王科高中阶段以及刚进入大学时的基础要好得多!我刚才说的就是王科刚进入我们学校物理系时的情形。也许我不该再提及这位值得尊敬的学长当年的糗事,但大家再来看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拼搏使自己的命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学校理学院有一门单开的课程叫《数学分析》,大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一般都要给学生一个下马威,题出的特别难,一般挂科率都在60%以上,王科这一届更是达到了95%,全院200多人只有十几个人考及格。他们辅导员开年级大会时把他们批的特别惨,可以说是狗血淋头,到最后时这位辅导员突然话锋一转:可是王科同学考了满分!全场一片沉默,继而一片惊讶的嘘声,接下来却是持久不息的掌声。别忘了,王科高中时数学还挂过科。那次满分是一本砖头厚的习题集换来的结果。大学四年,他拿了七次一等人民奖学金,一次二等;不光学习刻苦,工作上,曾经害羞、自卑、与人交流都存在困难的他先后担任班级团支书、党支部书记,理学院院级刊物主编、马克思主义学习会主席,校自强社社长、天文学会副会长,深受大家爱戴;体育上,他是理学院运动会1500米、3000米、5000米的纪录保持者;06年毕业时,酷爱天文的他被保送北大天文学系直博。无疑,王科的大学生活是精彩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但我们难道不应该有所反思吗?
再说陈科灶大哥,被誉为我们管理与经济学院的传奇人物。来自福建山区的他刚进入大学时自卑的要命,见人说话都脸红,成绩在专业内也排在后面。但后来呢?一年的时间成绩赶至专业前列并一直保持了下来,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本科毕业被保送我校研究生并成为我们学院的研究生会主席,后来作了一个“大家之约”的系列讲座活动,遍请我们学校以及北京各大高效的著名专家教授来北理做讲座。接下来,校团委、学工处、研工委、各个学院才跟风而上,纷纷邀请社会名流、各行各业的精英到我们学校来。现在我们学校虽然还比不了北大的平均一天三场讲座,但一周最起码也有那么几场,学术氛围越来越浓。说起来我这位大哥贡献不小啊。从爱脸红的小伙到穿梭于知名专家之间的研会主席,又是一个巨变。邱朋的事迹呢我不详细讲了,这几个朋友的事迹也不是几句话就能讲清的。和前两位相比呢,他的基础好一些,更加自信一些而已。当年他以湖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进入人大法学系,一直成绩优秀,先后被保送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原人大学生会主席,从进入大学开始到现在,不仅自理解决自己这八年求学的费用问题,供妹妹读完本科又读民族大学的研究生,还一直补贴家用。05年挂职秦皇岛市副市长锻炼半年,06年9月11月,赴台湾交流讲学两个月,现在已经创办自己的公司,北京电视台教育频道曾用一星期的时间来报道他的事迹。但是他也来自农村,他的父亲是一位三年发不出工资的农村中学教师,母亲则与大多数学弟学妹的父母一样,是一位居家劳作的农民。我在和这位学长一起聊天、吃饭、爬山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的是他的乐观、豁达、自信、理想与执著。
这三位朋友都来自十分贫穷的农村,他们在就读高中时各方面的条件相比我们一中而言要差很多很多,大家的基础也要比他们好很多,难道你不应该比他们做得更好吗?当你听完他们三个人的事迹,是不是对“自信、兴趣、拼搏、坚持、交流”这十个字有了新的理解呢?在我的身边,在大学校园里面,像这样各方面的牛人还有很多很多,这十个字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得最多的地方。自信是前提,兴趣是动力,拼搏是保证,坚持是关键,而交流则是秘诀。
当然,说起这十个字,我还要给大家澄清几个误区:首先,自信是潜能的放大镜,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通过一年的努力可以收获喜悦,但绝不是盲目的自信,一定要先摸清自己的现状;其次,在学习时讲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绝不是给你放弃数学或是某一学科学习的理由,相反,兴趣对于你来说,是补足弱科偏科的最好方法。选你所爱,爱你所选,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但很多时候你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那你就试着去喜欢上你所作出的选择,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这个学科的兴趣,千万不要因为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了困难或者对某个学科存在偏见就以没有兴趣为借口推脱。再次,什么是坚持?I will persist until I succeed!只要还没有成功就要坚持,只要你还没走出高考的考场就要坚持!
说起高三,我还有几个琐碎的问题想嘱咐大家。
进入高三,要利用最后的时间夯实基础。喜欢武侠的同学应该知道,真正的高手决战时最终比拼的是各自深厚的内力,都是以不变应万变。学习也是同样道理,考试题再难,也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把基础打得牢不可摧,你就如同手握一把尚方宝剑。
进入高三,要想尽办法解决偏科、弱科。“木桶原理”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真正决定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新的说法:“屁股决定大脑”,你能看多远,脑袋最高能到达什么位置,这要看你屁股坐多高了,所以说只有打好基础,补足弱科偏科,让自己的屁股坐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你才能看得更高、望得更远。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拆了东墙补西墙”,所谓在偏科弱科上多下功夫,是在保证优势学科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把富余的精力用到偏科弱科上。
进入高三,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不管你是否在班级里担任职务,从现在这一刻起,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关心他人,关心整个集体,力所能及的为他人、为集体多做一些事情,等将来你再来回味这段时光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在这段时间以及后来的收获要远远多于你当时的付出。
进入高三,要学会珍惜时间,学会管理时间。第一,事分轻重缓急,把必须做和尽量做的事情分开。第二,学会利用高效时间,有一个被无数事实证明的“80:20”定理,如同世界上20%的富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财富,而80%的人仅仅拥有20%的财富一样,你每天20%的高效学习时间创造着你80%的学习成果,因而你应该学会合理利用自己的高效学习时间。哪怕你每天挤出20分钟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高三这一年下来就有7300多分钟可以利用。第三,试着去记自己的“To Do List”,把每天要实现的目标、要做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借以提醒自己去完成,晚上睡觉前再反思一下完成情况。第四,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最后期限,无论做什么事,都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最后期限,以保证自己高效率的完成学习工作任务。
进入高三,要学会走出低谷。这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都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其实,交流不仅是促使共赢、资源经验共享的方式,而且是走出低谷、缓解压力的最佳药方。无论是父母亲友、抑或是至交好友,还是自己尊重信赖的老师,都可以成为你倾诉交流的对象,都可以与你共同承担喜怒哀乐、悲欢情愁。尤其是父母,大家更应该注重与父母的交流,因为父母不仅能帮助你走出低谷,更需要来自你的安慰。
另外,我想告诉大家,大学的生活很充实,也很精彩,你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自己争取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应该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走一走、看一看。记住,事在人为,你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奇迹!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